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論語十則課件
一、教學目標 1.認讀字詞; 2.理解各則語錄; 3.整理、積累語言材料。 4.學習和繼承中國古代先進的學習方法和態度,初步了解中國古代優秀的傳統文化和輝煌成就。 二、教學思路 板塊式教學思路,全課的教學主要分為三個板塊。 三、教學重點 1.誦讀熟悉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和習慣用語,以養成語感。 四、教學難點 1.讀懂《論語》,掌握其中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並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深入感受《論語》精髓。 五、教學過程 (1)、導入 宋臣趙普曾經告訴宋太宗說:「臣有論語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確,我國兩千年來,不論立身處世以及政治社會,皆以儒家思想為中心,而論語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書,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便是這個意思。宋代大儒朱熹,把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合稱四子書,並分別為大學、中庸做章句;為論語、孟子做集注。朱注四書,後來歷代朝廷都定為官書,是科舉考試的標准本,所以流傳極廣,影響也最大。我們課本上的就是朱熹的集注(第45頁) (2)、認讀課文(15分鍾左右) 1.同學們自讀課文的「閱讀提示」。 2.各自大聲地朗讀課文。 3.聽讀課文,注意校正讀音,體會語調。 4.分「則」朗讀課文,每讀一則,都要求對應著「點讀」課文注釋。 5.分學習小組,讀課文,說注釋,說譯文。 6.全班同學大聲、流利、快速地朗讀全文。 (3)、析讀課文。(12分鍾左右) 1.同學們雙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詞句。 2.同學們試作批註,概括每一則的內容大意。 3.教師指導同學們運用「 與學習有關」這個句式說話。如「『學而時習之』與學習方法有關,與學習習慣有關」,又如「『不恥下問』與學習態度有關」等。 4.教師指導同學們就課文中喜歡的成語或短語說話,要說說為什麼喜歡它。 (4)理讀課文。(20分鍾左右) 老師下發印有「分類式學習筆記」的練習紙,請同學們根據紙上安排好了的類別整理課堂筆記(或者老師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學們在筆記本上進行整理)。 1.在「作家作品」類記下: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現山東省曲阜市東南)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2.在「成語」類記下: 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溫故知新 不恥下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 3.在「名言警句」類記下: ①用於學習態度:不恥下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學而不厭 敏而好學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②用於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 溫故而知新 默而識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③用於思想修養:人不知而不慍 三人行必有我師 ④用於思想方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⑤用於人生感悟: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⑥用於日常生活: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4.「難句翻譯」類練習: ①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②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⑤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下課之前,同座同學互相交換檢查「分類式學習筆記」。 六、作業 1、背誦《論語》十則 2、課外收集其他關於學習方法和態度的格言警句。 [創意說明] 此教學設計的亮點在於「分類式學習筆記」。 這是一種整理性的課堂學習活動,也稱作「理讀」。而同時這也是一種帶有理性色彩的課堂學習活動,它所養成的是一種分類整理的能力及習慣。這種:能力及習慣訓練得越早,學生對語言材料歸類的意識就越強。而「歸類」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技能之一。 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學用「分類式學習筆記」,是在向傳統的做法挑戰:平時課堂上,學生花大量時間記錄的、知識零散的課堂筆記,包括對教師苦心設計的大量板書的筆記,在知識積累、能力培養、習慣養成和提高教學效率上,作用到底有多大? 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學用「分類式學習筆記」,同時也是在依循新修訂的初中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設計立意高遠的課堂實踐活動。 學生實踐活動的問題,是新大綱最為著重強調的內容之一。大綱在「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中這樣陳述道:「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系,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這是在告訴我們,學生應在我們的語文課上進行充分有效的語文實踐活動。這一點,現在已是不容置疑的了。 《論語?學而》 廣東 胡壽棟 問: 《論語·學而》篇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三句話我總覺得沒有什麼關聯,後兩句跟學習更無關系。如何整體理解這三句話呢? 答: 初看這三句話確是沒有關系。但反復研讀,就能發現這位祖師爺在教育他的弟子時,是何等的刻骨銘心。 先看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里他在告知弟子學習方法的同時很明確地表達了他對學習的濃厚興趣。第二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表面上是說與朋友交往的態度,其實,還是講了學習的問題。古代求學方式有自學與從師而學,在從師方面,有請固定的老師指導,也有游學從師。元代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中就有記載:"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元且如此,何況先秦。游既是求學,也有探討,彼此通過交談,可以從對方那裡學到很多知識與道理。孔子對朋友的到來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感到非常的快樂,故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一個人既然如此好學,其才學肯定淵博,但也不能居高自傲。須知孔子為實現其政治理想,曾率領一批弟子周遊齊、衛、宋、陳、蔡、楚等國,終不見用。這里他告誡弟子,當人家不了解你的時候卻不怨恨,才是君子的風范。所以第三句話:"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是關於個人修養問題。由此觀之,從學習方法,談到學習態度,再到學習的成果,這三句話的聯系是多麼嚴密。 其次,此文遣詞造句也很講究。"說"(悅)與"樂"似乎是同義詞,但聯繫上下文來看,還是有細微的差別:"說"是心裡感到喜悅、高興,可見孔子教育弟子對待學習要從內心感到高興,要很愉快地去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學好。而"樂"是快樂、歡喜之意,有形之於色的意思,對待朋友的到來應現出歡樂的表情以示歡迎。孔子在遣用此二字時,可謂是恰如其分,頗具匠心。 三句都使用了反問句式,表明了孔子對自己所闡述的觀點是堅定不移的,強調弟子們要實現它的意義
❷ 初一年級人教版論語十則的課件
論語十則》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
1.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溫習)它,不也高興嗎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里)來,不也快樂嗎 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
2.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 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復習過呢 "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後,能有新體會,新發現,憑借這一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有害.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5.孔子說:"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6.孔子說:"看見賢明的人,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明的人要反省有沒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說:"幾個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有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
8.曾子說:"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 到死為止,(路)不也(走得)很遙遠嗎 "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9.孔子說:"(碰上)寒冷的冬天,這以後(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0.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 "孔子說:"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❸ 古文《論語》PPT
學而第一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凡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
吾必謂之學矣。」
『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9』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10』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
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1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1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
之,亦不可行也。」
『13』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
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
知來者。」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為政第二
『1』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2』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3』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
心所欲,不逾矩。」
『5』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6』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7』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8』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9』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兒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10』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1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2』子曰:「君子不器。」
『13』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6』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己。」
『17』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8』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
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19』哀公聞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20』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勤,如之何?」子曰:「臨之以庄,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
不能,則勤。」
『21』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
政,奚其為為政?」
『2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其何以行之哉?」
『23』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
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八佾第三
『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4』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齊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6』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
林放乎?」
『7』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8』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為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
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矣。」
『9』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微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微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
吾能微之矣。」
『10』子曰:「□,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11』或問□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13』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U+7AC8,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吾
所禱也。」
『14』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15』子入大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
也。」
『16』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17』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18』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19』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20』子曰:「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21』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子聞之,
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
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
而知禮,孰不知禮?」
『23』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繳如也,繹如也,以成。」
『24』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
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25』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26』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里仁第四
『1』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4』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5』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惡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6』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
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7』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8』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9』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10』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於比。」
『11』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12』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13』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14』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15』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6』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1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8』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19』子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20』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23』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24』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25』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26』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公冶長第五
『1』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2』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3』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4』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5』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6』子使漆彤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
『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
取材。」
『8』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
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
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9』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
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10』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朽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
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11』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
『12』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13』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14』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15』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16』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17』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18』子曰:「藏文仲居蔡,山節藻□,何如其知也?」
『19』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殺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
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
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之;焉得仁?」
『20』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21』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2』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23』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24』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腌焉,乞諸鄰而與之。」
『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
之。」
『26』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蔽之而無
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
者懷之。」
『27』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自訟者也。」
『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雍也第六
『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2』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不可乎?居簡而
行簡,無乃大簡乎?」子曰:「雍之言然。」
『3』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
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4』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5』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
『6』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7』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8』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政也與
?」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9』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10』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11』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12』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13』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14』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
於偃之室也。」
『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16』子曰:「不有祝□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17』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18』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19』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22』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
可謂仁矣。」
『23』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24』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26』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
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27』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28』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29』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30』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
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述而第七
『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2』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6』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7』子曰:「自行束□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8』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9』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10』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11』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
子曰:「暴虎馮河,死而不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12』子曰:「富而可求也,誰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13』子之所慎:齊,戰,疾。
『14』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15』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
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16』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17』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18』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19』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
之將至雲爾。」
『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1』子不語怪,力,亂,神。
『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3』子曰:「天生德於予,桓□其如予何?」
『24』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26』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
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27』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28』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29』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
潔也,不保其往也。」
『30』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31』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
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
苟有過,人必知之。」
『32』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33』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34』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矣。」公西華曰:「正
唯弟子不能學也。」
『35』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於上下神祗』」子曰:
「丘之禱久矣。」
『36』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甯固。」
『37』子曰:「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38』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泰伯第八
『1』子曰:「太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2』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
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3』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
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4』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
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笑;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5』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處,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6』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8』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9』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0』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12』子曰:「三年學,不至於谷,不易得也。」
『13』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
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14』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15』子曰:「師摯之始,關睢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16』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願,□□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17』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18』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19』子曰:「大哉堯之為軍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盪盪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
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20』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
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21』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
溝恤,禹吾無間然矣。」
子罕第九
『1』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2』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搏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
乎?吾執御矣。」
『3』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遠眾,吾從下。」
『4』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5』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章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
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6』大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
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7』牢曰:「子雲:『吾不試,故藝。』
『8』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9』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乎!」
『10』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11』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搏我以文,
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12』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聞,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
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甯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13』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U+5335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
我待賈者也!」
『1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5』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16』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
『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18』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19』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20』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21』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吾未見其止也!」
『22』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23』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4』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
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5』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26』子曰:「三軍可奪師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27』子曰:「衣敝□,與衣孤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
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28』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2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30』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唐棣之華,
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子曰:「未之思也,未何遠之有?」
鄉黨第十
『1』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然;唯謹爾。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
也;與上大夫言,□□如也。君在,□□如也,與與如也。
『2』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如也,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後,檐如也。趨進,翼如也。賓退,
必復命,曰:「賓不顧矣。」
『3』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過位,色勃如也,足□如也,其言似不足者。
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
❹ 論語十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學而》)
孔子說:"學了知識然後按一定時間去復習,不也很愉快的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很高興的嗎?別人不了解我,我卻不生氣,不也是有修養的人嗎?"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chuán)不習乎?」 (《學而》)
曾參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 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過了呢? "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孔子說:「復習學過的知識,可從中獲得新的見解與體會,憑借這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得,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有害於你的學業。」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zhì)也。」(《為政》
孔子說:「仲由,教導你對待事物的道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智慧。」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里仁》)
孔子說:「看見賢人(德才兼備的人)就向他學習,希望和他一樣;看見不賢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沒有和他一樣的缺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為我的老師的人,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如果看到他們的短處自己也有,就要幫助改正自己與他們一樣的習慣。"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泰伯》)
曾參說:「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因為他責任很重,路途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直到死才停止,這不也是很遙遠嗎?」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罕》)
孔子說:"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後凋落的。"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話可以終身奉行的? 」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願意乾的事情,不要強行於別人身上。」
❺ 論語十二章ppt課件應該如何設計
論語十二章ppt課件設計,可以多參考其他老師的課件內容,例如打開101教育PPT,搜索,便可以找到很多相關內容。
❻ 《論語》全部的PPT
編輯本段論語簡介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它以語錄和對話文體,記錄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應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練,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
《論語》首創語錄之體。漢語文章的典範性也發源於此。《論語》一書比較忠實地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義」。
《論語》以記言為主,「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話語,經典語句,箴言,「論語」即是論纂(先師孔子的)語言。《論語》成於眾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為主.
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
《論語》又善於通過神情語態的描寫,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論語》描述的中心,「夫子風采,溢於格言」(《文心雕龍•征聖》);書中不僅有關於他的儀態舉止的靜態描寫,而且有關於他的個性氣質的傳神刻畫。此外,圍繞孔子這一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淵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對於不同的對象,考慮其不同的素質、優點和缺點、進德修業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誨。表現了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據《顏淵》載,同是弟子問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顏淵「克己復禮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答司馬中「仁者其言也訒」。顏淵學養高深,故答以「仁」學綱領,對仲弓和司馬中則答以細目。又如,同是問「聞斯行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因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聞斯行之。」因為「求也退,故進之。」這不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問題,其中還飽含孔子對弟子的高度的責任心。
《論語》是名列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首的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門人記錄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書於戰國初期。因秦始皇-焚書坑儒,到西漢時期僅有口頭傳授及從孔子住宅夾壁中所得的本子,計有:魯人口頭傳授的《魯論語》20篇,齊人口頭傳授的《齊論語》22篇,從孔子住宅夾壁中發現的《古論語》21篇。西漢末年,帝師張禹精治《論語》,並根據《魯論語》,參照《齊論語》,另成一論,稱為《張侯論》。東漢末年,鄭玄以《張侯論》為依據,參考《齊論語》、《古論語》,作《論語注》,是為今本《論語》。《齊論語》、《古論語》不久亡佚。現存《論語》共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
五四運動以後,《論語》作為封建文化的象徵被列為批判否定的對象,爾後雖有新儒學的研究與萌生,但在中國民主革命的大背景下,儒家文化在中國並未形成新的氣候。時代的發展,社會的前進,不能不使人們重新選擇新生的思想文化,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以及社會主義新文化的誕生與發展。
然而,嚴峻的事實是,一個新型的社會,特別是當它步入正常發展軌道的時候,不能不對自己的民族精神及傳統文化進行重新反思,這是任何一個社會在其自身發展過程中所不能忽視的重要環節。特別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們重新認識,重新探索。這使我想到人類的共性與個性,文化的共性與個性,民族文化的辯證否定本性。同時,也使我感到毛澤東「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思想的價值之所在。
事實上,當我們擺脫了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真正確立唯物辯證的思維方法,並用它剖析中國傳統文化的時候,就會發現其中的精華,《論語》便是其中之一。不可否認,《論語》有自己的糟粕或消極之處,但它所反映出來的兩千多年前的社會人生精論,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華民族文明程度的歷史展示。即使今天處在改革開放、經濟騰飛、文化發展的時代大潮中,《論語》中的許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和時代價值。1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兄弟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稱為孔二,春秋後期魯國人,漢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歷八月二十七日)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魯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編輯本段「論語」雜談
(一)「論語」命名的意義和來由
《論語》是這樣一部書,它記載著孔子的言語行事,也記載著孔子的著名學生的言語行事。班固的《漢書·藝文志》說: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文選·辨命論注》引《傅子》也說:
「昔仲尼既沒,仲弓之徒追論夫子之言,謂之《論語》。」
從這兩段話里,我們得到兩點概念:(1)「論語」的「論」是「論纂」的意思,「論語」的「語」是「語言」的意思。「論語」就是把「接聞於夫子之語」「論纂」起來的意思。(2)「論語」的名字是當時就有的,不是後來別人給它的。
關於「論語」命名的意義,後來還有些不同的說法,譬如劉熙在《釋名·釋典·藝》中說:「《論語》,記孔子與弟子所語之言也。論,倫也,有倫理也。語,敘也,敘己所欲說也。」那麼,「論語」的意義便是「有條理地敘述自己的話」。說到這里,誰都不免會問一句:難道除孔子和他的弟子以外,別人說的話都不是「有條理的敘述」嗎?如果不是這樣,那麼「論語」這樣的命名有什麼意義呢?可見劉熙這一解釋是很牽強的。(《釋名》的訓詁名物,以音訓為主,其中不少牽強附會的地方。)還有把「論」解釋為「討論」的,說「論語」是「討論文義」的書,何異孫的《十一經問對》便是如是主張,更是後出的主觀看法了。
關於《論語》命名的來由,也有不同的說法。王充在《論衡·正說篇》便說:「初,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似乎是《論語》之名要到漢武帝時才由孔安國、扶卿給它的。這一說法不但和劉歆、班固的說法不同,而且也未必與事實相合。《禮記·坊記》中有這樣一段話:
「子雲:君子弛其親之過而敬其美。《論語》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坊記》的著作年代我們目前雖然還不能確定,但不會在漢武帝以後,是可以斷言的。因之,《論衡》的這一說法也未必可靠。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論語」這一書名是當日的編纂者給它命名的,意義是語言的論纂。
(二)「論語」的作者和編著年代
《論語》又是若干斷片的篇章集合體。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麼道理;就是前後兩章間,也不一定有什麼關聯。而且這些斷片的篇章絕不是一個人的手筆。《論語》一書,篇幅不多,卻出現了不少次的重復的章節。其中有字句完全相同的,如「巧言令色鮮矣仁」一章,先見於《學而篇第一》,又重出於《陽貨篇第十七》;「博學於文」一章,先見於《雍也篇第六》,又重出於《顏淵篇第十二》。又有基本上是重復只是詳略不同的,如「君子不重」章,《學而篇第一》多出十一字,《子罕篇第九》只載「主忠信」以下的十四個字;「父在觀其志」章,《學而篇第一》多出十字,《里仁篇第四》只載「三年」以下的十二字。還有一個意思,卻有各種記載的,如《里仁篇第四》說:「不患莫己知,求可為也。」《憲問篇第十四》又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衛靈公篇第十五》又說:「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如果加上《學而篇第一》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便是重復四次。這種現象只能作一個合理的推論:孔子的言論,當時弟子各有記載,後來才匯集成書。所以《論語》一書絕不能看成某一個人的著作。
那麼,《論語》的作者是一些什麼人呢?其中當然有孔子的學生。今天可以窺測得到的有兩章。一章在《子罕篇第九》:
「牢曰:『子雲:吾不試,故藝。』」
「牢」是人名,相傳他姓琴,字子開,又字子張(這一說法最初見於王肅的偽《孔子家語》,因此王引之的《經義述聞》和劉寶楠的《論語正義》都對它懷疑,認為琴牢和琴張是不同的兩個人)。不論這一傳說是否可靠,但這里不稱姓氏只稱名,這種記述方式和《論語》的一般體例是不相吻合的。因此,便可以作這樣的推論,這一章是琴牢的本人的記載,編輯《論語》的人,「直取其所記而載之耳」(日本學者安井息軒《論語集說》中語)。另一章就是《憲問篇第十四》的第一章: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
「憲」是原憲,字子思,也就是《雍也篇第六》的「原思之為宰」的原思。這里也去姓稱名,不稱字,顯然和《論語》的一般體例不合,因此也可以推論,這是原憲自己的筆墨。
《論語》的篇章不但出自孔子不同學生之手,而且還出自他不同的再傳弟子之手。這裡面不少是曾參的學生的記載。象《泰伯篇第八》的第一章: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覆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不能不說是曾參的門弟子的記載。又如《子張篇第十九》: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雲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歟,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歟,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這一段又象子張或者子夏的學生的記載。又如《先進篇第十一》的第五章和第十三章:
「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問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
孔子稱學生從來直呼其名,獨獨這里對閔損稱字,不能不啟人疑竇。有人說,這是「孔子述時人之言」,從上下文意來看,這一解釋不可憑信,崔述在《論語余說》中加以駁斥是正確的。我認為這一章可能就是閔損的學生所追記的,因而有這一不經意的失實,至於《閔子侍側》一章,不但閔子騫稱「子」,而且列在子路、冉有、子貢三人之前,都是難以理解的,以年齡而論,子路最長;以仕宦而論,閔子更趕不上這三人。他憑什麼能在這一段記載上居於首位而且得著「子」的尊稱呢?合理的推論是,這也是閔子騫的學生把平日聞於老師之言追記下來而成的。
《論語》一書有孔子弟子的筆墨,也有孔子再傳弟子的筆墨,那麼,著作年代便有先後了。這一點,從詞義的運用上也適當地反映了出來,譬如「夫子」一詞,在較早的年代一般指第三者,相當於「他老人家」,直到戰國,才普遍用為第二人稱的表敬代詞,相當於「你老人家」。《論語》的一般用法都是相當於「他老人家」的,孔子學生當面稱孔子為「子」,背後才稱「夫子」,別人對孔子也是背面才稱「夫子」,孔子稱別人也是背面才稱「夫子」。只是《陽貨篇第十七》中有兩處例外,言偃對孔子說,「昔者偃也聞諸夫子」;子路對孔子也說,「昔者由也聞諸於夫子」,都城是當面稱「夫子」,「夫子」用如「你老人家」,開戰國時運用「夫子」一詞的詞義之端。崔述在《洙泗信錄》據此斷定《論語》的少數篇章的「駁雜」,固然未免武斷;但《論語》的著筆有先有後,其間相距或者不止於三、五十年,似乎可以由此窺測得到。
《論語》一書,既然成於很多人之手,而且這些作者的年代相去或者不止於三、五十年,那麼,這里後編定者是誰呢?自唐人柳宗元以來,很多學者都疑心是由曾參的學生所編定的,我看很有道理。第一《論語》不但對曾參無一處不稱「子」,而且記載他的言行和孔子其他弟子比較起來為最多。除開和孔子問答之詞以外,單獨記載曾參言行的,還有《學而篇》兩章,《泰伯篇》五章,《顏淵篇》一章,《憲問篇》和孔子的話合並的一章,《子張篇》四章,總共十三章。第二,在孔子弟子中不但曾參最年輕,而且有一章還記載著曾參將死之前對孟敬子的一段話。孟敬子是魯國大夫孟武伯的兒子仲孫捷的謚號。假定曾參死在魯元公元年(周考王五年,紀元前四三六年。這是依《闕里文獻考》「曾子年七十而卒」一語推定的),則孟敬子之死更在其後,那麼,這一事的敘述者一定是在孟敬子死後才著筆的。孟敬子的年歲我們已難考定,但《檀弓》記載著當魯悼公死時,孟敬子對季昭子的一番話,可見當曾子年近七十之時,孟敬子已是魯國的執政大臣之一了。則這一段記載之為曾子弟子所記,毫無可疑。《論語》所敘的人物和事跡,再沒有比這更晚的,那麼,《論語》的編定者或者就是這班曾參的學生。因此,我們說《論語》的著筆當開始於春秋末期,而編輯成書則在戰國初期,大概是接近於歷史事實的。
(三)「論語」版本和真偽
《論語》到漢朝,有三種不同的本子:(1)《魯論語》二十篇;(2)《齊論語》二十二篇其中二十篇的章句很多和《魯論語》相同,但是多出《問王》和《知道》兩篇;(3)《古文論語》二十一篇,也沒有《問王》和《知道》兩篇,但是把《堯曰篇》的「子張問」另分為一篇,於是有了兩個《子張篇》。篇次也和《齊論》、《魯論》不一樣,文字不同的計四百多字。
《魯論》和《齊論》最初各有師傳,到西漢末年,安昌候張禹先學習了《魯論》,後來又講習《齊論》,於是把兩個本子融合為一,但是篇目以《魯論》為根據,「采獲所安」,號為《張候論》。張禹是漢成帝的師傅,其時極為尊貴,所以他的這一個本子便為當時一般儒生所尊奉,後漢靈帝時所刻的《嘉平石經》就是用的《張候論》。
《古文論語》是在漢景帝時由魯恭王劉余在孔子舊宅壁中發現的,當時並沒有傳授。何晏《論語集解·序》說:「《古論》,唯博士孔安國為之訓解,而世不傳。」《論語集解》並經常引用了孔安國的《注》。但孔安國是否曾為《論語》作訓解,《集解》中的孔安國說是否偽作,陳鱣的《論語古訓·自序》已有懷疑,沈濤的《論語孔注辨偽》認為就是何晏自己的偽造品,丁晏的《論語孔注證偽》由認為出於王肅之手。這一官司我們且不去管它。直到東漢末年,大學者鄭玄《論語注》以《張候論》為依據,參照《齊論》、《古論》,作了《論語注》。在殘存的鄭玄《論語注》中我們還可以窺見魯、齊、古三種《論語》本子的異同,然而,我們今天所用的《論語》本子,基本上就是《張候論》。於是懷疑《論語》的人便在這里抓住它作話柄。張禹這個人實際上夠不上說是一位「經師」,只是一個無恥的政客,附會王氏,保全富貴,當時便被斥為「佞臣」,所以崔述在《論語源流附考》中竟說:「《公山》、《佛肸》兩章安知非其有意采之以入《魯論》為己解嘲乎?」但是,崔述的話縱然不為無理,而《論語》的篇章仍然不能說有後人所杜撰的東西在內,頂多隻是說有摻雜著孔門弟子以及再傳弟子之中的不同傳說而已。
如果我們要研究孔子,仍然只能以《論語》為最可信賴的材料。無論如何,《論語》的成書要在《左傳》之前,我很同意劉寶楠在《論語正義》(《公山章》)的主張,我們應該相信論語來補充《左傳》,不應該根據《左傳》來懷疑《論語》。至於崔述於後代的封建道德作為標准,以此來范圍孔子,來測量《論語》的真偽,純駁,更是不公平和不客觀的。
(四)略談古今「論語」的注釋書籍
《論語》自漢代以來,便有不少人註解它。《論語》和《孝經》是漢朝初學者必讀書,一定要先讀這兩部書,才進而學習「五經」,「五經」就是今天的《詩經》、《尚書》(除去偽古文)、《易經》、《儀禮》和《春秋》。看來,《論語》是漢人的啟蒙書的一種。漢朝人所注釋的《論語》,基本上全部亡佚,今日所殘存的,以鄭玄(127—200,《後漢書》有傳)注為較多,因為敦煌和日本發現了一些唐寫本的殘卷。估計十存六七;其他各家,在何晏(190—249年)《論語集解》以後,就多半隻存於《論語集解》中。現在《十三經註疏·論語註疏》就用何晏《集解》,宋人邢昺(932—1010年,《宋史》有傳)的《疏》。至於何晏、邢昺前後還有不少專注《論語》的書,可以參看清人朱彝尊(1629—1709年,《清史稿》有傳)《經義考》,紀盷(1724—1805年)等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以及唐陸德明(550左右—630年左右。《新唐書》對他的生卒年並沒有明確記載,此由《冊府元龜》卷九十七推而估計之)《經典釋文序錄》和吳檢齋(承仕)師的《疏證》。
關於《論語》的書,真是汗牛充棟,舉不勝舉。讀者如果認為看了《論語譯注》還有進一步研究的必要,可以再看下列幾種書:
(1)《論語註疏》——即何晏集解、邢昺疏,在《十三經註疏》中,除武英殿本外,其他各本多沿襲阮元南昌刻本,因它有《校勘記》,可以參考,基本文文字出現於《校勘記》的,便在那文字句右側用小圈作標識,便於查考。
(2)《論語集注》——宋朱熹(1130—1200年)從《禮記》中抽出《大學》和《中庸》,合《論語》、《孟子》為《四書》,自己用很大功力做《集注》。固然有很多封建道德迂腐之論,朱熹本人也是個客觀唯心主義者。但一則自明朝以至清末,科舉考試,題目都從《四書》中出,所做文章的義理,也不能違背朱熹的見解,這叫做「代聖人立言」,影響很大。二則朱熹對於《論語》,不但講「義理」,也注意訓詁。所以這書無妨參看。
(3)劉寶楠(1791—1855年)《論語正義》——清代的儒生大多不滿意於唐、宋人的註疏,所以陳奐(1786—1863年)作《毛詩傳疏》,焦循(1763—1820年)作《孟子正義》。劉寶楠便依焦循作《孟子正義》之法,作《論語正義》,因病而停筆,由他的兒子劉恭冕(1821—1880年)繼續寫定。所以這書實際是劉寶楠父子二人所共著。徵引廣博,折中大體恰當。只因學問日益進展,當日的好書,今天便函可以指出不少缺點,但參考價值仍然不少。
(4)程樹德《論語集釋》。此書在《例言》中已有論述,不再重復。
(5)楊樹達(1885—1956年),《論語疏證》。這書把三國以前所有徵引《論語》或者和《論語》的有關資料都依《論語》原文疏列,有時出己意,加案語。值得參考。
(6)楊伯峻《論語譯注》。楊伯峻先生是一位語言學家,在古漢語語法和虛詞的研究方面頗有建樹。楊伯峻先生的學術背景及其家學淵源,使他在註解《論語》、《孟子》和《春秋左傳》等古籍時顯得游刃有餘。他的《論語譯注》注重字音詞義、語法規律、修辭規律及名物制度、風俗習慣等的考證,論證周詳、語言流暢,表述清晰准確,不但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更是普通讀者了解《論語》的一本入門參考書。當然,《論語譯注》在今天來看也是瑕瑜互見的。
編輯本段論語思想
編輯本段1、《論語》書中的「鬼神」思想
鬼神思想是人類對自然現象神秘恐懼心理的表現,也是人類對人生命運的一種虛幻寄託。就是在科學發展的今天,當代人的鬼神思想也時有所現,甚至人造神的現象也屢有發生。那麼,鬼神現象是否存在?科學的結論是否定的。那麼當代人為什麼還有鬼神觀念,甚至有的人深信不疑呢?這是社會存在與人心理的復雜性以及人的素質的缺陷性所致。然而作為兩千多年前的古人,在巫鬼勢力旺盛、自然科學極不發達的時代,孔子是怎樣看待鬼神的呢?孔子「不語:怪,力,亂,神」(《述而》)。主張「敬鬼神而遠之」(《雍也》)。表明孔子對鬼神採取了非常慎重的態度。鬼神是否存在,孔子並未多加評說,也不反對別人對鬼神的信奉,而是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難能可貴的。同時,孔子平時也不談論怪異、暴力、叛亂、鬼神,他認為這些都是對人無益的事情。有一次,孔子生病,子路請求代老師禱告。孔子說:「有這回事嗎?」子路回答道:「有的。《誄》文上說:『為你向天神地祗禱告』。」孔子說:「如果是這樣,我早就禱告過了,可為什麼還會生病?」還有一次,季路請教怎樣事奉鬼神,孔子說:「活人我還不能事奉,怎麼能去事奉鬼神?」孔子雖然不反對別人信奉鬼神,但作為他自己對鬼神是抱有懷疑態度的,雖然他不能證明鬼神是否存在,但他自己是不相信鬼神的。這說明孔子已具有無神論的思想萌芽,體現了樸素唯物主義的思想。這作為孔子的世界觀,對其思想具有重要影響。
編輯本段2、關於如何做人的思想及其價值
《論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著作,許多篇章談到做人的問題,這對當代人具有借鑒意義。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認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隻是靠僥幸而避免了災禍。按事物發展的邏輯推理,這種靠僥幸避免災禍的人遲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視「仁德」。這是孔子在做人問題上強調最多的問題之一。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說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孔子還認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稱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死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季氏》)充分說明仁德的價值和力量。
那麼怎樣才能算仁呢?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也就是說,只有克制自己,讓言行符合禮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禮,天下的人就會贊許你為仁人了。可見「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後天「修身」、「克己」的結果。當然孔子還提出仁德的外在標准,這就是「剛、毅、木、訥近仁。」(《子路》)即剛強、果斷、質朴、語言謙虛的人接近於仁德。同時他還提出實踐仁德的五項標准,即:「恭、寬、信、敏、惠」(《陽貨》)。即恭謹、寬厚、信實、勤敏、慈惠。他說,對人恭謹就不會招致侮辱,待人寬厚就會得到大家擁護,交往信實別人就會信任,做事勤敏就會取得成功,給人慈惠就能夠很好使喚民眾。孔子說能實行這五種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當然,在孔子看來要想完全達到仁是極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即廣泛地學習文化典籍,用禮約束自己的行為,這樣就可以不背離正道了。同時也要重視向仁德的人學習,用仁德的人來幫助培養仁德。而仁德的人應該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希望達到也幫助別人達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視修養的全面發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幫助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講信用了?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溫習了呢?強調從自身出發修養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孔子強調做人還要重視全面發展。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述而》)即:志向在於道,根據在於德,憑籍在於仁,活動在於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人。那麼孔子為什麼強調做人要全面發展呢?這里體現了孔子對人的社會性的認識,以及個人修養的相互制約作用,他說:「舉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泰伯》)即:詩歌可以振奮人的精神,禮節可以堅定人的情操,音樂可以促進人們事業的成功。所以,對於個人修養來說,全面發展顯得極為重要。
❼ 論語八則ppt
告訴你地址:http://www.yuwen123.com/Soft/200510/4789.html
加分啊!!
O(∩_∩)O謝謝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