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一下數學上下學期教的內容,按順序
整個高一要學習的內容:
第一章 集合與簡易邏輯
◇ 1.1 集合 教案
◇ 1.1 集合 教案2
◇ 1.1 集合 教案3
◇ 1.2 子集、全集、補集教案
◇ 1.2 子集、全集、補集教案2
◇ 1.2 子集、全集、補集教案3
◇ 1.3 交集、並集 教案
◇ 1.3 交集、並集 教案2
◇ 1.3 交集、並集 教案3
◇ 集合小結 教案
◇ 1.4 含絕對值的不等式解法
◇ 1.4 含絕對值的不等式解法2
◇ 1.5 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
◇ 1.5 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2
◇ 1.6 邏輯聯結詞教案
◇ 1.6 邏輯聯結詞教案2
◇ 1.7 四種命題 教案
◇ 1.7 四種命題 教案2
◇ 1.8 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
◇ 1.8 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2
第二章 函數
◇ 2.1 函數 教案
◇ 2.1 函數的定義域與區間
◇ 2.2 函數的表示法教案
◇ 2.2 函數的表示法教案2
◇ 2.3 函數的單調性教案
◇ 2.3 函數的單調性教案2
◇ 2.4 反函數 教案
◇ 2.4 反函數 教案2
◇ 2.4 反函數 教案3
◇ 2.5 指數 教案
◇ 2.5 指數 教案2
◇ 2.5 指數 教案
◇ 2.6 指數函數 教案
◇ 2.6 指數函數 教案2
◇ 2.6 指數函數 教案3
◇ 2.7 對數 教案1
◇ 2.7 對數 教案2
◇ 2.7 對數 教案3
◇ 2.8 對數函數 教案
◇ 2.8 對數函數 教案2
◇ 2.8 對數函數 教案3
◇ 2.9 函數的應用舉例
◇ 2.9 函數的應用舉例2
◇ 2.9 函數的應用舉例3
◇ 函數小結教案
第三章 數列
◇ 3.1 數列 教案
◇ 3.1 數列 教案2
◇ 3.2 等差數列 教案
◇ 3.2 等差數列 教案2
◇ 3.3 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
◇ 3.3 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2
◇ 3.4 等比數列 教案
◇ 3.4 等比數列 教案2
◇ 3.5 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
◇ 3.5 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2
◇ 數列在分期付款中的應用
◇ 數列在分期付款中的應用2
◇ 數列復習小結教案
高一數學教案
第四章 三角函數
◇ 4.1 角的概念的推廣
◇ 4.1 角的概念的推廣2
◇ 4.2 弧度制 教案
◇ 4.2 弧度制 教案2
◇ 4.3 任意角的三角函數
◇ 4.3 任意角的三角函數2
◇ 4.4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式
◇ 4.4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式2
◇ 4.5 正弦、餘弦的誘導公式
◇ 4.5 正弦、餘弦的誘導公式2
◇ 4.5 正弦、餘弦的誘導公式3
◇ 4.6 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正切
◇ 4.6 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正切2
◇ 4.6 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正切3
◇ 4.6 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正切4
◇ 4.7 二倍角的正弦、餘弦、正切
◇ 4.7 二倍角的正弦、餘弦、正切2
◇ 4.7 二倍角的正弦、餘弦、正切3
◇ 正弦函數、餘弦函數的圖象和性質
◇ 正弦函數、餘弦函數的圖象和性質2
◇ 正弦函數、餘弦函數的圖象和性質3
◇ 4.9 函數的圖象 教案
◇ 4.9 函數的圖象 教案2
◇ 4.9 函數的圖象 教案3
◇ 4.10 正切函數的圖象和性質
◇ 4.10 正切函數的圖象和性質2
◇ 4.11 已知三角函數值求角
◇ 4.11 已知三角函數值求角2
第五章 平面向量
◇ 5.1 向量 教案
◇ 5.2 向量的加法與減法
◇ 5.2 向量的加法與減法2
◇ 5.3 實數與向量的積
◇ 5.3 實數與向量的積2
◇ 5.4 平面向量的坐標運算
◇ 5.4 平面向量的坐標運算2
◇ 5.5 線段的定比分點
◇ 5.6 平面向量的數量積及運算律
◇ 5.6 平面向量的數量積及運算律2
◇ 5.7 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坐標表示
◇ 5.8 平移 教案
◇ 5.9 正弦定理、餘弦定理
◇ 5.9 正弦定理、餘弦定理2
◇ 5.9 正弦定理、餘弦定理3
◇ 5.10 解斜三角形應用舉例
◇ 5.10 解斜三角形應用舉例2
◇ 向量在物理中的應用
B. 有關向量加法與減法的說課搞
一.設計思想方面
1.體現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
新課一開始,趙老師採用了類比的方法從負數的性質回顧設計拉動了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教學。在課例的講析過程中,學生不僅有演板計算、作圖的行為參與、還有認知、情感和思維的參與。這是趙老師對高一學生思維發展的准確定位,同時也清醒認識高一學生認知基礎的體現,從而知識銜接連貫和課堂學習有效進行。
2.經過「向量幾何意義 」的生成過程
從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負數定義及性質和向量加法的幾何意義知識出發類比教學方法,講解作圖向量的幾何意義,課程的創生和開發的過程。趙老師通過學生動手實踐、觀察探究,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經歷數學再發現的過程,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協作學習交流的教學設計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二.教材處理方面
1. 重視「向量減法」概念生成的層面
從復習相等向量,定義相反向量到向量性質與負數性質對比性教學,從易到難便於學生認知和情感參與的升華,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則和平行四邊形法則的幾何意義基礎上,用作圖方法給學生解釋向量減法的幾何意義,並用「起點同、終點連、指向被」九字口訣滲透到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中。我認為趙老師在總結作圖方法時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即適合了高一學生的思維過程特點,也准確估計了學生的興趣起點。
2. 明確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難點的確定
課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性質決定了把「向量減法運算及其幾何意義」作為教學重點,如何落實這個重點呢?趙老師建立了新知識與原有知識之間的聯系,消除了「理解向量減法定義「的教學難點。
(2)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首先在突出教學終點方面通過類比負數的性質的教學方法來落實,難點通過向量加法運算和余數的減法運算是數的加法運算的逆運算類比過程突破向量減法是向量加法的逆運算。
其次,在例題訓練中又對概念進行了多角度、深層次的理解,用九字口訣總結向量減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的要領,在教學設計上有層次的推進。趙老師的課例講評不僅重視課堂教學的反饋,同時還重視例題完成情況的過程評價體現。
總之,聽完課後,必須評課,還要評得深入,評得徹底,這是我們數學教研組的作風。聽課者是帶著問題去思考,去查閱資料。聽課者比上課者並不輕松。只有聽課者不輕鬆了,才能品出課的味道,才能評出課的水平。我深深地感受到這種聽課、評課活動的開展,非常有助於教師自身的專業化成長,為教師的成長建立了一個很好的交流、學習的平台。通過聽課和評課,不僅培育我們求真求實、精益求精的評課精神,而且也鼓勵教師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同時要喚醒教師深藏於心的研究意識,體驗到教師職業的專業要求和技術含量,品嘗到從事教師工作基於不斷創新而涌動出來的職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