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蒙氏閱讀9水教案
設計教學過程,關鍵是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使之與教學內容相統專一,這是一篇教案的屬靈魂.為此,應首先了解各種教學方法的職能.
某一種教學方法適用於某種教材、某些學生特別有效,而對另一些內容或學生可能效果不佳.因而在選擇教學方法時要明確教學方法的職能.Ю·К·巴班斯基對各種教學方法合理運用的時機進行了歸納.
② 蒙氏識字小溪教案 小溪水,嘩嘩流,流到哪打江里。
片斷一:
師:小朋友,你看到過大海嗎?說說你眼中的大海。
出示:( )的大海
生1:藍藍的大海。
生2:美麗的大海。
師:大海真的很美,不過老師今天要帶你們去另外一個地方。讓我們輕輕地走近它,帶上你的小眼睛和小耳朵哦。
出示小溪的視頻。
師:你看到了什麼?
生交流:小溪
評析一:
「導入教學的實質是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導入教學的特徵在於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擴大學生的學習需求,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性。」 《有效教學藝術》 當初設計教案時,關於如何導入課文,我琢磨了很久。一年級的兒歌短小有趣,學生們通過預習,大部分都能背誦。有時候,老師還沒出示課題,學生們都已脫口而出。為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激活他們的學習思維。我從他們比較熟悉的大海入手,讓他們說說自己眼中的大海。再帶他們去欣賞小溪,並用多媒體的方式呈現,既直觀又形象。讓孩子們彷彿覺得自己來到了小溪邊,有種身臨其境的感受。看著他們一雙雙好奇的眼睛,我就帶領學生學習《小溪》這首兒歌。
反思:
利用視頻導入課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正如姚敏老師所提議的應該充分利用這個視頻。指導朗讀兒歌的時候,可以再播放這段視頻,讓學生對小溪有更深刻的印象,讀得更有感情。後來讓學生自己編兒歌的時候,可以再用視頻,通過視覺,聽覺的感官刺激,引導學生想像秋天的小溪是怎樣的,這樣學生說起來也會容易些。
片斷二:
師:冬天的小溪是怎樣的呢?
生:滑溜溜,亮晶晶的。
師:什麼叫做「滑溜溜」?
生:很滑很滑的意思。
師:老師這里有個水晶球,誰想來摸一摸,然後告訴大家什麼感覺?(出示水晶球)
生1:很滑的。
生2:滑溜溜的。
師:這就叫做「滑溜溜」。還有什麼東西是滑溜溜的?
生1:玻璃
生2:鵝軟石
生3……
師: 看露珠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耀眼的光芒,我們可以說「 亮晶晶的露珠」.還有什麼東西也可以用「亮晶晶」形容?
生1:亮晶晶的星星。
生2:亮晶晶的鑽石。
生3:亮晶晶的水晶球。
師:說得真好。「亮晶晶」和「滑溜溜」都是ABB的詞語。你還能說幾個相似的詞語嗎?
生:嘩啦啦
……
評析二::
擴大學習需求能幫助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且學習內容不只局限於課本,而是基於書本,活於書本,寬於書本。「滑溜溜」和「亮晶晶」不僅可以形容冬天的小溪,還可以形容其他事物。好的詞語不僅要教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學會用。學生能結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說出亮晶晶的星星等,這就是一個理解,積累,內化和運用的過程。
反思:
可能ABB的詞語對一年級學生而言,有點難度。但是這類詞語比較實用,也容易記憶。因此先讓學生有個初步的概念,在之後的教學中可以通過反復的鞏固、積累,加深學生的印象。
總結:
《小溪》是一首簡短而有趣的兒歌,描繪了冬天和春天裡小溪的景色。考慮到孩子們對於小溪的認識不多,因此從他們熟悉的大海著手,再引出小溪,告訴他們兩者的區別。然後用多媒體呈現小溪,讓學生有個感性認識。導入教學的魅力在於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擴大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達到最佳的學習狀態,而我正在不斷地朝這方向努力。
③ 蒙氏日常生活小吸管轉移水四歲半教案
這個課程沒有見過
你在哪裡發現的
可以去找找
④ 蒙氏展示掃的工作教案
工作名稱:倒谷類
器材准備:一個托盤、二個同樣的款式的小水罐、在右邊水罐裝3/4容量的谷類。
示範步驟:
1、邀請孩子:「某某請你和我來做一項新工作好嗎?
2、老師和幼兒一起走到工作台前.
3、老師向幼兒介紹工作名稱:「我們今天來做一項新工作----倒谷類。請你拿托盤。」
4、幼兒拿托盤,兩手的三指握住托盤的邊緣,手臂於身體成90度角,貼住身體。
5、幼兒和老師走到桌前。
6、幼兒把托盤放到桌上。
7、幼兒和老師每人各雙手扶住椅背,提起椅子,倒退一步左右。
8、然後輕輕放下後邊靠腳的椅子腿,再輕輕放下前邊的椅子腿。
9、走到椅子前,老師和幼兒一起坐下。
10、老師示範(一)
11、倒谷類(1)右手三指握住水罐的把手,左手托住水罐底部。
(2)提起水罐,對准另一水罐的罐口中心,傾倒谷類。
倒完後檢查一下看谷類是否全部倒空,沒有米粒。
(3)把右手拿的水罐輕輕放下。
12、轉動托盤,使有谷類的水罐,位於右手邊。
13、老師示範(二)
倒谷類(1)右手三指握住水罐的把手,輕輕提起。使水罐懸空
左手三指握住另一水罐的把手,輕輕提起使水罐懸空。使兩個水罐的高度成為一上一下。
(2)提起水罐,對准另一水罐的罐口中心,傾倒谷類。
(3)傾倒時。盡量不要撒出穀子來。
(4)右手拿的水罐,輕輕的放在托盤上靠左邊的位置。
(5)左手拿的水罐,輕輕放在托盤上靠右邊的位置。
(6)轉動左邊的水罐,使水罐的把手朝向左邊。
(7)轉動右邊的水罐,使水罐的把手朝向右邊。
14、幼兒和老師站起來。
15、幼兒和老師雙手扶住椅背,提起椅子,把椅子放到桌子下面。
16、先輕輕放下後邊靠腳的椅子腿,再輕輕放下前邊的椅子腿。
17、幼兒雙手三指握住托盤的邊緣,手臂於身體成90度角,貼住身體。
18、幼兒走到工作台前,把托盤放回原位。
工作目的:
1、為預備後來倒水的工作奠定基礎。
2、強化孩子手指和手腕的力量。
3、訓練手和眼睛的協調能力。
關鍵點:
1、避免兩個水罐和托盤之間發生碰撞,產生聲音。
2、避免有谷類撒出來。
⑤ 蒙氏有把一對一倒豆子教案
一、活動目標
1、能安靜地聽樂曲,感受音樂的抒情旋律。
2、樂意用動作、歌曲、表情,表達對外婆的喜愛之情。
3、在說說、唱唱、跳跳、玩玩中,拓展幼兒的語言智能、肢體運動智能、人際交往智能。
二、活動准備
准備外婆頭飾一個,音樂CD、CD機。
三、活動過程
(一)問答游戲,引出話題:老師問,幼兒答。《組織形式靈活性》
(二)談話:
1、你們都有外婆嗎?外婆住在什麼地方?
2、你去看外婆嗎?你是坐什麼車到外婆家的?
3、有一個寶寶他也要到外婆家,我們來聽聽他是怎麼去外婆家的?《活動過程問題情景性》
(三)欣賞歌曲:
1、CD機里的寶寶是怎麼去外婆家的?
2、你們乘過船嗎?乘船的時候船是怎麼搖擺的?(請幼兒做做搖船的摸樣)
3、寶寶搖著船,到了什麼地方呢?我們來仔細聽一聽!
4(欣賞音樂後提問)橋是什麼樣子的呢?你們有什麼好辦法搭一座橋?
5、聽音樂搖船、搭橋去外婆家。(幼兒根據音樂的變化來做不同的動作)
(個別能力強的:老師也想跟你一起去看外婆,這只船太小,能不能造得大一點,讓老師也能乘)《學習要求針對性》《以上幾個環節體現了遞進性》做讓幼兒動腦筋做船、搭橋體現《教學方法的探索性》有外婆《體現環境》(聽音樂幼兒在聽覺感受)(幼兒做動作有了動作感受)
⑥ 蒙氏科學讓幼兒愛上喝水教案
設計意圖:喝水對幼兒的身體健康成長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很多幼兒即使是天氣炎熱時都不主動補充水分。有些幼兒雖然口渴了會主動找喝的,但在家中往往更傾向於選擇喝甜甜的飲料,而非白開水,因此我們設計了該活動。首先,從幼兒的體驗入手,讓幼兒在鍛煉後飲水,感受口渴時喝水的舒適。其次,引導幼兒通過觀察自然角種植的...植物,切實體會喝水的重要性。 目標: 1、 知道人每天都要喝水,想喝水時會主動去喝。 2、 懂得白開水是最好的飲品,在日常生活中能主動喝白開水。 准備: 1、 自製PPT、兩盆洋花蘿卜(一盆因澆水發芽,一盆因沒有澆水而乾枯) 活動前,教師帶幼兒進行實驗 師:現在嘴巴有點渴了,我想喝水了。你們也喝點好嗎? 2、 延伸活動:探究,觀察同樣光照下的兩盆洋花蘿卜,每天帶幼兒給一盆澆水,另一盆不澆水。 過程: 1、 感知討論,了解水對身體生長的重要性。 (1) 通過回憶激活已有體驗,感受口渴後喝水帶來的舒適感。 師:玩過游戲之後,你們感覺嘴巴有點怎麼樣? 師:喝了水之後有什麼感覺? 師:喝了水之後我們就不渴了,身體舒服多了。 (2) 觀察洋花蘿卜,了解缺水後的後果。 師:這里有兩盆洋花蘿卜,一盆因澆水發芽、長葉,一盆因沒有澆水而乾枯。請你仔細看一看、猜一猜為什麼? 師:看看它們的泥土是怎麼樣的?(一干一濕) 師:原來,蘿卜沒有水喝就會枯死,就發不了芽、長不了葉。人也像蘿卜一樣離不開水,我們只有每天多喝水才能長高、長大。 2、了解什麼時候應喝水、哪些水不能喝? (1) 觀察圖片,了解鍛煉後、外出遊玩時、洗澡後等情況下人會想喝水,睡覺起床後也會想喝水。口渴了不喝水會很難受,小朋友想喝水的時候可以自己喝水。 (2) 了解有些水不能喝。 師:(出示圖片):這些地方的水我們能喝嗎:為什麼? 師:池塘里的水、自來水、井水這些水看上去清清的,但是都是不能直接喝的,因為水裡有細菌,只有燒開了才能喝。我們保溫桶里的水是燒開的,所以可以喝。 3、 通過保健醫生的講解,了解白開水是最好的飲品。 師:口渴的時候你最想喝什麼?為什麼? 師:到底喝什麼對小朋友的身體是最好的?我們來聽聽保健醫生是怎麼說的? 師:小朋友喜歡喝的可樂、雪碧等飲料里加了好多的東西。喝起來甜甜的,是因為裡面放了很多的糖,這對我們的牙齒不好,容易讓我們產生蛀牙。聞起來香香的,是因為裡面加了很多的香精;看上去紅紅的、綠綠的很漂亮,是因為裡面加了很多的色素。這些香精、色素其實對我們的身體有害。只有白開水才是對身體最好的,最有利於健康的。 4、 評選「喝水小寶貝」。 師:知道口渴了要喝白開水,想喝水的時候會自己去喝,就能被評為「喝水小寶貝」。 師:你們想不想當「喝水小寶貝」?那你要記得口渴了要喝白開水,想喝水的時候自己去喝水。 (1)、製作:今天「你喝水了沒有」的記錄表貼在保溫桶旁,請幼兒每次喝水後用印章記錄在自己的標記後,周五評選「喝水小寶貝」。 ( 2)、家園配合,提醒幼兒口渴時喝白開水,少喝飲料,養成健康飲水的習慣。
⑦ 蒙氏大針管吸水的教案
定途徑傳播到另一個宿主,使之產生同樣的疾病,故稱可傳染性疾病,簡稱傳染病。此種疾病在人群大量傳播時則稱為
⑧ 蒙台梭利教具中倒水的環節在和小朋友演示的時候 水必須倒完嗎
蒙台梭利教具中倒水的環節在和小朋友演示的時候 水必須倒完嗎?這個不知道哦
⑨ 蒙氏教育洗杯子教案
活動目標:
1、認識自己的毛巾、杯子標記圖、知道自己放毛巾、杯子的地方。
2、學慣用普通話說出毛巾、杯子的名稱,並能學說一句簡單的話「我是我的××」。
3、教育幼兒講衛生、不亂用他人物品。
活動准備:
1、各種小動物形象標記圖,每人兩張(同樣的)
2、錄音機、磁帶(肉錄「找朋友」音樂)
3、教師在貼標記圖處點一圓點,作為貼標記圖的位置。
活動過程:
一、認識標記圖
1、老師出示標記圖,請幼兒從中選一種動物做朋友(兩張)。老師說:「每個小朋友都找到一個小動物做朋友,告訴大家誰是你的好朋友?」請幾個幼兒舉圖說一說,並讓同組的幼兒互相看看、說說:「這是××,它是我的好朋友。」老師巡迴幫助指導。
2、分組游戲:每人將標記放在桌子的中間,幼兒一邊繞本組桌子一邊隨音樂唱「找找找,找朋友,找到我的好朋友,敬個禮,握個手,你是我的好朋友!」歌唱完,每人找到自己的標記圖。(玩兩遍)。
二、確定毛巾、杯子位置
1、出示毛巾,問幼兒:「這是一塊什麼?毛巾有什麼作用」,(啟發幼兒說出:能擦手,能洗臉等)。
2、出示杯子,問幼兒:「這是一隻什麼,杯子有什麼用?」(啟發幼兒講出:可以喝水、喝牛奶等)
3、老師提出:「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塊毛巾,一隻杯子,放在一起隨便拿用很不衛生,容易染病。誰有好辦法讓小朋友找到自己的毛巾、杯子?」(啟發幼兒說出把好朋友貼在旁邊作標記。)
4、請幼兒把兩張杯子標記圖分別貼在毛巾、杯子旁的圓點處。
5、請幾位幼兒說說自己的毛巾、杯子在哪裡?把好朋友貼在哪裡?並指給大家看。問和這些幼兒同組的小朋友,他說的對不對。
6、幼兒手指自己的毛巾和杯子,說出:「這是我的毛巾」,「這是我的杯子」。
三、小結:以後小朋友要用毛巾、要喝水,就到你自己的好朋友這里來。找好朋友時,注意要仔細看清楚,不要找錯了,要用自己的毛巾和杯子。
活動延伸:
游戲活動。如「快快找到好朋友」。游戲時比比誰最先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可在毛巾處,也可在杯子處。)
日常教育活動滲透:
日常生活談話、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動物朋友喜歡吃什麼,長得什麼樣等。
家園配合:
1、讓幼兒從動物標記圖中找到自己的動物朋友,並帶回家放在自己的毛巾、杯子處。
2、請家長向孩子介紹「動物朋友」的習慣或特徵。
3、在「家園聯系欄」內談毛巾分杯杯必要性。
4、要求幼兒在家裡也能做到分巾、分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