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科學是什麼導學案
http://wenku..com/link?url=StD9dX8ErP22-_KLjnoU876akns5nMDD5LWND13Ei
這里有詳細教案來,請查看
請采自納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敬請及時採納,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O(∩_∩)O,記得好評和採納,互相幫助
② 蘇教版三年級科學 關心天氣 雨下得有多大教案
蘇教版三年級科學 關心天氣 雨下得有多大教案
設計依據
動物對於幼兒來說很有親切感,他們平時就很喜歡模仿各種動物。由於幼兒受到直接經驗的影響,因此特別樂於扮演身邊的小動物,如小兔、小狗、小貓等。為了幫助幼兒做進一步知識經驗的拓展,選擇了一個離幼兒生活較遠但又很有特點的動物,藉助音樂游戲為工具,結合幼兒喜歡聽故事的特點,將故事形象地用樂器展現。
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標
1、在聽聽、說說中感知大象和小兔的不同音色,並嘗試創編簡單節奏,選擇樂器為故事
2.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想法,體驗樂器故事的樂趣。
二、活動准備
1.小兔和大象的圖片及春天景色圖。
2.對大象和小兔的外形特徵有初步了解,如笨重的或靈巧的,為創編簡單節奏鋪墊。
3.對樂器有一定的操作經驗。
4.鼓、小鈴。
三、活動過程
(一)故事《大象和小兔》
1.出示圖片,講述故事
T:春天來了,小動物們都蘇醒了,森林裡又變得熱鬧起來。大象和小兔約好了一起來找春天。小兔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它看見樹枝上冒出了嫩芽,草地上開出了五顏六色的小花。大象也甩著長長的鼻子來到草地上,看見小溪的冰融化了,覺得春天的太陽暖洋洋。春天真美呀,兩個朋友在草地上曬太陽做游戲,不知不覺太陽落山了,該回家了。大象走在前面,小兔走在後面,他們約好明天再來找春天。
2.理解故事
T:故事裡有誰?他們在干什麼?看到了哪些春天的美景?
(二)為故事配器
1.為小兔配器
T:今天請來了小樂器為故事配音,小兔怎麼走路? (引導幼兒動作表現,感受小兔的形象。)
T:什麼小樂器代表小兔?為什麼? (引導幼兒選擇小鈴為小兔配音)
2.為大象配器
T:大象怎樣走路?發出什麼聲音? (引導幼兒用動作和聲音表現。),
T:什麼樂器代表大象?為什麼? (引導幼兒選擇大鼓為大象配音)
3.初步為故事配音
③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活動記錄第八頁答案
有生命的物體需要呼吸
④ 哪裡有蘇教版三年級科學上冊復習教案
第一單元 植物
1、(看)、(聽)、(摸)、(問)、(量)等方法都是科學觀察的基本方法。
2、在經歷觀察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表達)、(討論)、(記錄)等學習方法。
3、大樹的特徵可以用樹的(高矮)、樹冠的(形狀)、樹乾的(粗細)、樹皮的(樣子)和樹葉的(樣子)等來描述。
4、小草與大樹一樣,具有(生命體)的共同特徵。
5、大樹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處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莖的(粗細)不同、莖的(質地)不同。
6、大樹和小草的共同點是:都生長在(土壤)中,都有(綠色)的葉,都會(開花結果),都需要(水分)、(陽光)和(空氣)。
7、水葫蘆葉柄部位膨大的海綿體充滿(空氣)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都有(根)、(莖)、(葉)等器官。它們的生長需要(水分),(陽光)和(空氣)。
9、水生植物有(水葫蘆),(金魚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蘆和狗尾草的相同點:生長需要(水分)、(陽光)和(空氣);有(根)、(莖)、(葉);都會(繁殖後代);壽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樹葉是(多種多樣)的,同一種樹的葉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12、植物的葉一般由(葉片)和(葉柄)組成。葉片上有(葉脈)。
13、樹葉是有(生命)的,葉從(葉芽)開始生長,到最後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⑤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是什麼》教案設計
科學是什麼
過程與方法:
1.在「觀察折疊小人」活動中能夠有所發現,提出問題。
2.能夠從琴納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啟發,知道科學就是提出問題並想辦法尋求問題解答的過程。 知識與技能:
1.知道科學是什麼。 2.知道生活中處處有科學。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4.對科學課的學習產生興趣。 教學准備:
插圖、琴納和牛痘的故事。
教學活動建議:本課是學生接觸科學的第一課,對「科學」這一概念不能夠深刻理解,只能獲得表面意義上的理解,所以本課一開始用「當你聽到『科學』這個詞時,你想到了什麼」這個問題來激發學生去思考。憑已有經驗,學生會把科學和科學家聯系起來,和自己無關。教師這時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你是否有這樣的經歷?」來談談自己親身的體驗,學生很容易說出:由於好奇才做出這些事,這恰恰和科學家的工作十分相似。課後應布置學生搜集更多科學家的研究故事,讓學生從這些科學家的研究中初步了解科學研究的過程。本課談科學是什麼,應從外延上談,而不是從內涵上去灌輸,教學中不可要求學生談什麼是科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從這學期開始,我們將學習一門新的課程「科學」。 2、提問:你知道科學是什麼嗎? (板書課題 ) 二、探究新知:
1、了解科學是什麼。 (1)、討論「什麼是科學?」
讓學生根據已有經驗發表自己的看法。
(2)、引導學生看課本第2頁插圖,開闊一下視野。
(3)、提問:圖上的人在做什麼?讓學生說一說插圖的內容,教師適當地加以補充說明。
(4)、談話:只有科學家那裡才有科學嗎?你有沒有做過下面這些小朋友做的事情?(看書中圖片)想一想,你為什麼想做這些事情? (學生交流)
(5)、師生小結:使學生認識到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2、琴納和牛痘的故事。
(1)、可採取放錄音故事、老師講故事、學生自己閱讀等不同方法讓學生了解故事梗概。
(2)、提問:從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琴納是個善於觀察和思考的醫生。在故事的開始部分,他有什麼發現?(學生交流)
(3)、正因為有了這個新發現,他想到並提出了什麼問題?此後,他又分別做了些什麼事情?
(4)、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提出問題——尋找可能的原因——做試驗證明——試驗成功了。
(5)、你能按照上面的提示,復述一遍琴納的故事嗎?學生復述故事。 (6)、搜集資料,找出其他科學家在研究活動中有什麼共同的地方。 3、理解科學是什麼。
(1)、教師講解並演示活動方法,學生嘗試操作。 (2)、要求學生邊做邊觀察,然後說說自己有什麼發現。 (3)、學生匯報。
(4)、提問:有誰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
(學生回答,若沒有學生能說出來,教師作簡單介紹) 三、全課總結:
1、提問:通過前面的學習,你能告訴我們科學究竟是什麼嗎? 2、學生分組交流,並向全班同學講述自己的想法。
3、總結:科學就是提出問題並想辦法尋求問題答案的過程。(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