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提高教學的適應性
(1)認同感。一種教學方法能否被接受者認同,直接影響到其作用能否卓有成效地發揮出來。如果教師所採用的教學方法既能使學生在理智方面認同,又能使其在情感方面認同,則說明這是一種優化的教學方法。否則,就難以保證教學方法的實效。認同感是衡量最優教學方法的首要條件。
(2)參與度。主要指一種教學方法的使用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參與程度及其積極性水平,以至師生關系是否融洽,能不能心領神會地默契配合與協作,能否達到思維共振與感情共鳴。因為教學藝術的生發點便是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交流與合作。所以,最優化教學方法應有較高的師生參與度,較好地體現出教學的民主性。
『貳』 心理學中適應性教學是什麼意思
【適應性教學】最早源於加涅(美國),他在《教學設計原理》中認為,「適應性教學這一術語通常指恆定地監控著學生的進步,並根據學生的進步情況變換教學內容的材料和管理系統」。在今天,適應性教學是指讓在成就動機、能力傾向、學習風格、先前經驗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的眾多學習者達到共同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適應性教學要求根據學生的個別能力以及需求特點,動態地組織和呈現適合學生學習水平的內容信息、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採用變化的教學策略等。
『叄』 如何提高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的適應性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學的低效率一直是制約教學質量提升的巨大障礙,傳統的教學形式也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暴露出了諸多的弊端和缺陷[1]。在當前的初中教育發展形勢下,深入分析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總結出導致教學效率低的主要原因,然後根據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對於提升初中英語教學效率,適應素質教育的新要求,都具有十分積極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肆』 請教「生物的適應性與多樣性」的教學筆記
第七節 生物的適應性和多樣性
一、植物對環境的適應性
仙人掌:
根系發達——有利於吸水
肉質莖 ——貯存水分
針狀葉 ——減少水分散失
二、動物對環境的適應
保護色、警戒色、擬態
『伍』 lunwen 教育畢業論文 任務型教學在我國基礎教育英語教學中適應性
任務型教學應用於我國基礎教育的適應性。
一、教師的適應性
近年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教研部門以及各級各類學校領導越來越認識到基礎教育階段英語學科教學的重要意義,英語教學得到了應有的足夠重視,取得令人可喜的成績。具體表現為:(1)廣大教師的教育觀念有了一定的轉變,發展「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以學生為中心」等觀點開始逐漸被更多的教師所接受;(2)教師的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在駕馭教材、處理教材、設計課堂教學活動,以語言功能和運用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而兼顧語言結構等方面均表現出明顯的進步;(3)教師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策略,加強了學生的個別化學習。二、學生的適應性
隨著國際互聯網的開通,當代中小學生掌握的信息越來越多,他們了解的、知道的、明白的、清楚的,不一定教師都了解、知道、明白、清楚。www.homelunwen.com 碩士論文網 他們的思想較過去的學生更加開放,對未來激烈的競爭有更加清醒的認識,也更明確自己未來的責任。因此,在學習中需要有更多的選擇性,有更多自由活動的、自主體驗的時間和空間,並渴望得到教師贊賞和同伴的認可。他們比過去的學生更希望有表現自我的、與同伴合作交流觀點的機會。
『陸』 什麼叫做適應性教學
即巴班斯基教學方法。
巴班斯基在20世紀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以羅斯托夫地區的普通學校為基地,創造了大面積克服留級現象的經驗,更直接為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的創立提供了實驗材料。
巴班斯基在此基礎上於1972年出版了《教學過程最優化:預防學生學業不良的方法》一書,提出教學過程最優化的教育原理。
此後又出版了《教學過程最優化:一般教學論方面》,並在《國民教育》和《蘇維埃教育學》等雜志上發表了一系列論文,來闡述自己的最優化教學思想,在蘇聯和世界各國引起了強烈反響。
教學過程最優化在全面考慮教學規律、原則、現代教學的形式和方法,以及該系統的特徵及其內外部條件的基礎上,組織對教學過程的控制,以保證過程(在最優化的范圍內)發揮在一定標准看來最有效的作用。
也可把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解為:教師有目的地選定一種建立教學過程的最佳方案,保證在規定時間內解決教養和教育學生的任務,並取得盡可能最大的效果。「最優化」遵循教學規律。根據教學規律所論證的原則、方法、形式和教學手段來進行教學。
『柒』 目前國內外數學學習適應性問題的研究現狀
學習的適應與否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逐步形成的。在教育過程中,某些原因使學習者的學習受到短時阻力,一旦這些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日積月累就形成了學習適應不良。現階段,普通高中存在兩種學生:一種是國家計劃內的統招生,另一種是計劃外的擇校生,由於大量的擇校生涌進普通高中,致使學校出現大量的學習適應不良學生,如不及時恰當地糾正,必然導致學業不良,給教育帶來困境。如果能發現導致學習適應不良的原因,就能有針對性地克服學習適應不良。為此,我們開展了高中數學學習適應不良學生的調查研究,以期分析適應不良學生的成因,為進一步探討不良學生的轉化工作提供材料依據,從而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學習適應性又叫學習適應能力,是個體為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努力使自己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符合學習環境變化和自身發展要求的自我調節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穩定的能力特徵。 學習的適應,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逐步形成的。在教育過程中,某些原因使學習者的學習受到短時阻力,一日這些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日積月累就形成了學習不適應。現階段,普通高中存在兩種學生:一種是國家計劃內的統招生,另一種是計劃外的擇校生,由於大量的擇校生涌進普通高中,致使學校出現大量的學習不適應的學生,如不及時恰當地糾正,必然導致學業不良,給教育帶來困境。如果能在日常數學教學就能有針對性地克服學習適應不良,從而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目前,學習適應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中小學生學習適應性的現狀調查,缺乏系統的學習適應性教育實驗研究,更缺乏有效融入常規學科教學中的實驗研究。本研究在借鑒國內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綜合採用文獻分析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教育實驗法等研究方法,針對當前高一學生中存在的主要數學學習適應問題,根據本人幾年實際教學的體會,著重從加強初高中銜接、激發學習動機、、指導學習方法、改進思維方法等四個方面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加以改進。可以在未來的數學學習及生活中有針對性進行數學學習指導,從而提高不良學生的學習適應能力,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由於在這一方面國內實驗研究還不是很充分,因此不斷加大此課題的研究和探索,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是很有意義的。綜合本研究結果,得出了以下結論: (1)高一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習適應性的教育干預能顯著改善學生的學習適應性。在學習態度、學習技術、身心健康三個方面改善程度是顯著的。 (2)高一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習適應性的教育干預實驗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業成績。主要體現在能減小中等生朝差等生下滑的幅度,能促進中等生朝優等生發展。
改進學生學習適應性的教學策略
改進學生學習適應性的教學策略主要考慮兩個層面的問題: 一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和在多大程度上使學生的基本知識結構得到發展; 二是通過教學的靈活處理滿足每個學生的需要和個性差異。
1. 排除焦慮, 激發動機。首先, 讓學生明確高職層次的數學課程要求以「必需、夠用」為原則, 不像高中數學專門挖掘縱深方向的難題。無論基礎好壞, 只要肯下工夫, 就能達到各個知識點的基本要求, 以此打消學生的顧慮, 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其次, 激發學習動機, 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學習動機的內驅力來自於濃厚的學習興趣、強烈的求知慾和自我報償因素。在教學中突出數學與日常生活、科學技術的聯系, 突出專業應用性, 以引起學生的興趣; 同時, 對學生的努力和進步及時表示贊賞和鼓勵。進入高職的多數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成績處在中低水平,長期處於被「漠視」的地位, 更需要教師的贊賞與成就感。
2 . 培養自學能力, 重視學法指導。在知識信息量激增, 知識老化周期縮短的21 世紀, 要把紛繁復雜的各種學科知識只通過課堂教學傳輸給學生是不可能的。作為基礎的數學教學應把傳授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作為重點。為了使學生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 充分重視學法指導這一教學環節, 採用日常教學滲透、專題講座、學生座談等多種方式, 積極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法, 如課前預習方法、課堂聽課方法、課後復習鞏固及完成作業方法、小結或總結方法、學習參考書的選擇方法、考試前系統復習方法、科學支配自學時間方法等; 同時引導學生把轉變學習方法與轉變思維方式結合起來, 使學生較快較好地掌握適合於高職數學的學習方法, 提高學習效果。
3. 處理好中學數學與高等數學的銜接與過渡。數學知識從初級到高級的過渡, 有著很強的連貫性, 體現了數學知識的嚴謹性。「溫故而知新」, 通過把固有知識引入新課, 便於學生理解新知識, 更便於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數學知識和方法。對於某些與高中知識有聯系的知識點, 可以適當花費時間給學生補充, 讓學生感覺有法可循、循之有效。如在講解無窮級數時, 可由高中階段學過的無窮數列引入; 講解函數單調性的判定時, 不妨先復習中學知識中關於單調性的定義, 並指出它的不足, 進而推出高等數學中函數單調性的判定方法等等。
4. 提高數學素質, 培養數學能力。在數學教學中, 只有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才能從根本上實現學習上的適應性轉變。應根據知識的不同類型有側重地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通過概念性較強的內容著重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通過理論性較強的定理、法則、基本公式著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通過方法性強的內容著重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通過空間概念強的內容著重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
5. 實施分層次教學。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差異較大的實際狀況, 在統一基本教學內容和基本教學要求的基礎上, 採用多重目標的課堂教學設計路線, 實施分層遞進教學。教學中實行同步授課、目標分層、練習分層、作業分層、考核分層。問題的設置提問、例題講解、習題的選擇與各個層次的教學目標相匹配。例如「導數的概念」的教學, 在要求全班學生理解導數概念的基礎上,建立三級教學目標, 一級教學目標: 了解用定義求導數的方法,掌握由定義推出的基本初等函數求導公式; 二級教學目標: 了解導數的實質及有關變化率的模型, 掌握用定義求導數的三個步驟; 三級教學目標: 掌握導數的實質, 能利用導數討論有關變化率的模型, 討論分段函數在分段點處的導數。同時, 在教學中對基礎較差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教學輔導和學習方法的指導, 使他們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
值得思考的幾個問題
搞好高職數學的適應性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 不是幾項措施、幾個教師就能完全解決的問題。在探索適應性教學的過程中, 尚有以下兩個方面值得思考: 第一, 教材建設。現在高職院校所用的數學教材大多是在大學專科教材的基礎上進行的一些刪減,仍保留原有的學科理論體系, 未能突出高職教育的特點。從一定程度上說, 高職數學教材跟不上教育改革的步伐。第二, 教師素質。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 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當代, 教育更呼喚高素質的教師。教師的知識結構, 靈活而富有創新的教學方式, 是使學生更容易接受高等數學內容的必不可少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