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雨花石教學

雨花石教學

發布時間:2020-12-16 16:27:18

❶ 為什麼雨花石是一種天然瑪瑙石

雨花復石的孕育到形成制,經過了原生形成、次生搬運和沉積礫石層這三個復雜而漫長的階段,也是歷盡滄桑了。
雨花石是一種天然瑪瑙石,也稱文石,觀賞石,幸運石,因其石面有形狀各異、大小不等,如雨花的五彩石紋而得名。主要產於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及儀征市月塘一帶。所產雨花石之質、形、紋、色、呈象、意境六美兼備。雨花石玲瓏嫵媚,晶瑩圓潤。絢麗的色彩、奇妙的紋理構成雨花石無窮無盡的圖形,有風花雪月,飛禽走獸,亭台樓閣,人物風景,花卉蟲魚……萬種風物石頭生,使雨花石聞石遐邇。更是成為石中珍品,有「石中皇後」之稱,被譽為天賜國寶,中華一絕。

❷ 五年級上冊音樂歌曲

人教版的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音樂 (五線譜) 五年級上冊》

目錄在回下面了

拓展資料:答

本書是根據教育部國家音樂課程標准(修訂稿)編寫的一套音樂教材,供各實驗區五年級學生使用。

「十五」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國家級重點課題成果,國家音像最高獎──國家音像製品獎獲獎作品。

依據國家課程標准,以全新的課程理念引領貫穿, 將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融入每一個教學環節。

人民教育出版社立體化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教材同步配套,學科齊全。由課程設計專家、教材編寫專家及教研專家等共同設計、審定,人教社專業音像出版社歷時五年精心拍攝製作。

一位教師與六位學生創設的小班課堂,呈現出完整、真實的教學過程。重點、難點精講巧練,突出學生主體,體現合作、互動的學習方式。 集圖、文、聲、像為一體,全面調動動畫、實拍外景、電腦游戲等多樣化的媒體形式和教學資源,教學設計引人入勝,教學環境令人耳目一新。

展示全國數十位優秀教師的風采,匯集千餘堂優質示範課,百名中外學生共同參與。

參考資料:人民教育出版社



❸ 《聽聽這是什麼聲音》教案

幼兒園:小班益智游戲《聽聽這是什麼聲音》教案

玩法一

1.放錄音一,請幼兒說說聽到了什麼。
2.放錄音二,請幼兒注意聽,分辨出各種動物不同的叫聲。
3.教師問:「仔細聽,這是什麼在叫?」幼兒答:「汪汪汪,這是小狗在叫」等等,逐一說出並做相應的動物的動作。

玩法二

在兩個空八寶粥罐中裝入一粒或數粒蠶豆,組成一對音響筒,以此類推,還可組成若干對「雨花石」、「回形針」、「塑料塊」、「木珠」、「彈子」、「玉米粒」等音響筒。
1.幼兒先後搖動一對音響筒,分辨裝有不同數量物品的筒中發出的聲音。
2.猜猜看哪個筒中裝的是一粒,哪個筒中裝的是許多粒。
第一次玩時,教師要打開筒蓋讓幼兒驗證。

玩法三

1.幼兒先後搖動音響筒,分辨不同物品在筒中發出的聲菩。
2.猜猜看,哪個筒中裝的是彈子,哪個筒中裝的是塑料塊等
1.錄音一:本班小朋友問早、唱歌、教師說話、電話鈴.
汽車喇叭和自行車鈴聲等多種聲音。
2.錄音二:小雞、貓、狗等多種動物叫聲的錄音。
3.裝有一顆或許多顆小物品的空八寶粥罐若干對。
1.每一對音響筒貼上相同的標記。
2.此游戲中,幼兒不可打開筒蓋。
3.可在晨間桌面游戲中自由玩耍。
(在幼兒自己掌握玩法後)

❹ 幼兒園中班音樂《雨花石》第二課時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有感情的演唱《雨花石》這首歌曲,並且能夠用歌聲來表達對革命烈士奉獻精神的贊美。 2·通過學習《雨花石》這首歌曲,培養學無私奉獻精神以及愛國主義情操。 3·能夠體會休止符、倚音等音樂要素對歌曲情感表達的作用,能夠大概掌握倚音的概念及分類。 教學重點: 能夠有感情的演唱《雨花石》這首歌曲,情感上(愛國、奉獻)產生共鳴。 教學難點: 1·休止符的唱法。 2·倚音的基本概念以及基本分類。 教學准備:教師准備:多媒體課件、鋼琴。 學生准備:課前搜集「雨花石」相關資料。 學法指導:交流、感悟。 教材分析: 「雨花石」象徵著烈士的鮮血,象徵著愛國和革命的傳統。《雨花石》是電視劇《紅紅雨花石》的主題歌,歌曲短小精悍,抒情優美,要求學生學會用連貫的聲音,滿懷深情的歌唱。

❺ 小班民間游戲兵板教案

民間游戲集錦(小班)1、搖啊搖適合年齡: 3--4歲游戲目的:
身體隨節奏做動作活動玩法:
幼兒兩人一組,拉手面對而坐,邊念兒歌邊模仿搖船動作,念到最後一句時拍手笑起來。游戲反復進行。
附兒歌:
搖呀搖、搖呀搖、搖到外婆橋、外婆橋上摔一跤、買條魚來燒、燒的頭不熟來尾巴焦、一跳跳到龍皇廟、龍皇老爺見了哈哈笑。
2、炊事員適合年齡: 3--4歲游戲目的:
認識蔬菜的名稱游戲玩法:
1、每位幼兒配掛在一個菜的胸飾,教師配帶鍋的胸飾。
2、教師引入:"我們今天來玩燒菜的游戲,我的蔬菜在哪裡?"幼兒答:"蔬菜蔬菜在這里。"3、游戲開始,教師隨意選擇炒一菜,問:"我們先來炒蘿卜,蘿卜蘿卜在哪裡?"當蘿卜的幼兒回答:"蘿卜蘿卜在這里。"教師說:"快快走到鍋里來。"當蘿卜的幼兒就走到教師身後,同時全班幼兒問:"炒完蘿卜炒什麼?"4、教師便再次選擇炒某一種菜,如:"炒完蘿卜炒青菜!青菜青菜在哪裡?"如此反復游戲。
5、幼兒在聽到自己所扮演的蔬菜名字後要迅速起立回答。
6、當教師說"我的蔬菜炒好了"時,幼兒立即走回自己的座位。
游戲准備:
各種菜的胸飾若干,鍋的胸飾一個。
3、誰會飛適合年齡: 3--4歲游戲目的:
1、豐富幼兒的動物知識經驗,知道哪些動物會飛,哪些不會飛。
2、增強幼兒的判斷能力和反應能力。
游戲玩法:
1、幼兒圍成一個圓圈。教師說一種動物的名字,如:"蝴蝶來了。"2、幼兒判斷這種動物會不會飛。如果是會飛的動物,就離開座位做小鳥的動作。如果是不會飛的動物,就坐著不動。
3、幼兒如判斷失誤,就算游戲失敗,停玩一次游戲。
4、教師說:"蝴蝶飛飛,飛得高",幼兒就踮起腳飛。教師說:"蝴蝶飛飛,飛得低",幼兒就半蹲著飛。教師邊說邊拿走部分椅子。
5、當教師說"蝴蝶飛飛,飛回家",幼兒就飛回到座位上。
6、幼兒在飛回座位時,如找不到空位,就被淘汰出遊戲。
7、多次游戲後,仍沒有被淘汰的幼兒為獲勝者。
游戲規則:教師在游戲中根據實際情況控制游戲次數,盡量保證最後的獲勝者在10個左右。
4、聽聽這是什麼聲音適合年齡: 3--4歲游戲目的:
辨別各種物體發出的聲音活動玩法:
玩法一1、放錄音一,請幼兒說說聽到了什麼。
2、放錄音二,請幼兒注意聽,分辨出各種動物不同的叫聲。
3、教師問:"仔細聽,這是什麼在叫?"幼兒答:"汪汪汪,這是小狗在叫"等等,逐一說出並做相應的動物的動作。
玩法二在兩個空八寶粥罐中裝入一粒或數粒蠶豆,組成一對音響筒,以此類推,還可組成若干對"雨花石"、"回形針"、"塑料塊"、"木珠"、"彈子"、"玉米粒"等音響筒。
1、幼兒先後搖動一對音響筒,分辨裝有不同數量物品的筒中發出的聲音。
2、猜猜看哪個筒中裝的是一粒,哪個筒中裝的是許多粒。
第一次玩時,教師要打開筒蓋讓幼兒驗證。
玩法三1、幼兒先後搖動音響筒,分辨不同物品在筒中發出的聲菩。
2、猜猜看,哪個筒中裝的是彈子,哪個筒中裝的是塑料塊等錄音一:
本班小朋友問早、唱歌、教師說話、電話鈴、汽車喇叭和自行車鈴聲等多種聲音。
錄音二:
小雞、貓、狗等多種動物叫聲的錄音。裝有一顆或許多顆小物品的空八寶粥罐若干對。
游戲規則:
1、每一對音響筒貼上相同的標記。
2、此游戲中,幼兒不可打開筒蓋。
3、可在晨間桌面游戲中自由玩耍。(在幼兒自己掌握玩法後)5、 對拍手適合年齡: 3--4歲游戲目的:培養孩子的注意力,鍛煉肌肉的靈活性。
游戲玩法:
1、該游戲兒歌是:"拍手,拍右手,拍手,拍左手,拍手,拍手心,拍手,拍手背。"2、教師與孩子面對面,邊念兒歌邊拍手。
3、拍手,拍右手:先自拍一下,然後教師伸右手,與孩子伸出的右手對拍。
4、拍手,拍左手:方法同前,方向相反。
5、拍手,拍手心,拍手背:先自拍一下,然後教師伸出雙手與孩子伸出的雙手手心對拍一下,手背對拍一下。
6、加快拍手速度,提高游戲的熟練程度,直到不念兒歌也能快速做動作。
7、游戲應盡量避免或少出失誤,該游戲可持續三到五分鍾。
6、 放鞭炮適合年齡: 3--4歲游戲目的:
培養幼兒四散逃跑的能力游戲玩法:
在游戲中我們用了一首兒歌"新年到,新年到,爸爸帶我放鞭炮,鞭炮鞭炮放得高,噼噼啪啪,快逃呀!"在這首兒歌中首先讓孩子知道放鞭炮時要由父母陪同。其次讓孩子知道觀看時要躲得遠。游戲時,大家先手拉手圍成一個圈,邊走邊念兒歌,老師手拿"大鞭炮"(鞭炮由圓桶做成,裡面裝著雪花片),當兒歌念到:"鞭炮鞭炮放得高"時,老師邊將雪花片四散撒開邊喊"劈啪、劈啪、噼噼啪啪",幼兒四散逃,被花片碰到的幼兒就"受傷"了,就要停玩游戲一次。

❻ 如何培養學生正確的發聲方法

音樂課中發聲練習是培養學生歌唱能力的重要途徑。老師應特別重視此環節的教學,通過各種教學方法及其手段傳授科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用正確的方法來發聲,用恰當的情感去表現,做到聲情並茂,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歌唱能力。培養學生的歌唱能力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認識並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 呼吸不僅是人賴以維持生命的生理機能,而且也是說話、歌唱得以發聲的原動力。呼吸的訓練對於聲音的表現有密切的關系。聲帶的振動,共鳴的發揮,聲音的變化,情感的表達等全有賴於氣息的控制與運用。歌唱時需要大量的氣息,要求氣深、量多,速度快而無聲,經口吸氣,呼氣均勻、緩慢,節省並保持吸氣時的感覺,同時根據不同的心理與情感狀態支配呼吸,所謂「氣隨情變,氣動情傳」。歌唱時為了美化語言,就要隨著音樂旋律、節奏與情感表達的需要,不斷有意識的控制與調節氣息的運動。例如:唱柔和與舒緩的歌曲或唱低音時,呼吸要保持平穩,氣息必然不能太猛,然而也不能沒有氣息的支持,否則氣短聲虛,會影響共鳴與音色的發揮;而唱激越昂揚的歌曲或唱高音時,氣息必然要飽滿有力,然而也不能聲嘶力竭,而要保持一定的強弱或力度。一首歌曲或樂句的起、承、轉、合與高、低、抑、揚------要在氣息的運用上進行周密地安排,在依字行腔的過程中,要使氣息的運用游刃有餘,流暢貫通。正確運用呼吸是聲樂藝術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同的唱法雖然在氣息的運用上各有不同的要求與方法,但都十分重視掌握呼吸的正確方法與氣息的合理運用。傳統唱論中所雲:「善歌者,必先調其氣,氤氳自臍間出,至喉乃噫其詞,即分抗墜之音,既得其術,即可致遏雲響谷之妙也」。(唐、段安節:《樂府雜錄》)這里所說的「臍間」即指「丹田」呼吸的方法,就是用小腹肌的收放鼓動橫隔膜,幫助胸膛來鼓動肺部呼吸。呼吸有力,肺活量大,氣息充足,才能夠自如地運氣發聲。二、學會正確的咬字、吐字。 由於歌曲的情緒、風格之不同,因此在歌唱時的咬字、吐字也應不同。字的頭、腹、尾各有不同的口腔形態,它們是按照一定的語言體系,在有規律地組合中交錯變化來發音發聲的。字要有力度、彈性、穿透力;才能聲傳達遠,清晰可辨,所謂「咬字千斤重,聽者自動容」雖過於誇張,但都強調了字的噴吐要結實、有力的要求。正確的咬字、吐字也是唱好一首歌曲的重要環節,教學中要注意幫助學生掌握好每一首歌曲或練習曲的咬字、吐字的主要特點和方法,使學生在歌唱時富有表現力。如像《嘀哩、嘀哩》,它的情緒是輕盈、歡快、活潑,對這樣的歌曲的演唱要求就須做到咬字清晰、有彈性,唇齒舌的活動要靈活,聲母到韻母的過渡要快,不能拖泥帶水;特別中間襯詞部分的「嘀哩哩------」強調舌尖的動作,要唱得既清楚又靈巧。而像舒柏特的《搖籃曲》是一首深情、優美、柔和、抒發母親對寶寶愛撫之情的歌曲則要求字與字之間唱得連貫、圓滑,一些拍子中有圓滑線處,聲母的過渡就要稍慢些,以增強其柔和親切之感。例如,第一句「睡吧、睡吧」中幾個「睡」字要由shi到ui有一個過渡,最後「被裡多溫暖」中的「暖」字應由nu到an有一個過渡。唱雄壯有力的歌曲時,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就應突出字頭即聲母的作用,唇齒舌部都要有一定的緊張度,要有一種爆發力,這樣唱才能增強歌曲的氣勢,表現出歌曲的特點。三、理解歌曲的曲式結構每唱一首歌,就像在講述一個故事,要想把歌唱得生動形象,就必須讓學生了解歌曲的創作手法,結構特點及歌曲的開始、發展、高潮結束等,這樣的歌唱才能給人以完整的藝術形象。《雨花石》這首短小抒情的贊頌歌曲,它由兩個樂段構成。第一樂段的起與發展唱出了雨花石的默默無聞與無私奉獻,第二樂段也就是歌曲的最後一樂句連續的高音,歌曲的高潮部分唱出了雨花石以此為榮的高尚品質。學生充分了解、掌握歌曲的主要特點,表現手法和思想內容後,在歌唱中結合實際便能使情感得到升華。四、引導學生用真摯的情感去歌唱。要想感動別人,首先得感動自己。因此,歌唱前要充分了解歌曲的主題思想,只有這樣才能用歌聲把作者創作歌曲的情感表現出來,教師要善於啟發調動學生的感情,讓他們用「心」去唱,而且要唱好它,我認為還得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每首歌曲都有一個情感基調,是深情贊頌,是親切自豪,是歡快熱情,是庄嚴雄偉,是明朗開闊,是真摯自然,是哀婉傷感------等等都要深入挖掘詞意的同時掌握住感情的基調。基調准確才能有助於內容的表達與主題的發揮。這是因為情感基調是作品情感表現的總趨勢,它體現出一種情感的整體綜合,而這種整體綜合正是高度概括的主題表現所需要的。為此,必須加強對歌詞內容的情感體驗,准確把握情感基調,使歌曲主題能夠得到准確地揭示。比如演唱《摘草莓》這首歌曲,根據詞意體驗農村孩子生活中的情趣,設身處地投入歌曲的主人公「小姑娘」角色,充分表現出「我」內心歡快和尊敬老人的幸福豪情,使歌曲的感情與主題才得以完美的發揮。否則,就會適得其反的效果。顯然,設身處地的體現人物思想感情,對准確表達歌曲的內容是十分重要的一環,「情」——感情不準確,「調」——也會隨之被歪曲,而歌曲主題就自然不可能得到准確的表達。 2、掌握了一首歌曲的基本情調,也可以說是掌握了歌曲感情的「主旋律」。然而要豐富它的表現力,還必須引導學生注意情感的細微變化。不放鬆歌曲的一字一句一聲的情感體驗和處理,以增強「主旋律」的表現色彩。比如演唱舒柏特的《搖籃曲》時,啟發學生展開想像:一位慈祥的母親全身心地深愛著自己的孩子,看著可愛的孩子安詳地睡在懷中,深怕把孩子的美夢驚醒。演唱這首歌應力求「輕」、「暗」、「柔」要唱得樸素,而不是去誇大某個音,只有這樣才不會破壞歌曲的完整性和原有的特色,也才能更完美地表現歌曲的內容。 3、注意唱好歌曲的結束句。歌唱時結尾千萬不能草率,有許多學生不注意這一點,前面唱得很好,結束句卻不注意感情的控制,草草收場,其結果是歌唱前功盡棄,給人留下遺憾。在這方面,教師要多幫助學生認識到,不管曲目大小都要有始有終,有了細致的開頭,還要有完美的結束。

❼ 急求關於2012新課程改革的復習資料,小學語文的。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最新修訂版】
註:凡是加粗字的部分,均是課程標准(修訂稿)新改動的,或增或刪,或調或整合。
第一部分 前 言
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語文教育應該而且能夠為培養和造就一代新人發揮重要作用。為適應和滿足社會進步與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語文教育必須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等方面進行系統的改革。
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改革,應以馬克思主義和教育科學理論(調換詞序)為指導,總結我國語文教育的成敗得失,借鑒國外母語教育改革的經驗,遵循語文教育的規律,努力建設與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語文課程。語文課程應為提高學生道德品質(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創造力和凝聚力,發揮積極的作用。
一、課程性質與地位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
二、課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應激發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同時,語文課程還應通過優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諸方面的和諧發展。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體會、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
語文課程還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
(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語文課程應繼承語文教育的優秀傳統,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並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應當密切關注學生的發展和社會現實生活的變化,盡可能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求,確立適應時代需要的課程目標,開發與之相適應的課程資源,形成相對穩定而又靈活的實施機制,不斷地自我調節、更新發展。
三、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
1.課程目標九年一貫整體設計。課程標准在「總目標」之下,按1~2年級、3~4年級、5~6年級、7~9年級這四個學段,分別提出「階段目標」,體現語文課程的整體性和階段性。
2.課程目標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各個學段相互聯系,螺旋上升,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
3.階段目標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第一學段為「寫話」,第二、第三學段為「習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課程標准還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內部諸多方面的聯系,加強與其他課程以及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全面協調地發展。
4.課程標準的「實施建議」部分,對教科書編寫、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學、評價等,提出了實施的原則、方法和策略,也為具體實施留有創造的空間。
第二部分 課程目標
一、總目標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個性,培養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提高文化品位。
3.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增強語文學習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
4.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學習科學的思想方法,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
5.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6.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並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閱讀日常的書報雜志,能初步鑒賞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藉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
8.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9.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
10.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階段目標
第一學段(1~2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2.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左右,其中800(-1000)個左右會寫。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寫字姿勢要正確,字要寫得規范、端正、整潔,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5.學會漢語拼音。能讀准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准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6.學習獨立識字。能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用音序檢字法查字典。(部首)
(二)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初步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2.學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
3.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 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
5.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6.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7.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原10條,現7條,更緊湊)
(三)寫話
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2.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3.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四)口語交際
1.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自己感興趣的情節。(改「精彩情節」)
4.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
5.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6.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原: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
1.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內外閱讀,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熱心參加校園、社區活動。結合活動,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
第二學段(3~4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其中1800個(比原減少200個)左右會寫。
3.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會運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詞典。(原: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4.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
(有條件的地方,可學習使用鍵盤輸入漢字)(原5條,現4條)
(二)閱讀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學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原屬第一學段要求)。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能藉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5.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6.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像,領悟內容。
7.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了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8.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
9.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
(原10條,現9條)
(三)習作
1.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原第3條)
2.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原: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3.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流。
4.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5.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根據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冒號、引號等標點符號。
6.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原8條,現6條)
(四)口語交際
1.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
2.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
3.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講述故事力求具體生動。(刪:努力用語言打動人)(原4條,現3條)
(五)綜合性學習
1.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
5.有條件的地方,可學習使用鍵盤輸入漢字。(原識字、寫字中的目標,調整)(原4條,現5條)
第三學段(5~6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
2.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鍾不少於300字。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調整,原第8條)
3.能藉助詞典理解詞語的意義。能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調整)
4.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5.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課文的基本說明方法。
6.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
7.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
8.擴展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刪原第6條: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原11條,現8條)
(三)習作
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像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學寫常見應用文。(刪:學寫讀書筆記)
4.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范、整潔。根據表達需要,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5.習作要有一定速度。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調整:不提40分鍾能完成不少於400字的習作)(原7條,現5條)
(四)口語交際
1.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2.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3.聽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並能簡要轉述。
4.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5.能根據對象和場合,稍作準備,作簡單的發言。
6.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五)綜合性學習
1.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路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2.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3.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專題演講,學習辨別是非善惡。
4.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第四學段(7~9年級) 略

❽ 怎樣在音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一、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性。(即為什麼要把課堂還給學生?)
中小學音樂新課程標准中指出: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
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的各個階段,以及學生自身發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主觀能動性。
每個人獲得知識的途徑有兩種,一種是直接獲得,一種是間接獲得。直接獲得是指親身參加變革現實的實踐而獲得的知識,即直接經驗;間接獲得是指從書本或別人那裡得來的知識,即間接經驗。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因為認識來源於實踐,只有從親身的實踐中得到的直接經驗,才是獲得的真知。更重要是很多問題必須親身實踐體會,才會理解深刻。你要知道蘋果的滋味,就必須親自嘗一嘗。所以,雖然一個人獲得的知識包括直接和間接兩部分,但是真正的經驗都是從實踐中獲得並經過實踐檢驗的。人們在接受間接經驗時,多少要以自己的直接經驗為前提,要真正理解間接經驗,還有待於自己的實踐。
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也是直接與間接這兩種,但由於學生獲得知識的時間大多在學校課堂中,直接體驗的較少。若學生能在接受間接經驗時加入更多的直接體驗與實踐,這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就更深刻,掌握就更牢固。所以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我們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即怎樣把課堂還給學生?)
在音樂課堂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動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實現「追求高效教學,打造生命課堂」的目標。
1.要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中變得主動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學習興趣是學習的重要動力。」那麼音樂課堂中,根據學生學習音樂的動力,我將學生分為三類:一類是,本身就愛好音樂的學生,這部分的學生需要教師,以優秀的教學技能,深厚的音樂涵養,維持其對音樂的熱情。二類是,「親其師、信其道」的學生,這部分學生需要教師用自身的專業素養、個人魅力、高尚品德與愛學生的心與行動,贏得其對音樂的喜愛。三類是對音樂學習慢熱的學生,這部分學生需要老師運用課堂中的各種手段,不斷豐富他們對音樂的體驗,以激發他們對音樂的興趣。
一堂課要讓學生有興趣學,首先要有一個很好的學習動機,好的動機需要抓住學生好奇心,與對美好事物一探究竟的心理特徵,所以導入課時我會用情境營造、設立問題等方式,激發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期待與好奇.甚至以此鋪設課堂主題的出現。
在《雨花石》一課的設計中,導入時我用「南朝玄光法師,在雨花石的產地雨花台設壇講經感動上天,落花如雨得名」的傳說,引起學生對雨花石的好奇。又用雨花石精品相冊讓學生對雨花石產生喜愛,從而引發學生對雨花石這樣美好事物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理,激發他們想學《雨花石》的興趣。
2.引導學生對本節所學的內容進行方向明確的預習自習,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
當學生有了對課堂學習的興趣後,讓學生預習、自習課堂內容,並提出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疑問,以此開始一步步將課堂交給學生。由於班級學生自學能力的強弱差別,教師應給予自學能力稍弱的課堂一定的方向性,如運用對比欣賞,設立啟發性問題,預設好自學活動等方式,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自學與思考,並自己對所學內容提出疑問。這里老師需要充分備課,預設出學生可能會產生的大多數疑問,並做出預備教學輔助指導內容。
在《雨花石》一課中,講到曲作者龔耀年時,我讓學生自己先快速的瀏覽一遍,再請學生代表向全班同學提問關於作者的籍貫、年齡、身份、代表作等問題,既幫助其他同學預習了作者背景,也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在《蒙古民歌》課例中,首先放兩段音樂:短調《嘎達梅林》、長調《富饒遼闊的阿拉善》。學生在直觀的感受了兩段音樂的特點後,以書後的表格為目標,讓學生自學書本上關於這兩段音樂的介紹及長調短調的特點,討論並填寫書後的表格。培養學生自己預習並歸納的能力。
從激發興趣到有目的的預習自習,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課堂所學知識的中的不足或難點,帶著疑問進入下一個環節的討論中,更容易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從而避免過多的無用功。下一步,就是對課堂中的重點難點進行分析解決,在討論的過程中,獲取更加牢固的直接經驗。
3.引導學生對自學過程中發現的難點進行討論,並在相互討論及老師的順勢引導中分析、解決問題;
此一階段的目的是讓學生用音樂專業視角,分析剖析作品,學習音樂語言的表達方式方法,感受音樂語言的魅力。
在學生提出疑問後,老師不著急告知答案,而是先同學互相討論,讓音樂上的「優生」充分展現,生生互動往往會有意料之外的收獲,學生的回答往往帶著學生的視角,更容易讓學生理解知識,當然必要時老師可以輔助投放旋律線分析圖例、微課或講出一些相關的知識點以便更好的幫助學生從知識體系大的角度甚至其他角度看待所學知識。
學生自己總結的重難點,再由學生用自己的經驗來解讀,老師適時引導。這樣下來,學生互相合作,有經驗的教沒經驗的,好的教差的,參與率極高。而且這個過程又是學生自己親身經歷過來的,變間接經驗為直接經驗。有句話說:你想學什麼,就去教什麼。
學生回答出結果時,還要問學生答案是在書本或課件等哪裡體現出來的,就是他的答案哪裡可以反映出這樣的結果,以此讓學生嘗試分析問題,提升學生表達能力,整理所思。最後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總結討論過程中得到的結論。以此讓學生學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這是孔子論述啟發式教學的重要名言。 說的是:學生如果不經過思考並有所體會,想說卻說不出來時,就不去開導他;如果不是經過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時,就不去啟發他。所以此一階段,教師的主要作用在於組織討論活動,在必要時給予輔助性指導提示。
在《唱念做打學京劇》課例中,為學習念白中的京白與韻白,我先給出學生問題「聽音樂,看視頻,對比說說兩段念白在語言及表達方式上各有什麼特點,猜猜那段是京白,哪段是韻白?」。而後,分別播放一段京白,一段韻白的視頻,讓學生自己對比兩段念白的差別,並說明從哪些地方看出是京白,或是韻白來的。在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時。可以一組同學說京白,一組同學說韻白,再互換說,可以提出相反或相同的建議,這樣教師便帶領學生慢慢進入討論的氛圍中。然後再讓學生總結討論後得出的結論。最後,教師結合自己預設的答案與學生的結論綜合組合呈示「答案」。這其中會有學生對音樂基礎知識,音樂及音樂家背景的提問,對於答案教師可以在課件中呈示給學生看,不做講解,讓學生自己解讀,自己找到想要的答案。這樣提升學生自學能力的同時,也突出了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
《雨花石》課例中,熟練歌曲環節中,老師不范唱帶唱的情況下,讓學生自己帶入歌詞唱出曲子,並讓學生自己發現歌曲演唱的難點,且找到解決的方法。還有理解歌曲環節中,讓學生自己發現作者用雨花石隱喻革命烈士,讓學生從戰爭年代的「雨花石」聯想討論到身邊的「雨花石」,以此,讓學生自學出歌曲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升華主題。
4.在理解的基礎上,帶領學生進行趣味性的練習,在課堂上快速的掌握本課的知識與技能;
在學生了解了作品背景及相關音樂知識後,下面就是對音樂技能的掌握了。在學習節奏、試唱、演唱與演奏等技能的時候,需要反復的練習。而練習形式的趣味性,也是學生這個主體能否主動參與的關鍵。這些練習活動的組織,既要能夠有練習鞏固的作用,又要講究一定的方法使學生在練習時興趣盎然,激情不斷,是需要教師不斷積累探究的。
我在《節奏》一課中,為讓學生即熟練掌握節奏,又不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用了「游戲通關」策略。第一關,用劃拍法念唱節奏,先學後練再測驗,測驗標準是教師隨機指向任意節奏型,學生都能正確無誤劃唱出節奏型。第二關,用強弱拍手,拍出節奏的強弱感。(強拍拍全手掌,弱拍拍半手掌。)學習練習步驟及檢驗標准與第一關一樣。第三關,分左右手拍出節奏型,(左手為節拍器,一拍一次,右手拍出節拍。),檢驗結果後還可以左右手互換。第四關,利用PPT課件,製作游戲一樣的課件,讓學生隨著視頻上瞬間出現的節奏型,「劃唱」,「拍手」,「左右手」正確有節奏的做對。只有通過前一關的檢測才可以進行下一關的學習,且進行平行班對比,激起學生的鬥志,也保證課堂教學的效率。
在學習歌曲《雨花台》時,為了既能唱熟曲子,又不乏味,進行了小組對抗、男女互相打分及限定名額單個展示等方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還用「演唱接龍」輪唱等游戲的方式檢驗鞏固學生對歌曲的熟練層度。
這些都是老師必須預設好的活動,但課堂上不一定要用。這個環節的組織可以先交給學生把控,如,讓唱的好的學生教大家唱,或學生自己設計練習的方法,並自己組織練習的過程。如:《雨花石》課中,根據歌曲制定發聲練習曲,只要學情允許,完全可以教給學生進行。只有當學生實在膽怯,沒有想法時,為不耽誤課堂時間才用老師預設的方法,讓學生選擇喜愛的方式練習。其中盡可能的用多種方法,激勵學生自己想出練習的方案及參與到練習中。
5.在准確的表演作品的過程中理解作品,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升華。
當學生足夠熟練的掌握技能或作品時,便要近一步讓學生對作品及技能有更深入的理解,並依據自己的理解創造性展示。教師要做的是預備好盡可能多的表演指導方案,可供學生選擇。當然還是以學生自己想出表演方案為主,教師以最大限度的給予支持鼓勵輔助性引導。如《雨花石》一課中,創作自己的《雨花石》環節,就為學生提供創作方法,與表現技巧上的多樣選擇,讓學生盡可能的創作風格多樣的作品。
三、總結
五個流程,前三個預習討論,目的是為了了解作品,也就是入門;第四個練習是為了鞏固所學技能;第五個是在表演中對所學進行實踐創造,更深層次領悟作品內涵。五個環節,在自學中發現問題,在討論中分析、解決問題,在練習中掌握知識與技能,在表演中受到作品的熏陶與感染。以學生的活動為重心,充分給予學生互動思考學習的空間,一步步把課堂交給學生,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打造高效教學的生命課堂。

閱讀全文

與雨花石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