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蒙氏數學認識長短加油站
是的,一年級上冊只有比多少,認識上下,前後,左右,沒有比長短和比高矮,這部分內容很淺顯易懂,不學學生也能區分!
⑵ > 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_蘇教版二年級上:米的認識 教學設計
·二年上數學《物體長度的測量》教學設計 二年上數學《物體長度的測量》教學設計 (一)、眼力游戲導入,導入課題 教師課件出示一副視覺圖片,如下: 師問:上課之前,老師先來考考同學們誰的眼力好!圖片中線段AB代表.....·每次睡眠的時間大約是五六小時 每次睡眠的時間大約是五六小時 一般剛出生不久的寶寶睡眠時間長,這點即使是初為父母的新手爸爸媽媽都有心理准備。但是有的爸爸媽媽怕寶寶餓了,往往會強行搖醒寶寶餵奶。專家提醒新手爸爸媽媽須知:勿強行搖醒寶寶餵奶。 面對熟睡的寶寶,吃奶的時間已到了,究竟該.....·胎兒大約3個月左右就有了感覺 胎兒大約3個月左右就有了感覺 胎兒大約3個月左右就有了感覺,還有記憶力,所以ta們會對父母的胎教作出相應反應。這個時候,准爸媽們選對胎教方式,不然寶寶就會做出抗議哦! 當孕婦對腹中的胎兒實施胎教時,常常會想:我的孩子有感覺嗎?近年來的研究證實,胎兒不僅有感覺,而...·孩子在大約2歲時面臨智力的飛速提高 孩子的認生期大約多久? 孩子的認生期大約多久? 正常小兒在發育過程中都有一個認生的階段。一般從出生後5-6個月開始認生,8-9個月逐漸明顯,12個月達高峰,並持續一段時間,所以1歲以後.....·大約是幾倍和幾倍多一些等問題 大約是幾倍和幾倍多一些等問題 教學內容:48-49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年齡問題,經歷了解大約是幾倍和幾倍多一些等問題的過程。 2、能選擇合適的信息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能與他人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果。 3、體會數學與生活語言的聯系,培養數學應用意識。
⑶ 如何從生活經驗出發教學認識長度單位
質疑問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表現,優化課堂結構,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必專須鼓勵學生質疑屬問難。教師要創造和諧融合的課堂氣氛,允許學生隨時「插嘴」、提問、爭辯,甚至提出與教師不同的看法。學生有疑而問、質疑問難,是用心思考、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可貴表現,理應得到老師的熱情鼓勵和贊揚。現在對學生的隨時「插嘴」,提出的各種疑難問題,應抱歡迎、鼓勵的態度給與肯定,並做出正確的解釋。
⑷ 教小朋友認識長短
建議您給孩子講解兩句話,是古人說的,但誰也不知道是誰說的了:
頭重腳輕輕挑重,腳短路長短量長。
——這將讓孩子對長與短等世物產生非常的理解與記憶能力。
⑸ 小班區分長短的公開課
活動目標:
1、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及學慣用香皂洗手的正確方法。
2、知道在飯前、便後要洗手,增加安全衛生意識。
⑹ 托班認識長短語言教案
短語言fyuyju
⑺ 幼兒園識字教案:認識「長、短、粗、細」
教學目標: 1、比較長短差別明顯的3~4個物體,按從長到短活從短到長的順序排列。 2、願意大膽描述自己的排列順序。 教學准備: 幼兒每人3~4根吸管、排序板等。 教學過程: (一)引導幼兒復習比較長短引導幼兒比一比、找一找,分別找出其中最長、最短、比較長的吸管。 (二)按長短排序 1、鼓勵幼兒自由探索:為3根吸管排序。 2、引導幼兒描述排序順序:從長到短或從短到長。 3、再增添一根吸管,引導幼兒再次排序。 教學延伸: 1、畫面條:投放書面聯系、水彩筆,引導幼兒在一組線條中添畫一跳最長、最短或比較長的線條。 2、操作組:投放鉛筆、鐵線、毛線、紙條等引導幼兒為各種材料按照長短排序。 設計背景 創設附合中班幼兒學習、觀察、認知粗細的區域游戲活動環境。 活動目標 1. 學習比較物體的粗和細,能從粗到細給三個物體排序。 2. 培養幼兒觀察、比較的能力。 重點難點 1. 重點:發現物體的粗細差異並按排序。 2. 難點:感知物體的粗細,知道粗細的基本概念 活動准備 1. 准備粗細不同的紙筒娃娃(三個)、毛線、棍子。 2. 裝有幾種粗細不同物體的「奇妙的口袋」。 活動過程 1. 導入課題:手指游戲《會變的小手》「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客人,你們想認識他們嗎?」 2. 老師出示粗和細兩個紙筒娃娃讓幼兒觀察,引導幼兒認識誰粗,誰細。 3. 出示粗細不同的兩種毛線,讓幼兒觀察後說說哪根是粗的,哪根是細的,並讓他們摸一摸,說說你是怎麼知道它是粗的,怎麼知道它是細的,啟發幼兒是通過比較而知道的。 4. 游戲《奇妙的口袋》讓幼兒從中摸出粗或細的物體,讓他們知道粗和細是相對的。 5. 出示三根不同粗細的棍子,讓幼兒找出最粗的和最細的,並排序。 6. 分組操作 (1)從奇妙的口袋裡摸出粗或細的物體。 (2)按粗和細把物品分成兩類。 (3)讓幼兒從「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和細的物體並給他們排序。 活動延伸: 比較周圍環境中各種物體的粗細,回家後比較家裡各種東西的粗細做記錄。
⑻ 誰有二年級認識長度單位的教案
教學目標 :
1.理解使用統一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的必要性;
2.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3.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數)
4.培養動手能力和主動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和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教學難點 :
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教具:
刻度尺一把,5厘米的紙條,圖釘,棱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體,別針,花生。
學具:
刻度尺一把,三角尺,一根繩子,新的鉛筆一支,較長的紙條,一角的硬幣。
教學過程 設計:
一.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1.情景設置,用不同的測量工具進行估計和測量
提問:你能說一說你的課桌有多長嗎?你知道你的數學課本有多長嗎?(提示:左、右小組分開測量。可以用你有的東西比一比,測一測)
2.提出測量中的矛盾問題
(1)在剛才的實際測量當中,有的同學說數學書有5顆別針那麼長,有的同學說數學書有4個三角形那麼長,有的同學說數學書有2把小刀那麼長。
師:為什麼我們都是測量的同一邊量出的結果不一樣呢?
(2)實際生活中人們用不同的測量工具也就是用不同的長度單位測量,這會帶來交流的不方便,那麼我們需要統一的長度單位,你知道有那些嗎?
3.揭示課題,介紹測量的工具
⑼ 小班蒙氏數學 認識長短教案怎麼寫
目地要求
1.在游戲活動中通過對應比較的方法感知物體的長短。
2.在操作中學習比較物體的長短,找出最長和最短。
3.培養幼兒觀察力和判斷力,體驗學習的快樂。
准 備
1.教具:長棒
2.學具:長棒
3.長短一樣的3根鉛筆
4.長短不一樣的3根吸管
5.長短不一樣的3條毛線
科學領域:蒙氏《認識長短》
(一)預備活動:
走線:幼兒隨著優美的旋律輕輕地走在線上。
(二)以「長棒城堡」引入活動.
(1)感知長短。
師:小朋友們,歡迎來到「長棒城堡」今天是長棒國王
的節日,我們的長棒娃娃已經等候多時了。
師:長棒過歡慶節日。看他們多高興!這些長棒哪裡不
一樣呢?(教師引導幼兒說出「長短」的不同)
(2)認識最長和最短。
師:三根長棒娃娃誰最長呢?(教師引導將「長棒」一
端對齊進行比較,找出那根最長那根最短。)
(三)出示鉛筆、吸管、毛線,讓幼兒找出最長和最短。
師:咦,鉛筆朋友和吸管朋友還有毛線朋友也來比長短
了,請小朋友幫忙找找看誰最長誰最短。你怎麼知道用
什麼方法知道的?
(四)幼兒操作:
1、教師提出要求:
(1)比較時一定要將長棒一端對齊進行比較。
(2)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出哪根棒子最長;哪根棒子
最短。
(五)游戲活動:比一比
師:盛大的舞會就要開始了,請小朋友們每人邀請一根
長棒娃娃一起跳舞吧。和你的好朋友比一比,並要說出
:我的最長(短)。
(六)收拾學具,活動自然結束。
師:長棒娃娃要回家了,現在請小朋友輕輕地把它們送
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