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兒園文明的常規教育教案
活動目標:1、觀看公益廣告,強化對正確行為的認知,了解小小宣傳員要宣傳的內容。
2、製作文明宣傳卡,大膽地向周圍人宣傳文明的行為。
3、通過小小文明宣傳員活動鍛煉積極主動的交往能力,並體驗做宣傳員的快樂。
活動准備:公益廣告(成人的文明行為)、錄像(幼兒的文明行為)、歌曲「講文明、懂禮貌」、不同造型的小紙卡、彩筆。
活動重難點:能夠清晰判斷社會行為的對與錯,用繪畫形式表達自己的認識。
活動過程:
1、通過傾聽歌曲「講文明、懂禮貌」(放錄像),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你聽見了什麼?你看到了什麼?
教師:歌曲里說了一件什麼事?
幼兒:我看見小朋友很懂禮貌,幫助有困難的人。
幼兒:做個樂於助人的好孩子。
教師:我們是大班的小朋友了,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2、觀看公益廣告錄像,分辨正確行為。
教師:請小朋友們看一段錄像,看看他們都做了什麼?
幼兒:叔叔把可樂易拉罐從地上撿起,扔到垃圾桶里了。
幼兒:有個阿姨把一個盲人送過了馬路。
幼兒:還有個叔叔幫助阿姨把門給打開了。
幼兒:有個開車的阿姨把車停下讓走路的人先過去的。
教師:你最喜歡誰?為什麼?
幼兒:最喜歡叔叔,他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幼兒:……3、觀看幼兒錄像「好娃娃」,進一步分辨幼兒行為的對與錯。
教師:錄像中的小朋友都在做什麼?如果是你怎麼做?你想學誰?
幼兒:我喜歡排隊的小朋友,不推擠。
幼兒:我喜歡澆花的小朋友。
幼兒:我喜歡有禮貌地和別人說話的小朋友。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我們生活中有些行為很美,但也有些不好的行為。我們要上小學了,怎樣讓更多的人學習文明的行為。
4、共同討論。
教師: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讓更多的人講文明,表現文明的行為?
幼兒:我們要像錄像里的好娃娃學習。
幼兒:我們還可以向大家宣傳好的行為。
5、製作「文明宣傳卡」。
引導幼兒自選分成小組,用不同形式將我們了解的文明行為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做成宣傳卡。
6、幼兒走向社區、街頭宣傳文明行為,爭做文明小天使。
幼兒送出宣傳卡,並做簡單講解。
Ⅱ 社會教案文明禮貌用語詳案大班
活動目標:
1.讓幼抄兒學會不隨地襲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亂倒垃圾等。
2.讓幼兒懂得愛護花草樹木,愛護公物等。
活動准備:
1.錄好隨地吐痰、亂倒垃圾的錄像帶,拍一些亂塗亂畫的場面2.教室里的提示標語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關注(一)今天老師先請大家來看一段錄像。(播放錄像帶)(二)你們都看到了什麼?這樣的行為值得我們學習嗎?為什麼?
二、指導幼兒要做文明的小孩子(一)看亂塗亂畫的照片,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還有哪些行為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請幼兒說說,教師加以補充:不隨手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亂倒垃圾、亂塗亂畫、亂抹、亂刻等。
(二)請幼兒找找教室里的文明。
三、引導幼兒交流不講文明會帶來怎樣的後果班上的椅子倒了沒人扶,大家都沒椅子坐;洗手時不關水龍頭,是浪費水的行為;我們還要愛護花草樹木和節約用水用電。
Ⅲ 大班主題教案:怎樣做有禮貌的好孩子
教學目標:
1.從小養成不隨便拿別人東西的好習慣。
2.讓幼兒懂得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會給人帶來麻煩。
3.培養幼兒能主動地參與活動,有自信心。
教學重點:
沒有經過他人同意就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是沒有禮貌的表現。別人的東西如果確實需要用,必須得到主人的允許。
教學難點:
讓幼兒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教學准備:
1.松鼠動畫圖片、故事《松鼠借水桶》。
2.情景劇表演《一節美術課》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育理論依據:
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並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因此,從小重視規范他們的行為,對他們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與文明行為具有特殊的意義。
教學過程:
出示松鼠圖片
讓幼兒認識松鼠,了解松鼠的習性。
聽故事《松鼠借水桶》第一段。
師:1.松鼠樂樂在采松果時,小口袋不夠用了,它是怎麼做的?
2.松鼠樂樂為什麼沒告訴熊大嬸,就拿走了她家的水桶。
3.師:松鼠樂樂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呢?
二、講述故事《松鼠借水桶》第二段
師:1.樂樂拿走了熊大嬸家的水桶以後,熊大嬸家發生了什麼事?
2.熊大嬸為什麼這么著急?
3.全班交流:樂樂該不該隨便拿走這個水桶?為什麼?
4.小結:隨便拿走別人的東西,會使東西的主人要用時找不著而著急,造成麻煩,耽誤事情。因此,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是不為別人著想的不禮貌行為,也是不誠實的表現,是很不應該的。
三、樂樂知道錯了嗎?它後來又是怎樣做的呢?請幼兒繼續聽最後一段。
師:1.松鼠樂樂聽到熊大嬸的喊聲後,是怎麼做的?
2.樂樂為什麼要道歉?
3.小結: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知道錯後,應該立即道歉,求得別人的原諒。
4.討論:如果確實需要用別人的東西,應該怎樣做?
5.小結:別人的東西如果確實需要用,必須要得到主人的允許,而且用完後還要及時還給人家。
四、情境表演《一節美術課》。(使學生進一步懂得不隨便拿別人東西的道理)
1.情境一:在美術課上,一名幼兒想借水彩筆塗顏色,他沒有經過主人的同意就到別人書包里拿來用。
2.情境二:在美術課上,一名幼兒想借水彩筆塗顏色,他很有禮貌地向坐在前面的一位同學借,於是這位小朋友很樂意地把水彩筆借給了他。(讓幼兒用上「請、謝謝、不用謝」等禮貌用語。)
五、總結
拿別人東西,一定要得到主人的允許,用完後還要及時歸還。希望小朋友都能從小養成不隨便拿別人東西的好習慣,做一個誠實,有禮貌的好孩子。
Ⅳ 怎麼教幼兒園小朋友講文明懂禮貌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禮儀之邦」, 我們的祖先歷來注重文明禮貌教育。正如清初思想家顏元所說:「國尚禮則國昌,家尚禮則家大,身尚禮則身修,心尚禮則心泰。」在幼兒園里,我們也始終將文明禮貌作為幼兒品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來對幼兒進行培養教育。但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孩子都不肯主動與人打招呼,他們不懂得怎樣做才是有禮貌的表現,在日常生活中還沒有形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如何對小班幼兒進行文明禮貌教育呢?我們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一、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讓幼兒自覺規範文明禮貌行為 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陳鶴琴認為兒童應該有良好的環境,他說「小孩子生來大都是好的,到了後來,或者好,或者變壞,這是環境的關系。環境好的,小孩子就容易變好,環境不好的,小孩子就容易變壞。」可見,環境對幼兒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尤其是小班幼兒好模仿,老師、家長、同伴、周圍環境都是他們重要的學習資源。 1、利用環境創設讓幼兒感知文明禮貌教育 為了給剛入園的小班幼兒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我們在教室內外環境布置上圍繞的主題就是 「文明禮儀」。牆壁上那「助人為樂的小花貓」、「活潑可愛而又熱情好客的小白兔」等動物形象深深吸引著幼兒,感染著幼兒。我們還在教室門口開辟了「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寶寶」的專欄,進行每月「禮儀寶寶」的評比,根據孩子們的行為表現,利用環境創設來進行禮貌教育,使孩子們在生活中不知不覺地接受教育。 2、利用榜樣示範讓幼兒感知文明禮貌教育 幼兒的特點是愛模仿,尤其喜歡模仿他尊敬的人。他們常常觀察老師和家人,並自覺不自覺地模仿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所以我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要求幼兒做到的,我們首先要做到,要用自己熱情、禮貌、友好的態度去影響幼兒。同時要求家長要儀表整潔端莊,談吐舉止文明禮貌,處處做孩子的榜樣,盡量給孩子提供一個文明禮貌的生活環境。當孩子們早晨向我問好時,我總是熱情給予回答,並摸摸他們的頭,抱抱他們,孩子們會很高興,覺得老師是多麼喜歡他們,以後會更加主動地跟人打招呼。 3、利用生活學習經驗讓幼兒感知文明禮貌教育 幼兒自己的經驗也是學習文明舉止的源泉。因此,教師要有目的對幼兒的行為加以引導。每天我都要把新的發現告訴小朋友。如:我發現幼兒午睡後穿衣服的時候很有禮貌,就及時將情況告訴全班的小朋友「今天小朋友們起床後,我發現了雲雲對小小說:『請你幫我系一下背後的扣子好嗎?』,然後說了聲『謝謝!』,小小對雲雲說『不客氣!』,真是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只要幼兒有文明禮貌的行為我都會告訴小朋友自己的新發現。漸漸地,孩子們通過評定別人行為的好壞和自己的模仿從而積累了經驗,學習掌握了文明禮貌的方式。他們學會了見面主動與人打招呼,學會了熱情禮貌地交談,學會了尊敬老人、孝順父母。 二、以教學活動、游戲活動為載體,讓幼兒養成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 1、通過故事、兒歌等,萌發幼兒講文明有禮貌的意識 故事、兒歌是幼兒喜愛的文學形式,並且為他們理解和接受。平時講故事時我有意識地挑選那些教育幼兒有禮貌的故事,並有表情地講給他們聽。如給孩子講了「四個好朋友」的故事後,問小朋友:「小花貓、小黃狗、小公雞、小白兔好不好?」他們都說好。我又問:「為什麼說它們好呢?」引導幼兒說出它們都有禮貌,我又讓幼兒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學會對話。表演完後,我又提議給四個好朋友貼上大蘋果,因為它們都是有禮貌的好朋友。小朋友們一致同意,並高興地拍起了小手。我趁機說:「你們要向四個好朋友學習做有禮貌的孩子,老師也給你們貼大蘋果。」在講故事的同時,我也教孩子朗誦兒歌,如「有禮貌的好寶寶」「老師早」等。有些孩子朗誦兒歌後對我說:「老師,我也要做個有禮貌的好寶寶。」通過聽故事,朗誦兒歌,萌發了孩子們有禮貌的思想意識。 2、通過游戲,讓幼兒學會使用文明禮貌用語 幼兒喜歡玩角色游戲,為此,我還將孩子們的禮貌教育寓於游戲之中。盡量創造條件開展角色游戲。比如在娃娃家、超市、餐廳的角色游戲中,讓孩子接待、讓座、倒茶,啟發幼兒排隊買東西,遵守公共秩序,並會使用禮貌語言「請」、「謝謝」「歡迎光臨」等來與「服務員」、「售貨員」交往。 「爸爸」「媽媽」要關心「孩子」,「孩子」要尊重、體貼「爸爸、媽媽」等等。孩子們還不斷地交換角色重復進行游戲,禮貌行為得到了良好的練習。為了使禮貌用語產生行為效應,讓幼兒真正養成習慣,我指導幼兒將游戲中對角色的禮貌要求遷移到晨間入園、課間交往、家庭生活、社會活動之中,鼓勵他們時時刻刻這樣做,漸漸地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 三、將禮貌教育融於日常生活之中,鞏固文明禮貌習慣 為使幼兒的禮貌行為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並鞏固下來,我還將禮貌教育貫穿於幼兒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在日常生活中,我不會錯過任何一個機會,觀察孩子們在活動中的表現,抓住每個教育契機,鞏固他的禮貌行為。如:喝水時不小心撒了別人一身;吃飯時碰翻了別人的碗;睡覺時和別人說話等等,這些都會產生矛盾,這就需要老師隨時隨地培養幼兒禮貌用語。讓幼兒真實地體會到禮貌行為才是解決爭執的最好辦法,才能與小朋友愉快共處。當我發現幼兒不太會使用協商的辦法來處理與同伴的關系時,我就創設一些條件促使幼兒與他人協商。如:幼兒每次從戶外活動後進教室常常出現擁擠的現象,我就有意識地站在活動室的門口,開始時孩子們從戶外進活動室寧肯從空隙擠過去,也不同我商量請我給他們讓道。後來我就有意識地問站在我後邊的小朋友:「你要走過去,可我正在門口站著,你該怎樣請我讓開呢?」孩子開始和我商量了:「老師,請您靠邊一點我要過去。」我立刻表揚他:「你說得多好呀!本來我站在這里是有事的,但是你這么有禮貌地和我商量,我應該叫你先走過去。」有時我也有意識地為小朋友主動讓道,並使孩子明白我的意圖向我致謝。多次的練習使孩子學會了如何與同伴商量著解決問題,進教室擁擠的現象減少了,而且常常會聽到「你先走吧!我等一會兒。」、「謝謝你」、「不客氣」等文明禮貌用語。 文明禮貌教育應是在教師長期、不懈地引導與教育下,讓幼兒養成的一種習慣,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會給幼兒積極情感的培養和交往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只有從小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修養,才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世紀人才。葉聖陶先生說過:「好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受益」。「一歲看小,三歲看老。」 樹木只有根深才能葉茂以至開花結果。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對幼兒的文明禮貌教育形成行為習慣,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我們抱著滴水穿石的態度,從一點一滴、一招一式的地方抓起,運用多種辦法、多種形式、生動活潑地對幼兒進行文明禮貌的教育和行為訓練,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們一定會在成功的喜悅中享受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