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教學評價的一般方法是什麼
(1)絕對評價來法
絕對評價自法是在被評價對象的集合以外確定一個客觀標准,將評價對象與這一客觀標准相比較,以判斷其達到程度的評價方法。
絕對評價設定評價對象以外的客觀標准,考察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可以促使學生有的放矢,主動學習,並根據評價結果及時發現差距,調整自我,具有明顯的教育意義。
(2)相對評價法
相對評價法是從評價對象集合中選取一個或若干個對象作為基準,將余者與基準做比較,排出名次、比較優劣的評價法。相對評價法便於學生在相互比較中判斷自己的位置,激發競爭意識。
(3)個體內差異評價法
個體內差異評價是以評價對象自身狀況為基準,對評價對象進行價值判斷的評價方法。在這種方法中,評價對象只與自身狀況進行比較,包括自身現在成績同過去成績的比較,以及自身不同側面的比較(如將學業測驗結果與智能測驗結果相比較,根據二者的相關程度確定學生的努力程度等)。
個體內差異評價法比較充分地照顧到學生的個性差異,力圖減輕評價對象的壓力。但是,它只是使評價對象與自身狀況進行比較,既不是按照一定客觀標准進行評價,亦無評價對象間的相互衡量,容易導致信度降低,學生自我滿足,因此常與絕對評價、相對評價結合使用。
㈡ 第四輪學科評估採用怎樣的方式公布的
據報道,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昨日公布了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專結果,第四輪學科評估首次屬採用「分檔」方式公布評估結果,不公布得分、不公布名次,不強調單位間精細分數差異和名次前後。
此輪評估採用按百分位進行分檔的方式,根據「學科整體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將前70%的學科分為9檔公布。其中,前2%(或前2名)為A+,2%-5%為A(不含2%,下同),5%-10%為A-,10%-20%為B+,20%-30%為B,30%-40%為B-,40%-50%為C+,50%-60%為C,60%-70%為C-。
希望評估可以有助於大學的發展!
㈢ 教學評價有哪幾種方式
第四代教育評價觀年代,以古巴(Egong Guba)和林肯(Y.S.Lincoln)等人為代表創立了"第四代教育評價理論"。他們認為評價就是對被評事物賦予價值,評價本質上是一種心理建構。他們進一步強調"價值多元性",提倡在評價中充分聽取不同方面的意見,並把評價看作是一個由評價者不斷協調各種價值標准間的分歧、縮短不同意見間的距離、最後形成公認的一致看法的過程。
二、教育評價觀的比較
經過近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和研究,西方教育評價流派林立,對教育評價本質的認識至今仍歧義互見,沒有定論。各種理論指導下的評價模式也種類繁多,各有千秋。這里,我們試圖把幾種頗具代表性的觀點或模式加以比較,以認識其分歧所在,以便更深刻地理解教育評價的本質和發展趨勢。
1、行為目標模式與CIPP模式行為目標模式,亦即泰勒模式,即是在泰勒評價思想的指導下,以目標作為評價過程的核心和關鍵,通過對學生行為的考察來找出實際活動與教育目標的偏離,從而通過信息反饋,促進教育活動能夠盡可能地逼近教育目標。這一模式結構緊湊,邏輯脈絡簡潔清晰,容易實施,在教育評價理論中佔有重要地位。
CIPP模式是由背景(Context)評價、輸入(Input)評價、過程(Process)評價和成果(Procluct)評價這四種評價組成的一種綜合評價模式。它以決策為中心,為決策的不同方面提供信息。背景評價形成計劃決策,輸入評價為組織決策服務,過程評價指導實施決策,成果評價為再循環評價效力。CIPP模式的主要特點是把背景、輸入、過程和結果綜合加以評判,突出了評價的"改進功能"。
比較行為目標模式與CIPP模式,可以發現除了方法上兩者都同樣重視定量方法外,其它方面都具差異,主要有以下幾點:(1)評價的目的不同。行為目標模式注重教育目標達到的程度,基本屬於事後評價,亦即對結果的總結性評價。CIPP模式注重評價的改進功能,強調為決策過程提供全面的信息,為後來的形成性評價拉開序幕。(2)評價的時空不同:行為目標模式將評價重心放在行為的結果上,評價領域只涉及事後。CIPP模式拓寬了評價的時空,評價范圍涵蓋了活動的整個過程,涉及到事前、事中、事後各個環節。(3)對待目標的態度不同。行為目標模式以目標為中心,目標一旦確立就不容懷疑,反映了泰勒價值觀上的收斂性。CIPP模式則認為目標本身的合理性是需要受到評價的,必要時可以根據對象的需要對目標進行修正和改進。這一觀點突破了泰勒的框架,把評價從范圍與內容上給予了拓寬,深化了對評價的認識。(4)評價的對象不同。行為目標模式主要適用於評價課程設置的合理性和教學活動的有效性。CIPP模式用於評價計劃制定的合理性和各種教學活動。(5)評價的作用不同。行為目標模式用來判斷教育效果,控制教育活動達到教育目標。CIPP模式除了控製作用之外,還必須為決策提供全方面的信息,達到改進決策的目的。
由此看來,行為目標模式所存在的某些局限,如評價目標的凝固性、評價過程的封閉性、價值觀上的收斂性等在CIPP模式中得到了較好的修正,故而CIPP模式較之於行為目標模式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可以反映評價對象的全貌,也因此具有較為廣泛的民主性。當然,我們也並不否認行為目標模式的價值,在需要對教學效果進行鑒別、確證和檢查時,該模式的優越性就不言而喻了。
2、比貝的評價觀與泰勒、克龍巴赫等人的評價觀之所以把比貝的評價觀與其之前的評價觀加以比較,主要是因為比貝首次表述了教育評價是一種目的在於行動的價值判斷,這一表述無疑對教育評價理論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我們甚至可以把比貝的觀點作為評價概念嬗變的分水嶺,因為在他之前,無論是泰勒、克龍巴赫,還是斯塔弗爾比姆,他們都未提及"價值判斷",而把描述看作是教育決策者的事情。
在泰勒模式中,強調的是用行為描述目標達到的程度。在強調客觀描述的背後隱藏著價值求同思想,即把預定的目標作為評價的統一參照系和統一標准,所謂進行判斷就是檢查實現了多少原定的目標。克龍巴赫和斯塔弗爾比姆則是忽略了評價的判斷性質,他們把評價定義為為了決策或其他目的收集信息的過程,因而也就避免了選擇評價准則的問題。然而,不論承認與否,評價的本質乃是一種建立在事實描述基礎之上的價值判斷,比貝恰如其分地揭示了這一本質,他認為教育評價是,"系統地收集信息和解釋證據的過程,在此基礎上作出價值判斷,目的在於行動。"事實證明,評價不可能只是對信息作簡單描述,它總是包含著對一定價值關系及後果的預見和推斷,沒有價值判斷的描述只能稱之為認識,不能稱為評價。基於對這一點的認識,繼比貝之後的各評價流派更加註重對於評價標準的研究,這也使得價值標准由一元轉向多元化,這其中比貝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3、預定式評價與應答式評價應答式評價模型由斯塔克提出,他認為,"該方法以犧牲某些測量上的准確性換取評價結果對方案有關人員說來更多的有用性。"⑩他把過去的評價統稱為"預定式評價",以便與其"應答式評價"對應。他認為預定式評價多帶有預定性質,即強調目的的表述和客觀的測驗,由方案執行人員掌握的標准,以及研究性的報告的應用。而應答式評價與之相比,則具有明顯的差異:(1)評價標准不同。預定式評價堅持目標求同觀點,以評價者自己的價值觀來進行價值評判,實際否認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其價值觀是單一的,在思維上是收斂而非發散的。應答式評價堅持價值存異觀點,充分尊重所有人的需要,承認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其價值觀是多元的,在思維上是發散而非收斂的。(2)評價方法不同。預定式評價採用的是科學主義的方法,如測驗、測量和建立指標體系等,操作性強,在判斷結論上運用的是定量分析。應答式評價採用的是自然主義的方法,如觀察、交談、采訪等,較少依賴正規的信息交流方式,在判斷結論運用的是定性分析。(3)信息交流方式不同。預定式評價事先限制好了信息交流的領域,在此領域中"生產"所需信息,並要求准確、精煉。應答式評價則給予被評價者以自由的交流領域,並允許不斷推銷各種有價值的信息,不要求准確但力求有效。(4)評價者作用不同。從事預定式評價者把自己理解為一種剌激物,而非反應物。他只需要產生標准化的刺激,如考題、測驗等,以引起一系列反應,即他所收集的作為評價報告材料的信息。從事應答評價的評價者把方案自然發生的東西,如學生的反應和以後彼此間的對話視為主要刺激物,他既要了解事實又要了解價值傾向,即是共鳴者,又是反應者,在與被評價者的相互作用中,將所得到的信息融合進評價報告之中。(5)被評價者反應不同。人們在預定式評價面前總是有負疚感,挫折感,很難有成就感。評價就好像是一把當空的懸劍隨時會落到自己頭上。在應答式評價當中,人們感受到的是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容易與評價者產生心理相融與共建。
由此看來,應答評價強調價值觀念的多元性、思維形式的發散性,以及方法上的自然主義,具有更加廣泛的民主意識,它與西方整個社會的意識相吻合,一經提出就受到了重視和歡迎。
三、教育評價觀嬗變的啟示
縱觀西方教育評價理論的發展進程,我們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幾點啟示:
1、關於教育評價發展階段的劃分綜合教育評價理論的發展,可以把教育評價劃分為四個理論階段:第一代稱為"測量時期",時間在19世紀末-20世紀30年代,其標志是"測量"理論的形成以及測驗技術的大量實際運用,評價被簡單地等同於"測量",追求的是教育客觀化。第二代可稱為"描述時期",時間從20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其特徵是對測驗結果進行"描述",並力求教育標准化。第三代稱為"判斷時期",大約出現於1950-1970年,"判斷"是其主要標志。評價者不僅要運用測量手段去收集各種信息,還要根據一定的價值取向評判教育,追求教育多元化。第四代教育評價出現於70年代後期,強調評價是一種"心理建構"過程,提倡價值多元、全面參與和共同建構。力圖實現教育民主化。
盡管每一代評價理論都力圖克服前一代的缺陷,並使之更符合時代對評價的新要求,但是前三代評價卻存在著某些共同的弊端:(1)"管理主義傾向"。前三代評價往往把評價對象及其他一切有關人都排除在外,管理者與被評價者之間的一致關系很少受到挑戰。這種關系在實際活動中常常造成四個不合理的後果,即管理者無過失,如果有問題評價結論一定指向其他人;管理者與被評價者關系有失公平,被評價者處於無權地位;被評價者不能維護自己的利益,闡述自己的見解;管理者想方設法保護自己不受損害,被評者只有迎合管理者的需要。(2)"忽視價值的多元性"。所謂"客觀"的評價結果難以被具有不同價值觀念的人所接受,當被評價者受到傷害時,往往會採取不合作態度。(3)"過份依賴科學範式"。使評價者忘記了"科學方法"、"實證技術"只是人類認識、評價事物的一類方法技術,而不是全部;使評價過於依賴"數的測量"而忽視"質"的探究;使得評價活動缺乏必要的靈活性和彈性。
針對前三代評價的不足,第四代評價在實證的基礎上,引進了定性方法,並注意了評價過程中評價雙方的互動作用及動態分析。其貢獻在於"它把評價過程的控制特點與評價對象的倫理要求成功地協調起來"。教育評價理論出現的這種新特點,向我們及時地展示了這一理論的發展趨勢。
2、關於教育評價發展的趨勢從教育評價發展的歷史來看,從無到有,從單一到多樣,其發展趨勢是十分明顯的:(1)評價過程,由封閉轉為開放。泰勒模式以目標為出發點和最終歸宿,組合成一個封閉的環路。CIPP模式及應答模式則不再局限於目標本身,而將各種背景環境、外部因素都納入評價過程,呈開放式的網路。(2)評價內容,由片面轉為全面。早先的教育評價只評價學生的學力,然後發展到評價課程,以至進一步發展到對教育活動的方方面面作全方位的評價,評價的內容更為寬廣和全面。(3)評價功能,由單一轉為多樣。早先通過測驗來選拔適合教育的兒童,發展到診斷問題、改進教育、以創造適合兒童的教育。從總結性評價發展到注重評價的形成性作用。(4)價值觀念,由收斂轉為發散。泰勒模式中,目標成為統一的評價尺度,而應答模式則要求根據被評人的需要作出判斷,價值觀念由一元轉為多元。(5)評價手段,由定量轉為定量、定性相結合。從推崇各種客觀的、標准化的測量,發展到提倡觀察、交談等定性分析,再進一步發展到廣泛收集信息,進行解析論證,作出價值判斷的一種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
㈣ 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量表評價法、隨堂聽課評價法。
拓展資料:
一、量表評價法
量表評價法是傳統課堂教學評價中最常採用的方法,它是事先確定好需要進行評價的指標,並給出評價的等級,在評價過程中,評價者對照課堂教學的實際狀況,逐項給出相應的等級評定。
二、隨堂聽課評價法
隨堂聽課評價法是評價者通過對被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的直接觀察,獲取有關該教師的教學行為、過程、特點以及所展現出來的教學能力等第一手信息,從而能夠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的評價,並相應地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以此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拓展資料:
教學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並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是對教學活動現實的或潛在的價值做出判斷的過程。教學評價是研究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價值的過程。
教學評價一般包括對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教學環境、教學管理諸因素的評價,但主要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和教師教學工作過程的評價。 教學評價的兩個核心環節:對教師教學工作(教學設計、組織、實施等)的評價——教師教學評估(課堂、課外)、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 ——即考試與測驗。 評價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
教學評價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按照科學的標准,運用一切有效的技術手段,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測量,並給予價值判斷的過程。教學評價:是對教學工作質量所作的測量、分析和評定。它包括: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價,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和進行課程評價。
診斷作用
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可以了解教學各方面的情況,從而判斷它的質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全面客觀的評價工作不僅能估計學生的成績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教學目標,而且能解釋成績不良的原因,並找出主要原因。可見教學評價如同身體檢查,是對教學進行一次嚴謹的科學的診斷。
激勵作用
評價對教師和學生具有監督和強化作用。通過評價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績。經驗和研究都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內,經常進行記錄成績的測驗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具有很大的激發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動課堂學習。
調節作用
評價發出的信息可以使師生知道自己的教和學的情況,教師和學生可以根據反饋信息修訂計劃,調整教學的行為,從而有效的工作以達到所規定的目標,這就是評價所發揮的調節作用。
教學作用
評價本身也是種教學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的知識、技能將獲得長進,智力和品德也有進展。
教學評價的方法:測驗、徵答、觀察提問、作業檢查、聽課和評課等。
㈤ 常用的教學評價方法有哪些
(1)根據評價在教學活動中發揮作用的不同,可把教學評價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三種類型。[2]
診斷性評價
診斷性評價是指在教學活動開始前,對評價對象的學習准備程度做出鑒定,以便採取相應措施使教學計劃順利、有效實施而進行的測定性評價。診斷性評價的實施時間,一般在課程、學期、學年開始或教學過程中需要的時候。其作用主要有二:一則,確定學生的學習准備程度。二則,適當安置學生。
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為調節和完善教學活動,保證教學目標得以實現而進行的確定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形成性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改進、完善教學過程,步驟是:
①確定形成性學習單元的目標和內容,分析其包含要點和各要點的層次關系。
②實施形成性測試。測試包括所測單元的所有重點,測試進行後教師要及時分析結果,同學生一起改進、鞏固教學。
③實施平行性測試。其目的是對學生所學知識加以復習鞏固,確保掌握並為後期學習奠定基礎。
總結性評價
總結性評價是以預先設定的教學目標為基準,對評價對象達成目標的程度即教學效果做出評價。總結性評價注重考察學生掌握某門學科的整體程度,概括水平較高,測驗內容範圍較廣,常在學期中或學期末進行,次數較少。
按評價所參照的標准劃分:(1)目標參照評價 (2)常模參照評價。
(2)根據評價所運用的方法和標准不同,可分為:相對性評價和絕對性評價。[3]
相對性評價
相對評價法是從評價對象集合中選取一個或若干個對象作為基準,將余者與基準做比較,排出名次、比較優劣的評價法。相對評價法便於學生在相互比較中判斷自己的位置,激發競爭意識。
絕對性評價
絕對評價法是在被評價對象的集合以外確定一個客觀標准,將評價對象與這一客觀標准相比較,以判斷其達到程度的評價方法。
絕對評價設定評價對象以外的客觀標准,考察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可以促使學生有的放矢,主動學習,並根據評價結果及時發現差距,調整自我,具有明顯的教育意義。
㈥ 教學評價有哪些形式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 「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這不僅僅是評價體系的變革,更重要的是評價理念、評價方法與手段以及評價實施過程的轉變。新課程強調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不斷提高和課程不斷發展的評價體系,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更關注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的發展潛能。傳統的地理教學只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以成績論優劣。新課程強調建立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並重的評價機制,強調在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學習方法的獲得,學習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關注學生成績的評價觀,在進行地理學習評價時不但要注重學生的學習結果,還要注重學習過程以及在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的變化。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是地理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地理學習評價的重點。評價學生的地理學習應主要從學生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和過程上著手,應了解學生能否把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抽象為地理問題並形成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思路;應了解學生在提出地理問題、收集整理以及分析地理信息資料、回答地理問題這一完整過程中的表現。評價時可採用書面形式的測驗、口頭表達、描繪地圖、繪制地理圖表、讀圖分析等常見評價形式,也要注意通過觀察學生在討論、實地觀測觀察、探究等活動中的表現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比如,可以為每個學生建立 「地理知識學習檔案袋」,用來收集學生課堂或課後的地理小製作、繪制的地理圖表、查閱的地理資料、講述的地理小故事等材料,並把它們作為終結性評價的一個方面。在注重學生知識與技能評價的基礎上,要關注學生價值判斷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社會責任感、全球意識形成狀況、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形成的評價。在評價過程中要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與反應,並給予恰當、及時的鼓勵性和指導性評價,嘗試使用一些新的評價方法。
㈦ 課堂教學過程中,有哪些評估方式
量表評價法是傳統課堂教學評價中最常採用的方法,它是事先確定好需要進行評價的回指標,並給出評價的等級,答在評價過程中,評價者對照課堂教學的實際狀況,逐項給出相應的等級評定。
根據不同的標准,課堂教學評價表有各種類型。如,根據評價主體的不同評價表有供課堂教學參與者之外的評價者使用的量表,如上例就是供課堂教學參與者之外的評價者使用的評價量表,也有供課堂教學的參與者使用的評價量表
㈧ 教學評價方法有哪些
第四代教育評價觀80年代,以古巴(Egong Guba)和林肯(Y.S.Lincoln)等人為代表創立了"第四代教育評價理論"。他們認為評價就是對被評事物賦予價值,評價本質上是一種心理建構。他們進一步強調"價值多元性",提倡在評價中充分聽取不同方面的意見,並把評價看作是一個由評價者不斷協調各種價值標准間的分歧、縮短不同意見間的距離、最後形成公認的一致看法的過程。
二、教育評價觀的比較
經過近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和研究,西方教育評價流派林立,對教育評價本質的認識至今仍歧義互見,沒有定論。各種理論指導下的評價模式也種類繁多,各有千秋。這里,我們試圖把幾種頗具代表性的觀點或模式加以比較,以認識其分歧所在,以便更深刻地理解教育評價的本質和發展趨勢。
1、行為目標模式與CIPP模式行為目標模式,亦即泰勒模式,即是在泰勒評價思想的指導下,以目標作為評價過程的核心和關鍵,通過對學生行為的考察來找出實際活動與教育目標的偏離,從而通過信息反饋,促進教育活動能夠盡可能地逼近教育目標。這一模式結構緊湊,邏輯脈絡簡潔清晰,容易實施,在教育評價理論中佔有重要地位。
CIPP模式是由背景(Context)評價、輸入(Input)評價、過程(Process)評價和成果(Procluct)評價這四種評價組成的一種綜合評價模式。它以決策為中心,為決策的不同方面提供信息。背景評價形成計劃決策,輸入評價為組織決策服務,過程評價指導實施決策,成果評價為再循環評價效力。CIPP模式的主要特點是把背景、輸入、過程和結果綜合加以評判,突出了評價的"改進功能"。
比較行為目標模式與CIPP模式,可以發現除了方法上兩者都同樣重視定量方法外,其它方面都具差異,主要有以下幾點:(1)評價的目的不同。行為目標模式注重教育目標達到的程度,基本屬於事後評價,亦即對結果的總結性評價。CIPP模式注重評價的改進功能,強調為決策過程提供全面的信息,為後來的形成性評價拉開序幕。(2)評價的時空不同:行為目標模式將評價重心放在行為的結果上,評價領域只涉及事後。CIPP模式拓寬了評價的時空,評價范圍涵蓋了活動的整個過程,涉及到事前、事中、事後各個環節。(3)對待目標的態度不同。行為目標模式以目標為中心,目標一旦確立就不容懷疑,反映了泰勒價值觀上的收斂性。CIPP模式則認為目標本身的合理性是需要受到評價的,必要時可以根據對象的需要對目標進行修正和改進。這一觀點突破了泰勒的框架,把評價從范圍與內容上給予了拓寬,深化了對評價的認識。(4)評價的對象不同。行為目標模式主要適用於評價課程設置的合理性和教學活動的有效性。CIPP模式用於評價計劃制定的合理性和各種教學活動。(5)評價的作用不同。行為目標模式用來判斷教育效果,控制教育活動達到教育目標。CIPP模式除了控製作用之外,還必須為決策提供全方面的信息,達到改進決策的目的。
由此看來,行為目標模式所存在的某些局限,如評價目標的凝固性、評價過程的封閉性、價值觀上的收斂性等在CIPP模式中得到了較好的修正,故而CIPP模式較之於行為目標模式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可以反映評價對象的全貌,也因此具有較為廣泛的民主性。當然,我們也並不否認行為目標模式的價值,在需要對教學效果進行鑒別、確證和檢查時,該模式的優越性就不言而喻了。
2、比貝的評價觀與泰勒、克龍巴赫等人的評價觀之所以把比貝的評價觀與其之前的評價觀加以比較,主要是因為比貝首次表述了教育評價是一種目的在於行動的價值判斷,這一表述無疑對教育評價理論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我們甚至可以把比貝的觀點作為評價概念嬗變的分水嶺,因為在他之前,無論是泰勒、克龍巴赫,還是斯塔弗爾比姆,他們都未提及"價值判斷",而把描述看作是教育決策者的事情。
在泰勒模式中,強調的是用行為描述目標達到的程度。在強調客觀描述的背後隱藏著價值求同思想,即把預定的目標作為評價的統一參照系和統一標准,所謂進行判斷就是檢查實現了多少原定的目標。克龍巴赫和斯塔弗爾比姆則是忽略了評價的判斷性質,他們把評價定義為為了決策或其他目的收集信息的過程,因而也就避免了選擇評價准則的問題。然而,不論承認與否,評價的本質乃是一種建立在事實描述基礎之上的價值判斷,比貝恰如其分地揭示了這一本質,他認為教育評價是,"系統地收集信息和解釋證據的過程,在此基礎上作出價值判斷,目的在於行動。"事實證明,評價不可能只是對信息作簡單描述,它總是包含著對一定價值關系及後果的預見和推斷,沒有價值判斷的描述只能稱之為認識,不能稱為評價。基於對這一點的認識,繼比貝之後的各評價流派更加註重對於評價標準的研究,這也使得價值標准由一元轉向多元化,這其中比貝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3、預定式評價與應答式評價應答式評價模型由斯塔克提出,他認為,"該方法以犧牲某些測量上的准確性換取評價結果對方案有關人員說來更多的有用性。"⑩他把過去的評價統稱為"預定式評價",以便與其"應答式評價"對應。他認為預定式評價多帶有預定性質,即強調目的的表述和客觀的測驗,由方案執行人員掌握的標准,以及研究性的報告的應用。而應答式評價與之相比,則具有明顯的差異:(1)評價標准不同。預定式評價堅持目標求同觀點,以評價者自己的價值觀來進行價值評判,實際否認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其價值觀是單一的,在思維上是收斂而非發散的。應答式評價堅持價值存異觀點,充分尊重所有人的需要,承認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其價值觀是多元的,在思維上是發散而非收斂的。(2)評價方法不同。預定式評價採用的是科學主義的方法,如測驗、測量和建立指標體系等,操作性強,在判斷結論上運用的是定量分析。應答式評價採用的是自然主義的方法,如觀察、交談、采訪等,較少依賴正規的信息交流方式,在判斷結論運用的是定性分析。(3)信息交流方式不同。預定式評價事先限制好了信息交流的領域,在此領域中"生產"所需信息,並要求准確、精煉。應答式評價則給予被評價者以自由的交流領域,並允許不斷推銷各種有價值的信息,不要求准確但力求有效。(4)評價者作用不同。從事預定式評價者把自己理解為一種剌激物,而非反應物。他只需要產生標准化的刺激,如考題、測驗等,以引起一系列反應,即他所收集的作為評價報告材料的信息。從事應答評價的評價者把方案自然發生的東西,如學生的反應和以後彼此間的對話視為主要刺激物,他既要了解事實又要了解價值傾向,即是共鳴者,又是反應者,在與被評價者的相互作用中,將所得到的信息融合進評價報告之中。(5)被評價者反應不同。人們在預定式評價面前總是有負疚感,挫折感,很難有成就感。評價就好像是一把當空的懸劍隨時會落到自己頭上。在應答式評價當中,人們感受到的是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容易與評價者產生心理相融與共建。
由此看來,應答評價強調價值觀念的多元性、思維形式的發散性,以及方法上的自然主義,具有更加廣泛的民主意識,它與西方整個社會的意識相吻合,一經提出就受到了重視和歡迎。
三、教育評價觀嬗變的啟示
縱觀西方教育評價理論的發展進程,我們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幾點啟示:
1、關於教育評價發展階段的劃分綜合教育評價理論的發展,可以把教育評價劃分為四個理論階段:第一代稱為"測量時期",時間在19世紀末-20世紀30年代,其標志是"測量"理論的形成以及測驗技術的大量實際運用,評價被簡單地等同於"測量",追求的是教育客觀化。第二代可稱為"描述時期",時間從20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其特徵是對測驗結果進行"描述",並力求教育標准化。第三代稱為"判斷時期",大約出現於1950-1970年,"判斷"是其主要標志。評價者不僅要運用測量手段去收集各種信息,還要根據一定的價值取向評判教育,追求教育多元化。第四代教育評價出現於70年代後期,強調評價是一種"心理建構"過程,提倡價值多元、全面參與和共同建構。力圖實現教育民主化。
盡管每一代評價理論都力圖克服前一代的缺陷,並使之更符合時代對評價的新要求,但是前三代評價卻存在著某些共同的弊端:(1)"管理主義傾向"。前三代評價往往把評價對象及其他一切有關人都排除在外,管理者與被評價者之間的一致關系很少受到挑戰。這種關系在實際活動中常常造成四個不合理的後果,即管理者無過失,如果有問題評價結論一定指向其他人;管理者與被評價者關系有失公平,被評價者處於無權地位;被評價者不能維護自己的利益,闡述自己的見解;管理者想方設法保護自己不受損害,被評者只有迎合管理者的需要。(2)"忽視價值的多元性"。所謂"客觀"的評價結果難以被具有不同價值觀念的人所接受,當被評價者受到傷害時,往往會採取不合作態度。(3)"過份依賴科學範式"。使評價者忘記了"科學方法"、"實證技術"只是人類認識、評價事物的一類方法技術,而不是全部;使評價過於依賴"數的測量"而忽視"質"的探究;使得評價活動缺乏必要的靈活性和彈性。
針對前三代評價的不足,第四代評價在實證的基礎上,引進了定性方法,並注意了評價過程中評價雙方的互動作用及動態分析。其貢獻在於"它把評價過程的控制特點與評價對象的倫理要求成功地協調起來"。教育評價理論出現的這種新特點,向我們及時地展示了這一理論的發展趨勢。
2、關於教育評價發展的趨勢從教育評價發展的歷史來看,從無到有,從單一到多樣,其發展趨勢是十分明顯的:(1)評價過程,由封閉轉為開放。泰勒模式以目標為出發點和最終歸宿,組合成一個封閉的環路。CIPP模式及應答模式則不再局限於目標本身,而將各種背景環境、外部因素都納入評價過程,呈開放式的網路。(2)評價內容,由片面轉為全面。早先的教育評價只評價學生的學力,然後發展到評價課程,以至進一步發展到對教育活動的方方面面作全方位的評價,評價的內容更為寬廣和全面。(3)評價功能,由單一轉為多樣。早先通過測驗來選拔適合教育的兒童,發展到診斷問題、改進教育、以創造適合兒童的教育。從總結性評價發展到注重評價的形成性作用。(4)價值觀念,由收斂轉為發散。泰勒模式中,目標成為統一的評價尺度,而應答模式則要求根據被評人的需要作出判斷,價值觀念由一元轉為多元。(5)評價手段,由定量轉為定量、定性相結合。從推崇各種客觀的、標准化的測量,發展到提倡觀察、交談等定性分析,再進一步發展到廣泛收集信息,進行解析論證,作出價值判斷的一種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
注釋
1.參見陳玉琨著:《中國高等教育評價論》,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8頁;2.王致和主編:《高等學校教育評估》,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頁。
3.陳玉琨等選編:《教育學文集教育評價》,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63、160頁。
4.陳玉琨等選編:《教育學文集教育評價》,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01、298、326、325頁。
5.陳玉琨著:《中國高等教育評價論》,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8頁。
6.王致和主編:《高等學校教育評估》,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9頁。
參見周朝森:《教育評價理論的新探索》,《教育研究》,1992年第2期。
㈨ 簡述教學評價的內容和方法
教學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並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是對教學活動現實的或潛在的價值做出判斷的過程。教學評價是研究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價值的過程。
教學評價一般包括對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教學環境、教學管理諸因素的評價,但主要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和教師教學工作過程的評價。 教學評價的兩個核心環節:對教師教學工作(教學設計、組織、實施等)的評價——教師教學評估(課堂、課外)、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 ——即考試與測驗。 評價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
教學評價的方法:測驗、徵答、觀察提問、作業檢查、聽課和評課等。
(9)教學評估方式擴展閱讀
教學評價分類
(1)根據評價在教學活動中發揮作用的不同,可把教學評價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三種類型。
診斷性評價
診斷性評價是指在教學活動開始前,對評價對象的學習准備程度做出鑒定,以便採取相應措施使教學計劃順利、有效實施而進行的測定性評價。診斷性評價的實施時間,一般在課程、學期、學年開始或教學過程中需要的時候。其作用主要有二:一則,確定學生的學習准備程度。二則,適當安置學生。
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為調節和完善教學活動,保證教學目標得以實現而進行的確定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形成性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改進、完善教學過程,步驟是:
①確定形成性學習單元的目標和內容,分析其包含要點和各要點的層次關系。
②實施形成性測試。測試包括所測單元的所有重點,測試進行後教師要及時分析結果,同學生一起改進、鞏固教學。
③實施平行性測試。其目的是對學生所學知識加以復習鞏固,確保掌握並為後期學習奠定基礎。
總結性評價
總結性評價是以預先設定的教學目標為基準,對評價對象達成目標的程度即教學效果做出評價。總結性評價注重考察學生掌握某門學科的整體程度,概括水平較高,測驗內容範圍較廣,常在學期中或學期末進行,次數較少。
按評價所參照的標准劃分:(1)目標參照評價 (2)常模參照評價。
(2)根據評價所運用的方法和標准不同,可分為:相對性評價和絕對性評價。[3]
相對性評價
相對評價法是從評價對象集合中選取一個或若干個對象作為基準,將余者與基準做比較,排出名次、比較優劣的評價法。相對評價法便於學生在相互比較中判斷自己的位置,激發競爭意識。
絕對性評價
絕對評價法是在被評價對象的集合以外確定一個客觀標准,將評價對象與這一客觀標准相比較,以判斷其達到程度的評價方法。
絕對評價設定評價對象以外的客觀標准,考察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可以促使學生有的放矢,主動學習,並根據評價結果及時發現差距,調整自我,具有明顯的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