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幼兒踩高蹺教案

幼兒踩高蹺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17 10:05:17

A. 中班三字經《披蒲編》的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用鋼筆描紅,努力寫得入體。

2、讀讀每組詞語,了解普通話里輕聲有區別詞義的作用。

3、選詞填空,辨別一些意思相近的詞。

4、給一段話加上標點符號。

一、鋼筆描紅

這次鋼筆描紅的一段話選自課文《秦兵馬俑》。我們先來讀一讀,從「惟妙惟肖的模擬」、「生動地再現」、「形象地展示」中,充分展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和非凡創造力,字里行間流溢著贊頌、自豪之情。我們再來觀察一下這些鋼筆字的特點,細細揣摩一下運筆方法。同學們要從每個字的整體去觀察,不要看一筆描一筆,要一氣呵成。

二、了解普通話里輕聲有區別詞義的作用

同學們,我們來讀一讀每組的詞語,想想他們的意思有什麼不同嗎?原來,我們發現普通話中的輕聲還有區別詞義的作用呢!說一說,他們有什麼不同的意思。讓我們再讀一讀,想一想。

三、辨析詞義

讀一讀每個句子,再進行嘗試性填寫。你填的合適嗎?

關於對於為了由於自從經過

(1)(關於)灰椋鳥的電視錄像,我一連看了好幾遍。

(2)(經過)二十幾年的不懈努力,李時珍終於寫成了葯學巨著《本草綱目》。

(3)(對於)這個問題大家的意見是一致的。

(4)(為了)彌補身體條件的不足,鄧亞萍常在雙腳上綁上沙袋練習打球。

(5)陸地上的煤、石油等礦藏,(由於)長期開采,已經越來越少。

(6)我(自從)參加了體育鍛煉,身體強壯多了。

(練一練)為了由於關於對於自從經過

寫好字()每個學生來說都是十分必要的。但()種種原因,()這個問題,學校過去一直沒能引起足夠重視。這學期,()提高學生的寫字水平,學校組織開展了寫字「大比拼」活動。()開展活動以來,同學們寫字的積極性十分高漲。()同學們近一學期的努力,大家寫字的水平明顯得到了提高。

同學們,我們還可以用這些詞造句呢!試試看。

四、[標點符號]

讀一讀書中的一段話,試著給它點上標點。

去年暑假,爸爸帶我游覽了黃山。黃山上的怪石千姿百態,有趣極了。其中比較奇特的有「猴子觀海」、「仙人踩高蹺」、「夢筆生花」、「金雞叫天門」……遠遠望去,真是惟妙惟肖。回來後,我寫了一篇作文,題目是《黃山怪石》。每想到,這篇作文竟在《小學生作文》上發表了。我高興極了!

(練一練)

最近我讀了海洋的秘密學到不少知識對被人們稱為藍色寶庫的海洋發生了濃厚興趣要是有人問我你長大了當什麼我就會自豪地告訴他我要當一名潛水員投身大海的懷抱里探索海洋的秘密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熟記12個成語。

2、讀背一段選自《三字經》的話。3、口語交際:暢想未來

4、學寫毛筆字。

教學過程

一、熟記12個成語

它的要求是:熟記,大概了解成語的意思,能適當運用。

1、把握成語之間的聯系蘇教版教材中每個練習有12個成語,表達著相同或相近的主題,這就給同學們很好的學習切入口。如:高朋滿座賓客盈門一見如故一見傾心情投意合心心相印相見恨晚交淺言深形影不離難舍難分情同骨肉十指連心在學習時,我們先來讀一讀,再想一想這12個成語有什麼共同的地方,先從從整體上感知這12個成語都是表達朋友多、情誼深的,而且每一組的兩個成語意思相近。接著,們再逐一了解成語大意。

二、讀讀《三字經》

《三字經》是古時候一部流傳很廣、家喻戶曉的啟蒙讀物。從內容上看,它提倡尊敬、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其中,又用較長篇幅告訴了自三皇五帝到宋代的史事,還講了許多我國歷史上發奮求學、終至成才的名人故事,內容廣博,非常豐富。特別是它採用三言韻語的形式,讀起來琅琅上口,不信,試試看。

昔仲尼師項橐

古聖賢尚勤學

披蒲編削竹簡

彼無書且知勉

——摘自《三字經》

三、口語交際

暢想未來

(老師想對你們說:)只要我們有夢想,我們就能實現

假如沒有想像,愛迪生就不會發明電燈,我們可能夜間還生活在黑暗裡;假如沒有想像,就不會有汽車、輪船、飛機……假如沒有想像,又怎能會有宇航員一次次登上月球。……

有了想像,才有了大家熟悉的孫悟空、阿童木、匹諾曹……有了想像,才有了我們愛看的《海底兩萬里》、《神秘島》、《魯濱遜漂流記》、《小靈通漫遊未來》……

想像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展望未來,我們的世界會是什麼樣?讓我們張開想像的翅膀,把你的夢想,對未來的憧憬,在無限的空間,天馬行空,創造出一個個神奇的人,一件件離奇的事,一個個奇幻的景,一件件奇妙的物……

四、毛筆字

本次毛筆臨寫

B. 如何選擇幼兒體育活動的教學內容

根據不同年齡幼兒的特點開展體育活動的探索;開展幼兒體育活動,要根據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和興;《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學任務應是向;首先我認為,對幼兒的身體教育,不僅是培養幼兒正確;據幼兒的特點開展體育活動,結合自己工作中一些有效;一、把握不同年齡幼兒心理特點,創設童趣的體育活動;在多年的幼兒教育中我通過觀察、記錄幼兒參與活動的;其實現代社會的幼兒
根據不同年齡幼兒的特點開展體育活動的探索
開展幼兒體育活動,要根據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和興趣來進行,否則,事倍功半,多年的觀察、了解與對幼兒、家長的調查,了解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特點,興趣喜好可以使教師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具體做到:把握不同年齡幼兒心理特點,創設童趣的體育活動情景。依託不同年齡幼兒的思維特點,科學選用改編教材。調查不同年齡幼兒活動興趣趨向,有針對性的設計調整體育活動內容與形式。細致觀察幼兒活動實際,理論聯系實踐指導教師教育行為。注意自己的言行的榜樣性,成為孩子在體育活動中身心協調發展的無聲教材。
《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學任務應是向幼兒進行體、德、智、美全面發展教育,使其身心活潑健康地成長。」由可此見,身體教育在幼兒教育中是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的。然而,不少人只用身高、體重的增長指數來衡量幼兒身體教育的水平。我認為這是片面的、不科學的。因為,幼兒正處在生長發育的旺盛時期,即使不進行體育鍛煉,身高、體重也會得到自然增長。所以,僅用身高、體重的增長指數來衡量一所幼兒園幼兒身體教育水平的高低,實質上就忽略了幼兒身體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我認為,對幼兒的身體教育,不僅是培養幼兒正確的身體姿勢,增強幼兒的體質,改善幼兒的生理機能,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的需要,而且也是發展幼兒德育、智育、美育的重要途徑。然而,開展幼兒體育活動,必須根據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和興趣來進行,否則,不僅收不到應有的效果,而且還可能有礙於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現就如何根
據幼兒的特點開展體育活動,結合自己工作中一些有效的措施,談幾點粗淺的體會:
一、把握不同年齡幼兒心理特點,創設童趣的體育活動情景。
在多年的幼兒教育中我通過觀察、記錄幼兒參與活動的細節發現:小班初入園的孩子往往有一部分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而願意一個人呆在一邊獨處,他們害怕陌生的新環境,教師應該創建一個讓幼兒感到熟悉、安全、溫馨的環境,如游戲中可設置媽媽、寶寶等幼兒熟悉的角色,設置如家、公園等讓幼兒感覺安全、開心的環境。而中班的孩子有一些簡單的好惡辨別標准,在游戲中他們往往只願意積極扮演「英雄」式的好人角色,而不願意扮演如「大灰狼」式的大反派角色,教師在組織幼兒體育活動中,應及時輪換幼兒所扮演的各種角色。但必須事先向他們講清道理,否則突然改變他們所扮演的身份,特別是改變當帶頭人的地位,有的幼兒就可能以為教師對他不信任,而不高興、鬧情緒,甚至不來幼兒園上學了。在《小烏龜春遊》的活動中我鼓勵幼兒扮演狡猾的狐狸讓孩子了解會表演是仔細觀察、聰敏、勇敢的行為,沒有狐狸的游戲沒有意思。而後又共同制定規則讓被狐狸抓住的小烏龜在學扮狐狸的過程中找到自己被抓的原因。
其實現代社會的幼兒自尊心強,喜歡表現自己,在體育活動中,喜歡當帶頭人,或扮演各種角色。為了讓所有的幼兒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才能, 到了大班引導幼兒正確地在集體中表現自己的機智、勇敢、頑強的精神,還要讓孩子建立一個討論、商量、協調、合作的氛圍。如在活動《巧玩罐子》的活動中由幼兒來共同約定規則,由孩子來自薦障
礙擺放的位置合方法並說出自己的理由,並爭得同伴的票選後再分工合作的去實踐孩子自己的設想,不僅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更為孩子進入小學後更好的適應集體、恰當表現自己奠定良好基礎。
二、依託不同年齡幼兒的思維特點,科學選用改編教材。
通過教研活動討論統計和老師們的家訪調查記錄中發現幼兒最喜愛的身體活動形式是體育游戲,而幼兒期的年齡特點決定他們的思維形象具體,喜愛模仿動作和游戲,注意力不易集中,難於持久。大腦皮層與外界環境的聯系,以第一信號系統為主,多通過直觀形象建立條件反射。因此我認為:
(一)、小班的體育教材內容以模仿一些動物、人物或其他形象動作為主。如「小鳥飛」「大象走」、
「繞線線」、「風吹樹枝搖一搖」;中班和大班的教材不僅要有一定的鍛煉價值,而且也要力求簡單易學。如:徒手操、紅旗操、鈴鼓操、鮮花操、球操等。還有許多游戲方案將有關活動內容編成帶有人物或動物角色及故事情節的游戲,如我園開展的「民間游戲節」中的:打蓮香、采蓮船、踩高蹺等活動時,孩子扮成仙子、貝殼仙女,劃船婆婆等角色不僅使直接參與活動的孩子高興的合不攏嘴,更使間接參與的其他班觀眾小朋友目不轉睛的觀看、欣賞。
(二)、教師的示範動作力求優美、准確,輕松自然,富有吸引力;講解要生動形象,簡單明了。
(三)、要注意貫徹精講多練的原則。這不僅是增強體質的需要,而且也是掌握正確
的基本動作的需要。如果教師講解、示範時間過長,或者課的組織不夠嚴密,幼兒的注意力容易轉移,表現出紀律松馳,或是蹲在地上亂畫,或是玩自己喜歡的東西,甚至互相嘻笑打鬧。出現這種情況,教師不要過多地批評責備他們,而要注意正確引導,及時改變教學方法。如:活動《小腳丫旅行》中教師鼓勵幼兒自己探索不用腳的運動方式,充分給予孩子自我發現、嘗試的平台,隨著問題的不斷發現、提出、實踐、解決牢牢抓住孩子的活動興趣。
三、調查不同年齡幼兒活動興趣趨向,有針對性的設計調整體育活動內容與形式。
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是促進幼兒身體、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幾年的調查研究發現,調查的所有身體活動形式,為大多數男女幼兒喜愛或需要。有的活動形式,如小班幼兒對手膝著地爬行、鑽圈,中班幼兒對走平衡木,大班幼兒對跳躍動作的喜愛人數高達90%以上。
隨著年齡的變化,幼兒喜愛或需要的身體活動形式有所變化:小班幼兒更喜愛基本動作中的跑或爬的動作,中班幼兒的需要則趨於平衡性的動作,而大班幼兒對跳躍性的動作更加偏愛;因此我們教師在平時的體育活動中就根據各年齡段幼兒制定獨特的受到他們喜愛又適合他們身體發展需要的活動進行。如:幼兒剛入園時,小朋友之間彼此不熟悉,交往顯得被動。體育活動時我就選擇一些以老師為主的體育游戲,如"老貓睡覺醒不了""小孩小孩真愛玩"
等。游戲中老師扮演主要角色,以積極愉快的情緒感染幼兒,帶他們盡情地玩、盡情地笑、盡情地跳。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熟悉了,交往也漸頻繁,活動時我們給孩子提供的自由活動機會也隨之增加。我常暗示活潑愛動的孩子帶文靜的孩子一起玩,使全體幼兒都對戶外體育活動有了濃厚的興趣。而大班的戶外活動中幼兒園為孩子增添了跳繩、皮筋等,還結合民間游戲的趣味性和明快節奏編排了竹竿操等新穎的活動。
相對而言對於基本體操活動的喜愛程度,小班幼兒較為喜愛,中班幼兒次之,而被調查的大班幼兒的一半以上不喜歡此項活動形式,表明隨著年齡增長,對基本體操的興趣呈遞減趨勢,而對體育游戲的興趣則呈遞增趨勢。因此,我園分析其原因,孩子們喜歡不斷變化有新意的形式與活動內容,而大班小朋友在園時間長許多基本體操每天進行他們會覺得無趣,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課題組立刻對基本體操活動進行調整,如:將原定的每天每個孩子都參加的固定形式的集體早操轉換為按幼兒意願進行,允許幼兒自選做操或游戲,而教師就支持孩子的願望進行指導。同時為了更有效的利用幼兒園有限的活動空間,我園將各班分單雙號輪流在室外進行體育活動,而在室內時教師就組織適合室內的平衡、鑽爬等游戲。

C. 防踩踩演練教案大班

1、放抄音樂,幼兒自由地聽音樂做動作。

2、提供器械,幼兒分散練習平衡動作。

1)教師介紹器械及部分玩法:頭頂沙****平衡木,或空手站在平衡木上做單腳站立、側走、後退走。

2)幼兒活動,教師照顧並指導個別幼兒。

3、踩高蹺。

1)孩子每人取一副高蹺,分散站在場地上,自由嘗試踩高蹺。

2)集體聽口令練習踩高蹺前走10步,後退10步,側走10步,轉圈10步。幼兒自由分散練習。

4、游戲《做客去》

1)聽信號集合站在場地。介紹游戲玩法。每隊請一名幼兒示範。

2)全體幼兒游戲。

5、小結游戲情況,聽音樂跟老師做放鬆動作,結束。

D. 中班社會教案送溫暖

活動目標:
1、知道踩高蹺是歡慶「元宵節」的一種民間習俗。
2、嘗試踩高蹺,發展平衡能力。
活動准備:
1、踩高蹺錄像或掛圖。
2、歡快喜慶的音樂,幼兒用書第一冊第20-21頁。
3、每人一副用易拉罐和粗皮筋做成的小高蹺。
活動流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
小朋友們,你們是怎樣歡慶元宵節的,元宵節有哪些活動呢?你最感興趣的是什麼活動?讓幼兒自由討論,教師總結幼兒最感興趣的是什麼?
(了解踩高蹺是歡慶「元宵節」的一種民間習俗,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技藝表演,由舞蹈者綁著長木蹺在廣場表演,深受人們喜愛。)
二、觀看錄像,讓幼兒觀看全國各地的人們是怎麼踩高蹺來慶祝新年的激發幼兒表演慾望。
1、師:小朋友想不想自己來表演呢?出示自製小高蹺,讓幼兒認識,是什麼樣子的?是怎麼做的?先來了解高蹺。
2、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自己體驗初步踩高蹺的感覺。(對於膽小的幼兒,可以讓其兩人結對,一個踩高蹺,另一個攙扶幫助其保持平衡慢慢嘗試。)
三、探索嘗試踩高蹺
1、今天森林裡有一場特殊的元宵晚會,踩高蹺比賽,你們想去參加么?呀!我們去這么多人,可獅子王說了要看看我們班誰最會踩高蹺就選誰去?我們一起練好本領去參加好不好?
2、音樂《火車開了》做准備活動,讓我們的全身都活動起來,踏上我們的小火車,出發了……讓幼兒動起來,重點活動腳腕手腕。
3、請幼兒自由練習踩高蹺。
怎樣才能走的又快又穩呢?請幼兒自由練習嘗試怎樣走得穩,走得快。讓幼兒及時總結走得穩走得快的訣竅。請個別走得穩的示範引導幼兒發現動作要領。
4、幼兒自由交流踩高蹺的感受,進一步嘗試。
四、引導幼兒掌握正確的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想要站得穩必須用腳底中心踩在高蹺上,然後再嘗試走動,在走動的過程中,要保持身體平衡,如果身體失去平衡,趕緊從高蹺上下來,如果摔倒,要及時用手撐住地面,避免磕傷面部和頭部,想要走的快,必須雙手拉直繩子,要想的勝利眼睛一直向前看。
五、游戲「踩高蹺」比賽,把幼兒分成兩組,看哪組走得好,走得穩,總結經驗,結束活動。
孩子們都練習得很好了,獅子王說了我們都通過他的考驗了,一起帶著我們的高蹺去參加元宵晚會吧,出發了。。。
活動延伸:
把高蹺投放到戶外區,供孩子們自由活動時使用。
小結及反思:在這節活動中通過錄像課件等讓幼兒了解「踩高蹺」是元宵節的一種民間習俗,我們為幼兒准備好了高蹺,通過游戲的形式引起孩子們的興趣,讓孩子們在活動中自己總結經驗,找到踩高蹺的訣竅,進一步的探索,在游戲中結束,孩子們很感興趣,也有的孩子在平衡能力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練習,在這節活動中這點得到了驗證。

E. 幼兒園大班數學我的游戲計劃教學反思

大班幼兒在數學方面給了我很大的感觸,常常會覺得有的錯誤是根本就不應該發生的。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更讓我感慨頗多。歸結起來有兩點: 一、畫面觀察能力較差。 在本次活動中主要是讓幼兒通過各種方法進行5個以上物體的排序。在活動中,我首先讓幼兒給踩高蹺的貼絨娃娃排隊。幼兒人人都能將娃娃按高矮排好隊伍。接下來是讓幼兒將手邊長短不一的吸管按長短排序,幼兒也都能將吸管排好。可是在接下來的操作材料中,幼兒在紅旗的排序上產生了很大的分歧。這些紅旗的旗桿長度有的相差非常細微,有很多小朋友容易看錯。雖然操作之前我已經引導他們要比較旗桿的節數,但了解是一回事,真正做時有很大一部分幼兒都排錯了,不是順序搞錯就是序號記錯。而這一切都反應出幼兒對畫面的觀察不夠細心,做事太過急促。 二、對自己缺乏信心,沒有自我認同感。 進入大班以後,我發現有許多小朋友都對自己的行為缺乏信心。具體表現在:做作業時總喜歡看別人的答案,甚至有的小朋友剛剛拿到作業紙就看別人是怎麼做的。以至於有的小朋友交上來的作業讓人看了都有點哭笑不得的感覺,因為他的答案都是反寫的。明顯全是照抄別人的。 要想從根本上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我覺得我們教師必須注意讓幼兒真正掌握我們所要讓他們掌握的。因為只有當他們真正懂了、學會了,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對自己產生認同感。另外,每節課結束以後,教師要做到及時反思,小結,及時的修改,累積經驗,尋找幼兒更能接受的講解方法,做到完善以及更好,讓幼兒從興趣開始培養,從根基開始打起,從基本習慣開始抓起,讓幼兒喜愛上數學,喜愛上學習。

F. 洪恩閱讀里小豬跺跺腳鏡子里的小豬也跺跺腳教案怎麼寫

教學目標:
1、了解小豬通過改變自己的形態,尋找幸福的過程。
2、隨故事發展發揮想像猜測故事情緒的發展,培養學生豐富的想像力。
3、初步理解「做自己最快樂」。
教學過程:
導入:
(課件1)在你的心目中,小豬是什麼樣子的?
是的,小豬長得胖嘟嘟的,特別可愛,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隻小豬。(課件2)你們看看這只小豬怎麼了?(不快樂、孤獨、無聊)
這只小豬覺得很無聊,它一點也不快樂,但是它想要自己變得快樂,所以小豬決定去尋找快樂。(課件3)下面就讓我們跟著它一起走進《小豬變形記》里去尋找快樂吧!
學習故事:
師: (課件4)這一天,小豬覺得很無聊,「煩、煩、煩,真煩。」他嘟囔著。總該有點兒什麼好玩的事吧,我去找找看!」於是,他小跑著出去了。(課件5)跑到路邊,他看到長頸鹿在吃樹梢上的葉子。他瞪大眼睛,一個勁兒地盯著人家瞧,「我敢說,做長頸鹿一定很刺激。」突然,小豬想到了一個絕妙的好主意!
(出示課件6)
師: 小豬在干什麼?(踩高蹺)這就是小豬想到的好主意,它要變(長頸鹿)
師:(課件7)小豬咚咚地跑回去做了一對高蹺,然後踩著高蹺散步去了。
師:(課件8)路上,小豬遇到了斑馬。「嗨,下面的那位!」小豬跟斑馬打招呼,「我是一隻了不起的長頸鹿,我可以看到好幾里遠的地方。」「你不是長頸鹿!」斑馬大笑著說,「你是一隻踩著高蹺搖搖晃晃的小豬,你最好小心點兒。小豬氣呼呼地走開了,但是沒多久……

師:只聽見(課件9)「砰」的一聲!發生什麼事了?(小豬摔倒了)
師:「 哦,天哪!」小豬一邊撣著灰,一邊感嘆,「看來長頸鹿的生活不適合我。我要去尋找更刺激的探險!」還沒走出兩步,小豬又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師:變長頸鹿沒能成功,那這次它會想到一個什麼樣的好主意呢?誰來猜一猜?(他想變成斑馬)
師: 它會怎樣變斑馬?(指名回答)
師: 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豬怎樣做的。(出示課件10)小豬在干嗎?(往身上塗顏色)(出示課件11)他找來顏料,給自己畫了一件奇妙的新外套,然後他一路小跑著炫耀去了。
(課件12)「嗨!」小豬跟大象打招呼,「我是一隻了不起的斑馬!你看,我身上有斑馬紋。」「你不是斑馬!」大象大笑著說,「你是一隻身上畫著斑馬紋的小豬,你馬上就……」
師: 就會怎樣?(生答)
師: 你怎麼知道的?(生答)同學們觀察真仔細,把掌聲送給自己。
師:(課件13)大象用長長的鼻子朝小豬身上噴水,嘩啦!小豬漂亮的外套被水沖了個一干二凈,嚇得它大叫「討厭!」小豬嘆了口氣,「當斑馬還不如當小豬呢!我敢說,做大象一定更有趣……」還沒等身上的水全乾,小豬又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師: 它要……(學生接著說「變大象」)長頸鹿個子高,小豬就踩高蹺,斑馬身上有漂亮的斑馬紋,小豬就用顏料畫斑馬紋,那大象最明顯的特徵是什麼?(長鼻子、大耳朵),那你覺得小豬會怎樣做呢?(生答)聰明的小豬也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師:(課件14和15)小豬在自己的鼻子上綁了一根長長的塑料管,在兩只耳朵上綁了兩片大樹葉。然後他跺跺腳,又出門去了。
(課件16)「嗨!」小豬跟袋鼠打招呼,「我是一隻了不起的大象!我能用鼻子噴水。」「你不是大象!」袋鼠大笑著說,「你是一隻鼻子上綁了塑料管的小豬。」
小豬正想爭辯,(課件17)突然……阿阿阿嚏,小豬打了個大大的噴嚏,把塑料管噴飛了。「嗯----」小豬哼哼著,「當大象一點兒都不好玩兒!不過,當袋鼠一定很有趣.」他馬上又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師: 做不成大象,他又想--(生答:變袋鼠),怎樣才能讓自己變成蹦蹦跳跳的袋鼠呢?(生回答)聰明的小豬是怎樣做的呢?(課件18)
師: (課件19)小豬在自己的腳上綁了兩個大彈簧,然後他踩著彈簧,一蹦一跳地出門去了。(課件20)「嗨!」小豬跟鸚鵡打招呼,「我是一隻了不起的袋鼠!我能跳得跟房子一樣高。」「你不是袋鼠!」鸚鵡尖叫著說,「你是一隻踩著彈簧的小笨豬,再說你跳得也不高。」鸚鵡真沒禮貌,小豬氣壞了,一心想跳給鸚鵡看。他越跳越高,越跳越高……它跳得太高了!認真看圖,你猜會發生什麼?(生猜測)

閱讀全文

與幼兒踩高蹺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