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車載武器裝備維護與保養示範教案
去旅里的路崎嶇坑窪,坐在車上感覺異常顛簸,我們這次要采訪的是成都軍區駐滇某裝甲旅旅長卞曉明。
剛下過雨,車轍過處,紅色泥漿四濺。有記者開玩笑說:「如果真打起仗來,這路坦克能開出來嗎?」隨行的幹事接過話茬:「我們旅長有的是辦法,他為戰爭時刻准備著。」旋即,他講起了卞曉明,我們在頭腦中勾畫著卞曉明的輪廓:他是聯合作戰專家,對各類武器瞭若指掌,在訓練場上是「黑臉包公」,在演習中是「常勝將軍」……
卞曉明是國防大學高才生,畢業論文被收入全軍優秀論文庫。采訪中,他冷不丁就會冒出些軍事術語,記者感到理解吃力時,他會耐心解釋一番。問及他作為主官,最關注什麼。他說,最關心的是:「如果明天就要打仗,我准備好了嗎?如果上級把我的隊伍拉出去,我能不能打勝仗?」
讓思想領著裝備跑
上任第一天,旅里組織通信組網考核,卞曉明一眼看出了「貓膩」:「坦克電檯面板上,怎麼不裝保密模塊?」
原來,保密模塊屬於精密儀器,平時大家怕用壞,難以維修,所以「束之高閣」。
幾天後,他檢查榴炮營軍官編組作業,發現所用教案居然與他任連長時大同小異。一些官兵坦言:「裝備都是幾十歲的『老傢伙』,自然折騰不出新花樣。」
一邊是有了信息化裝備,卻不敢用、不願用;一邊是抱怨武器裝備落後,訓練難有新作為。卞曉明意識到,必須讓思想領著裝備跑!
一體化指揮平台配發後,旅里演練仍然靠電台「口說耳聽」,這可惹惱了卞曉明。為了「稱他的意」,大夥兒只好揣著教材上演練場,邊挨「打」邊鑽研,兩個月就掌握了新系統。
今年,卞曉明在各兵種分隊推廣了分級分類訓練模式,按照各兵種專業組建集訓隊,各集訓隊內又按技術等級分為不同的訓練小組。一改以往新老兵「一鍋煮」、訓練內容「齊步走」的方式。同時在模擬訓練中心設立「特手」訓練室、一等訓練室……
卞曉明問作訓參謀,實施分級分類訓練模式的困難在哪。聽完作訓參謀列舉的問題,卞曉明說:「最大的困難還在於讓官兵轉變觀念。」
思想觀念脫胎換骨,推進部隊訓練轉型自然大刀闊斧。
隨著裝備更新和訓練強度的加大,靠熬時間、拼消耗提升訓練成績的做法越來越難以為繼。卞曉明果斷提出對部隊訓練進行精細化管理的大膽嘗試。
在他帶領下,該旅採用先進技術建立「訓練信息採集與評估系統」,對打擊效果實時跟蹤,精確評定,讓每一滴油、每一發彈葯、每一分鍾都發揮應有效益,有效推動了官兵思想觀念的轉變,自覺否定了「神槍手是子彈『喂』出來的,駕駛員是汽油『灌』出來的」等陳舊觀念。「量敵用兵,科學用彈」「精準打擊,高效毀傷」「以最小代價打勝仗」等已成為官兵討論的熱門話題。
訓練場上的「一等標兵」
20多年來,卞曉明在炮兵、步兵部隊摸爬滾打,練就一身本領,在任裝甲旅旅長之初,對坦克卻是個「門外漢」。一些官兵曾質疑:「他能帶領我們打勝仗嗎?」
卞曉明很快讓官兵心服口服。
「啃」專業教材、進修理車間、到訓練一線……不到100天,卞曉明不僅掌握了坦克三大專業的操作技能,還順利考取了坦克射擊專業等級特級證書。
緊接著,他組建「常委車」「常委炮」。他堅持新裝備第一個操作,新彈葯第一個使用,新科目第一個訓練。在體能訓練上,他更是「標兵」——旅進行25公斤5公里負重訓練,卞曉明背起戰斗裝具沖在前面,每次堅持跑完全程;每月一次的晝夜連貫綜合演練,卞曉明雷打不動參與。
「他是旅長,更是全旅軍事訓練的『排頭兵』!」該旅政委陳江這樣評價卞曉明。
去年,旅列裝某新型步戰車。組織新裝備技術骨幹集訓時,卞曉明第一個報名,成為集訓隊里唯一的大校「新兵」。
正值3月,風大塵多,步戰車跑起來就像刮沙塵暴。看著滿臉塵土的旅長,擔任助教的上士郭新聞有意減少卞曉明的實車練習次數。然而,他的一番好意卻引來卞曉明的不滿:「如果你不對我負責,就請連隊給我換個教官。」
一個多月後,卞曉明已基本掌握坦克基礎駕駛技能和維護保養常識,本該「結業」,但他還要求進行障礙訓練。上士不解:「旅首長抓訓練更多的是宏觀指導,這些具體操作沒必要太精通吧?」卞曉明說:「我要是不懂專業,抓訓練哪來的針對性?怎麼能帶好部隊?」
一番話說得上士連連點頭。接下來,過車轍橋、翻土嶺、越斷崖……上士帶著旅長一步一步地學。集訓檢驗性考核,卞曉明打響第一炮,並取得全優成績。
由於刻苦鑽研,勤學苦練,卞曉明很快成為坦克專家,抓訓練時「火眼金睛」。
今年6月,旅組織坦克分隊進行戰斗射擊考核。三營營長蔣志斌對使用火控系統沒有把握,便手動裝表射擊。四發四中,總成績優秀。蔣志斌剛舒了口氣,不料卞曉明卻批評了他一通:「你沒有用穩定器!你以為你在車里,我在外面看不到?」蔣志斌有些傻眼。卞曉明炮兵出身,但坦克射擊中這樣一個細小的「作弊」動作都沒能逃脫他的「法眼」,可見旅「一等標兵」不是白當的,也難怪他常說:「優秀的指揮員首先是一名戰斗員。」
暢通信息「高速路」
去年,旅合成營對抗演練爆出「冷門」:擁有步兵、裝甲、偵察等十幾個兵種的合成營在演練中,竟被裝甲步兵營「分割圍殲」。
「缺乏統一的指揮平台,信息聯絡不暢,指揮效率不高。」卞曉明一針見血指出「戰敗」的根源。合成營營長王世宮建議演練時按腳本推演。卞曉明一聽就火了:「今天在演練中推腳本,明天在戰場上就要掉腦袋!」
沒有營指揮車,他們在某老式裝甲輸送車上加裝數傳單元,安裝融入一體化指揮平台的軍用筆記本電腦,使營指揮員實現對上數據和圖像的動中通聯。
作戰單元彼此隔閡,他們以某新型步戰車初級戰術互聯網為載體,將各作戰單元的通信電台、車載計算機、「北斗」定位導航系統鏈接成指揮信息系統,使單人、單車同步感知戰術文電、戰場態勢。
3個月後,合成營精彩亮相。上級考評組得出結論:合成營的作戰效能比傳統建制營提高5倍!
信息化建設的路子是靠闖出來的,卞曉明邊帶兵邊摸索。
去年9月,旅組織實兵戰術演習。戰斗剛打響,前方陣地的偵察、指揮、控制信息就源源不斷地湧入指揮所,致使指揮控制系統的數據、圖像、語音傳輸速度大大降低。
由於沒有統一的使用規范,大家不管信息的輕重緩急,全往幾條使用方便的「高速路」上擠。卞曉明盯著信息終端,苦笑一聲:「一分鍾要收到上百條信息,別說一條條閱讀,光是接收都忙不過來。」
演習結束,卞曉明隨即組織攻關,制定出較為完善的一體化指揮平台信息網路使用規范,暢通了信息高速通道,便於指揮員有所側重地讀取相關信息、及時做出決策。
在信息化道路上,卞曉明大刀闊斧,披荊斬棘。今年以來,該旅又探索出「軍事訓練與管理信息系統」,建成數字化車庫。
如果明天就要打仗
卞曉明滿腦子想的都是打仗。在演練場,記者看到一行醒目的標語:「野外就是戰場,駐訓就是打仗。」
去年9月,該旅裝甲步兵營組織某型車載導彈射擊訓練。訓練剛開始便下起瓢潑大雨。
考慮到該型導彈配發部隊不久,大家打得少,更沒有雨天組訓的經驗,再說一枚導彈價值不菲,如果打偏就「浪費」了。連長陳支仲請求暫停訓練。
「戰爭不會選擇天候!」在現場指導訓練的卞曉明果斷決定:「打!」
幾枚導彈呼嘯而出,一套適應雨天訓練的射擊方案也隨之出爐。
為了練就精兵強將,卞曉明把訓練抓得扎扎實實。據該旅作訓部門統計,兩年多以來,炮兵火箭筒射擊、坦克涉水駕駛、坦克高射機槍實彈射擊等8個以往偏訓、漏訓的高、難、險課目,全都搬回了訓練場。因為「訓練離實戰近一尺,打仗就離敗仗遠一寸」。
2. 野外駐訓安全教育教案
寫好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學過程是由教內師的教和學生容的學所組成的雙邊活動過程。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教學大綱規定的、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技巧,要深刻透徹地理解,並能牢固地記憶和熟練地掌握;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在掌握規定的基礎知識、技能、技巧的基礎上,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把所掌握的基礎知識類推到有關問題中,去理解、分析、解決新的問題。要實現這樣的目的,就要在授課前充分了解學生的認識規律和身心發展的規律,根據物理教學過程的具體特點,設計出合乎客觀規律性的教學方案,遵循教學規律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如果不認真書寫教案,教學過程中必然目標模糊、心中無數、要求不當、隨心所欲而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