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詩《詠華山》原文是什麼
古詩《詠復華山》原文如下:
只有天制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② 《詠華山》寇準
《詠華山》
(宋)寇準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③ 《詠華山》急用!!!!!
「華山」是我國五嶽中的(西)岳,《詠華山》寫的是(宋)朝宰相(寇準 )七歲是詠詩一事,他詠的這首詩:(詠華山 )
天下名山眾,/惟此最險峻。/名山各千秋,/惟此多神韻。/石蓮怒放姿,/蒼龍騰飛陣。/三峰插南斗,/一掌攬北辰。/突兀傲蒼穹,/峭拔垂乾坤。/巨靈傳神話,/老君有軼聞。/群仙天外客,/毛女秦宮人。/造化真奇巧,/引世探迷津。/遂使樂山者,/慕名頻登臨。/李白嘆崢嶸,/韓愈為驚魂。/端的神仙境,/真源費猜尋。/徒羨陳希夷,/雲台隱終身。/往昔我首途,/曾作《華山吟》。/今再來拜謁,/重逢意尤深。/欣喜有纜車,/如鸞飛天門。/松濤壯人懷,/惠風拂衣襟。/不求靈丹葯,/不採茯苓根。/不慕羽客居,/不思歸山林。/自知是凡骨,/豈能免浮沉?!/只望覓凈土,/仰賢沐清芬。/幸又臨絕頂,/頓作方外人。/煩囂俱拋卻,/返璞竟歸真。/東迎旭日升,/西醉火燒雲。/始悟天寥廓,/山雄賴地脈。/大塊即華章,/深壑有詩痕。/但願借飛瀑,/滌我心上塵。/但願借晴嵐,/潤我筆下文。/快哉逍遙游,/俯仰已忘神!
你還知道那些著名的山,寫出贊美這些山的詩句:
( 《游泰山》
李白
登高望蓬瀛,想像金銀台。
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
)
④ 詠華山怎麼背
古時來候,有個小孩兒跟先生去登自華山。
他們沿著山路艱難地爬上山頂。啊!華山真高哇!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太陽顯得那麼近,山腰間飄著朵朵白雲。小孩兒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好詩!好詩!」先生連連點頭稱贊。
這個小孩兒就是宋代的寇準,那年才七歲。
⑤ 詠華山的故事怎麼背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⑥ 詠華山這篇課文內容
詠 華 山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⑦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詠華山怎麼講
(一)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綠線內的12個只識不寫。認識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詩文對照,體會古詩的意思,使學生感受到華山的壯麗雄偉。
教學重點難點:第二段。
教學具准備和輔助活動:投影、生字卡片。
作業安排和設計:
課內:組詞、抄寫生字、看生字說偏旁結構、聽寫生字。
課外:背誦課文。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22。詠華山(齊讀)
2.學習生字「華」
3.釋題。
詠,就是用詩詞來敘述。
4.指導看圖。
(出示華山風景圖)簡單介紹華山的地理位置,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圖意然後提問:通過看圖,你們覺得華山有什麼特點。
5.華山到底怎麼個高法?本課是誰詠華山?請大家帶著這些問題聽老師讀課文。
二.范讀課文
1.范讀課文。
2.指導學生藉助拼音自由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詞
1.卡片出示生字,指名認讀。
2.開火車讀生字。
3.分析字形,指導書寫,理解部分字意。
4.描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要求:
(1)看準字的結構,放慢速度。
(2)在練習本上練寫生字
5.照樣子,按筆順描紅。
四.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出示生字,認讀。
2.指名按課文自然段讀課文,讀後正音。
二.講讀課文
1.學習第一段。
(1)出示圖一,指導看圖,要求學生用「什麼時間,誰去干什麼」的句式說出圖意。課文里是怎麼寫的呢?
(2)指名讀。
(3)小結。齊讀。
2.講讀第二、三段。
(1)出示圖二,小孩和先生來到了什麼地方?他們是怎麼來的?
a.指名讀第二段的第一句話。
b.怕華山為什麼如此艱難?
c.指導朗讀。
(2)下面兩句是他們爬上華山後的感嘆。提問:這兩句都用了什麼標點符號?從這兩個感嘆號可以想像出他們的驚訝程度。自由讀、指名讀、評議、齊讀。
(3)華山到底怎麼個高法?
a.齊讀四、五句。
b.指導看圖理解第四句話、第五句話。
c.指導讀第四句話、第五句話。
(4)在山下看,白雲高不可及,現在卻在山腰間,如果你就是圖上的孩子,你的心情會怎麼樣?釋詞「情不自禁」。
(5)學習課文中的古詩。
a.指名讀古詩。
b.師點撥:前面兩句話已經點明了詩的意思,請同學們找出寫與詩句意思相對應的句子。指導理解「更」、「齊」、「舉」、「首」的意思。
c.指導朗讀。
(6)讀了這首詩,你們覺得這首詩寫得怎麼樣?好在哪?
a.學習第二段最後一句話。讀句子,理解「稱贊」的意思。
b.指導朗讀。
(7)這小孩子真不簡單,他是誰?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什麼。自由讀第三段。
這個孩子是誰?我們班上有沒有同學對他有所了解?
(8)隨老師齊讀課文。
三.小結
不知大家有沒想過寇準7歲的時候,為什麼能脫口吟出這樣的好詩?是(使學生明白學好語文、用好語文的重要性。向學生提出希望,勉勵他們更加努力學習。)
四.作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練寫生字。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聽寫生字。
2.看生字,說出偏旁、結構。
二.朗讀訓練
1.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2.同桌互讀。
三.指導背誦古詩
1.教師范讀古詩。
2.指名讀古詩,評議,說說詩句的意思
3.自由練習讀,嘗試背誦古詩。
4.指名背誦。
四.練習
1.口頭擴詞。
頂()()()齊()()()
2.寫筆順。
與華
(二)
小學語文蘇教版教材第二冊第七單元中的一篇閱讀課文——《詠華山》,它是蘇教版小語教材採用古詩教學的新課型——「文包詩」。根據課文敘述寇準跟老師登華山時詠詩贊華山的事,我為本課制定要完成的教學目標是:會讀本課生字詞,通過反反復復誦讀課文,理解生字詞;藉助圖畫,依託觀察、思考及想像,進行詩文對應,體會古詩的意思,感受到華山的雄偉壯麗,從而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一、自主合作學習,培養創造力。
自主、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標准提出的要求,是提高課堂主體參與,拓寬學生情感交流的一種渠道。在教學中,我更多地採用了讓學生自主、合作的方式去學習、交流、檢查讀課文情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等,引導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自讀、自悟、自主探究。啟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評議,深化理解了課文內涵,在交流中提出不同的創新見解,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各種能力,促進了創造精神和創造力的培養,使得雙向互動的交流得以實現。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閱讀水平。
新《課標》把「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作為低年級閱讀教學目標的第一條,可見激發閱讀情趣在低年級是多麼重要。因此,我這堂課的教學也注意到這一點:新課伊始,我先出示一幅華山掛圖來創設情境,讓生首先對華山有感性的認識,再激發學生去爬山的慾望,引發學生的嚮往與遐想,在此基礎上告訴學生古代有個七歲的小男孩,不但登上華山還念出一首贊美華山的詩。這樣,學生便會急於知道詳情的強烈願望而去自發性進入閱讀。同時鼓勵學生在讀書時,利用邊讀邊想的閱讀方法去讀,從而提高閱讀的水平。
三、循文明像,體情悟道,突破「文包詩」難點。
「文包詩」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詩文聯系,借文悟詩。因此我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品描寫華山高、雄偉壯麗的句子上,讓學生通過觀察,貼圖的形式,理解華山高聳入雲的壯景,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能設身處地把自己當成文中的小孩,去登山、去讀課文,在充分理解句子意思,體會華山巍巍,聳入雲霄的特點後,出示詩句,讓生讀讀想想,「看誰能自己讀懂這首詩」,充分地相信學生,讓他們在讀中自悟、詩文對應,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
1、會讀本課生字詞,通過反反復復誦讀課文,理解生字詞;
2、藉助圖畫,依託觀察、思考及想像,進行詩文對應,體會古詩的意思,感受到華山的雄偉壯麗。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你們爬過山嗎?今天,老師就給你們推薦一座非常值得去游覽的名山,叫華山,
請大家看這座山(指圖)-這就是華山
2.你覺得華山怎麼樣?
是呀,我也覺得華山雄偉壯麗,高聳入雲。看到這么高的山,老師情不自禁的想吟誦一首詩來贊美它(只要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底。)
3.喜歡這首詩嗎?這首詩是古代一個7歲小孩寫的。
4.你想不想知道他是誰,為什麼寫這首詩,
那我們就一起來讀讀24課《詠華山》,讀了以後,你就懂了(板書)
請大家翻開書p135頁,自己讀讀課文,不會讀的先拼拼音,難讀的地方多讀幾次。
二.初讀課文。
1.自讀。
2.同桌相互檢查
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可真高(像這位、這位同學讀得可認真了,他們遇到難讀的地方就反反復復的讀,那麼現在請你們把認為難讀的地方,讀給同桌聽。如果還有讀不準的詞,就請他教你)(生互相練習)
3.檢查。
我瞧瞧,哪位小老師教了同桌(請生回答)你教了哪些詞呀?(學說,師板詞。板後齊讀)
4.生第一次讀課文
我們把難讀的詞語讀會了,現在試試讀讀課文
5.生邊讀,師邊板詞
老師還發現,有幾個詞語也很難讀,誰能來教教老師讀。(齊讀詞語)
6.再讀課文。這回有沒有信心,把課文讀得比上次好。
三.品讀。
1.導語。
剛才大家看了華山,都覺得華山非常高,如果讓你去爬這么高的山你會覺得怎麼樣?(生答)
我們課文里的老先生和小孩跟你們一樣,也爬得好辛苦好睏難。課文里用哪個詞形容他們爬山困難呢?
2.引句子。「啊!華山真高哇!」
等他們滿頭大漢,喘著大氣爬到山頂,他們會覺得這山怎麼樣呀?(出示句子)他們的感覺和你們一樣
3.品讀句子。
A自由練習好,大家自己先練一練,看誰能把華山讀得最高。指名讀
你們讀得都很高,我們一起來把華山讀得高高的。齊讀
4.品後兩句。
華山到底有多高呢?讓我們一起跟小孩(帖小人)到山頂去看一看(出示句型)
A自己讀。同學們,先好好的讀讀這兩句,邊讀邊想,你看到了什麼?
B生答:a為什麼遠遠近近的山都跑到我們腳下去了呢?
b太陽為什麼顯得這么近呢?說明什麼?
c白雲不在天上,幹嘛跑到山腰去了?
C結束語。我們看到的這些景色都說明了什麼?
D分組合作練讀。我們分組練一練,練習讀這些句子。爭取每個人都能把華山的高讀出來。
E檢查反饋。那一小組先來,比一比哪組讀得最高(指黑板讀)
F師范讀。講朗讀的方法。要讀得好,有個小竅門,就是一邊讀一邊想。
G生齊讀。好,照老師的方法,我們一起來,把華山讀得高到太陽那去。
5.品古詩
導語:你們把華山讀得真高呀,假如你就是那小孩,站在高高的山頂上,紅日那麼近,白雲那麼低,多美呀!你的心情怎麼樣?
A、說說自己的心情
B、引詩
對,那小孩的心情-開心了,激動了,幸福極了,他控制不住自己的快樂。情不自禁的吟誦起來(板詩)讓生看手勢跟讀
C、練習讀詩
a自讀。
b詩文對應這些詩與這些句子是有聯系的,你們能把他們對應起來嗎?
1、討論交流
2、提問你認為哪句話,對應哪句詩?(這兩句詩應該與哪句話對應呢?)
3、總結、讀詩句這首詩和前面的句子一樣,都是寫華山很高很高。
男女賽讀(讀出華山的高來)
四.品第三、四段
你們覺得這首詩怎麼樣?寫得好嗎?
1.課文中老先生怎樣誇他(好詩好詩)
2.生誇「我們一起也來誇誇他!
3.他是誰?(寇準)我們一起把最後一段讀一讀。他今年幾歲?(7歲)用手指表示出來!
他和誰一般大呀?」
4.總結。(再讀全文)
五、總結結束。
1、華山的雄偉、壯麗
2、小寇準的聰明、能幹
3、鼓勵
⑧ 詠華山古詩意思
《詠華山》是宋朝宰相 寇準所作,寇準小時候,其父大宴賓客,飲酒正酣,客人請小版寇準以附近華山權為題,作《詠華山》詩,寇準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隨口吟出一首五言絕句:「只應天山有,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邁,回首白雲低。」比世人皆知的曹植七步成詩還要快出許多,真是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詠華山》 只有天在上, 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 回首白雲低. 緣境構詩,詩與境諧。孩子的詩是即景即情之作,與先前的爬山描寫投榫合縫,都突出了華山的高峻陡峭,氣勢不凡,顯得貼合山勢,准確傳神,應該說是難能可貴了。
求採納
⑨ 詠華山怎麼背
是杜甫《望岳》中的詠華山嗎?
西嶽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
安得仙人九節杖,拄到玉女洗頭盆。
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
稍待秋風涼冷後,高尋白帝問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