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教學程序包括教師的什麼和學生的什麼
主要包括四項: (1)教材。主要包括:對教材結構體系的理解與把握,對教材中有關內容及相關知識的理解、分析,對教材某些內容的補充、質疑,對教材中的重點、難點知識的分析等。 (2)教法。主要包括:對每一個教學章節所採取的教學方法的實際效果,每一章節教學內容的教授方法、教具使用、板書設計,教學方法中涉及到的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原理、教學過程中偶發事例的處理方法等。 (3)學法。主要包括:教師指導學生學習過程中,學生對於記憶方法、理解方法、閱讀方法、寫作方法、運用方法、操作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不同學生使用不同學習方法而產生的不同效果。 (4)實驗。進行教學改革實驗而所需寫的教學筆記。包括教材類、教法類、學法類等各個方面,把實驗的過程、採用的方法、產生的效果以及各種手段的運用記錄下來,就形成了實驗類型的教學筆記。 2.教學筆記的形式。寫教學筆記有多種形式,這里只介紹五種。 一是符號式。即在原文上依據個人習慣標注符號的記錄方法。 二是批註式。即在教材的空白處寫上批註語言。這種形式,靈活方便,可以是贊譽,可以是指暇,可以是補充,可以是記序。 三是摘錄式。即將有關教學內容摘錄下來。寫這類筆記,若是摘錄原文,必須標明書名(雜志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時間、頁碼等,以便日後查找核對。 四是隨記式。主要是將教學過程中的點滴經驗或教訓、產生的片斷聯想、直覺靈感等隨手記錄下來。 五是體會式。即將教學過程中體會較深的方法、事例進行記錄,並闡述見解、感受體會。這種形式一般為課後記錄。
② 程序教學定義
程序教學,是一抄種使用程序教材並以個人自學形式進行的教學。程序教學主要由教學機器的發明人普萊西首創,對程序教學貢獻最大的當屬行為主義心理學家F·斯金納是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然而他通過動物實驗建立了操作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並據此提出了程序教學論及其教學模式。其程序教學原則可分積極反應原則、小步子原則、即時反饋原則等,其程序教學模式可分經典型直線式程序、優越型衍枝式程序和莫菲爾德程序。但是教師要實施程序教學必須藉助於程序式的教材或者進行機器教學。
③ 什麼是六步程序教學法
這一教學模式是全國特級勞動模式、遼寧省盤山三中語文教師魏書生在多年教學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魏書生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他常常引導學生認識培養自學能力的重要性,鼓勵學生樹立培養自學能力的信心,使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不僅是教師的主觀願望,也成為學生的內在要求。
六步教學法的基本操作程序是:
定向—自學—討論—答疑—自測—自結
定向:確定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並告訴學生,使之心中有數,方向明確。例如講《桃花源記》一課,生字有哪幾個;詞、虛詞「焉」的用法,「妻子」、「阡陌交通」古今詞義的不同;句,這一課的省略句式比較突出,列為重點;譯,哪一段作重點譯。此外還要理解作者在這篇文章里所表達的政治思想以及這種思想的局限性。
自學:學生根據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自學教材,獨立思考,自己作答案。不懂的地方,留待下一步解決。
討論:學生前後左右每四人為一組共同討論和研究在自學中沒有解決的問題,尋求答案。不能解決的問題,留待答疑階段解決。
答疑:立足於由學生自己解答疑難問題。由每個學習小組承擔回答一部分。然後由教師回答解決剩下的疑難問題。
自測:學生根據定向指出的重點和難點,以及學習後的自我理解,自擬一組約需十分鍾完成的自測題,由全班學生回答,自己評分,自己檢查學習效果。
自結:每個學生總結自己學習的主要收獲。教師在成績優秀、中等、較差的學生中,選擇有代表性的學生,講述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收獲,使所獲得的知識信息得到及時強化。
這六步程序,可以依據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理解的難易程度形成若干變式,如淺近的文章,以學生自學解決為主,其它兩步可以省略;若自測效果好,自結則可略。
這一教學模式同時輔之以課外活動,擴大學生吸取知識信息的范圍,使之學用結合。
④ 根據理解簡要陳述什麼是程序教學
程序教學,是一種使用程序教材並以個人自學形式進行的教學。程序教學主要由教回學機器的發明人答普萊西首創,對程序教學貢獻最大的當屬行為主義心理學家F·斯金納是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然而他通過動物實驗建立了操作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並據此提出了程序教學論及其教學模式。其程序教學原則可分積極反應原則、小步子原則、即時反饋原則等,其程序教學模式可分經典型直線式程序、優越型衍枝式程序和莫菲爾德程序。但是教師要實施程序教學必須藉助於程序式的教材或者進行機器教學。
⑤ 有人知道什麼是程序教學法么
程序教學理論的代表人物是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斯金納是當代新行為主義心理學派的著名代表。他通過實驗,發現動物的行為可以運用逐步強化的方法,形成操作性條件反射。他把這種操作性條件反射的理論引入人的學習行為,用於學生的學習過程,認為學習過程是作用於學習者的刺激和學習者對它作出的反應之間的聯結的形成過程。其基本圖式是:刺激——反應——強化。一種復雜的行為,可用逐步接近、積累的辦法,用簡單的行為聯結而成。
程序教學把學習內容分成一個個小的問題,系統排列起來,通過編好程序的教材或特製的教學機器,逐步地提出問題(刺激),學生選擇答案,回答問題(反應),回答問題後立即就知道學習結果,確認自己回答的正確或錯誤。如果解答正確,得到鼓舞(強化)就進入下一程序學習。如果不正確,就採取補充程序,再學習同一內容,直到掌握為止。其基本操作程序是:
解釋 — 問題(提問) — 解答 — 確認
斯金納的程序教學法
B•F•斯金納是美國著名的教學心理學家。他通過動物實驗建立了操作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並據此提出了程序教學論及其教學模式,曾給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和世界的中小學教育帶來廣泛影響。
一、理論依據
作為一名實驗心理學家,斯金納的理論發現是從動物學習的實驗開始的。他設計了一隻被稱為「斯金納箱」的實驗裝置,裡面裝著一隻飢餓的老鼠,一根控制桿連系著食物箱。老鼠在箱子里活動,每壓一次控制桿就能得到一顆食物。這樣,老鼠不斷地壓控制桿,不斷地得到食物,不久就「學會」了這種取食方法。在這里,取到食物就是對老鼠操作控制桿的一種強化。隨後,斯金納重復對鴿子、貓等動物進行類似的實驗都證明,及時地給予報酬、強化,是促進動物學習的主要因素。
由動物而推斷人,斯金納認為,人類的學習也是一種操作反應的強化過程(「強化」在他的教學理論中佔有核心的地位),通過操作性強化,一個比較完整的新的行為單位可以被學會,或者一個現存的行為單位可以被精煉。而要使教學或者訓練獲得成功的關鍵,就是要很精確地分析強化效果,並設計操縱這個過程的技術,建立一個特定的強化系列。也就是說,根據學習的目標,在促進學習者學習時,要不斷地給予強化,促使學習者向著學習目標邁進。
二、教學原則
根據操作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一位教師要實施程序教學,必須考慮哪些問題呢?
首先,要仔細地考慮在特定的時間里計劃教學的內容是什麼,這些教學內容最終是要通過學生的行為的獲得來表示的。其次要考慮有哪些可以利用的強化物。這種強化物包括兩種:一種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所操縱的材料具有強烈的興趣性;另一種是在學習過程中給予學生獎勵,譬如教師的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句肯定的贊語、一件獎品等等。第三,強化的最有效的安排,即教師要把非常復雜的行為模式逐漸精緻地做成小的單位或步驟,也就是把教學目標進行具體分解,確定每個步驟所保持行為的強度,以使強化的效果能提高到最大限度。
編製程度學習的流程,一般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積極反應原則
一個程序教學過程,必須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學習的狀態。也就是說,在教學中使學生產生一個反應,然後給予強化或獎勵,以鞏固這個反應,並促使學習者作進一步反應。
2.小步子原則
程序教學所呈示的教材是被分解成一步一步的,前一步的學習為後一步的學習作鋪墊,後一步學習在前一步學習後進行。由於兩個步子之間的難度相差很小,所以學習者的學習很容易得到成功,並建立起自信。
3.即時反饋原則
程序教學特別強調即時反饋,即讓學生立即知道自己的答案正確,這是樹立信心、保持行為的有效措施。一個學生對第一步(學習的前一個問題)能做出正確的反應(回答),便可立即呈示第二步(第二個問題),這種呈示本身便是一種反饋:告訴學生,你已經掌握了第一步,可以展開第二步的學習了。
4.自定步調原則
程序教學允許學習者按各人自己的情況來確定掌握材料的速度。這與傳統教學在課堂傳授中一般以「中等」水平的學習者為參照點的教學法不同,傳統教學法使掌握快的學生被拖住,而學習慢的學生又跟不上,致使班級學生之間學習水平差距越來越大。程序教學法相對顯得比較「合理」,每個學生可以按自己最適宜的速度進行學習。由於有自己的思考時機,學習較容易成功。
程序教學的設計當然要按照教材內部的邏輯程序,既要保證學習者在學習中把錯誤率減少到最低限度,又要合理地設計教材,使每一個問題(每一小步)都能體現教材的邏輯價值。
三、教學的模式
1.直線式程序
這是斯金納首創的一種教學程序,是經典的程序教學模式。在這一流程里,教師把材料分成一系列連續的小步子,每一步一個項目,內容很少。系列的安排由淺入深,由簡到繁。以「電流」教學內容為例,可以設計成如下小步子:
①電燈泡發亮的原因是燈絲(發熱);
②電燈燈絲發熱的原因是燈絲通過(電流);
③電燈變亮的原因是電流強度(增大);
④電燈變暗的原因是電流強度(減小);
⑤當電壓增大時,電流強度就(增大);
……
括弧里是正確答案。一個學生如能做出正確答案,教學機器就能顯示出來,並可以啟動開關進行第二步學習。如此一步一步地展開學習,直至達到學習目標。
2.衍枝式程序
由於各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已有知識的基礎是不一樣的,另外,學習材料本身也有難易程度的區分,因此有人便在經典程序的基礎上提出了兩種變體。衍枝式程序便是一種,是由美國人A•克勞德提出來的一種可變程序模式。這一模式同樣把學習材料分成小的邏輯單元,但每一步比直線式程序的步子要大,每個項目的內容也較多。學生掌握一個邏輯單元之後,要進行測驗。測驗用多重選擇反應進行,根據測驗結果決定下一步的學習。這種程序有助於消除不同能力的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
3.莫菲爾德程序
這個程序是美國心理學家凱(Kay•H)在莫菲爾德大學任教時提出的一種程序教學模式,它是直線式和衍枝式程序原則的結合。這一模式遵循的始終是一個主序列,它與直線式不同的是,只有一個支序列來補充主序列;它與衍枝式不同的是,學生通過支序列的學習不再回到原點,而是可以前進到主序列的下一個問題上,這樣有利於學習效率的提高。
相比較而言,衍枝式程序和莫菲爾德程序比直線式程序更優越,因為這兩個程序更能適應個別差異的需要,能夠為不同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程序。
一個教師要實施程序教學,必須藉助於程序式的教材,或者進行機器教學。用機器來代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大量機械行為,教師才有可能集中精力設計「小步子」,提出適應程度不同的學生的學習要求,並做到及時反饋。本世紀50年代,斯金納的教學機器曾經風靡一時,到了電子時代的今天,又有了很多自動的電子教學機出現在課堂里,這其中都有斯金納程序教學思想的影子;在大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中,也在不時地運用程序教學原則,大家常說的「步步清」、「降低坡度」、「及時反饋」等,也都體現了程度教學思想。
慧通文府學校就是採用程序教學法與認知心理學相結合的方法,讓孩子達到滿意的分數。
⑥ 什麼是教學流程
就是教學過程。來
教學過程是指師源生在共同實現教學任務中的活動狀態變換及其時間流程。由相互依存的教和學兩方面構成。內部發展動力是教師提出的教學任務同學生完成這些任務的需要、實際水平之間的矛盾。中國古代教育家提出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是對學習過程最早的概括。
(6)什麼是程序教學擴展閱讀: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過程不單是傳授與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的過程。同時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教學與發展之間存在著內在的、必然的聯系。要求教師在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全面發展學生的智力和體力,培養獨立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從事創造性活動的能力;在學習知識過程中,逐漸形成無產階級世界觀和共產主義道德品質。
教學既要適應學生年齡特徵,又要盡可能促進他們生理和心理和諧的、充分的發展,在促進學生的一般發展的同時,促進個性才能的特殊發展。在教與學的關系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和發展的主體。
⑦ 好的程序教學主要包含什麼
個體的認知差異,對教育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個體的差異就讓我們教育者要認清當前局面,不能一手抓,要因材施教
⑧ 程序教學法是強調以什麼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 )
A
程序教學法,是指依靠教學機器和程序教材,呈現學習程序,包括問題的顯示,學生的反映和內將反映的正誤情況容,反饋給學生的過程等,使學習者進行個別學習的方法。
這種教學法,是在教學中開始使用機器以後發展起來的。這種方法的理論核心是:人類行為是一個有序的過程,它可以藉助自然科學的方法來進行研究,通過有序地選擇教學信息,改善學生的學習活動,有效地控制學生學習的過程。
程序教學法,是根據程序編制者對學習過程的設想,把教材分解為許多小項目,並按一定順序排列起來,每一項目都提出問題,通過教學機器和程序教材及時呈現,要求學生做出構答反應(填空或寫答案)或選擇反應,然後給予正確答案,進行核對。這一系列過程,都是通過特製的教學機器與學生之間的活動進行的。
⑨ 斯金納程序教學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把要學習的知識按照其學科的內在邏輯分解為若幹部分,使學習由淺入深,在學習過程中及時給予反饋和強化,以達到最終的教育目的。斯金納認為程序教學的關鍵是程序的制定,他提出了制定程序的五個原則:小步子,自定步調,積極反應,及時強化(反饋),低錯誤率依據是斯金納的操作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
作為一名實驗心理學家,斯金納的理論發現是從動物學習的實驗開始的。他設計了一隻被稱為「斯金納箱」的實驗裝置,裡面裝著一隻飢餓的老鼠,一根控制桿連系著食物箱。老鼠在 斯金納的程序教學法
箱子里活動,每壓一次控制桿就能得到一顆食物。這樣,老鼠不斷地壓控制桿,不斷地得到食物,不久就「學會」了這種取食方法。在這里,取到食物就是對老鼠操作控制桿的一種強化。隨後,斯金納重復對鴿子、貓等動物進行類似的實驗都證明,及時地給予獎勵、強化,是促進動物學習的主要因素。 由動物而推斷人,斯金納認為,人類的學習也是一種操作反應的強化過程(「強化」在他的教學理論中佔有核心的地位),通過操作性強化,一個比較完整的新的行為單位可以被學會,或者一個現存的行為單位可以被精煉。而要使教學或者訓練獲得成功的關鍵,就是要很精確地分析強化效果,並設計操縱這個過程的技術,建立一個特定的強化系列。也就是說,根據學習的目標,在促進學習者學習時,要不斷地給予強化,促使學習者向著學習目標邁進。
⑩ 程序教學的心理學依據是什麼
依據是斯金納的操作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
作為一名實驗心理學家,斯金回納的理論發現是從動物學答習的實驗開始的。他設計了一隻被稱為「斯金納箱」的實驗裝置,裡面裝著一隻飢餓的老鼠,一根控制桿連系著食物箱。老鼠在 斯金納的程序教學法
箱子里活動,每壓一次控制桿就能得到一顆食物。這樣,老鼠不斷地壓控制桿,不斷地得到食物,不久就「學會」了這種取食方法。在這里,取到食物就是對老鼠操作控制桿的一種強化。隨後,斯金納重復對鴿子、貓等動物進行類似的實驗都證明,及時地給予獎勵、強化,是促進動物學習的主要因素。 由動物而推斷人,斯金納認為,人類的學習也是一種操作反應的強化過程(「強化」在他的教學理論中佔有核心的地位),通過操作性強化,一個比較完整的新的行為單位可以被學會,或者一個現存的行為單位可以被精煉。而要使教學或者訓練獲得成功的關鍵,就是要很精確地分析強化效果,並設計操縱這個過程的技術,建立一個特定的強化系列。也就是說,根據學習的目標,在促進學習者學習時,要不斷地給予強化,促使學習者向著學習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