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七年級研究性學習教案

七年級研究性學習教案

發布時間:2021-03-10 23:44:47

1. 急!急!急!七年級研究性學習教案 謝謝

什麼內容?

2. 求助:急需初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教案,懇請各位伸出援助之手!

網路搜索
我也是老師

3. 研究性學習指導教案

研究性學習教案
教學理念】
充分運用目標驅動的方式展開教學,運用自主探究、講座對比的方法展開學習,使學生在正確理解該課程的基礎上,了解和掌握這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從而轉變傳統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教學目標】
1、了解研究性學習這一門課程的內涵
2、初步掌握研究性學習的過程與方法
3、培養他們的合作、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和方法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上的是研究性學習,同學們看一看我們這本教科書是不是與其他學科的書有所不同?
它不像語文、數學、英語一看書就知道學的是什麼內容,你們拿了一這本書是不是感到很含糊,究竟是學什麼呢?同學們,看看這本書,它是研究性學習的背景材料與示例,所以說它不是一門學科,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我們要好好的掌握這種新型的學習方法,把它應用到其它學科中去,從而提高我們學習效率。這種新型學習的方式主要是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目的在於轉變傳統的學習方式,培養同學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那麼研究性學習如何進行的呢?首先,請同學們解釋一下什麼叫研究?(深入細致的鑽研)
(學生回答)
二、什麼是研究性學習
(一)研究性學習的內涵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學習方式。我們認為研究性學習的內涵包括以下幾層含義。
1、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表明了學習活動中的師生關系,在學習活動中,學生需要的是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不僅僅是傳統教學中的接受或教導。教師的主要職責是創設一種有利於研究性學習的情景和途徑。
2、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表明了學習的基本方式。在研究性學習中,學習者將模擬科學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過程,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3、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表明了學習的基本內容。這包括學習如何收集、處理和提取信息;如何運用有關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如何在研究中與人交流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研究的結果等等。
(二)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特徵
1、重過程。
研究性學習重在學習的過程、思維方法的學習和思維水平的提高。研究性學習的「成果」不一定是「具體」而「有形」的製作成品。比如研究的結果,可能是提出一種見解、產生一個方案、設計一種產品、策劃一次活動。研究性學習比較注重掌握調查、觀察、實驗以及現代信息技術等科學研究的方法和技能,與現行的學科教學或必修課程的聯系更密切一些,但它並不是一種知識教育。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是否掌握某項具體的知識或技能並不重要,關鍵是能否對所學知識有所選擇、判斷、解釋、運用,從而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換句話說,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結果。
2、重應用。
學以致用是研究性學習的又一基本特徵。研究性學習重在知識技能的應用,而不在於掌握知識的量。研究性學習的目的是發展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是它與一般的知識、技能學習的根本區別。在學習形式上,研究性學習具有發現、探究的特點,在學習內容上,其側重點在於問題解決,所要解決的問題一般是具體的、有社會意義的。研究性學習還帶有綜合性的特點。即學習者面臨的問題往往是復雜的、綜合性的,需要綜合運用多方面的知識才能予以解決;學習過程中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學習內容可能是跨學科的。與一般的掌握知識、運用知識、解答問題(習題)的學習活動相比較,研究性學習更接近於人們的生活實際和社會實踐,因而更有利於培養學習者的實踐能力。
3、重體驗。
研究性學習不僅重視學習過程中的理性認識,還十分重視感性認識,即學習的體驗。傳統的學校教育以知識傳授為目的,其教學過程基本上是間接經驗的學習,這使得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掌握千百年來人類積累的豐富的知識體系。然而現代學校教育還需要發展人的個性、提高人的素質,包括培養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實踐能力的形成需要直接經驗的參與,這與學習者的個人體驗有著密切的關系。只讓學生懂得什麼是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讓學生親身參與創造實踐活動,在體驗、內化的基礎上,逐步形成自覺指導創造行為的個人的觀念體系。
4、重全員參與。
研究性學習主張全體學生的積極參與。研究性學習重過程而非重結果,因此從理論上說,每一個智力正常的中小學生都可以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創造意識和能力。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和個性特點,制定恰當的研究計劃,實現個人的研究目標。全員參與的另一層含義是共同參與。
5、重合作交流。
研究性學習的形式是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的結合,其中合作學習佔有重要的地位。由於研究性學習是問題解決的學習,學習者面臨著復雜的綜合性的問題,因此就需要依靠學習夥伴的集體智慧和分工協作。在共同參與的過程中,學習者還需要了解不同的人的個性,學會相互交流與合作。這種合作包括合作的精神與合作的能力,例如彼此尊重、理解以及容忍的態度,表達、傾聽與說服他人的方式方法,制定並執行合作研究方案的能力等。現代社會與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人類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復雜,而社會分工的細化則又限制了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范圍。因此,培養中小學的合作意識與能力,也體現了時代和社會的要求。
三、為什麼要開展研究性學習
(一)實施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重要的著眼點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校教育要關注的是讓學生形成怎樣的學習方式。在開展有效的接受式學習的同時,讓學生形成對知識的主動探究,並重視實際問題的解決的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對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開發學生潛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一種新的學習方式的掌握和運用,需要依託相應的課程載體。但在目前的學科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是有困難的,因為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已成為定勢,要實現教學方式的重大轉變而指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將研究性學習列入課程計劃,使之有目標、有實施要求、實施渠道和評價標准,目的是實現學生學習方式、教師教學觀念的快速轉變。
(三)原有的活動課實踐的發展需要一個新的生長點。活動課為素質教育的推進拓展了陣地,綜合實踐活動板塊中的研究性學習的設置,為我們活動實踐的發展和水平的提升找到了一個新的生長點。
四、怎樣進行研究性學習
作為學校開設的一門課程,①研究性學習要經過以下幾個階段。一是個人選擇課題,二是組成課題小組,三是擬定課題計劃,四是組織課題評審,五是開展課題研究,六是教師監控指導,七是形成成果報告,八是進行課題答辯。
這里我重點說說當務之急,選好課題,成立課題組、制定課題計劃和進行調查研究。
②先說選課題,選課關繫到研究性學習的成敗。課題研究有時候就是一槌定音。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題是否妥當,關繫到研究性學習的成改。實際上選題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研究過程。選題能力是一種很重要的選題能力。或者說一個人的研究能力首先就表現在選題能力。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從某種意義來說,選題比科研方法更重要。選題的目的就是要發現和提出有意義的問題。這是研究性學習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當年英國的哈雷僅掌握了三次哈雷慧星的行蹤,就發現這是同一顆慧星,並預測出下一次回歸的時間;而我國從春秋時代到哈雷同期,有關哈雷慧星的記載有31次,卻從沒有人提出這個問題。培養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是中國教育不容忽視的一個弱項。
什麼是課題?課題是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選擇課題要考慮實際需要,例如能服務於社區,服務於社會,服務於時代,能產生一定的社會效益。選擇研究專題必須考慮專題的科學根據、研究價值和現實可行性。對於中學生來說,在選專題時,要特別注意量力而行,要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實際能力,還要考慮自己是否具備觀察、測試、實驗的條件。要考慮學習精力、興趣愛好等主觀條件和人力物力財力時間等客觀條件。從我們的興趣、能力和可能出發去選擇「課題」。專題宜小不宜大,初學者最好是一題一議。題目縮小,論據材料容易收集,也降低了論文(項目)的難度。要選那些常被大人們忽視而又有重要意義的事物來進行探索研究。盡量在選題時不要走入誤區。例如沒有解答可能的問題(如:最後一隻恐龍的誕生日),沒有必要回答的問題(如:3000年11月5日溫州天氣怎樣)或者可以產生無窮辯駁的問題(如: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課題的選擇:「品牌與形象」→「服裝品牌與個人形象」→「校服與中學生形象」。
③再說成立課題組。這是研究性學習的主要組織形式。比較復雜的課題需要一個集體協作,有些事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俗話說孤掌難鳴。你不能一個人去造一個導彈,去建一座大樓。現代社會分工很細,專業性強,決定了集體協作完成。我們搞課題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學會分享他人成果,學會尊重他人,要有協作精神。因此我們成立課題組本身就是有意義的。課題組一船以四到六人為宜。同一興趣的人組成一個小組,能力互補。課題組分工要明確。組長要會當組長,組員要會當組員。
當然研究性學習還有兩種組織形式。一種是個人獨立研究,即先由教師向全班學生布置研究性學習任務,可以提出一個綜合性的研究專題,也可以不確定范圍,由每個學生自定具體題目,並各自相對獨立地開展研究活動。還有一種是個人研究與全班集體討論相結合的形式,全班同學需要圍繞同一個研究主題,各自搜集資料、開展探究活動、取得結論或形成觀點。再通過全班集體討論或辯論,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由此推動學生們在各自原有基礎上深化研究,之後或進入第二輪研討,或就此完成各自的論文。
④第三是制定課題研究方案。即對課題研究過程進行預先謀劃。課題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其一是課題背景條件。就是這個課題是在什麼情況下篩選的。國內外同類課題研究情況,是否具備研究的條件。
其二是研究的目的與意義。就是課題所要解決的科學問題和所要達到的結果。包括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設。例如某項關於城鎮中學學生態度的調查研究,研究目的是了解當前城鎮中學學生厭學的情況:研究假設是當前普通中學學生厭學率比重點中學高。再如某項關於實習效果的研究,研究目的是探討預習和學習成績的關系,研究假設是預習與學習成績成正比。
其三是研究的基本內容。就是把一個綜合性的研究專題分解成幾個具體的便於操作的研究專題。明確研究的范圍、研究的對象、研究的角度和深度。明確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其四是研究的方法及步驟。就是具體的研究方式、手段和工具,研究步驟是研究的階段、過程和時間規劃。
(1)查詢有關資料和文獻,為課題研究與學習積累知識基礎
方法:去圖書館查有關書籍、上網查找資料、對有關專家和權威人士進行訪談。
進而再把查詢所獲的資料進行整理歸類。
(2)調查:
方法:A、問卷法:(最常見的一種調查方法)
優點: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比較多而全面的信息。
缺點:較難得到非常可靠的答案。
採用無記名的形式。
舉例:期末時的學生評教。
B、訪談法:單獨進行的交談,需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它卻有更多和典型性和具體性,畢竟各人的想法不同,對某一典型的深入研究更加有利於對總體的分析。
舉例:學生座談會
C、實地考察法
舉例:中央電視台的焦點訪談。
D、網上調查法:網路對於很多人來說,意味著隱蔽和真實,大多數人在網路上更加容易無所顧忌,更加容易說出自己的心理話,得到的調查的真實可信程度自然會更高,而且在網路上問卷是全社會開放的,所以不會拘泥於自己選定的調查對象,只要經過認真的篩選,想念得到的答案會更加客觀。
(3)情況分析:
參照例題進行分析。
(4)探討對策:
參照例題進行分析。
其五是研究的預期成果。通過大家查資料、調查、分析、探討,辛苦地勞動,總要把研究的結果頌出來,讓大家知道通過你的勞動,獲得的成果。可以撰寫一系列的調查報告、論文或心得體會。
其六是研究的組織機構及分工。組長和組員分工要明確。要落實責任,分關把口。不能叫一個人忙得團團轉,其他人閑得沒事干。這一部分屬於個人獨立研究的專題可以不寫。或註明是個人獨立研究。
其七是學習者的體會
通過這次的調查研究活動,作為參加這次活動的自己,獲得了怎樣的收獲。
五、總結:
1、請學生談談,通過今天的學習,對研究性學習的認識。
2、教師總結

4. 急需山西版初中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 教案

九年級下冊1單元查中國茶文化研究網頁

5. 求初中研究性學習教案。

到中國教育資源網上去搜搜看,應該能找到。

6. 哪裡有小學研究性學習課的完整教案謝謝

在網路文庫搜搜

7. 研究性學習教師輔導教案設計表

bandy

8. 急~七年級研究性學習歷史方面課題 新穎一點 有創意的 謝謝!

汪精衛由革命到賣國的轉變歷程

9. 填好的研究性學習課題指導教案 學生情緒的自我管理

研究性學習教案
【教學理念】
充分運用目標驅動的方式展開教學,運用自主探究、講座對比的方法展開學習,使學生在正確理解該課程的基礎上,了解和掌握這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從而轉變傳統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教學目標】
1、了解研究性學習這一門課程的內涵
2、初步掌握研究性學習的過程與方法
3、培養他們的合作、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和方法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上的是研究性學習,同學們看一看我們這本教科書是不是與其他學科的書有所不同?
它不像語文、數學、英語一看書就知道學的是什麼內容,你們拿了一這本書是不是感到很含糊,究竟是學什麼呢?同學們,看看這本書,它是研究性學習的背景材料與示例,所以說它不是一門學科,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我們要好好的掌握這種新型的學習方法,把它應用到其它學科中去,從而提高我們學習效率。這種新型學習的方式主要是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目的在於轉變傳統的學習方式,培養同學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那麼研究性學習如何進行的呢?首先,請同學們解釋一下什麼叫研究?(深入細致的鑽研)
(學生回答)
二、什麼是研究性學習
(一)研究性學習的內涵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學習方式。我們認為研究性學習的內涵包括以下幾層含義。
1、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表明了學習活動中的師生關系,在學習活動中,學生需要的是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不僅僅是傳統教學中的接受或教導。教師的主要職責是創設一種有利於研究性學習的情景和途徑。
2、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表明了學習的基本方式。在研究性學習中,學習者將模擬科學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過程,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3、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表明了學習的基本內容。這包括學習如何收集、處理和提取信息;如何運用有關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如何在研究中與人交流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研究的結果等等。
(二)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特徵
1、重過程。
研究性學習重在學習的過程、思維方法的學習和思維水平的提高。研究性學習的「成果」不一定是「具體」而「有形」的製作成品。比如研究的結果,可能是提出一種見解、產生一個方案、設計一種產品、策劃一次活動。研究性學習比較注重掌握調查、觀察、實驗以及現代信息技術等科學研究的方法和技能,與現行的學科教學或必修課程的聯系更密切一些,但它並不是一種知識教育。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是否掌握某項具體的知識或技能並不重要,關鍵是能否對所學知識有所選擇、判斷、解釋、運用,從而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換句話說,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結果。
2、重應用。
學以致用是研究性學習的又一基本特徵。研究性學習重在知識技能的應用,而不在於掌握知識的量。研究性學習的目的是發展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是它與一般的知識、技能學習的根本區別。在學習形式上,研究性學習具有發現、探究的特點,在學習內容上,其側重點在於問題解決,所要解決的問題一般是具體的、有社會意義的。研究性學習還帶有綜合性的特點。即學習者面臨的問題往往是復雜的、綜合性的,需要綜合運用多方面的知識才能予以解決;學習過程中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學習內容可能是跨學科的。與一般的掌握知識、運用知識、解答問題(習題)的學習活動相比較,研究性學習更接近於人們的生活實際和社會實踐,因而更有利於培養學習者的實踐能力。
3、重體驗。
研究性學習不僅重視學習過程中的理性認識,還十分重視感性認識,即學習的體驗。傳統的學校教育以知識傳授為目的,其教學過程基本上是間接經驗的學習,這使得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掌握千百年來人類積累的豐富的知識體系。然而現代學校教育還需要發展人的個性、提高人的素質,包括培養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實踐能力的形成需要直接經驗的參與,這與學習者的個人體驗有著密切的關系。只讓學生懂得什麼是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讓學生親身參與創造實踐活動,在體驗、內化的基礎上,逐步形成自覺指導創造行為的個人的觀念體系。
4、重全員參與。
研究性學習主張全體學生的積極參與。研究性學習重過程而非重結果,因此從理論上說,每一個智力正常的中小學生都可以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創造意識和能力。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和個性特點,制定恰當的研究計劃,實現個人的研究目標。全員參與的另一層含義是共同參與。
5、重合作交流。
研究性學習的形式是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的結合,其中合作學習佔有重要的地位。由於研究性學習是問題解決的學習,學習者面臨著復雜的綜合性的問題,因此就需要依靠學習夥伴的集體智慧和分工協作。在共同參與的過程中,學習者還需要了解不同的人的個性,學會相互交流與合作。這種合作包括合作的精神與合作的能力,例如彼此尊重、理解以及容忍的態度,表達、傾聽與說服他人的方式方法,制定並執行合作研究方案的能力等。現代社會與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人類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復雜,而社會分工的細化則又限制了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范圍。因此,培養中小學的合作意識與能力,也體現了時代和社會的要求。
三、為什麼要開展研究性學習
(一)實施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重要的著眼點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校教育要關注的是讓學生形成怎樣的學習方式。在開展有效的接受式學習的同時,讓學生形成對知識的主動探究,並重視實際問題的解決的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對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開發學生潛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一種新的學習方式的掌握和運用,需要依託相應的課程載體。但在目前的學科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是有困難的,因為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已成為定勢,要實現教學方式的重大轉變而指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將研究性學習列入課程計劃,使之有目標、有實施要求、實施渠道和評價標准,目的是實現學生學習方式、教師教學觀念的快速轉變。
(三)原有的活動課實踐的發展需要一個新的生長點。活動課為素質教育的推進拓展了陣地,綜合實踐活動板塊中的研究性學習的設置,為我們活動實踐的發展和水平的提升找到了一個新的生長點。
四、怎樣進行研究性學習
作為學校開設的一門課程,①研究性學習要經過以下幾個階段。一是個人選擇課題,二是組成課題小組,三是擬定課題計劃,四是組織課題評審,五是開展課題研究,六是教師監控指導,七是形成成果報告,八是進行課題答辯。
這里我重點說說當務之急,選好課題,成立課題組、制定課題計劃和進行調查研究。
②先說選課題,選課關繫到研究性學習的成敗。課題研究有時候就是一槌定音。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題是否妥當,關繫到研究性學習的成改。實際上選題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研究過程。選題能力是一種很重要的選題能力。或者說一個人的研究能力首先就表現在選題能力。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從某種意義來說,選題比科研方法更重要。選題的目的就是要發現和提出有意義的問題。這是研究性學習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當年英國的哈雷僅掌握了三次哈雷慧星的行蹤,就發現這是同一顆慧星,並預測出下一次回歸的時間;而我國從春秋時代到哈雷同期,有關哈雷慧星的記載有31次,卻從沒有人提出這個問題。培養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是中國教育不容忽視的一個弱項。
什麼是課題?課題是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選擇課題要考慮實際需要,例如能服務於社區,服務於社會,服務於時代,能產生一定的社會效益。選擇研究專題必須考慮專題的科學根據、研究價值和現實可行性。對於中學生來說,在選專題時,要特別注意量力而行,要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實際能力,還要考慮自己是否具備觀察、測試、實驗的條件。要考慮學習精力、興趣愛好等主觀條件和人力物力財力時間等客觀條件。從我們的興趣、能力和可能出發去選擇「課題」。專題宜小不宜大,初學者最好是一題一議。題目縮小,論據材料容易收集,也降低了論文(項目)的難度。要選那些常被大人們忽視而又有重要意義的事物來進行探索研究。盡量在選題時不要走入誤區。例如沒有解答可能的問題(如:最後一隻恐龍的誕生日),沒有必要回答的問題(如:3000年11月5日溫州天氣怎樣)或者可以產生無窮辯駁的問題(如: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課題的選擇:「品牌與形象」→「服裝品牌與個人形象」→「校服與中學生形象」。
③再說成立課題組。這是研究性學習的主要組織形式。比較復雜的課題需要一個集體協作,有些事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俗話說孤掌難鳴。你不能一個人去造一個導彈,去建一座大樓。現代社會分工很細,專業性強,決定了集體協作完成。我們搞課題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學會分享他人成果,學會尊重他人,要有協作精神。因此我們成立課題組本身就是有意義的。課題組一船以四到六人為宜。同一興趣的人組成一個小組,能力互補。課題組分工要明確。組長要會當組長,組員要會當組員。
當然研究性學習還有兩種組織形式。一種是個人獨立研究,即先由教師向全班學生布置研究性學習任務,可以提出一個綜合性的研究專題,也可以不確定范圍,由每個學生自定具體題目,並各自相對獨立地開展研究活動。還有一種是個人研究與全班集體討論相結合的形式,全班同學需要圍繞同一個研究主題,各自搜集資料、開展探究活動、取得結論或形成觀點。再通過全班集體討論或辯論,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由此推動學生們在各自原有基礎上深化研究,之後或進入第二輪研討,或就此完成各自的論文。
④第三是制定課題研究方案。即對課題研究過程進行預先謀劃。課題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其一是課題背景條件。就是這個課題是在什麼情況下篩選的。國內外同類課題研究情況,是否具備研究的條件。
其二是研究的目的與意義。就是課題所要解決的科學問題和所要達到的結果。包括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設。例如某項關於城鎮中學學生態度的調查研究,研究目的是了解當前城鎮中學學生厭學的情況:研究假設是當前普通中學學生厭學率比重點中學高。再如某項關於實習效果的研究,研究目的是探討預習和學習成績的關系,研究假設是預習與學習成績成正比。
其三是研究的基本內容。就是把一個綜合性的研究專題分解成幾個具體的便於操作的研究專題。明確研究的范圍、研究的對象、研究的角度和深度。明確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其四是研究的方法及步驟。就是具體的研究方式、手段和工具,研究步驟是研究的階段、過程和時間規劃。
(1)查詢有關資料和文獻,為課題研究與學習積累知識基礎
方法:去圖書館查有關書籍、上網查找資料、對有關專家和權威人士進行訪談。
進而再把查詢所獲的資料進行整理歸類。
(2)調查:
方法:A、問卷法:(最常見的一種調查方法)
優點: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比較多而全面的信息。
缺點:較難得到非常可靠的答案。
採用無記名的形式。
舉例:期末時的學生評教。
B、訪談法:單獨進行的交談,需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它卻有更多和典型性和具體性,畢竟各人的想法不同,對某一典型的深入研究更加有利於對總體的分析。
舉例:學生座談會
C、實地考察法
舉例:中央電視台的焦點訪談。
D、網上調查法:網路對於很多人來說,意味著隱蔽和真實,大多數人在網路上更加容易無所顧忌,更加容易說出自己的心理話,得到的調查的真實可信程度自然會更高,而且在網路上問卷是全社會開放的,所以不會拘泥於自己選定的調查對象,只要經過認真的篩選,想念得到的答案會更加客觀。
(3)情況分析:
參照例題進行分析。
(4)探討對策:
參照例題進行分析。
其五是研究的預期成果。通過大家查資料、調查、分析、探討,辛苦地勞動,總要把研究的結果頌出來,讓大家知道通過你的勞動,獲得的成果。可以撰寫一系列的調查報告、論文或心得體會。
其六是研究的組織機構及分工。組長和組員分工要明確。要落實責任,分關把口。不能叫一個人忙得團團轉,其他人閑得沒事干。這一部分屬於個人獨立研究的專題可以不寫。或註明是個人獨立研究。
其七是學習者的體會
通過這次的調查研究活動,作為參加這次活動的自己,獲得了怎樣的收獲。

10. 七年級數學研究性學習報告

100萬從宇宙來說,100萬光年不算遠,100萬人就很多了,100萬年也很長了,100萬個細胞對人來說也不算多。100萬要看你從哪個角度來看的

閱讀全文

與七年級研究性學習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