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班科學教案最受歡迎的北京食物
可愛的榆林 教學案 年級 班級1-----6 課題 1、多彩榆林 主備教師 朱育才 上課教師 備課時間 1、了解榆林所處位置;2、欣賞多彩榆林,感悟紅色陣地; 搜集榆林地圖;詢問同學或長輩,有關榆林的紅色故事。 一、展示榆林地圖1、請同學在地圖上找出榆林所在地; 2、想想榆林都包括哪些縣; 3、你對榆林了解有多少。 二、革命聖地-——紅色榆林 1、請同學們仔細看插圖,說說紅色榆林的紅色標志是什麼?(大紅棗、紅腰鼓) 2、老師講述紅色故事,學生注意傾聽紅色陣地,並說出榆林的紅色陣地有哪些? (小河革命舊址、袁家溝、楊家溝、神權堡) 三、能源新都——黑色榆林 1、了解世界七大煤田(榆林神府煤田、俄羅斯的盾巴斯煤田和庫茲巴斯煤田、德 國的魯爾煤田、美國的波德河煤田和阿拉契亞煤田、波蘭的西里西亞煤田。) 2、請同學們觀看插圖,看看 煤田是什麼樣子,你見過嗎?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 3、你知道榆林地區的能源有多少?(神府煤田、延長石油集團公司榆林煉油廠、西氣東輸路線--天然氣、錦界國華電廠。) 四、生態新都——綠色榆林 1、榆林綠色生態你了解有多少; 2、你看到榆林的生態怎麼樣,大膽的說一說。 3、小組之間討論:你能為生態榆林做多少? 五、小結 多彩榆林紅色榆林 黑色榆林 綠色榆林 榆林市第三小學可愛的榆林 教學案 年級 班級1-----------6 課題 2、美麗的秧歌場圖 主備教師 朱育才 上課教師 備課時間 1、簡單的了解秧歌的悠久歷史;2、初步了解什麼是秧歌場圖; 3、觀看插圖,欣賞榆林秧歌的欣悅與激情; 4、秧歌場圖與「方勝」「盤長」的簡單概念。 一、視頻觀看激烈、熱鬧的秧歌。二、學習秧歌場圖的概念。 秧歌場圖:在傘頭的帶領下,秧歌隊伍利用扭、擺、走、跳、轉的形式走出各種 圖案,這種圖案就叫秧歌場圖。 三、什麼是秧歌傘頭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秧歌隊伍中的人員,發現那一個人是傘頭?小組交流討論,傘 頭的作用是什麼? 四、秧歌中的吉祥 1、學生觀察課本 21 頁的插圖,你發現了什麼?(方勝、盤長、十二蓮燈、雙葫 蘆等圖案都是象徵著吉祥。) 2、學生閱讀資料鏈接,了解方勝與盤長。 3、秧歌場圖中的角子。 從榆林看世界1、起源:插秧 2、秧歌:敲鑼打鼓,「群歌競作,彌日不絕」。 3、類型:陝北秧歌、東北的大秧歌、太谷秧歌、採茶舞、美式踢踏舞。 榆林市第三小學可愛的榆林 教學案 年級 班級1------6 課題 歷史上榆林的名將主備教師 朱育才 上課教師 備課時間 1、了解歷史名將的故事及遺址;2、激勵學生為國奉獻,勇敢面對任何挑戰; 3、搜集相關名將的故事,講給你身邊的人聽。 學生對中國的歷史了解甚少,需要學生逐步介入對歷史的學習,榆林名將的學習將會對學習中國歷史有一個起步,從而感受對祖國的赤膽忠心。 一、導入「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二、秦朝名將 1、老師簡單介紹中國歷史一覽表: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漢、三國、晉、南北 朝、隋、唐、宋、元、明、清、中華民國。 2、秦將軍蒙恬 a、了解蒙恬的歷史故事; b、觀看插圖,了解蒙恬遺址。 3、滿門忠烈楊家將 A、了解楊家將的故事; B、細說神木楊家城; 三、南宋名將 1、南宋名將韓世忠(仔細觀看插圖,認真閱讀文字,了解韓世忠。) 2、萬人敵「李顯忠」 四、小問題,大智慧 思考:除了以上說到的,你還知道哪些榆林名將?他們都有什麼事跡? 五、小結 這些歷史名將,為祖國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的高尚情懷值得我們學習。清同 學們說說,要想成為一名名將,需要哪些品質? 拓展——從榆看世界1、名將岳飛 學生自主閱讀文字,小組相互討論,有關岳飛的故事,都知道多少? 2、你會如何做呢? 榆林名將蒙恬-------秦 南宋岳飛---孫武---伍子胥---孫臏---廉頗
『貳』 我的新學校
人的一生中,總有抹不去的種種情感的記憶。
單說小學六年,我就讀了三所學校。每到一所新學校,開始同學們叫不出我的名字,乾脆喊我「轉學生」。當年的那三所學校始終在我記憶深處。
我就讀的第一所小學,離外婆家那個村子三里多路。
學校的校舍,原是解放前一個地主的大宅院,三進四幢。東一幢前面有一個二百多平方的空地,那就是全校師生的大操場了。而操場雖小,卻有著兩件重要的「裝備」——升國旗的旗桿和簡易的獨個籃球架。四幢校舍,是典型的蘇北農村普通民宅老三間。一幢為校長、老師們的辦公室和一間全校的教具保管室,另外三幢是六個年級的教室,分一三、二五、四六年級復式安排。教室按老房子原樣,僅在室內牆壁上刷一層白石灰水。三間雖是打通了的,而那兩道梁,五六根圓木柱子始終在我們的視線中。上課時,中後排的同學須避開圓柱子看老師在黑板上寫字。學桌像一條寬寬的老長凳,又有點像菜市場上的肉案板,雖笨了點,卻很牢固,能夠經得住同學們在上面肆意蹦達。因為那是同學們唯一便捷的「活動器具」。學桌分左右兩排擺開,中間為人行道,一個教室兩個年級自然隔開,從而便於老師在課堂上左右兼顧、交替安排我們兩個年級的課程。坐的凳子都由學生各人自帶,高高低低,長短不一,一條長學桌要坐六七個人。在課堂上,一般情況下老師不叫學生上講台去做演習題。因為如果要一個學生走出位子來,就會連帶一桌子的學生站起來讓道。教室里的一塊黑板只有一平米大小,寫不了幾個字。有時中間還要劃出一條豎線,一半給一個年級的同學布置作業題,一半留給另一個年級上課用。黑板的板面實在是太小,老師總是不停地寫了擦,擦了又寫。一堂課下來,老師要吃下若乾的粉筆灰。我曾查閱《縣志》教育史以及這所學校的相關資料,在建國之初,就這樣的辦學條件,仍屬全縣的六十八所「完小」之一。
我就讀的第二所小學,在我的故鄉——集鎮中心小學。這次轉學是在我三年級的暑假。與前一所學校相比,學校規模,校園設施明顯不同。那天我帶上「轉學證明」去學校報名,走進校門,看到有那麼多年輕、朝氣蓬勃的男老師和女老師,還有蘇南口音的;有那麼多的教室,尤其最後面的那兩幢開著大窗戶的新教室,裡面暢亮暢亮的;有那麼多同學,足足一千多,大家在一個學校里學習、生活。看著這一切,我那個高興勁就沒法說了。
記憶中的校園生活是那麼的美好。學校有前後兩個大操場,我們每天迎著朝陽升國旗、做廣播體操、上體育課和進行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學校有兩架腳踏的風琴,每逢上音樂課即由四個同學抬過來,上完課以後再送到老師辦公室去。後來又有了一架手風琴,這是我第一次見到的最高級的樂器,學校搞起文娛活動來,可就方便多了。參加表演的同學,穿上鑲有幾根深色條邊的紅綠綢子的少數民族服裝,跳一出「採茶舞」,那抖動的扇子,晃悠悠的蝴蝶,配上手風琴悠揚的琴聲,同學們圍在一起看著、聽著,是那樣的陶醉、入迷。一個個幼小的心靈,沐浴著溫暖的陽光。整個校園充滿了朝氣,充滿了熱情,充滿了理想。
那時候,也有讓我感到掃興、心煩的事。大約一個多月輪回,電影隊才來我們鎮一次,想買一張電影票,不管怎麼與祖母磨纏,總難要到她口袋裡的五分錢。我們家又靠近鎮里的大禮堂,晚上只要聽到電影隊的發電機一響,我們就開始心神不定了,接著就聽見老祖母嘴裡囔咕開了,埋怨那個發電機,為什麼老對著我們家門口這邊響。有一次,老師布置了與那天電影內容相關的作文題,我因要不到錢急得團團轉,弟弟想出一個餿主意,告訴我他的同學一次曾鑽在大人的棉袍下面,混進去看了一場電影。說實在沒辦法,你也去鑽一回人家的棉袍子吧。不過,那天確實是祖母身上沒錢,有時如果誰考了 100 分,她一高興,偶爾也會施捨那麼一次。
我就讀的第三所小學,又是一所鄉村小學。五年級的暑假,也就是全國高舉「三面紅旗」的那年,父親調動了工作。又碰上「精簡集鎮人口」的政策,全家隨遷了農村。這樣,在我上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就有了第二次轉學。
我轉入的這所鄉村小學,條件十分簡陋。我們班是五六兩個年級復式班。老師仍然是左右兼顧、動靜交替的教學方式。盡管我們是畢業班,奈於那種環境,老師根本無法對其投放精力,作重點輔導。我清楚地記得,那時報紙上有一篇文章叫《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宣傳農業如何大躍進。農村秋收搶種,推廣「土地深翻」,搞什麼大兵團作戰,參加的對象「上至八十三,下至手裡攙」,口號是「革命加拚命」,「吃三、睡五、干十六」。學校的師生,也毫無例外被納入了這樣的隊伍。我們是一半時間上課,一半時間參加集體生產勞動,與公社社員一起搞「突擊」。一度,老師和同學們整日整夜地忙於割稻,有時也會做些排隊傳運稻把的輕活,大家用手傳把稻把送到腳踩的脫粒機上去脫粒。我除了參加生產勞動,有時還要帶著腰鼓隊,深入到各大隊、生產隊的田頭和場頭搞宣傳。雖累得夠戧,倒也覺得輕松。因為,原先那種緊張的學習氣氛,已盪然無存;即將畢業和面臨升學考試的心悸,早就在極度疲憊中淡然了。
正是我少年長身體的時候,處處辦起了公社大食堂,不準各家各戶在自己家裡燒飯,事實上糧食不在自己手裡,家裡也沒法燒飯。說「吃飯不要錢」,而飯錢都是一年勞動的工分里扣。我們家搬去的那個村莊很小,莊子上租不到房子,只好住到了離庄二里多路,小舍子上一戶人家的側屋裡。由於不準各家各戶自己在家裡燒飯,大人們又全都淹沒在「大幹快上」的田間里、場頭邊,一日三餐只能由我負責。每天中午和晚上放學,用一隻小木桶(提水用的),拿著生產隊發的飯票,從莊上的大食堂打飯吃(下午放學打飯回到家裡吃)。飯票是按人定量的,每人每天吃糧標准只有四兩六錢。就在那個年代,農村很多人吃不飽,得了黃腫病,也曾餓死了人。
有一天,我從食堂打了一桶大麥粥,帶著弟妹幾個一同放學回家,路上風大雨大,走到必須經過的河邊那兩部十二檣的大風車(農田抽水用的)跟前,眼看飛轉著棚帆似乎就要甩著我們幾個了,我一個踉蹌,一桶粥被灑得只剩下了半桶。等到母親下工回來,從房東家十邊地挖了半籃青菜,才勉強湊合了這一頓飯。糧食不夠吃,「瓜菜代」一詞,那時候在民間流行甚廣,群眾吃不飽寧可「瓜菜代」,也不吃上面救濟的「糠稃糕」。在學校里,我的幾個同學就編這樣的順口溜:瓜菜代,真不賴,填飽肚子沒病害;糠稃糕,真糟糕,黃腫病免不了------
然而,回憶起那一段時光,讓我久久不忘的,還是班主任老師給我們上的那一堂語文課。一首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特別是最後的那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老師繪聲繪色的講解,那以詩育人的深邃,始終在震撼著我的心靈。
我少年時代就讀的那三所學校以及辛勤教育我的老師,今天仍深深地留在我的記憶中
『叄』 舞蹈龍船調!
舞蹈抄龍船調_網路視頻
約有415個舞蹈龍船調相關的視頻 情歌舞蹈《龍船調》教學 分類:中老年 6.cn 龍船調(舞蹈)王曉園 www.56.com 情歌舞蹈《龍船調》表演 分類:中老年 6...
video..com/v?word=舞蹈龍船調 2011-8-14
『肆』 楊藝廣場舞採茶舞有慢速口令分解嗎
你好:很遺憾的告訴你
楊藝廣場舞採茶舞沒有慢速口令分解,這個廣場舞實際上就是紫蝶和楊藝連手的廣場舞,由於這個舞推出比較早。大約在12年出版的,那時一般都沒有教學,所以沒有廣場舞採茶舞的慢動作分解,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伍』 我想要小學四年級語文 水鄉 的教案,誰能告訴我,非常謝謝!
第 一 課 時 教學目標:1、啟發學生感受江南水鄉名歌的風格,感受家鄉的美,熱愛美好的家鄉之情 2、讓學生掌握較為復雜的節奏關系,完整正確的歌唱 3、讓學生學會聆聽欣賞家鄉的名歌 教學內容:1、聆聽欣賞《採茶舞曲》 2、教唱歌曲《采菱》 3、了解歌曲裡面的復雜節奏 教學道具:鋼琴、錄音機、圖片等 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 教師展示圖片(江南水鄉風景圖),並放《採茶舞曲》,引起學生視覺與聽覺上的興趣2、 欣賞完畢,教師導入新課(如:提問學生,有誰到過茶山,見過茶農採茶的勞動嗎?誰到過杭州遊玩?)3、 學生各自回答了問題後,教師做出正確的總結4、 復聽《採茶舞曲》,引導學生聽音樂的節奏自編採茶動作或用自己的舞蹈動作來表現,教師給予正確的評價(左采、右采、上采、下采)二、教唱歌曲1、引入要學習的新歌(如:教師先提問,同學們愛吃菱角嗎?菱角生長在哪裡?今天我們要學一首江南水鄉味十足的新歌——《采菱》)2、教師先為學生范唱一遍,然後要求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歌詞3、學生可跟著老師的琴聲先小聲哼鳴歌曲,增加熟悉度4、教師分句教唱,學生模唱,連續三遍5、學生和老師一起跟著琴聲唱6、引導學生自發創編合理的節奏,為歌曲伴奏(如:0X 0X │ 0X XX ‖或0X 0X │ 0X X ‖)三、認識節奏1、教師向學生指出歌曲中較難掌握的節奏(如:向學生提及附點音符、切分節奏等等),使學生在主觀上有些認識 2、帶領學生一起念念附點音符和切分節奏,能熟識和掌握一些四、課堂小結1、總結該堂課的學習內容,明確所學的主題2、布置課後任務,讓學生留心身邊的江南民歌,比比誰搜集的多第 二 課 時 教學目標:1、在本單元水鄉的主題思想下,進一步讓學生感受家鄉水鄉的特點。 2、掌握附點四分音符的時值,並能辨別、比較四分音符與附點四分音符的區別。 3、學習頓音記號,並讓學生掌握它的用法教學內容:1、教唱歌曲《柳樹姑娘》2、教識附點四分音符和頓音記號 教學道具:鋼琴、錄音機等 教學過程:一、復習上節課內容1、學生跟著教師的琴聲或錄音機復習上節課學習過的歌曲《采菱》2、教師和學生一起回顧上節課的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3、讓學生們再把歌曲唱兩遍,加深印象二、教唱歌曲1、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新課內容(如:教師提問學生,柳樹的枝條像什麼?)學生回答後,教師給出正確的指引,明確學習內容2、請學生們聽錄音范唱,教師可在聽之前給學生們留下思考的問題(如:這首歌曲是齊唱還是合唱?)3、聽畢,學生回答教師之前提的問題,教師給予評價4、教師指導學生跟著琴聲學唱第一聲部,學生可先合著琴聲小聲哼鳴5、教師指導學生注意3/4拍的特點進行教唱,學生模唱,把第一聲部唱熟6、教師選出少量學生,嘗試唱第二聲部「啦啦啦」部分,使學生感受到二聲部的效果三、識記節奏和音樂記號1、教師設計情景,導入附點四分音符的知識(如:同學們在夏天的時候經常會聽到什麼在鳴叫?知了的叫聲是怎麼樣的?)2、學生回答後,教師給予肯定(如:X· X和知· 了│ 知· 了的節奏非常相似)3、引導學生從聽覺上分辨四分音符和附點四分音符的不同4、啟發學生在《采菱》和《柳樹姑娘》裡面尋找例子5、教師引導學生發現頓音記號(如:教師提問,同學們在歌曲的第二聲部發現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嗎?)6、教師指明頓音記號的唱法,並讓學生模唱7、結合所講的節奏,請學生們有感情的把整首曲子完整的唱下來四、課堂小結1、總結該堂課所學的知識點2、布置任務,請學生們在別的音樂書上找找附點音符和頓音記號第 三 課 時教學要求:1、這一單元的歌曲表現了一種特定的環境——水鄉,充分體現了音樂與民族的關系,讓我們熱愛自己的家鄉。學習《柳樹姑娘》二聲部合唱。 2、聆聽歌曲《漁光曲》,感受歌曲的情緒、內容與風格。 3、聆聽欣賞《洪湖水,浪打浪》。教學過程:一、學習歌曲《柳樹姑娘》二聲部演唱1、 聽錄音范唱2、 復習歌曲的曲調及第一聲部的演唱3、 學唱第二聲部。a. 聽錄音范唱,注意第二聲部進入的位置b. 第二聲部「啦啦啦」表達什麼情緒?c. 唱第二聲部,看教師的只會進入,要唱出歡樂的情緒。4、 二聲部合唱。二、聆聽《漁光曲》1、介紹《漁光曲》的背景資料a、這是1934年上映的故事影片《漁光曲》的主題歌。b、20世紀30年代中國漁民的生活受三座大山壓迫的簡單歷史介紹。2、欣賞《漁光曲》第一段,邊看圖形譜邊聽音樂。a、介紹《漁光曲》的內容特徵:反映漁民的心酸血淚,速度徐緩,描繪了漁船在茫茫大海中隨波起伏的情景。b、提出欣賞要求:這作品的創作年代是20實際30年代,離開今天已有70多年,所以文化背景差異很大,要求學生們認真細致耐心的聽,這也是對舊社會人民生活的了解。3、復聽全曲,教師出示歌詞,讓學生邊看歌詞邊聽音樂,身體也隨著音樂搖晃想像自己就在船上的情景。4、師生討論歌曲反映的內容與特徵,如果學生能結合歌詞編成一個打漁的故事,教師要給以表揚。5、總體小結三、聆聽《洪湖水,浪打浪》1、介紹歌劇《洪湖水,浪打浪》的時代背景——20世紀20年代末,我國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國共產黨建立革命根據地與敵人斗爭的情況。2、介紹《洪湖赤衛隊》劇情 3、欣賞女聲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這是歌劇第一場唱段,反映根據地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洪湖魚米鄉的一片好光景。學生可聽音樂,邊看歌詞做搖船的動作,感受音樂的內容與風格。 4、小結:描繪20世紀20年代末湖北洪湖水鄉的一景。
『陸』 採茶舞曲特點
採茶舞復曲,浙江民歌。[周大風製作曲] 原是越劇現代戲《雨前曲》的主題歌及舞蹈曲。全曲以越劇的音調為素材,具有舞曲風格。 (樂曲採用浙江民間音調的特點,旋律優美流暢,其中逗趣性的樂句,如一問一答,似年輕人在相互嬉戲,像老年人對豐收的贊美。) 歌舞曲。周大風詞曲,作於1958年。原為越劇《雨前曲》主題歌及舞蹈配樂,後根據歌曲改編成舞蹈小品《採茶舞》。"採茶"原是中國一種民間歌舞體裁,流行於南方產茶區,用於表現種茶、採茶的歡樂情緒。這首採茶舞曲保持了民間採茶歌舞的基本風格,採用民族的五聲徵調式,又有調式交替的素材,曲調歡快、跳躍,再現了採茶姑娘青春煥發的風貌。《採茶舞曲》在50年代一度極為流行,有較大的社會影響。
『柒』 如何撐握教育孩子的語言藝術培訓心得
近期我有幸聽到李園長和教育局李科長的關於《指南》語言、藝術領域的講座培訓,很受教育和啟發。
首先是李科《指南》語言領域的講座,在講座中李科首先結合案例:狼孩兒的故事,告訴我們學前階段是兒童口頭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幼兒正處在語言學習的敏感期或關鍵期,教師和家長應抓住語言發展關鍵期的有利時機,可以促進幼兒語言乃至其他方面的迅速發展,在這個關鍵期我覺得教師更應該給幼兒傾聽和交談的機會,多提供平台,讓孩子到小舞台表演或者朗誦兒歌等,幫助幼兒敢於表現、敢於交談。對於我們寶寶班的幼兒,教師就要更加耐心的傾聽和交談幼兒所要表達的想法,因為寶寶班的幼兒更容易出現急於想說某一件事情而表達不清楚,這個時候,作為教師不應該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幼兒,而應該讓幼兒穩定情緒後,再講述一遍。因為長此以往的幫著表達,幼兒口語表達能力也得不到發展與提高。這一次的講座我還聽到了一個有趣的詞,就是李科所說的「前書寫」,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方式記錄,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適合幼兒書寫的辦法,在記錄的過程中既滿足了幼兒的書寫需求,也符合了幼兒的生理心理的發育特點。用孩子自己讀的懂得文字、圖畫、符號形式來代替正式文字,讓人看了忍俊不禁,真是有趣!
下午李園長通過一件件作品,一段段視頻和一個個案例向我們生動的展示藝術領域的三大價值:審美、認知、和諧發展。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於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像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藝術貴在創造,教師更應該引導幼兒在感受美、欣賞美的同時用他們豐富的想像力去創造。在這場藝術盛宴中李老師優美的《採茶舞》,更給了我們美的享受!還有李園長先進的教育理念在進行美術教學活動時普遍會出現老師出示範畫的情況,總是要求孩子達到自己的標准,畫的最像的就是最好的。李園長給了我們適當的指導,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無形中扼殺了幼兒的想像力,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給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可以供孩子自由選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模仿和創作,不要給予太多的要求,因為每個幼兒都會給你帶來驚喜。尊重幼兒自己的想像力,讓幼兒自主創造!
這兩場講座讓我受益匪淺,在《指南》中還有很多教學理念和教學建議值得我去學習,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不斷的完善自己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與幼兒共成長!
『捌』 求幼兒民族舞的教學方法
幼教論文:幼兒民族舞蹈教學初探 內容摘要:民族民間舞蹈以其豐富的內涵和富有特色的音樂旋律,為幼兒園舞蹈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材。但是,傳統的幼兒民族舞蹈教育活動,往往只重發展幼兒的動作,單純要求幼兒模仿,有時還用口令來訓練幼兒動作,等幼兒學會了動作後,再配上音樂。這樣的教學過程既忽視了培養幼兒對舞蹈的感...受力,又忽視了幼兒創造性表現能力的培養和思想感情的熏陶。 為了貫徹落實《綱要》精神,在幼兒園藝術教育中,根據電大所學的藝術教育理論,結合幼兒教育實際,我進行了「民族舞蹈教學嘗試」,旨在探索如何通過豐富多彩的民族舞蹈教育,讓幼兒了解各民族燦爛的舞蹈文化,初步學習和掌握各民族舞蹈的基本動作、舞蹈風格和特點,培養幼兒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初步的感受美、發現美和創造性的表現美的能力。 關鍵詞:幼兒 民族舞蹈 教學嘗試 長期以來,流行音樂影響著幼兒園。幼兒在日常活動中經常哼著:「對面的女孩看過來」周傑倫的「雙截棍」等流行歌曲,隨著音樂扭動的也是迪斯科,健身舞,街舞等,傳統的民族舞蹈逐步受冷落。幼兒園的舞蹈的教學是對幼兒進行音樂啟蒙教育的一個重要形式,它能豐富幼兒的生活,發展幼兒的動作,培養幼兒的審美力,發展幼兒的思維和想像力,它既是對幼兒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萌發幼兒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和技能」目標的重要途徑。因此幼兒園開展幼兒舞蹈教育活動必須以發展幼兒素質為根本目標。作為蘊含了民族文化背景、風土人情、生活習慣、民族精神等豐富的內涵而最終表現為與濃郁的民族音樂旋律相和諧的民族民間舞蹈,自然是幼兒園舞蹈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材。幼兒園大班的孩子,經過在園兩年的學習,對部分少數民族有了一定的了解。幼兒民族舞蹈活潑的曲調,鮮明的節奏,歡快的情緒,新穎多樣的體裁,符合幼兒好動、好模仿的性格以及直觀、形象、生動、活潑的感知特點,為幼兒民族舞蹈的學習奠定了初步的基礎。 快樂寫作,高尚生活 為了貫徹落實《綱要》精神,深入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發揮藝術教育在各領域之間的聯系和紐帶作用。在幼兒園藝術教育中,我根據電大所學的藝術教育理論,結合幼兒教育實際,我們進行了「民族舞蹈教學嘗試」,旨在探索如何通過豐富多彩的民族舞蹈教育,讓幼兒了解各民族燦爛的舞蹈文化,初步學習和掌握各民族舞蹈的基本動作、舞蹈風格和特點,培養幼兒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初步的感受美、發現美和創造性的表現美的能力。兩年來,我們對民族舞蹈教學進行了一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1 視聽結合,充分激發對民族舞蹈的興趣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內驅力,要使幼兒對民族音樂舞蹈感興趣,就必須培養幼兒民族音樂舞蹈的感受力。因為,良好的音樂舞蹈感受力是學習幼兒舞蹈的基礎,也是審美素質發展的基礎。而培養音樂舞蹈的感受力,必須通過對音樂作品的欣賞,讓幼兒直接感受音樂旋律美,舞蹈動作美,以引起幼兒對音樂舞蹈的注意和興趣。而音樂作品的欣賞必須多感官感知,「多通道」欣賞才有效果。同樣,幼兒在欣賞民族舞蹈活動中,調動更多的感覺器官就能更深刻、更細致地感知民族舞蹈所表達的內容和情感。民族舞蹈內容豐富多彩,教師應根據題材風格特點,尋找恰當的切入口,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幼兒對學習民族舞蹈的興趣,從而獲得一些舞蹈技能。 如:我常在音樂活動和日常生活中通過朗誦歌詞、彈奏優美的曲調,用悅耳的聲音常有而能理解的歌曲,跳一些簡單優美的舞蹈,配上自然表情,引導幼兒欣賞,吸引他們的注意,並啟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慾望,讓幼兒不知不覺地感受音樂舞蹈美,喜歡音樂舞蹈美,在這個基礎上指導幼兒學習舞蹈有利於培養有感受美,表現美的素質。例如:教授大班舞蹈《騎上我的小毛驢》,這是一個維吾爾族族舞蹈,動作韻味相對難領會,還有特定的詼諧的感覺。在指導這一舞蹈時,我先講述《阿凡提的故事》,讓孩子從心裡喜歡阿凡提的聰明勇敢,幽默詼諧,同時播放新疆民族音樂,讓幼兒欣賞歡快活潑的新疆樂曲旋律,感受新疆民族樂曲的優美動聽,使幼兒產生興趣,然後我穿上民族服裝,戴上花邊小帽,貼上兩撇小鬍子,把自己打扮成風趣、滑稽的阿凡提形象,以自己優美的舞姿,充分展現新疆民族的剛勁、豪爽、活潑、風趣,熱情的動作美,孩子們看了以後情緒高漲,興趣極濃,個個躍躍欲試,很快進入學習角色,成功地掌握舞蹈基本動作。我們在教幼兒欣賞新疆舞蹈同時還通過欣賞VCD等多種手段來激發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有的幼兒在欣賞的同時會不由自主地合著音樂節拍手舞足蹈起來,幼兒在聽聽、看看、唱唱、跳跳的過程中,讓大家分享他們對民族舞蹈的感受。然後我們再請幼兒繼續欣賞幼兒非常熟悉的新疆維吾爾族歌舞《小弟弟早早起》,幼兒就會根據已掌握的幾個基本動作自編自舞起來,我們真為孩子們潛能感到驚喜。 2 創設環境,充分營造民族舞蹈的氛圍 環境對幼兒的印象是深刻的、隱性的、潛移默化的。《綱要》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在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與幼兒共同創造一個良好的民族音樂舞蹈環境和氛圍,增加幼兒傾聽,感受,表達交流的機會,讓幼兒主動與環境發生作用,引導幼兒在音樂舞蹈的感染下陶冶性情,促進幼兒對民族舞蹈的了解,從而激發幼兒熱愛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情感。 2.1在一日生活中營造民族舞蹈氣氛 由於音樂具有彌漫性的特點,我利用晨間接待、進餐、午睡前、起床後以及自由活動的時間,為幼兒播放優秀的民族樂曲,如:蒙古族民歌《吉祥三寶》、新疆民歌《半個月亮爬上來》,江蘇民歌《小茉莉》,柯爾克孜族民歌《幸福花兒開心上》,撒尼民歌《我和祖國親又親》等,讓民族音樂時時縈繞孩子身邊。同時,隨時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音樂舞蹈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隨即的組織深化幼兒進行自發性的舞蹈活動。 2.2在區域活動中滲透民族舞蹈文化 2.2.1音樂區:投放也了解的各民族服飾道具、音樂等,鼓勵幼兒穿上民族服裝,大膽自由隨意的表演歡樂的民族舞蹈,給幼兒自己展示的機會,滿足幼兒自我表現的需求,同時孩子們之間自發的音樂行為多了也會吸引同伴積極參與,互相促進,為幼兒提供一個自娛自樂的舞台。 2.2.2認知區:投放各種民族的風土人情,生活習慣的圖片,vcd、畫報等,如:藏族身穿長袍,斜開衣襟,腰間系長帶,一隻衣袖掛在身邊,女孩腰間系七彩圍裙,愛喝酥油茶,對人表示敬意時常獻哈達等。蒙古族人們喜歡騎馬,射箭彈馬頭琴,住在遼闊的草原上,造就了他們像神鷹一樣勇敢,心胸像草原一樣寬廣------通過了解各民族的民俗風情,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民族舞蹈的特點,更好的表現各民族舞蹈的風格,如:藏族的雄健有力,蒙古的豪邁奔放。 2.2.3手工區:教師和幼兒共同收集各民族歌舞,建築物、樂器及其它照片,並提供許多廢舊物品,讓幼兒根據相應的民族音樂或背景,製作相應的民族服裝道具,如:播放傣族舞蹈《孔雀舞》時,引導幼兒做一個孔雀的皇冠,用廢舊塑料袋子作美麗的紗裙,套上亮晶晶的指環,就可以像孔雀翩翩起舞。又如可以用紙盒子作新疆的花邊小帽,用棉花做成可愛的小鬍子,貼在鼻子下,用舊報紙裁剪並裝飾做成花邊馬甲,這樣就可展開豐富的想像力,在美麗的新疆《摘葡萄》。 2.3在家園互動中分享民族舞蹈的樂趣 《綱要》指出「家長是幼兒教師重要的合作夥伴」,幼兒的成長需要家園共育。家庭中蘊藏的豐富的教育資源是我們所不能忽視的。在
『玖』 體育畢業論文題目
1、試論我國學校體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2、談因材施教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3、試論回體育道德形成的要求和規答則 4、論體育與智力開發
5、體育教育對學生體育能力培養的研究 6、體育在發展學生個性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7、試論體育教育中學生個性差異與個性發展 8、試論體育教育中的審美滲透 9、體育技術學習與體能發展問題的研究 10、體育教學運動負荷的調整與控制的探討 11、女生體育教學的特點與指導實踐的研究 12、論體育教學手段現代化的意義和作用 13、X X地區(學校)學生體質的調查與分析 14、對課間操內容和形式的改進研究 15、初論體育課外活動的性質與特點 16、論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7、(某地區)學校體育發展現狀及發展戰略的研究 18、關於優化中(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的研究
19、新的教學方法(或電化教學)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的研究 20、論教學藝術與體育教學藝術 21、論體育教學中的品德教育及意志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