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鋼琴彈奏入門指法教學教程,怎麼快速學會彈鋼琴
你好,可以先在網上找一些資料來自學,需要你有很大的毅力努力堅持每天自己練習,版這樣來說你可以慢慢的進權步,當然,你也需要進行樂理和指法的練習,這樣的話你的彈奏才能算是基本入門,這有篇基本的鋼琴知識,你可以參考下
鋼琴基本音階指法如何彈奏,鋼琴基礎知識
1、在需要連續彈奏從左至右的琴鍵時,可以用大拇指穿梭於其他四指的方法來實現連續的節奏旋律。
2、在琴譜上需要彈奏從右至左的旋律時,就是大拇指從小指那端往食指這段回穿梭過程中的彈奏了,這里可以是連貫的也可以是跳躍式的穿梭彈奏。
⑵ 淺談兒童鋼琴的啟蒙教學
現在的小孩誰愛學啊。都愛玩,鋼琴也是如此。你越對他好。他越放肆!專現在的小屬孩真的太難教。而且不能打罵。哄著學。感覺現在的鋼琴老師都不敢嚴格一點。這樣教把小孩給慣成啥了。一節課全靠哄。以前的鋼琴老師多嚴格。很真經嚴肅。對學生也負責。我覺得現在的老師都跟孫子一樣哄著求著小孩學。
⑶ 怎樣教別人彈鋼琴
很多家長都會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即回使孩子沒興趣,家長也不會答放手,繼續逼迫孩子做其實早已厭倦甚至反感的事情。
在小朋友三四歲時,很多家長就將鋼琴買回了家,因為幼兒園設有興趣班,小孩子什麼都感興趣,所以就選擇給孩子學鋼琴。隨著孩子長大,開始轉投琴行學習鋼琴,而鋼琴老師開始慫恿孩子們考級,也正是這件事,讓很多家長動了賣掉鋼琴的念頭。哪種暗無天日的日子,沒經歷過的人永遠都不能體會,為了考級,才幾歲多的孩子,天天被那幾首曲子反復折磨著。幾個月的時間,每天都反復彈奏那幾首考級曲目,能不枯燥嗎?為了逼孩子練琴,作為陪練,家長難免會對孩子打罵,練琴時孩子掉下的淚水,看起來著實痛心。把鋼琴從家裡搬離出去,減輕孩子的負擔已經成為一件迫切的事。
在兒童時期,孩子不管學習什麼還是要以興趣為主,興趣班應該由孩子們自己決定,如果沒興趣,就不要強求孩子,一定要給以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樂人鋼琴回收,還孩子一個純凈童年!
⑷ 淺談鋼琴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演奏能力
音階、半音階、琶音、屬七和減七和弦琶音、雙八度以及雙三度等等這些技術類型的訓練,在鋼琴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但卻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視。究其原因可能有三:一,彈起來或教起來都枯燥乏味;二。不易「立竿見影」地看見效果;三,以為多彈練習曲或樂曲也能有效地提高技術。
練習曲或樂曲當然不容忽視,但練音階、琶音自有其不能取代的作用。我幼時的老師拉薩列夫告誡我每天應練一小時左右的音階、琶音。拉薩列夫是俄國著名鋼琴家兼教育家A.西洛蒂(1863棗1945)的門生,拉赫瑪尼諾夫的同窗,他繼承了俄羅斯鋼琴學派的許多優點,在當時的上海影響很大。今天,當我們從唱片里聽到拉赫瑪尼諾夫或是J.列文這些鋼琴家往年的演奏時,仍不能不為他們驚人的、一塵不染的技巧所傾倒。這點想必跟他們受過嚴格訓練分不開。一個學生在他技術成長的七、八年裡,音階、琶音是重要的學習內容。
技術訓練,從本質上來講,就是提高手和手指的機能,同時讓大腦能加以完善的控制。這些需要通過練習的量來積累達到。當掌握了合理的彈奏方法之後,練習的量就是決定的因素,總的來說,在這方面,音階、琶音比練習曲或樂曲能提供更大的練習的量。只要連續彈上十幾分鍾音階、琶音,手掌就會隱約有發酸的感覺。如果連續彈上半個小時到一小時,手指的活動量就相當可觀。這就是練習音階、琶音的一個作用。
此外,還有些特定的技術要求,在音階、琶音的練習中能最集中地得到訓練。一個人要想把音階、琶音都彈好,不花費很大的功夫是辦不到的。
彈得不均勻是音階、琶音練習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也許可以這樣說,練習音階、琶音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學習如何能彈得均勻。
不均勻,一方面指的是力度,另一方面指的是速度。不少人彈音階、琶音,這兩方面的不均勻都兼而有之。原因之一可能是手指獨立能力差,這就需要從根本上來提高基本功。
大指的彈奏經常是一個問題。音階、琶音都必須通過大指的轉彎動作來得到連貫。如果大指動作不好,就會影響連貫,聽起來有一組一組的感覺。大指的生長,異於其他各指,它笨拙、有力、不易控制。但有一種獨特功能,除了與其它各指一樣作垂直的運動把琴鍵按下之外,還能作水平的轉彎運動,來支撐彈音階、琶音時手的位置轉換。正是由於大指的這一功能自18世紀被人們所認識,我們才有了現代的鋼琴指法,能夠很容易地彈奏長串的音階、琶音。在古代的鍵盤樂器上,人們通常只用三個或四個手指彈奏,大指,有時還有小指都被排斥在外,這種情況持續了大約有二百年之久。偉大的德國作曲家巴赫,在使用大指彈奏方面,也是一個先軀。
有時常常把大指平躺著往下壓鍵,這樣就會導致聲音重濁。用大指彈奏須注意大指掌關節的靈活運用,彈下後,整個大指應呈傾斜狀,以指尖的外側觸鍵。這樣的彈奏就可以接近於其他各指,而求得聲音的統一。
大指的另一種運動方式,即水平的轉彎,也應該倚重掌關節的活動。波蘭著名鋼琴教育家列謝蒂茨基(1830至1915)有這樣的見解,他要求彈音階、琶音時,大指剛一離鍵,立刻彎到手掌下面,作下一次彈奏的准備。我很推崇他的見解,用這樣的方法彈奏會帶來很多好處。
有人彈奏琶音時大指是跳過去的,所彈的聲音之間,就有一條縫隙,破壞了連接。應該要求談出真正的連接,這就須讓大指狠狠地往手掌下面彎進去,直到大指把音按下,彈前一個音的手指才能離鍵。這僅僅是一個要求是否嚴格的問題,要做到其實不困難。
彈琶音時手腕可以略有一些動作,因為手指伸展較寬,手需要跟隨每個手指的彈奏作一些平面上的移動。大指作轉彎的動作,手腕可升高一點,使大指容易通過,然後手腕復原。所以,手腕動作略有一點波浪起伏,但需注意動作不太突然,不太過分。
至於彈音階,因為手指處於密集狀態,我想不需要什麼手腕的動作,還要注意防止用大指彈奏時手腕下沉。
小指很弱,常常有人用手的擺動來幫助小指彈奏,這會造成含混的聲音,還是要讓小指獨立彈奏。
音階、琶音的聲音要彈得非常清楚是不太容易的,特別速度快的時候。在這個問題上,手指獨立性應該被強調。這里還想談談手指彈完後離鍵的問題。不少人僅注意到手指觸鍵,而不注意手指彈完後的離鍵,這會影響聲音的清楚。如果手指彈完後果斷地抬離琴鍵,就能使鋼琴機件的止音器猛然壓到震動的琴弦上,聲音就明顯地中斷,彈出的聲音顆粒清楚。所以,彈奏中應同時注意兩個手指的動作,當一個手指彈下時,另一個手指同時抬起,象剪刀那樣。如果彈完後手指還搭在鍵上,就會造成不清楚的效果。四指尤其應該注意要抬起來。
彈黑鍵也很容易發出含糊的聲音,黑鍵突出在鍵盤上,跟指尖很接近,往往容易順勢摸下彈奏,這樣彈出來的聲音,就會有異變。
一隻穩定而有力的手,對彈出均勻有力的聲音非常重要。但有人僅注意手指而忽略了手的作用。手是各個手指的依靠和後盾,彈奏時手雖然沒有多少明顯的動作,實際上
⑸ 淺談揚琴教學中如何准確掌握節奏和速度
眾所周知,樂器演奏是對音樂形象進行刻畫,以情傳聲、以聲帶情。一內首揚琴作品在作曲家對作容品體裁的選擇、主題的提煉、調式調性的安排、和聲的進行及曲式結構的布局等各種音樂結構因素的應用,都是作曲家對音樂內容、精神內涵、作品風格的刻意追求,也是作曲家內心體驗的再現。因此,要成功地演奏一首揚琴作品,就必須很好地領悟作曲家的思想意境,對音樂組成的結構進行深入研究,並通過認真讀譜、准確把握作品的節奏和速度,重視揚琴演奏的歌唱性,音色的顆粒性、技巧的熟練性,培養多聲部聽覺能力和良好的音樂內心聽覺能力等全面的技術,完美而准確地揭示作品的內涵與風格,將作曲家創作的意念與音樂思想再現給聽眾。
⑹ 淺談在鋼琴教學中如何注重細節問題
無論學什麼都需要一定的方法,學鋼琴究竟需要什麼方法呢?翻看一下鋼琴教法的書籍,各種各樣的方法,有的甚至連手臂的X光照片都有,鋼琴彈法的技術要求幾乎上百條、上千條。可我們培養出幾位優秀的鋼琴家?反觀十八世紀,那時,科學雖然沒有像現在這樣發達。但卻出現了許多優秀的鋼琴大師,如果說他們是天才,那麼,為什麼那個時期出現的天才那麼多?這就涉及教育方法的問題。實際上演奏鋼琴有技術,也沒有技術。這就看你以什麼角度去看了。沒技術,就是說沒有針對手的技術。要說有技術,就是說只有針對人的技術。一個人彈琴技術的好壞,與樂譜沒多大關系,與鋼琴沒多大關系,主要與彈琴的人有關系。因為彈琴需要的是手和手臂,所以現在的鋼琴技術基本上就是訓練手和手臂的技術。可是我們大家想一想,控制手和手臂的是什麼?是人的大腦、思維、意識、神經、心理等等。如果我們只注意手和手臂的訓練,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實際上我們還可以尋求更深的根源,什麼東西可以影響思維、意識、心理呢?那就是人的性格、情緒和教育環境等因素。鋼琴技術訓練的根源是同人的性格、情緒和教育方式有一定的關系。
學習鋼琴的訓練總體可以分為:肢體(動作、神經)控制、情緒(性格)控制和思維意識(注意力、心理)控制三個方面。
一、肢體控制 :彈奏的本身需要手指、手臂、身體等肢體進行一定的動作,彈奏動作的訓練就是對這些肢體控制能力的訓練。實際上彈琴所需要的動作,只要是正常人都可以不用經過訓練就可以做到。連奏中的抬、落指的動作就像平時我們拿東西時張開手的動作,斷奏的抬、落手動作就像平時我們懶懶的坐下時手的自然垂落,跳音的抬起動作就像是我們受驚嚇急速抽回手的動作。唯一的差別是我們平時是無意之中做的,現在有意的做動作時會有一些不自然。在速度練習方面也是如此。我們在教學之中應該有明顯的感受,學生越快練就越彈不快,反而由於快速的練習會使手變得很僵硬。即使速度能夠快,大多也是連滾帶爬、亂七八糟的。如果進行一定時間的慢速練習,反而可以取得前所未有的速度。其原因就是,在超過一定速度時,由於演奏者的心理因素,會造成一定的心理緊張,心理緊張的原因一方面有可能是由於不夠熟練造成的,另一方面有可能是由於情緒和心理上的穩定性差造成的。這種緊張的情緒會造成肌肉的僵硬,使動作失去協調性。所以通過慢速練習可以使動作更協調,從而達到提高演奏速度的目的。(有關心理的問題,將在後面加以論述)我們要清楚的是,彈琴動作的訓練,不是為了取得手指前所未有的動作幅度,也不是為了練習肌肉的收縮速度。肌肉的功能是具有動作的收縮能力,而收縮的速度取決於神經的反應速度,同肌肉沒有多大的關系。所以,肢體的控制實際上就是通過神經系統的反應,來刺激肌肉進行運動。而反復練習的作用就是使肌肉具有動作的自然性、習慣性和記憶性,使你的肌肉能夠完全真實地展現神經系統傳遞的信息。所以,肢體訓練的基本原則就是:"有意的自然"。 關於彈琴的動作,我們首先要明確的是,雖然樂譜上有各種各樣的標記,但歸納起來就只有三類。一類是連奏,二類是斷奏,三類是跳奏。連奏指音符之間有連線的彈奏方法。斷奏指音符之間沒有連線,也沒有其他標記的彈奏方法。跳奏指音符之間沒有連線,但有跳音、頓音標記的彈奏方法。樂譜上就只有這三種奏法。例如:倚音、波音等等的感情標記都可以歸納為連奏和斷奏兩種彈法,主要的分別就是音符之間的連線。相信只要認真分辨,很快就可以區分所有樂譜的彈法了。下面我在介紹幾個彈琴動作的要求:
1. 手型:先把手自然下垂,然後小心的保持手下垂時的形狀並抬起來放在琴鍵上,這就是彈琴要求的手型。也就是說彈琴的手型就是要把手處於最隨便、最自然的狀態。而這時的手型,也符合手心空的、手腕平的、手指能立住的手型要求,要注意的是,不要把五個手指分別放在五個琴鍵上。因為彈琴的狀態就是保持自然的狀態,在彈琴的過程中,無論多難的樂曲,多復雜的譜例、多大的跨度,都要看作是對自然狀態的一種考驗。演奏的主要任務就是要保持手的自然狀態不變。如果學生的手比較大,放在琴鍵上自然就是五個琴鍵的位置,不用特別要求。如果學生的手比較小,而非要將手指分給五個琴鍵,就必然造成手的僵硬。結果是沒開始彈琴手就已經先僵硬了,這等於是人為的給彈琴製造障礙。而且如果保持手的自然狀態,就可以讓手指隨著重心的方向落鍵,就不存在重心移動的問題。實際上重心移動的本身就是要手找到最自然的狀態......
2. 斷奏:在保持手腕、手型不變的狀態下,將手從琴鍵上抬起,並勻速落下。斷奏的彈奏要領關鍵是要保持手腕和手型的不變,尤其是手腕,要絕對保持穩定的狀態。(動作中較易出現加速下落和落至琴鍵時突然減速的問題,這是由於心理緊張造成的。)
3. 連奏:在保持手腕、手型不變的狀態下,只運動手掌關節,將手指抬起,
⑺ 學鋼琴的基本步驟
學鋼琴要注意練琴方法(王喜亮)
練習是鋼琴學習中最重要的步驟,練琴的過程就是學生提高和進步的過程,上課只是對這個過程的檢驗和指導。因此,對練琴要重視起來,培養一個良好的練琴習慣顯得猶為重要。現將練琴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列出來供各位教師和家長參考:
1、練琴隨意無計劃
家長看見孩子在看電視,就催練琴,看見孩子在玩,就催練琴,孩子勉強坐到琴凳上,心裡卻在想著電視內容,想著玩的內容,不能保證練琴效果。這樣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對練琴厭煩起來,一旦家長不在家,孩子就會幾天不練琴。解決的辦法就是制訂計劃,對練琴嚴格要求,每天定時練琴。練琴時間之內必須練琴,練琴時間之外不必練琴,可安排做作業等其它事情。
2、輔導方法不正確
看見孩子沒彈好,「啪」就是一巴掌,或動輒大聲訓斥,都是錯誤的教育方法。在社會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打罵的教育方法是不和時宜的。在錯誤的教育方法下,孩子不僅鋼琴學不好,在學校的學習成績也很難保證,更會影響孩子的個性完善與健康成長。對於年齡小的孩子,其記憶力,理解力,自製力都有限,剛學會的東西,一出門可能就會忘記,所以必須輔導,家長沒有時間輔導可找陪練老師輔導,不能不管不問。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孩子獨立練琴的能力增加,可逐漸脫離。
3、把練習看成簡單重復
每次都是一遍一遍完整地練,難點便不能很好地解決。每次總喜歡從頭練,結果,前面的越來越流暢,後面的依舊不熟練。練琴要注重解決難點,對難點應採取分手,分段,慢練,多練的方法。難點練好了,也就意味著練習的成功。對於有一定程度的學生,這是練琴方面最常見的問題。
4、長時間連續練琴
長時間連續練琴的結果是,第一個小時出效果,第二個小時沒效果,第三個小時出差錯。對於長時間的練琴,中間必須休息。
5、疲勞狀態下練琴
有的學生習慣在做完功課後非常疲勞的狀態下練琴,效果肯定不好,可以考慮在早上安排練琴,早上練琴比晚上練琴效率要高。
6、嘈雜的環境中練琴
父母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孩子在一旁練琴,或其它嘈雜環境,都要影響練琴效果。
7、假期練琴的問題
在寒、暑假,由於學生正常的作息規律被打破,很容易散漫起來。寒、暑假正是鋼琴進步的好時機,家長要注意重新安排學生的作息時間,避免睡懶覺,避免玩「瘋」。
各年齡段每天練琴時間可參考以下標准:4—6歲:30—60分鍾;6—8歲:60—120分鍾;8—10歲:90—180分鍾,10歲以上:120分鍾以上。平時學習緊張時練琴可以適當減少,寒暑假適當增加。
⑻ 淺談兒童鋼琴的啟蒙教學
鋼琴是現今社會開發兒童右半腦與智力最有效的途徑之一。而兒童鋼琴啟蒙階段則是兒童學習鋼琴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啟蒙階段直接影響著今後的發展。兒童鋼琴啟蒙教學應先從學習正確的彈奏姿勢開始,再分四個階段學習。第一階段學習非連音奏法,第二階段學習連音奏法,第三階段學習跳音奏法,第四階段學習將三種奏法進行綜合練習。兒童鋼琴啟蒙教學還需要教師選用適合的教材和家長的配合與輔導。家長的配合與輔導在兒童鋼琴啟蒙教學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兒童鋼琴啟蒙教學 連音奏法 非連音奏法 跳音奏法 教材選用 家長的配合與輔導
現今社會,鋼琴在全世界許多經濟發達的國家已成為兒童學齡前音樂教育的首選樂器。這一方面上因為鋼琴本身所具有的無可比擬的豐富表現力;另一方面因為鋼琴是所有樂器中唯一能讓兒童以最輕松自、最沒有負擔的姿勢坐著演奏的樂器;更重要的是科學家們長期研究表明,學習鋼琴是開發右半腦和兒童智力最有效的途徑。學習鋼琴不僅使兒童的腦、眼、手、腳、耳乃至全身心投入並協調配合,還能使兒童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指揮能力、閱讀能力、記憶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想像能力、聽辨能力,以及觀察力、注意力和忍耐力等各方面都得到明顯的發展。所以有人說,學鋼琴的孩子會變得更加聰明能幹。
在我國,鋼琴的普及教育是隨著國家的改革開放迅速發展起來的。一個以兒童為主體的全國性的社會教育園地已經形成,其規模之大在世界音樂史上都是從未有過的。然而,正規的、合格的鋼琴教師人數遠遠趕不上日益壯大的琴童隊伍。於是出現了師資隊伍魚目混珠,參差不齊的情況:有些對鋼琴教學一知半解,有的自己根本沒有正規學過鋼琴的人也掛起了鋼琴教師的牌子,使不少家長上當受騙,苦不堪言。如果廣大的琴童家長都能懂得一點鋼琴啟蒙教學與輔導的常識,情形就會大大不一樣了。
「啟蒙」又稱為「入門」,就是為使初學者得到基本的、入門的知識。在鋼琴學習階段劃分問題上,有人將其劃分為三個階段:初級階段、中級階段和高級階段,啟蒙教學階段歸入初級階段,也有人將啟蒙教學單列為一個階段。後者意在突出強調啟蒙教學的重要性,以期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論調:「程度深的教不了,一點都不會的還不好教嗎?」「先找個老師學了再說,以後再換個好老師。」在這些人看來,啟蒙教學是從零開始,是最無關緊要,是最簡單不過的事了。恰恰相反,鋼琴啟蒙教學既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鋼琴教學也是如此),更不是上件無關緊要的事。鋼琴啟蒙教學直接影響學生今後的發展前途。因為鋼琴啟蒙教學猶如蓋建高樓大廈,要先打好地基,如果地基不結實或者打歪了,樓是蓋不高的,即使勉強蓋上去了,遲早也會倒塌。
成功的啟蒙教學首先是使學生熱愛鋼琴藝術,繼而打下堅實的基礎,以便向更高的層次發展。不負責任的啟蒙教學會誤導學生和家長,以至因「先入為主」而養成許多不規范的,甚至是錯誤的習慣和方法。今後即使遇到好老師,也難以糾正過來,往往不得不半途而廢。
兒童鋼琴啟蒙教學的對象多為學齡前兒童,一般以五周歲左右開始學琴為宜。年齡太小,柔軟的手指難以適應鋼琴鍵盤的重量;年齡太大,則會錯過腦神經發育的最佳時期。
兒童鋼琴啟蒙教學第一步應從學習正確的彈奏姿勢開始。正確的彈奏姿勢包括正確的坐姿和正確的手形。演奏者坐的位置要對准鋼琴正中,座位高低以小臂與鍵盤同一水平,座位前後以肘彎略大於直角為宜,雙腳置於踏板前,腳下墊物以膝彎不小於直角為宜。上身要端正自然,微向前傾,肩背放鬆,只坐琴凳的三分之一。演奏者手的姿勢應當自然呈半球形,掌關節撐起,指關節突出,手腕自然放平,肘部放鬆,五指立起來,用手指指尖觸鍵。
⑼ 淺談在兒童鋼琴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重要環節
淺談兒童鋼琴教學中常見的幾個問題
鋼琴,被人們稱為「樂器之王」,是世界上各國人民學習的熱點,在當代中國的社會里,也已經形成了一個十分廣泛的鋼琴學習熱潮,而在這個群體中,有一支龐大的琴童隊伍。為了滿足他們的學習要求,我國的鋼琴工作者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和心血。兒童學習鋼琴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卻是走上音樂之途的最好起步。
學習鋼琴既要用腦又要用手,既要學藝術又要學技術,對兒童、老師乃至家長都是長期而艱難的工作和考驗。作為鋼琴教師,在鋼琴教學中本人也遇到了一些兒童普遍存在的問題,下面把它們拿出來加以分析,希望能對老師的教、學生的學和家長的培養督促都有一定的幫助和指導作用。
一、針對初學的孩子手腕僵硬、抬指不主動的問題,應加強掌關節能力的訓練。
在初學的兒童中,最常見的技術問題就是手腕僵硬、抬指不主動。手腕的僵硬,不僅使手腕本身失去靈活性,還會殃及手指和前臂,手指將失去自由活動的能力,前臂的肌肉也會緊張起來,從而造成從手指到肘部好象失去了所有可以活動的關節,造成有的學生每彈一個音手腕都要顛簸一下。就這種情況,其具體的解決方法有:
1.強調初學者掌關節的能力。這方面的能力包括兩點: 一是強調初學者積極主動的抬手指;二是抬指時要注意掌關節的放鬆。在強調掌關節靈活性的同時,也要同時注意強調掌關節的放鬆,告訴學生抬指是很自然的抬起、落下,不要過分故意勾握,避免在未彈奏前手指已先失去自然放鬆的狀態。
2.不要求學生彈出太響亮的聲音,用較小和均勻的力度做基本練習。初學的小孩如果手腕僵硬,大都是因為抬指不主動卻又想彈出很大的聲音造成的。所以,對他們不要過分地強調音量和力度,只要求用均勻的力度彈奏,多做五指基本練習,像「兒童哈農」就是很好的練習教材。
二、針對兒童練琴中圖快、不仔細的問題,應堅持平常慢練的方法。
在兒童練琴易出現的問題中,圖快、彈曲子往往越來越快是大多數孩子共同的毛病。在解決這個問題上,最根本的還是要使學生養成平常慢練的好習慣,寧可少練幾遍也要彈出曲子的質量,切忌規定數量的練琴方法。
在慢速練習中,要隨時注意解決以下問題:
1.確定指法。要在識譜時就記下正確的指法,千萬不要任意更改指法,要在最初階段就按最佳指法練琴,並且在慢練中將它固定下來,因為正確的指法是兒童彈好曲子的關鍵。
2.確定分句。分句是音樂的語氣、 語調和呼吸。從識譜階段開始,慢練的一個基本要求和目的就是要正確地劃分樂句。在不少情況下,兒童一開始如果不注意樂句的劃分,就會養成習慣而影響整個彈奏的質量。
3.確定困難片段。在一首被練習的樂曲中,總有一些難點,對於這些困難片段,慢練就更顯得十分重要,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克服困難的目的。
另外,就是教師在給新曲子做示範的時候,要盡量用要求學生的速度彈奏,因為這是一首新曲子在兒童腦海里的最初印象,單純的模仿是他的本能。
三、針對兒童練琴時粗心大意、馬虎的問題,應養成嚴格准確讀譜的習慣。
兒童練琴中易出現的另一個問題就是粗心大意的讀譜。馬虎幾乎是所有孩子學習過程中常見的毛病,在學習鋼琴中就體現在讀譜上。在讀譜的過程中,有以下幾方面是兒童疏於注意的地方:
1.指法。初學鋼琴,盡管彈的樂曲很淺,也必須養成嚴格按譜上指法去練的習慣。這些指法是前人科學地、有根據地制定的,好的指法符合自然的生理條件,能彈出優美連貫的句子。
2.休止符。兒童在練琴時容易把休止符「吃」掉。要知道音樂語言是由音符和休止符這兩大部分組成的,但兒童眼裡的音樂往往只有音符而忽略了休止符,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
3.調號。這似乎是所有琴童在學琴初期最難克服的粗心的毛病。 初學琴的孩子往往不善於聽辨音的對錯,記不住升、降號是常有的事,有的孩子還得在譜子上把需要升、降的音都圈上才能准確地彈下來。這種習慣是非常不好的,所以從一開始就培養兒童對調號的分辨和記憶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4.節奏和節拍。節奏是指組織起來的音的長短關系;節拍是指有重音和無重音的同樣時值按一定次序的重復。讀譜時,要對譜表上所標記的各種拍號有認真的了解,如它們的強弱特點等,對各種節奏型也要熟練地掌握,避免出現這方面的錯誤。
綜上所述,在兒童初級鋼琴教學中所遇到的這些問題,應引起教師、學生及家長們的注意。兒童初級鋼琴教育是學生剛開始通過鋼琴這一樂器來學習音樂,這一階段正是培養學生具有初步理解音樂的能力、發展他們音樂的想像力以及正確表現音樂的基礎階段,也是他們學習鋼琴演奏最初級的彈奏方法和技巧的階段。因此,正確、嚴格、扎實的基礎教育是教
學過程中必須考慮的重點。要不斷地總結、探索兒童初級鋼琴教學中的一些規律性問題,這必將有助於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對於家長們督促兒童學習鋼琴也將會發生有益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吳元 編《學習鋼琴的途徑》。
2.應詩真 著《鋼琴教學法》。
⑽ 淺談鋼琴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
鋼琴是由西方傳入的鍵盤樂器,它因音色明亮、音域寬廣、表現力豐富、演奏具有多樣性靈活性而著稱.它能在協奏、重奏、伴奏中產生良好的效果,同時還能在獨奏中創造豐富立體的音樂形象,其音樂表現力可謂豐富多彩,魅力無窮,因此,有樂器之王的美稱.正是基於鋼琴在樂器中的特殊地位,在鋼琴教學中音樂表現力的問題就越發顯得重要.音樂表現力是指音樂本身的具有一定規律性、形式結構和情感內容及意境的音樂語言,通過人聲或樂器來表現,它存在於我們的意識、情感和想像中.但在實際教學中,許多學生對鋼琴中的音樂表現力往往含糊不清,彈奏出的曲子沒有音樂美感,缺乏生動感人的效果.因此,提高學生對音樂表現力的理解與掌握是鋼琴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教師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