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教師知識分享的三種形式
1、教師教學工作包括備課或製作課件、課堂教學、課後輔導、教學評價、專業理論學習和教學研究等。
2、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一種人類特有的人才培養活動。通過這種活動,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積極自覺地學習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促進學生多方面素質全面提高,使他們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
3、教學是教育活動整體的一個部分、一個環節,是對知識、經驗、方法、能力的傳授過程。它的內涵是充實、壯大一個人的內涵。教育與教學是不可割裂的,是相輔相成的。「課堂教學」就是指在確定時間、地點、場合下所進行的教者向學習者傳授知識、經驗、方法、能力並指導其進行學習的活動過程。
4、教學是學校實現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務的重要環節,也是教育的主要內容。利於學生身心發展的攝取知識途徑有很多,如學校教學、課外活動,各種形式的勞動、學生集體組織的活動、社會公益活動、家庭活動等,這些成為現代教育中學校教育活動廣泛運用的途徑,各種途徑相互作用影響學生發展。但學生學習的主課堂目前仍舊是課堂教學。教學從本質上講是一種「認知活動」。
Ⅱ 怎樣分享孩子的教育方式
在孩子的教育中,發現很多父母一心只想著為孩子好,卻沒有去傾聽過孩子的心聲。
以至於最初因為愛,想著付出一切都可以,可卻是按著自己的想法走,卻沒去傾聽,最後甚至步入了傷害的境界。
威廉 莎士比亞《麥克白》說:悲傷若不說出口,就會向負擔過重的心竊竊私語而令其破碎。
而傾聽可以修復人際關系,讓人與人之間重新建立連接。可見傾聽的力量有多大,我們需要學習做一個傾聽的人。
克勞迪婭在《傾聽,成就孩子的健全人格》中如此說:
「我們不再抽出時間和空間去思考行為的意義。我們的目標只是給某種情況命名,如果這種情況造成麻煩,就將其消滅掉。」
先理解感受後處理問題
徐伊萬憤怒之下說出了「父親不是喝酒喝死的,而是被媽媽氣死的」這樣的氣話,囧媽聽了這話,想必很寒心吧,但也理解到了是對兒子的控制太多,才讓兒子有了這樣的想法。
經過一場雪地里的尋找,坐下來慢慢道出自己心裡的話,徐伊萬也理解了媽媽。
保護好傾聽的時間和空間
現代社會太過繁忙,人人都處在壓力之中。作為父母,我們能夠陪伴孩子的時間少之又少。高質量的陪伴就越發地顯得重要起來。記得之前有篇作文,是孩子投訴爸爸,整天只知道看手機,從來不肯陪孩子好好玩,即使是在身邊,也是心不在焉。孩子忍不住吶喊:「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
建議爸爸媽媽們哪怕工作再忙,也要抽出固定的時間來陪伴和傾聽孩子的心聲,一心一意地帶孩子游戲、玩耍。因為只有在這樣的連接中,父母和孩子之間才能彼此增進了解,加深感情。
傾聽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一件事,作為父母,也許我們能夠提供給孩子的物質條件千差萬別,但精神賜予毫無門檻,只要你有心,都能夠做到。作為孩子,我們能給父母的也就是常回家看看,常聽聽爸爸媽媽的話。
學習做一個會傾聽孩子的父母,亦會成功一半。
Ⅲ 教育教學案例分析
身處教學一線的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的、豐富而具體的教學案例,如果能對這些教學案例進行深入地研究、理性地分析,從中獲得知識和策略,獲得特定教育情景下的教育經驗,並逐步實現從教學實踐經驗到教育理論的升華,這對促進教師業務提高無疑是一條十分重要而有效的途徑。那麼,如何進行教學案例分析呢?首先要了解教學案例的基本特徵。
一、教學案例的基本特徵
教學案例指包含著某些決策或疑難問題的教學情景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學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達成等現象。從總體上看,教學案例應具備以下特徵:
1.典型性
講述的是一個故事、事例,有相對完整的情節,能反映出事件發生的特定背景;敘述要具體、特殊,反映了教學活動的基本過程;同時,這些活動與過程能夠體現教育的內在規律,體現教學設計的基本思想。它既可以是成功的範例,也可以是「尚未成功」的典型情景。
2.研究性
指教學案例本身具有現實意義、借鑒作用和理論探討的價值,可以正面獲得經驗或反面獲得教訓,能提煉出某些理論或觀點。
3.啟發性
指教學案例本身生動有趣,能提出問題,能引發思考,能產生觀念上的不平衡。
教學案例可以是一個片斷、一個情節,也可以是一個完整的課堂教學過程。教學案例實際上就是教師對自身教學工作的自我敘述,敘述他自己的教育活動方式,他對教育的理解,他自己的成長經歷,其豐富感人的材料和富於動態的描述必定給抽象的教育教學理論以生命和血肉,為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供生動的註解。它不一定非要做到像研究工作那麼「嚴謹」,但其形式要簡潔,主題要明確、集中。
二、如何對教學案例進行分析
教學案例分析就是通過一個個具體教育情境的描述、感受和分析,學習、領會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提高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對教學工作進行分析評價的能力。對教師而言,教學案例分析要重在「分析」,力爭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虛實並重,小中見大」。
1.分析教學案例中的理論要素
教師要注重從教學案例中分析出理論觀點,要認真研究哪些教學行為體現了怎樣的教師觀、質量觀、學生觀,哪些教學行為注重了從認知的角度或從知識結構的角度去展開教學。要把教師課堂教學的經驗、行為提升到「說清其理論依據」的層面上,從中學習和體驗從教學實踐經驗「如何上升」為教育理論的過程,促進教師從經驗到理論的升華,從自發的行為轉變為自覺的行動。
2.分析教學案例對教學的啟示
教師要注重從教學案例情景中歸納出問題並進行分析,分析要著重於其對教學的啟示,即有何成功之處,閃光點是什麼;不足又在哪裡,問題的根源又是什麼?使得在今後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可以有效地運用這種逐步培養起來的思維方法來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要關注案例中教師的創造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發展脈絡,而不僅僅是獲得那些固定的原理、規則。
3.提出對案例中教學工作的改進意見
分析只是一種手段、一種過程,其目的在於通過分析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因此,教師要對案例中的教學設計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提出教師獨到的改進意見,這應該成為教學案例分析的一項重要內容。因為,教師一旦將這種認識表達出來,可以增進教師的自我理解,而自我理解的更新,又是教師改進教育教學觀念和教育教學方式的基礎,並以此達到理解這些教學案例背後更為深遠的教育教學意義的目的。
堅持撰寫教學案例分析,堅持長期的學習、積累,不僅能厚實教師的專業基礎,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一個記載,對今後教師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學風格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說也是造就專家型教師的一個重要途徑。
Ⅳ 請教師分享一份本人使用的優秀教育教學活動資源包
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術資源,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一、新課改下,教師應加強對信息技術教育應用的認識,了解信息技術在教師專業發展中的作用當前教學以網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基礎,實現現代教育和新課程改革。信息技術在現代教育中會從不同維度同時刺激人們的多種認知感官,使學習者更容易建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教師要從觀念上更新、理解信息技術教育的內涵。要具備良好的信息技術操作技能,以人為主體,以信息技術為手段,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工作中的有效應用,才能實現自身職業專業化的全面發展。教師專業發展是以信息技術為環境、手段、途徑、方式和方法,促使教師在專業知識、教學技能、職業態度等方面不斷完善的一個系統的、復雜過程。教師專業發展是課程改革的重要支撐,而課程改革也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機會並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只有提升教師素質,促進專業成長,才能充分的開發教師的潛能。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素養提升,促進教師專業知識更新和知識結構優化,如學科專業知識、教育學知識、心理學知識、學科教學法知識、教學管理知識、教研教改知識,以及教育技術知識引發等。提高教師績效、教育變革和促進教育觀念轉變。可以對檢索工具的應用,遠程協助,交流社區,游戲平台,電子期刊、教育網站、網路投稿、投票、網路課程、教育資源庫、教師網聯、教師博客圈等進行網路化學習與利用。另外還有課改示範課、學科帶頭人觀摩課,配套課件作品,各校名師教案、課堂設計、教研論文,以及電子圖書館等豐富的優秀教育教學資源,為教師的講備課、教研提供了強有力的資源支持。二、多實踐,通過繼續教育培訓、信息教育培訓等途徑,加快教師專業發展進程教育部門每年都組織教師大量開展現代化教育理論學習,方式靈活,如遠程教育與網上培訓相結合,統一組織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方式。介紹現代化教育改革的趨勢,提高教師教育信息化觀念。還通過聽課評課、實踐反思、教學研究,更新補充知識、提高技巧,不斷擴展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能力。依靠信息網路技術,最大限度地吸納借鑒成功的教育教學模式,迅速投入實踐,並在網路上公開交流探討,有效提升專業技能。教師藉助信息技術,利用網路,可實現不同空間,不同時間,不同層次的專業技能提升。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中各要素進行優化組合、互為作用,以發揮教學系統的最大效益。教師的專業發展對信息化教學的質量和效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教師專業化的成長,要求每位教師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在信息技術環境和資源支持下的遠程自我提升學習。以選擇任何時間、地點、層次、方式,有選擇地修煉。教師的教育觀和專業知識的更新,及對信息技術掌握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方式的變革都有著很大的影響。教師直接可以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過程的反思性實踐,通過網路觀摩優秀的視頻教學案例,還影響著教師制度建設的完善,教師的終身學習與自我發展。三、學以致用,利用信息技術資源優化教學把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到教學中,學以致用。這些技術手段的運用對於教師來說,既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又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豐富了教育信息資源以及促進了教育手段的多樣化。在信息化教學中,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組織者和促進者,起著頂樑柱的作用。通過教師個人對一個主題下的相關教學資料的收集和整理,並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認識、反思,通過他人的評價和建議等,使教師個人對教學過程、教學目標的達成度都有一個深入地總結、反思以及對未來教學計劃的預期安排,並通過數字化的形式加以表現。這樣,教師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優勢與不足,將內隱性的經驗外顯化,成功實現個人的知識管理,促進個體專業成熟。第2/4頁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教學准備的重要工具,推動了教學手段和方式的變革,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從備課查找資料,到設計、製作教學軟體都可以應用信息技術。有利於工作效率和質量等綜合專業素質的提升。在學科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來創設教學環境、改變教學行為,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要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教師教學中運用各種現代教育技術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各種教學媒體的光、音、色等信息輸出功能,立體地刺激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使抽象變得具體,使復雜變得簡明,使不可見變為可見,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求知慾,激發學生創新,從而達到教學過程的優化。在教學中師生互教互學,共同探討。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對於豐富教學內容,擴大學生眼界,引起學生對學習科學、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增進思考力、想像力和創造力,都有積極作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運用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通過區域性跨學科、跨年級、跨學校互動活動形式,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地開展校際教研活動,共享優質教學資源。在實踐中,運用信息技術能起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課件情境教學,音、色、形、空間等表現得淋漓盡致,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聲像同步、能動能靜的教學情景,努力把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的作用和提高,在信息技術創設的藝術情境中體驗、感知、審美,從而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還有模擬試驗,使學生印象加深。還比如講解艾滋病細胞等微觀世界的精細結構用信息技術就比較方便,使學生興趣大增。四、幾點建議1、加強建設,加強進修學校這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重要基地的建設。利用師資培訓基地進行教育資源實踐。2、加強投入,加強各地區電教館資金與設備的投入。重點建設成當地先進的電教機構。負責各地區的電教、信息科研、資源配置等工作。3、優化農村信息技術環境,完善基礎設施,使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資源建設得到有效發展。信息化應用環境的建設必須適合學校實際的應用理念,才能切實有效地為教育教學服務。4、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工作。提高教師的應用技能、信息安全意識、信息化應用理念。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合理安排、最好分批次和水平,分層次地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技能培訓。使之能真正成為合格的掌握信息技第3/4頁術的專業教師。有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培養創新性人才更具有深遠的意義。5、有效利用信息技術資源的意義提醒我們,必須加大對教育信息技術資源的建設,使中國的信息技術教育真正提升到一個高度,極大地促進了教育改革。五、結束語有效利用信息技術資源的關鍵在於教師的信息化,在於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的教師。所以,要實現教師專業化,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在師資培訓基地進行教育資源建設實踐,加強進修學校這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重要基地的建設。加強各地區電教館的資金與設備的投入,在師資培訓基地上加強教育資源建設,為中小學教師提供優質資源,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教學實踐、教改教研、繼續教育、提升自我資源服務,這可以使教師整體素質、教師專業化發展得到有效的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設是個巨大的工程,它不是短期就能做好的,而是一個相當長的適應教育發展、服務社會的過程。需要我們共同奮斗,拼搏。我們對未來信息化資源建設的前景充滿信心。有效合理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育,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我們廣大教育同仁要認識到位,認真實踐,不斷積累經驗,優化教學,同時肩負起「資源建設」的重任。相信我們的前景會無限光明。有效利用遠程資源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隨著教育改革向縱深推進,我國的基礎教育已經進入內涵發展階段,在中國廣闊的農村天地,如何實現教育的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成為擺在農村學校校長面前的一大課題。管理學大師德魯克說:「能夠增大的資源只能是人力資源,在人類所有能夠運用的資源中,只有人才能生長和發展」。基於此,在學校教師才是最根本、最積極、最豐富的資源,只有提升教師素質,促進專業成長,才能充分的開發教師的潛能。我校在長期發展中,遇到以下突出問題(1)教師觀念陳舊,走不出傳統教學的陰影。(2)在信息技術掌握與多媒體運用水平方面,教師尚未大面積提升,農村遠程運用技術不嫻熟,「有效課堂」未能形成校園主流。(3)教研工作封閉在局部小天地,需要構建學科高層面良性互動研討的格局。為此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有效利用農遠資源,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一)有效利用農遠資源,搭建教師專業成長的學習平台對於地域較偏僻的我校,農遠工程既給予我們硬體基礎設施,又給予我校海量的「從天而降」的寶貴資源,實現了與大都市一樣共享優質資源的夢想。它真正實現施教者和受教者跨越空間的實時或非實時交互,成為我校信息技術普及的助推器,為此學校乘借東風(1)開展立體式信息技術知識培訓,構建學習型的集體,採取理論培訓與教學示範相結合,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天網與地網信息相結合,遠程教育與網上培訓相結合,統一組織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方式,使教師在掌握傳統教學技能的基礎上又掌握新形勢搜集、處理、整合信息的能力,與信息技術能力。(2)組織大規模地課堂教學聽課評課活動,發揮骨幹教師的示範引領、輻射普及的作用。(3)開展典型案例研討活動。學校充分引導教師利用現代教育資源,組織教師集中觀看課堂教學視頻錄像,藉助優秀教師或名師的課堂教學視頻錄像來提高學科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在教研活動時讓教師們一邊觀摩,一邊根據需要,隨時回放教學片段,定格了解細節,反復解讀反復研討;引領教師在反復研討優秀案例的過程中,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與方法、教學行為與理念,發揮集體研討的優勢,提升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智慧。(二)有效利用農遠資源,搭建教師專業化實踐平台教師的學習是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但同樣重要的是教育教學中進行實踐探索,實現遠程教育資源與學科課程資源整合,幫助教師增強教學能力,提高信息素養,創新教學模式,從而創建有效課堂,具體做法如下:(1)運用遠程教育資源的信息與技術,實現情景化教學。在語文、英語、歷史、思想品德學科教學中,為了再現或創設具有情緒感染力的生活形象與場景,使學生在愉悅氛圍中學習知識,受到感染教育的方法。如:九年級思想品德《實施科教興國的發展策略》一節,我校教師成功截取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神七飛天、嫦娥二號奔月行動的視頻資料,使學生如身臨其境,於耳聞目睹中油然而生愛國主義豪情,諸如此類情景,極大地拓展了教育時空界限,空前提高了教育資源的傳播廣度與教育效能。(2)運用遠程教育資源信息與技術實現模擬化教學。在物理、化學、地理、生物學科教學中,由於我校物理、化學實驗設備葯劑不足,或有時實驗儀器不夠精準,為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此時,可以借用他山之石——遠程教育資源,播放相關實驗的視頻資料,把復雜實驗過程直觀地展現到學生面前,如電流的形成、人體血液循環、太陽的公轉、葉的光合作用、內燃機的工作原理、高錳酸鉀制氧氣實驗過程等,提供給學生無法感知的事實與現象,建立理解知識的經驗。(3)運用遠程教育資源信息與技術實現微格化教學。在體育、音樂、勞技等涉及運動技能的教學中,可以運用電視機、DVD、教學光碟,專門指導學生各種技能技巧。如學生學習健美操,為了使動作更規范、更連貫,展現美的形狀,微格化教學則彰顯農遠資源力量,達成遠程教育信息與技術和學校素質教育的有機結合。(4)運用遠程教育資源信息與技術實現探究式教學。在物理、化學、數學、歷史等學科教學中,從生活中的故事與現象入手,形象地設問質疑,通過富有探究性典型問題,引導學生探求新知,促進思維。如《物理》講解《大氣壓強》一節,老師再現馬德堡半球實驗歷史一幕,相背運動十六匹馬奮力去拉被抽成真空狀態的兩個半球,但都紋絲不動,是什麼神秘力量起主導作用,激發學生探索問題主動性,分析原因,尋找規律。從而於獲取知識中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方式。(5)運用遠程教育資源信息與技術,有力推行「三大板塊六個環節」教學模式。為了打造有效課堂,我校多年來一直探索「三大板塊六個環節」的教學模式。即:創設情景,激趣導入——板書課題,出示目標——問題引領,引發思考——面向全體,基礎檢測——設疑設障,突出重點——立足生活,拓展提升,此教學模式,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問題為主軸,思維為主攻,訓練為主線」的教學理念,完全置學生於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之中,使學生在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認知規律中獲得自信與成功感,而該模式的運行完全依託遠程教育資源信息采擷與加工,依靠信息技術嫻熟運用。經過實踐,該模式對於數學、物理、化學學科有很好的效果。(三)有效利用農遠資源,搭建教師專業成長的交流平台教師的專業化成長離不開交流,而交流的主要內容應該是教學經驗和教學反思,美國學者波斯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只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對後續的行為產生影響」。在農遠資源的推動下,我校構建了全方位多層面的教師交流研討格局。(1)首先每個教師依據所代學科建立個人學科資源庫,與同科教師可以合作共贏,為同課異構交流奠定基礎。(2)科任教師建立個人博客,利用博客空間,可以自由發展自己觀點、教學反思及心得體會。(3)科任教師加入QQ群,與學科交流群,實現網路教研,突破校園「同僚文化」的拘囿,教研方式由一對一擴大為一對多,面對面,層對層的立體化教研,在互動中實現思維的碰撞,靈感的迸發,自由輕松的交流中長善救失。(4)教師利用業余時間積極參加區學科教研,網路論壇,使學科交流成為互動的舞台。(5)學校創建學校資源庫,為不同學科教師互相學習借鑒,奠定基礎。農遠資源是火炬,點燃了廣大教師投身課改、實現專業成長熱情,農遠資源是催化劑,加快不同年齡結構教師提升信息技術運用水平的速度,農遠資源是寶庫,為教師開發潛能,提升自身素養,提供不盡資源。在農遠工程推動下,學校工作環境熏陶下,出現以下可喜形勢:(1)教師確立了新的教育理念,更新專業知識結構。(2)在學校示範引領、輻射普及策略實施過程中,全體教師深切認識到遠程資源與信息技術對課堂教學效益的巨大作用。(3)學校通過制度考核、賽講評優活動,點燃了教師有意識自發運用多媒體手段實施課堂教學熱情,使傳統教學模式,學生學習方式有了極大地改觀。主動收集教學信息的老師多了,自覺研究的多了,自主學習的多了。課堂教學效率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師教學研究水平提高了。展望:未來五年,是國家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科學發展的攻堅時期,是深入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時期,優惠政策將落戶農村,我們教師將依託網路優勢,參與到教育界博客協會、QQ群協會,使網路教研,與名師遠程交流成為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學生也依託網路開闊視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成為一道校園風景線,大面積提升學生能力同時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農村將是教育人才蓬勃催生的沃土。
Ⅳ 如何做好幼兒園教育教學資源共享
幼兒園教師自製的教學具非常多,材料大多是不同類型的紙,如卡紙,泡沫紙,即時貼等。如:在開展教科研活動時,教師自製的火山模型是用卡紙做的,幼兒進行小實驗後,火山模型就不能再使用了。如果用膠泥製作的火山模型、就可以反復使用,同時也解決教師重復製作所花費的時間與精力。幼兒園開展的幼兒攀登英語教學,通過教師的共同協商,將幼兒名字掛牌英語圖片用電腦掃描,再用膠片製作出來,最後一一過塑,使幼兒名字掛牌既精美又耐用。當幼兒升班後,教師將原有的東西移交給相應的班級,真正做到資源共享。
Ⅵ 音樂課堂教育故事分享
我們這里所說的游戲不是純粹的游戲,而是融入了具有音樂性特點的游戲。在音樂教學內中,我們容稱之為「音樂游戲」。音樂游戲不同於一般的音樂游戲,它是通過游戲的形式,強調對音樂的體驗、感受,在根本上服從音樂的指導。音樂是音樂游戲的靈魂所在,音樂游戲只是學習音樂的手段.音樂游戲必須伴隨音樂,才能實現音樂教學的目的。它從音樂本身入手,讓學習者在聆聽音樂的同時,引導他們通過一些音樂游戲去接觸音樂的各種要素。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通過音樂游戲去感受音樂的節奏、情節、感受音樂的魅力。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主動學習,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
Ⅶ 如何實現教育資源共享
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必須要滿足一下三點:
1)、觀念、共識、規則和機制是資源共建共享的四個必要因素;
2)、資源共建共享要努力實現標准化、市場化和產業化;
3)推進共建共享, 建立共享機制的程序和步驟。
具體來說,應該做到如下內容:要實現高校網路教育資源共享,高校之間就要相互溝通,交換服務信息,進行合作,這是高校網路教育資源共享內在的組織啟動機制。影響我國網路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制度、規范化的管理以及法律還不是很健全。我國需要建立統一規范的技術標准,對資源建設的質量和部門要盡快統一我國遠程教育教學資源建設技術規范,促使應用系統的設計以及相關網路教學資源的開發按照統一標准執行,並為兩者之間的整合創造良好的條件。另一方面,各院校、企業應自覺遵守和採用統一的技術規范,開發建設一批能跨平台使用、可相互共享的優質網路教學資源,支持最終實現教學資源的全面共享。她總結,要實現高校網路教育資源共享,從微觀上要有合理的組織啟動機制,必須綜合考慮高校之間的差異,選擇適合的網路教育資源共享模式,激發高校資源共享的積極性。從宏觀上要完善保障和協調網路教育資源共享的政策法規;制定提高高校網路教育資源共享積極性的激勵機制;建立統一規范的技術標准和科學的績效評估機制。
Ⅷ 如何分享幼兒園教學故事
故事教學是幼兒園教育中的一種重要手段,是幼兒園教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對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擴大幼兒的知識面具有積極的作用。
幼兒園故事教學內容廣泛,不僅包括生活故事,還包括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神話故事、科學幻想故事等。
為了方便幼兒老師找到更好的故事資源整理出了「幼兒園故事大全,供幼兒老師參考。
1、愛笑的小花
公園里有朵花,真好看,看見小天天,總是笑眯眯的。
天天問花兒:"你叫什麼名字?"
花兒只是笑,不說話。
天天伸出小手,要采這朵花。
外公擺擺手說:"天天別采!你不採她,花兒總是對你笑,你一採下來,花兒就哭了。"天天不想看到小花對他哭,天天沒有采。
這時,小花笑得更可愛了。她成了天天的好朋友。
天天回家以後,告訴外婆:"公園里有一朵花,很乖很乖,對他一直笑,一直笑。"
外婆說:"天天也很乖,你也是一朵愛笑的小花。"
故事目標:
1.知道微笑是一種美。
2.懂得要愛護花。(周末帶孩子去公園看花)
2、老爺爺的帽子
冬天到了,北風呼呼地吹,天氣很冷。有一隻小鳥真可憐,它在樹枝上冷得直發抖。
一位老爺爺走來,看見了小鳥,心想:"這只小鳥多可憐呀,這么冷的天,它一定會凍死的。"小鳥對老爺爺說:"風把我們的窩給走了,我們沒有家了。"老爺爺說:"別著急,我來幫你們想辦法。"老爺爺就用自己的帽子給小鳥做鳥窩,帽子真暖和。
小鳥想到樹林里還有許多怕冷的小鳥,就把它們都叫來,一起飛進了老爺爺的帽子。它們非常感謝老爺爺。以後老爺爺也天天來看小鳥,小鳥們每次都唱歌給老爺爺聽。
有一天老爺爺沒有來,原來他病了。小鳥想:"一定是爺爺把帽子給了我們,自己著涼生病了,我們趕快給老爺爺做頂帽子吧。小鳥們就用自己的羽毛做了一頂帖子送給老爺爺。老爺爺非常感謝小鳥,他的病很快就好了。
這是一篇社會性教育童話故事,適用於中班年齡的孩子。
《老爺爺的帽子》這則童話以"老爺爺關心小鳥,小鳥關心老爺爺,"這一主題,將我們還入了一個溫馨、和諧、充滿愛的世界。現在的獨生子女大多隻知道滿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會考慮別人的情緒和感受,缺乏同情心,不懂得關心、幫助別人。而未來社會需要幼兒從小"學會生活,學會關心"。
故事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理解他人的需要,學會關心、幫助他人。
2.激發幼兒的同情心,獲得被人關心和幫助他人的內心感受。
3.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發展口語表達能力和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