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悲愴第一樂章教學

悲愴第一樂章教學

發布時間:2021-03-13 14:52:41

A. 悲愴的第一樂章

大體保持了奏鳴曲式,先是一陣疑惑不安,之後是很長一段甜蜜溫馨的喘息,作者深情地欣賞著哺育他的俄羅斯大地,有《第一鋼琴協奏曲》的味道。但最終受到當頭一棒,從夢中驚醒,強烈起伏的音響碰撞著,不得不捲入人生的旋渦,現實是不容逃避的,必須頑強地與命運奮起抗擊。末尾安詳的副部主題重現,暫時擺脫沖突後,倍加珍視寧謐和諧的生活,自然地進入下一樂章。

B. 悲愴第一樂章

這位同學,您好。對於你的問題,我也許可以給你提供一些幫助。

首先曲子的踏板運用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你的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必然是否定的。並不是完全用切分踏板。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樂感來判斷,也可以多聽聽大師們對於音樂的處理,這是個好辦法(盡管每個鋼琴家都有自己的風格,都不盡相同,但是你可以選擇性的吸收他們的優點),你可以試試。

第三十五小節的那個問題,你完全沒有必要死摳譜子的要求,可以根據音樂走勢來。我是這樣處理的:從第33小節起,每一小節踩一下(也就是說每一小節初踩到該小節結束,這里要注意不要生硬,換氣的時間盡可能短,這樣才能既避免突兀的停頓,又能避免混亂)

第四小節的快速下行,最好不要用踏板。以免造成混亂。很多人都把踏板當做自己技術上的漏洞的彌補,這么做不可取。尤其是初學者,這個地方建議不要用踏板。

左手八度上行?你說的是震音吧?那個玩意兒好練。你可以慢慢來,千萬不要一味求速度,那樣練出來的曲子不扎實。要慢。一定要慢下來。震音的技巧主要是利用腕力,控制好你手腕擺動的幅度,先慢慢來,在1,5指強弱協調好之後再加快速度。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加油吧孩子!
最後祝你練琴愉快~

C. 貝多芬悲愴奏鳴曲第一樂章演奏技巧

練好半個月
再練一年,已達到爐火純青
注意強弱,並且連貫
稍加踏板

D. 求練習貝多芬悲愴奏鳴曲第一樂章必備練習曲,下星期要比賽了,感覺不把穩。

悲愴是貝多芬偉大的32首鋼琴奏鳴曲中第一首(按順序)出名的、有代表

性的、被出版商附加標題的重要作品。在整個貝多芬的全部作品中,悲愴

奏鳴曲也是作為他第一階段創作期的必須提及的重要的代表作品(同期還

有英雄交響曲等等),可見其地位。而月光是偏中期作品,個人認為可算

作古典至浪漫的一個小小的分水嶺(月光第一樂章打破了古典奏鳴曲快板樂章的傳統,踏板的全面使用也可算作「正式」宣告了現代鋼琴的全面登場),也是相當有代表性和重要的作品。比

較兩部作品的難度,特別是教師作為教學曲目的選擇上,決不應單單從純

技術的角度看,對作品內容、表達情感深度的理解能力(這里會涉及觸

鍵,踏板的運用,rubato的運用等高層次技巧),更為重要。如果比較整

個的兩部作品,難度是不相上下的。但是本帖有個限定范圍:悲愴一樂章

和月光終樂章。這是個重要的因素,而且這兩個樂章也是各個音樂學院

鋼琴考試(包括主、副科)考學的常用曲目,難度的分析和比較一定程度

上是可行的。

分析這兩個樂章的差別,最主要應該先從樂章在奏鳴曲中的作用和地位來

分析。眾所周知,奏鳴曲作為維也納古典音樂時期最流行最風靡的題材,

它的深度,影響力的體現,就必須提到一個重要的樂曲結構,即曲式:奏

鳴曲式。簡單來說,奏鳴曲在那一時期是一個三(四)樂章的題材,而真

正運用標准奏鳴曲式寫作的部分,通常只有第一樂章。而奏鳴曲式由於其

豐富的相對復雜的結構性,使得表達較為深刻的思想性和內涵成為可能,

所以倍受當時作曲家推崇。正因為如此,在當時的奏鳴曲中(包括海頓莫

扎特貝多芬),每一部作品的第一樂章是最能體現其內容、思想、深度、

全曲精髓的部分。第一樂章在這一時期的大多數奏鳴曲中,幾乎是全曲思

想的主要展現。而悲愴和月光這兩部作品同樣如此。簡單介紹一下,奏

鳴曲的二樂章,通常為慢板樂章。終樂章,快板樂章,迴旋曲和迴旋奏鳴

曲式較多。迴旋奏鳴曲式是迴旋曲和奏鳴曲式的一種結合。由於其奏鳴曲

式概念中的發展部由迴旋曲曲式中本身存在的插部演變而成,所以,此曲

式的沖突性大為降低,思想內容深度也相對縮減不少。這是由原因和道理

的。奏鳴曲作為多數有三個樂章的套曲體裁,其常見的主要表現手法(從

貝多芬時期開始為甚)為:第一樂章,奏鳴曲式,強烈的個性表達,豐富

的思想內涵,戲劇性的激盪人心的沖突。通常篇幅也較長。第二樂章,慢

板,抒情性,激烈沖突之後的冥想,恬靜,優美。第三樂章,迴旋曲的快

板,單純的迴旋曲曲式源於民間慶典,由主部、主部再現和無數插部構

成:即A-B-A-C-……-A。這樣的曲式,會強調主題的特徵,同時展開不會

太遠,相對篇幅不會太過冗長,畢竟已經是終板樂章,利索的結束是作曲

家的主要目的。迴旋奏鳴曲式具備二者的特徵,但體現的仍是迴旋曲的目

的,既單純、熱烈,快速。經過上面的簡單敘述,出於這些原因,貝多芬

作品樂章間的難度差別和技術特點一目瞭然!以上是廣義上的說明。

E. 關於悲愴奏鳴曲第一樂章的演奏方法

注意節奏不要拖拖拉拉不嚴密.影響整段的氣勢,所以慢板的這部分要卡好節奏,但不是一拍拍數,在準的基礎上要有適當的向里向外拉,自己有那種悲愴的感情,考慮到作曲家當時的生活年代和背景.力度重的地方不是砸琴,而是心裡那種沉悶的訴說.七和弦連奏要有向里推的感覺.
後面快板部分主要是左手的震音吧,手腕一定要放鬆,踏板可以適當加在某小節上,渲染效果.第三頁上那段覺得既要如歌唱又有頓的干凈效果,至於下邊一部分就是右手的旋律要有遞進的效果了, 觸鍵和力度的變化,觸鍵的感覺不一樣的確可以影響到音響的效果.
所以要好好體會一下啊~
不簡單.

F. 求貝多芬悲愴第一樂章的音樂專業知識,技巧,以及參考文獻

第一樂章是宏偉的奏鳴曲式。極緩板,轉輝煌的快板,c小調。開頭是一段相當長的充滿悲愴情緒的極緩板,後轉為快板,依舊悲愴的旋律中透露出一絲堅定。重板的引子充滿古希臘式的悲劇氣氛,雄辯的語調具有巨人的氣概,絕無兒女情長似的纏綿悱惻,對命運的激憤之情和身處絕境卻剛毅不屈的氣度使聽者熱血沸騰。c小調第八號鋼琴奏鳴曲《悲愴》Op.13, 這是達到了貝多芬早期鋼琴奏鳴曲之頂峰的傑作,也是因其戲劇性的優美旋律而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本曲無論在內容、旋律和結構等諸多方面,都滲透著一種曰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這也是貝多芬等德國音樂家共有的特質。本曲的演奏技巧並不太難,因此被演奏的機會也非常之多,更是許多鋼琴初學者愛不釋手的曲目。在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中,《悲愴》是第一首由他本人親自寫上標題的作品。關於"悲愴"這個辭匯,與貝多芬後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凄愴深刻的悲劇性生活還有相當的一段距離,因為這畢竟是他的早期作品。 看「悲愴」的譜子時,發現譜子的開始處只記著Grave——重板,音樂中更多的是英雄氣概而非「悲愴」。而在聽到肯普夫、施納貝爾、巴克豪斯、巴倫波伊姆等人演奏的這首樂曲錄音時,我就更想探究這首氣勢磅礴的奏鳴曲何以會有一個與其音樂精神並不很符合的名字了。 原來,這個形容詞是貝多芬自己寫上去的。在這首作於1798—1799年間的標號為op.13的鋼琴奏鳴曲初版扉頁上,貝多芬寫著「Grande Sonata Pathetique」(悲愴大奏鳴曲)。在他的32部鋼琴奏鳴曲中,只有這一部和op.81a「告別」是由作曲家自己加上標題的。二十八、九歲的貝多芬,正值青春年華,事業蒸蒸曰上,為什麼要寫上這么一個標題呢?羅曼·羅蘭在他著名的《貝多芬傳》中回答了我的疑問:「……然而痛苦已在叩門;它一朝住在他的身上之後就永遠不再退隱。1796年至1800年間,耳聾已開始它的酷刑。」1801年,貝多芬在給韋該勒的信上寫道:「我過著一種悲慘的生活。兩年以來我躲避著一切交際,因為我不可能與人說話:我聾了。要是我干著別的職業,也許還可以,但在我的行當里,這是可怕的遭遇啊。我的敵人們又將怎麼說,他們的數目又是相當可觀!……在戲院里,我得坐在貼近樂隊的地方,才能懂得演員的說話。……人家柔和地說話時,我勉強聽到一些,人家高聲叫喊時,我簡直痛苦難忍……我時常詛咒我的生命……普盧塔克 教我學習隱忍。我卻願和我的命運挑戰,只要可能;但有些時候,我竟是上帝最可憐的造物……隱忍!多傷心的避難所!然而這是我唯一的出路。」 「悲愴」奏鳴曲本身和這封信,揭示出了貝多芬的英雄性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題目「悲愴」,隱藏著生命的磨難,流露出內心的痛苦。但音樂的本體,更多的是對不幸遭遇的「隱忍」,對命運的「挑戰」和抗爭,對現實的超越和升華,對理想的執著和堅定。 貝多芬的「悲愴」奏鳴曲可以說是完美的音樂典範————它是日記式的生活狀態的反映,而貝多芬在他的音樂聲中告訴我們,他已超越了現實,擺脫了塵世的困苦,在精神上他是勝利者。 有人曾將這首奏鳴曲與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相比較,指出在這兩部作品中,存在著共同的「青春的哀傷感」。 可能人們是從這個標題出發,將它和當時德國社會中普遍存在的一種情緒相對應而作出這種結論的。確實,在歌德的 《少年維特之煩惱》中,在莫扎特的g小調第40交響曲中,都彌漫著類似的情緒。但貝多芬畢竟有其獨特的個性,實際上,他的作品中彌漫著的是一股蓬勃的生命力,同時也彌漫著一種對無限、對理想的渴望。他已經超越了自己的肉體上和生活中的種種痛苦、恐懼、忍讓、敬畏,他感悟到了生命的升華。正如E·T·A·霍夫曼所說:「人的心在塵世之物中感悟超塵世之物。」 貝多芬在他的生活中感覺到了悲愴,感悟到了生命中自我的力量,他將這些寫進了這部奏鳴曲,用音樂把我們帶出生命的軀殼,導向那無垠的精神疆域,向我們的靈魂中灌注了英雄的理想和人格。 「我的王國是在天空。」 「我是替人類釀制醇醪的酒神。是我給人以酒神上至高的熱狂 「我們這些精神上無限而生命有限的人,就是為了痛苦和歡樂而生的。幾乎可以這樣說:最優秀的人物通過痛苦才能得到歡樂。」 貝多芬在自己的痛苦中培育出精純美麗的花朵,獻給世人,解救世人,造福世人,他是人類的英雄,人類的普羅米修斯。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779066.htm

G. 請教《悲愴奏鳴曲第一樂章》展開部詳細分析

我也看看→_→

H. 鋼琴曲悲愴第一樂章這兩節怎麼彈

你可以聽聽巴倫勃依姆彈奏的第一樂章可供參考

I. 貝多芬悲愴奏鳴曲第一樂章

第一樂章:
引子(1-10)
呈示部(11-132或134)
(11-27)第一主題
(27-50)連接
(51-88)第二主題
(89-112)第一個結束主題
(113-121)第二個結束主題
(121-125)主要主題的雙片段
(125-132或134)連接

結束部(279-312)
(297-300)引用慢板引子
(301-305)引用第一主題部分
(305-312)動力結束

呈式部主部:是奏鳴曲式的開始部分,也是陳述第一主題的部分。

主題方面:富有動力性,熱情豪邁,剛勁有力,較少應用抒情性的主題。

調性方面:一般在主調上進行並結束在主調上。當主部結構為單二部或單三部時,它們的中間部分也可能轉至其它調。

結構方面:常見的有樂句、樂段或單三部曲式,早期的奏鳴曲式,結構比較短小,在貝多芬以後的奏鳴曲式中,也常有主部為三部性結構。

第一樂章是奏鳴曲式。悲壯的慢板引子揭開了全曲的序幕。第一小節嚴峻陰森的和弦象徵著殘酷命運的威脅,級進上行附點音符的哀求音調與之形成強烈的對比,這兩種因素的矛盾沖突,奠定了引子發展的基調。這個戲劇性動機是整個引子發展的核心: 接著,陰暗的減七和弦一次次鳴響,痛苦哀求的音調在高4度、高8度處反復模進出現,當曲調上行到高音"降A"時,一串下行的快速音型飄忽而過,使人彷彿聽到輕輕的嘆息。在引子結束處,從高音傾瀉而下的一連串快速半音且蘊積著反抗的情緒,為後面爆發的濤濤怒潮作準備。 呈示部的主部主題,以奮發向上、奔騰不息的音流反映了人們向命運挑戰的氣勢、與黑暗勢力搏擊的決心: 右手筆直上升的音型、堅定有力的節奏、左手分解八度的主音持續音一出現就具有召喚人們進行斗爭的力量。 副部活潑、抒情的主題在低音區和高音區一唱一和,感人動聽。左手舞曲性的伴奏織體,充滿生氣,表現了人們對幸福的嚮往和歡樂的遙想: 活躍的上行跳音,帶有倚音的附點音符和輕巧的三連音下行音調具有幻想的意味。濃重低音與明快高音的色彩對比更增加了歡樂的氣氛。它表現了厄運的幽靈無法阻擋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對幸福理想的憧憬。呈示部的結束部在降E大調上開始,以主部的材料變化寫成,左右手連續不斷的半音反向進行,掀起了更洶涌的反抗熱潮。這股音流從低到高、從弱到強,把主部的斗爭情緒推向高潮。整個呈示部在高潮出現的強勁和弦中結束。 展開部以引子的素材在g小調上開始,集中凝練的音樂形象,描繪了陰暗勢力、殘酷命運的威脅依然存在,受傷的心靈仍在隱隱作痛。接著激昂奮進的上行音調在左手分解八度持續音襯托下與引子中哀求音調的輕吟形成對照: 這兩種沖突因素互相交替先在e小調上出現,又在D大調、g小調上重復。接著,滾滾向前的分解和弦不斷蠕動象遠處傳來的雷鳴,昂揚激進的音調反復插入與之交替,掀起一個個浪潮。 第一樂章的再現部一往無前、堅定有力,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奏出了勝利的凱歌,最後幾個所向披靡的和弦宣告了光明戰勝黑暗的勝利,顯示了人"扼住命運的咽喉"的力量和氣概。

閱讀全文

與悲愴第一樂章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