1. 幼兒園音樂課(小樹葉找媽媽)教案怎麼寫
一、說設計意圖 秋天到了,孩子們在園內經常看到掉落的樹葉,小班孩子天真、可愛,對周圍事物充滿著好奇,樹葉飄落現象就在孩子們的身邊,孩子們也感興趣,但這種大自然的自然現象,孩子們看到了,卻不一定了解和理解,他們只停留在看到樹葉落下來了,樹葉變黃了這些層面上…… 一、說設計意圖 秋天到了,孩子們在園內...經常看到掉落的樹葉,小班孩子天真、可愛,對周圍事物充滿著好奇,樹葉飄落現象就在孩子們的身邊,孩子們也感興趣,但這種大自然的自然現象,孩子們看到了,卻不一定了解和理解,他們只停留在看到樹葉落下來了,樹葉變黃了這些層面上,如果結合季節的變化進行一節科學活動,一定會吸引幼兒。於是,我設計組織了小班科學活動《小樹葉找媽媽》。利用幼兒撿的樹葉作為活動中的主要材料,通過觀察、比較、想像,鞏固幼兒對楊樹葉、梧桐葉、銀杏葉特徵的認識。藉助幼兒自主探索的發現、認識,以游戲的形式,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為小樹葉找"媽媽",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從中體驗大樹"媽媽"與小樹葉的親情及幫助別人的快樂。 二、說活動目標 1、感知秋天裡樹葉的變化,知道有的樹葉會變黃飄落。 2、根據樹葉的外形特徵尋找相應的大樹。 3、體驗用樹葉做游戲帶來的樂趣,體驗大樹媽媽與小樹葉的親情。 三、說活動准備 1、銀杏葉、梧桐葉、楊樹葉若干。 2、自製大樹媽媽:銀杏樹、梧桐樹、楊樹各一棵,上面貼有幾片樹葉。 四、說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秋天到了,天氣涼了,北風一吹,小樹葉紛紛從樹上飄落下來,今天樹葉寶寶來到了我們這里,想讓小朋友幫個忙,好嗎?(好)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每人拿一片樹葉,看看它是什麼顏色的?像什麼? (目的:活動一開始,我直接請幼兒觀察小樹葉,簡潔明了,同時能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幼兒觀察樹葉,了解樹葉的不同特徵。 師:誰來說說,你手裡的小樹葉是什麼顏色的?它像什麼? (幼兒發言) 師:你們觀察的真仔細。誰也是拿這樣小樹葉的舉起來,這種小樹葉它的名字叫楊樹葉。誰拿了不一樣的樹葉? 師:我們看,這個小朋友的樹葉是黃色的,它是梧桐葉嗎? 師:誰知道它是什麼樹葉?(銀杏葉) 師:拿銀杏葉的舉起來。 小結:小朋友們說的真好,楊樹葉是綠色的,像一顆心;梧桐葉是枯黃的,像小朋友的手;銀杏葉是黃的,像扇子。
2. 幼兒園大班,風兒和樹葉童話教案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歌曲《小樹葉》第一段和第二段音樂中所表達的不同情感,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2、在感知和理解音樂形象的基礎上,初步學慣用歌聲(輕緩連貫、響亮跳躍)、表情、動作來表現音樂的內容。 二、教學准備: 1、有意識地在戶外散步時指導幼兒觀察各種樹的姿態及樹葉飄落的情景。 2、兩棵...「大樹媽媽」,若乾片「小樹葉」。 3、多媒體課件《小樹葉》、歌曲磁帶、錄音機。 三、教學過程 (一)律動進場,調動情緒 老師和孩子們一起表演活潑詼諧的律動《小毛驢》進入課堂。 (二)練聲 1、氣息練習:慢吸慢呼,快吸快呼。 2、練聲曲:練習輕緩連貫、歡快跳躍兩種不同旋律風格的唱法。 (三)學習歌曲 1、設置情境 感受旋律 在所設置的落葉場景中教師與幼兒共同撿起落葉,並伴隨音樂做樹葉從樹上飄落下來以及樹葉在風中飄舞的動作,初步感受《小樹葉》的音樂旋律。 2、欣賞童話 理解作品 教師講述童話故事,並有機地將范唱溶入其中,引導幼兒初步感受音樂作品內容。 提問:你們聽到故事裡講了什麼?你們傷心的時候會怎樣?你們快樂的時候會怎樣? 3、整曲欣賞 感受音樂 觀看多媒體課件,完整欣賞歌曲《小樹葉》。 提問:這首歌曲叫什麼名字?你聽到歌曲里唱了些什麼? 4、分段感受 加深理解 分段欣賞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比較歌曲《小樹葉》第一段和第二段中不同音樂所表達的不同情感,並讓幼兒自主討論應分別用什麼樣的心情來唱這兩段。 5、學唱歌曲 1)利用多媒體引導幼兒跟著歌曲旋律朗誦歌詞。 2)用單音「啦」來哼唱旋律,進一步熟悉音樂旋律。 3)完整演唱歌曲,引導幼兒用輕緩連貫的歌聲演唱第一段,用歡快跳躍的歌聲演唱第二段。 (四)自由表現,體驗樂趣 幼兒與老師一起手拿小樹葉扮演樹葉娃娃,隨著《小樹葉》的音樂自由表現。
3. 我要一篇 幼兒大班美術聽課教材 比如秋天的小樹葉
小學美術教學中情境創設的具體方法 怎樣進行情境創設呢?教學中,可根據不同的內容和情致來設計不同的情境。(一)、環境布置,創設情境創造優美的教學環境和藝術氛圍,使學生進一步沉浸在美術的氣氛中,無疑是將學生思想和情緒立即轉移到課堂中的最好辦法。美術室是學生學習美術的重要活動場所,教室的環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美術室布置得既美觀又充滿藝術氣息,往往能更好地吸引學生。教師可以有意地根據教學內容來裝飾美術教室,創造優美的教學環境和藝術氛圍。根據不同類型的課實施不同的方案,除了一個寬敞明亮而又整潔的教室外,還可以擺些靜物,更多的可以放些花草來妝點我們的教室,或者擺些學生的作品,輕松課堂氣氛。如在教蘇少版第二冊《剪窗花》一課時。考慮到小學低年級學生已經有一定的欣賞和觀察能力,但理論語言能力比較薄弱的特點。我把自己的剪紙作品和學生歷年來的優秀作品,精心布置在教室的牆上,學生一進教室馬上就被這些五顏六色的作品深深地吸引了。一下子就熱烈討論開來。如此濃郁的藝術氛圍,可以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和感受,以一種最簡潔直觀的方式將學生帶入一種境界。從而激發起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他們看著這些美麗的作品,迫不及待地想要創作出更多更新更美好的東西。不需要過多的語言講解,教師就可以把學生融入這一設好的情境中去。在美的熏陶和感染下,學生們很快有了自己的想法。 (二)、講述故事,創設情境故事創設就是在美術欣賞的教學中,運用教材中作品內容的故事情節、歷史背景或作者的短小故事來增添美術作品欣賞的趣味性,使學生不會感到乏味。故事是孩子們的最愛,也最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抓住孩子愛聽故事這個特點,巧妙的創設情景。用故事串聯教學中的幾個切入點,從而讓孩子在傾聽中輕松地學習。感染他們幼小的心靈,從而健康發展。如在教人教版美術第八冊《迷宮》這一課時,我就就利用了故事啟發。我繪聲繪色和大家講大熊貓在常州迷路的故事:大熊貓到常州恐龍園安家啦,可是卻在路上迷了路,找不到恐龍園了……邊說著,我將大熊貓去恐龍園的路線圖畫在了黑板上。學生漸漸進入故事情節,都紛紛想辦法來幫助小熊貓走出像迷宮一樣的路。學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熱情空前的高漲,這是我所沒有料到的驚喜。最後,大家通過討論和研究,不僅幫大熊貓找到了去恐龍園最近的路,還了解了畫迷宮的訣竅。這樣學生就不會因為教師介紹迷宮的畫法而感到枯燥和蒼白,反而能更快的記憶住繪畫的方法。因為幫助了大熊貓,他們也學會從游戲中去體會幫助別人的快樂和滿足。學生從故事中主動、愉快地獲取知識,並且,激發興趣,引起聯想,自由創作。我想,同學們這節課學會的不只是迷宮的繪制方法,而是對真、善、美的深切體驗。 (三)、表演展示,創設情境表演是直觀的、視覺的,通過表演傳達信息、反映情感、增強體驗,有利於學生在作品中的情感再現。通過動作和表情表達出美術作品的內容和感情。其實每個孩子都很有表演與展現自我的慾望的。那麼在美術教學中,我們就可以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創設表演的情境,營造愉快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在愉悅、融洽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進入角色,接受新知識。這也是情境創設的重要途徑。例如在《服裝貼花設計》這一課時,就設計了模特表演游戲。開始我就讓一個學生戴上漂亮的貼花走模特步,學生們看到穿著鮮艷華麗的模特同學,都產生了極大的學習興趣。隨後的教學,幾乎很順利的開展開來,學生都迫不及待得想要參加到「服裝設計師」這個行列來。中間,我還在評比表演這一環節中設最佳演繹獎:以小組為單位,每組推薦一位同學上來表演,組成「模特隊」,來試穿由同學設計的各式各樣造型奇特的貼畫服裝。教師播放音樂,模特隊排隊表演,並由其他學生當評委給每組打分,看哪一組表演得最好,並說說好在哪裡。通過表演、展示、討論一系列的活動,不僅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學生還牢固地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次有趣的表演展示活動,不僅發展了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的能力,還培養了他們的想像能力、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 (四)、游戲競賽,創設情境在作業練習中,學生往往會為了應付教師而機械地臨摹,長期如此,勢必不利於知識的鞏固和深化。因此作業也要採用各種新穎的形式,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在作業中鞏固深化知識,提高並發展審美能力。福祿培爾可是教育史上第一個承認游戲的教育價值並把游戲列入課程之中的教育家。游戲,除了有一定的趣味性,還有競爭性,能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例在教學蘇少版版美術第一冊《泥人》一課中,為了讓學生養成細心又麻利的動手動腦習慣。我設置了比賽環節:比一下哪個小朋友挫的橡皮泥最細最長,用的時間最短。獲勝的將予以獎勵。學生在此比賽中思維活躍,動手積極。這種比賽活動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動腦能力,也為上好新課打下了基礎。又如在蘇少版美術第四冊《下雪天》剪紙教學後,我採用游戲競賽形式的集體作業,讓各小組的學生分別將剪好不同的雪花,各貼於教室內的大黑板上,再添加學生能想到並剪出的事物,小組間進行比賽,看哪組最好。一幅幅優美的「白雪世界」圖畫展現在學生面前,最後教師和學生一起講評每幅作品的優點和缺點。這樣學生練習一開始就在熱烈的比賽氣氛中積極主動地進行。這樣的游戲活動不僅鞏固了知識,又使學生在作業中體現出集體主義精神,動手能力、審美能力和語言能力也都得到了更好的培養。 (五)、兒歌猜謎,創設情境如果在教學環節的首要開頭——導入中運用兒歌猜謎來激趣,對於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在如此輕松的情境中,學生更易接受。因為兒歌會讓人琅琅上口,與常規通俗的語言相比,更方便於學生記憶和理解。例在教學蘇少版美術第四冊《動物朋友》時,我運用小朋友喜歡兒歌的這個特點,編造兒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大象大象,鼻子真長。捲起青草,放到嘴裡,嘗嘗;吸進池水,噴到身上,沖涼。幹活光用鼻子,鼻子越用越長。」兒歌簡短的幾個字卻將大象的特點講的直接明了,學生更容易接受。他們高聲的朗讀,很快就掌握了大象的特點。隨後,我讓學生自己來為小動物編兒歌。沒多久,學生們就從兒歌中自己總結出繪畫小動物的方法:要抓住動物的特徵。同樣,在同一教材《花兒朵朵》一課中,我巧妙的運用了猜謎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瓣兒彎彎像卷發, 寒風冷雨它不怕. 百花凋謝它開花, 中秋時節到萬家 ——打一花名」。問題剛一提出,學生踴躍發言,學習興趣高漲。同時,通過猜謎,學生們不僅了解了菊花的外型特徵,也從中增長了知識,知道了菊花的生長季節。這樣做不僅能有效的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來,還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 (六)、音樂渲染,創設情境繪畫是用筆、線條、色彩、光線等元素巧妙組合在紙上的空間藝術,作用於人的眼睛,觸動觀者的心靈。而音樂則是用節奏、旋律、和聲、強弱等手段,在樂器或聲樂上進行組合的時間藝術,作用於人的耳朵,陶冶聽者的情操。兩者在節奏、韻律、意境方面都有相通之處。如果把音樂語言與美術語言很好的溝通起來,就能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器官,使教學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一個真正嘗試將音樂展現在畫布上的藝術家康定斯基在《論藝術的精神》中將繪畫和音樂也作了非常形象的比喻:「色彩好比琴鍵,眼睛好比音槌,心靈彷彿是綳滿弦的鋼琴,使人的精神產生各種波瀾和反響!」 美術教學將這兩門息息相通的藝術,有機的結合起來,不但創設了優良的教學情境,而且活躍了課堂氣氛。節奏活潑旋律輕快的音樂會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