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教學反思的途徑

教學反思的途徑

發布時間:2020-12-17 05:09:01

A. 教師可以通過什麼途徑培養自己的教學反思能力

如何培養教師教學反思能力
一)要增強反思意識,形成反思習慣。教師只有對教學反思有明晰而正確的認識,才能真正接受反思,從而激發起反思的內在動力,進而產生具體的反思行為。個體的反思來自於自我意識的覺醒,而自我意識的覺醒產生於對實踐的迷茫和困惑,教師只有以自己教學實踐中所出現的問題為前提,反思才有力量和效果。反思意識強的教師會經常發現自己教學中的問題,通過不斷地解決問題,使自己不斷完善。在長期的反思實踐過程中,自己的反思習慣也就會慢慢養成。這樣自然提高反思行為的自覺性。因此,正確的反思認識、強烈的反思意識、反思習慣的形成是教師反思能力培養的前提和基礎。
二)要加強系統的理論學習。理論是行動的向導,每個教師都必須不斷地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和新課程新理念,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知識、能力儲備,提高自身素質。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任何事物都會隨時代的發展而變化。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以新的教育理念激發課堂活力,以新的教育理念深化素質教育。如果不轉變教育理念,用陳舊的教學思想來教育今天的學生,不但害人害己不說,還會誤人子弟。
三)要多方溝通,提高反思能力。也就是要創設良好的教學反思的環境和氛圍。可以通過專家的引領,教研組、年級組或備課組的互助,或者以以老帶新等形式,走出去或請進來,主動邀請教學同行一起進行反思。這是一種高層次的教學反思,是加強與其它學教和同行溝通、交流與學習的好機會,要好好珍惜。但是,在一般條件下,教學反思尤其要注意與兩方面的交流與溝通。其一,與同事之間的探討。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將自己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惑提出,積極與其他教師交流。通過交流與探討,也許會受到啟發或者得到更合理化的建議,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其二,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新型的師生關系應該是平等民主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合作者,應鼓勵其自主探索、自主發現、自主發展。每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個體,既有不同的個性,也存在個體差異,每個奇思妙想無不出自於個體的靈光一閃。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當中,親自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課堂才不會平淡,才顯得異彩紛呈,學習才真正成為學生的需要。
四)要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和總結。反思總結的形式可以是日誌、敘事和教學案例,也可以是札記、體會和教學後記等。可以把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讓自己困惑不解的問題寫出來,也可以針對教學中的某一閃光點或某一失誤進行總結。通過反思,提高對自身教學能力的認識,找出自己在某些問題上的缺陷和自己在哪些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識上存在的不足,促使自己不斷加強學習,從而達到促進自己向專業化、學者型教師發展的目的。尤其要注意的是教學反思的時效性,即總結反思要及時。教學實踐剛完成,此時教學感受最深刻、最清晰,成功在哪裡、失敗在何處最有體會,此時進行總結和反思為最佳。
總之,教學反思是現代教育教學對教師的基本要求,是教師更為主動、更為積極地參與教學,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重要手段,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要立足於自己的教學實踐,不斷增強反思意識,提高反思能力,爭取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型教師。

B. 教學反思具體包括哪些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現在很多教師會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通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
反思類型可有縱向反思、橫向反思、個體反思和集體反思等,反思方法可有行動研究法、比較法、總結法、對話法、錄相法、檔案袋法等等。
縱向反思和行動研究法
即把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一個認識對象放在歷史過程中進行思考和梳理。同時不斷地獲取學生的反饋意見,並把它作為另一個認識對象進行分析,最後把兩個具體的認識對象揉在一塊兒整合思考。教學反思貫穿於你的教學生涯,而不是某一階段的特殊任務。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橫向反思和比較法
教學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謂跳出自我就是經常地開展聽課交流,研究別人的教學長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學習比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異,從而提升自己。當然,無論是運用行動研究法還是比較法,我們都需要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
個體反思和總結法
「課後思」:一場課下來就總結思考,寫好課後一得或教學日記,這對新教師非常重要;「周後思」或「單元思」:也就是說,一周課下來或一個單元講完後反思,摸著石頭過河,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月後思」:對於自己一個月的教學活動進行梳理;「期中思」:即通行的期中質量分析,這是比較完整的階段性分析。通過期中考試,召開學生座談會,聽取意見,從而進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個學期、一個學年或一屆教學的宏觀反思。
集體反思和對話法
集體反思指與同事一起觀察自己的、同事的教學實踐,與他們就實踐問題進行對話、討論,是一種互動式的活動,它注重教師間成功的分享、合作學習和共同提高,有助於建立合作學習的共同體。俗話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以旁人的眼光來審視自己的教學實踐,能使自己對問題有更明確的認識,並獲得對問題解決的廣泛途徑。教師互相觀摩彼此的教學,詳細記錄所看到的情景。還可以用攝像機將教學活動拍下來,組織觀看。每個觀摩的教師都寫教學反思,都以自己的教學實踐去分析,促使大家各自思考,然後共同研討,重在針對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困惑,進行團隊反思,每個教師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即使出現認識上的沖突,也是一個智慧碰撞和切磋學習的機會。」 注重教師之間的合作與對話是反思性教學的一個重要特徵,反思不僅僅是「閉門思過」,與外界的溝通與交流也是進行教學反思的重要途徑,這是由教與學的社會性本質所決定。除了同事之間的集體反思外,還可請教育教研學者介入,提出有促進性、針對性的建議,促使教師不斷反思,從而獲得更新、更全面的認識。[1] 集體反思的提出及意義 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要求我們教師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全面的教育教學能力,全新的教學行為。為此,政府、教育行政部門以及學校對教師進行各層次各方面的教育教學培訓,以期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推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使我們能夠真正肩負起實施新課程的重任。因此,我們教師必須在此基礎上,通過各種方式實現自我完善,以推進自己的專業發展。而在眾多自我完善的方式中,教學反思無疑是非常有效的一種。但教師的個人反思活動屬於個體反思,由於受到自身素質、觀察視角、知識與經驗、專業發展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其反思內容及程度均較低。為此,在教師個人反思的基礎上,引入「集體反思」非常必要。「個人智慧不過是草間露珠,集體智慧才是長河流水」。「集體反思」能夠有效彌補教師個人反思的不足,利用集體的智慧,共同激活每一位教師的教學智慧。它能夠集思廣益,在交流和碰撞中可以相互啟迪,共同提高。只有把個人反思融入到「集體反思」中,個體反思才有更廣泛的價值,個體從「集體反思」中獲得更多的收獲。同時,「集體反思」能夠在教師教育教學培訓和自我完善之間建立起有效的聯系,使集體培訓與個人成長有效整合,共同推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集體反思的意義 1、認識和改變自己 這種學習方法的提出本身就是在如何改變性格這個議題基礎上思考的,通過對思想的追本溯源可以達到認識自我和改變自我的目的,集體反思學習最終就是要改變我們的思想、行為和性格。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從有意識到潛意識和下意識,這個過程本身就是認知、理解、學習、行動、習慣的過程。集體反思學習的方法可以實現這個過程,讓優秀變成一種習慣。 2、培養良好思維模式 集體探討是打破思維定勢、突破思維局限的有效方法,我們每一個人的思維有其局限性,這是我們的成長、教育、經驗、學習等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而且一旦擁有就會固化從而變得根深蒂固。有時候大家不能理解別人不一樣的想法,而這種不一樣的想法就代表了不一樣的心智模式、不同的思維模式,通過反思學習可以修正我們的思維模式和心智模式。世界應該是多元的,也允許不同的聲音,我們應該包容各種思想和思維。 3、提升解決問題能力 這種解決和分析問題的思路做法毫無疑問可以鍛煉和提升我們解決問題的工作能力,我們循著這種思路可以徹底找到問題發生的根源,以及找出預防問題的有效方法。這種方法與企業中所倡導的全員持續改善的管理手法也不謀而合,不論是理念還是方法,都是一脈相承,只是集體反思學習有更進一步的深入。 4、掌握一種學習方法 反思作為哲人們的工作方法,越來越被我們普通人來使用,特別是管理者。反思是經驗學習的工具,經歷必須經過反思,才能升華為經驗知識。生活和工作都需要反思,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無時無刻不在思考中,但對思想的思考還是需要進一步加強。 集體反思的局限分析 1、對學習的理念方法認知不夠 當今社會和環境的快速變化要求組織和個人具備優秀的學習能力,學習和適應這種變化對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讓我們對學習有了新的認識,個人學習已經延伸為終身學習、組織學習,不僅是學習理論知識,而且更要在實踐中、新事物中快速學習,向社會經濟生活中所有對象學習。學習的方式也在不停地更新,除了傳統學習方式,基於網路媒介的學習更是為我們的工作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培養學習型組織和知識管理為我們的未來提供了方向。認識不到學習的這些變化就給集體反思學習帶來了一定困難。 2、難以超脫自我意識 擺脫不了自我意識的束縛,想法和行動經常還是籠罩在「自我意識」的陰影下。本來是要求大家把「我」置之度外的,可是還是跳不出「我」這個怪圈,自我潛意識的影響太深了。難以進行自我主觀判斷,無法理認清客觀事實,這種客觀事實包括客觀事實的人和客觀事實的事,大部分人在集體反思學習時仍然夾雜個人情感的因素和根深蒂固的觀念,這是集體反思學習嚴重障礙。 3、個人和組織開放度不夠 現代社會充滿了信任危機,不信任的社會文化使我們每個人都戴上了面具,努力偽裝隱藏自己真實的想法,不願意輕易表露真實的自我。人們思想趨於保守和固步自封,每個人心理上習慣於設防,如何克服組織防衛心理,也是組織性行為學的研究重點,個人和組織開放度不足會限制每個人內心的開放程度,從而影響集體反思。 4、學習成果難以跟蹤和檢驗 集體反思學習成果在工作層面的績效是可以衡量的,而個人修養層面卻是很難度量的,而且時間是長期的,並非短期就能看得到效果,也就是存在很長的「時滯」。學習的心得成果只有經過長期調整修正,才能變成習慣,才能根深蒂固在思想里,也才能成為性格中的一部分。而這些都是難以跟蹤和檢驗的,而對於人的本性,則比較傾向於能看到短期好處,不太重視長期影響,不願意進行長期投資。編輯本段反思歷程
教師反思的過程經歷「具體經驗→觀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積極的驗證」四個過程。
具體經驗階段
該階段的任務是使教師意識到問題的存在,並明確問題情境。
觀察與分析階段
該階段教師將廣泛收集並分析有關的經驗,特別是關於自己活動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觀自身,包括自己的思想、行為,也包括自己的信念、價值觀、目的、態度和情感。在獲得一定的信息之後,教師要對它們進行分析,看驅動自己的教學活動的各種思想觀點到底是什麼,它與自己所倡導的理論是否一致,自己的行為與預期結果是否一致等,從而明確問題的根源所在。經過分析,教師會對問題情境形成更為明確的認識。
重新概括階段
此階段將在觀察分析的基礎上,教師反思舊思想,並積極尋找新思想與新策略來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積極的驗證階段
這時要檢驗上階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動和假設。在檢驗的過程中,教師會遇到新的具體經驗,從而又進入具體經驗第一階段,開始新的循環。 在以上四個環節中,反思最集中地體現在觀察和分析階段,但它只有和其他環節結合起來才會更好地發揮作用。在實際的反思活動中,以上四個環節往往前後交錯,界限不甚分明。[2]編輯本段反思成分
教師應反思的以下三種重要成分: 1、認知成分指教師如何加工信息和做出決策。在人的頭腦中,大量的相互關聯的有關事實、概念、概括和經驗的信息被組織成一定的網路,成為圖式,可以有效儲存和快速提取,構成了個體理解世界的基礎。有人對專家教師和新教師對課堂事件的解釋做了對比研究,結果表明,專家教師在教學決策過程中體現出更深刻的、具有豐富聯系的圖式。這些圖式使得他們能夠准確判斷哪些事件是值得關注的,並從記憶中提取出有關的信息,以便選擇最恰當的反應策略,這是使得他們能夠自動化地處理各種問題的基礎。 2、批判成分指驅動思維過程的基礎,包括經驗、信念、社會政治取向以及教師的目標等,更強調價值觀和道德成分,比如教育目標是否合理,教育策略和材料中所隱含的平等與權力問題等。它影響到教師對情境的理解,影響到關注的問題以及問題的解決方式。研究者發現,反思過程中,教師不再像以往只關註解決問題,而是更關注提出問題,他們對這些沒有確定答案的、非線性的問題更感興趣。 3、教師的陳述有人提出,要反映教師自己的聲音,它包括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教師在日常工作中寫作、交談的方式,他們用來解釋和改進自己課堂教學的解釋系統,這些就是教師的陳述的基本成分。它可能包含一些認知成分和批判成分,但重點是指教師對做出各種教學策略的情境的解釋,這種解釋可以使教師更清醒地看到自己的教學決策過程。[2]編輯本段反思方法
有以下四種反思的方法: 1、反思日記。在一天的教學工作結束後,要求教師寫下自己的經驗,並與其指導教師共同分析。 2、詳細描述。教師相互觀摩彼此的教學,詳細描述他們所看到的情景,對此進行討論分析。 3、實際討論。來自不同學校的教師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課堂上發生的問題,然後共同討論解決的辦法,最後得到的方案為所有教師及其他學校所共享。 4、行動研究。為弄明白課堂上遇到的問題的實質,探索用以改進教學的行動方案,教師以及研究者合作進行調查和實驗研究。它不同於研究者由於外部進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則的研究,而是直接著眼於教學實踐的改進。[2]編輯本段反思內容
教學反思包括教學前反思、教學中反思、教學後反思。 教學前反思的內容包含反思確定內容、階段及具體實施方法對學生的需要和滿足這些需要的具體目標,以及達到這些目標所需要的動機、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還要對對本學科、本冊教材、本單元、本課時進行教學計劃時列出反思的關鍵項目。如:第一、需要教給學生那些關鍵概念、結論和事實;第二、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是否准確;第三、教學內容的深度和范圍對學生是否適度;第四、所設計的活動那些有助於達到教學目標;第五、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是否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徵;第六、那些學生需要特別關注;第七、那些條件會影響課的效果…… 教學中反思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不可預料情況發生進行的反思以及教師在和學生互動作用中,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反饋,對教學計劃進行的調整。不可預料情況發生時,教師要善於抓住有利於教學計劃實施的因素,因勢利導,不可讓學生牽著鼻子走。根據學生反饋對教學計劃的修改和調整要適當,不可大修大改。 教學中反思要求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調動各種感官捕捉反饋信息,快速、靈活地做出調整和反應。教學中反思教師可運用錄音和錄象技術,與觀察手段一起為以後的教學後反思提供信息。教學後反思圍繞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策略進行。具體為: 第一、教學內容方面:1.確定教學目標的適用性。2.現目標所採取的教學策略做出判斷。 第二、教學過程方面:1.回憶教學是怎樣進行的。2.對教學目標的反思:是否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3.對教學理論的反思:是否符合教與學的基本規律。4.對學生的評價與反思:各類學生是否達到了預定目標。5.對執行教學計劃情況的反思:改變計劃的原因和方法是否有效,採用別的活動和方法是否更有效。6.對改進措施的反思:教學計劃怎樣修改會更有效…… 第三、教學策略方面:1.感知環節:教師要意識到教學中存在問題與自己密切相關;2.理解環節: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活動與倡導的理論,行為結果與期望進行比較,明確問題根源;3.重組環節:教師要重審教學思想,尋求新策略;4.驗證環節:檢驗新思想、新策略、新方案是否更有效,形成新感知,發現新問題,開始新循環。 教師教學反思的過程,是教師藉助行動研究,不斷探討與解決教學目的、教學工具和自身方面的問題,不斷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不斷提高教學效益和教科研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的過程。也是教師直接探究和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不斷追求教學實踐合理性,全面發展的過程。[3]編輯本段書寫示例
寫成功之處
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達到光輝頂點。
寫不足之處
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系統的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今後再教學上吸取教訓,更上一層樓。
寫教學機智
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寫學生創新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贊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補充今後教學的豐富材料養分。
寫再教設計
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C. 通過哪些途徑培養自己的教學反思能力以及前後課堂教學及自己的變化

首先,教師的工作完全是為了學生;其次,教師的工作需要專業知識、專業專經驗、專業判斷;屬再次,教師必須經過長期的培訓、嚴格的資格考核,第四,教師的工作需要有充裕的專業自主空間,第五,教師的工作必須有足夠的監察與紀律,最後,教師的社會地位在於教師的不斷學習。
而教師專業本領的核心在於,經驗基礎之上的反思、積淀和升華。這主要是因為,教師的課堂教學的顯著特點所決定的:一是課堂教學情境的不確定性,二是教學對象的復雜性和差異性,三是教學決策的不可預見性和不可重復性。

D. 初中數學 教師教學反思能力培養途徑有哪些

微格教學是培養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徑,反思是微格教學活動中分析教學技能的技術或工具。本文在簡析了微格教學與教學反思的涵義的基礎上,探討了運用微格教學培養教師課堂教學反思能力的過程、優勢和策略。

E. 教學反思的方法通常包括什麼

1.反思總結法
反思總結法是指總結反思自己或他人教學實踐活動中的經驗與教訓的方法。
2.對話反思法
對話反思法是通過與同伴交流研討來檢討自己的教學行為,理解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後的教學理念,提高教學監控能力的方法。
囿於個人的經歷和經驗的教學是狹隘的、封閉的。教師要打破教學上自我封閉的藩籬,進行同事間的對話,特別是批判性的對話。對話反思法類似於小型專題研討會,教師相互觀摩圍繞著研討問題所上的課,並指出所觀察到的情境,再與其他教師相互交流。
3.課堂實錄反思法
課堂實錄反思法是指通過錄像、錄音等現代教學手段再現整個教學過程,讓教師以旁觀者的身份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學過程的方法。觀看課堂實錄時,應注意比較哪些地方按原教學設計進行了,哪些地方進行了調整,哪些地方甚至失控走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在相互借鑒中自我反思。
4.教後記反思法
教後記反思法是指把教學中感受深刻的細節記錄下來,寫成教學後記、案例評析的方法。
教後記的內容包括:①對課堂里所發生的事情的個人感想;②對教學中的問題的質詢與觀察;③對教學活動有意義的方面所進行的描述;④需要思考的問題和所要採取的措施。
寫教後記,挑剔教學中的問題,讓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充分暴露出來。通過教後記的撰寫與分析,檢查自己的觀點、想法和感觸,以達到自我反省的境界。
教後記反思法重在分析總結,不僅記下教和學的成功與失敗,而且還要有自己的分析、感想、體會、新的認識和改進意見,使其成為今後教學的有益借鑒。
5.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是指教師對自己在課堂上遇到的問題進行調查和研究。行動研究是一種螺旋式循環的研究過程,其目的是為了改善實踐,它是一種行動與研究相結合的方法,要求邊實踐邊研究,從實踐中提煉觀點,然後用這些觀點來指導實踐,。
6.課後備課法
課後備課法是指教師上完課後,根據教學中所獲得的反饋信息進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確課堂教學改進的方向和措施。
7.閱讀新知法
閱讀新知法是指教師採取各種手段搜集所要解決的問題的信息,通過閱讀相關的信息獲取與自己過去不同的想法和價值觀,幫助教師接受新的信息和觀點,為自己所要解決的問題提供新的解釋、見解和可能的新方案。事實上,在教學實踐中輕視理論,甚至拒絕理論指導下的實踐,只能是在低層次上的摸索或重復。教師接觸到的新知識與原來掌握的知識差別越大,越能啟發教師的思維,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行為。
反思不排斥理論學習,相反,閱讀相關的新知是教師反思時的必要手段之一。應指導教師開展專業理論的學習,鼓勵、引導教師增強研究的意識,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克服被動性和盲目性。閱讀相關的新知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在與教育「大家」對話

F. 教師的反思途徑有哪些

是作業嗎?為您轉載以下資料: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教學」與「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簡言之,教學反思是以探究和解決教學問題為基本點,以追求教學實踐合理性為動力,不斷提高教師素養和教育教學效能的過程.
一、強化反思意識一個不懂得反思的教師,是一個不成熟的教師,是一個缺乏理智與創新發展的教師.考爾德希德說:「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師傾向於主動地創造性地反思他們事業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們的教育目的、課堂環境,以及他們自己的職業能力.」教學反思來自教師自我意識的覺醒,而自我意識的覺醒產生於在舊有理念導向下的實踐的困惑和迷茫.因此,教師要自覺增強教學反思的意識,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反思、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從而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
二、明確反思內容教師應從哪裡入手進行教學反思呢?筆者認為,教學反思的內容可以大致分為教學理念的反思、教學行為的反思和教學效果的反思三個方面.
1.教學理念的反思
首先,教師要敢於對原有的教學理念進行質疑,挖掘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後的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如,「我以這樣的理論為指導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我從中學會了什麼?」等.其次,教師要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指導自己的教學活動.教師要認真分析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貫穿了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理念是否內化為了教學行為,克服就操作論操作的錯誤做法.再次,教師要以開放的姿態接納新思想,積極學習和研究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並通過不斷實踐,思考和構建新的教學理念,克服教學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教學創新能力.
2.教學行為的反思
教師應以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為基礎,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理性思考,不僅要對教學觀念、動機水平、情緒狀態等心理因素進行反思,還要從教學方法、教學材料、教學媒體等方面去思考、質疑或評價自己教學的有效性,並自覺地根據反思的結果矯正自己教學中的不良行為.反思可從以下三方面進行:一是對課堂教學行為作出技術分析,如教學中教師控制學生參與課堂的程度、師生關系的處理是否符合主體性原則等;二是對課堂教學中採取的教學策略進行思考,總結精彩片段,思考失敗之處,如「教學中是否出現了令自己驚喜的亮點環節,這個亮點環節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方面還做得不好,可以怎樣改進?」等;三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是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不同的發展等.
3.教學效果的反思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再成功的教學也有遺憾之處,而科學、有效的反思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遺憾.因此,教師課後要對自己的教學成敗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反思,總結成功的經驗,分析失敗的原因,尋找解決的辦法,如「這堂課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這堂課的教學設計與實際教學行為有哪些差距?該如何處理這些差距?」等.同時,教師要學會用遺憾的眼光看成功的結果,用辯證的眼光看失誤的問題.這樣,通過「由教反思到學、由學反思到教、由成功反思到失誤、由失誤反思到發展、由現象反思到本質」的多次循環,教師的教學實踐會更加合理,更加優化,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掌握反思方法要提高教學反思的效果,必須講究科學的方法.教學反思的方法很多,但為了便於掌握和運用,我們可以將教學反思分為內省反思法和交流反思法.
1.內省反思法
內省反思法是指教師主動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的方法.根據反思對象及反思載體的不同,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具體的方法:
(1)日記反思法.主要是指教師在一天的教學工作結束後,通過寫反思日記對自己的教學實踐予以總結、反思的方法.反思總結的內容可以是自己教學中的經驗與教訓,也可以是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各種靈感、頓悟和教學活動中的關鍵事件,還可以是學生的反饋意見和獨特的見解等.
(2)錄像反思法.即通過錄像再現自己的教學實踐,教師以旁觀者的身份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的方法.這種方法能讓教師客觀地評價自己的教學過程,達到「旁觀者清」的效果.具體操作可採用以下程序:上課和錄像——觀看錄像——反思評價——修改完善教學設計.如此循環反復,能更好地強化教師已有的經驗,改造和彌補自己的不足.
(3)檔案袋反思法.即以專題的形式對教學實踐進行反思的方法.在運用這種方法時,首先教師應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確定反思的專題,如「教學策略選擇的恰當程度」、「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的程度」、「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程度」等.然後由教師本人根據這一專題反思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並記錄下自己過去的狀況、現在的狀況、自己的進步以及尚需努力之處等.檔案袋建立的過程,就是教師對已有經驗進行整理和系統化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自我反思的過程.
2.交流反思法
交流反思法就是通過與其他教師研討交流來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清楚地意識到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後的教學理念,進而提高自己教學監控能力的方法.實踐證明,教師專業發展不僅需要教師個人的學習與實踐反思,更需要在教師群體中形成合作的專業發展文化與模式.因此,教師應經常與同事及時交流,與專家共同研討.教師可以就某一問題與其他教師和專家進行交流,也可以邀請其他教師和專家光臨自己的課堂聽課,課後一起研討,請他們指出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還可以在聽完其他教師的一堂課以後,針對這堂課進行討論交流.這樣不僅可以反觀自己的意識與行為,還可以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在互助合作中進步,在互補共生中成長.
四、養成反思習慣教師專業成長是建立在教師對自身教學實踐反思的基礎上,逐漸積累富有個性的教育經驗的過程,這是一個漫長的、持續的修煉過程.對於一位追求成功、善於反思的教師來說,每堂課都是一次全新的體驗,要設置不同的情境,要面對學生的不同反應,教學中的每次師生互動、教學沖突都會激發新的思考和創造.因此,教師要養成對每堂課進行反思的習慣,而且將反思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做到教學前反思、教學中反思、教學後反思的有機結合.教學前反思新的課程理念、教材的編寫意圖、學生的學習狀況、課堂上可供挖掘和利用的課程資源以及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等,然後編寫出符合實際而又風格鮮明的教學設計;教學中反思自己是否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狀況及時調整原有的教學設計、是否真正做到教學。

G. 教師教學反思的方式有哪些

教師教學反思的方式有哪
內部自我對話方式;
外顯自我對話方式;
同事討論方式;
行動研究方式。

閱讀全文

與教學反思的途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