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苗鼓教學

苗鼓教學

發布時間:2020-12-15 22:15:52

A. 第一課 什麼是美術作品 思考與交流

第一課 什麼是美術作品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審美觀念和形式法則的產生。
2、培養學生以審美的眼光去看待美術作品,自學地保護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美的觀念和形式法則是如何產生的。
2、美術作品的基本內涵是什麼?
3、美術鑒賞的意義,自覺地保護民族文化。
三、教具與學具
教具:課本、課件及多媒體播放工具
學具:筆記本、筆
四、教學流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具:按常規進行
(二)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今天我們開始學習第一課:什麼是美術作品。這一課我主要是講3個問題。1、審美觀念的形成;2、美術作品含義;3、美術鑒賞的意義。現在我們開始講第一個問題。
教學內容1、審美觀念的形成
教學目標(1):審美觀念的形成是源於人們的生活實踐
教學策略:通過展示作品進行觀察與思考。
教師評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同學都注意到了美好的形象(展示圖片)
美好的事物(展示圖片)
美好的形式(展示圖片)
於是在我們的生活實踐中喜歡的人多了自然成了美,而那些不被大多數人喜歡的形象、事物和形式便成了丑。在形象方面例如:美術老師是美還是丑?還是在形象方面:例如頭上戴一朵花(老人、小孩和位置)因此一個人對美的觀念的形成是源於人們的生活實踐。例如:美麗、崇高、善良、莊重、幽默、真實等等,在生活實踐形成了自己的審美觀念。
媒體運用:展示美好好形象、事物和形式的圖片。
教師活動:教師提問:你對這幅作品有什麼看法,美還是不美?為什麼?
學生活動:學生站起來回答
教學評價:這個目標就是要解決審美觀念的形成?進而得出結論,審美是源於我們的生活實踐。
教學目標(2)美的形式法則的產生是在生產勞動中形成的
教師評述:美的形式法則例如有對稱、穩定、均衡、連續、抽象等等,我們的祖先在生產勞動中發現上小下大的物品和重心在中軸線上的物體容易放平和放穩,遵循著美的形式法則(展示彩陶圖片提問)。同時,我們的祖先在生產勞動中,創造了中國的象形文字(根據這些美的形式法則和對大自然的認識講解象形文字)。總之,審美觀念是在人們的生活實踐中產生的,而美的形式法則則是在生產勞動中形成的
媒體運用:展示象形文字和彩陶圖片
教師活動:這些文字和物體採用了哪些美的形式法則?文字象什麼形狀?
學生活動:思考回答
教學評價: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這些形式法則是在生產勞動中形成的。

教學內容2、美術作品的含義
教學目標(1):美術家為了審美的目的而創作的作品,當然是美術作品。
教學策略:講解、展示作品
教師評述:那麼什麼是審美:是人們一種特殊的心理活動。審是人們對美醜的評判。美是使人們感到愉悅的一切事物。它表現為人們對某一事物的看法
例如:《開國大典》油畫
例如:油畫《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時。南京》 作者陳堅

(這幅高2.2米、寬6米的油畫,真實地再現了1945年9月9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後,日本軍國主義向我國軍民投降的場面。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九時到九時二十分侵華日軍在南京正式簽字投降,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右)向國民黨何應欽總司令遞送簽字的投降書場面)
媒體運用:展示兩幅油畫
教師活動:講解、講問
學生活動:思考、聽教師講解
教學評價:通過教學了解美術作品的含義

教學目標(2):隨著社會的變化,某些實用器具原來實用功能退居次要地位,而審美功能得到凸顯,這種器具我們也稱之為藝術作品。
教學策略:舉倒、講解、提問
教師評述:例如《八角漆盒》,是明朝人裝點心的盒子,上面有松下聽琴圖,這個盒子是干什麼用的,給別人祝壽用的。展示另外一種明朝人裝點心的盒子,那麼我想問一問大家,這個盒子在明朝時是不是藝術作品?(學生回答,老師總結)還舉一個例子,夜壺(展示現代夜壺圖片)
學生回答老師總結。
夜壺是藝術品?(展示歷史上各個朝代夜壺圖片)
媒體運用:展示漆盒和夜壺圖片
教師活動:提問:八角漆盒在明朝是不是美術作品?為什麼?
學生活動:回答教師提問
教學評價:通過教學使學生懂得實用器具成為藝術品的條件(要擺進博物館供人參觀欣賞獲得獨特的審美功能之後才能稱之為藝術品)

教學目標(3):在認識美術作品的過程中,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當時價值不高,非常普及的美術作品,經過若干年之後,會成為備受關注的藝術珍品。
教學策略:講解、欣賞
教師評述:課本上列舉了兩幅年畫,一幅是「女十忙」,

一幅是「林黛玉與賈寶玉」,這兩幅年畫當時價格最低,印數最多,1角錢可以買幾十張,家家都有,非常普及,但是現在沒有了,是民間美術家和博物館爭先收藏的珍品(展示圖片),另外還有紅色收藏.
A、展示講解圖片60年小學課本的變遷。從這些小學課本中我們可以感受到60年來教育變化的巨大成就,
B、建國初期的語文課本特點是:毛主席像太陽。第一篇課文內容是「毛主席,像太陽,他比太陽更光亮。小兄弟,小姐妹,大家一齊來歌唱「。那時新舊時代剛剛交替,教材形式上還有著舊的特色。比如課本自左向右翻閱,採用舊社會時期的豎行排版方式,印刷的字為繁體字。
60年代的語文課本的特點是:滿紙的階級斗爭。有一道數學練習題的標題是「不忘階級苦,牢記血淚仇」。然後才切入到正式的數學問題:家裡有多少地,每年收多少糧食,要給地主交多少租,借了多少高利貸,過了多久就翻了多少倍……
70年代的語文課本的特點是:課本變成紅寶書。無論是語文還是數學,每一課的開頭都是「最高指示」,封面大多為紅色毛主席像,毛主席語錄佔了課本的大部分內容,完全像一本紅寶書,也被稱為「紅色課本」。
80年代的語文課本的特點是:課本的春天來了。「冰雪融化,種子發芽,果樹開花,我們來到小河邊,來到田野里,來到山崗上。我們找到了春天。」對於每一個改革開放以後出生的孩子來說是幸福的,純粹政治的內容終於從教材中消失,知識的春天來到了。優美散文、勵志文字、革命故事成為這一時期課文選擇的主流,像《狼牙山五壯士》、《誰是最可愛的人》、《小桔燈》、《背影》、《荷塘月色》、《生命的意義》、《海燕》等課文成為這一代人共同的經典記憶。
現在的語文課本的特點是:人文化人性化。「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這分別是當前使用的小學語文課本,內容富有時代氣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更大的一個變化是從2001年的課改開始,學生們可以選擇豐富多彩的課本。
B、毛主席的語錄取、像章
C、 毛主席去安源、連環畫:地球上的紅飄帶等等。)
媒體運用:展示收藏圖片
教師活動:講解欣賞
學生活動:欣賞、思考
教學評價:通過教學使學生懂得民間藝術品的歷史意義和價值。

教學內容3、美術鑒賞的重要意義
教學目標(1):豐富我們的知識,陶冶我們的情操。
教學策略:講解展示
教師評述:當我們以藝術審美的方式來認識世界的時候,整個世界的意義就有所不同,生活幸福,形象美麗。在這里我們先看一個短片,從這個短片中我們可以看出,生活在我們湘西這個地方的民族是幸福的,對美的追求有著自己獨特的感受和方式。(播放短片)。同時還豐富了我們的知識,例如我們土家族的服裝,超襠褲,布扣子等等(展示講解圖片),在這里我們可以獲得我們土家族的很多知識。
媒體運用:展示苗族、土家族的服飾
教師活動:形象表演,講解欣賞
學生活動:觀察、思考、欣賞
教學評價:通過教學了解美術鑒賞的意義

教學目標(2):自覺保護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
教學策略:講解、欣賞
教師評述:在我們湘西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播放短片,通過短片了解例如湘西的苗鼓、苗號、民族建築、臘染、銀飾、苗歌、刺綉、宗教活動、服飾、土家族的吊腳樓、還有舍巴節、擺手舞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優秀的民族文化,我們有義務保護和宣傳這些民族文化,但是我們現在特別是龍山的民族文化的保護還有待於加強,特別是建築的損壞,環境的破壞等等(從洗車——苗市——隆頭——里耶進行講解並展示圖片)

媒體運用:展示短片圖片
教師活動:展示講解
學生活動:思考觀察和欣賞
教學評價:使學生懂得民族文化是我們的財富
(三)課堂小結:
(1)、審美觀念的形成是源於人們的生活實踐 。
(2)、懂得了美術作品是美術家為了審美的目的 而創作的作品。同時還懂得了實用器具成為藝術品的條件以及民間藝術品的歷史意義和價值。
(3)、懂得了美術鑒賞的重要意義,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陶冶我們的情操。懂得民族文化是我們寶貴的財富,自覺地保護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
(四)、布置課堂作業:思考課本P3頁「活動建議」
(五)、板書設計
第一課 什麼是美術作品
1、審美觀念的形成
2、美術作品的含義
3、美術鑒賞的意義

第二部分 評價內容
1.清晰的思路歸納、統整著豐富的圖片,「審美觀念」、「美術作品」、「美術鑒賞」三個環節形成了有效的遞進,並且在首尾自然融入民族文化,使得教學設計有效且新穎。
2.「審美觀念」中的「美術形式法則」的彩陶和象形文字的例子很有說服力,符合雷圭元先生在中國圖案美中基於彩陶和象形文字是經典形式美的觀點。其包括多樣統一、比例、節奏、對比、和諧等,在義教新課標後的美術語言中有詳細解釋。
3.在「美術作品」中的一系列語文課本特點進一步提升了人文性質,有效拓展了學生理解的美術作品內容範疇。
4.通篇以傳授為主,學生的活動只限於簡短的回答,建議通過設定「美術作品」的爭論等組織形式,增強學生活動空間和時間,壓縮傳授的內容。

閱讀全文

與苗鼓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