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園教師教學分析
一、熟讀《綱要》,明確方向(教材分析的前提) 1.健康領域 2.社會領域 3.語言領域 4.科學領域 5.藝術領域 推薦書目:《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編寫、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 綱要是學科教學的指導性文件,是編寫教材和進行教學的依據。它詳細規定了課程的性質、任務、教學目的等。因此,在分析教材時應以綱要為依據,以綱要的要求為目的。認真研讀綱要是正確進行教材分析的前提和首要的步驟。 二、認真研讀,把握特點 (一)教材分析的意義 教材分析一直是教師工作的重要內容。它是教師的課程設計、課程的組織與實施的基礎,是教學目標的實現、教育目的的達成的前提和關鍵。 教材分析的過程能夠充分體現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師個體創造性的勞動;是教師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和加深對教育理論理解的過程,對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師自身的 素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教材分析不是就事論事的狹義的對教材內容的分析,而是置於幼兒發展和學校社會背景下的整體分析,這樣才可以把握教學設計的邏輯與方向。教材分析 是以幼兒發展為立足點和歸宿,強調以幼兒經驗為出發點,遵循幼兒的認知規律,幫助幼兒有效有意義地建構經驗。所以在分析教材時,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 是教材分析的一個重點。 (二)教材分析的步驟 1.通讀教材整合內容 通讀教材,對教材的編寫意圖和特點,知識結構、體系、深廣度,地位作用、文字內容、語言表達等方面進行整體了解。只有全面熟悉教材,吃透教材, 才能掌握教材的技能體系和知識體系,才能弄清教材要實現的目標。如何准確把握教材,一是要准確把握教材的思想內容。知道這篇教材寫的是什麼,表達什麼樣的 思想和情感,對體現課文中心的重點詞、句、段要有深刻的理解。二是要准確把握教材的表達特點。三是要准確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教師熟悉了教材的體系結構 和目標定位,在教學設計時,才可能把實現同一目標或相近目標的內容進行整合、組織不同的學習內容進行前後照應、反復滲透。 2.分析內容設計教學 教材分析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幼兒園、自己班 級幼兒的教學,是為了達到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所以,教材分析一定要放在自己幼兒園實際情境下,以本班幼兒現有經驗為出發點,結合教材的結構、體系、內容、特點等,對幫助幼兒學習,促進幼兒智力、情感在現有基礎上發展來整合選擇教學內容、科學地進行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應該從以下五個方面展開:教學環境分析、課程目標的 設置、課程內容的組織、課程的實施、課程的評價。 三、如何進行教學設計 (一)了解現在主要使用教材的特點 當前幼兒園教材版本的多樣化,很多幼兒園往往是多種方案同時並存,並根據自身教育條件、特色或其他具體情況而有所側重。縱觀這些幼兒園課程方案的編制及其教材文本的現狀,可以看出目前課程編制的主導性原則,課程編排及教材體系構架的基本特點。 1.目前幼兒園課程編制的主導原則:「領域」與「主題」的辨證結合 《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領域」是確定幼兒發展經驗或教育內容的不同范圍或模塊 的一種課程概念。它在一定程度上既體現了對學科的融合或統整,又從根本上考慮到了不同學科的特殊性。如在科學領域中融入動物學、植物學、數學等,在藝術領 域中融合美術、音樂等。根據不同「領域」來劃分不同的教育內容,而每一相對獨立的「領域」內部所涵蓋的學科體系又遵循著由簡漸繁、由淺入深、由粗略至逐漸 細化的邏輯原則,從而反映了學習經驗的縱向層次性和學科知識的系統化,形成所謂由主幹到分支的「知識樹」。 「主題」則是對彼此密切關聯的一系列活動或經驗的概括,是「一種圍繞某個中心形成的一種教育內容的組織結構」,並常常以幼兒的生活主題為主要表 現形式。「主題」作為一種活動組織和課程整合的有效形式,是打破傳統分科課程或學科教學中過於嚴格的學科界限的基本策略之一。一個「主題」可以橫向關涉或 輻射至多個學科或領域的知識與經驗,並同幼兒的整體認知和感性體驗的身心特點相契合。如「金色的秋天」這一主題就可以涉及到有關天氣變化的科學常識(科學 領域)、粘貼「楓葉」的手工藝術(藝術領域)、預防受寒感冒的健康指導(健康領域)、感受中秋節日氛圍的社會教育(社會領域)等。然而,當前很多主題活動 在開展時,除卻受季節時令變化以及幼兒生活范圍等因素的影響而體現出一定的自然順序外,其本身在知識經驗和學科邏輯上並未體現出應有的層次性和漸進性,以 至於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教育中會重復出現相同的「主題」(如幼兒園各班級都會有「快快樂樂過『六一」』的主題)。因此,在一定意義上,僅以「主題」形式 組織課程內容,只是完成了不同學科知識或領域經驗之間的橫向聯系,不便於使幼兒獲得邏輯化的經驗和進行系統化的知識學習。為此,依據「主題」組織或編制的 課程必須關注各學科或領域知識的內在邏輯性。
② 如何評價教師的教學情況
關於教學評價(包括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的評價)的研究,既是教學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之一,也是教育評價的重點。教學活動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所以教學評價應該分成「評教」與「評學」兩大塊。從教育的理念出發,教學評價的一級指標應該是二維的,一個維度是教師的教;一個維度是學生的學。但事實上,對於學生「學」的評價,長期以來通過各種方式,諸如考試、測驗等已經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並總結出一些有效的評價理論和方法。但對於教師「教」的評價,一直以來由於受到一些傳統評價觀念的束縛,而缺乏相應的研究。因此,如何科學有效地評價教師的教學,如何使教師的「教」既成為促進「學」的必要條件,又成為促進教師個人專業成長和發展的途徑,是教學科學領域目前一個迫切需要研究的課題。本文試從教師教學評價進展,並結合現代教學評價的理念,努力揭示當前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並展望教學評價的發展趨勢。
評價是人們對某一事物的價值判斷,它存在於人類一切有目的的活動之中。教學作為一種有目的的培養人的教育過程,自然離不開對其實施的各環節及其結果和目標實現程度的價值判斷,這種判斷過程就是教育評價。
1.教師教學評價的理念
1.1發展性評價
發展性評價是以教師的主體性發展為目的的評價,是評價者和評價對象間彼此建立互相信任的關系,教師積極參與、雙向互動的教學評價。這種教學評價,教師能及時糾正自己工作中的缺點,發揚自身的優點,促進自身的不斷發展。它可使教師通過內心的體驗,積極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向和目標,促進教學活動。
1.2多元評價方式
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多元教學評價,強調評價方式的多元化、評價參與者的多元化和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實質是全面真實地評價對象的潛能、學業成就,以提供教學改進的信息,促進教學雙方的發展。Campbell(1996)曾概括這種評價方式的5項基本原則:①評價是多角度的;②評價關注不同階段的成長;③評價要反映教學信息;④正式與非正式評價同等重要;⑤評價是主動的自我評價。
1.3多極評價標准
教學評價的標準是一定時期人們對教學價值認識的反映。當傳統的教學評價把評價功能確定在「選拔」功能上,與之相應的評價標准就是以知識掌握程度作為選拔的標准。同時,為了能夠有效地預測和控制教育教學活動,往往把評價的對象之一—教師的教學置於一個共同的標准或常模之下,用評價者認為的統一的價值觀要求教師教學,從而使得教師教學的個性差異必然被抹煞。
古巴和林肯(Egong Guba & Yvonna Session Lincoln),作為新的評價理論的倡導者,明確指出:價值是多元的,標准也是多元的,評價標准也應該是多元的,而評價的關鍵是對評價中存在的不同價值體系之間的差異進行協調。教學評價在這之後出現的價值多元化趨勢表明,評價標準的確立不再依賴於某一團體或階層的價值觀,而是要在教學評價有關各方的交往互動中,在多種價值觀的碰撞中融通尋求教學各方都能接受的多元性標准。當教學評價關注的是如何促進每一個教師個體全面發展的時候,教師個體的多樣化教學必然需要標準的多元化。
2.傳統教師教學評價所存在的問題
2.1評價功能扭曲
教師教學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促進教師教學工作的改進和教學質量的提高。評價是與教學過程並行的過程,貫穿於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是用來輔助教學的;評價的基本目標是為了提高教學並促進教師工作,而不僅僅是為了檢查教師的表現;評價要關注教師個體的處境和需要,尊重和體現教師的個體差異,激發教師個體的主體精神,以促進每個教師個體最大可能地實現自身價值。
但是,早期的教學評價理淪多偏重於對教學結果的檢測,如泰勒模式就是衡量教學活動結果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因此在很多時候,教學評價只能起著各種意義的對教學效績分類劃分的作用,由此形成了「為評價而教學」的局面,不但評價的初始意義消失殆盡,還造成了評價者與評價對象關系的緊張對立。
2.2評價效度不高
傳統的教學評價過分強調在評價中採用「科學方法」,從而造成對背景因素重視不夠、評價過程缺乏靈活性以及定性評價方法的不足。早期教學評價的發展以科學所崇尚的客觀、量化為標志,在方法論上傾向於「實證一量化」。例如桑代克、泰勒等測量運動的專家強調使用量化資料和數學技術,強調科學實證的方法在教學評價領域的運用。然而,對教學而言,「實證一量化」的方法論把復雜的教學現象簡化了,會使效度減低。大力支持量化而忽略了質的分析,不僅無法從本質上保證評價的客觀性,而且往往丟失了教育中最有意義的、最根本、最真實的內容。例如:評價者只管教師「在教學中出了什麼問題」,卻不管教師「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等等。
2.3評價效益低下
可持續發展的教學評價關注評價對象的整體評價,即不僅要關注學習者自身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的各個方面,也要關注影響學習者發展的各種因素,並用未來的眼光進行全方位、多維度的評價,以引導教育教學按照可持續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健康運行。在對教師的評價上,往往只局限於一些顯性行為的評價,而對教師工作的其它方面及其隱性行為(如教師的人格力量、教師的示範和表率作用等等)幾乎不予涉及,難以將課堂生活中師生間的交往關系、精神和情感方面變化的真實情形揭示出來,也難以揭示教學中影響個體思維和行動方式的復雜因素。而且傳統的教學評價抹殺了個體對於事物的不同認識,否定了文化的多元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評價活動導向功能的發揮。評價指標在規范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同時,也把教師的課堂行動事先限定在特定的框架之中,結果是教師會過多地關注評價的要素特別是教學目標的實現,阻礙了教師因現實情境而無法採取的教學處理方式,使得本來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課堂教學走向呆板。這樣的評價難以在較大程度上得到評價對象的認同,也難以對評價對象改進教學行為有所觸動。
3.現代教師教學評價展望
教學評價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而不斷發展。隨著人本主義思潮和「第四代評價理論」的興起,現代教師教學評價呈現了一些明顯的變化特點:教學評價價值取向、主體、方法多元化。評價活動中人們的價值標準是多元的,除對真理的追求外,還應注意價值方面—特別是道德義務方面的追求。評價主體多元化,就是在選配參評人員上注意相關性,注意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選配參評人員。評價方法多樣化,就是採用現代化評價手段,在收集評價信息方面,利用錄音、攝像、照相、網路等手段,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廣泛收集、分析信息;評價模式由評議判斷到互動建構。第四代評價理論的基本思想是「共同構建」。這一思想把評價者看作是所有參與評價活動的人們,特別是評價者與其對象雙方交互作用、共同建構統一觀點的過程。實際上,「共同構建」評價理論,是提倡一種民主合作的評價,這種評價的外在形式是協商、對話,內在機制是情感交流和思想的溝通,目的是達到共同認定某些對策,並積極付諸實施。這是對評價認識的一個新突破,不僅評價對象從傳統的客體變成了評價活動的主體,還使評價雙方從對立走向合作。
③ 教學情況分析怎麼寫
一、課前系統部分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課程標准》的要求。
(2)分析每課教材內容在整個課程標准中和每個模塊(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課教材內容與初中教材相關內容的區別和聯系。
(二)學生分析 學生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2)分析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
(3)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三)教學目標教學目標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確定知識目標。
(2)確定能力、方法培養目標及其教學實施策略。(3)確定引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教學選點及其教學實施策略。
A、述必須具備的四個基本要素: 行為主體主體必須是學生而不是老師,人們判斷教學有沒有效益的直接依據是學生有沒有獲得具體的進步,而不是教師有沒有完成任務。一般在寫教學目標的時候行為主體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須注意如一般可以採取以下的表達:「通過……學習,能說出……」,「通過……學習,能分析歸納……」,而不是「使學生掌握……」「教會學生……」等表述方式行為條件 行為條件指影響學生產生學習結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圍。
如「通過收集資料」「通過觀看影片……」「通過本課學習」 行為動詞行為動詞必須是具體可測量、可評價的。如知道、歸納、列舉、感受、參加等等 表現程度指學生學習之後產生的行為變化的最低表現水平,用以評價學習表現或學習結果達到的程度。
比如自己以前寫的教學目標:通過學習教材第三目(行為條件),能夠背寫出(行為動詞)鴉片戰爭的起止時間(表現程度),了解(行為動詞)戰爭的經過和中國人民的反侵略精神(表現程度) B、敘述最好有不同層次根據《標准》,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差異性,按照教學內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難,設計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礎上有所發展。C、過程與方法是什麼?對於過程與方法,真的存在很大的誤區,以前寫過程與方法,往往寫的是:討論法、合作探究、資料收集等,其實這些只是教師採用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作為學生要獲得的能力目標。
三維目標中過程與方法是指具體的內在的學習思維的過程,如搜集資料的過程與方法、探究問題的過程與方法、辨析史料的過程與方法,通過教學學生應該達到的目標是「學會如何收集」「學會如何探究」。(這是以前教學的薄弱環節,也是以後教學必須重視的內容,學生應該學會基本的歷史思維的方法)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與難點部分的寫作要求:兩個操作要求:(1)確定本堂課的教學重點。
(2)確定本堂課的教學難點。(五)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部分的寫作要求:介紹進行課堂教學所要採取的方法與技巧。
(六)教學用具 教學用具部分的寫作要求:兩個操作要求:(1)教學環境的設計與准備。(2)教學用具的設計與准備。
二、課堂系統部分——教學過程 (一)課前探究部分 課前探究部分的寫作要求:設計出引導學生進行課前准備和探究的方案。(二)導入新課部分 導入新課部分的寫作要求:設計出每節新課的教學引語,教學引語要起到「凝神、起興、點題」三個作用。
(三)師生互動部分師生互動部分的寫作要求:(1)設計出每節新課的教學結構(板書結構)。(2)寫出每步設計的設計目的(設計意圖) 此外,在教學結構設計中要注意體現下列6個要求:(1)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2)從學生的問題出發營造教學情境,設計教學問題並引導學生探究、解決問題。(3)設計出師生互動方式。
(4)爭取准備兩、三種針對不同群體學生的教學安排。(5)對教材內容作適當的處理,發掘出教材內容之間的內存邏輯聯系及育人作用。
(6)課堂教學要減少統一講解,增加學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學生的分組活動。(四)課堂總結部分課堂總結部分的寫作要求:(1)設計出針對教材知識內容的系統的回憶鞏固問題及方案。
(2)設計出發散、擴展、升華學生思維的問題及復習鞏固方案。(五)課後作業部分課後作業部分的寫作要求: 三、課後系統部分——教學後記 教學後記部分教學後記部分的寫作要求:(1)評價出你的每節課的教學設計的實施結果。
(2)對你的每節課的教學設計進行及時的修改、補充、完善。(3)寫出你的教學感想、心得、體會。
反思的主要內容有 ① 教學目標實現了沒有?② 教育、教學理念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了嗎?通過什麼方式轉化?。
④ 教師個人學情分析
教師如何學會做好學情分析
每個老師在教授新知識前,針對本節知識或者是本單元大的知識的教學內容,來確定學生需要掌握哪些內容、哪些知識,也要分析學生需要具備哪些生活的經驗。然後分析學生是否已經具備這樣的知識和經驗。例如:在數學上有一章內容是不等式,在不等式中要講一個重要不等式,有的老師在教學設計的時候,就以一個顧客到金店買金項鏈為例引入,這樣的例子會給學生帶來不良的影響,一是看到商人都好像是奸商,不能公平對待所有顧客。另一方面高中學生沒有幾個有到金店買過金項鏈的經歷,學生沒有這樣的生活經驗。說得更加直白一點,這樣的教學設計就是故弄玄虛,三維目標沒有達成。
每一個老師在接手一個陌生的班級的時候,都應該向以前的該班教師請教該班學生的該學科的學習狀況,學生在認知方式與認知習慣等方面的具體情況。新教師還可以通過適當的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該學科的教師授課方式的建議,了解學生在該學科的知識儲備等情況。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的備課本應該做到:備課之前通過與學生的座談或是個別談話的形式了解學生詳細的情況,包括學生已有知識框架,學生所需學習的東西,換句話說要知道學生在學習上的需求,通過學生作業留言的方式了解學生在學習中的困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觀察、提問、追問、交流、討論」等方式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
學情分析具體而言,主要圍繞下面的幾個問題:
(1)學生是否具備了學習新知識的必備知識和技能;學生如果不具備時,應該通過什麼方式可以彌補,如果彌補需要掌握到什麼程度。如果具備了,應該回憶什麼。
(2)學生通過課前自主學習,學生是否已經了解新課的有關內容,了解了多少,達到什麼程度,急需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3)教師在課堂上要如何點撥和引導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如何確定每一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4)教師在課前一定要明白的是:哪些內容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思維,成為課堂的亮點或學生的興趣。
2.關於學情分析的一點說明
在教學設計中,學情分析很重要而且很必要。教師的每一堂課一定要認真做好,並落到實處。只有做到詳實的學情分析,才會有高效課堂的構建。也許我們有不少老師會說:我都教了這么多年書了,從來就沒有做過學情分析,你看我不還是教出了很多比較優秀的學生?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認識,這樣的老師是做了學情分析的,以前不是在提「備課時一定要備教材、備學生」的說法么,其中備學生就是學情分析的意思。眼下處在新課改背景下,要求師生一起成長,其實就是教師和學生在課改中不斷地獲取自己需要的養分。
⑤ 教學分析包括哪些內容
內容包括兩方面。
(1)質量活動情況的數量統計分析。如分析歷年優等生回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不答及格人次占參加考核人次的百分比,三好學生、優秀班集體增減情況,從變化曲線上判定質量高低的變化。
(2)質量的因果關系分析。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很多,可從校風、學風、班風、家庭和社會環境、班主任及團隊工作、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等多方面分析研究,找出主要制約因素。
(5)教師教學情況分析擴展閱讀
提高教學分析的方法:
(1)層次分析法。從學生個人到班級、年級、學校列出不同層次所達到的成績指標,分析各層次存在的主要問題,研究改進措施。
(2)對比分析法。如將本學期各年級的各科考試成績與過去同年級各科成績進行對比,將同一教師所教不同班級和採用不同教法的效果進行對比,從中分析教學質量的高低及問題。
(3)特徵分析法。從學生理解、掌握、運用知識,發展智能等多方面分析學習質量的特點和達到的水平。
(4)原因分析法。找出影響教學質量的各種原因,按主次整理、繪制因果關系圖,分析影響教學質量的主要問題,以確定教學管理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