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常見的教學形式有哪三類
(一)傳遞──接受式
該教學模式源於赫爾巴特的四段教學法,後來由前蘇聯凱洛夫等人進行改造傳入我國.在我國廣為流行,很多教師在教學中自覺不自覺地都用這種方法教學.該模式以傳授系統知識、培養基本技能為目標.其著眼點在於充分挖掘人的記憶力、推理能力與間接經驗在掌握知識方面的作用,使學生比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該模式強調教師的指導作用,認為知識是教師到學生的一種單向傳遞的作用,非常注重教師的權威性. (二)自學──輔導式
自學輔導式的教學模式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獨立進行學習的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教學實踐中也有很多教師在運用它. (三)探究式教學
探究式教學以問題解決為中心的,注重學生的獨立活動,著眼於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 1.理論基礎 依據皮亞傑和布魯納的建構主義的理論,注重學生的前認知,注重體驗式教學,培養學生的探究和思維能力. 2.基本程序 教學的基本程序是:問題—假設—推理—驗證──總結提高. 首先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提出問題,然後組織學生對問題進行猜想和做假設性的解釋,再設計實驗進行驗證,最後總結規律. 3.教學原則 建立一個民主寬容的教學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前認知特點實施一定的教學策略. 4.輔助系統 需要一定的供學生探究學習的設備和相關資料. 5.教學效果 優點:能夠培養學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能夠培養學生的民主與合作的精神,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缺點:一般只能在小班進行,需要較好的教學支持系統,教學需要 的時間比較長. 6.實施建議 在探究性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創設一個寬容民主平等的教學環境,教師要對那些打破常規的學生予以一定的鼓勵,不要輕易地對學生說對或錯,教師要以引導為主切不可輕易告知學生探究的結果.
(四)概念獲得模式
該模式的目標是使學習者通過體驗所學概念的形成過程來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該模式主要反映了認知心理學的觀點,強調學習是認知結構的組織與重組的觀點. 1.理論基礎 布魯納、古德諾和奧斯汀的思維研究理論.他們認為分類是把不同的事物當作相等看待,是將周圍的世界進行簡化和系統化的手段,從而建立一定的概念來理解紛繁復雜的世界.布魯納認為所謂的概念是根據觀察進行分類而形成的思想或抽象化.在概念形成的過程中非常注重事物之中的一些相似成分,而忽略那些不同的地方.在界定概念的時候需要五個要素:名稱、定義 、屬性、例子以及與其他概念的相互關系. 2.基本程序 概念獲得模式共包含這些步驟:教師選擇和界定一個概念—教師確定概念的屬性──教師准備選擇肯定和否定的例子—將學生導入概念化過程—呈現例子—學生概括並定義—提供更多的例子—進一步研討並形成正確概念—概念的運用與拓展. 3.教學原則 幫助學生有效地習得概念是學校教育的基本任務之一.概念獲得模式是採取「歸納—演繹」的思維形式.首先通過一些例子讓學生發現概念一些共同屬性,掌握概念區別於其他概念的本質特徵.學生在獲得概念後還需要進行概念的理解,即引導學生從概念的內涵、外延、屬、種、差別等方面去理解概念.為了強化學生對概念的理解,還應該把與概念相關的或相似的概念、邏輯相關概念、相對應的概念等等進行辨析.學習的目的在於運用,在運用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學生對概念的掌握程度,可以及時地採取補救措施. 4.輔助系統 需要大量正反例子,課前教師需要精心的准備. 5.教學效果 能夠培養學生的歸納和演繹能力,能夠形成比較清晰的概念,能夠培養學生嚴謹的邏輯推理能力. 6.實施建議 針對概念性很強的內容實施教學,課前教師要對概念的內涵與外延要做很好的梳理.
(五)巴特勒的自主學習模式
20世紀70年代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巴特勒提出教學的7要素,並提出「七段」教學論,在國際上影響很大. 1.理論基礎 它的主要理論依據是信息加工理論. 2.教學程序 基本教學程序是:設置情境──激發動機──組織教學──應用新知──檢測評價──鞏固練習──拓展與遷移. 他的教學七步驟中的情境是指學習的內外部的各種情況,內部情況是學生的認知特點,外部情況是指學習環境,它的組成要因素有:個別差異、元認知、環境因子.動機是學習新知識的各種誘因,它的主要構成要素有:情緒感受、注意、區分、意向.組織是將新知識與舊知識相互關聯起來,它的主要構成要素有:相互聯系、聯想、構思、建立模型.應用是對新知識的初步嘗試,它的構成要素有:參與、嘗試、體驗、結果.評價是對新知識初步嘗試使用之後的評定,它的組成要素有:告知、比較、賦予價值、選擇.重復是練習與鞏固的過程,它的主要組成要素有:強化、練習、形成習慣、常規、記憶、遺忘.拓展是把新知識遷移到其他情境中去,它的構成要素有延伸、遷移、轉換、系統、綜合. 3.教學原則 巴特勒從信息加工理論出發,非常注重元認知的調節,利用學習策略對學習任務進行加工,最後生成學習結果.教師在利用這種模式的時候,要時常提醒學生進行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要考慮各種步驟的組成要素,根據不同情況有所側重. 4.輔助系統 一般的課堂環境,掌握學習策略的教師. 5.教學效果 這是一個比較普適性的教學模式,根據不同發教學內容它可以轉化為不同的教學法,只要教師靈活駕御就能達到他想要的教學效果. 6.實施建議 教師應該是一位研究型的教師,具有一定是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掌握元認知策略,就可以靈活運用這種教學模式.
(六)拋錨式教學
這種教學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實事件或真實問題的基礎上.確定這類真實事件或問題被形象地比喻為「拋錨」,因為一旦這類事件或問題被確定了,整個教學內容和教學進程也就被確定了(就像輪船被錨固定一樣). 1.理論基礎 它的理論基礎是建構主義.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要想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即達到對該知識所反映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該事物與其它事物之間聯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辦法是讓學習者到現實世界的真實環境中去感受、去體驗(即通過獲取直接經驗來學習),而不是僅僅聆聽別人(例如教師)關於這種經驗的介紹和講解.由於拋錨式教學要以真實事例或問題為基礎(作為「錨」),所以有時也被稱為「實例式教學」或「基於問題的教學」或「情境性教學」. 2.基本程序 拋錨式教學由這樣幾個環節組成: (1)創設情境--使學習能在和現實情況基本一致或相類似的情境中發生. (2)確定問題--在上述情境下,選擇出與當前學習主題密切相關的真實性事件或問題作為學習的中心內容.選出的事件或問題就是「錨」,這一環節的作用就是「拋錨」. (3)自主學習--不是由教師直接告訴學生應當如何去解決面臨的問題,而是由教師向學生提供解決該問題的有關線索,並特別注意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4)協作學習--討論、交流,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補充、修正、加深每個學生對當前問題的理解. (5)效果評價--由於拋錨式教學的學習過程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由該過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對這種教學效果的評價不需要進行獨立於教學過程的專門測驗,只需在學習過程中隨時觀察並記錄學生的表現即可. 3.教學原則 情境設置與產生問題一致,問題難易適中要具有一定的真實性,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4.輔助系統 巧設情境,合作學習. 5.教學效果 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合作能力等. 6.實施建議 創設情境適時拋出問題,注意情境感染與熏陶作用.
(七)範例教學模式
範例教學模式比較適合原理、規律性的知識.是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最基礎的內容之一.他是德國教育實踐家M·瓦根舍因提出來的. 1.理論基礎 遵循人的認知規律:從個別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在教學中一般從一些範例分析入手感知原理與規律,並逐步提煉進行歸納總結,再進行遷移整合. 2.基本程序 範例教學的基本過程是:闡明「個」案→範例性闡明「類」案→範例性地掌握規律原理→掌握規律原理的方法論意義→規律原理運用訓練 「範例教學」主張選取蘊含本質因素、根本因素、基礎因素的典型案例,通過對範例的研究,使學生從個別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從認識到實踐理解、掌握帶有普遍性的規律、原理的模式.所謂範例性地闡明「個」案,指用典型事實和現象為例說明事物的本質特徵;所謂範例性闡明「類」案,是指用許多在本質上與「個」案一致的事實和現象來闡明事物的本質特徵;範例性掌握規律原理是指從大量的「類」案中總結出規律和原理,在總結歸納的過程中,要注意對規律或原理的表述要准確,對規律原理的名稱要清楚;掌握規律原理的目的和意義在於運用,因而教師要讓學生掌握規律、原理的方法論意義;為了了解學生對規律和原理的掌握程度,從而獲得反饋信息,規律原理的運用訓練是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 3.教育原則 要遵循這個基本順序:從個別入手,歸納成類,再從類入手,提煉本質特徵,最後上升到規律與原理. 4.輔助系統 選取不同的帶有典型性的範例. 5.教學效果 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有助於學生理解規律和原理. 6.實施建議 比較適合社會科學中的一些原理和規律教學,範例一定有一定的代表性,最好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㈡ 教學情境有哪些主要類型
有價值的教學情境具有以下特徵:
一、緊扣教學內容
每節課,都有一個具體的教學內容,都要完成一定的教學目標,所以教學情境必須為教學的內容服務,圍繞教學內容來設計,而不能游離於教學內容之外,最終實現內容和形式的統一,使情境為學生知識的獲取、思維的發展提供良性土壤.
二、符合認知規律
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有一段經典的論述:「影響學習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要探明這一點,並應據此進行教學.」可以說這段話道出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是教學活動的起點」這樣一個教學理念.不同的學段應創設和學生的心理認知、生活閱歷協調一致的情境.
三、展示生活原型
「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情境創設的生活性,其實質是要解決生活世界與學科世界的關系.為此,要注重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在學生鮮活的日常生活環境中發現、挖掘學習情境的資源.
四、體現直觀形象
由於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強調情境創設的形象性,其實質是要解決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感情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系.我們所創設的教學情境,首先應該是感性的、可見的、摸得著的,它能有效地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並促進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轉化和升華;其次,應該是形象的、具體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發學生的想像和聯想,使學生能夠超越個人狹隘的經驗范圍和時間、空間的限制,既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事物,又能促使學生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互動發展.
五、彰顯問題思考
有價值的教學情境一定是內含問題的情境,人的思維過程始於問題情境.問題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其求知慾與好奇心.新課標中指出:「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有助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教學活動中,要依據教學內容設計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適應性、新穎性和開放性的情境性問題,並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指導,通過精心設置支架,巧妙地將學習目標任務置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產生認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認知沖突,從而促成對新知識的建構.
六、滲透情感價值
情感價值指教學情境具有激發學生情感的功效.有位名人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而沒有興奮的情緒怎麼能激動人?沒有主動性怎麼能喚醒沉睡的人?沒有生氣勃勃的精神怎麼能鼓舞人?」數學教學不僅要關注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還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情境創設的材料與活動應盡量新穎有趣.對材料或活動的直接興趣,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強烈的情感體驗.
總之,通過情境教學來調動學生的思維的參與,激發其內在的動力,使學生真正地、自主地投入數學學習活動之中,達到既掌握知識、訓練思維,又激發興趣的目的,使課堂教學成效更加顯著.
㈢ 教學情境的要素有哪些
(一)藉助實物和圖像創設的教學情境
教學中的實物主要指實物、模型、標本以及實驗、參觀等。如一教師在教《珊瑚》一課
時,展示了「像鹿角」、「像菊花」、「像樹枝」三種珊瑚,使學生對珊瑚有了真切感知,
這便是通過實物創設情境。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視實地考察的教育作用,他
經常帶領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去,細心地觀察、體驗大自然的美,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
氛中學習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和審美能力。他說:「我力求做到
在整個童年時期內,使周圍世界和大自然始終都以鮮明的形象、畫面、概念和印象來給學生
的思想意識提供養料……。」
實驗過程能夠呈現出豐富生動的直觀形象,以化學實驗為例,從儀器裝置到葯品配製,
從實驗過程中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到新物質生成,其中有形、色、態、味的變化,又有氣體
的生成和沉澱的析出,或光、電、熱現象。學生學習化學正是立足於對這些現象的感知和觀
察。如講氯氣時,一般先由教師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後,再通過學
生看到的直觀形象,概括出氯的重要化學性質,即氯是一種比較活潑的非金屬元素。
在教學中,圖像是一種直觀的工具,它包括板書、畫圖、掛圖、幻燈、錄相、電影、電
腦等電化教學手段。
圖像可把課文中所描寫的景色,具體直觀地表現在兒童面前,使他們獲得生動的形象。
如教學《燕子》一文,為了使學生感知大自然的景色,有的教師一開講就用放大的彩色掛圖,
讓學生仔細觀察圖中有哪些景物?它們的色彩、動態又怎樣?那起伏的山崗,如鏡的湖水,翠
綠的垂柳,輕飛的燕子,清澈的泉水,使學生在視覺上感知了美的畫面,為學習課文奠定了
基礎。
圖畫在數學教學中也有其特殊的價值:一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請一位數學專家解下面這
道算術題:在一個減法算式里,減數、被減數與差的和等於90,差是減數的兩倍,那麼差
等於多少呢?題中概念太多,這位專家讓孩子讀兩遍,學生還是把握不住,專家改用圖來表
達,圖給孩子直觀感和整體感,容易把握(見圖1)。
專家與孩子商量:既然差是減數的兩倍,我們能否將圖1 改為圖2 呢?孩子高興地說,它是
減法算式,乾脆把圖2 改成圖3 吧!根據「減數、被減數與差的和等於90",有
△+△△△+△△=90,就可知道△=15,那麼差等於30。可以認為,這三張圖形是一種特殊
語言,它給人以直觀感和整體感,它比普通語言要容易把握得多。因此,美國數學家斯蒂思
說:「如果一個特定的問題可以被轉化為一個圖形,那麼,思想就整體地把握了問題,並且
能創造性地思索問題的解法。」
(二)藉助動作(活動)創設的教學情境
教師在教學中以姿式助語言,打手勢,比如講「這個孩子這么高」、「這根棍子這么
長」,對人「高」和「長」,用手比劃一下,這也是形象性。但是,這里我們所要強調的動
作的形象性從理科的角度來說主要指操作,從文科的角度來說主要指表演。
1.操作
教學中通過讓學生操作學具可以使許多抽象知識變得形象直觀。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平
均問題應用題」時,先讓學生把4 根、5 根、7 根、8 根四堆火柴棒分成每堆「同樣多」,
使學生通過直觀操作領悟「移多補少」的「平均思想」,然後將四堆合在一起(總數量),
要求很快地平均分成四堆(總份數),每堆多少根(每份數),得到求平均問題的通法。操
作的特點是通過動作而直觀,從而把動作思維和形象思維有機結合起來。
皮亞傑曾經描述過這樣一個「故事」:四五歲的孩子為了數清楚一些石頭,把它們擺成
一行,然後從1 一直數到10。數完後,又從另一端開始數,發現也是10。他接著把石頭擺
成一個圓圈,依次數下去,發現了同樣的結論。他究竟發現了什麼呢?他沒有發現石子的性
質,而是發現了排列順序的動作的性質。因為這些石子是沒有順序的,是他的動作使之成為
直線順序或圓形順序或任何一種順序。所以,從這里獲得的經驗與石子的物理性質沒有關系,
確切地說,與石子可以毫無關系,而完全可用數學符號來代替。這就是邏輯數學經驗的獲得,
一個依賴於外界事物而又超越其具體形態的抽象過程。了解這個過程,將有助於我們給純粹
的數學「穿」上合適的生活外衣,然後將它呈現給兒童,而不是將數學「外科式」地改造得
適合生活。(余慧娟:「教育對於學科的改造」,《人民教育》2006.3-4,P46)
2.表演
表演是高一層次的形象性,因為它不僅是教學內容的外觀形象,而且展現了人物內心世
界。一位教師教學《守株待兔》,很快就教完,可學生並不理解其寓意。這時教師靈機一動,
扮成守株待兔者,倚在黑板下,閉目打坐,讓學生「勸」自己。學生興致倍增,紛紛勸起老
師來:「老師,你等不到兔子啦」……「老師,再等下去你會餓死的!」老師還模仿守株待
兔者的口氣和學生爭辯。學生越勸說,興致越高,就越深刻地理解這篇寓言的意思。教學中
除教師表演外,還可讓學生表演,學生表演有獨特的教學意義。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從
本質上,兒童個個都是天生的藝術家。」實際上,兒童不僅具有潛在的表演天賦,而且還有
著愛表演的個性特徵。表演能夠有效地調動並發揮兒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語文教材中有些
篇幅戲劇因素濃厚,語言的動作性強,教師要善於把它們改編成小品或課本劇,讓學生走進
課文,扮演課文中的人物,在「動」與「樂」中把握課文內蘊,理解人物的性格、語言、動
作、神態及內心世界。
3.活動
學生活動所產生的直觀情境也有其教學意義。一位數學教師在教行程問題時,感到學生
對「同時」、「不同地」、「相遇」、「相遇時間」等概念難於理解,於是他組織學生活動,
通過活動幫助學生理解。他組織兩隊學生分別在操場兩邊競走,老師哨子一吹,兩人同時從
兩地對走。這時,老師讓學生理解「同時」、「相向」的含義。要求兩人碰上時停止,告訴
學生這是「相遇」。然後讓同學們看在相遇時誰走的路程多,讓學生理解在同一時間內兩位
同學各走多少距離。活動後,老師在講授這部分知識時,學生想起活動的情景,以活動中獲
得的感性材料為支柱,進一步分析思考,便掌握了相遇問題的知識。
4.演示
演示也能創設直觀情境。一位數學教師在講授「數學歸納法」時,便是通過模球演示,
引入歸納法的。一上課,教師從袋子里摸出來的第一個是紅玻璃球。第二、三、四、五個均
是紅玻璃球,問:「這個袋子里是否全是紅玻璃球?」學生:「是」。繼續摸,摸出一個白
玻璃球,問:「是否全是玻璃球?」學生相互爭論,高度興奮(少部分):「是」。再摸,
摸出一個乒乓球(大笑),教師問:「是否全是球?」學生:「不一定」。小結:「這個猜
想對不對:若知道袋裡的東西是有限的,則遲早可以摸完,當把袋裡的東西全摸出來,當然
可以得到一個肯定的結論。但當東西是無窮的時候,那又怎麼辦?」(靜)「如果我約定,
當你這一次摸出的是紅玻璃球的時候,下一次摸出的也肯定是紅玻璃球,那麼袋子里是否全
是紅玻璃球?」學生:「是」。……這種直觀有助於學生真正地理解數學歸納法的實質。
(三)藉助語言創設的教學情境
語言表達的形象性能夠使聽者的腦中呈現的是一幅幅鮮明而簡潔的畫面,而不是一些抽
象的語義代碼。如講豐收,決不僅僅是畝產多少增產多少,更應高梁樂紅了臉麥穗笑彎了腰。
這種將抽象形象化具體化的語言,學生聽起來必定是興致盎然似三春,趣味濃郁如仲夏,猶
似欣賞一幅畫,觀賞一幕劇。從教學藝術的角度來看,語言表達的形象性要求:
1.朗讀——聲情並茂
聲情並茂地朗讀能把學生帶到作品的藝術境界之中,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
其人地在頭腦中浮現出教師所描繪的情景。語文教材中許多課文描寫的景物親切宜人,表達
的感情細膩溫馨,可謂情文並茂,文質兼美。這些課文光憑教師講解是不足讓兒童領略文章
的奇妙之處的。只有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才能使學生喚起課文中美的形象,從而撩撥學生
心靈的琴弦,在思想深處產生共鳴。除有表情的朗讀外,聲音的模擬也是形象性,而且是層
次更高的形象性。比如朗讀《東郭先生和狼》、《一頭知識淵博的豬》、《漁夫和金魚的故
事》等寓言和童話故事,朗讀的表情與聲音的模擬就是一種藝術。
2.描述——繪聲繪色
教師繪聲繪色地描述,也能夠把抽象概念變得生動形象。例如,有一位數學教師講「點
的軌跡」時,高高舉起手中的一塊藍色粉筆頭,別開生面地對學生說:「我這里有一個剛從
墨水瓶中爬出來的『小蟲子』,在保持不定點A 距離30 厘米處不斷爬行,爬呀爬,身後留
下點點墨跡。你們看,這就是『小蟲子』運動的軌跡。」學生聽著教師繪聲繪色的描述,人
人發出會心的微笑。在理科教學中,愈是抽象的概念的建立,往往越需要形象的描述與想像。
3.比喻——貼切精彩
比喻就是用某些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擬想要說的某一事物,以便表達得更加生動鮮明。
善用比喻,不僅會使抽象的東西變得具體,化平淡為生動,還能把難以理解的內容變得淺顯
易懂。有位化學教師特別善於運用比喻,從而在教學中收到了奇特的效果。例如,催化劑對
於初中學生來說,是個十分難懂的概念,在教學中他使用以下比喻:一個人要隔著一條河從
甲地到乙地,共有兩種走法:一種是先沿著河岸到很遠處過橋,路遠費時(比喻反應本身會
進行但速度慢);另一種走法是在甲地坐船到乙地,路近速度快(比喻催化劑通過改變反應
途徑使速度加快),而化學反應使用催化劑就像人坐船從甲地到乙地,路近速度快。這里的
船相當於反應的催化劑,它加快了從甲地到乙地的速度,參與了這一過程(比喻催化劑本身
參與了反應),但船本身在人上船與下船後,質量和性質不變。對於負催化劑則可以反其意
而用之。初二課本有一段關於血壓的知識:「正常成年人的收縮壓為12-18.7 千帕,舒張壓
為8-12 千帕。如果一個人的舒張壓時常超過12 千帕,則被認為是高血壓。如果一個人的收
縮壓時常低於12 千帕,則被認為是低血壓。」這段課文,即使讓學生讀上五遍,學生未必
能掌握。教學中就可以用拳頭(情景)來比喻:拳頭象心臟,收縮時有勁,產生的壓力大。
舒張(拳頭松開)產生的壓力就小。分界線在12。收縮壓應當高,該高不高謂低,如果低
於12 則是低血壓。舒張壓該低,而該低不低謂高,如果大於12 則是高血壓。怎麼記這個
12 呢?我們平時說,十分高興,就有人說十二分的高興。所以,這是個最佳數字。這樣描
述情景,學生容易掌握血壓的知識。[2]這樣通過運用大家所熟知的具體形象的比喻,使原來
抽象的難於理解的知識變得通俗而易懂,學生容易接受,理解深刻,而且把機械記憶轉化為
理解記憶,不易遺忘。
(四)藉助新舊知識和觀念的關系和矛盾創設的教學情境
學生在學校里所學的不是零散的、片面的知識,而是「提煉濃縮」又「易於消化」的系
統的、整體的知識。任何知識都是整體網路上的一個點或一個結,離開了網路,也就喪失了
生存的基礎。知識只有在整體聯系當中才能真正被理解、被掌握,從而體現其有意義的價值。
這也就是說,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是以舊知識為基礎的,新知要麼是在舊知的基礎上引申和
發展起來的,要麼是在舊知的基礎上增加新的內容,或由舊知重新組織或轉化而成的,所以
舊知是學習新知最直接最常用的認知停靠點。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的研究進一步提出,舊知是通過它的可利用性、可辨別性、
穩定性(清晰性)三個特性(統稱為認知結構變數)來具體影響有意義學習的行程和效果。
所謂可利用性是指:學生原有認知結構中具有用來對新知識起固定作用的舊知識,沒有這種
舊知識,新舊知識的相互作用(同化)就失去了落腳點,學習便只能是機械進行的。例如,
學生沒有「商不變性質」、「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法則」等舊知識,則他們對「除數是小數的
除法」這一新知識的學習便只能是機械進行的。所謂可辨別性是指:舊知識與新知識之間的
可分離程度和差異程度,只有當新舊知識能夠清晰地分辨時,學生才可能進行有意義的學習。
例如,只有當學生清晰地意識到「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與「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兩者之間的
相異時,他們對「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學習才是有意義的,否則就會導致學習上的負遷移,
從而產生機械學習。所謂穩定性和清晰性是指:原有起固定作用的舊知本身的牢固度和清晰
度、穩定性為學習新知提供同化的固定點,清晰性則為學習新知提供同化的方位點。顯然,
如果學生對「除數是整數的除法」這一舊知的掌握是模糊和不牢固的,那麼對「除數是小數
的除法」這新知的學習就不可能是有意義的、順利的。
具體來說,在講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時,首先復習商不變的性質和被除數是小數而除數
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出示37.5÷15=2.5 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的?讓學生充分說出算理,再
出題3.75÷1.5=?375÷150=?被乘除和除數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商是幾?學生根據商不變
的性質(被乘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確定答案還是2.5。學生這樣
想,正是我們要教的方法,揭示出除數是小數除法的運算方法。這時教師再引導正確的豎式
計算方法與格式,進一步深化算理,學生就掌握了計算方法。教師根據知識的內在聯系,利
用知識的遷移,創設情境,讓自己探索出計算方法,學生樂學、會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五)藉助「背景」創設的教學情境
所謂背景知識是指與教材課文內容相關聯的知識的總稱。背景知識與新知的關系不如舊
知與新知的關系那麼密切、直接,它們之間沒有必然的邏輯聯系,但背景知識同樣是學生學
習和理解課文的一種重要的認知停靠點。沒有必要的背景知識,閱讀思考往往是無法進行的,
背景知識越豐富,閱讀理解水平就越高。
課堂教學的背景知識主要包括:
1.「作者介紹」
俗語說得好,文如其人,對人(作者)的介紹必定有助於促進對文(作品)的理解。因
為作者要「想寫出雄偉的風格,他也就要有雄偉的人格」(歌德語)。所以「作者介紹」最
重要的一點,便是讓學生了解作者的人格,從而更好地觀照、鑒賞作品的風格。這樣不僅有
助於促進學生的有意義學習,而且有助於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2.「時代背景」
時代背景有助於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內在含義。教《凡卡》一課,可在課文分析完時要
學生談談凡卡受了哪些苦?為什麼這么小的年紀受那麼多苦?通過教師引導——講解文章
時代背景,使學生領會從小凡卡的悲慘學徒生活,看到受盡摧殘的舊俄羅斯人民生活的縮影。
3.「歷史典故」
課堂教學中恰當地引入那些趣味橫生的文學典故、數學史趣聞、科學家軼事等,對促進
學生的有意義學習是很有益處的。一位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古詩《草》時,便是通過一則文
學故事導入新課的。一上課,教師對學生說:「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古詩,老師先給同學們
講講這首詩的作者白居易的故事」。教師邊板書詩作者「白居易」邊娓娓道來。故事是這樣
的:白居易是我國唐朝人,他出身貧寒,但從小熱愛學習,特別喜歡寫詩。16 歲那年,白
居易離開家鄉到京都長安後,仍不斷寫詩。為提高寫詩的水平,他到處求名師指點。有一次,
他去拜訪當時的老詩人顧況。顧況是個愛開玩笑的人,當他得知眼前這個年輕人叫白居易時,
又想開玩笑了。他說:「唉呀!你這個名字可起得不妙啊。」顧況摸著胡須道:「你的名字
叫居易。現在長安城裡米價昂貴,租屋困難,要想在這里住下來,可不太容易啊。」白居易
聽了這句話,想想自己到長安後經常愁衣少食,四處借債的情景,不禁深有感觸地說:「你
說得好,在京都居住可真不容易啊!」顧況見眼前的年輕人謙虛好學,就說:「好吧,把你
寫的詩念給我聽聽。」白居易開始讀詩了。(放錄音《草》朗誦)白居易剛讀完,顧況便連
聲贊道:「好詩好詩,你能寫出這樣的好詩,前程無量。居易這名字取得真好哇!」白居易
不解地問:「老先生,剛才您還說我的名字取得不妙,現在又說我的名字取得好,這不是自
相矛盾了嗎?」顧況笑著說;「剛才不知道你會寫詩,所以才說你居住長安不容易,名字取
得不妙。現在看你能寫出這么好的詩。所以說你居住長安很容易,名字起得真好。」說完就
熱情地指點起來。從那以後,白居易更加勤奮起來,終於成為我國唐朝三大詩人之一(其他
兩位是李白和杜甫)。故事講完後,教師接著說:「下面我們就來學這首詩,看看自居易寫
的詩到底好在哪裡?」教師開始講解新課,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新課的學習。這則故事巧妙
地介紹了詩人及創作詩的時代背景,既自然地揭示了本課教學內容,使學生對新課大意有初
步的感知,又縮小了時空差,解決了學習古詩由於年代相隔久遠而無法產生共鳴感的大障礙,
讓學生輕松,愉快地進入詩人創設的意境中去。
(六)藉助問題創設的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有多種類型、形式,其中特別要強調的是問題情境和問題意識。問題是科學研
究的出發點,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沒有問題就不會有解釋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
方法和知識,所以說,問題是思想方法、知識積累和發展的邏輯力量,是生長新思想、新方
法、新知識的種子。學生學習同樣必須重視問題的作用。現代教學論研究指出,從本質上講,
感知不是學習產生的根本原因(盡管學生學習是需要感知的),產生學習的根本原因是問題。
沒有問題也就難以誘發和激起求知慾,沒有問題,感覺不到問題的存在,學生也就不會去深
入思考,那麼學習也就只能是表層和形式的。所以新課程學習方式特別強調問題在學習活動
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強調通過問題來進行學習,把問題看作是學習的動力、起點和貫穿學習
過程中的主線;另一方面通過學習來生成問題,把學習過程看成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
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問題意識的形成和培養。問題意識是指問
題成為學生感知和思維的對象,從而在學生心裡造成一種懸而未決但又必須解決的求知狀
態。問題意識會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願望,從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問
題意識還可以激發學生勇於探索、創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沒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就不
可能激發學生認識的沖動性和思維的活躍性,更不可能激發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造思維。總
之,問題意識是學生進行學習的重要心理因素。
㈣ 教學情境有哪些主要類型
教學情境
(teaching
scenarios;
teaching
situation
manifestation;
ecation
situation)
所謂教學情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感氛圍。「境」是教學環境它既包括學生所處的物理環境,如學校的各種硬體設施,也包括學校的各種軟體設施,如教室的陳設與布置,學校的衛生、綠化以及教師的技能技巧和責任心等。
㈤ 教學情境有哪些主要類型
教學情境有哪些主要類型
根據情境創設的依託點的不同,我們把教學情境分為以下幾種:
(一)藉助實物和圖像創設的教學情境
教學中的實物主要指實物、模型、標本以及實驗、參觀等。如一教師在教《珊瑚》一課
時,展示了「像鹿角」、「像菊花」、「像樹枝」三種珊瑚,使學生對珊瑚有了真切感知,
這便是通過實物創設情境。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視實地考察的教育作用,他
經常帶領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去,細心地觀察、體驗大自然的美,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
氛中學習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和審美能力。他說:「我力求做到
在整個童年時期內,使周圍世界和大自然始終都以鮮明的形象、畫面、概念和印象來給學生
的思想意識提供養料……。」
實驗過程能夠呈現出豐富生動的直觀形象,以化學實驗為例,從儀器裝置到葯品配製,
從實驗過程中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到新物質生成,其中有形、色、態、味的變化,又有氣體
的生成和沉澱的析出,或光、電、熱現象。學生學習化學正是立足於對這些現象的感知和觀
察。如講氯氣時,一般先由教師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後,再通過學
生看到的直觀形象,概括出氯的重要化學性質,即氯是一種比較活潑的非金屬元素。
在教學中,圖像是一種直觀的工具,它包括板書、畫圖、掛圖、幻燈、錄相、電影、電
腦等電化教學手段。
圖像可把課文中所描寫的景色,具體直觀地表現在兒童面前,使他們獲得生動的形象。
如教學《燕子》一文,為了使學生感知大自然的景色,有的教師一開講就用放大的彩色掛圖,
讓學生仔細觀察圖中有哪些景物?它們的色彩、動態又怎樣?那起伏的山崗,如鏡的湖水,翠
綠的垂柳,輕飛的燕子,清澈的泉水,使學生在視覺上感知了美的畫面,為學習課文奠定了
基礎。
圖畫在數學教學中也有其特殊的價值:一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請一位數學專家解下面這
道算術題:在一個減法算式里,減數、被減數與差的和等於90,差是減數的兩倍,那麼差
等於多少呢?題中概念太多,這位專家讓孩子讀兩遍,學生還是把握不住,專家改用圖來表
達,圖給孩子直觀感和整體感,容易把握(見圖1)。
專家與孩子商量:既然差是減數的兩倍,我們能否將圖1 改為圖2 呢?孩子高興地說,它是
減法算式,乾脆把圖2 改成圖3 吧!根據「減數、被減數與差的和等於90",有
△+△△△+△△=90,就可知道△=15,那麼差等於30。可以認為,這三張圖形是一種特殊
語言,它給人以直觀感和整體感,它比普通語言要容易把握得多。因此,美國數學家斯蒂思
說:「如果一個特定的問題可以被轉化為一個圖形,那麼,思想就整體地把握了問題,並且
能創造性地思索問題的解法。」
(二)藉助動作(活動)創設的教學情境
教師在教學中以姿式助語言,打手勢,比如講「這個孩子這么高」、「這根棍子這么
長」,對人「高」和「長」,用手比劃一下,這也是形象性。但是,這里我們所要強調的動
作的形象性從理科的角度來說主要指操作,從文科的角度來說主要指表演。
1.操作
教學中通過讓學生操作學具可以使許多抽象知識變得形象直觀。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平
均問題應用題」時,先讓學生把4 根、5 根、7 根、8 根四堆火柴棒分成每堆「同樣多」,
使學生通過直觀操作領悟「移多補少」的「平均思想」,然後將四堆合在一起(總數量),
要求很快地平均分成四堆(總份數),每堆多少根(每份數),得到求平均問題的通法。操
作的特點是通過動作而直觀,從而把動作思維和形象思維有機結合起來。
皮亞傑曾經描述過這樣一個「故事」:四五歲的孩子為了數清楚一些石頭,把它們擺成
一行,然後從1 一直數到10。數完後,又從另一端開始數,發現也是10。他接著把石頭擺
成一個圓圈,依次數下去,發現了同樣的結論。他究竟發現了什麼呢?他沒有發現石子的性
質,而是發現了排列順序的動作的性質。因為這些石子是沒有順序的,是他的動作使之成為
直線順序或圓形順序或任何一種順序。所以,從這里獲得的經驗與石子的物理性質沒有關系,
確切地說,與石子可以毫無關系,而完全可用數學符號來代替。這就是邏輯數學經驗的獲得,
一個依賴於外界事物而又超越其具體形態的抽象過程。了解這個過程,將有助於我們給純粹
的數學「穿」上合適的生活外衣,然後將它呈現給兒童,而不是將數學「外科式」地改造得
適合生活。(余慧娟:「教育對於學科的改造」,《人民教育》2006.3-4,P46)
2.表演
表演是高一層次的形象性,因為它不僅是教學內容的外觀形象,而且展現了人物內心世
界。一位教師教學《守株待兔》,很快就教完,可學生並不理解其寓意。這時教師靈機一動,
扮成守株待兔者,倚在黑板下,閉目打坐,讓學生「勸」自己。學生興致倍增,紛紛勸起老
師來:「老師,你等不到兔子啦」……「老師,再等下去你會餓死的!」老師還模仿守株待
兔者的口氣和學生爭辯。學生越勸說,興致越高,就越深刻地理解這篇寓言的意思。教學中
除教師表演外,還可讓學生表演,學生表演有獨特的教學意義。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從
本質上,兒童個個都是天生的藝術家。」實際上,兒童不僅具有潛在的表演天賦,而且還有
著愛表演的個性特徵。表演能夠有效地調動並發揮兒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語文教材中有些
篇幅戲劇因素濃厚,語言的動作性強,教師要善於把它們改編成小品或課本劇,讓學生走進
課文,扮演課文中的人物,在「動」與「樂」中把握課文內蘊,理解人物的性格、語言、動
作、神態及內心世界。
3.活動
學生活動所產生的直觀情境也有其教學意義。一位數學教師在教行程問題時,感到學生
對「同時」、「不同地」、「相遇」、「相遇時間」等概念難於理解,於是他組織學生活動,
通過活動幫助學生理解。他組織兩隊學生分別在操場兩邊競走,老師哨子一吹,兩人同時從
兩地對走。這時,老師讓學生理解「同時」、「相向」的含義。要求兩人碰上時停止,告訴
學生這是「相遇」。然後讓同學們看在相遇時誰走的路程多,讓學生理解在同一時間內兩位
同學各走多少距離。活動後,老師在講授這部分知識時,學生想起活動的情景,以活動中獲
得的感性材料為支柱,進一步分析思考,便掌握了相遇問題的知識。
4.演示
演示也能創設直觀情境。一位數學教師在講授「數學歸納法」時,便是通過模球演示,
引入歸納法的。一上課,教師從袋子里摸出來的第一個是紅玻璃球。第二、三、四、五個均
是紅玻璃球,問:「這個袋子里是否全是紅玻璃球?」學生:「是」。繼續摸,摸出一個白
玻璃球,問:「是否全是玻璃球?」學生相互爭論,高度興奮(少部分):「是」。再摸,
摸出一個乒乓球(大笑),教師問:「是否全是球?」學生:「不一定」。小結:「這個猜
想對不對:若知道袋裡的東西是有限的,則遲早可以摸完,當把袋裡的東西全摸出來,當然
可以得到一個肯定的結論。但當東西是無窮的時候,那又怎麼辦?」(靜)「如果我約定,
當你這一次摸出的是紅玻璃球的時候,下一次摸出的也肯定是紅玻璃球,那麼袋子里是否全
是紅玻璃球?」學生:「是」。……這種直觀有助於學生真正地理解數學歸納法的實質。
(三)藉助語言創設的教學情境
語言表達的形象性能夠使聽者的腦中呈現的是一幅幅鮮明而簡潔的畫面,而不是一些抽
象的語義代碼。如講豐收,決不僅僅是畝產多少增產多少,更應高梁樂紅了臉麥穗笑彎了腰。
這種將抽象形象化具體化的語言,學生聽起來必定是興致盎然似三春,趣味濃郁如仲夏,猶
似欣賞一幅畫,觀賞一幕劇。從教學藝術的角度來看,語言表達的形象性要求:
1.朗讀——聲情並茂
聲情並茂地朗讀能把學生帶到作品的藝術境界之中,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
其人地在頭腦中浮現出教師所描繪的情景。語文教材中許多課文描寫的景物親切宜人,表達
的感情細膩溫馨,可謂情文並茂,文質兼美。這些課文光憑教師講解是不足讓兒童領略文章
的奇妙之處的。只有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才能使學生喚起課文中美的形象,從而撩撥學生
心靈的琴弦,在思想深處產生共鳴。除有表情的朗讀外,聲音的模擬也是形象性,而且是層
次更高的形象性。比如朗讀《東郭先生和狼》、《一頭知識淵博的豬》、《漁夫和金魚的故
事》等寓言和童話故事,朗讀的表情與聲音的模擬就是一種藝術。
2.描述——繪聲繪色
教師繪聲繪色地描述,也能夠把抽象概念變得生動形象。例如,有一位數學教師講「點
的軌跡」時,高高舉起手中的一塊藍色粉筆頭,別開生面地對學生說:「我這里有一個剛從
墨水瓶中爬出來的『小蟲子』,在保持不定點A 距離30 厘米處不斷爬行,爬呀爬,身後留
下點點墨跡。你們看,這就是『小蟲子』運動的軌跡。」學生聽著教師繪聲繪色的描述,人
人發出會心的微笑。在理科教學中,愈是抽象的概念的建立,往往越需要形象的描述與想像。
3.比喻——貼切精彩
比喻就是用某些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擬想要說的某一事物,以便表達得更加生動鮮明。
善用比喻,不僅會使抽象的東西變得具體,化平淡為生動,還能把難以理解的內容變得淺顯
易懂。有位化學教師特別善於運用比喻,從而在教學中收到了奇特的效果。例如,催化劑對
於初中學生來說,是個十分難懂的概念,在教學中他使用以下比喻:一個人要隔著一條河從
甲地到乙地,共有兩種走法:一種是先沿著河岸到很遠處過橋,路遠費時(比喻反應本身會
進行但速度慢);另一種走法是在甲地坐船到乙地,路近速度快(比喻催化劑通過改變反應
途徑使速度加快),而化學反應使用催化劑就像人坐船從甲地到乙地,路近速度快。這里的
船相當於反應的催化劑,它加快了從甲地到乙地的速度,參與了這一過程(比喻催化劑本身
參與了反應),但船本身在人上船與下船後,質量和性質不變。對於負催化劑則可以反其意
而用之。初二課本有一段關於血壓的知識:「正常成年人的收縮壓為12-18.7 千帕,舒張壓
為8-12 千帕。如果一個人的舒張壓時常超過12 千帕,則被認為是高血壓。如果一個人的收
縮壓時常低於12 千帕,則被認為是低血壓。」這段課文,即使讓學生讀上五遍,學生未必
能掌握。教學中就可以用拳頭(情景)來比喻:拳頭象心臟,收縮時有勁,產生的壓力大。
舒張(拳頭松開)產生的壓力就小。分界線在12。收縮壓應當高,該高不高謂低,如果低
於12 則是低血壓。舒張壓該低,而該低不低謂高,如果大於12 則是高血壓。怎麼記這個
12 呢?我們平時說,十分高興,就有人說十二分的高興。所以,這是個最佳數字。這樣描
述情景,學生容易掌握血壓的知識。[2]這樣通過運用大家所熟知的具體形象的比喻,使原來
抽象的難於理解的知識變得通俗而易懂,學生容易接受,理解深刻,而且把機械記憶轉化為
理解記憶,不易遺忘。
(四)藉助新舊知識和觀念的關系和矛盾創設的教學情境
學生在學校里所學的不是零散的、片面的知識,而是「提煉濃縮」又「易於消化」的系
統的、整體的知識。任何知識都是整體網路上的一個點或一個結,離開了網路,也就喪失了
生存的基礎。知識只有在整體聯系當中才能真正被理解、被掌握,從而體現其有意義的價值。
這也就是說,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是以舊知識為基礎的,新知要麼是在舊知的基礎上引申和
發展起來的,要麼是在舊知的基礎上增加新的內容,或由舊知重新組織或轉化而成的,所以
舊知是學習新知最直接最常用的認知停靠點。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的研究進一步提出,舊知是通過它的可利用性、可辨別性、
穩定性(清晰性)三個特性(統稱為認知結構變數)來具體影響有意義學習的行程和效果。
所謂可利用性是指:學生原有認知結構中具有用來對新知識起固定作用的舊知識,沒有這種
舊知識,新舊知識的相互作用(同化)就失去了落腳點,學習便只能是機械進行的。例如,
學生沒有「商不變性質」、「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法則」等舊知識,則他們對「除數是小數的
除法」這一新知識的學習便只能是機械進行的。所謂可辨別性是指:舊知識與新知識之間的
可分離程度和差異程度,只有當新舊知識能夠清晰地分辨時,學生才可能進行有意義的學習。
例如,只有當學生清晰地意識到「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與「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兩者之間的
相異時,他們對「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學習才是有意義的,否則就會導致學習上的負遷移,
從而產生機械學習。所謂穩定性和清晰性是指:原有起固定作用的舊知本身的牢固度和清晰
度、穩定性為學習新知提供同化的固定點,清晰性則為學習新知提供同化的方位點。顯然,
如果學生對「除數是整數的除法」這一舊知的掌握是模糊和不牢固的,那麼對「除數是小數
的除法」這新知的學習就不可能是有意義的、順利的。
具體來說,在講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時,首先復習商不變的性質和被除數是小數而除數
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出示37.5÷15=2.5 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的?讓學生充分說出算理,再
出題3.75÷1.5=?375÷150=?被乘除和除數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商是幾?學生根據商不變
的性質(被乘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確定答案還是2.5。學生這樣
想,正是我們要教的方法,揭示出除數是小數除法的運算方法。這時教師再引導正確的豎式
計算方法與格式,進一步深化算理,學生就掌握了計算方法。教師根據知識的內在聯系,利
用知識的遷移,創設情境,讓自己探索出計算方法,學生樂學、會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五)藉助「背景」創設的教學情境
所謂背景知識是指與教材課文內容相關聯的知識的總稱。背景知識與新知的關系不如舊
知與新知的關系那麼密切、直接,它們之間沒有必然的邏輯聯系,但背景知識同樣是學生學
習和理解課文的一種重要的認知停靠點。沒有必要的背景知識,閱讀思考往往是無法進行的,
背景知識越豐富,閱讀理解水平就越高。
課堂教學的背景知識主要包括:
1.「作者介紹」
俗語說得好,文如其人,對人(作者)的介紹必定有助於促進對文(作品)的理解。因
為作者要「想寫出雄偉的風格,他也就要有雄偉的人格」(歌德語)。所以「作者介紹」最
重要的一點,便是讓學生了解作者的人格,從而更好地觀照、鑒賞作品的風格。這樣不僅有
助於促進學生的有意義學習,而且有助於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2.「時代背景」
時代背景有助於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內在含義。教《凡卡》一課,可在課文分析完時要
學生談談凡卡受了哪些苦?為什麼這么小的年紀受那麼多苦?通過教師引導——講解文章
時代背景,使學生領會從小凡卡的悲慘學徒生活,看到受盡摧殘的舊俄羅斯人民生活的縮影。
3.「歷史典故」
課堂教學中恰當地引入那些趣味橫生的文學典故、數學史趣聞、科學家軼事等,對促進
學生的有意義學習是很有益處的。一位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古詩《草》時,便是通過一則文
學故事導入新課的。一上課,教師對學生說:「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古詩,老師先給同學們
講講這首詩的作者白居易的故事」。教師邊板書詩作者「白居易」邊娓娓道來。故事是這樣
的:白居易是我國唐朝人,他出身貧寒,但從小熱愛學習,特別喜歡寫詩。16 歲那年,白
居易離開家鄉到京都長安後,仍不斷寫詩。為提高寫詩的水平,他到處求名師指點。有一次,
他去拜訪當時的老詩人顧況。顧況是個愛開玩笑的人,當他得知眼前這個年輕人叫白居易時,
又想開玩笑了。他說:「唉呀!你這個名字可起得不妙啊。」顧況摸著胡須道:「你的名字
叫居易。現在長安城裡米價昂貴,租屋困難,要想在這里住下來,可不太容易啊。」白居易
聽了這句話,想想自己到長安後經常愁衣少食,四處借債的情景,不禁深有感觸地說:「你
說得好,在京都居住可真不容易啊!」顧況見眼前的年輕人謙虛好學,就說:「好吧,把你
寫的詩念給我聽聽。」白居易開始讀詩了。(放錄音《草》朗誦)白居易剛讀完,顧況便連
聲贊道:「好詩好詩,你能寫出這樣的好詩,前程無量。居易這名字取得真好哇!」白居易
不解地問:「老先生,剛才您還說我的名字取得不妙,現在又說我的名字取得好,這不是自
相矛盾了嗎?」顧況笑著說;「剛才不知道你會寫詩,所以才說你居住長安不容易,名字取
得不妙。現在看你能寫出這么好的詩。所以說你居住長安很容易,名字起得真好。」說完就
熱情地指點起來。從那以後,白居易更加勤奮起來,終於成為我國唐朝三大詩人之一(其他
兩位是李白和杜甫)。故事講完後,教師接著說:「下面我們就來學這首詩,看看自居易寫
的詩到底好在哪裡?」教師開始講解新課,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新課的學習。這則故事巧妙
地介紹了詩人及創作詩的時代背景,既自然地揭示了本課教學內容,使學生對新課大意有初
步的感知,又縮小了時空差,解決了學習古詩由於年代相隔久遠而無法產生共鳴感的大障礙,
讓學生輕松,愉快地進入詩人創設的意境中去。
(六)藉助問題創設的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有多種類型、形式,其中特別要強調的是問題情境和問題意識。問題是科學研
究的出發點,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沒有問題就不會有解釋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
方法和知識,所以說,問題是思想方法、知識積累和發展的邏輯力量,是生長新思想、新方
法、新知識的種子。學生學習同樣必須重視問題的作用。現代教學論研究指出,從本質上講,
感知不是學習產生的根本原因(盡管學生學習是需要感知的),產生學習的根本原因是問題。
沒有問題也就難以誘發和激起求知慾,沒有問題,感覺不到問題的存在,學生也就不會去深
入思考,那麼學習也就只能是表層和形式的。所以新課程學習方式特別強調問題在學習活動
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強調通過問題來進行學習,把問題看作是學習的動力、起點和貫穿學習
過程中的主線;另一方面通過學習來生成問題,把學習過程看成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
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問題意識的形成和培養。問題意識是指問
題成為學生感知和思維的對象,從而在學生心裡造成一種懸而未決但又必須解決的求知狀
態。問題意識會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願望,從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問
題意識還可以激發學生勇於探索、創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沒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就不
可能激發學生認識的沖動性和思維的活躍性,更不可能激發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造思維。總
之,問題意識是學生進行學習的重要心理因素。
案例:圍繞問題展開教學,「嗟來之食」[3]
在課堂上,全班學生幾乎每個人都提出了一個自己的問題,如有的學生提出:「為什麼
會發生飢荒?」「為什麼餓漢那麼窮,財主卻那麼有錢有物?」「餓漢為什麼說他情願餓
死,也不吃財主給他的食物?」等等。在這些問題中,大部分同學都選擇了第三題進行討論。
在討論中,學生探討了多種可能性。有一個學生回答 「因為他很有骨氣,很有尊嚴」。
教師非常敏銳地抓住這個機會,利用學生的話進行引導:「對!他很有骨氣,很有尊嚴。可
是他已經快要餓死了,你贊成他這樣做嗎?」新的問題立即又使學生的認識產生了分化。有
的學生明確贊成,有的學生強烈反對。在他們分別闡述了自己的理由之後,教師又引導學生
提升出了一個與此關聯、又蘊含哲學意味的問題,即「生命和尊嚴到底哪一個更重要」?
在激烈的辯論中,有的學生認為生命比尊嚴更重要,「因為沒有生命就什麼也沒有了」;
有的學生覺得,尊嚴比生命更重要,「因為沒有尊嚴會被人看不起」;還有的學生語出驚人,
說生命和尊嚴同樣重要,「因為沒有生命就沒有尊嚴,而沒有尊嚴生命就沒有意義。生命和
尊嚴的關系就像一個人的手心和手背一樣」……
上述類型並沒有窮盡教學情境的外延,總之,教學情境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因而
對其也就有多種的解讀和定義,如喬納森在《學習環境的理論基礎》一書中,對情境作過這
樣的描述:「情境是利用一個熟悉的參考物,幫助學習者將一個要探究的概念與熟悉的經驗
聯系起來,引導他們利用這些經驗來解釋、說明、形成自己的科學知識。」荷蘭數學教育家
弗賴登塔爾在《數學教育再探》一書中也提出關於情境的理論,他認為情境可以是以下幾種:
場所(即一個有意義的情境的堆積);故事(即它可以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也可以是一個經
典的或虛構的特別例子);設計(即被創造的現實);主題(即一個與現實帶有多種聯系的
數學定向的分科分支);剪輯(即從各種印刷品上發現大量數學的人們遇到的麻煩)。[4]
對於我們來說,重要的是抓住教學情境的實質和功能:促進學生的有意義學習!
三、當前教學情境創設存在哪些誤區
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注重通過「情境」吸引學生,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提
供攀爬支架,課堂因此有了生氣,有了效率,但是,有的教師只把它當作點綴,還有一些教
師卻因此迷失了教學的方向。
1.形式化的情境
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與課程的內容沒有實質性的聯系,是在課程內容(糖果)上人為裹
的一層糖衣,學生可能只是被花花綠綠的糖衣所迷惑,對五顏六色的糖衣感到興趣,至於自
己吞下去的糖果是什麼,他卻全然不知。如某教師在講「兩步計算式題」時,課始,創設了
去游樂園玩的情境。課件演示:兩個學生乘車來到游樂園門口,遇到了「攔路虎」,要求學
生闖過「迷宮」才能進門,教師充滿激情地問:「同學們有信心闖過嗎?」同學們異口同聲
地回答:「有!」課件顯示迷宮圖:把算式和正確的答案連起來,連對了就能走出迷宮(只
有一題是兩步式題,其餘均為一步式題)。學生順利闖關後,教師表揚:「真能幹!」追問:
「這些題目中哪一題是與眾不同的?」從而揭示課題「兩步計算式題」。可以說,這種情境
與教學內容並沒有任何內在的實質性的聯系,只是外加的一頂「高帽子」。
2.假問題的情境
所謂假問題是指沒有思維價值的問題或不能引發學生思考的問題。
如案例:《梯形面積的計算》一課中「推導公式」教學片段(吳烈)
師:我們可以把梯形轉化成什麼圖形來探索它的面積計算公式?
生:已學的圖形。
師:請拿出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一拼,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操作發現拼成了平行四邊形,合作討論梯形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之間的聯系)
分析: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拼圖已具有豐富的經驗,在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面積計算公
式的推導中,也具有了推導面積公式的基礎,但這不是全面、系統的,而是零碎的。教學中,
教師示意讓學生拿出「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來拼」,學生也就順利地探索出了結果,整個教
學過程比較順利。但這是真的探索嗎?「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來拼」這好像是理所當然的,
因為教材就是這樣安排的。但怎麼一開始就知道要「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來拼成一個平行
四邊形」呢?這是怎麼想到的?學生不知。這也就在他們的認知上存在了一道空白,我們的
探究也就成了一個空殼,有形而無實。看起來是問題,卻沒有激發學生思維的功能。
3.缺乏真情的情境
情境不僅包含場景,而且內含情感。任何情境如果沒有教師的感情投入,都會失去其教
學功能。有些情境從認知層面看是到位的,是有價值的,但是教師卻以一種機械的方式來展
示它,結果正如蘇聯教學論專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們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邏輯性的
教學過程,但它給積極情感的食糧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學生的苦惱、恐懼和別的消極感受,
阻止他們全力以赴地去學習。」當然,我們強調的是真實的情感,而不是虛假的情感。
如:一位教師上《董存瑞捨身炸暗堡》一文時,為了活躍氣氛,問學生:「你們最崇拜誰?」
學生紛紛舉起了手。有的說崇拜球星羅納爾多,有的說崇拜影星趙薇,有的說崇拜棋聖聶衛
平……學生交流結束後,老師反問學生:「你們猜,我最崇拜誰?」話音剛落,學生們異口
同聲說:「老師崇拜董存瑞。」一聽這么整齊的回答,在多媒體教室坐著的近百名聽課教師
頓時爆發出一陣鬨笑。
4.「猜謎式」的情境(偏離教學的情境)
教學情境顧名思義就是指向教學的情境,促進學生學習的情境。有些教師創設情境卻是
兜圈子、猜謎語,讓學生不知所雲,反倒影響和干擾學生的學習。
如:有位教師上《鄉愁》,設計了一個提問導語,目的是想讓學生說出課題來。於是他叫起
一個學生,啟發道:「如果有個人到了一個遙遠的地方,時間一長,他開始想念自己的親人,
這叫做什麼?」
學生答道:「多情。」
「可能是我問得不對,也可能是你理解有誤。好,我換個角度再問:這個人待在外鄉的時間
相當長,長夜裡他只要看見月亮就會想起自己的家鄉,這叫做什麼?」教師又問道。
「月是故鄉明。」學生很乾脆地答道。
「不該這樣回答。」教師有點急了。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學生回答的語氣顯然不太自信了。他抬頭一看,教師已是滿
臉陰雲,連忙換了答案:「月亮走我也走。」
「我只要求你用兩個字回答。而且不能帶『月』字。」教師繼續啟發道。
「深情。」學生囁嚅道。
好在此時下面有同學介面:「叫做『鄉愁』」,教師才如釋重負。
5.「電灌」的情境
利用多媒休課件創設情境已經為廣大教師所普通採納,多媒體情境有其特有的優勢,但
是在實踐應用中也出現了負面的效應,我們通過「圓柱的認識」教學案例分析如下:
內容 教例A 教例B
您好,答題不易
如有幫助請採納,謝謝
㈥ 教學情境有哪些主要類型
教學情境有哪些主要類型
根據情境創設的依託點的不同,我們把教學情境分為以下幾種:
藉助實物和圖像創設的教學情境
教學中的實物主要指實物、模型、標本以及實驗、參觀等。如一教師在教《珊瑚》一課
時,展示了「像鹿角」、「像菊花」、「像樹枝」三種珊瑚,使學生對珊瑚有了真切感知,
㈦ 語文教學情境創設的類型有哪些
一、藉助動作(活動)創設的教學情境
教師在教學中以姿式助語言,打手勢,比如講「這個孩子這么高」、「這根棍子這么
長」,對人「高」和「長」,用手比劃一下,這也是形象性。但是,這里我們所要強調的動
作的形象性從理科的角度來說主要指操作,從文科的角度來說主要指表演。
1.操作
教學中通過讓學生操作學具可以使許多抽象知識變得形象直觀。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平
均問題應用題」時,先讓學生把4 根、5 根、7 根、8 根四堆火柴棒分成每堆「同樣多」,
使學生通過直觀操作領悟「移多補少」的「平均思想」,然後將四堆合在一起(總數量),
要求很快地平均分成四堆(總份數),每堆多少根(每份數),得到求平均問題的通法。操
作的特點是通過動作而直觀,從而把動作思維和形象思維有機結合起來。
皮亞傑曾經描述過這樣一個「故事」:四五歲的孩子為了數清楚一些石頭,把它們擺成
一行,然後從1 一直數到10。數完後,又從另一端開始數,發現也是10。他接著把石頭擺
成一個圓圈,依次數下去,發現了同樣的結論。他究竟發現了什麼呢?他沒有發現石子的性
質,而是發現了排列順序的動作的性質。因為這些石子是沒有順序的,是他的動作使之成為
直線順序或圓形順序或任何一種順序。所以,從這里獲得的經驗與石子的物理性質沒有關系,
確切地說,與石子可以毫無關系,而完全可用數學符號來代替。這就是邏輯數學經驗的獲得,
一個依賴於外界事物而又超越其具體形態的抽象過程。了解這個過程,將有助於我們給純粹
的數學「穿」上合適的生活外衣,然後將它呈現給兒童,而不是將數學「外科式」地改造得
適合生活。(余慧娟:「教育對於學科的改造」,《人民教育》2006.3-4,P46)
2.表演
表演是高一層次的形象性,因為它不僅是教學內容的外觀形象,而且展現了人物內心世
界。一位教師教學《守株待兔》,很快就教完,可學生並不理解其寓意。這時教師靈機一動,
扮成守株待兔者,倚在黑板下,閉目打坐,讓學生「勸」自己。學生興致倍增,紛紛勸起老
師來:「老師,你等不到兔子啦」……「老師,再等下去你會餓死的!」老師還模仿守株待
兔者的口氣和學生爭辯。學生越勸說,興致越高,就越深刻地理解這篇寓言的意思。教學中
除教師表演外,還可讓學生表演,學生表演有獨特的教學意義。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從
本質上,兒童個個都是天生的藝術家。」實際上,兒童不僅具有潛在的表演天賦,而且還有
著愛表演的個性特徵。表演能夠有效地調動並發揮兒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語文教材中有些
篇幅戲劇因素濃厚,語言的動作性強,教師要善於把它們改編成小品或課本劇,讓學生走進
課文,扮演課文中的人物,在「動」與「樂」中把握課文內蘊,理解人物的性格、語言、動
作、神態及內心世界。
3.活動
學生活動所產生的直觀情境也有其教學意義。一位數學教師在教行程問題時,感到學生
對「同時」、「不同地」、「相遇」、「相遇時間」等概念難於理解,於是他組織學生活動,
通過活動幫助學生理解。他組織兩隊學生分別在操場兩邊競走,老師哨子一吹,兩人同時從
兩地對走。這時,老師讓學生理解「同時」、「相向」的含義。要求兩人碰上時停止,告訴
學生這是「相遇」。然後讓同學們看在相遇時誰走的路程多,讓學生理解在同一時間內兩位
同學各走多少距離。活動後,老師在講授這部分知識時,學生想起活動的情景,以活動中獲
得的感性材料為支柱,進一步分析思考,便掌握了相遇問題的知識。
4.演示
演示也能創設直觀情境。一位數學教師在講授「數學歸納法」時,便是通過模球演示,
引入歸納法的。一上課,教師從袋子里摸出來的第一個是紅玻璃球。第二、三、四、五個均
是紅玻璃球,問:「這個袋子里是否全是紅玻璃球?」學生:「是」。繼續摸,摸出一個白
玻璃球,問:「是否全是玻璃球?」學生相互爭論,高度興奮(少部分):「是」。再摸,
摸出一個乒乓球(大笑),教師問:「是否全是球?」學生:「不一定」。小結:「這個猜
想對不對:若知道袋裡的東西是有限的,則遲早可以摸完,當把袋裡的東西全摸出來,當然
可以得到一個肯定的結論。但當東西是無窮的時候,那又怎麼辦?」(靜)「如果我約定,
當你這一次摸出的是紅玻璃球的時候,下一次摸出的也肯定是紅玻璃球,那麼袋子里是否全
是紅玻璃球?」學生:「是」。……這種直觀有助於學生真正地理解數學歸納法的實質。
(三)藉助語言創設的教學情境
語言表達的形象性能夠使聽者的腦中呈現的是一幅幅鮮明而簡潔的畫面,而不是一些抽
象的語義代碼。如講豐收,決不僅僅是畝產多少增產多少,更應高梁樂紅了臉麥穗笑彎了腰。
這種將抽象形象化具體化的語言,學生聽起來必定是興致盎然似三春,趣味濃郁如仲夏,猶
似欣賞一幅畫,觀賞一幕劇。從教學藝術的角度來看,語言表達的形象性要求:
1.朗讀——聲情並茂
聲情並茂地朗讀能把學生帶到作品的藝術境界之中,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
其人地在頭腦中浮現出教師所描繪的情景。語文教材中許多課文描寫的景物親切宜人,表達
的感情細膩溫馨,可謂情文並茂,文質兼美。這些課文光憑教師講解是不足讓兒童領略文章
的奇妙之處的。只有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才能使學生喚起課文中美的形象,從而撩撥學生
心靈的琴弦,在思想深處產生共鳴。除有表情的朗讀外,聲音的模擬也是形象性,而且是層
次更高的形象性。比如朗讀《東郭先生和狼》、《一頭知識淵博的豬》、《漁夫和金魚的故
事》等寓言和童話故事,朗讀的表情與聲音的模擬就是一種藝術。
2.描述——繪聲繪色
教師繪聲繪色地描述,也能夠把抽象概念變得生動形象。例如,有一位數學教師講「點
的軌跡」時,高高舉起手中的一塊藍色粉筆頭,別開生面地對學生說:「我這里有一個剛從
墨水瓶中爬出來的『小蟲子』,在保持不定點A 距離30 厘米處不斷爬行,爬呀爬,身後留
下點點墨跡。你們看,這就是『小蟲子』運動的軌跡。」學生聽著教師繪聲繪色的描述,人
人發出會心的微笑。在理科教學中,愈是抽象的概念的建立,往往越需要形象的描述與想像。
3.比喻——貼切精彩
比喻就是用某些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擬想要說的某一事物,以便表達得更加生動鮮明。
善用比喻,不僅會使抽象的東西變得具體,化平淡為生動,還能把難以理解的內容變得淺顯
易懂。有位化學教師特別善於運用比喻,從而在教學中收到了奇特的效果。例如,催化劑對
於初中學生來說,是個十分難懂的概念,在教學中他使用以下比喻:一個人要隔著一條河從
甲地到乙地,共有兩種走法:一種是先沿著河岸到很遠處過橋,路遠費時(比喻反應本身會
進行但速度慢);另一種走法是在甲地坐船到乙地,路近速度快(比喻催化劑通過改變反應
途徑使速度加快),而化學反應使用催化劑就像人坐船從甲地到乙地,路近速度快。這里的
船相當於反應的催化劑,它加快了從甲地到乙地的速度,參與了這一過程(比喻催化劑本身
參與了反應),但船本身在人上船與下船後,質量和性質不變。對於負催化劑則可以反其意
而用之。初二課本有一段關於血壓的知識:「正常成年人的收縮壓為12-18.7 千帕,舒張壓
為8-12 千帕。如果一個人的舒張壓時常超過12 千帕,則被認為是高血壓。如果一個人的收
縮壓時常低於12 千帕,則被認為是低血壓。」這段課文,即使讓學生讀上五遍,學生未必
能掌握。教學中就可以用拳頭(情景)來比喻:拳頭象心臟,收縮時有勁,產生的壓力大。
舒張(拳頭松開)產生的壓力就小。分界線在12。收縮壓應當高,該高不高謂低,如果低
於12 則是低血壓。舒張壓該低,而該低不低謂高,如果大於12 則是高血壓。怎麼記這個
12 呢?我們平時說,十分高興,就有人說十二分的高興。所以,這是個最佳數字。這樣描
述情景,學生容易掌握血壓的知識。[2]這樣通過運用大家所熟知的具體形象的比喻,使原來
抽象的難於理解的知識變得通俗而易懂,學生容易接受,理解深刻,而且把機械記憶轉化為
理解記憶,不易遺忘。二、藉助實物和圖像創設的教學情境
教學中的實物主要指實物、模型、標本以及實驗、參觀等。如一教師在教《珊瑚》一課
時,展示了「像鹿角」、「像菊花」、「像樹枝」三種珊瑚,使學生對珊瑚有了真切感知,
這便是通過實物創設情境。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視實地考察的教育作用,他
經常帶領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去,細心地觀察、體驗大自然的美,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
氛中學習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和審美能力。他說:「我力求做到
在整個童年時期內,使周圍世界和大自然始終都以鮮明的形象、畫面、概念和印象來給學生
的思想意識提供養料……。」
實驗過程能夠呈現出豐富生動的直觀形象,以化學實驗為例,從儀器裝置到葯品配製,
從實驗過程中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到新物質生成,其中有形、色、態、味的變化,又有氣體
的生成和沉澱的析出,或光、電、熱現象。學生學習化學正是立足於對這些現象的感知和觀
察。如講氯氣時,一般先由教師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後,再通過學
生看到的直觀形象,概括出氯的重要化學性質,即氯是一種比較活潑的非金屬元素。
在教學中,圖像是一種直觀的工具,它包括板書、畫圖、掛圖、幻燈、錄相、電影、電
腦等電化教學手段。
圖像可把課文中所描寫的景色,具體直觀地表現在兒童面前,使他們獲得生動的形象。
如教學《燕子》一文,為了使學生感知大自然的景色,有的教師一開講就用放大的彩色掛圖,
讓學生仔細觀察圖中有哪些景物?它們的色彩、動態又怎樣?那起伏的山崗,如鏡的湖水,翠
綠的垂柳,輕飛的燕子,清澈的泉水,使學生在視覺上感知了美的畫面,為學習課文奠定了
基礎。
圖畫在數學教學中也有其特殊的價值:一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請一位數學專家解下面這
道算術題:在一個減法算式里,減數、被減數與差的和等於90,差是減數的兩倍,那麼差
等於多少呢?題中概念太多,這位專家讓孩子讀兩遍,學生還是把握不住,專家改用圖來表
達,圖給孩子直觀感和整體感,容易把握(見圖1)。
專家與孩子商量:既然差是減數的兩倍,我們能否將圖1 改為圖2 呢?孩子高興地說,它是
減法算式,乾脆把圖2 改成圖3 吧!根據「減數、被減數與差的和等於90",有
△+△△△+△△=90,就可知道△=15,那麼差等於30。可以認為,這三張圖形是一種特殊
語言,它給人以直觀感和整體感,它比普通語言要容易把握得多。因此,美國數學家斯蒂思
說:「如果一個特定的問題可以被轉化為一個圖形,那麼,思想就整體地把握了問題,並且
能創造性地思索問題的解法。」
㈧ 《有效教學十講》中教學情境有哪些主要類型
教學情境有哪些主要類型
根據情境創設的依託點的不同,我們把教學情境分為以下幾種:
(一)藉助實物和圖像創設的教學情境
教學中的實物主要指實物、模型、標本以及實驗、參觀等。如一教師在教《珊瑚》一課
時,展示了「像鹿角」、「像菊花」、「像樹枝」三種珊瑚,使學生對珊瑚有了真切感知,
這便是通過實物創設情境。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視實地考察的教育作用,他
經常帶領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去,細心地觀察、體驗大自然的美,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
氛中學習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和審美能力。他說:「我力求做到
在整個童年時期內,使周圍世界和大自然始終都以鮮明的形象、畫面、概念和印象來給學生
的思想意識提供養料……。」
實驗過程能夠呈現出豐富生動的直觀形象,以化學實驗為例,從儀器裝置到葯品配製,
從實驗過程中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到新物質生成,其中有形、色、態、味的變化,又有氣體
的生成和沉澱的析出,或光、電、熱現象。學生學習化學正是立足於對這些現象的感知和觀
察。如講氯氣時,一般先由教師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後,再通過學
生看到的直觀形象,概括出氯的重要化學性質,即氯是一種比較活潑的非金屬元素。
在教學中,圖像是一種直觀的工具,它包括板書、畫圖、掛圖、幻燈、錄相、電影、電
腦等電化教學手段。
圖像可把課文中所描寫的景色,具體直觀地表現在兒童面前,使他們獲得生動的形象。
如教學《燕子》一文,為了使學生感知大自然的景色,有的教師一開講就用放大的彩色掛圖,
讓學生仔細觀察圖中有哪些景物?它們的色彩、動態又怎樣?那起伏的山崗,如鏡的湖水,翠
綠的垂柳,輕飛的燕子,清澈的泉水,使學生在視覺上感知了美的畫面,為學習課文奠定了
基礎。
圖畫在數學教學中也有其特殊的價值:一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請一位數學專家解下面這
道算術題:在一個減法算式里,減數、被減數與差的和等於90,差是減數的兩倍,那麼差
等於多少呢?題中概念太多,這位專家讓孩子讀兩遍,學生還是把握不住,專家改用圖來表
達,圖給孩子直觀感和整體感,容易把握(見圖1)。
專家與孩子商量:既然差是減數的兩倍,我們能否將圖1 改為圖2 呢?孩子高興地說,它是
減法算式,乾脆把圖2 改成圖3 吧!根據「減數、被減數與差的和等於90",有
△+△△△+△△=90,就可知道△=15,那麼差等於30。可以認為,這三張圖形是一種特殊
語言,它給人以直觀感和整體感,它比普通語言要容易把握得多。因此,美國數學家斯蒂思
說:「如果一個特定的問題可以被轉化為一個圖形,那麼,思想就整體地把握了問題,並且
能創造性地思索問題的解法。」
(二)藉助動作(活動)創設的教學情境
教師在教學中以姿式助語言,打手勢,比如講「這個孩子這么高」、「這根棍子這么
長」,對人「高」和「長」,用手比劃一下,這也是形象性。但是,這里我們所要強調的動
作的形象性從理科的角度來說主要指操作,從文科的角度來說主要指表演。
㈨ 教學類型有哪些
心理學的有關研究表明學習類型有如下三種:
一、視覺型Visual:
不同的人對不同的感覺器官和感知通道有不同的偏愛,有些人更喜歡通過視覺的方式接受信息。只使用視覺通道,大約僅能記住材料的25%。
二、聽覺型Auditory:
有一些人更喜歡通過聽覺了解外在世界,只使用聽覺通道,大約能記住材料的15%,而視聽結合,使用多通道參與學習活動,則能記住材料的65%。
三、動覺型Kinesthetic:
一些人更習慣通過動手(或身體運動)來探索外部世界,從而掌握有關信息。
(9)教學情境的主要類型擴展閱讀:
奧薩貝爾從學校教育的條件出發,根據學生進行學習的方式,把學習分為接受和發現兩類;根據學習材料與學生原有知識的關系,把學習分為機械的和有意義的兩類。兩種劃分互不依賴。
接受學習可以是有意義的,也可以是機械的;發現學習可以是機械的,也可以是有意義的。有意義的接受學習與有意義的發現學習應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
蘇聯A.B.彼得羅夫斯基主編的<年齡與教育心理學>(1972),把學習分為兩大類:反射學習和認知學習。前者是人和動物共有的,後者為人類所特有。他根據人的學習內容和水平的不同,把認知學習分為感性學習和理性學習兩類,又把理性學習分為概念學習、思維學習和技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