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寫平移的教學設計與課後反思
教學目標:
1.結合實例及學生的生活經驗,感知平移和旋轉想像,能判斷區別這兩種想像。
2.能在方格紙上數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或豎直方向平移的格數。
3.了解平移和旋轉現象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關系。
4.通過探索研究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合作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次我們一起參觀了鳳凰村,今天我們再去參觀他們的飲料加工廠,好么?」(指導學生看情境圖,課本57頁)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看到了什麼?」
2.同位交流。
3.指名學生說說都看到了什麼?
學生可能說出:看到了工人叔叔坐著升降機正在換燈泡,飲料瓶在傳送帶上移動,工廠的大門是自動推拉門,看到車間的電扇......
4.這些物體都是怎樣運動的?它們的運動方式相同嗎?你能用手勢來表示一下嗎?
5.指名學生用手勢演示大門,升降機,電扇,傳送帶的運動方式。
6.這些物體的運動方式不同,可以將它們分為幾類?哪些物體可以分為一類?為什麼這樣分?
7.教師小結:大門,升降機,傳送帶,這些物體是直著運動的,這種運動方式叫平移。像電扇,換氣扇,汽車輪子等這些物體是轉動的,這種運動叫旋轉。(板書課題:平移與旋轉)
二.新授
1.生活中也有很多平移和旋轉現象,你能說一下嗎?
2.指名學生說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多讓學生說說。
平移現象:拉抽屜,轉筆刀往外拉的動作,卷簾門,鋁合金的推拉窗,商場里的手扶電
梯,拉窗簾的動作,五里營的渡船等
旋轉現象:開門的動作,電機的轉動,頭部運動,自行車輪子的轉動,陀螺,風車的轉
動,悠悠球的轉動等
3.問:我們已經初步了解了什麼是平移和旋轉,那麼平移和旋轉的方向是怎樣的呢?它們在運動時什麼變了,什麼沒變呢?這是我們要探討的第二個問題。
4.自主探索,總結方法
(1).平移和旋轉的方向。
小游戲:老師說口令,大家做動作,用桌子上的課本做平移的動作。
向上平移,向下平移,向左平移,向右平移,向前平移,向後平移。
問:通過剛才的游戲,同學們想一想,平移時可以向哪些方向運動?(指名回答)
問:通過剛才的游戲,你發現變的是什麼,不變的是什麼?(小組討論)
讓學生做旋轉動作:甩手臂,轉圈
教師小結:通過剛才的討論研究,我們已經知道了平移可以向上下左右前後做直線運動,旋轉可以沿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運動,旋轉時是繞著一個點或軸運動的。在運動過程中變的是物體的位置,不變的是物體的形狀和大小。
B. 小學階段在二、五年級學習「平移和旋轉」知識的銜接點在哪裡教案設計
「平移和旋轉」的內容,小學二年級下冊開始接觸平移和旋轉的內容。新課標要求是「1.使學生結合實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2.會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3.初步滲透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例如:教材通過在方格紙上按不同的方向平移小房子,了解平移的兩個參量:移動的方向、移動的距離。通過向上平移5格和向右平移7格的示例,使學生了解向哪個方向平移多少格的意思,讓學生把其他兩種情形填完整。
畫旋轉圖形出現在五年級,課程標準是:「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徵和性質,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旋轉。2. 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運用平移、對稱和旋轉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例如教材中的例4:
教材通過讓學生畫一畫的活動,藉助學生已經掌握的圖形旋轉的知識,讓學生學會在方格紙上把一個圖形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90°。五年級的小學生11歲左右,思維雖然已經開始有了抽象的成分,但他們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體的、可以直接感知的,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還難以指出概念中最主要、本質的東西,還難以區分本質與非本質的東西。因此,他們還達不到「認識圖形旋轉的特徵和性質」的要求,讓他們在方格紙上把一個圖形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90°,並畫出旋轉後的圖形還是比較困難的。此外,教材安排的課時比較少,學習時間只有2個課時,所以,在短時間內要完成課標,老師教得很辛苦,學生學得很吃力,學得也不扎實。而到了初中,處於青春期的學生往往比較浮躁,覺得初中學的和小學差不多,學起來沒有新鮮感,也就沒有深入學習的心理需求,表現出課堂學習缺乏積極性,難於靜下心去進一步探究「平移」和「旋轉」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