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金剛經教學

金剛經教學

發布時間:2021-03-15 21:35:17

1. 金剛經能開悟么/金剛經能開悟么

金剛經能開悟啊,六祖大師就是在金剛經上開悟的。就怕你執迷不悟。

2. 金剛經和佛教的密宗有什麼關系

一個體系的,你若把佛教比喻成一所大學,那麼它因為學生的根器不一樣,開設了三大學區,也就是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和南傳佛教,而佛經,就是教學的教材,各大學區可以共用的,都是校長(佛祖)講的課

3. 怎樣誦金剛經凈空法師

凈空法師---讀經是修定,只管去念,不想它的意思

1學經教有秘訣,只管去念,不想它的意思。《無量壽經》一天念十遍,經念熟了,念一遍大概四十分鍾,兩個小時可以念三遍,所以一天念個十遍是很簡單的事情,不念經的時候就念阿彌陀佛。

2念經是修定,你要是起心動念,這一句什麼意思、那一句什麼意思,定沒有了,慧也沒有了。那是什麼?那是用世間的方法,把佛經當作一種知識來對待,這就完全錯了。

3念的時候規規矩矩、老老實實、恭恭敬敬去念,不著文字相,文字只要念得不錯,沒有念錯,沒有念顛倒,沒有念漏掉就行,不能著文字相,不能著名詞術語的相。不著文字相,不著名字相,名詞術語,不著心緣相,就是一味念下去就會得定,這個定是念佛三昧。

4得定之後依舊這樣念下去,不要改方法,讓你的定加深,深到一定的程度豁然大悟,就開悟了。開悟之後這經裡面意思全知道了,完全通達明了,這是佛教教學的方法、教學的秘訣。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要把自見念出來。

5自見就是自己沒有老師教,不需要別人講解,全通了。要不要老師?不需要。真正有這種緣分,自己找一個清凈環境,選擇一本經書,用這種方法,摒棄外緣,真誠恭敬,你念它個十年肯定開悟。

6古人能開悟,現在人一樣也能開悟,還可能比古人快一點。為什麼?古人障緣少,現在障緣多,你都能定得下來,你比古人就強。古人多少人生在現前這個時代不能成就,為什麼?環境干擾他。我們在現在這個環境能成就,功力比古人就高。

7方法重要,一定要懂得鍥而不舍,真干。讀經是修念佛三昧,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是求生凈土,是提升品位,這是真的,其他事都是假的,要真干。



4. 如何理解<<金剛經>>里的三段論

凈空法師---佛經字字句句沒有意思,可是字字句句又有無量義。你要認為這個佛經有意思,錯了,那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到什麼時候你才能看到佛的意思?自己完全沒有意思,你就看到佛的意思。

1 《開經偈》里頭,「願解如來真實義」,如來真實義是不二法。你要懂得如來所說一切法都是不二法,你就真正懂得如來真實義;如來所說的,你還要去分別,還要去執著,還在里頭打妄想,你是凡夫,你不解如來真實義。

2 我常常講,佛經沒有意思,你想什麼意思,那是你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你想錯了,佛哪有意思?你要真正懂得如來真實義,你要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如來真實義就在面前,你才真正能懂,所以不可以落在意識里頭。

3 世間法學容易,佛法難,難在哪裡?難在你放不下。你真能放下,不難;不能放下,真難。能真放下的,你才懂得如來真實義;你不能放下的,你就是讀遍《大藏經》,你也不解如來真實義,你所解的那個意思,都是你的胡思亂想,絕對不是佛的意思。

4 我在以前教學的時候常說,佛經字字句句沒有意思,可是字字句句又有無量義。你要認為這個佛經有意思,錯了,那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到什麼時候你才能看到佛的意思?自己完全沒有意思,你就看到佛的意思。

5 佛的意思是什麼?就是自性裡面的般若智慧,隨著你功夫的淺深,你功夫深你看得深,字字句句看得深、看得廣;你功夫淺你看得淺,這個道理,懂的人確實不多,為什麼?沒有入境界。

6 佛法是不二法,佛法沒有對立、沒有矛盾,佛法是清凈的、是平等的,佛法是一如的,你必須把自己內心裏面的對立和矛盾消除,你才能解如來真實義,為什麼?對立是二法,矛盾是二法。但是無論怎麼說法,要放下,不能不放下!放下多少,各人不一樣,總而言之,你多放一點,對你自己決定有好處。

7 我在講席里頭常常勸勉同學,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的享受、放下貪嗔痴慢,為什麼?無量無邊的罪業,都是這個東西造成的。如果不肯放下,沒救了,誰都幫不上忙。

8 你愈是能放下,你的心就愈清凈,愈接近性德。明心見性沒有別的,就是放下。如來的心是清凈的,我們自己心清凈了,才能體會到如來真實義。自己心不清凈,怎麼可能懂得如來真實義?那不可能的事情。由此可知,清凈心是多麼重要。

凈空法師---(讀經)到什麼時候能見到佛的意思?你一遍一遍念下去,念到心定了,清凈心念出來了,平等心念出來了,豁然大悟,大悟就是覺,那個覺的時候,意思就出來了,那就是真實義。

讀經不著文字相,不著名字相,不著心緣相。你只一直念下去,不要想這一句什麼意思,這一段什麼意思,可不能想,一想全錯了,那是你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佛沒有意思。到什麼時候能見到佛的意思?你一遍一遍念下去,念到心定了,清凈心念出來了,平等心念出來了,豁然大悟,大悟就是覺,那個覺的時候,意思就出來了,那就是真實義。塬來如來真實義是自性的真實義,自性的真實義跟一切如來真實義完全相同,通的。如來說經就從這個真實義流出來,你現在把真實義的源頭找出來,所以一切經不要學,全通了。

馬鳴菩薩說得很清楚,誰去照辦?學經教的人,哪個不著相?看經,著文字相、著名字相、著心緣相,叄相具足。學到的是什麼?學到的是佛學常識,不是真實之際、真實智慧、真實利益,叄個真實都沒學到,知識而已。這就是我們用這些妄心、妄想,把佛法變成世間法來學習,得到的是世間法,不是佛法。那我們換一換,把它反過來看,如果我們用真心,心地清凈,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來學一切世間法,一切世間法全是佛法,妙極了!再給你說真的,哪有什麼世間出世間?沒這回事。由此可知,全在用心,你用的是什麼心。會用心的是佛菩薩,不會用心的是六道凡夫。錯用了心,搞到六道輪回里頭去了,這是冤枉!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第一一六集)

5. 我想學習《金剛經》,該怎麼學習啊

安華橋西有個神玉藝術館,那裡每周六上午九點半都有公益課,隔一周上一次金剛經的課,佛眼觀影課程也是隔一周上一次,跟金剛經的課程正好岔開。金剛經開啟空性智慧,佛眼觀影以佛學視角看電影,把佛法融入世俗生活。兩個課都很好,可以去聽聽。你也可以搜索上善文教學會 ,找到學會的博客,裡面有學會課程視頻還有其他一些學會公益活動的介紹。祝您心願達成!

6. 八極拳金剛八式教學

南京有練八極的 我本身就是跟國術館的老師傅學習 他有不同的教學點 好幾個老師傅 我在中華門那邊練的 周一到周日都有人 浦口那就是大橋公園朱廣斌老師教學:時間就周六上午八點半到十點。

7. 正確的佛法入門教學

佛法如同世間所有的科學、技術等等學問一樣,沒有入門不入門,關鍵是一要把握住他的根本。
圓覺經上說: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凈覺相,所以一切的佛法,一切的如來,一切的菩薩,最根本,最核心的依靠是那個圓照清凈之心,未成佛之前,一定要靠智慧。。 佛法是智慧的學問,所以你可以從般若入手,佛陀在世,用二十二年講般若,可見般若之重要性。 這方面的經典,有心經、金剛經、圓覺經,般若經等等,自己可以沒事看看,一本一本的好好吃透。。不要害怕,經這么多難以有時間閱讀,你可以先拿其中小的,比如心經,吃透了,其它經,自然能通。。 真理只有一個,所有的描述都只是換了個句法 換了個名詞。

8. 有人向我說,金剛經教人一切不著相。

你念經總會念個偈對么?

「願解如來真實義」

你不念經,你怎麼「解」類?

不住一切法相,那是念到開悟之後的境界。

9. 怎樣學懂金剛經

阿彌陀佛

想學懂《金剛經》可以斷惡修善的同時,誠敬的讀書千遍,其義自現。不要思考,也不需要人講,自己就懂了。當然也可以在每日讀經的時候聽祖師大德的講經說法,網上很好找到凈空法師講過的這部經。

凈空法師---讀經是修定,只管去念,不想它的意思

得定之後依舊這樣念下去,不要改方法,讓你的定加深,深到一定的程度豁然大悟,就開悟了。開悟之後這經裡面意思全知道了,完全通達明了,這是佛教教學的方法、教學的秘訣。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要把自見念出來。

1學經教有秘訣,只管去念,不想它的意思。《無量壽經》一天念十遍,經念熟了,念一遍大概四十分鍾,兩個小時可以念三遍,所以一天念個十遍是很簡單的事情,不念經的時候就念阿彌陀佛。

2念經是修定,你要是起心動念,這一句什麼意思、那一句什麼意思,定沒有了,慧也沒有了。那是什麼?那是用世間的方法,把佛經當作一種知識來對待,這就完全錯了。

3念的時候規規矩矩、老老實實、恭恭敬敬去念,不著文字相,文字只要念得不錯,沒有念錯,沒有念顛倒,沒有念漏掉就行,不能著文字相,不能著名詞術語的相。不著文字相,不著名字相,名詞術語,不著心緣相,就是一味念下去就會得定,這個定是念佛三昧。

4得定之後依舊這樣念下去,不要改方法,讓你的定加深,深到一定的程度豁然大悟,就開悟了。開悟之後這經裡面意思全知道了,完全通達明了,這是佛教教學的方法、教學的秘訣。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要把自見念出來。

5自見就是自己沒有老師教,不需要別人講解,全通了。要不要老師?不需要。真正有這種緣分,自己找一個清凈環境,選擇一本經書,用這種方法,摒棄外緣,真誠恭敬,你念它個十年肯定開悟。

6古人能開悟,現在人一樣也能開悟,還可能比古人快一點。為什麼?古人障緣少,現在障緣多,你都能定得下來,你比古人就強。古人多少人生在現前這個時代不能成就,為什麼?環境干擾他。我們在現在這個環境能成就,功力比古人就高。

7方法重要,一定要懂得鍥而不舍,真干。讀經是修念佛三昧,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是求生凈土,是提升品位,這是真的,其他事都是假的,要真干。



10. 求金剛經原文和講解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講義』
阿難雲,此經是我親自聽佛講的,當時佛到了快要吃飯時,穿上袈裟,托著缽,由祗樹給孤獨園走進舍衛大城去乞食,後又回到原處吃飯。吃完飯,將衣缽收起來,洗干凈雙腳,在地上鋪好了座,坐下了。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講義』
佛陀坐下來的時候,眾弟子中道德及年歲最高的須菩提,在大眾中從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來,露出右肩,右膝跪地以表恭敬,兩手合掌以示皈依,很真誠地向佛行禮,贊了一聲曰:「希有世尊!師父你對於未成道的弟子,十分盡調護眷念他們的善心,對於已成道的弟子,就細細地囑咐他們一切。世尊!還有那些善男信女,若是發了菩提心的時候,要怎麼樣才能使這個菩提心常住不退?他們起了妄念的時候,要怎麼樣去降伏妄念的心呢?」佛答曰:「你所問,正合我意。」佛法是教學,機緣不成熟,不能講深妙大法,因眾生的程度達不到,講也是廢話。佛對須菩提曰:「照你所說的,如來我善眷念未成道的弟子,善囑咐已成道的弟子,發我未發之言,你既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要告誡你們,好好聽著,當與你們說。一般善男信女,既然發了菩提心,就是自然已露出如來的本性,就應該常住這個心,就應該如是降伏一切妄念心(道心進、凡心退,日光一照、黑夜盡明之意)。」須菩提長老當即敏悟佛意,故曰唯、曰然,答應「是、是」的意思,仍為大眾請示。願樂欲聞:願聽師父詳細說說這個道理。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講義』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照我如下說的方法,降伏其妄念心,方可常住菩提心。」降心的方法,就是要離四相,若要離相就應分別一切相,不作分別想。現在佛將眾生的相,統起來說有十種: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以上十種眾生的妄心,皆非菩薩的真心。
卵生(卵唯相生,指魚鳥龜蛇雞鴨鵝等類)
胎生(胎因情有,指人畜龍仙等類)
濕生(濕以合感,指水中鱗介含蠢蠕動之類)
化生(化以離應,指蚊蠅轉蛻飛行之類)
有色(指休咎精明之類)
無色(指空散消沉之類)
有想(指神鬼精靈之類)
無想(指精神化為土本金石之類)
非有想(指冬蟲夏草等類)
非無想(指螟蛉土梟等類)
一般講胎卵濕化四生。對四生的形成,佛在《大乘金剛經論語》講過。世尊曰:「一切眾生,無始劫來,種種顛倒,念念不善,深迷自性,久戀塵緣,從貪嗔痴,行殺盜淫,造諸罪業,無量無邊,輪回相遇,受形非一,略說四生,顛倒業本。一者卵生,是人先世,貪心機謀,計較為活,故墮卵生,魚鳥之類,貪高為鳥,見人高飛,謀深為魚,逢人潛沉。二者胎生,是人先世,貪戀淫慾,故墮胎生,人與畜類,本分貪淫,為人豎立,橫心貪欲,作畜橫行。三者濕生,是人先世,貪食酒肉,打鬧作樂,故墮濕生,爛蛆廁蟲,蠛蠓之類。四者化生,是人先世,心多變異,念念改常,面是背非,故作故犯,故墮化生,脫殼飛行,蛾蟲之類。」
佛告文殊師利,六道四生,唯人最貴,唯人最靈。佛從人中修成,業從人中造就。人能修福,決生天上;人能造惡,必墮地獄;有德為神,有道成聖。入五總路頭,福罪不由近定,臨命終時,隨業受報。人道不修,余道不及,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佛菩薩對十種眾生及六道眾生,以大悲心滅其罪業,示法說法,度他們超脫輪回六道,不生不死入於清凈無為之鄉。佛雖然如此滅度無限量、無計數、無邊際的一切眾生,但是實在沒有眾生得佛滅度。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眾生與菩薩,同具此菩提心(本覺本有),現在滅其妄念心而度歸清凈(不覺本無),原來就是還其所本有。自性自度,非如來所度之,方能使別有所得。世尊又曰:「須菩提!若他們有得我滅度的念頭,即執著我人眾壽者四相,還是自性中的眾生,尚未滅度無余,自然不是菩薩。這個道理,就是未悟的菩薩還是眾生,已悟的菩薩方是菩薩,實在自性自度,如來我,並無功於他們,但他們也不可有得如來我滅度的念頭。若存念頭,即執著四相,就不是菩薩。」
妙行無住分第四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講義』
佛曰:「須菩提!菩薩於無上正等正覺之法,應該不著相布施。不著相布施,就是要六根清凈,離開色、聲、香、味、觸、法(意、心)的塵相布施(施者忘施,受者忘受,並要忘所施之物。似此施空、受空、物空,謂三輪體空)。佛又曰:「須菩提!菩提應該不住相布施。是什麼緣故呢?因為著相布施,是局於有相,實在眾生之相,等一微塵,縱能獲福,並不久遠。若不著相,三輪體空布施,則無相可住。似這樣無住相的福,其福德不可思量,乃世人常說的功德也!與清凈自性相應故。」佛又曰:「須菩提!你說東方那個樣子無邊際的虛空,可以用心思度量否?」須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思量。」佛又曰:「須菩提!你說南西北方,同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合上下為九方的虛空那個樣子無邊際,可以用心思去度量否?」須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思量。」佛又曰:「須菩提!菩薩應該照我善護念,善付囑之教,如是降伏其心,如是常住其心,再不必另求住心也。」
如理實見分第五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講義』
佛曰:「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修行的人,能見如來的形體否?」須菩提回答:「世尊!不能見如來的形體,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我師父世尊您所說的身相,非身相,是法相,所以不能見。」世尊又告須菩提曰:「不但此也,凡世間所有的相,皆是空虛不實的。若是識破了諸相皆是空虛的道理,就可以見如來的法相了。」
正信希有分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講義』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師父說不住相布施,又說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這個無相真空的妙理,有大乘根基的善人,自必信受奉行,卻是有大多數的眾生,聽見這個說法,能生實信嗎?」佛告須菩提曰:「你不要這樣說,我說的法,即使深妙,又怎麼會沒有人全信呢?不但現前有之,至於將來,也是有的。就是到我入滅後,後五百歲,有持守戒律廣修福田的人,對此經中一章一句,能信以為實,也能印證這種人善根深厚。這樣的人不僅是一二三四五佛所種的善根,乃至從無量佛種得來的善根。若是有這個善根的人,聞此一章一句,心凈不亂,深信不疑。須菩提!如來我,以佛慧眼,洞悉此種凈信眾生,善根純熟,已悟得真空無相的道理,已離我人眾壽四相,並且無法相(執著此經章句,實信其言說,落於有見,是法相),也無非法相(執著於沉空守寂,陷於無見,是非法相)。這個緣故,就是這種眾生,若心有所取即著了我、人、眾、壽者四相,若執著此經章句,也是著了四相,若心執偏空,就是固執人死後身心都歸斷滅、歸於空無的一個錯誤的斷見,也與著四相無異。所以要放下兩頭之見,不應執有、也不應執無,方可悟入性空,自然離法。正因這個妙理,所以如來我說此法也是不得已,是因為要汝等離相見性,超越彼岸,不能不假此法門使汝等渡脫生死的苦海。倘是汝等見了自己的本性、證了涅槃之樂的時候,我法就可捨去無用矣。這個比喻,就好比編竹為筏,渡人過河,到了彼岸,此筏就無用了。似此佛的正法,尚且要放下,何況不是佛法的世間文詞、有相無實的五欲六塵的享受又有什麼堅執而不肯舍掉的呢?!」
無得無說分第七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講義』
佛曰:「須菩提!你的意思怎樣?如來果有所得正覺否?如來果有所說一定之法否?」須菩提曰:「如我解佛所說的意思,沒有一定的法,名為菩提,也沒有一定的法可說。這是什麼緣故呢?就是因為我師父如來所說的法,是無上菩提之法。可以心悟,不可以色相取;可以意會,不可以口說。我師父說的是非法(雖有而卻無),非非法(雖無而卻有),這個緣故,不但我師父如來,就是一切賢聖,皆用這個無為法自修。不過得道淺者(賢),或假言說章句而後自悟;得道深者(聖),就可以頓悟、頓修。其成功雖一,因根有利鈍、悟有深淺的差別,所以成功乃有遲速不同也。」
【須菩提,於意雲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講義』
佛曰:「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設若有人以七寶充滿大千世界來行布施,此人所得福德多不多?」須菩提答:「世尊!自然是很多。這是什麼緣故呢?這是因為這種福德是有相的布施,與我等自性中智慧的布施全無關系。究竟是無福德性,師父是就世間報施的福德而言,所以說多。」佛又說:「設若有人受持此般若經,或一卷半卷或一章半章,甚至四句偈,或為人演說經的意思,則他所得的福德比前說的大千七寶施的福德還要更多。」佛又曰:「須菩提!這緣故,是因為一切諸佛及成佛的無上正等正覺之法,皆從此經出。故雲般若是諸佛之母。」佛又曰:「須菩提!但是般若並非佛法。其意是本來就沒有佛法,不過假名耳。故雲佛法者,即非佛法。」
一相無相分第九
【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菩提,於意雲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講義』
佛曰:「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須陀洹當修行時,預先自念自己得聲聞初果否?」須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有得初果之念。這個緣故,是因為須陀洹雖不能頓悟真空,尚能僅僅強制其欲,能卻六塵境界,造入無相之門,得為聖人之流。」佛又曰:「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斯陀含當修行時,預先自念自己得聲聞第二果否?」須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有得二果之念。這個緣故,是因為斯陀含的心境,已造詣於至靜之處,但自睹之境,此心還是一生一滅,所以名叫一往來。實則無第二之生滅,前念方著,後念即離,心不著生滅之相,所以實無往來。」佛又曰:「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阿那含當修行時,預先自念自己得聲聞第三果否?」須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有得三果之念。這個緣故,是因為阿那含心空無我,已斷塵識思惑,內無欲心,外無欲境,習定已深,六塵四相,一一證空,而無不來之相,所以雖名不來,實在是永不來欲界受生也。」佛又曰:「須菩提!阿羅漢當修行時,預先自念自己得聲聞第四果否?」須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有得四果之念。這個緣故,是因為阿羅漢已心空相滅,無得道之念,又怎麼會有得果之念呢?實無有法,名阿羅漢。若是阿羅漢,自念得道,即著四相,就不能叫做阿羅漢了。」須菩提接著又說:「世尊!我師父曾說過我,我終日立於一切法中,不起一煩惱,不惱一眾生,無爭競,無計較心,已到極精妙處(三昧),在諸弟子中,許須菩提我為解空第一,是第一個脫盡人我、斷絕此念、離欲的阿羅漢!」須菩提又說:「世尊!我雖蒙我師父稱贊我如此,我實沒有得了阿羅漢道之念。世尊!我若有得了阿羅漢道之念,便是我生一妄念又安得六欲頓空?我師父世尊,就不說須菩提我是好於寂靜(阿蘭那)之行者。因為須菩提我,心原無所得亦無所行,唯本分上一塵不著,以此得名須菩提而已!所以我師父世尊,稱我是好寂靜之行者。」
(我們知五欲為財、色、名、食、睡。何為六欲?是欲界天中的慾望形態:色慾、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語言音聲欲、細滑欲、人相欲。)
庄嚴凈土分第十
【須告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雲何,菩薩庄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嚴佛土者,即非庄嚴,是名庄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雲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講義』
佛曰:「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來我從前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否?」須菩提答曰:「世尊!我師父您在然燈佛所是自悟自修自證,於法實無所得。」
佛又曰:「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菩薩這些覺悟的有情眾生,於佛土之中作善緣福業,庄嚴佛土了嗎?」須菩提答曰:「非庄嚴。這個緣故,因為我師父您所說的庄嚴,非形相庄嚴,如黃金為地、七寶為台等,不過都是心之所現。心凈國土凈,凈心無穢土,此即無法、無定法,萬法唯心。有形有相的庄嚴,不過名為庄嚴(實未庄嚴)而已!」
佛又曰:「須菩提!所以諸菩薩摩訶薩,應該如此一心不亂,生清凈心,不可住在六塵法上生心,否則心被六塵緣影所縛,妄念旋起,心怎麼能清凈呢?原來眾生的覺性(清凈心)妙湛圓寂,本無所住,如明鏡現前,物來悉照,物去即空,所以若無所住,則生清凈心矣!」
佛又說:「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你的意思怎麼樣?是身為大否?」須菩提答曰:「甚大,世尊!這個緣故,雖然此身甚大,可是有形有相的東西都有生滅,都無常,免不了成住壞空、生住異滅的輪回而不能叫大身,但如我師父從前所說非相之法身,此身才是清凈之本心,是法身也。此心包太虛空,遍法界,無相無住,頓入圓明,豈有形的須彌山所能比量么?這個無相的身才是真的大身啊!」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雲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講義』
佛曰:「須菩提!如是恆河所有沙數,每一粒沙等於一恆河,你的意思怎麼樣?恆河之沙多不多?」須菩提答曰:「世尊!甚多,一沙各為一條恆河,其河尚無數之多,何況河中的沙呢?」
佛又說:「須菩提!我今實在告訴你,若有善男信女,以一粒沙當作一個世界,用充滿如恆河沙數那麼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布施,得福德多否?」須菩提答曰:「世尊!甚多。」佛告須菩提曰:「若善男信女,在這本經中一章一句,乃至受持四句偈等演說給人聽,這個法施的福德遠比前寶施的福德,更多多矣。」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講義』
佛再曰:「須菩提!若有人隨便在什麼地方演講此經乃至四句偈等,使諸聽經的人消除妄念,當可知這一卷的真經就在此處的身中,就可感應天道的菩薩神明、人道眾生、阿修羅道的惡魔等,皆來花香頂禮,如同敬仰佛像塔廟一般來供養。何況有人多多能受持讀誦此經,以求悟性。」佛又曰「須菩提!可知道這種人是成就於無上菩提之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更無有一法能超乎其上的。要知道自心即是佛,並不是從外得。所以經典所在之處即有佛在。可以說,宛然如與佛弟子三寶同居,焉有不成就之理,豈不可尊可重乎?」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雲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於意雲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講義』

閱讀全文

與金剛經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