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1語文上學期第20課宇宙里有些什麼
一、教學目標:
1、 檢查預習情況,掌握生字、詞語。
2、 理清課文脈絡。
3、 分析課文第一部分。
二、 重難點:
1、 理清課文脈絡時,注意講析段落的不同分法。
2、 回顧說明文的有關知識。
三、 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
分析「宇宙」的構詞方式:「宇」,無限空間;「宙」,無限時間,因此它是並列結構的詞語。讓我們來看看宇宙里到底有些什麼?
2、 檢查預習:
(1) 給加點字注音,並寫出詞語:
灼熱 閃爍 涯際 龐大 眩目 骨骼
廣大得無邊無際——(茫無涯際)涯,邊。
微小得不值一提——(微不足道)足,值得。何足掛齒
(2) 課前提問:
課文的體裁是什麼?
明確:說明文。
回顧學過的說明文單元:
明確:第一單元:說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點;
第三單元:說明的順序(時間、空間、邏輯)
這個單元的要求:
明確:說明的方法: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引言論、列數字、
下定義、分類別(回顧以前的課文,各舉一例。)
宇宙里到底有什麼?
明確:恆星、恆星系、太陽系、銀河系、星雲、行星、宇宙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3、 聽課文錄音,理清課文段落:
明確:
一(1—11)恆星
第一層(1):引出說明對象。
第二層(2-6):介紹恆星的基本情況。(第6節小結)
第三層(7-9):介紹恆星的有關情況。
第四層(10):介紹宇宙里的星雲。
第五層(11):回答宇宙里有些什麼,從而說明宇宙是物質的。(小結)
溫度高、體積大、密度大、種類多、距離遠——物質無窮無盡
二(12—20)恆星系
第一層(12-14):介紹銀河系。
第二層(15-17):介紹銀河系外的恆星系。
第三層(18-19):介紹整個宇宙都在運動。
第四層(20):宇宙是無窮無盡的,它的運動也是無窮無盡的。(小結)
太陽系、銀河系、恆星系、運動——運動無窮無盡
三(21)宇宙是可以認識和征服的
對象:宇宙
特點:物質無窮無盡
運動無窮無盡
順序:由近及遠、由無知到未知
4、 分析課文的第一部分:
(1) 第一層:以親切的口吻和簡潔的語言引出說明對象。(值得以後在寫作中借鑒)
(2) 快速閱讀課文,思考:
恆星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各類恆星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這一層主要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明確:
恆星 不同點 相同點
說明方法
體積 密度 表面溫度
大 很大很大 非常小 全都是灼熱的、龐大的氣體球,全都是發光發熱的。 分類別
打比方
列數字
作比較
中 不太大 不太小 只有幾千度
小 非常小 特別大 高達3萬—5萬攝氏度
(3) 第三層:說明方法: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
(4) 第四層:說明方法:分類別。
(5) 第五層:小結第一部分,理解「宇宙是物質的」本質特徵。
第二課時
一、 教學目標:
1、 分析課文的第二、三部分;
2、 小結課文的說明方法;
3、 歸結宇宙的本質特徵,體會語言的生動性。
二、 重難點:
分析課文的說明方法。
三、 教學過程:
1、 復習舊課:
(1) 課文的體裁。
(2) 說明的方法。
(3) 宇宙有些什麼?恆星的共同點是什麼?第一部分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2、 分析2、3部分:
(1)一、二層:主要說明宇宙是無窮無盡的,運用了打比方、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
(2)三、四層:以太陽系為例,說明「整個宇宙都在運動,在發展」。
明確並出示幻燈片:
名稱 定義 分類 特點
恆星 自身能發出光和熱的天體,如織女星、太陽。 1 體積很大,由非常稀薄氣體物質組成。
2 體積比較小,由密度特別大的物質組成,溫度高達3-5萬攝氏度。
3 中等恆星,體積不太大,密度不太小,溫度幾千度。
行星 繞著恆星的不發光的星體。 不發光,繞恆星轉動。
星雲 浮游在星星和星星之間,由塵埃和氣體組成。 1 本身不發光,反射恆星的光亮的叫亮星雲。
2 本身不發光,是黑暗的,叫暗星雲。
銀河系 由1000億顆以上恆星組成的鐵餅狀的恆星系。 由1000億顆以上恆星組成,呈環形,直徑為10萬光年。
恆星系 由無數恆星組成的集合體,如銀河系和河外星系。 數以億計的恆星系仍是宇宙的一個極小部分,飛快運動。
(3)分析第三部分:先讓學生談談他們所了解的人類征服宇宙的有關情況,然後引導學生理解宇宙是可以認識和征服的,以激發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
3、 小結課文的說明方法:
列數字:表面溫度至少3000攝氏度。
每秒鍾能飛16.7公里的宇宙飛船得走幾萬年。
作比較: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氣的幾萬分之一,……
火柴頭那麼大的一點點就抵得上十多個成年人的重量,……
光線和宇宙飛船。
也有一些恆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還小。
2. 《宇宙里有些什麼》教案3
《宇宙里有些什麼》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讀順課文,了解有回關宇宙的基本知識答。
2.了解本文抓住宇宙運動無窮無盡的特徵,按照由近及遠的順序,運用多種手段進行說明的行文特徵。
3.激發學生探索宇宙奧妙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文章的說明順序。
為了介紹人們所不熟悉的太空世界,作者先從人們肉眼能看見的恆星寫起,說到行星和星雲。介紹恆星系時又是先從大家熟悉的銀河系寫起,在說到銀河系以外的星系,由已經發現的數以億計的恆星系推測還有別的恆星系。這樣由近及遠、有已知到未知地說明,便於人們有條理地、清楚地了解宇宙里有什麼,更好地把握文章介紹的知識。
2.多種說明方法的綜合運用。
為了更好地幫助讀者具體地認識被說明事物的特徵,文章運用了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分類別、舉例子等說明方法。這是學生首次接觸這些概念,因此是學習的重點。
3.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宇宙里到底有些什麼三維目標教案
《宇宙里有些什麼》三維目標教案:
1.知識與技能: 能了解說明文中多種說明方法的作用並能在寫作中運用這些說明方法。 能理清課文由近及遠、由已知到未知的說明順序。
2.過程與方法: 課前學習:讓學生去圖書館或上網搜集有關宇宙的資料。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文的學習,能說出宇宙的物質組成及特徵,培養探索宇宙奧秘、熱愛 自然、熱愛科學的興趣。
學習步驟: 一、導語:
那一刻當我們仰望星空,或許會感覺到他注視地球的目光。他承載著中華民族飛天的夢想,他象徵著中國走向太空的成功。作為中華飛天第一人,作為中國航天人的傑出代表,他的名字註定要被歷史銘記。成就這光彩人生的,是他訓練中堅韌執著,飛天時的從容鎮定,成功後的理智平和。而這也是幾代中國航天人的精神,這精神開啟了中國人的太空時代,還將成就我們民族更多更美好的夢想。(楊利偉)
二、假如自己有幸以小天文學家的身份進行了一次宇宙航行,順利歸來後講舉行一次「宇宙探秘」記者招待會。為了把這次招待會舉辦的有聲有色,請你以本文為藍本為招待會准備一個powpoint演示稿。
要求:
1、閱讀課文在把握文章說明的主要內容和思路的基礎上,明確演示稿介紹的重點及順序。設計好文字腳本。
2、通過網路查找選用文章中說明的天體圖片,適當增加一些內容以豐富充實。
3、充分利用課文中的語言給圖片配上准確生動的文字說明。同時為記者可能提到的問題准備好即興答復。
4、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演示稿評比,選出優秀小組舉辦模擬記者招待會。 (結合powpoint演示稿說明、學生點評、老師總結)
三、拓展延伸,培養創造性思維。
隨著航天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對宇宙的了解越來越多,越來越具體,今天人們已經在關心地球以外有沒有生命存在。請你模仿課文的某些寫法,以「其他星球中有生命存在嗎」為題,寫一段話闡述這一觀點。
4. 《宇宙里有些什麼》教案
首先要來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編寫意自圖弄明白,讀懂參考教學用書很重要.
其次要備學生、備課文、備自己,有教學思路
教案的格式:一教學內容分析;二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三教學重點與難點;四學習者特徵分析;五教學策略與設計;六教學過程(重點);七教學評價設計;八課後反思及自我評價.
5.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20課 宇宙里有些什麼 課件
【教學目標】
1.讀順課文,了解有關宇宙的基本知識。
2.了解本文抓住宇宙運動無窮無盡的特徵,按照由近及遠的順序,運用多種手段進行說明的行文特徵。
3.激發學生探索宇宙奧妙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文章的說明順序。
為了介紹人們所不熟悉的太空世界,作者先從人們肉眼能看見的恆星寫起,說到行星和星雲。介紹恆星系時又是先從大家熟悉的銀河系寫起,在說到銀河系以外的星系,由已經發現的數以億計的恆星系推測還有別的恆星系。這樣由近及遠、有已知到未知地說明,便於人們有條理地、清楚地了解宇宙里有什麼,更好地把握文章介紹的知識。
2.多種說明方法的綜合運用。
為了更好地幫助讀者具體地認識被說明事物的特徵,文章運用了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分類別、舉例子等說明方法。這是學生首次接觸這些概念,因此是學習的重點。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看到那深邃、湛藍的夜空,群星點點,會讓人遐想無限,大詩人郭沫若在詩中寫到「我想那縹緲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你看,那淺淺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寬廣。那隔著河的牛郎織女,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多美的地方啊!2005年11月12日中國宇航員費俊龍、聶海勝乘坐「神舟六號」飛船升入太空,繞地球五天,我們更好地了解了天空、宇宙。現在讓我們跟隨鄭文光先生去看看《宇宙里有些什麼》。
二、教學過程
1.默讀全文,思考:宇宙里有些什麼呢?宇宙的特徵是什麼?畫出關鍵性的詞語。
2.朗讀課文,思考:文章的思路是什麼?請列出提綱。
這兩步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整體感知文章,理清脈絡,明白文章抓住宇宙是物質的、運動的、無窮無盡的特點,按照由近及遠、由已知到未知的順序介紹了宇宙里有恆星、行星、星雲、銀河系、銀河系以外的恆星系……。
3.讀讀下列畫線的語句,想一想作者是怎樣把人們不熟悉的宇宙說明得通俗易懂的。(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
(1)許多紅色的星星很大很大,有的可以裝得下八十萬萬個太陽。
(2)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氣的幾萬分之一,比我們用抽氣機造成的「真空」還要稀薄得多。
(3)每當初冬晚上八九點鍾的時候,差不多在天空正當中有一個紡錘形的小光斑,就是這個恆星系。
(4)這些星雲有的厚到幾萬億公里,本身並不發光,如果在附近有恆星,它就反射出光亮,叫做亮星雲。否則它就是暗黑的,叫做暗星雲。
(5)宇宙里有千千萬萬個像銀河系一樣的恆星系,這些恆星系大都有一千萬萬顆以上的恆星。
(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講解、點撥相結合,引導學生掌握本文涉及到的說明方法。)
4.請同學們在本文或者本單元的課文中就每一種說明方法尋找一個句子,先自己分析,然後與同桌交流,有疑惑的地方再在班上交流。
(強化學生對說明方法的把握及鞏固遷移能力。)
5.請學生從下面一段話中找出自己認為運用准確的詞語,並分析它的表達作用。
它們的熱度非常高,表面溫度至少有三千攝氏度。即使是最堅硬的金屬,一接觸它們的表面就會熔解,甚至化為氣體。可是,當你看到靜靜的夜空中閃爍著寒光的小星星的時候,說不定還會把它們當作螢火蟲呢。
(說明文語言准確的特點要讓學生感受到、體會到。這個題是引導學生品味語言的。)
三、總結
這篇科學小品文用生動准確的語言、多種說明方法、恰當的說明順序,介紹了宇宙里有什麼以及宇宙的特點,讓我們感受到宇宙之大、宇宙之奇、宇宙之美,激發了我們探索宇宙奧妙的興趣。
【資料寶藏】
1.名師教學案例
上海特級教師於漪在教《宇宙里有什麼》時,課文里有這樣一句話:「宇宙里有幾千萬萬顆星星。」這時一個學生提出了問題「老師,萬萬等於多少?」這時大家都笑了起來,有一個學生說「萬萬不等於億嗎?」在大家的笑聲中,提問題的學生灰溜溜地坐下了。於老師覺得他的積極性受到了打擊,於是她問:「既然萬萬等於億,但是這里為什麼不說宇宙里有幾千億顆星星,而卻說宇宙里有幾千萬萬顆星星呢?」這一問,學生們都啞了。過了一會兒,一個學生站起來說:「不用『億』用『萬萬』有兩個好處,第一,用萬萬聽起來響亮,億卻聽不清楚;第二,萬萬好像比億多。」這時同學們又笑了,其實這個同學的回答是正確的。於老師當即給予肯定,並表揚說:「你實際上發現了漢語修辭中的一個規律,字的重疊可以產生兩個效果,一是聽得清楚,二是強調數量多。」這時同學都用欽佩的眼光看著那個學生,而老師卻說:「大家可以想一想,我們今天學到了這個新的知識,是誰給予我們的呢?」這時大家都將目光集中到第一個提出問題的同學,這個學生十分高興,這對他以後敢於大膽提出問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關於宇宙
物質現象的總和。廣義上指無限多樣、永恆發展的物質世界,狹義上指一定時代觀測所及的最大天體系統。後者往往稱作可觀測宇宙、我們的宇宙,現在相當於天文學中的「總星系」。
詞源考察: 在中國古籍中最早使用宇宙這個詞的是《莊子•齊物論》。「宇」的含義包括各個方向,如東西南北的一切地點。「宙」包括過去、現在、白天、黑夜,即一切不同的具體時間。戰國末期有個人說:「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宇」指空間,「宙」指時間,「宇宙」就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後來「宇宙」一詞便被用來指整個客觀實在世界。與宇宙相當的概念有「天地」、「乾坤」、「六合」等,但這些概念僅指宇宙的空間方面。《管子》的「宙合」一詞,「宙」指時間,「合」(即「六合」)指空間,與「宇宙」概念最接近。
遠古時代,人們對宇宙結構的認識處於十分幼稚的狀態,他們通常按照自己的生活環境對宇宙的構造作了幼稚的推測。在中國西周時期,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人們提出的「早期蓋天說」認為,天穹像一口鍋,倒扣在平坦的大地上;後來又發展為「後期蓋天說」,認為大地的形狀也是拱形的。公元前7世紀 ,巴比倫人認為,天和地都是拱形的,大地被海洋所環繞,而其中央則是高山。古埃及人把宇宙想像成以天為盒蓋、大地為盒底的大盒子,大地的中央則是尼羅河。古印度人想像圓盤形的大地負在幾只大象上,而大象則站在巨大的龜背上。
最早認識到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臘人。公元前6世紀,畢達哥拉斯從美學觀念出發,認為一切立體圖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主張天體和我們所居住的大地都是球形的。這一觀念為後來許多古希臘學者所繼承。但直到1519~1522年,葡萄牙的.麥哲倫率領探險隊完成了第一次環球航行後,地球是球形的觀念才最終證實。
公元2世紀,托勒密提出了一個完整的「地心說」。這一學說認為地球在宇宙的中央安然不動,月亮、太陽和諸行星以及最外層的恆星天都在以不同速度繞著地球旋轉。為了說明行星運動的不均勻性,他還認為行星在本輪上繞其中心轉動,而本輪中心則沿地球轉動。「地心說」曾在歐洲流傳了1000多年。
1543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認為太陽位於宇宙中心,而地球則是一顆沿著軌道繞太陽公轉的普通行星。
1609年,開普勒揭示了地球和諸行星都在橢圓軌道上繞太陽公轉,發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說,同年,伽利略則率先用望遠鏡觀測天空,用大量觀測事實證實了「日心說」的正確性。
1687年,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深刻揭示了行星繞太陽運動的力學原因,使「日心說」有了牢固的力學基礎。在這以後,人們逐漸建立起了科學的太陽系概念。
在哥白尼的宇宙圖像中,恆星只是位於最外層「恆星天」上的光點。1584年,布魯諾大膽取消了這層恆星天,認為恆星都是遙遠的太陽。
18世紀上半葉,由於哈雷對恆星自行的發展和布拉得雷對恆星遙遠距離的科學估計,布魯諾的推測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贊同。
18世紀中葉,賴特、康德和朗伯推測說,布滿全天的恆星和銀河構成了一個巨大的天體系統。赫歇爾首創用取樣統計的方法,用望遠鏡數出了天空中大量選定區域的星數以及亮星與暗星的比例,1785年首先獲得了一幅扁而平、輪廓參差、太陽居中的銀河系結構圖,從而奠定了銀河系概念的基礎。
在此後一個半世紀中,沙普利發現了太陽不在銀河系中心、奧爾特發現了銀河系的自轉和旋臂,以及許多人對銀河系直徑、厚度的測定,科學的銀河系概念才最終確立。
18世紀中葉,康德等人還提出,在整個宇宙中,存在著無數像我們的天體系統(指銀河系)那樣的天體系統。而當時看去呈雲霧狀的「星雲」很可能正是這樣的天體系統。此後經歷了長達170年的曲折的探索歷程,直到1924年,才由哈勃用「造父視差法」測仙女座大星雲等的距離,確認了河外星系的存在。
近半個世紀,人們通過對河外星系的研究,不僅已發現了星系團、超星系團等更高層次的天體系統,而且已使我們的視野擴展到遠達200億光年的宇宙深處。
3.航天事業的重大事件
人類載人航天事業起步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1961年4月12日,27歲的蘇聯航天員尤里•加加林乘坐人類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1號」在離地面181000米的軌道上,繞地球飛行一周,108分鍾後安全返回地面,揭開了人類載人航天的歷史篇章。
1969年7月20日,美國航天員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乘「阿波羅號」飛船,實現了人類首次登上月球的夢想。
2003年10月15日9時整,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9時9分50秒,「神舟」五號准確進入預定軌道。這是中國首次進行載人航天飛行。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執行任務的航天員是38歲的楊利偉。他是我國自己培養的第一代航天員。在太空中圍繞地球飛行14圈,經過21小時23分、60萬公里的安全飛行後,他於16日6時23分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返回。
4.我國發射衛星狀況發展回顧
自從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東方紅」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以來,經過30年的發展,中國的衛星研製水平和製造技術不斷提高,成功開發研製出了多種衛星,形成了不同的應用衛星系列,使一顆顆中國衛星在太空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我國用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先後發射了50多顆衛星,其中,科學技術實驗衛星9顆,返回式遙感衛星17顆,通信廣播衛星9顆,氣象衛星2顆,資源遙感衛星2顆,導航定位衛星2顆,測量大氣密度的氣球衛星2顆,國外衛星10顆。這些衛星的成功升空,不僅體現了我國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水平,使我國跨入了世界航天大國的行列,而且對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以及提高國際地位等方面,都發揮出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6.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宇宙里有些什麼》教案
明確:恆星、行星、星雲、銀河系、恆河系等等。(板書)
教師引導歸結
:
宇宙是物質的
.(
板書
)
問題
:
除此特點外
,
作者還向我們介紹了宇宙的哪些特點
?
明確:宇宙是無窮無盡的、運動發展的。(板書)
3
、請找出有關分別介紹恆星、星雲、銀河系、恆星系的段落。
明確:
(
恆星:第
2
—
9
段,星雲:第
10
—
11
段,銀河系:第
12
—
14
段,恆星系:第
15
一
17
段。
)
教師歸結引導:
通過作者的介紹,我們知道了宇宙里有恆星、行星、星雲等物質,我們也了解了
宇宙的特徵。宇宙對我們來說是神秘、生疏的,作者卻能通過介紹,使我們對宇宙有了
初步的了解。下面,我們就以介紹恆星的段落(
2
—
9
)為例,看看作者是如何准確通俗
地向我們介紹科學知識?
(
請一學生朗讀第
2
—
9
自然段。
)
學生讀課文,完成下列題目。
4
、恆星是一個什麼樣的星體
?
利用網路上網搜索恆星圖片
http://ke..com/view/1538.htm
明確:自身會發光發熱的星體。
5
、
這一部分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哪幾類恆星?明確:大、小、中三類恆星。
6
、使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
明確:使用了分類別的說明方法。(板
書)
7
、文章
3
—
5
節,除了類比,還主要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學生找出具體句子)
(
1
)許多紅色的星星很大很大,有的可以裝得下八十萬萬個太陽。
(
2
)
最稀薄的
,
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氣的幾萬分之一
,
比我們用抽氣機造成的「真
空」還要稀薄得多。
(
3
)也有一些恆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還小。
(
4
)火柴頭那麼大的一點點就抵得上十多個成年人的重量。
師生共同總結辨認作比較說明方法的辦法。
歸納
:
(
1
)用了含有「比較」意思的詞語。
(
2
)大多運用數字。
(
3
)通過比較,一類求異,一類求同。
8
、不管求同還是求異,其作用都是想突出想要說明事物的特徵,請你選擇一句說
說作比較說明方法的作用。
教師引導明確:
把„„的„„和„„的„„相比
,
突出說明了„„的„„特點
.
教師引導:作比較時,作者拿人們熟知的事物給我們說明生疏的事物或道理,讓
我們覺得親切自然,形象可感。
9
、閱讀介紹銀河系的段落
(12--14)
,說說哪些句子還讓你覺得親切形象呢?
利用網路上網搜索銀河系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fr=ala1&fmq=&pv
=&ic=0&z=0&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word=%D2%F8%BA%
D3%CF%B5%CD%BC%C6%AC&s=0&oq=yinhe&f=3&rsp=4#
明確: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找句子,說明原因即可。
師生共同總結歸納:
作者向人們介紹生疏、抽象科學知識的方法:
(
1
)使用多種說明方法。
(
2
)用熟知的事物向人們說明生疏、抽象的事物或道理。
(
3
)使用修辭。
(
4
)引述神話故事等。
10
、你對宇宙還有哪些新的了解?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取得了哪些成就?
明確:隕石、流星、彗星、黑洞等,人類對火星的探測、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等。
利用網路上網搜索隕石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fr=ala1&fmq=&pv
=&ic=0&z=0&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word=%D4%C9%CA%
AF&s=0#
利用網路上網搜索流星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fr=ala1&fmq=&pv
=&ic=0&z=0&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word=%C1%F7%D0%
C7&s=0#
利用網路上網搜索慧星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fr=ala1&fmq=&pv
=&ic=0&z=0&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word=%E5%E7%D0%
C7&s=0#
利用網路上網搜索黑洞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fr=ala1&fmq=&pv
=&ic=0&z=0&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word=%BA%DA%B6
%B4&s=0#
11
、本文的說明順序是怎樣的
?
這樣的順序有什麼好處
?
你能按照由遠到近、由大
到小的順序對課文進行簡要說明嗎?
明確:
說明順序:由近及遠、由無知到未知,這種順序便於人們從熟悉的事物了解
不熟悉的事物,達到清楚地了解宇宙空間的目的。
恆星(肉眼可見)——行星、星雲
銀河系(肉眼可見)——銀河系外的恆星系
太陽有行星(已知)——其他恆星也有行星
恆星系(已發現)——別的恆星系
三)、文章語言准確生動,你能從課文中舉例分析嗎
?
明確:
(
教會學生分析說明文的語言。
)
本文的語言特色。
1
、准確性:
想來會有不少不發光的行星繞著他們轉的吧。(表示推測,去掉便成肯定,
不符合認識規律。)
表面溫度至少有三千攝氏度。(表明最小限度,去掉不準確。)
表面溫度高達
3
萬到
5
萬攝氏度。(因為表面溫度不等於內核溫度。)
大約一千萬萬顆以上的恆星組成„„(表約數,去掉變確數,不科學。)
我們看得見的星星,絕大多數是恆星。(表明數量,去掉後變成全部,不準確。)
「每當初冬晚上八九點鍾的時候,差不多在天空正中有一個紡錘形的小光斑,就
是這個恆星系。」一句中,「差不多」表示接近正中,但又不在正中,准確地說明了這
個恆星系的位置。
2
、生動性: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無窮無盡的宇宙。
當你看到靜靜的夜空中閃爍著寒光的小星星的時候,說不定還會把它們當作
螢火蟲呢。
哪裡知道,這條天河淹沒了„„得數一千多年!
四)、總結課文
這是一篇科學小品,作者在介紹「宇宙之大,宇宙之奇,宇宙之美」的同時,
也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對神奇的宇宙世界的熱愛,對未知的科學世界的嚮往。
七、教學反思
在這次教學中,
我充分
利用網路的搜索功能
,
為學生准備了豐富的宇宙知識,
讓學生對宇宙
有了更加直觀的了解,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達到了教學要求。
7. <<宇宙生命之謎>>備課教案,急!!!
10*宇宙生命之謎
一、教材說明
這篇課文介紹了科學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艱難歷程,說明到目前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個未解的謎。
課文從古代神話講起,引出了「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這個問題;接著概括地說明,從理論上猜測,地球絕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體,但是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顆有生命的星球;然後具體地介紹了科學家探索的歷程(先研究了生命存在必須具備的條件;再根據這些條件對太陽系除地球之外的其他行星進行了分析,得出了太陽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然後利用宇宙飛船對火星作近距離的觀測,又讓宇宙飛船在火星登陸,進行了一系列的分析測試);最後說明,人們至今尚未在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科學家仍然相信那裡存在著生命,因此,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個謎。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是通過閱讀理解,學習科學家追求真知、不斷探索的精神,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領悟作者採用分析、比較、排除的方法說明問題的表達方法。
科學家根據生命存在的條件探索火星的情況及其成果,是教學這篇課文的重點;學生對有關生命科學的理論、術語的理解是教學這篇課文的難點。
二、學習目標
1.認識「酶、碳、冥、磁」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了解課文圍繞「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這一問題講了些什麼,培養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三、教學建議
1.課前,教師要了解銀河系、太陽系、火星、生命科學等方面的知識,可製作有銀河系、太陽系、火星圖片的教學課件。學生可閱讀《小學生十萬個為什麼》,了解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知識,為理解課文內容作準備。
2.這是一篇介紹科學家探索宇宙生命的科普文章。教學時,教師要讓學生進行充分的自學,然後組織學生交流學習收獲,提出不明白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師生共同進行梳理歸納,確定重點討論的問題。
(1)天體上可能存在生命的條件。這個方面的內容寫得比較詳細,學生閱讀理解後,教師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理解,是學習其他內容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2)科學家探索火星上有無生命的情況及其結論。這是學習這篇課文的重點。教學時,先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弄清科學家對火星探索的歷程,然後再理解科學家經過觀測分析得出的結論:「在火星上生命難以生存」「在飛船著陸的地區,火星表面沒有生命存在」。組織學生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一定要讓學生搞清楚,科學家一開始認為火星上有生命存在,是根據生命存在的條件作出的推測;後來得出的結論,是根據宇宙飛船探測到的事實作出的科學判斷,從而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
(3)地球之外的太空中到底有沒有生命存在。這個問題課文沒有作出明確的回答。教師要組織學生結合課文內容進行充分討論,激發學生熱愛科學、追求真知的興趣。教學時,可引導學生從以下兩個方面思考:一是科學家的探測只證明火星表面沒有生命存在,而未探測出火星岩層中有無生命存在,科學家的疑問「生命物質是否會存在於火星的岩層之中呢?」明確告訴了我們這一點;二是科學家通過對落到地球上的一些隕石的分析,發現太空有有機分子存在,所以,科學家仍然相信「在太空中存在著生命」。因此,文章最後說「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類一直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謎」。
3.課後可組織學生開展一次語文實踐活動。教師可布置學生搜集古今中外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文章、圖片,以「宇宙的奧秘」為主題舉辦一次文章、圖片展覽,激發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
4.對課文中出現的科學術語,如對學生理解課文沒有太大影響,教學時可不涉及;如對讀懂課文有較大影響,或學生要求解釋的,教師可做通俗的解說。
四、參考資料
銀河系銀河系包含幾千億顆星體,我們的太陽就是其中之一。銀河系裡大多數恆星集中在一個扁盤狀的空間范圍內,好像一個鐵餅。扁盤密集部分的直徑約為八萬光年。太陽距離銀河中心約三萬光年。銀河系有三個主要組成部分:銀盤、銀核和銀暈。
太陽系太陽系是一個巨大的天體系統,主要包括太陽和圍繞著太陽旋轉的九大行星,60多顆圍繞著不同行星運轉的衛星,數以萬計的小行星、彗星、流星體,以及行星際氣體和塵埃物質。
火星火星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為第四顆,它的體積在太陽系中居第七位。由於火星上的岩石、砂土和天空是紅色或粉紅色的,因此這顆行星又常被稱作「紅色的星球」。
蛋白質是一切生物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雞蛋中的蛋白,是蛋白質的一種。牛肉、豬血、黃瓜、大豆、麵粉中,都含有不同數量的蛋白質。在人體中,內臟、肌肉、血液、皮膚、骨骼、毛發中均含有蛋白質。
酶酶是生物體的細胞產生的有機膠狀物質,由蛋白質組成。作用是加速有機體內進行的化學變化,如促進體內的氧化作用、消化作用等。
二氧化碳無色無臭的氣體,空氣中含量約為0
8. 《宇宙里有些什麼》教案
第一課時
一、 預習
1、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天涯( ) 灼熱( )
2、 解釋下列的詞語。
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體的無限空間。
茫無涯際:廣闊得無邊無際。涯:邊。
灼熱:像火燒著、燙著那樣熱。
二、 導入(找教案?找課件?找試題?找計劃、總結?找論文?上華夏論文吧www.hxlw8.com!25萬份資源,完全免費提供!)(找教案?找課件?找試題?找計劃、總結?找論文?上華夏論文吧www.hxlw8.com!25萬份資源,完全免費提供!)
夏夜在外乘涼,仰望天空,我們總會對神秘的宇宙產生無限的遐想。那麼,宇宙里到底有些什麼呢?今天,就讓我們隨著作者的介紹,一起來了解和認識。
三、 初讀課文,了解結構
四、 1、學生朗讀課文,注意字音。
2、回答以下問題。
(1) 宇宙到底有些什麼呢?
(2) 文章的結構怎樣的?
明確:
第一部分:(1——11)恆星——分五層
第二部分:(12——20)恆星系——分四層
第三部分:(21)宇宙是可以認識和征服的。
五、 分析課文
1、提問:宇宙里有些什麼?
2、提問:作者在介紹這些星體時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
3、提問:課文介紹這些內容時,主要為了說明什麼?
4、閱讀第2段:第2段介紹的是什麼星體?
5、閱讀第3段:第3段介紹了恆星的什麼特點,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6、閱讀第4段:第4段介紹恆星的什麼特點?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7、閱讀第6段:說說第6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8、第7段至第11段介紹的是行星和星雲的情況,你能給星雲下個定義嗎?給星雲分個類別?
9、第11段中的「這樣」有什麼作用?
10、閱讀第12段:這段介紹什麼星體?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
11、閱讀第16段:這段介紹什麼星體?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12、閱讀第20段,思考第20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13、閱讀第21段:概括段意:闡述宇宙是可以認識和征服的。
六、 布置作業(歡迎光臨華夏論文吧www.hxlw8.com,25萬份資源全免費提供!)
七、 1、課後練習二、三。
第二課時
一、 小結課文的說明方法
列數字:表面溫度至少3000攝氏度。
每秒鍾能飛16.7公里的宇宙飛船得走幾萬年。
作比較: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氣的幾萬分之一,…….
光線和宇宙飛船。
也有一些恆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還小。
打比方:螢火蟲——閃爍著寒光的小星星。
恆星——水滴,說明在宇宙里所佔的比例極其微小。
分類別:恆星——大、中、小。
星雲——亮星雲、暗星雲。
舉例子:仙女座。
下定義:亮星雲、暗星雲。
二、 歸納宇宙的特徵,分析說明的順序。
特點:物質無窮無盡
運動無窮無盡
順序:由近及遠、由無知到未知
恆星(肉眼可見)——行星、星雲
銀河系(肉眼可見)——銀河系外的恆星系
太陽有行星(已知)——其他恆星也有行星
恆星系(已發現)——別的恆星系
三、 分析課文的語言特色
1、 准確性:
2、 生動性:
四、 布置作業(歡迎光臨華夏論文吧www.hxlw8.com,25萬份資源全免費提供!):
1、完成《資源與學案》的習題。
9. 求自然探索宇宙的教案,請快一點,謝謝~
第一個:
探索宇宙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宇宙空間分布著大小不同的天體系統。
●宇宙是運動變化的,膨脹著的,組成宇宙的天體也是運動變化著的。
過程與方法
●對提供的資料或自己收集的資料進行研究,發現一些有效信息。
●對學習利用數據、文字、圖表、模型來表述研究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
●從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中,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展的。
●意識到宇宙是運動和變化的。
【教學准備】
資料圖片、錄像資料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回憶一下,太陽系是怎樣一個星系?
2、太陽系在宇宙中是惟一的嗎?
二、認識宇宙的組成結構
1、 天空中的每一顆恆星都類似太陽一樣發光發熱,也有可能組成類似太陽系一樣的天體系統。通過觀察星空,我們就知道有許多這樣的系統。我們的太陽系屬於一個恆星集團——銀河系。
2、出示銀河系俯視和側視的圖片,說說你們覺得銀河系像什麼?
3、閱讀課本資料,說說 銀河系中有多少顆恆星?銀河系有多大?
4、太陽在銀河系中的位置看得出來嗎?光年是一個什麼單位?1 光年等於多少千米?算一算。
5、展示其他一些河外星系。並介紹宇宙正處於膨脹之中,及科學家獲得的證據。
6、了解了銀河系,你們有什麼感受?
7、教師小結:銀河系大約由 1000 億到 2000 億顆恆星組成,直徑有 10 萬光年。但銀河系還不是宇宙的全部,類似銀河系一樣的星系還有 100 億個,人們把它們統稱為河外星系。目前我們已經能觀測到距我們 120 億光年的宇宙空間,但還沒有看到宇宙的邊緣,宇宙還處於青年時期,還在長大,還在膨脹。
三、認識恆星的運動變化
1、組成宇宙的恆星又是怎樣的呢?我們來了解一下它們。
2、組織學生觀看相關的錄像資料。並展示恆星在一生中的幾個重要階段的圖片和資料。
3、新星爆炸是怎麼回事?你們有沒有收集到這方面的資料。
4、學生交流其他收集到的類似資料。
5、你們能用一個詞來描述恆星嗎?能用一個詞來描述一個宇宙嗎?
四、了解人類對宇宙的探索
1、我們看到的這些資料,是人類不斷對宇宙進行探索的結果。
2、近幾十年來,我國在宇宙探索方面也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你知道嗎?
3、人類在探索宇宙的歷程中有哪些傑出人物?他們分別有哪些貢獻?
4、學生們談談自己的想法。
五、課外延伸(可放在課前進行)
1、收集有關宇宙和人類探索宇宙的資料:
(1)引導學生們利用各種方法(書籍、網路、影視等)收集各種有關宇宙和人類探索宇宙的資料;
(2)指導學生們對資料進行分類整理;
(3)引導學生們通過板報、小報等形式進行展示交流。
2、製作我的宇宙卡:
(1)收集有關宇宙及探索宇宙方面的資料;
(2)分類整理(如天體資料、探索工具、科學家等);
(3)製作一些大小相同的長方形紙片;
(4)在紙片上貼或畫出收集到的圖片,寫出名稱或姓名,並用文字簡要加以介紹;
(5)可以將這些紙片組成一個小冊子。
第二個
教學目標:
1. 通過圖片和資料讓學生了解宇宙方面的知識。
2. 能自己查找關於宇宙方面的知識。
3. 通過本課學習,能對宇宙產生興趣,並熱愛我們的航天事業。
教學重點、難點:
能通過查找資料了解宇宙方面的知識。
教學准備:
關於宇宙方面的各種資料和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課前讓學生查找關於宇宙方面的資料。
2. 結合上幾節課的內容,引領學生學習宇宙,探索宇宙。
二、膨脹的宇宙
1. 我們知道在太陽系之外還有很多星體,你們都查找到了哪些關於宇宙方面的資料。
學生小組查找資料,並交流資料。
2. 觀察宇宙圖片、資料,說說你對宇宙的認識,談談自己的感受。
學生談感受。
3. 你知道星系間的距離是多少?能用千米單位來計算嗎?
學生討論,尋找資料。
4. 引出用來計量恆星距離的單位——光年。
5. 我們知道銀河系是非常龐大的星系,在宇宙中你還發現和它類似的星系嗎?
學生查資料,仙女座星系、獵戶座星系等。
6. 師講述:現在人人們用天文望遠鏡已經觀測到距我們120億光年的宇宙空間深處,仍沒有看到宇宙的邊緣,而且科學家還發現宇宙正處於膨脹之中!
三、充滿活力的宇宙
1. 出示恆星一生的圖片。說說恆星的一生。
學生邊看圖片,邊查尋有關恆星資料。
2. 師講述宇宙中每時每刻都會誕生許多恆星,同時也有許多恆星消亡。
3. 學生觀察超新星的爆炸前後圖片,想像充滿活力的宇宙運動過程。
四、人類對宇宙的探索
1. 你知道人類最早登上月球的是什麼時候?
學生查尋關於人類登月的新聞資料。
2. 我國是世界公認的火箭發源地,說說我國航天事業,以及對我國未來航天事業發展的猜想。
3. 關於航天方面的知識,你還知道哪些?
學生繼續查找資料。
4. 閱讀書本,人類在航天事業上所做出的貢獻。
5. 查尋為航天事業做出過貢獻的科學家。
五、課後延伸:繼續尋找關於宇宙方面和人類在探索宇宙方面的資料,以及我國「神州6號」載人飛船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課前讓學生查找關於宇宙方面的資料。
還有一些關於宇宙之謎資料
序:我們向幾位權威的科學家咨詢什麼是至今為止人類最大的未解之謎,同時也列出了我們這些編輯所想到的未解之謎。近期請關注最偉大的未解之謎。在這一系列文章中,也許您並不能得到滿意的答案,但您可以從中了解到關於這些謎團的最新研究進展。
我們的宇宙究竟是從何起源的?
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未解之謎了,而且其它的未解之謎也都全部根源於此。其它各種人類的最本源的問題,例如生命是怎樣起源的?什麼是意識?什麼是反物質?什麼是暗物質?什麼是萬有引力?……無不發源於這個最最基本的問題宇宙到底是怎樣開始的?
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的遺孀,作家安·德魯亞這樣說:其它所有的問題皆以宇宙的起源為基礎,這對我們至關重要,因為人類的天性在於求索未知。
盡管研究宇宙起源的科學理論日趨復雜和深入,但是科學家們仍然認為在其理論體系中存在幾個關鍵環節,針對這些環節還存在爭議,如果其中的一個環節出錯,那麼這個理論體系都將被證明是不正確的。
最本原的未解之謎
按照標準的宇宙大爆炸模型來解釋的話,宇宙是從137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中不斷膨脹產生的,就像一個被迅速吹大的氣球,在不到一秒鍾的時間里,原始宇宙就從大約一個電子那麼大膨脹到了和現在的宇宙差不多大的體積。
宇宙最初是一種充滿能量的高能態,後來宇宙逐漸冷卻,能量漸漸凝結成了微粒子,例如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質子和中子,大量原子形成了星系、星雲和星球,在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它們互相激發,聚變和裂變出了其它不同的元素。
這幅關於宇宙誕生的圖景是由科學家們描繪的,但是宇宙起源學家們卻尚未找到真正的證據,因為宇宙在形成伊始的高能狀態的數據無法被測試,而這一理論成立與否需要宇宙形成初期所產生的反物質等物質,而這類物質一直都還沒有找到。
大爆炸是一個以能量為核心的理論,但大爆炸和之後的膨脹作用為什麼產生,到目前為止雖然可以被正確推導,但卻不能被證明一定是對的。對於一些科學家來說,膨脹理論是宇宙大爆炸模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個復雜的組成部分是整個理論成立的主要支撐點。
普林斯頓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保羅·斯坦華德說:我們相信宇宙中存在反物質和暗物質,因為我們已經提出了大爆炸理論,也提出了宇宙膨脹理論,我們希望這個理論模型成立,於是我們設想存在這種證據,但事實上到目前為止我們一直都還沒有找到反物質和暗物質。
斯坦華德博士說:最頭疼的事情是當你確立了一個理論之後你又有了新發現,那麼以往的理論往往就要做相應改變,最難的事情是你要在多大的程度上解釋模型和你要在多大的程度上人為地設計模型,這個我們目前還難以把握。
長生不老的宇宙
最近的一種解釋宇宙起源的學說是宇宙的影子膜模型,這種理論認為宇宙不是只產生了一次,而是鳳凰涅磐般地反復在誕生和毀滅的循環里輪回,宇宙中不同的部分就像樹木的分枝,它們每一萬億年互相碰撞作用一次,在大爆炸中形成新生的宇宙。
科學家認為這一理論不僅可以解釋宇宙膨脹現象,還可以解釋反物質和暗物質等物質的秘密,這一理論描繪的宇宙是可以不斷反復再生的,而即便是宇宙中最老的天體,也不過是轉瞬即逝的火花而已。
宇宙的真實起源會和我們的某一種設想吻合嗎?希望科學的發展可以使我們越來越接近真實的答案,但是求索的代價就是,也許有一天我們會發現我們先前關於宇宙的認識是完全錯誤的。我們還是希望不要這樣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