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有效教學講座

有效教學講座

發布時間:2020-12-12 02:29:34

『壹』 小學語文骨幹教師專題講座《如何有效地進行閱讀教學

西南大學范蔚教授

『貳』 萬麗霞老師在講座中說的教育方法真的有用嗎

該老抄師長期致力兒童教襲育研究推廣, 擁有十餘年豐富的育兒經驗 ,對幼兒教育、兒童身心發展、兒童社會性發展及幼兒園課程設計與教學的理論建樹,都深獲學術界肯定。被業界譽為「最知心的教育媽媽和最實乾的教育工作者」。
至於教育方法是否有效,除了教育方法本身的優點,還要考慮以下因素:
1、受教育者的狀況。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教育對象的復雜性,教學內容的豐富性,世界上沒有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葯,教育方法也是這樣。要掌握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對象的實際情況,決定什麼樣的方法,這樣才有可能行之有效。
2、教育者的狀況。首先一個教育者要有威信,教師威信有兩種即權力威信和信服威信。權力威信是教師根據教育法律法規、學校規章制度、教育傳統及社會心理優勢建立起來的威信。信服威信是由於教師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學能力、教學態度與民主作風而使學生自願接受、內心佩服而豎立起來的威信。家長也是如此。只有有了威信,正確的方法有機會有效貫徹。

『叄』 如何更加有效的開展音樂課堂教學——記舟山市教研員顧艷萍老師的講座

隨著岱山縣第三屆音美教育年會的隆重舉行,我們音樂教師有幸第一次聆聽了舟山市教研員顧艷萍老師的講座。講座從點評孔紅霞老師執教的地方課程《四汛漁歌》開始,為我們剖析了音樂課堂教學中重視挖掘學生生活經驗及已有知識的重要性,明確音樂教師有責任使學生了解地方特色文化,認識音樂的社會功能。續而又以提問與交流的形式從「新課程實施以來的課堂教學設計問題」展開,從理論的高度對:教學設計的概念、意義、因素;目標設計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及音樂教學內容的分析等角度作了進一步的闡述,讓我們更加清楚地意識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必要,使我們從一開始設計教學就應步入正軌,具有方向,而不偏離目標。在講座中顧老師還分析了課改後音樂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再一次強調了音樂的本位,我們的音樂課絕不能脫離了音樂的本質而過分花哨,甚至將音樂課上成了歷史課、地理課、小品課, 只重視了形式上的轉變而輕視了音樂課堂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其實我們首先要解決的是認識問題和對教材所確定的目標的把握,但這並不單單是用多媒體或是刻意的把書桌合並到一起進行小組訓練所能解決的。這就需要我們音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的學習,不斷地反思。講座中一個個生動的案例,讓我們深切的感受到有效的開展音樂課堂教學的重要性。

『肆』 數學課改講座怎樣的數學教學才是有效的.ppt

https://wenku..com/view/f49653482b160b4e767fcfca.html?from=search

『伍』 立德樹人家校共育講座內容孩子不在身邊如何有效教育孩子

孩子不在身邊怎麼教?——實施「遙控式」親子教育(2)母親樂呵呵地把孩子抱到垃圾桶邊,孩子彎下腰把糖葫蘆棒丟進了垃圾桶。在一旁的父親抓住時機,用數碼相機拍了一張照片。

回去的時候,孩子已經忘記了父親的話,在車上又開始亂丟東西了。這時,父親就把剛才拍的照片調出來,講起了剛才的故事。孩子想起來後馬上就不亂丟東西了。父親趁機說:「要是在車上有垃圾,就先裝在袋子里,下車了再扔到垃圾桶里。」孩子聽了高興地點了點頭。

春節假期很快就過去了,臨走前,父親特意叮囑老人,要把孩子的不良習慣統統說給他們聽,當天發生就當天說,老人看到兒子教育孩子的效果不錯,因此非常支持。

和城市相比,農村的環境還是差一些,而且人們對此也不重視,孩子的奶奶對亂扔垃圾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受環境的影響,孩子不久就把父親的教導拋諸腦後,恢復了往日的壞習慣。父親知道後,想來想去,終於計上心頭。他在網上建了一個相冊,把春節回家拍的照片都上傳到相冊里,然後對老母親傳授了一個計策。

父母思念孩子,孩子又何嘗不想念父母呢!沒過多久,孩子就打開相冊,一邊看照片,一邊樂呵呵地想起和父母在一起的歡樂時光。這時,奶奶走了過來,和孩子一起看相冊。他們一邊看,一邊說當時的情景。當看到父親拍下孩子把糖葫蘆棒扔到垃圾桶的照片時,奶奶不失時機地說:「還記得這張照片嗎?這是爸爸為了表揚你不亂丟垃圾拍下來的。你今天又把掉到桌子上的菜弄到地上去了,搞得地上都是油,你自己還差點摔倒了呢!」

孩子一聽,臉紅了,他覺得不應該忘記爸爸的教導,也不應該讓奶奶好辛苦才把地上的油清理干凈。雖然孩子沒說什麼,但是奶奶已經看出他的決心來了。果然,孩子以後再也沒有亂丟東西。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糾正孩子的壞習慣不是一兩次教導就能做好的,尤其是一些頑固的壞習慣,需要家人反復教導。而對於一年才能見孩子一次的父母來說,僅憑春節回家的時間是不可能親自教育好孩子的,父母必須善於藉助美好的記憶以及老人的引導等間接作用。網路相冊是間接作用較好的體現,它比不停地打電話回家,在孩子耳根嘮叨同樣的話起的直接作用要大得多。話說多了,孩子就會煩躁,而將記憶凝結在一張張精心設計的照片里,將對孩子產生無言的啟迪。倘若加上老人的正確引導,孩子將會下定決心自行糾正頑固的不良習慣。

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相結合,可以使孩子不在身邊的父母取得「遙控式」親子教育的最大效果。通過視頻聊天、網路相冊以及老人的正確引導,距離不再是阻隔親子教育的障礙,父母依然可以肩負起教育孩子的主要責任,依然可以培養出孩子優秀的品格。而新型的通信方式還可以讓孩子及早掌握現代生活、辦公所依賴的電腦、網路知識和應用技術。因此,即使孩子不在身邊,父母也不必過於擔憂老人會寵壞孩子,只要父母善於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就能大大消除隔代教育對孩子造成的危害,給孩子優秀的品格。

『陸』 小學品德與社會如何進行有效教學講座稿

首先要先去調研講座的對象是教師抑或成人還是學生,以此來調整講座的內容。切忌內容太過空泛,以免引起講座對象的疲勞。建議可以引用名言警句,多增加實例來解決。
望採納哦。

『柒』 《如何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講座感想

聽課前要有準備 課程標準是教學的基本,而教材則反映了課程標準的精神。因此,聽課者要對授課教師的教案有一個清晰地了解。詳細的說,就是要從教案上了解授課教師選擇的教學內容屬於教材的那個部分、制定的教學目標是否貼切、教學重點和難點是否體現出教學內容的特性以及教學流程的鏈接是否順暢等等,只有事先了解了這些,我們才能在授課教師進行展示的時候去判斷他(她)的教學過程有沒有展現出他(她)的預先教學設計理念,才能判斷出授課教師選擇的課題能不能體現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所謂:有備無患,不打無准備之仗,無論是授課教師還是我們聽課老師,只有做好充分的課前准備,才能在接觸到這堂課時一目瞭然,判斷合理。2. 課中要做好記錄 課堂記錄是對授課教師教學過程的一種文字記錄,這種記錄包括教學實錄和教學點評兩個部分,這種記錄有助於我們對課堂教學過程做一個整理與回顧,所以課中記錄就顯得非常重要。就像老師所說的:要帶著任務來聽課,這樣才能在聽課過程中有所得,有所悟。同時,此次的研討學習會中,瑞安市教研員老師推出了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記錄表、學生課堂活動記錄表、教學目標的預設與達成統計表和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語言記錄表等四種表格,讓我們有了明確的記錄目標,不僅及時抓住了教學過程的記錄重點,也對課堂教學過程中生成問題的解決有了一個深刻的認識。 評課,是指對課堂教學成敗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評估,並且能夠從教育理論的高度對課堂上的教育行為做出正確的解釋。這個過程不僅讓執教者從不識廬山真面目的困境中走出來,更能使評價者在評價的過程中找出課堂教學的真諦。但俗語也道:糾錯容易,正確評價難,我們每個人對自身的不足很容易一葉障目,對於別人的瑕疵卻喜歡帶著‘放大鏡’來看待,這是包括我在內的老師的通病。其實,我們也不是有意去糾正授課教師的失誤,只是在不知不覺中帶著挑剔的眼光去對待他們的課堂。今天,老師的一句話提醒了我:沒有一堂課是百分之百完美的,但任何一堂課都有它的精彩之處,我們要帶著一種寬容的態度去發現課堂中的亮點,這才是評課的真諦。是啊,只有當我們帶著寬容和學習的態度去評價一堂課時,我們才能以正確的心態去直面教學過程中的點滴,才能在發現授課教師課堂亮點的同時,正確評價自身的不足,評課的真正意義或許也在於此吧! 三、關於研究的方向 今年是新課改進行中的第九年,當我們自認為摸索到了新課程改革方向之時,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卻又在蓄勢待發。這一輪的新課程改革對教學准備、教學實施、學習評價和課外活動四個環節都做了詳細和明確的指示,在指引了我們教學方向的同時也讓我們有了沉重的壓力,我們迷茫於在這種規則下該如何把握體育課堂教學的方向,但這次老師的講座 如何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建議和意見 為我們驅散了心中的迷茫。不管新課程改革的方向如何,不管新課程改革是以何種的方式來進行,我們的任務就是採用一切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我們的學生學有所得,這就是我們體育教師的唯一任務。因此,我們不僅要掌握體育教學的基本知識、技術與技能,更要在此基礎之上涉及有關教育學、心理學、課堂調控管理學以及教師語言評價應用等等知識,取百家之長融會貫通,才能在教學課堂上做到游刃有餘,順暢自然。並且,要及時的對課堂教學進行反思總結,以理論支持實踐,以實踐驗證理論,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此才能在提高學生技術技能的同時,使學生的身心同步發展。 這就是我們體育教師研究的主要方向! 一個多小時的講座,時間雖短,所受感悟卻不可勝書,只能借用老師的一句話: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來表達。藉此機會,老師的悉心安排與老師的精彩講座之餘,也翹首以待下一次的學習機會早日來臨。

『捌』 淺談怎樣提高農村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講座

重慶市江津第六中學校 王莉 張平

一、教學目標明確,做到有的放矢
對於課堂所需實現的目標,我們要心中要有數,以增強教學的針對性。教學目標的制定和明確,是上好每一節課的關鍵。要明確教學目標,就要加強對教材及學生的研究,做到三個熟悉:一是熟悉《課程標准》,二是熟悉教材,三是熟悉學生。其實,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應該是語文綜合素質的培養。我們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應緊緊扣住這一點。我認為語文綜合素質應該包括:1、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這是語文教學的基石。我們常說厚積而薄發,沒有厚實的聽說讀寫的基本功,根本無從談所謂的創新能力的培養。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3、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這是我們教學的最終目的。
二、靈活處理教材,達到「減負增效」
語文教師,首先要對語文教材有充分的理解,懂得用靈活的方法來處理教材,精心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怎樣靈活處理教材呢?
(一)根據教材的重點來處理
如在教學《背影》這篇課文時,本文的重點是通過在浦口作者與父親惜別時父親的背影的刻畫來表現父愛這個主題的。處理教材時應突出本文的重點:文章為什麼以「背影」做標題,文中哪幾處寫到背影,最讓作者感動的背影是什麼地方的背影?作者是如何描寫的?這樣一來既突出了教學重點,又有效地處理了教材。
(二)根據教材的結構特點來處理
如抓住過渡段,抓住中心句,抓住首尾呼應的句子等來突現文章的結構特點。在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從中間的過渡段入手,先閱讀百草園部分,再閱讀三味書屋部分,讓兩者對比著閱讀,這樣更能突現文章的主旨,學生更易理解,感悟。
(三)根據教材的構思來處理
如《珍珠鳥》這篇文章,作者是通過珍珠鳥開始「怕人」到後來的「不怕人」來表現動物對人的信賴,關鍵在於人對動物的友善,從而揭示作者希望人與動物和諧相處,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美好願望。根據這個構思,我們可以從三方面來處理教材:①珍珠鳥怕人嗎,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出?文中哪些句子、詞語表現珍珠鳥漸漸不怕人,尤其是小珍珠鳥越來越不怕人的?為什麼不怕人?②作者對小珍珠鳥的稱呼是什麼?為什麼要這樣稱呼它呢?③讀了這篇文章後你有怎樣的感受?想不想知道作者的感受是什麼嗎?這樣整篇文章的教學思路非常地清晰,教學效果十分明顯。
(四)根據教學的目標來處理
如初一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在教學設計時更要把「朗讀」作為首要的目標。因此我們在教學《童趣》時,完全可以圍繞著「朗讀」這個目標來處理教材,從朗讀中把握讀音,讀准節奏,讀懂意思,讀出童趣。在朗朗讀書聲中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由此可見,能否靈活有效地處理教材,是實現有效教學的一個重要條件。
三、學習方法得當,提高學習效果
學科不同,其學習方法有別,把握其語文學科的性質,給以引導,掌握其規律,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切實可行的。關於語文的學習常見的方法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會初讀課文
初讀課文,有哪些工作要做呢?看課文、看注釋、看課後的「思考與練習」,看單元知識和訓練,了解了這些信息後,對單篇課文和整個單元就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和整體的感知了。
(二)學會查閱相關的背景知識
課文相關的背景知識對學生理解課文,感受文章的內涵有著重要的作用。
(三)學會使用工具書,掃除文字障礙
主要是字詞的音形義問題,這就要藉助於字典、詞典等工具書。教師要教會學生正確使用工具書。在閱讀課文時,遇到生字難詞、成語典故,都不要輕易放過。教學如「喪」這個字,有兩個讀音,如何記著並理解它。《新華字典》註明:①與死人相關。因此,奔喪、喪事、喪葬等詞皆應該讀「sānɡ」。②丟掉,失去。因此,喪失、喪膽、喪權辱國、喪盡天良等詞皆讀「sàng」。這樣學生就在今後的多音字學習中做到音形義三者結合記憶理解。又如「墨守成規」這個成語,形容思想保守,按老規矩辦事,不求改進。如果追問一下,什麼是「墨守」呢?我們查閱《漢語成語詞典》我們就會明白,原來這個詞義和戰國時的墨翟有關系,因為他以善於守城著名,所以後來稱善守者為「墨守」。學生養成查閱字典、詞典的良好習慣,並懂得如何使用字典、詞典,將會受益不淺。
(四)學會獨立思考
重要的是根據提示、文章、練習題進行思考。如提示的內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題的概括、層次的劃分、段意的歸納、句子的理解、寫作特色的分析等問題能否解決,課後習題能否回答。
(五)學會在文章中批註
就是在文中做上標記符號。如不懂之處用問號(?)標注,重點之處用著重號標注(…),深刻含義的句子用雙橫線標注等,形成一套獨特的約定。課前自學批的字,最好用鉛筆,聽課後批註的可用紅色鋼筆寫,以免時間一久,將自己的見解和老師的觀點搞混了。做好批註,以便課後隨時查閱,課後能做到溫故而知新。
(六)學會質疑
就是對文章的見解、修辭手法、表達方法等提出疑問,這是成為一個批判型學習者的第一步,學生只有成為一個批判型學習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例如在《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古典小說中節選的某些片段,有許多將對將的單獨拼殺,同學們就應該想一想這可能嗎?如果不可能,作者又為什麼這么寫?
(七)學會記錄
就是做好讀書筆記。有的可以記在書本上,有的可記在語文學習筆記本上,課後隨時能夠查閱,鞏固,加深理解。
四、教學朴實無華,教學方式有效
語文老師在實施啟發式,討論式,對話式的教學方式時要重視其有效性,而不能搞形式主義。
(一)要提高啟發式的效率
啟發式不能只是老師問,學生答,缺少學生學習後生成問題的環節,要有預設和生成結合的准備,讓學生有生成問題提出討論的空間;同時教師提問應該根據問題的難易來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不能只關注優秀的學生,更要把機會留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二)要關注討論過程的監控和調整。
小組討論不能只追求熱鬧場面,這樣只能增加課堂教學內耗,降低課堂教學效率。在安排小組討論的時候,一定要事先留有時間讓個人獨立思考;小組的組長要輪換,不能只是幾個優秀學生唱獨腳戲;討論的問題一定是要有思考深度和難度的。
(三)要適時中懇的評價
在師生對話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個性的感悟,提倡閱讀的多元化,要尊重學生有距離,甚至是錯誤的感悟,但不是一味地誇好,而是在尊重學生的同時要組織其他學生對此評價,教師適時點撥。這樣既起到鼓勵學生有所發現,敢於發現,保護學生思想成果的作用,又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也獲得更好地發現,體悟。
五、使用現代技術,充實課堂內涵
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和網路資源現代技術可以給語文教學帶來新的活力,可以加深學生對情境的情感體驗,充實語文課堂的內涵。但教師在使用現代技術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體現語文教學的特點
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只是為更好引導學生理解感悟,發現課文中的語言美、形象美、人文美,讓學生獲取審美知識,陶冶愛美情趣。如果整堂課充斥著圖片,聲音,影視片段,甚至把整篇文章都製作在課件上,拋開課本,忽視圈點批註的閱讀方法,只追求熱熱鬧鬧,則是背離了語文教學的本質。
(二)把握教學內容呈現時機
如在教學《中國石拱橋》時,為了讓學生對石拱橋的知識有一個清晰、感性的認識,這時候呈現有關石拱橋的圖片、效果圖,會很有效。利用多媒體技術製作文中石拱橋的效果圖,相信學生對「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 」有更清晰明了的理解。現代技術的使用是為語文教學服務的,選擇一個最佳的呈現時機很重要。一般導入新課時,可以配合導入語使用;突出重點、難點,品味語言,渲染意境,揭示主旨時可以適當藉助現代技術手段。
另外學生則可以在教師的明確要求和適時監督之下通過網路進行與本課學習有關的信息的收集和交流,從而提高收集信息的有效性。
同時,應該認識到多媒體教學手段只是一種教學的輔助技術,教師仍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而不是簡單的操作者。教師可利用現成的教學軟體,平時收錄一些優秀的電視節目,下載網路資源等多種途徑和方式,製作出優秀的課件,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和優勢。
六、提高教師素質,引領學生發展
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從課堂語言、體態、板書及個人的特長、愛好、品格、修養等方面來嚴格要求自己。課堂語言抑揚頓挫,體態大方,板書思路清晰,愛好廣泛,品格高尚,為人正派,內涵豐富,善於親近學生,理解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這樣學生就會喜歡你,同時也會喜歡你所教的學科,這就為課前、課堂、課後的教學的有效性創造了條件,使我們的語文教學發揮最大的效益。
總之,如果我們在教學中都能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活動, 充分挖掘出普通學生的學習潛力,那麼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是最有效的。當然要實現有效教學,特別是農村初中,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並且也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它要求教師個體不斷的提高專業化水平,專業化水平的高低,是語文有效教學的根本保障。
我相信國家通過對教師有計劃的專業化培訓,以及教師自身的專業化學習,農村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一定會有長足的進步!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農村初中的大部分學生對歷史的了解相對較少,基礎知識相對較差,而歷史長河源遠流長,與現實距離太遙遠,裡面的內容又是五花八門的,眾多的歷史年代、歷史人物和歷史地名,都讓他們看了眼花繚亂,上課時難以把握,有時甚至會產生厭惡的現象。因此,歷史教師必須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歷史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常用的主要有:

1、導入激趣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每節課能否都有個好的開頭,直接關繫到這節課的成敗。如果教師一上課就照本宣科,平鋪直敘,就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甚至成為催眠曲,因此要盡可能一開始就引人入勝,把學生吸引住。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必須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好每一節課的開講導語,用別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導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例如在教授《伐無道誅暴秦》一課時,筆者設計了這樣的導入:「同學們,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秦始皇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他在位時,為鞏固統治採取了各種措施,對後世影響深遠,然而他苦心經營、期望能夠延續萬世的秦王朝,卻在十幾年後就迅速滅亡了,這是為什麼呢?」「在秦朝,當時的市場上有一種奇怪的現象,鞋子沒人買,拐杖卻是搶手貨,這又是為什麼呢?」設置這樣的懸念,使得學生對本課主要內容的學習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又如在講《改革開放》一課時,筆者又通過兩段鳳陽花鼓詞的對比:「
鳳陽地多不打糧,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見鳳陽女出嫁,不見姑娘進鳳陽。」「吃不愁,穿不愁,腰裡剩著十塊頭,又娶媳婦又蓋樓。」然後提出疑問:「是什麼原因使得安徽鳳陽縣有了如此大的變化?」以此導入新課,從而引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懸念導入對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著很好的作用,但這種導入方式,並不是每一課都適用,它需要老師能夠充分挖掘教材,找到矛盾沖突點,並恰當地運用。導入激趣的方式除「設置懸念」以外,還有「故事激趣」、「謎語激趣」、
「歌曲激趣」等等。如果用得恰當,用得巧妙,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效果都是很不錯的。

2、情景激趣

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再現歷史情景,激發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良好的情景,使人產生愉快的情緒,提高大腦的活動效率,不良的情景會使人注意力難以集中,從而干擾認知過程,降低智力活動的水平。蘇聯教育家贊可夫就認為:「智力活動是在情緒高漲的氣氛中進行的」,「這種氣氛會給教學帶來好處,同時有助於完成教育任務。」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創設積極良好的教學情景非常重要。現代的科技成果廣泛地應用到課堂教學當中來,使教師告別了只靠一塊黑板和幾支粉筆的單一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擴大了視覺和聽覺,使他們感受到歷史的真實性,彷彿置身於那個時代當中。例如在講《甲午中日戰爭》這一課時,筆者先讓學生觀看了電影《甲午大海戰》的經典片段,在加上筆者簡短的語言渲染,很快就將學生帶到了19世紀末期的中國,看到了當時日本的侵略野心,中日海軍的較量,清政府腐敗無能等等。學生通過對史實的認識和分析,很快就認識到了「落後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
的道理,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3、情感激趣

一般來說,在課堂上,教師適當地運用風趣、幽默、合乎邏輯的語言、表情和動作等,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情緒,當這種情感和情緒感染學生,引起師生共鳴時,就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很快進入角色,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課堂上,教師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飽滿的熱情將歷史中可歌可泣的歷史人物、優美動聽的歷史故事講給學生們聽,使他們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佳的狀態進入學習角色,從中感知歷史。

4、競爭激趣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競爭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措施。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之中參加競爭。筆者的實踐證明:在課堂教學時讓學生以分組競賽的形式,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並又能提高小組合作能力。如果你仔細觀察,學生在競爭中是非常活躍的,連學困生都不甘示弱。我的具體實施辦法是:把全班按學生現有的座位分成四大組,然後每一個組一個固定的代號,無論座位怎樣移動,每個組員只要記住自己所在組第一次分組時的代號就可以了,這樣就避免了獎勵加分時加錯組的情況。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各種各樣的競賽(如始終貫穿課堂的提問包括復習提問和鞏固性提問),並制定競賽規則,當任何一位同學舉手回答問題正確時,則由該同學自己上講台為自己加分(這其實對於學生也是一種精神獎勵)。當然,為了避免爭吵和保證課堂紀律,實施紀律扣分。這樣,就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到了樂趣,且使他們增強了集體主義精神和競爭意識。除此之外,我還規定了諸如不交作業者扣小組分、不訂正者扣小組分、作業批改為A的同學加分、小組總體情況完成較好加分等規則。這樣,學生為了使小組優勝,就會出現優生幫差生共進的良好現象,並且自已課前會主動地去預習,課堂主動地去參與,爭先恐後地去搶答問題,課後主動地去完成作業的良性循環。在每學期末對各組分數進行統計,優勝小組每位組員發一份小獎品以示獎勵。

二、創建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教育家贊可夫曾說過:「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氛,使兒童和教師在課堂上能夠『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這樣良好的教學氣氛,那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發揮作用。」是的,學生只有在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心情舒暢,才能敢想、敢說、敢問、敢做、敢於創新、敢於創造。這就要求在歷史教學中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還要求教師要放下以前那副居高臨下的領導式作風。也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師生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創造一種自由寬松的民主氛圍,利用融洽的師生關系與和諧的心理氣氛來促進教學的順利進行。盡管現在許多教師都在盡可能地適應學生,努力改善師生關系,但教學中的非民主現象總是屢見不鮮,尤其是在農村中學。如許多教師過多地扮演著「學生行為懲戒者」的角色,把「聽話」作為最有價值的道德標准,把「聽話」的學生培養作為自己工作中的最大滿足,師生關系演化為一種主宰與臣服的關系。在學生表現出「越軌」、「異端」傾向時,或暴露出缺點時,常常得到的是斥責、譏諷、趕出教室,甚至是極不人道的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人格遭受踐踏,民主意識的萌芽早在這種沒有個性的教育中扼殺了,這樣的氛圍就不利於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揮。

因此師生之間應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溝通、相互促進的新型關系。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情感化的學習氛圍是激勵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基本保證。這種情感化氛圍的營造,主要取決於教師,這就要求教師要有濃厚的民主意識,善於尊重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不包辦代替學生自己的學習活動;尊重學生的自尊心,杜絕一切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言行;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不強求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積極創建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把講台變為對話的平台,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要認真傾聽學生的各種想法和觀點,既要積極肯定和欣賞學生的思維成果,又要允許學生發表不同意見,只要學生獲得的歷史知識的過程和結果對他本人或同齡群體是獨特的、新穎的、有價值的,就是創新,教師就應該予以鼓勵,即使他們的觀點不正確也不要輕易否定或妄加評論,而應該引導學生依據歷史史實,積極思維,讓他們最終自我否定和改正原來的觀點。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精神樂園,才能為學生營造探索歷史的時空,從而造就一個富有創新能力的多樣性的學生群體。進一步說,這種多樣化的學生群體,又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教育資源」,這是因為,不同的學生主體,在分析同一歷史現象時,往往會受其自身歷史知識水平、觀察的角度、理解的層次、分析問題的重點等因素的影響,從而產生不完全相同的歷史結論,在互相探討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互通有無,共同發展,這種歷史思維的多樣性往往會帶來智慧的互補與共享,激發出創新的火花。因此,在歷史教學中,尊重學生,營造一種和諧的人際關系和教學氛圍,是促進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發展的前提,在無拘無束的寬松情景中,師生共同開拓了思路,豐富了聯想,發展了思維,反之,課堂教學只能成為歷史智慧之化凋謝、靈感之光失色、思維之源枯竭的一潭死水。

和諧的人際關系,活躍的課堂氣氛,高漲的學習情緒,竟爭的學習機制已成為現代教育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平等和民主的教學氛圍,構建富有挑戰和竟爭的教學機制,確立正常和密切的合作關系,已是時下教學過程中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因為在平等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礎上,學生能勇於參與教學,樂於參與教學,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得以體現。

三、引導學生學會掌握歷史知識的方法

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對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而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尤其是農村初中的歷史學科,學生長期形成了一種事事依賴教師的習慣,致使部分教師在新課程的實施中感到課堂難以操縱,教學流程不暢,效果不佳。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有必要認真探索學生的「學」,讓學生掌握學習歷史的方法,做到既「授人以魚」,又「授人以漁」,從而在根本上解決課改中遇到的這個實際問題。那麼,應讓學生怎樣學習歷史呢?

1、讓學生學會閱讀歷史資料

學生現在獲得知識的途徑主要是教科書等文字資料。如何讓學生快速有效地把握文字資料,是需要解決的一個主要問題。為此,必須把握好「讀」這一關,提高學生讀的能力和效率。教學中,注意讓學生做到:拿到教科書時,先閱讀目錄和說明部分,了解本冊書的主要內容,分清單元,宏觀把握教材,建立粗略的知識框架。對於課文,則要求學生做到「三步走」:首先,全面瀏覽課文,搞清有幾目內容,有哪些專欄,有哪些圖片、史料和表格;其次,細讀每段課文,概括出主要內容,找出基本的歷史知識要點,並向全班介紹;再次,精讀重要段落,結合小字、圖片、史料、表格、注釋,加深理解,解答疑問。經過一學期的培養,學生能比較迅速地統攬教材,把握到知識要點,從而為課堂節約了大量時間,使師生可以充分地進行其他的教學活動。

7

2、讓學生學會記憶歷史知識

歷史新課程的目標之一就是「知識與能力」。有些教師認為現在根本就不需要學生去記憶歷史知識,這種觀點是不對的。新課程摒棄的是對知識的死記硬背,並不反對知識的記憶。試想,如果學生連新中國於何時成立都說不上來,這難道不是我們教育的失敗嗎?因此,教師必須讓學生博聞強記,在腦海里有豐富的歷史知識儲備,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歷史素質。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就是教會學生掌握記憶的方法和技巧,堅決避免死記硬背。每一個知識點都有其不同的記憶方法,發現並掌握其規律,合理加工處理知識信息,探究便捷的記憶技巧,有利於提高學習和掌握知識的效率。教師可以提供一些相關技巧,供學生借鑒,如我們熟知的諧音法、圖表法、形象記憶法、理解記憶法、比較記憶法等。例如在教《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這一課時,記憶方法是把年代、人物、事件列出來簡化,教學生這樣記:三三三即三個歷史年代、三個歷史人物、三件歷史大事。三個歷史年代:1207年、1271年、1276年;三個歷史人物: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三件歷史大事:蒙古國建立、元朝建立、行省制設立。這些做法都短時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記憶,使學生不再為記憶而苦惱。

3、讓學生學會系統地掌握歷史知識

歷史學科的每一部分內容都是相互聯系的,具有完整的知識體系,並不彼此孤立。教師要注意教會學生把零散的知識納入知識體系,進行系統的掌握:一是掌握「橫」的線索,可尋找同一歷史時期不同區域或不同方面歷史事物之間的聯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響,並進一步歸納出這一時期的歷史階段特徵。如學習唐朝,應注意把握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民族關系、對外關系各大專題,在大專題下又可分為若干個小專題,如經濟專題下的生產力、生產關系、農業、手工業、商業等,在小專題下再進一步細分,如手工業下的紡織、陶瓷、冶鑄等;二是掌握「縱」的歷史線索,可尋找同一大專題或小專題下的各時期中外歷史相關內容進行聯系綜合,分析其相互關系,比較其異同點,分析其異同的原因、影響,並嘗試將各部分知識遷移重組,形成「縱」的專題線索,如一個朝代的興亡(建立、鞏固、發展、衰落、滅亡),一個國家的歷史進程和演變,不同時期的經濟狀況等。當然,在實踐過程中,應注意「縱」「橫」交錯。如果學生能像教師那樣把教材分析透徹,既做到宏觀把握,又做到微觀細研,那麼教學效率必然會大大提高。

4、讓學生學會聯系現實和「學以致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能夠在現實與歷史之間建起一座橋梁,拉近二者的距離,學生的學習興趣必然會大大得到激發,使學習效率大幅提升。為此,在教學中作了以下方面探索:備課時,先到網上去瀏覽相關的網頁,搜尋最新的考古發現、時事熱點、歷史評論、精美的圖片等等,然後整理篩選,做成電子課件,在課堂上展示。如學習三星堆文化時,筆者就下載了許多課本上沒有的最新圖片和考古推測,學生學習時興趣十足;學習鄭成功收復台灣時,注意聯系了台灣的有關時事,讓學生認識到台灣自古就是中國固有的領土,處在大陸中央政權的管轄下,從而有力地批駁了台獨論;對於電視台新上演的歷史劇,則讓學生根據真實的歷史情況進行評點;利用學校組織春遊的機會,對參觀地點進行歷史知識的講述等等。以上做法,充分拓展和利用了網路、古跡遺址、影視等課程資源,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去結合現實學習歷史,教學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讓學生敢於質疑

隨著歷史學科研究的不斷突破創新,一些歷史觀點和結論,已經明顯的過時,甚至被證明是錯誤。因此,教學中必須教育學生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用辯證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來分析歷史事件、判斷歷史結論、評價歷史人物,大膽地對教材的某些觀點、有關參考資料、練習題、教師的結論提出質疑,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和主張,並有理有據地加以論證或駁斥,不能盲從「權威」。對教材中沒有下結論或結論模糊的歷史問題,則鼓勵學生大膽嘗試發表自己的見解,並結合史實進行初步的分析和論證。同時,注意向學生介紹當前學術界對同一問題的不同觀點,讓學生談自己的看法等。通過這些做法,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和發散思維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面對著素質教育的興起和新課程不斷改革和深化的今天。各地相應對原來的課堂模式進行改革,新的教學模式如雨後春筍破土而出。但是,作為農村初中歷史教師,應該看到農村裡的學生生源差、學校設備差,城市裡學校的教學模式不能照搬。因此我們要從實際出發,立足於本校學生的情況,以學生為主體,努力鑽研教材,認真設計教案,上好每一節歷史課,在教學中不斷探索、總結、創新,努力提高農村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玖』 家庭教育視頻視頻講座哪個比較好真正有效的

建議購買《青少年家庭教育新思維》,解決網癮早戀厭學叛逆等各種青春期的問題。

閱讀全文

與有效教學講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