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教師教學投入作為審核評估的要素,其不包括哪一要點
審核范圍包括了三個層次:項目、要素和要點。
其中審核項目為「6+1」個,包括6個必審項目,即定位與目標、教師隊伍、教學資源、培養過程、學生發展和質量保障,以及1個學校自選特色項目。後者由學校提出申請,經同意後列入審核范圍。
每個審核項目包括若干個審核要素,每個審核要素包括若干個審核要點。例如審核項目「定位與目標」,包括「辦學定位」、「培養目標」和「教學中心地位」3個審核要素,其中審核要素「辦學定位」包括「學校辦學定位及確定依據」和「辦學定位在學校發展規劃中的體現」2個審核要點。
審核要素涉及學校的辦學定位及人才培養目標,教師及其教學水平和教學投入,教學經費、課程資源及其他教學條件,培養方案、教學改革及實踐教學的開展,招生就業情況、學生學習效果及學風建設情況,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及運行情況等等,共24個。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❷ 教師在教學投入方面存在什麼問題
大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課堂教學任務認識不足。其主要表現是:育人功能被淡化。目前知識本位仍然在大學課堂里具有不可動搖的統治地位,由此派生出當代大學課堂以教書為中心任務,而將育人拋到一邊,教書與育人嚴重割裂。俗話說「學習不好,是次品;身體不好,是廢品;品德不好,則是危險品」。大學生肩負社會發展的重任,其品德發展狀況,不僅影響自身發展,還會影響到社會的安定和未來。
(二)課堂教學三要素的相互關系不夠明確。構成課堂教學的三要素是教師、學生和教學內容。處理好三者之間的關系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但是,目前高校教師並沒有完全理順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教師過分強調自己對課堂的主導作用,而對課堂學習的主體——學生卻沒有給以足夠的重視,缺少與學生的有效互動,沒有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像張楚廷所說「中國大學普遍的沉悶狀態是令人憂郁的,課堂本是一個應激起大腦風暴的地方,但是它寂靜的令人可怕。」 [1]這很形象地說明了我國大學教學中學生主體性地位的缺失。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把教學內容的重點放在客觀知識和考試重點內容的傳授上。也正如丘成桐教授所說:「大學課堂只圍繞考試來進行教學,學生只圍繞考試來進行學習,這實在是太淺了。」 [2]這樣的課堂教學,不利於學生對整體知識的掌握,不利於學生思維的開闊,不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與「以人為本」的教育宗旨是格格不入的。
(三)考試制度不完善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佳。現在大學里的考試一般以教師在課堂講授時學生記的筆記為考試內容,或者採用論文的形式。使學生有機可乘,沒有去聽課的學生,在考試前猛抄或復印其他同學的筆記「臨時抱佛腳」,也能過關,甚至比上課認真記筆記的同學考的分數還要高,特別對文科類學生來說,這種情況更是普遍存在。這樣就導致學生在課堂上不注重聽講,上課積極性不高,甚至出現了逃課現象,極大地挫傷了教師講課的積極性,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
❸ 中職學校日常教學經費投入比例是多少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版課所要完權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❹ 關於加大教育投入市級佔比、優化農村非中小學教學環境、教學設備的建議
比如說提高教育的老師的數量和質量。
❺ 教育重點實驗室每年各種形式投入經費多少
教育經費,是指中央和地方財政部門的財政預算中實際用於教育的費用。教育經費包括教育事業費(即各級各類的學校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和教育基本建投資(建築校舍和購置大型教學設備的費用)等。教育經費是以貨幣的的形式支付的教育費用,是辦學必不可少的財力條件。在中國,教育經費主要是指國家用於發展各級教育事業的費用。
1、支付范圍:
(1)、列入培訓計劃的各種文件技術培訓和技術比武賽前訓練的日常培訓費用。
(2)、經批準的並列入培訓計劃的送外培訓費。各類學歷教育費用要嚴格控制報銷標准。
(3)、用於職工教育的教具、模型、固定資產以外的教學設備、課桌椅、教材及圖書資料的購置費。
(4)、教育科(室)人員講課津貼及聘請兼職教師酬金和班主任津貼。
(5)、職工統考中的命題、制卷、監考、閱卷等費用。
(6)、職工教育理論研究所需的辦公費、資料費、印刷費。
(7)、教學活動中編寫教材、教學資料、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各類報表、台帳等所需的辦公、印刷、編審、組稿等費用。
(8)、教學設備維修、課桌椅修配、卧具洗滌等費用。
2、不支付范圍:
(1)、培訓基地的基建和屬於固定資產的教學設備購置、更新改造應在單位基建、大修、更新改造項目資金中列支。
(2)、送外培訓人員的交通、住宿、生活補貼等。
(3)、個人學慣用的教科書、學習資料、學慣用具等由個人自理。
(4)、職工報考的各類學歷教育、招工、招干、職稱評定等所用的報名費、評審費應由個人承擔。
(5)、各類非職工教育的會務費、資料費。未經教育部門計劃,組織注冊登記並批準的培訓費。
(6)、技能訓練和技術比武所消耗的材料、燃料、水電等應在生產成本中列支。
(7)、職工業余文化教育、讀書活動。工會幹部業務培訓等費用應在工會業余教育費中列支。
(8)、2000年以後入學的各類高等成人教育學費全部由個人承擔。
(9)、非本單位正試職工(如僱用人員)培訓費。
(10)、單位購買技術規章、文件匯編、年鑒等所需費用均不列入教育經費。
❻ 如何提高學生課堂投入度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教學過程既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認知過程,又是學生能力的發展過程。因此教師要徹底掘棄和擺脫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把主要經歷放在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提供信息,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上。關鍵是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一、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和能力是提高課堂參與度的必要條件。
奧蘇伯爾認為:學生是否能吸取到新的信息與學生認知結構中已有的有關概念和經驗有很大關系。數學學科有其嚴密的系統性和邏輯性,大多數數學知識點都有其前期的基礎,後期的深化和發展。給學生必要的知識和技能的准備是學生積極參與數學課堂教學的必要條件,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所學的知識作適當的"降格處理".所謂"降格處理",有的是把新知識通過難度下降,使新知識變成學生似曾相識的東西。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慾望;有的是找准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學生在學習數學中完全陌生的內容是很少見的,對學習的內容總是既感到熟悉,有感到陌生。要讓學生在新舊知識的比較中找出共同點與區別點,順利的完成正遷移,通過類似的探索解決新的問題。
啟發學生思考:①能不能把與 直接相加?②可以怎麼計算?然後讓學生獨立完成。通過這樣的處理,教師積極的引導學生參與演算法的探究過程,能充分利用已有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和通分的知識學會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二、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是提高課堂參與度的重要手段。
課堂教學是師生多邊的活動過程。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優化課堂教學的關鍵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最大限度的參與,讓學生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表達。因此,教師必須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主動為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創設條件、創設情境,如教學"長方體的特徵"這一課,主要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1. 首先教師出示若干個物體的包裝盒,讓學生先對他們進行分類,並敘述自己的分類理由。
2. 教師拿起一個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的盒子讓學生觀察、觸摸長方體有什麼特徵。
3.通過學生的總結、教師的引到總結出長、正方體的所有特徵。
4.讓學生用橡皮泥做頂點、長短不同的細木棒做棱,四人一個小組合作製作一個長方體、一個正方體。
通過這樣的設計,將操作、觀察、思維與語言表達結合在一起,不僅使學生參與教學的整個過程,而且還啟迪了思維發展,達到了數學教學使學生既長知識又長技能的目的。
三、設置認知沖突是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重要因素
學生的參與慾望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而學生的認知沖突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源泉,也是學生積極參與思維學習的原因。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設置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參與慾望。如"長、正方形的面積"這一課的教學,先出示12個大小相同的1cm2小正方形,擺一個大長方形,有幾種擺法?然後提問長方形的面積與什麼有關?有什麼關系?你能驗證嗎?通過這樣設計,層層深入,不斷設置認知沖突,是學生始終處於一個不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之中。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參與慾望。
四、因材施教,是提高課堂參與度的前提條件
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整個學習活動中去。同時,又要注意學生個性的發展,這是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個性差異畢竟存在,所以在課堂上必須做到"上不封頂,下要保底".在教學中,我針對各種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堂練習,讓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從實際出發,有題可做。如,在教學分數應用題時,出示了這樣四個題目:1. 車站堆放36噸貨物,運走了 ,運走了多少噸?
2. 車站利堆放一批貨物,運走了 ,恰好是10.8噸,這批貨物有多少噸?
3. 車站利堆放一批貨物,運走了 ,還剩25.2噸。這批貨物有多少噸?
4. 車站利堆放一批貨物,第一次運走了全部 ,第二次運走了全部 ,共運了7.2噸,這批貨物有多少噸?
在練習時,讓學習程度中下等的學生做第1、2題,中上水平的同學在做完1、2題後,再開動腦筋做第3、4題。這樣,不僅使多數學生能"吃得了",而且是少數學生能"吃的飽".這樣的分層練習不但在課堂上進行,在課後的練習中,我也採用這樣的方法。有能力、學習好的留一些難題,中、下等的學生留一些較簡單的習題。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創造良好的問題情景和學習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的教學的整個過程中。
❼ 建一個在線教學的視頻網站需要多少投入
有個開源的軟體,esoho,不要錢的啊。。。就看你會不會自己弄了
然後如果要花錢的話,你可以自己去看看價格,幾萬塊錢吧
❽ 教育投入:當前急需解決哪些問題
當前小學教育中需要解決的實踐問題有: 一、觀念問題 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對教學工作起著統帥作用,並直接影響著新課程的推進和實施效果。現實中仍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對新課程所倡導的理念缺乏正確的認識,認為新課程改革只不過是國家又換了一套教材而已。至於在教學中如何貫徹新課程理念,不少教師感到茫然。有的教師還是停留在生硬灌輸、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層面上。由於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根深蒂固,形成一種難以扭轉的巨大慣性。老教法不靈了,新的教法又找不到,從而進入到行動的"肓區"。有些教師"舊瓶裝新酒",自覺不自覺地把新課程裝進了"應試教育"的"籠子"里,使新課改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師資問題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規定:"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技術教育。"目前,許多農村小學沒有師資能夠開設此類課程,即使是勉強開設也存在嚴重的"趕鴨子上架"的現象。在學科結構方面,多數農村小學缺少體音美。計算機與外語教師。沒有專科教師,只能安排教師兼任。至於語數學科,不少教師已經習慣了照搬教科書和教參書,很少讀書學習與業務進修,也很少有機會參加各種教研活動。面對新的教學內容,失去了已有的教參,不少人不知所措,不懂得如何備課、如何教學,必然會影響新課程實施。甚至有的農村小學還存在缺偏現像。 三、培訓問題 許多農村小學因經費緊張不能完全解決或只能部分解決教師的培訓費用,教師要想參加培訓只能自掏腰包,由於農村教師的家庭收入普遍偏低,不少老師最終只能放棄培訓機會。經費緊缺,有的學校連正常教科研也無法開展。 新教材需要教師來駕馭。而目前農村教師知識老化,技能欠缺,中國需充電。比如:很多教師甚至連電腦都沒摸過,會的也只是玩玩游戲、打打字而已。對於這些教師,不僅僅需要進行如何使用電腦等技能方面的培訓,更需要對教師進行實施新課程方面的培訓。但由於農村教師隊伍比較龐大,集中培訓有一定難度,也沒有經費,即使有組織培訓,也只能遞進式的傳達培訓,這樣節流到農村小學的教師身上也所剩無幾。因此,農村教師培訓是個問題,無法做到全員培訓、系統地培訓。因此,教師能真正的理解新課程,掌握新教材為數不多。 四、課程問題 我國的西部與東部,沿海與山區,地區之間,城鄉之間差異較大。新的課程所編寫的教材內容,要想適應各地的學生需求,難度極大。但新教材顧及農村實際甚少,在校本課程開發方面,由於農村原有的基礎條件,教育資源貧乏,教師的能力與水平等因素,存在著課程開發能力差,水平低的問題,甚至有些教師不懂什麼是校本課程,不懂怎樣設置校本課程、開展研究性學習以及社會實踐等。校本課程要求教師要簡單編寫教學資料,即課程文本。而開展研究要讓學生尋找一些他所研究領域的資料,這些都是農村課改所面臨的困惑與問題。 五、設備問題 《新課程標准》強調指出,教學中課程資源的綜合開發和整體利用,要求具有相關的硬體設備作前提條件。如信息技術設備、科技方面的設備、體音美教學設備、語數教學設備等,在農村中小學幾乎不具備。因此,實施新課程,如果想呈現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境以及聯系學生日常生活進行教學或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有關問題等畫面便成了難題和激活課堂教學存在一定的難度。 六、管理問題 實施課課程必須健全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機制,但如何健全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正是農村中小學所面臨的一個困惑的問題。許多學校仍以抓學校常規管理,應用原有的一套管理模式進行管理。形成新課程教學、舊模式管理的局面,條條框框過多。如業務學習、政治學習、教學研究、讀書筆記、作業教案、專題探討、心得體會以及閱讀、作文、美術、寫字、自然、思品、實踐活動、班隊會均要有教案。加之教案書寫,教師一天到晚都要埋頭在苛刻的書面文字抄寫上,機械地重復著形式上任務的完成。這樣當教師精神上怎麼能不疲憊不堪?教學科研只能咀嚼他人的吃過的飯。教學改革、教學創新、新課程實施,教師工作的主動性無從談起。 七、評價問題 考試評價與課改的要求不統一,是當前嚴重製約農村課改深入的關鍵。實施新課程應當有一套與之相適應的評價體系,但是許多農村學校還是以原有的應試教育的評價方法,抓教學質量。這樣造成了學習內容是新的,評價卻一如以前,特別是作為終極評價的升學考試還是舊有的體系,對教師評價仍然以升學率和學生的考試成績為主要參考指標。其根本原因在於學生的考試成績與學校評先,與教師的評先評優、晉職、晉級、獎金等掛鉤。這樣,客觀上制約了課程改革的深化和進一步發展。 面對問題,各級政府、教育部門,學校領導應高度重視,深入研究,齊心協力,創造條件,加大投入,完善機制,排憂解難,確保新課程順利實施
❾ 學校有哪些制度各舉措激勵教師教學投入
1、進一步提升中小學教師學歷層次,全面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到2010年全市高中、初中、小學教師全部達到合格學歷,小學專任教師達大學專科學歷的城、鄉分別達到85%、65%以上,並逐年提高2個百分點。
2、廣大中小學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觀念,不斷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要具有終身學習的自覺性,不斷拓寬知識面。提高業務水平;要掌握並學會運用信息技術和必要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積極參與教育教學科研,勇於探索創新,以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
三、主要措施
1、要徹底澄清教師隊伍現狀,制定出合理規劃,採取有效激勵措施,鼓勵教師參與學歷進修,使應參加培訓的教師盡快進入培訓渠道。堅持多形式、多渠道和學用一致的原則,通過函授、脫產、自學考試和網路教育等形式開展高學歷培訓工作。
2、繼續辦好高師本科、小教專、本科自學考試及成人高考考試,繼續開展中小學教師研究生課程進修班,支持教師進修教育碩士學位學習,拓寬中小學教師進修高學歷的渠道。
3、嚴格執行中小學教師人事管理的有關政策,在中小學教師職務評聘工作中,凡學歷專業與所評資格專業不一致的教師一律按破格對待。在中小學教師人事制度改革過程中學用一致、學歷層次高的教師將被優先聘用。
4、加大資金投入,各校解決好參培教師的學習費用,凡在規定期限內參加高學歷培訓者,各鄉(鎮)、各學校要籌集費用給予適當補貼,增強參培教師學習的積極性。
四、組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