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第一節課教案
教學目標:1、通過新同學的自我介紹,讓大家有個初步的了解,並在輕松愉悅的互動環節中,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環境,使新同學無拘束感。2、通過講解使學生明白為何有的課本要循環使用,從而進行節約能源和環保的教育。
3、通過對寒假作業的反饋,讓每位學生明白自己的作業達到怎樣的高度,再通過「寒假之星」的評比知道「山外有山,樓外有樓」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簡短又生動的歡迎式
師:這個學期我們的好朋友周書予離開了我們,相信大家一定還記得休業式那天的情形吧,我們是那樣的捨不得,但是,沒有辦法,因為他的爸爸媽媽工作調動的關系,他只能離開我們了。今天,沈老師非常高興地告訴大家:我們班又來了一位新同學!下面我們就請他上來介紹一下自己吧——(鼓掌歡迎)
1、自我介紹
新生:我叫盛一軒。我非常高興能成為這所學校的學生,我會努力學習的。今天我到教室里已經看到了很多我以前大班的好朋友,我很開心。(事先我並沒有和孩子說要自我介紹,但孩子顯得很大方,聲音也很響亮,說得也很有水平,真棒!)
師:真的嗎?(孩子點頭)那你能指出這些好朋友嗎?(孩子再點頭)
於是,朱天齊、段曉禾、湯潤言、魏沈冰、蔡錦宏、啦啦(張曉宇)一一被他點到,站了起來,還有一個他想不起名字了,大家幫他一起說——「蘇俊瑋」。(在這個過程中盛一軒每叫到一個好朋友,下面就是一陣驚奇的呼聲,他的高興也就顯而易見了,我原有的一點點擔心也盪然無存了,課堂也從開始的拘束變得活躍起來,下面的竊竊私語聲多了起來。我靈機一動:何不來一個互動呢?)
2、精彩互動
師:既然你們都是盛一軒的好朋友,誰來代表一下說幾句?
(孩子們是的毫無准備的情況下被我將了一軍,因此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敢說,都搖著頭。然而其他的孩子倒躍躍欲試,小手舉得老高,我便叫了幾個孩子。他們談到了學校的規則,如下課不在走廊上亂跑、不能在教室里玩游戲、上課要專心聽不做小動作等,其實在告訴新同學的時候,對規則大家都得到了復習,真是一箭雙雕啊。)
師:面向新生,下面你再介紹一下你原先在什麼學校讀書,你們那裡的規則又是怎樣的呢?
盛一軒:我原來是在實驗小學讀書,教我的是周老師。我們周老師也要求我們不能到操場上亂跑,上課要專心聽講,和你們差不多。
師:是呀,其實很多學校的規則都是差不多的,所以我相信你在我們學校也會覺得像在原來的學校一樣,甚至可能會更快樂,因為你有那麼多熟悉的好朋友,對嗎?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盛一軒的加入!(響亮的掌聲)
3、小結
師:大家的熱情我都看到了,希望在接下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能以小主人的樣子幫助盛一軒,讓他盡快適應我們這里的生活。另外,大家有沒有發現,盛一軒在自我介紹時聲音是多麼的響亮啊,態度也是非常大方,值得我們所有的同學學習,而剛才主動站起來向盛一軒介紹我們學校的情況的孩子也是非常棒的,你們真像一個小主人。
【設計意圖】:本來這個學期的插班生是很少的,而我們就有了這樣的一個例外,調走一個又新來一個,雖然在人數上並沒有變化,但確實是有了變化。我想利用這短短的十幾分鍾時間讓新來的孩子消除拘謹感,更想讓在座的孩子們有一種主人翁的意識,用熱情和掌聲來包容他。
二、節能又環保的課本循環使用
1、學習學校下發的「循環使用課本的相關說明和要求」
在這里主要向學生說明這學期音樂和美術這兩本書的使用辦法,讓沒有借到書的孩子放心,同時對為何要這樣做進行明理教育。
(1)節約意識:因為每年在印刷這些課本的時候要消耗掉很多大樹。
(2)環保意識:因為在印刷這些課本的時候會造成很大的環境污染。
2、愛護課本的教育
就現在的情況看,我們有很多課本將開始循環使用,也就是你現在用的書下學期可能就要給學弟學妹們用了,因此我們要愛護我們的課本,不在書上亂塗亂畫,不要損壞課本,學期期末的時候,我們將進行「愛護課本之星」的評比。
【教育意義】:首先讓孩子們從心理上接受這一變化,對於即將使用的舊書有一種坦然自若的表現,並做到愛護自己這學期的所有新書,進行愛書的教育。同時對孩子進行一次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教育。
三、切實有效的寒假情況反饋
1、逐項反饋
從昨天下午和晚上的檢查與統計來看,絕大部分小朋友能按時完成作業並上交,的但也有個別還沒交齊的孩子。
寒假新時空:全部上交!其中何羽鑫的作業本最讓我感動,上面全是家長批改過的紅勾勾,這樣的寒假作業才是真正有效果的。
寫話本(日記):在寒假時要求寫一句話或幾句話的日記,數量是8篇,但統計下來真的寫8篇的只有10個小朋友,絕大部分孩子都超過了這個數,有張靖宇等7個小朋友是每天都寫,共寫了23篇,10篇及以上的有26人。
學校的兩份實踐作業:3人未交齊!從填寫來看,孩子和家長都很認真,在安全出行倡議書中,家長的感言寫得猶為出色,另外,有28個孩子製作了(畫)了交通標志圖。而在安全網路中,我們的班級博客依舊紅火,共發博文173篇,其中最多的一個孩子康馨發了24篇,回復數也相當可觀,有很多活躍成員,如張曉宇、王雨桐、何羽鑫等。
報告單:還有4人未交!我晚上仔細閱讀完報告單上的「家長寄語」,心中滿是感動,為家長的那份細心、耐心、寬容心,以及對孩子保存的那顆希望之心。
美文欣賞:還有4人未交!由於閱讀的量很大,我只是粗略地看了一下,又由於題目的靈活性,這項作業我想抽一定的時間和大家一起講評。
從以上數據來看,絕大多數孩子和家長都很重視寒假作業,在玩好的同時也學好,學中玩,玩中學,相得益彰。
2、寒假之星評比
(1)宣布獲獎名單
說實在的,很多小朋友都做得非常棒,但由於數量的限定,只能是優中選優,評出以下「三星」獲得者——
文明、安全星:許宸銘、呂文豪、康鑫
學習、實踐星:湯潤言、沈藝、徐欣妍
博客之星:張曉宇、王雨桐、何羽鑫
(2)發獎狀
3、教師小結
【教育意義】:通過對寒假作業的梳理,讓學生意識到老師的重視和認真,通過表揚一批優秀的孩子,讓其他孩子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能鞭策自己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更加努力。特別是發獎的及時性,使得很多孩子心生羨慕,而獲獎的孩子更是滿懷激動,同時印證了那句話「付出必有回報」的道理。
【教學反思】:
新學期第一節課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坐不坐得住是一大考驗,因此在安排內容上我也是再三斟酌,本來還安排了熟悉本冊教材這一環節,但看到孩子們在歡迎新同學時興致那麼高,我便靈機一動在其中穿插了一些學校規則的回顧,因此也就刪減了熟悉教材這一部分。
在三個環節的實施中,孩子們對於和新同學的互動非常感興趣,發言也非常積極,而新同學的大方和大聲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在今後的課堂中能做起來。而對於課本的循環使用,孩子們雖然能聽懂,但節能和環保的意識還不太強,對於使用新書還有著偏見,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隨時提醒,特別是愛護課本方面。而最後的寒假作業反饋,孩子們個個睜大了眼睛,聽得非常仔細,特別是被表揚到的孩子顯示出眉飛色舞的樣子,但幾個「釘子戶」還是觸動不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節課下來,孩子們明顯得累了,一直堅持到最後都坐得端端正正的孩子是寥寥無幾啊,東倒西歪的卻大有人在,看來在課堂常規方面還需要不斷加強。
B. 出師表優秀教案
給你個網址,裡面有很多 去參考一下
http://www.eku.cc/xklist.asp?xid=204&cid=5&km=yw&zy=ja
教學設想
《出師表》是一篇上書言事的應用文,也是實用性很強的議論文。其中關於修明政治所作的闡述,對後世很有借鑒意義。這篇文章的寫作風格卻又與我們通常所理解的應用文迥異,作者以懇切的言辭,表達了真摯厚重的感情。多數學生是喜歡這篇課文的。除文中少數語句必須由教師解釋外,絕大部分語句可以讓學生對照註解,相互啟發,自行弄清大意。但文章內容上的重點到底是什麼,學生往往把握不住;對於諸葛亮是怎樣突出他的論述重點的,學生更難以體會得深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把課文的重點、難點化成若干足以啟迪學生思維的問題,並把這些問題按合理的順序編排,進而把學生的閱讀思考活動導向深人。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諸葛亮是中國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顧茅廬…『火燒赤壁」「六齣祁山」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諸葛亮的文才韜略令人傾倒。他撰寫的《出師表》是漢末以來的傑作,文章質朴誠摯,志盡文暢,為後人所敬仰。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傑作。
二、釋題,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1.「表」這種文體的一般內容和作用。
明確:「表』』的一般內容是議論和敘事,往往帶有抒情色彩。它是古代奏議的一種,常用於向君主陳說作者對國家大事的意見、建議等。
2.「出師表」該如何理解呢?
明確:在出師前對國家大事的意見、建議。
3.本文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寫的?
明確:寫於蜀漢建興五年蜀漢第一次出師伐魏之前,當時蜀漢已從猶亭戰役的慘敗中恢復過來,既與吳國通好,又平定了南方叛亂,所以諸葛亮決定北上伐魏。
4.諸葛亮寫作本文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希望國內政治修明,有一個穩定的後方,使他「北定中原」的計劃得以實現。
三、朗讀課文。
1.教師范讀。
要求:學生認真聽讀,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兩遍。
要求:讀准字音,盡量讀好句中的停頓。
3.正音。
崩殂(cú) 侍(shì)衛 陟(zhì)罰臧否(zàngpǐ)
郭攸(yōu)之 費棉(yī) 以遺(wèi)陛下
裨(bì)補闕(quē)漏 性行淑均(xìngxíngshūjūn)
行(háng)陣和睦傾頹(qīngtuí)苟(gǒu)全
猥(wěi)夙(sù)夜庶竭駑鈍(shùjiénǔdùn)
斟酌(zhēnzhuó)以彰(zhāng)其咎(jiù)
咨諏(zōu)遺詔(yízhào)
4.朗讀課後練習一中列出的長句子。
方法:讀讀,議議,請學生說說每句話的大意。
5.齊讀課文。
要求:讀准字音,注意句中停頓,盡量讀得流利。
四、請在課文中摘引原句,說說諸葛亮對國家大事提出了哪些意見和建議
明確:1.宜開張聖聽。
2.昭平明之理。
3.宮中之事,悉以咨之。
4.營中之事,悉以咨之。
5.親賢臣,遠小人。
6.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
五、請把這六條意見進一步綜合歸納,思考:諸葛亮是從哪幾個方面提出建議的?其中最關鍵的是哪一條?為什麼?
明確:四個方面的建議:1.廣開言路;2.賞罰公平;3.親賢遠佞;4.勵精圖治。其中最關鍵的是親賢遠佞。因為劉禪是個昏君,容易受壞人蠱惑,如不親賢遠佞,就會出現「妄自菲薄,引喻失義」,「偏私,使內外異法」等情況,再好的方針、政策也不能貫徹執行。而「親賢」更重要。「開張聖聽」,對賢臣「親之信之」,要「咨諏善道,察納雅言」等,都是開導劉禪要「親賢」。
六、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對照書上注釋,試著口譯全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本文是諸葛亮為北上伐曹而給劉禪上的奏疏。論理應當首先提出興兵北伐的請求,接著說明理由以及此次北伐的戰略計劃等內容。但本文只在第七、八兩段各有一句涉及北伐,其餘內容都與北伐無直接關系,而只是對劉禪提出勸告和建議,這是不是文不對題?為什麼?
明確:這絕不是文不對題,而是因為諸葛亮此次上表雖然是為了請命出征,但主要意圖卻在於勸諫劉禪「內修政理」,並向他提出有關的建議。根據史料,我們知道,劉禪一貫平庸無能,朝政事無巨細,都由諸葛亮負責處理。此次諸葛亮出師北伐,勢難匡誤救失,對國內政局是很憂慮的,因此他只有提出建議並薦人自代。這正是針對蜀國當時朝廷形勢而定的。
二、以上我們分析出的這些建議都是在文中第1、2、3、4、5、8這幾段中陳述的,那麼,6、7段在文中有什麼作用呢?
1.朗讀第6、7段。
2.學生口頭翻譯第6、7段。
3.討論第6、7段的大意。
(1)第6段是追懷先帝知遇之恩,概括寫自己不顧危難,二十多年來以效忠先帝為己任。
(2)第7段側重寫先帝託孤後,五年來自己竭忠盡慮地具體謀劃。
4.明確作用:這兩段的作用在於說明此次出師伐魏乃秉承先帝遺志、事在必行之舉,同時也是「我」竭盡忠誠,責無旁貸的職分。
三、再次朗讀第6、7段。思考:這兩段和全文關系是怎樣的?即出師伐魏與修明政治的關系是怎樣的?
明確:
1.從本文寫作的背景來看,「修明政治」是早在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就提出的一整套戰略中的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現在重新提出,目的在於為出師伐魏創造良好的政治環境,使北伐無後顧之憂,所以關系是十分密切的。
2.作為議論文來看,出師伐魏事在必行,正是叮囑後主修明政治的論據。正因為諸葛亮必須出師進駐漢中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所以不能不切囑後主好自為之,不能不把斟酌的損益、進盡忠言的重任委之於攸之、棉、允。
3.從表達方式上看,六、七兩段可以說突出地體現了「表以陳情」的特點。《三國志,諸葛亮傳》把這份上書原稱為「疏」,《昭明文選》始定名為「出師表」,大概正是充分注意到它在表達上的特色。以陳情的方式敘自己報效先帝的衷曲,不僅增強了感染力,也大大加重了所提建議的分量:修明政治這件大事可是關系重大得很啊!不能不靠你後主「自謀」啦!千萬不可有負先帝啊!不盡之意盡在其中。
四、第6、7段沒有直接談修明政治的問題,但卻有力地服務於這一中心,那麼請找一找,還有哪些話也起到類似的作用?
明確:第1段開頭兩句。第一句起首以先帝創業立言,喚起劉禪對自身所負重任的重視,接下來講形勢嚴重,說明修明政治的必要性。第二句講幸賴先帝善於用人,還有一批忠臣志土,說明修明政治尚具備有利條件。從表達上看,語意凝重,定下全文基調。
五、諸葛亮是在向劉禪提建議,但文中提到「陛下』』不過七次,而提到「先帝」卻有十三次之多,這是為什麼?
明確:不難看出,諸葛亮事事都以先帝之意為依據,句句都借先帝之口說出,既不失人臣之禮,更無教訓人主之嫌,使劉禪聽了,忠言而不逆耳,十分得體;同時也表明他本人處處念及先帝之遺德、遺訓,時時不忘先帝之殊遇重託,既能表明自己的心跡,又容易以情打動劉禪。文中雖然明提陛下只有七次,但暗提陛下尚有五處(即「誠宜開張聖聽」之前,「宣付有司』』之前、兩次「悉以咨之』』之前、「則責攸之」之前),實際共十一處,或表忠誠,或表心願,或提具體建議,表明諸葛亮處處為劉禪著想,使再昏庸的皇帝也不能無動於衷了。
總之,「受恩感激,,(『報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貫穿全篇,字里行間洋溢著對劉備父子的無限忠誠。
六、綜合全文,概括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
1.中心思想:指導學生自己歸納,教師進行抽查。
2.寫作特點:本文主要特點是議論、敘述、抒情相結合,這種把真摯感情融於議論、敘事之中的表現手法值得借鑒。
七、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小作文:從《隆中對》和《出師表》看諸葛亮的政治才能。
C. 匆匆這課的教案
匆匆-教學設計1
匆匆》是九義教材第十二冊新入選的課文,課文通過作者對日子的匆匆,一去不復返,逝去如飛的感慨,給我們以珍惜時間,在有限時間里多做有意義事情的啟示。
《語文課程標准》里強調:閱讀教學應重視主體閱讀感受和體驗,對課文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根據這點本課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過程中「悟情,悟理,悟文」。
一 激趣導入。
說幾句有關時間的格言送給別人或自己。
揭題,問: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交流對作者以及其作品的認識,教師作適當補充,並介紹當時社會背景。
二、初讀,感知課文大意。
(一)、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如輪讀、范讀、薦讀、小組讀、默讀等)讀課文。
畫出最能體現時光特點的詞語。
看看自己能讀懂什麼,有什麼地方讀不懂。
(二)、交流學習體會。
三、細讀課文,感受作者情感,感悟文章道理。
認真讀課文,畫出與作者有同感的句子,並通過感情朗讀表達出來。
說說自己畫了哪些句子。
出示句子:
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讀句子,思考:作者為什麼是這種感受?
指導朗讀:畫橫線的詞讀慢一點,重一點。③
在逝去如飛的日子裡,在千門萬戶的世界裡的我能做呢?只有罷了,只有匆匆罷了。
理解:徘徊罷了 匆匆罷了
問一問自己,能做些什麼
問一問自己想問的人能做些什麼
寫話練習:在逝去如飛的日子裡,我能做____________,我能做______________,我還能做_____________.
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雪,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麼呢?我何曾有著些像游絲樣的痕跡呢?
理解畫橫線部分,體會作者感情。
仿寫:過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
反復吟讀,說說自己的感想。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思考: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用書本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四、品讀好句,感悟文采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品讀第三自然段,看看哪些寫法值得你學習,你也來一兩句。
五、綜合活動:與時間老人真情告白。
學六年時光,一眨眼就要從我們身邊匆匆而逝了,想不想留住時光飛逝的腳步,讓我們小學的日子在長一點?可是,這樣的想法能實現嗎?唉!記得上節課那位因時光飛逝和我們一樣嘆息的那個人嗎?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他的名著《匆匆》。(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在MTV中賞讀課文。
2、欣賞完這篇課文,你最想說什麼?
(學生在上節感知的基礎上,進一步談自己對文章的領會)
三、選擇學法
一種無奈,一聲嘆息,來去匆匆的時光老人總是在一班的時光列車上向我們招手了,真想大聲的問他: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板書:一去不復返)
還好。朱自清已在課文中寫到:你聰明的告訴我!
同學們,我知道你們都是聰明的孩子,下面,就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課文,這一回,你們想怎麼學?
(學生匯報學法)自主學習。
四、自主匯報
在教師的啟發引導和鼓勵評價中學生去體會作者在時光面前的困惑、難過,無奈與最後在時光不復返中的覺醒。
五、升華體會
此時,我們再看課題《匆匆》,你會覺得它是作者對我們發出的一種怎樣的聲音?
在這種聲音中,讓我們齊讀 課文最後一段中作者再次對匆匆而逝的時光而發出的感嘆!
六、情感傾訴
同學們,時光老人在提示我們短暫的40分鍾就要結束了,想好一句你自己的時間格言送給我們身邊的人,好嗎?
D. 新蒙氏開心識字中班上學期《春曉》教案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古詩的含義,感受古詩的意境美。
2、能夠有節奏地朗誦古詩。
活動准備:教學掛圖、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觀察並討論畫面內容。
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觀察並說出畫面內容。
教師:請你們和老師一起仔細觀察掛圖,說說上面畫的是什麼季節?
上面有幾個人?他在做什麼?他看到了什麼?他在想什麼?地上為什麼會有這么多的花瓣呢?
2、請幼兒欣賞古詩,感受古詩的意境美。
(1)教師有感情地朗誦古詩,請幼兒欣賞古詩並感受故事的意境美。
教師:古時候有一位叫孟浩然的詩人,他把這幅美麗的畫面寫成了好聽的詩,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教師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古詩的含義。
教師:古詩叫什麼名字?
這首古詩是誰寫的?
春天的時候一覺醒來,不知不覺就亮了。當詩人醒來後,聽到外面到處是小鳥的叫聲,於是詩人就寫下了"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的詩句。
詩人想:昨天晚上又是風又是雨的,不知道有多少花瓣被吹打了下來,於是詩人就又寫下了"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的詩句。
3、教師教授朗誦古詩的方法,幼兒學習朗誦古詩。
教師教授古詩,幼兒朗誦古詩3-5遍。
教師:古詩中有的詞語有很多含義,所以小朋友們在朗誦時語速不要太快,音要拖得長一點。現在,請小朋友們跟老師一起朗誦古詩。
活動延伸:
教師可以給古詩配上優美的旋律,讓幼兒跟隨旋律朗誦古詩。也可以請幼兒把在家學會的古詩朗誦給大家聽,鼓勵幼兒相互學習。
E. 小學課外閱讀指導課教案
《好書交流會》——課外閱讀指導課教案:
一、指導目的:
1、讓學生在好書交流會中認識更多有益的課外書籍,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外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的過程中讓孩子體會到讀書的快樂,閱讀的樂趣。
2、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讀書方法的交流,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想像能力,形成初步的鑒賞能力。
3、在活動中進行團結互助的思想品質教育。
(二)交流讀書方法
有人說:「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既然你們這么喜歡讀書,讀什麼樣的書才能對我們有所幫助?(學生:要讀健康的,有意義的書。)
老師:你說得很對,讀書要有選擇地讀,內容積極、健康向上的書才能對我們有幫助。既然你們讀了那麼多書,肯定也有不少好的讀書方法?誰來說一說,你都是怎樣讀書的?你有哪些方法?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同學們說得真精彩,請同學們在以後的讀書活動中用到這樣的讀書方法,將讀書的快樂,用我們的筆,用我們的心記錄下來,讓他成為我們成長道路上美好的回憶。
(三)學生讀書,交流收獲
1、生借書,看書
2、全班交流收獲
三、總結
這節課,我們發現了很多好書,我也發現了同學們都很喜愛讀書。我很高興,希望大家課後在不影響學習的基礎上盡情地來圖書室借閱吧。最後,讓我們記住莎士比亞的這句話:(齊讀格言)
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
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F. 俗世奇人教案
《俗世奇人》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比較兩位奇人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品味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幽默傳神、極富表現力的語言。社會調查,搜集民間類似「刷子李」和「泥人張」之類的奇人趣事。
2.自主學習質疑提問明確探究學習問題;分組合作探究學習比較兩位奇人的異同;學慣用津味朗讀課文,體會語言風格。
3.了解我國民間藝人的高超技藝,培養重視搶救中國民間文化遺產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比較兩位奇人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品味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幽默傳神、極富表現力的語言。
2.比較作者描寫兩位奇人時採用的不同寫作手法;品味本文語言上的何獨到之處是本課的兩個教學難點。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質疑提問
1.導入新課。
同學們,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明代奇巧的雕刻家王叔遠能把一枚長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形象地再現了蘇軾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奇妙!奇絕!《口技》中口技藝人逼真的火景表演,能使在座的賓客「奮袖出臂,兩股戰張,幾欲先走。」奇妙!奇絕!今天,我們再來認識兩位高人,他們就是馮驥才《俗世奇人》中的「刷子李」和「泥人張」。
2.質疑提問。
學生默讀課文思考:
問題一、「刷子李」和「泥人張」各自奇在何處?
問題二、「刷子李」和「泥人張」的奇有什麼相同點,又有什麼不同點?
問題三、在寫兩位奇人時,作者分別採用了什麼樣的寫作手法?
問題四、品味本文語言上有何獨到之處?
二、合作探究,學習文章
1.分組探究,比較奇人。
(1)「刷子李」奇在:著裝奇——刷漿時必穿一身黑,幹完活身上絕對沒有一個白點。規矩奇——只要身上有白點,白刷不要錢。手藝奇——刷子李一舉刷子,就賽沒有蘸漿,但刷子劃過屋頂,立時雲雲實實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啪啪聲里,一道道漿,銜接得天衣無縫,刷過去的牆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開一面雪白的屏障。
總結:「刷子李」之奇就在行事奇、做派奇。他手藝出眾,技藝高超,原本已在「奇人」之列,但是,他為自己設立的近乎苛刻的「從業標准」更是奇崛之極。他以這樣的標准使自己遠遠超越了同吃這一碗飯的同行,使自己成為高山仰止的偶像。
「泥人張」奇在:手藝奇——台下看戲,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出來的泥人和台上的人一模一樣。出招奇——鞋泥捏頭像;賤賣海張五。
總結:而「泥人張」則是另一種風格。他沉穩、干練,面對他人羞辱鎮定自若,喜怒不形於色。他胸有成算,後發制人。面對無端侮辱,他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予以還擊,一招制敵。
(2)請同學們比較兩位俗世奇人,他們的奇有什麼相同點,又有什麼不同點?
相同點藝高人膽大。刷子李為自己設立了近乎苛刻的「從業標准」在奇中顯絕;泥人張在靜默中用智慧、膽量和技藝掙得自己的尊嚴。他們最大的相同點都是有高超的技藝,身懷絕技。不同點:刷子李以技服人,「刷子李」其實是用奇特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才能、渲染自己的本領。大膽的「承諾」,充滿自信,豪氣干雲。同時又心細如發,對於小徒弟細微的內心活動體察入微;泥人張以智取勝。這是一位個性內斂、應對從容的奇人,恰與「刷子李」形成鮮明的對比。
2.比較寫法:作者在塑造兩位奇人形象時分別採用了什麼樣的寫作手法?
作者在寫刷子李時採用層層渲染,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式來刻畫人物。如,正面描寫泥人張的著裝、規矩以先聲奪人的方式給我們樹立了一個闖盪天津碼頭的奇人形象。後更用側面烘托的手法,從一個小徒弟的視角印證了刷子李的真功夫:起初,徒弟是「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來,居然連一個芝麻大的粉點也沒發現。他真覺得這身黑色的衣服有種神聖不可侵犯的威嚴,正當徒弟對師傅佩服得五體投地時,卻突然發現刷子李褲腳上有一白點:師傅如那山般的形象轟然倒去,不料刷子李最後揭開謎底:那白點原來是黑褲燒了個小洞造成的!
一波三折的敘事,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
作者寫泥人張時採用設置懸念的方法來刻畫人物:三言兩語介紹泥人張後,便切入正題,這是一場人格的較量,也是智力的較量。面對海張五的挑釁,人們都等著看泥人張怎樣「回報」。於是,故事有了懸念。而泥人張的回報也十分奇特──用鞋上的泥捏出了「一臉狂氣」的海張五頭像,第一回合告一段落。而海張五接著又侮辱起泥人張的手藝──這破手藝也想賺錢,賤賣都沒人要!對此,泥人張居然毫無反應,但事後的「回報」更令人叫絕──次日,街市小雜貨攤上擺出了一二百個「海張五」泥像,並大書「賤賣」等字。泥人張一言不發而妙招制勝。兩個懸念,兩場較量,突出了泥人張的技藝,更突出了泥人張的智慧。
3.總結分析,體會感情。
刷子李、泥人張均是一等一的高手,但又不是世外之人;他們有才能、有個性,喜怒哀樂樣樣俱全,但行事言語又高於常人,所以,用「俗世奇人」稱之最為恰當不過。兩篇短文都以兩位手藝人的高超手藝為話題。既為奇人,則軼事多多,但作者均只選擇一件小事來寫,借一件極富戲劇性的小事窺見人物的大本領大智慧。對這兩位奇人,在文中作者寫道:「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手藝人靠手吃飯,求誰?怵誰?」揣摩這些話,看作者對待手藝和手藝人持怎樣的態度。
你認為在今天的社會環境下,按作者的觀點做事、做人能行得通嗎?
文中的這幾句話從兩個方面旗幟鮮明地表現了作者的態度:一、手藝人必須有本領;二、有了本領才能有自己的尊嚴。
三、朗讀文章,品析語言
本文的語言本色樸素,具有濃郁的「天津」風味,並且幽默傳神,極富表現力。無論是人物語言,還是敘述語言,均情趣盎然,簡潔傳神。請你從以下幾句話中任選一句話,仔細朗讀品析,不妨試著用津味來品讀一下,揣摩這些語言所表達出來的韻味。
教師展示以下語句:
(1)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蔫,靠邊站著。(這個句子在句式上有什麼特點?這樣寫突出了作者什麼觀點?)
(2)這一套可不是誰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碼頭上的一種活法。(「碼頭上的一種活法」是什麼意思?「地地道道」用在這里有什麼作用?)
(3)手藝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著十萬八千里。(作者說泥人張的手藝「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著十萬八千里」,這么說是不是太誇張了?你怎樣理解這種誇張的作用?)
(4)海張五那邊還在不停地找樂子,泥人張這邊肯定把這些話在他手裡這團泥上全找回來了。(你怎麼理解句中加點的「找」字?試著將它換成其他的動詞,看看錶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學生自選句子,朗讀品析。然後請學生站起來,個別朗讀自己挑選的句子,並回答問題。
討論後明確:
(1)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蔫,靠邊站著。
朗讀指導:朗讀時對於「絕活」,「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等詞語應該重讀,應讀得響亮,有底氣,讀出得意風光的味道。而對於「吃素,發蔫,靠邊站著」等詞語則應該用降調,應該讀出沒落、受窘的情狀,還應該表現出「碼頭」對他們不屑一顧的神情。另外,還不妨輔以一定的手勢動作以增強表達效果。
語言含義分析:這是一個對仗工整的對偶句。作者把截然相反的兩種人做了一番鮮明的對比。有比較才有高下,一組對比就傳神刻畫出了「天津碼頭」上「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作者運用這樣的對比句突出體現了他對具有超凡技藝的「奇人」由衷的贊嘆和肯定。
(2)這一套可不是誰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碼頭上的一種活法。
「碼頭上的一種活法」指的是天津衛「碼頭」的生存規則,這是經過長期社會選擇而形成的強者生存弱者淘汰、強者風光弱者受窘的規則。「地地道道」強調的是這條鐵的法則所具有的廣泛性、徹底性──貨真價實,毫不通融,毫無迴旋餘地。
(3)手藝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著十萬八千里。
這種誇張其實是在突出「泥人張」的技藝超凡絕倫,遠遠超出同行中人。但是如果只寫「技藝高超,眾人莫能望其項背」,文字就過於平板。而作者運用這樣強烈的誇張後,就能夠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夠收到較好的表達效果。
(4)海張五那邊還在不停地找樂子,泥人張這邊肯定把這些話在他手裡這團泥上全找回來了。
這一個「找」字源於海張五的「找樂子」,「找」者,尋覓是也。海張五拿「泥人張」取笑找樂,「泥人張」便「找到」他「找樂」時的丑態並捏進了「泥人」中。一個「找」字,看出了「泥人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機智,還看出了「海張五」自作自受的可笑。如果換成「捏、揉、做」等字眼,就只有「泥人張」一方的行為,就不易看出他的「被迫還擊」和「機智應對」了。
在品析語言的基礎上,請同學們思考本文在語言上有何獨到之處?
學生討論後明確:①首先是濃郁的「天津」風味:「要哪沒哪」「就賽升天一般美」「架式挺牛」「一個泥團兒砍過去」等都汲取了方言中的精華。②其次,語言極具造型能力:「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蔫,靠邊呆著」一句對稱工
整,有對比,有比喻、誇張,將天津衛碼頭上的世風描寫得淋漓盡致。
再看寫刷子李刷牆的一段文字:
「只見師傅的手臂悠然晃來,悠然晃去,好賽伴著鼓點,和著琴音,每一擺刷,那長長的帶漿的毛刷便在牆面『啪』的清脆一響,極是好聽。啪啪聲里,一道道漿,銜接得天衣無縫,刷過去的牆面,真賽平平整整打開一面雪白的屏障。」
這哪是刷牆,簡直是在舞蹈,真有《庖丁解牛》「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的風采。幾句簡單的白描,人物就立刻活在紙上。
又如,泥人張捏好海張五頭像後,「他把這泥團往桌上叭地一戳」,一個「戳」字看出了泥人張內心的憤怒、鄙夷與不屑,真是無可更易的一個字眼。
③此外,全文語句短小精粹,活潑幽默,又大有單口相聲的風味。
四、課外拓展,社會調查
近年來,作者馮驥才致力於城市保護和民間文化遺產搶救上,完成從文藝家向這樣的「社會活動家」的角色轉換。對馮驥才觸動最大的是上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後開始的大規模舊城改造,他發現很多城市都破壞掉了自己以往的文化特色而都變成了一個樣子。馮驥才認為,工業文明正在逐漸代替農耕文明,在這個過程中,原有農耕文明建構下的非常龐大的民間文化就即將散失,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先進的發達國家都開始對自己的民間文化進行搶救,但目前,我們整個知識界的自覺還不夠,加之我國民間文化始終處於自生自滅狀態,沒有人關心,不搶救就真的會消失。
馮驥才負責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搶救中國民間文化遺產,要對包括漢族在內56個民族所遺存的所有的民間文化,大到古村落小到荷包,包括民俗和民間文學,做一個地毯式的考察,而且一次性地做10年。馮驥才一再強調,搶救中國民間文化的目的,不是為了保存某種形式,而是為了中國在全球化進程中保留下她的那些美好的情感與精神,對於世界文化來說,東方成果也是一個尚未被開發的礦藏,所以也是未來需要我們重點去探尋的。靠著馮驥才執著地呼籲和奔走,人們開始意識到了古老文化的價值。
請同學們在課下,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廣泛的社會調查,搜集本地區民間文化遺產,並做好記錄工作。然後以「拯救民間文化遺產」為主題,寫一份調查報告。
五、板書設計
俗世奇人
馮驥才
技奇: 藝高人膽大 智高贏尊嚴
寫奇: 側面描寫 設置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