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一、備課不充分
我覺得自己對備課沒有足夠的重視,課堂上學生身上表現出的很多問題,直接誘因就是備課不到位。即使認真備了,但研究的深度不夠,投入的精力不足。往往重視了大框的設計,對細節的關注不夠;往往沿著一條路走下去,不能多個角度來設計;往往重視了探究內容,卻忽略了方式、方法„„
二、教師過多干預
課堂上教師習慣於以往的教學流程,雖說一開始給學生時間去自主探究,但由於學生在匯報時不能按教師預想的結果匯報,會出現原有的自主探究、學生匯報演變為教師的橫加干預,教師講解。
三、學生小組合作成效不高
大多數小組合作時,學生仍處於各自發表各自的意見的狀態,原本能在小組解決掉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組員之間的配合度不夠。
改進措施: 一、加強備課。
在生命課堂教學中,備課的重點應轉移到學生的發展上來。教師不僅要考慮課堂上讓學生學什麼,怎樣學,更應考慮這樣的學習對學生的發展有什麼作用,要時時把學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如:對教材的處理是否能吸引學生學習;探究內容的設計是否能激活學生的思維;是否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究等。要給學生創設適切的學習情境,便於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質疑釋惑,提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有效性,達到好學、樂學,釋放生命本能,發掘生命潛能的目的。
1、備教材
要注意的是教材中有哪些基礎知識點,所備課的知識有什麼特點,它在整側教材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如何,通過備課,這些都要明確。
2、備設計
精心設計探究內容和探究要求,做到名明確具體,易操作。依據是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適合學生的基礎能力。
3、備學生
教師應該對本班學生的基礎情況了如指掌,包括學生的分布情況,習慣養成,各種能力的發展水平,基礎學力,興趣,愛好,個性差異等。以此為依據來確定教學的重難點,設計探究的內容和程序,預設教學情境(學生的困惑、生成的話題、教師參與的策略等)和教學效果。備學生是生命課堂備課的基點,因為適合學生的設計,才是最好的設計。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第一,分組,分組是個難題。一般來講,教師往往都是把附近的幾個學生分為一組,其結果就是優等生與優等生一組,後進生與後進生一組,組與組之間沒有可比性,課堂還是那些優等生的舞台,所謂的合作學習也就有其名而無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教師應把握「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來對學生進行分組,使組與組之間有可比性,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誘發學生積極主動的根據各自的特長學習新知,這樣既能發揮每個學生的優勢,有利於組內成員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又便於開展組間競爭,發揮小組群體智慧,從而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第二,選擇適當的學習內容。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時期的學習策略,適用於任何學習任務和內容。但要想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教師還要依據課堂標准選擇適合合作的學習內容。內容不能過於簡單,這樣合作學習就沒起到應有的作用,可也不能太難,學生通過合作,得不出答案,會降低學生合作學習的熱情。
第三,培養合作技巧。在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後,最關鍵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合作技巧,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合作,善於合作
2. 小學教學中常見的教學問題有哪些
小學英語教學已經成為當今教育的一大熱門,也是學校和家長認為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追求高質量的英語課堂的同時,不免也有許多老師在自己的教學中曾經困惑過,也提出疑問過,下面我就將自己在英語教學中我發現的一些問題以及自己的一些看法一起和大家討論和分享一下.
一、杜絕流於形式,注重實際水平提高
眾所周知,小學英語教學要充分考慮兒童的心理特點,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學到英語.因此,就有很多英語教師想盡一切辦法創造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例如唱英語歌曲、學英語兒歌、跳舞等,想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認為在小學英語課上應該更加註重學生英語實際水平的提高,不要過分強調跳跳唱唱的作用.
英語教學的目的在於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跳跳唱唱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在英語教學中為了唱歌而學唱歌,為了表演而學表演.有的老師很盲目的設計一些唱歌、跳舞的課堂活動,想以次來吸引學生,讓孩子想學英語,想上英語課,我認為這樣做是不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也不符合英語學習的規律.一名好的英語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要確實能夠提高小學的英語水平為出發點,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實效,不要過多地搞一些形式化的東西.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以確保教學的生動有趣為前提,同時把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與聽、說、讀、寫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才能達到英語學習的目的.總之作為老師,在自己的教學中要時時刻刻要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並積極倡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讓學生切實做到再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學英語,真正學好英語.
二、杜絕死記硬背,注重能力培養
在英語教學中過分的強調模仿,死記硬背,機械操練是非常不可取的.部分教師,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讓學生死記硬背,機械操練,似乎這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他們卻全然不知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早已喪失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也阻礙了他們創新思維的發展.我認為英語教學應該注重學生以下幾方面能力的培養.
三、避免教法單一,優化教學方法.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總是要求:學生們端端正正地坐著,目不斜視;教師們則神情嚴肅.這種課堂教學形式,看起來課堂紀律良好,卻束縛了孩子們的個性發展,不適應新型的課堂教學形式,所以老師要做的就是不斷優化教法.可採取以下教學方法:轉四、恰到好處的使用多媒體.
多媒體在教學中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它能使課堂教學更生動,直觀,形象新穎.為了給學生創設更好的學習環境,很多老師在教學中使用了多媒體,都想有效地增大兒童英語的接觸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還是有部分老師在自己的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暴露出許多問題了.如何更好的運用多媒體呢?避免盲目的使用並確保孩子英語效果的提高,老師的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合理的、科學的、恰當的使用
(1)自己製作多媒體課件
多媒體是集文字,圖象,影像,聲音及動畫等各個信息功能與一體的教學方法,製作人必須花費很多的精力與時間去完成,但有些老師為了省時省力,不願去親自設計考慮多媒體的製作,總是請別人幫忙製作.上課操作時就顯得比較機械,學生也只是圖個新鮮,好玩,這樣課堂只是流與形式,也是失敗的.所以老師親自設計製作是上好多媒體課的前提,是開展多媒體課堂教學的基礎.可以和電教老師來共同設計製作,同時要不斷練習.熟練後,就可以自己單獨設計製作,這樣的話操作起來才能游刃有餘,得心應手,才能更好的去積極引導學生.
(2)提高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質量
小學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多媒體課件質量的好懷,將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多媒體設計製作的關鍵.所以,在設計製作時從各個方面來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要生動,活潑,富有情趣.在認為必要時,可以用電腦設計一些小朋友自己喜歡的卡通動畫,卡通游戲,音樂小場景等具有生活氣息的內容穿插進多媒體的課件中去.以引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時,要合理安排,精心設計,符合小學生自己的口味.讓小學生學的有趣,學的快樂,學的有意義.
總而言之,在教學中教師在確保教學生動、有趣的同時,也要把聽、說、讀、寫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既要讓學生學好英語,又要讓學生知道怎樣學好英語,學生會學了,自然能主動參與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相信在所有老師的努力下我們的小學英語教學會開展的更好.
3. 課堂教學的核心問題有哪些
1、定義:教師主要運用語言方式,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傳播思想觀念,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
2、具體實施形式:
⑴講解教學方法
⑵談話教學方法
⑶討論教學方法
⑷講讀教學方法
⑸講演教學方法
3、運用講授式教學方法的基本要求主要體現在下述幾個方面:
⑴科學地組織教學內容。
⑵教師的教學語言應具有清晰、精練、准確、生動等特點。
⑶善於設問解疑,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積極的思維活動。
4. 目前科學教師教學中常見的問題有哪些
備課不充分 我覺得自己對備課沒有足夠的重視,課堂上學生身上表現出的很多問題,直接誘因就是備課不到位。即使認真備了,但研究的深度不夠,投入的精力不足。往往重視了大框的設計,對細節的關注不夠;往往沿著一條路走下去,不能多個角度來設計;往往重視了探究內容,卻忽略了方式、方法?? 二、教師過多干預 課堂上教師習慣於以往的教學流程,雖說一開始給學生時間去自主探究,但由於學生在匯報時不能按教師預想的結果匯報,會出現原有的自主探究、學生匯報演變為教師的橫加干預,教師講解。 三、學生小組合作成效不高 大多數小組合作時,學生仍處於各自發表各自的意見的狀態,原本能在小組解決掉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組員之間的配合度不夠。改進措施: 一、加強備課。 在生命課堂教學中,備課的重點應轉移到學生的發展上來。教師不僅要考慮課堂上讓學生學什麼,怎樣學,更應考慮這樣的學習對學生的發展有什麼作用,要時時把學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如:對教材的處理是否能吸引學生學習;探究內容的設計是否能激活學生的思維;是否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究等。要給學生創設適切的學習情境,便於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質疑釋惑,提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有效性,達到好學、樂學,釋放生命本能,發掘生命潛能的目的。 1、備教材 要注意的是教材中有哪些基礎知識點,所備課的知識有什麼特點,它在整側教材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如何,通過備課,這些都要明確。 2、備設計 精心設計探究內容和探究要求,做到名明確具體,易操作。依據是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適合學生的基礎能力。 3、備學生 教師應該對本班學生的基礎情況了如指掌,包括學生的分布情況,習慣養成,各種能力的發展水平,基礎學力,興趣,愛好,個性差異等。以此為依據來確定教學的重難點,設計探究的內容和程序,預設教學情境(學生的困惑、生成的話題、教師參與的策略等)和教學效果。備學生是生命課堂備課的基點,因為適合學生的設計,才是最好的設計
5. 課堂教學中的問題是什麼
反思當前中國教育的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教學不能以人為本
教育的內涵是對人的理解,而人的本義是一種生命運動形式,所以教育使命的確立應建立在對人完整意義理解基礎之上,是包括認知、情感、運動三位一體的教育。而我們目前的課堂教學卻無視人的存在,把這一復雜的任務進行簡化解決,三維成了一維,教學目標縮合為單一的認知目標,對其他教學目標往往不加重視,甚至漠然視之,或根本無所知之。
2.師生主客異位
「把課堂還給學生」已經呼喚很長時間了,但這個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有效處理。我們的老師有個特點,太愛講,太迷信自己的講。出現這種現象也許有3種原因:①不相信學生,總喜歡把自己領會理解的東西去告訴學生,總覺得學生是領會不出來的;②本應由學生可以完成的,總是老師自己去講,追求的是學生「知道」、「記住」;③為了更好地控制課堂教學,讓學生圍著自己轉,尤其是一些所謂的公開課、優質課。無論是哪一種,學生要麼是認真的聽眾觀眾,要麼是被老師支配的活的木偶。本應作為課堂教學主體的學生完全成了幫助老師完成「教學任務」的配角,與課堂教學的本來目的相去甚遠。
3.學習與現實脫節
教學從經濟學上來說,它相對於生活中的言傳身教,具有集約性、高效性、經濟性的特徵,也就是用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多的知識,這種觀點一直以來也是我們津津樂道的學校教育的優點。但從教育是要塑造完美的人格這一點來說,卻未必必須是經濟的,有時可能會是適得其反。我們的課堂教學情境是老師精心設計的,按部就班,不蔓不枝。之所以喜愛這種模式,或者是擔心把學生引入「理解的誤區」,或者是害怕自己不能掌控而出現「難堪」局面。這種學習情境的人造性,很難培養學生的能力,學生將來也很難勝任真實的工作,出現知識學習與能力大小不成比例的結果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4.老師與學生無法合作學習
我們的課堂教學基本上還是原來的「自我學習」,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老師在上面問,學生在下面答。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沒有思維的對話、靈魂的碰撞、情感的交融。而有效的合作學習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另一方面可以彌補一個老師面對眾多學生個體差異時的不足,有助於因材施教,教學相長。
5.情感缺失
情感缺位也是目前我們課堂教學比較嚴重的問題。課堂氣氛呆板、沉悶,每天的教學過程都是一樣,學生為了考試與升學不得不硬著頭皮去聽去記,這使得一部分同學每天懶洋洋地上學,筋疲力盡地回家。獲得未知的東西本來是如飢似渴的事情,現在反而是一種負擔,而不像兒童時期那樣問這問那。
教學過程假如理解為一種活動的話,活動的主體之間及主體與客體之間不僅包括認知信息的流動,也是情感信息的流動。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有許多老師只注重知識性信息交流,而忽視師生之間及師生與教學內容之間的情感交流,不注意發揮情感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以致課堂沉悶,學生是心力交瘁硬著頭皮去聽,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6. 教育常見問題有哪些
一是,家庭教育強迫式的教育模式。很多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當孩子沒有取得父母所期望的結果時,隨之而來的可能是諷刺、挖苦、責備、打罵。孩子是有自尊的,如果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勢必給孩子造成自卑、自閉等心理問題。當他們走上社會面對困難時,往往不能正確對待,做出極端行為。
二是,家庭教育的溺愛式教育。多數家長為了讓孩子「更幸福」,對其照顧備至,甚至是「放任自流」,使孩子從小就愛享樂、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責任感和同情心。在面對挫折時,不是積極反省自己,而是倍感委屈,造成心理不平衡,缺乏抗挫能力。因此,回歸到學習中,遇到學不會,就開始放棄學習,喪失自信,為什麼會的、喪失自信,因為他從來都沒有子自信,從小在家長的溺愛下長大,或者說家長的「不一樣」的教育導致了這一結果。
學校教育存在的問題
「教書育人」是學校教育的宗旨。而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學校教育過度重視學生的專業學習和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的人文綜合素質的培養。
學校採用的一般都是擇優式的教育。這種方式一般在中、小學比較常見。大部分中、小學都有成立重點班,將全校最優秀的師生都集聚在重點班。盡管這樣做會使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努力學習,爭取進入重點班,但這也給很多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尤其是對那些很努力但沒取得好成績的學生,或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恐怕會永遠也發展不起來了。這就使得,優秀的學生越來優秀,差的學生越來越差,這就是擇優式的弊端,老師,學校了放棄了差等生,主攻好的學生為學校增光,而忽略了,差學生不是本來就差,而是學校忽略了他們的教育,使得這種人生的轉折點讓人消沉。如果,學校、老師一視同仁每個學生,不放棄每個學生,我覺得最終的受益的不僅是學生也是學校的名譽。
7. 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有哪些
1、師生關系緊張;學生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2、駕馭課堂,保證課堂有秩;良好的課堂秩序是教學高效的直接保證。
3、突發情況的應對;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