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商鞅立木建信教案
在戰國七雄中,秦國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諸侯國落後。貼鄰的魏國就
比秦國強,還從秦國奪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
公元前361年,秦國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決心發奮圖強,首先搜羅人才。他下了
一道命令,說:「不論是秦國人或者外來的客人,誰要是能想辦法使秦國富強起來的,就封
他做官。」
秦孝公這樣一號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乾的人。有一個衛國的貴族公孫鞅(就是後來
的商鞅),在衛國得不到重用,跑到秦國,託人引見,得到秦孝公的接見。
商鞅對秦孝公說:「一個國家要富強,必須注意農業,獎勵將士;要打算把國家治好,
必須有賞有罰。有賞有罰,朝廷有了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進行了。」
秦孝公完全同意商鞅的主張。可是秦國的一些貴族和大臣卻竭力反對。秦孝公一看反對
的人這么多,自己剛剛即位,怕鬧出亂子來,就把改革的事暫時擱了下來。
過了兩年,秦孝公的君位坐穩了想起了改革,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長拿主意。」
商鞅起草了一個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
都城的南門豎了一根三丈高的木頭,下命令說:「誰能把這根木頭扛到北門去的,就賞十兩
金子。」
不一會,南門口圍了一大堆人,大家議論紛紛。有的說:「這根木頭誰都拿得動,哪兒
用得著十兩賞金?」有的說:「這大概是左庶長成心開玩笑吧。」
大夥兒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沒有一個敢上去扛木頭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還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賞金提到五十兩。沒有想到賞金越高,看熱
鬧的人越覺得不近情理,仍舊沒人敢去扛。
正在大夥兒議論紛紛的時候,人群中有一個人跑出來,說:「我來試試。」他說著,真
的把木頭扛起來就走,一直搬到北門。
商鞅立刻派人傳出話來,賞給扛木頭的人五十兩黃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沒少。
這件事立即傳了開去,一下子轟動了秦國。老百姓說:
「左庶長的命令不含糊。」
商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經起了作用,就把他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新法令賞罰分
明,規定官職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為標准。貴族沒有軍功的就沒有爵位;多生產
糧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是為了做買賣和因為懶惰而貧窮的,連同妻子兒女都罰做官府
的奴婢。
秦國自從商鞅變法以後,農業生產增加了,軍事力量也強大了。不久,秦國進攻魏國的
西部,從河西打到河東,把魏國的都城安邑也打了下來。
公元前350年,商鞅又實行了第二次改革,改革的主要內容是:
一、廢井田,開阡陌(阡陌就是田間的大路)。秦國把這些寬闊的阡陌鏟平,也種上庄
稼,還把以前作為劃分疆界用的土堆、荒地、樹林、溝地等,也開墾起來。誰開墾荒地,就
歸誰所有。土地可以買賣。
二、建立縣的組織,把市鎮和鄉村合並起來,組織成縣,由國家派官吏直接管理。這
樣,中央政權的權力更集中了。
三、遷都咸陽。為了便於向東發展,把國都從原來的雍城(今陝西鳳翔縣)遷移到渭河
北面的咸陽(今陝西咸陽市東北)。
這樣大規模的改革,當然要引起激烈的斗爭。許多貴族、大臣都反對新法。有一次,秦
國的太子犯了法。商鞅對秦孝公說:「國家的法令必須上下一律遵守。要是上頭的人不能遵
守,下面的人就不信任朝廷了。太子犯法,他的師傅應當受罰。」
結果,商鞅把太子的兩個師傅公子虛和公孫賈都辦了罪,一個割掉了鼻子,一個在臉上
刺上字。這一來,一些貴族、大臣都不敢觸犯新法了。
這樣過了十年,秦國果然越來越富強,周天子打發使者送祭肉來給秦孝公,封他為「方
伯」(一方諸侯的首領),中原的諸侯國也紛紛向秦國道賀。魏國不得不割讓河西土地,把
國都遷到大梁(今河南開封)。
『貳』 人教歷史選修1富國強兵的秦國教案
重點
商鞅變法使秦國富兵強。
難點
一分為二地看待商鞅變法的得失。
教材內容分析與建議
本課主要從三個方面向學生介紹了商鞅變法後富國強兵的秦國:商鞅之死,富國強兵的秦國和變法的歷史局限。由於守舊勢力的反撲,商鞅為變法獻出生命,但「商鞅雖死,而秦卒行其法」。商鞅變法使秦國一躍成為當時的強國,但它也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於這段歷史的文字與圖片資料比較豐富,建議在教學時適當進行補充,增加學生對這段歷史的感性了解,深入認識商鞅變法的歷史意義。
本課引言由圖片與文字兩部分組成。圖片展現了橫掃六國壯觀場面的秦陵兵馬俑軍陣。文字內容則重點指出,人們在肯定和贊頌秦統一六國的偉大貢獻的時候,總是不約而同地把秦走向統一的原因上溯到一百多年前的商鞅變法。兩部分內容旨在說明:商鞅變法為秦國的富國強兵和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建議教師以圖片與文字內容為素材,通過提問,引導學生閱讀理解引言內容。問題一:通過觀察本圖片,你從中能夠獲得哪些歷史信息?問題二:通過閱讀引言中李白的詩,感受「秦王掃六合」的氣勢,你認為「秦王掃六合」奠定基礎的是什麼?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本課學習。
第一目「商鞅之死」
教材從貴族保守勢力對新法的抵制、破壞和反撲;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即位,下令捕拿商鞅等幾個方面介紹了商鞅之死的原因和經過。
(1)守舊勢力對新法的抵制和破壞
商鞅變法對於沉寂的秦國社會不啻於一場巨大的政治風暴,沉重打擊了世襲貴族的種種特權,高官厚祿、富貴榮華一如風卷殘雲而去。主持變法的商鞅成為王族貴戚的眼中釘。貴族保守勢力伺機製造事端,向商鞅發難。他們唆使太子故意觸犯新法,並在各種場合批評攻擊商鞅的所作所為。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毫不退縮,動用嚴刑重法堅決打擊。太子是君嗣,不好動刑,就嚴懲太子的老師和一些違法貴族,在渭水河畔鎮壓了七百多個破壞變法的舊貴族,並將另外一批不滿變法的人流放到邊遠地區。從此,樹立了變法的權威,沒人再公開對抗。
(2)商鞅之死
商鞅在秦國二十餘年,屢建奇功,聲名卓著,但時刻為守舊勢力所嫉恨,遭受攻擊,他們在暗中等待反撲時機。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這就是秦惠文王。秦惠文王身邊以前遭到商鞅懲罰的親信向惠文王進讒言:「大臣權勢太重則國家危險,左右太親近就會使自家性命危險。秦國婦女兒童都知道商君之法,不談大王之法,商君反為王,大王變成了臣子。」誣告商鞅謀反。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聞訊出逃,一日,他到一旅館投宿,店主稱按照商鞅頒布的法令,必須驗明身份,否則他就要受罰,最終拒絕了商鞅的投宿要求。商鞅走投無路,被迫在封邑起兵自衛,兵敗被殺,屍體運回國都咸陽示眾。一代雄才就這樣為變法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3)「商鞅雖死,而秦卒行其法」
商鞅雖死,但他推行的新法未廢。商鞅變法兢兢業業二十餘年,深入人心,婦幼皆知。雖然商鞅個人落了個悲慘的結局,但他「廢井田」、「開阡陌」、「重農桑」等改革措施卻在他死後保留下來,新的生產關系和設縣、什伍戶籍等政治體制也在秦國確立。
教學建議,可以請學生分組討論如下問題:守舊勢力為什麼強烈抵制和抗拒商鞅變法?是如何抵制和破壞變法的?導致商鞅之死的直接原因是什麼?為什麼說「商鞅雖死,而秦卒行其法」?在此基礎上師生一起總結商鞅變法取得成功的原因。之後,還可以由學生根據本目內容和其他相關知識自編自導自演有關「商鞅之死」的話劇片段,加深對這段歷史的了解和認識。
第二目「富國強兵的秦國」
商鞅變法是秦國政治、經濟、軍事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全方位改革,是新興地主階級領導的一場政治革命,對秦國以至中國歷史的發展都起了重要作用。教材從經濟、政治、軍事幾方面闡釋了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
(1)經濟上:農業生產發展,實力增強
秦處西戎,地曠人稀。開墾荒地是秦國發展農業生產的特點,商鞅採取措施獎勵墾荒;獎勵耕織;重農抑商。接著廢井田,開阡陌,從根本上確立土地私有制,這一切激發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為秦國的農業生產帶來了生機,擴大了封建國家的經濟基礎,從而為建立中央集權制度和增強軍事力量,實現強兵目標打下了基礎。教學時,注意給學生講清經濟基礎的變化對上層建築變化的作用。
(2)政治上:中央集權制度建設的開始
商鞅變法政治上打擊並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使封建國家機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從此開始。建議引導學生回憶變法政治方面的具體內容,師生共同做出評價。廢除分封制,普遍推行縣制,縣作為一級地方行政機構正式建立起來,通過縣的政權制度,全國政權、兵權逐漸集中到朝廷,建立了強大的中央集權封建國家。強化基層管理的戶籍什伍制和連坐法強化了封建集權力量。
(3)軍事上:極大地提高了秦國軍隊的戰鬥力
商鞅針對當時兼並戰爭頻繁的特點,頒布了獎勵農功的二十等爵制度。官爵晉升與斬敵首級,軍功大小成正比。此法的實行,大長秦國殺敵立功之風。並嚴禁私鬥,凡私鬥者,按其情節輕重予以嚴厲的處罰,從而使「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達到強兵目的,極大提高了秦國軍隊的戰鬥力。從此,秦國在對外兼並戰爭中掌握了主動權。有關這方面的資料,建議請學生閱讀【歷史縱橫】。以此為情境,請學生思考,秦軍驍勇善戰的原因是什麼?秦國這一時期兼並戰爭取得了哪些重大勝利?意義如何?由此得出商鞅變法使秦國實現了國富兵強的結論。
本目最後請學生閱讀【資料回放】和教材相關知識,概括總結商鞅變法對秦以至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的影響。商鞅變法使秦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躍成為當時的先進國家,為後來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改革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成了經濟繁榮,壯大了國力,為秦國的富國強兵和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總之,商鞅變法使秦國出現了「移風易俗,民以富強,百姓樂用」的新面貌,對以後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回憶商鞅變法的具體內容,討論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和意義。還可以請學生閱讀本目內容之後,提出自己尚不明確的問題,師生在解答疑問過程中完成本目學習任務。有關秦軍作戰的情況,可以利用影視資料為學生再現當時歷史,重點渲染秦軍的驍勇善戰,使學生認識到商鞅變法極大地提高了秦軍的戰鬥力。
第三目「變法的歷史局限」
商鞅變法變革了社會生產關系,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了歷史前進,但也不可避免帶有一定的局限性。教材以變法輕視教化,鼓吹輕罪重罰,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廣大人民所受的剝削與壓迫和未與舊制度、舊文化、舊習俗徹底劃清界限等幾個方面介紹商鞅變法的歷史局限性。
(1)變法輕視教化,鼓吹輕罪重罰
商鞅制定的刑法非常嚴苛,如百姓違犯法律規定,在路邊倒垃圾,就要被砍去雙手,如盜竊牛馬者要處以死刑。商鞅推行的法律體現了輕罪重罰的思想,迫使人們遵守規矩,達到以刑去刑的目的。史書記載,商鞅一次在渭水邊處決了七百多人,渭水為之變赤。
(2)變法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廣大人民所受的剝削與壓迫
「連坐法」的推行以及輕罪重罰,徵收戶賦,勞役沉重與「燔詩書」等法令一起,在全國布下了一張嚴密的監察網。
(3)變法未與舊制度、舊文化、舊習俗徹底劃清界限
二十等爵制明確規定按爵位高低佔有數額不同的田宅和奴隸,公開承認佔有奴隸的合法性,等等。
商鞅實行的嚴刑峻法和文化高壓政策,對後來的秦朝也有消極影響。
教學時,對此目不必展開。可向學生提出問題:商鞅變法有何歷史局限性?學生閱讀本目內容作答。
最後,請學生認真閱讀【學思之窗】的內容,分組討論並解答其中的問題,教師總結,給商鞅變法一個實事求是的評價,作為本課學習內容的總結。
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關於「商鞅之死」一目的教學。教師首先採用談話法引導學生回憶商鞅變法的背景和內容。例如,秦國是在什麼歷史背景下開始變法的?商鞅變法怎樣剝奪了貴族的世襲特權和既得利益?然後進入本課學習。貴族保守勢力是怎樣抵制和破壞變法的?商鞅是怎樣針鋒相對進行斗爭的?請學生閱讀教科書回答。商鞅變法觸動了舊貴族的既得利益,同時商鞅實行的酷刑也加劇了舊勢力對商鞅的仇恨。秦孝公死後,商鞅失去了生存的主要屏障,新法成了他逃亡的障礙,最終為變法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教師可向學生提出問題:我們應當學習商鞅的什麼精神?我們應當怎樣學習商鞅?由學生各抒己見。
「富國強兵的秦國」一目,教材出示【資料回放】、兩幅歷史圖片、【歷史縱橫】,展示了商鞅變法後秦國國富兵強的史實。教學時應充分利用這些歷史材料,讓學生思考分析這些材料,並從中獲取歷史信息。如【資料回放】提供了商鞅變法廢井田,開阡陌,獎勵耕戰,使秦國國力增強,一躍而成為當時先進國家的信息。兩幅歷史圖片可由學生說出其提供的歷史信息,教師要特別指出,秦國虎符國君和將領各持一半的目的是國君加強對軍隊的控制。在學生學習【歷史縱橫】之前,可播放秦軍驍勇善戰的音像資料,再現當時的歷史情景。同時向學生提出問題:秦軍驍勇善戰的原因是什麼?秦軍驍勇善戰的歷史作用怎樣?然後師生共同總結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完成本目教學。
「變法的歷史局限」一目,教師可結合【學思之窗】提出一系列問題。如:商鞅變法有何歷史局限性?怎樣看待這些歷史局限性?如何一分為二看待商鞅變法的得失?讓學生在探究這些問題時,對商鞅變法完成完整的、科學的認識。此項認識,可作為本課的小結。
2.教學案例
案例一 在學習「商鞅之死」這一目時,教師可以這樣總結:
商鞅之死是商鞅個人的悲劇,也是改革家的悲劇。評價一個歷史人物、一個歷史事件要以是否順應歷史發展的進程為標准。
改革是曲折的,充滿阻力的,會遇到種種舊勢力、舊習俗的阻撓和反對,會付出沉重代價,必須堅持不懈,克服重重阻力,才能成功。
商鞅盡管已經逝去,但他給我們後繼者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改革是國家富強、社會進步的重要途徑,只有順應時代潮流,進行改革,國家才會有光明前程。要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須改革,與時俱進;要想改革成功,我們必須像商鞅一樣,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樂於獻身於光輝的改革事業;我們只有順應歷史潮流,具有創新、獻身精神,才能實現自身價值。
案例二 在學習「富國強兵的秦國」一目時,用實物投影或計算機,幻燈片出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變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
——《史記》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廢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
——《漢書·食貨志》
由學生閱讀材料,結合相關知識,分組討論,對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加以評價。
案例三 在介紹變法的歷史局限性時,教師可以這樣導入:
我這里有段司馬遷對商鞅的評價,請大家評判一下。他認為商鞅天性殘忍少恩,在被任用之後,不擇手段,非常刻薄,最後落得個謀反的罪名。(學生暢所欲言,後教師總結)司馬遷的觀點不對,評價歷史人物的功過不能依據他的個性天賦,而應當看他的所作所為是否有利於社會進步。但商鞅變法處在新舊歷史交替時期,不可避免帶有一定局限性。
四、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你對此有何看法?
解題關鍵: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和歷史局限性。
思路引領:三種觀點過分批評商鞅變法。
答案提示: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在於秦的暴政。商鞅實行的嚴刑峻法和文化高壓政策,雖然對後來的秦朝有消極影響,但更要看到商鞅變法的積極作用:改革推動了秦國的社會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壯大了國力,為秦國的富國強兵和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
【探究學習總結】
(一)本課測評
1.簡要分析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
解題關鍵:為秦國富國強兵和統一全國奠定基礎。
思路引領:經濟、政治、軍事的影響。
答案提示:經濟上,從根本上確立土地私有制度,為秦國農業生產帶來生機。政治上,使封建國家機器的職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權制度的建設從此開始。軍事上,極大地提高了秦軍的戰鬥力,秦國在對外兼並戰爭中掌握了主動權。總之,變法為秦國的富國強兵和後來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秦國以至中國歷史的發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2.怎樣看待商鞅變法的歷史局限性?
解題關鍵:歷史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
思路引領:歷史局限性的表現。
答案提示:商鞅變法處在一個新舊歷史交替時期,新舊勢力斗爭異常激烈的歷史特點和變法的階級屬性使變法不可避免帶有一定的局限性。變法輕視教化,鼓吹輕罪重罰。變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廣大人民所受的剝削與壓迫。變法也未與舊制度、文化、習俗徹底劃清界限。
『叄』 人民版歷史教案哪種好
一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古代中國的政治家
千秋功過秦始皇
1、探討戰國末年的基本形勢,理解秦統一六國的必然性。 2、了解秦始皇在統一戰爭中的事跡,評價秦始皇個人在這場統一戰爭中作用。 3、列舉秦始皇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的主要措施,分析和評價這些措施在當時所起 到的作用以及對後世的影響。 二、過程與方法 1、從秦始皇的境遇、言行和功績當中,深入了解秦始皇的突出特點和性格。 2、理解秦始皇與時代的關系,從而深刻感悟當時歷史發展的主題。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情感、 1、通過對秦始皇的了解,認識到有其歷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2、從秦始皇的嚴刑酷法認識是否順應民心是政權穩固的基礎,而民眾則是真正主宰歷史 發展的決定性力量。
教學重點:秦始皇建立統一的中央專制集權制度的主要措施 教學難點:如何評價秦始皇
「秦王掃六合」 一、 秦王掃六合」 1、秦國崛起 、 公元前 4 世紀,秦孝公任用商鞅實行變法,獎勵耕織,秦國經濟由此得到較快發展。 在激烈的兼並戰爭中,秦國成為當時的戰國七雄中最為強大的諸侯國。 2、嬴政親政 、 (1)公元前 247 年,13 歲的嬴政即位。按照秦國法律,國君到 22 歲舉行冠禮,然後 才可以親理政務。因此,在這一段時間中,秦國朝政由太後和相國呂不韋掌管。當時,呂 不韋被尊為「仲你」 ,把持著秦國大權,權傾一時。 (2)公元前 238 年,嬴政親政。此時,並以放縱 里。 3、離間敵國,遠交近攻 、離間敵國, (1)秦王嬴政是一個有著極磊抱負和雄心的人,他親政後繼續其先輩開創的偉業,准 備並吞六國。他任用賢能的李斯、尉繚等客卿,重用王翦父子等著名將領,開始了統一全 國的戰爭。 (2)秦國的東進行動,對六國形成了很大的威脅。六國開始聯合起來,共同對付秦國。 秦王採納了李斯和尉繚提出的派遣大批間諜前往六國活動,用重金收買六國的大臣,擾亂 六國原定的計劃建議,把收買敵國官員、離間其君臣關系與軍隊的進攻合起來。秦王還采 坶的罪名,免掉了呂不韋的相位, 強令他遷居蜀郡,呂不韋畏罪自殺。通過這些行動,秦王嬴政把政權完全集中到了自已手
納了李斯和尉繚提出的建議:選擇弱國、正面突擊進攻路線,先滅與秦國接壤的韓國,再 向兩翼進攻,最後滅齊國。 4、秦滅六國 、 (1)公元前 230 年,秦國派兵攻佔韓國,俘虜了韓王安。韓國成為六國中第一個被秦 國滅掉的國家。公元前 228 年,秦國大將王翦大破趙軍,佔領了趙國國都邯鄲,趙王也秦 軍俘虜。公元前 226 年,秦軍攻佔燕國都城。公元前 225 年,秦軍挖開黃河堤防,水灌魏 國都城,魏王向秦國投降。公元前 223 年,秦軍滅掉楚國。公元前 221 年,秦軍滅掉了東 方六國中最後一國—齊國。 (2)秦王嬴政兼並六國,前後總共花費了 10 年時間,終於實現了統一各國的雄心, 也適應了人民要求統一的願望。 從此, 第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大帝國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 二、確立中央集權制 1、創立皇帝制 、 (1)統一六國後,秦王立即著手組織群臣議定包括君主稱號在內的一系列政治制度, 以適應時代的要求。 (2)嬴政創立「皇帝」這一尊號,確立皇權的至高無上。秦王自稱「始皇帝」 ,他的 子孫繼承皇位,都按照次序用數字計算,稱「二世」「三世」 、 ,一直傳千世萬世, 「傳之無 窮」 。秦王朝二世而亡,但「皇帝」的尊號,卻長期為後代的封建統治者所襲用,成為封 建君主制度的一個專用名詞。 2、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 、 (1)關於國家的政治制度,秦始皇否定了一些大臣提出的效法周王朝分封制、建立諸 侯國的建議,決定在全國范圍內推行以郡縣制為基礎的中央集權制,並制定了一整套相應 的中央和地方行政機構。 (2)秦始皇建立了直屬於皇帝的中央官僚體系—三公九卿制。 「三公」就是丞相、太 尉、御史大夫。丞相是中央政權機構中的最高行政長官,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務;太尉是 中央最高軍事長官,協助皇帝處理全國軍務;御史大夫掌管監察,並協助丞相處理政事。 三者分權獨立,又相互制約,而大權最終集於皇帝手中。 「九卿」是聽命於皇帝的九個主 管具體事務的官職。 3、地方上推行郡縣制 、 (1)在地方行政方面,秦始皇把全國分成 36 郡(後來增加到 40 多郡) ,由中央直接 管轄。郡設郡守、郡尉、監御史。郡守是一群的最高行政長官,而郡尉則掌管群內軍務, 監御史掌管內監察。這樣,郡守要受郡尉和監御史的牽制和監督,中央政府的權力更加集 中了。 (2)群的下面是縣,縣設縣令。縣令是一縣的行政長官,受郡守的節制。縣里設有縣 丞和縣尉。縣丞是縣令的幫手,掌管司法和稅收;縣尉主管軍事和治安。此外在縣的下面 還設有鄉、亭、里等基層行政單位。這樣,中央的命令可以一級一級地下達,一直到達鄉 里。 4、中央集權制度 、 (1)三公九卿制和郡縣制的實行,是更加皇權重要措施。在中央集權制的這種權力框
架內,三公九卿和地方主要官吏的任免,都要經過皇帝批准,官吏在任免權掌握在皇帝手 中,官吏不再是諸侯的臣屬,而是直接對皇帝負責。同時,三公九卿和郡、縣的主要官吏, 職責各有分工,相互牽制,難以形成一人專權的局面,這樣更有利於皇帝對各級官吏的控 制。而且,皇帝還可以通過各級負有監察權之職的官員和每年年終對官吏的考核監察,加 強對各級官吏的控制。這樣,從中央到地方,就形成了一個金字塔式的統治體系,確保了 皇帝對全國的統治,從而在全國形成一個空前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 (2)秦始後之後的歷代封建王朝,基本上都沿襲了這各中央集權高度。 「大統一」 三、 大統一」政策的實施 1、統一文字 、 (1)秦始皇除了建立起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外,還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國家統一和政 權鞏固措施。統一文字是秦始皇統一舉措的一個重要內容。 (2)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文字形體各不相同,這使各地人民在經濟文化的溝通和交 流方面很不方便。統一六國後,秦始皇命令全國各地一律改用小篆。不久,隸書出現,後 來發展成楷書。 (3)文字的統一對於各地的文化交流起到了巨大的推進作用,使得人們在進行社會活 動時不再受各地方音的限制,這對於全國人民共同心理和共同文化的進一步形成,具有深 遠的歷史意義。 2、統一貨幣、度量衡、車軌 、統一貨幣、度量衡、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貨幣、度量衡以及車軌都不一致,在當時經濟生活中已經顯出 了不便。 統一後, 這些形制各異的貨幣, 一律改用秦國的圓形方孔的半兩錢, 稱為 「下幣」 , 又以黃金為「上幣」 。同時,又把商鞅變法時制定的秦國的度「尺、寸」 、量(升、斗)和 衡(稱)的標准推行到全國,方便了各地的貿易往來和國家的財政稅收。戰國時,各國的 車軌寬窄不一,秦始皇規定車軌一律六尺寬,以便車輛可以在全國各地順利通行。 3、大力發展交通事業和南征北戰 、 (1)秦始皇為鞏固其統治,還大力發展交通。他以國都咸陽為中心,修築了通往全國 各地的馳道。在水路交通方面,疏浚了著名的鴻溝(今河南汴河) ,作為不路交通的主要 路線。秦始皇還命令監祿開鑿了靈渠,溝通了湘水和灕水,把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連接了 起來。 (2)秦始皇還多次對匈奴和南越進行戰爭,鞏固了北方和西南邊防。為了抵禦匈奴, 秦始皇征發數十萬人修築長城,把原來秦、趙、燕三國的長城連接起來,形成了舉世聞名 的萬里長城,有效地阻擋了北方少數民族的侵擾。 四、歷史的餘音 1、有所作為的古代帝王 、 秦始皇統一全國,結束了戰國時期諸侯割據的混戰局面。他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使農業 生產得到了恢復和發展;他採取有利於國家統一和政權鞏固的措施,建立起中央集權的政 權機構。這是他作為一個封建時代政治家的傑出之處。 2、惟我獨尊、專制暴虐的暴君 、惟我獨尊、 (1)秦始皇焚書坑儒,實行思想文化專制;無限制地使用民力、物力,超出了當時人
們所能忍受的極限。秦朝時全國人口約 2000 萬人,被征發修築宮殿和陵墓、防禦匈奴和 修長城的成年男子就有 200 多萬人,超過了全國總人口的十分之一。為了修建宮殿、陵墓 和滿足其奢侈的生活,秦王向民眾收大量的賦稅,造 成「男子力耕不足糧餉,女子力不 織不足衣服」的悲慘景象。 (2)迷信法家輕罪重罰理論的秦始皇,為穩固其統治,還制定了嚴酷的刑法。當時僅 死刑處罰就有棄市、腰折、車裂等名目;罪名較重的犯人,連他們的親屬也要被一並處死。 當時被施以刑罰的民眾數量驚人,僅修建阿房宮和驪山陵墓所徵用的刑徒就有 70 萬人。 秦始皇以輕罪重罰威懾人民,甚至赴勞役誤了行程的人都要被處死。 3、秦朝暴政而亡 、 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在聲勢浩大的第五次出全國時,死在沙丘平台,宦官趙高和丞 相李斯矯詔立胡亥為秦二世。第二年,陳勝、吳廣起兵反秦,三年後,秦朝覆亡。
『肆』 春秋戰國時期 教案
你想知道歷史上的什麼事,在這里直接提出來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