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倡導泛愛主義的教育思潮的德國教育家是誰
泛愛主義教育
ecation ofphilanthropists
18世紀後期在德國興起的一種教育思潮。因其主要代表人物.B.巴澤多所創辦的泛愛學校而得名。
當時德國一些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在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在文化領域展開了反對封建思想束縛的狂飆突進運動。泛愛主義教育的出現便是這一思潮在教育上的反映。
1768年,巴澤多在J.- J.盧梭著作《愛彌兒》的影響下,發表《為學校、學科及其對公眾福利之影響,敬向志士仁人呼籲書》,要求由國家管理初等教育,強調編寫出版包括各個學科基礎知識和適合教學的初級課本的重要意義。呼籲書得到德國上層社會和一些知名學者如I.康德、J.W.von歌德等人的贊同和支持。1774年,巴澤多在安哈爾特- 德紹創辦一所新型學校,命名為泛愛學校。該校試圖以人類互愛的精神和人文主義世界觀教育兒童,使其成為幸福的、身體健康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所收兒童不論貧富貴賤、不分宗教信仰。學校設有1個寄宿兒童班、2個幼兒班和1個較大年齡的兒童班。課程側重於自然科學、實用技術、語言課和體育。教學上採用J.A. 誇美紐斯、盧梭的直觀原則以及對話、游戲和參觀等方式。
學校開辦後引起社會的廣泛注意。J.H.卡姆佩、C.G.薩爾茨曼、E.C.特拉普、 F.E.von羅霍等教育家先後在校擔任教學和管理工作。1777年,卡姆佩仿照泛愛學校的模式,在特里頓創辦了又一所新型學校。1784年,薩爾茨曼在哥達附近的斯內普芬塔爾開辦第三所泛愛學校。
泛愛主義教育宣揚泛愛思想和人道主義,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幸福、健康、對社會有用和能促進人類幸福的人。主張由國家管理和監督學校教育,以擺脫教會的控制和教派斗爭的影響。認為智育的目的在於發展兒童的智力,主張學習廣泛、實用的知識。重視啟發兒童的主動性,使學習變得有趣而令人愉快。要求對兒童進行以愛國主義精神和人類互愛為基本內容的道德教育,培養兒童具有溫良、謙遜的態度。強調進行軍事體育訓練,以促進兒童身體的發展。泛愛主義教育思想對德國初等教育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並對J.H.裴斯泰洛齊等教育家的思想與實踐給予了直接影響。
⑵ 什麼是新人文主義,泛愛教育運動
樓主大概問的是德國洪堡教育改革時期。我剛剛查到資料,因為是PDF版,不清楚書名和內作者,就不標明了容。
泛愛主義學校運動是法國資產階級反對封建的啟蒙教育運動,以學習、移植盧梭教育思想為宗旨,主張熱愛兒童,讓兒童自由發展。代表人物是巴西多。泛愛主義學校以戶外活動和游戲為重要課程。
新人文主義運動與泛愛主義學校運動相呼應,是德國新興資產階級的革命願望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應。它打著學習和發揚古希臘文化一切珍貴和有用東西的旗號,被稱為第二文藝復興運動。
⑶ 泛愛主義教育運動是怎樣發出的
18世紀下半期,當英、法、美的產業革命、政治革命震撼舊世界的時候,德國仍然是政治上四分五裂,經濟上落後的國家,法國的啟蒙運動給德國以強大沖擊,教育改革便應運而生了。18世紀後期德國出現了一種新的社會教育思潮——泛愛主義。泛愛主義教育的代表人物是巴澤多(Basedow,1724年—1790年)。巴澤多深受盧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影響,曾著書大力宣傳盧梭的教育觀,並呼籲按照盧梭的教育原則創辦新學校。1774年巴澤多按自己的教育理想在德國東部德騷創辦了一所學校,被稱為「泛愛學校」。其目的是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培養對人類的廣泛的愛,「泛愛主義」因而得名。泛愛學校在教學內容上擴大了各科實用知識的范圍,重視體育和勞動教育。所有的學生都要學習木工、鏇工、制圖和農事。巴澤多還編印了《初級讀本》,讀本匯集了有用的人文、自然科學知識,配有插圖100頁,作為兒童的初級教材。學校生活順應兒童的天性,廢除「小大人」的培養方式,強調應把兒童看作是兒童而不是成人,教學時注重實物、語言的學習,採用談話、圖片、游戲、演劇等方式進行,算術注重心算,地理的教學採用由近及遠的方法。本族語的學習在學校中居於重要地位。泛愛主義者和盧梭一樣,認為兒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強調尊重兒童個性,反對束縛兒童自由,絕對禁止體罰。
泛愛學校的新氣象受到社會的欣賞,很多人來學校參觀,康德曾對泛愛學校做過很高的評價。在巴澤多等人的思想影響下,德國各地辦了很多類似的學校,一時形成一種運動。後來泛愛學校的教師散布到歐洲各地,使泛愛學校的影響擴及法國、瑞士等許多國家。
⑷ 泛愛學校是如何產生的
18世紀後期德國來出現了一種自新的社會教育思潮——泛愛主義。泛愛主義教育的代表人物是巴澤多(Basedow,1724年~1790年)。巴澤多深受盧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影響,曾著書大力宣傳盧梭的教育觀,並呼籲按照盧梭的教育原則創辦新學校。1774年巴澤多按自己的教育理想在德國東部德騷創辦了一所學校,被稱為「泛愛學校」。
⑸ 德國近代教育制度
17、18世紀的德國在政治和經濟上都遠遠落後於英、法兩國。由於封建割據,教派爭斗,資本主義發展相當緩慢。德國的資產階級勢單力薄,不敢像英、法兩國的資產階級那樣起來革命,而是屈從於封建勢力。18世紀70年代,受法國啟蒙運動的影響,德國教育界出現了泛愛主義,擁護盧梭的思想,注重兒童的自由發展,並開展了廣泛的教育活動。18世紀末至20世紀初,新人文主義運動在德國興起,古希臘文化和一切有用的東西受到推崇,促進了德國文化、藝術、教育的發展。19世紀初的普魯士與法國戰爭對德國的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教育開始經歷改革。1871年,德意志帝國宣告成立,德意志終於完成了統一,德國的經濟、教育等開始步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到20世紀初,德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資本主義強國。 從17世紀到19世紀中期,德國在政治和經濟上都要落後於英國和法國。德國境內小邦林立,長期的封建割據使德國資本主義發展相當緩慢,資產階級具有很大的軟弱性和妥協性,隨著工人階級力量的日益壯大,德國資產階級更是不敢進行反對封建貴族的革命斗爭。這是德國國內形勢的顯著特點。當然,整個歐洲政局的發展和變化,也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德國教育的發展過程。
一、強迫義務教育
德國最初的學校教育和宗教改革運動密切相關。首先從德國開始的宗教改革使新教教派在德國(特別是在其北部)占絕對優勢。從路德派到虔信派,基於對新教勢力擴展的需要,都十分重視教育工作。受路德(1483-1546)思想的影響,得意志境內各邦從16世紀中期開始先後頒布普及義務教育的法令,使德國成為近代西方國家中最早進行普及義務教育的國家。
1559年,威丁堡頒布了強迫教育法令,規定國家在每個村莊設立初等學校,強制家長送子女上學;1580年,薩克森也頒布了強迫教育法令;1619年,魏瑪頒布的教育法令規定,8到12歲的兒童都要到學校讀書。在眾多頒布強迫教育法令的公國中,普魯士的教育法令最為突出。普魯士於1794年頒布的《民法》中列有學校教育條款,明確規定:各級學校(包括大學)均系國家機構,管理和教育青年是國家的職責,學校要給學生以有用的知識;學校的設立必須經國家允許;所有公立學校都要受政府的監督,政府隨時可以派人對學校進行視察、督導。《民法》還規定:即使仍由教會辦理管轄的學校,或由政府和教會共同管轄的學校,也必須按照國家即定的立法行事,如遇爭執,決定權在政府。《民法》雖然不是專門的教育法規,但在德國,一般把它視為普魯士世俗教育的"大憲章"。此外,普魯士的幾任國王先後多次頒布教育法令,詳細規定了國家辦學、強迫義務教育、學校課程、辦學經費、教師、家長責任等方面的具體要求和措施。雖然其中的許多法令並沒有被很好地執行,但它們表明了德國近代教育的世俗化特點。
二、文科中學和實科學校
在17-18世紀,德國中學的主要形式是文科中學,它相當於英國的文法學校或公學,17-18世紀是文科中學古典色彩最濃的時期。文科中學是完全反映貴族要求的一種學校,只有貴族子弟才能上這種學校,其主要任務是為升學做准備,使貴族子弟以後成為社會上層職業者,如醫生、律師、牧師和官吏等。文科中學與初等學校無直接關系,早在17世紀以前就形成了這樣一種不成文的法規,到初等學校受教育,是勞動者子弟的義務,而上文科中學學習則是王公貴族們的專權。只有文科中學的學生才有權升入大學,所以文科中學和大學有著直接的聯系,文科中學的任務就是為大學輸送新生和為政府培養訓練一般的官員。
由於工商業的發展和近代科學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在18世紀初德國就已經出現了與文科中學相對的實科中學,並逐漸得到發展。實科中學的發展是因為德國的資本主義發展雖然比較緩慢,資產階級也較軟弱,但工商業仍有所發展,貴族獨享中等教育的現象對資產階級的成長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都極為不利,而且專門訓練貴族子弟的文科中學,也根本不能適應和滿足工商業對教育發展的要求,而實科中學正是適應這種社會需要而產生的,它既具有普通教育的性質,又具有職業教育的性質,是一種新型的學校,因而發展較快。1659年,虔信派教徒弗蘭克(1663-1727)在哈勒開辦了一所國民學校,以實科內容和直觀方法進行教學,以後又創辦了科學學校。1708年,虔敬派的席姆勒(Christopher,1669-1740)創辦了"數學、機械學、經濟學實科學校",教育內容除宗教外,還有數學、物理學、機械、天文、地理、法律和制圖等。在這些科目的教學中採用直觀教學法,利用繪畫、圖表、標本和模型等直觀教具,以求增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1747年,赫克(1707-1790)在柏林開辦了"經濟學、數學實科學校",是德國第一所正式的實科中學。在這所學校里,學生先在預備班裡學習,然後各按志願選擇一項專科,如幾何、建築、物理、商品製造、貿易或經濟等。該校著有成績,還附設了工藝學習班和師訓班。此後,德國實科學校一直延續下來,到19世紀逐漸成為德國教育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實科學校的出現,揭開了文科中學與實科中學斗爭的序幕,也體現了新的自然學科與舊的古典學科的較量,反映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封建的生產方式的斗爭,加強了科學與教育的聯系,對文科中學的發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但在整個18世紀,實科中學的力量較之文科中學要弱小得多,它的社會地位比文科中學也要低得多。
三、泛愛主義教育
18世紀70年代,德國出現了以泛愛主義為宗旨、創辦"泛愛學校"的教育運動。"泛愛派"的創始人巴西多(1724-1790)根據法國教育家盧梭的教育思想,提出教育應培養學生博愛、節制、勤勞等美德,教育過程中應該注重實用性和兒童興趣,反對壓抑兒童發展的經院主義和古典主義教育,強調教育的最主要任務在於增進人類現世的幸福,培養掌握實際知識的健康、樂觀的人。和盧梭一樣,泛愛主義者認為兒童的天性是善良的,他們要求教育者熱愛兒童,讓兒童自由地發展,他們還重視體育,認為健康的身體是兒童心智發展 的必要基礎。因此,在泛愛主義者所辦的學校中,戶外活動佔有重要地位。巴西多還提出寓教育於游戲中的進步教育主張,並呼籲社會捐資助學。在教學上,泛愛主義者重視發展理性,重視現代語和自然科學知識。1774年,巴西多在德騷創辦了一所"泛愛學校",實踐他的教育主張,泛愛學校招收6到18歲的學生,對其中准備培養成師資的那部分學生免收學費。這所學校雖然只存在19年,但在改變德國封建教育方面產生了良好的作用。在它的影下,當時德國還開辦了另外一些泛愛學校,這些學校主要教授實科知識、本國語、外語、體育、音樂、舞蹈等科目,在教學過程中採用"適應自然"的方法,以直觀性原則為依據,通過對話、游戲和參觀等方式,培養兒童的智力,讓兒童主動地學習。
為了宣傳自己的思想,泛愛主義教育家們還寫作、出版了一些教育著作。1770-1774年間,巴西多出版了小冊子《初等讀物》。這是與誇美紐斯的《世界圖解》相類似的帶有插圖的兒童讀物,在當時很受贊揚和歡迎。在此期間,他還編寫了《教育方法手冊》。另外,後來開辦泛愛學校的薩爾斯曼在1774-1881年也著有三部通俗教育書籍,分別批評當時教育的弊病,闡述了新教育的要求及師資培養等問題。這對推動泛愛學校的發展以及資產階級進步教育思想的傳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洪堡德教育改革
19世紀是德國社會和教育進行重大變革的發展時期。1806年,普魯士戰敗,促使德國進行多方面的改革。在新人文主義的推動下,德國調整、改組了教育領導機構,接著對各級學校進行了整頓和改革。在教育改革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是洪堡德(1767-1835),他是新人文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當時任德國教育部的部長。他依據新人文主義的教育思想制定了包括學制、課程、考試、教法、學校管理和師資培訓在內的一系列改革方案。
四、洪堡德教育改革
19世紀是德國社會和教育進行重大變革的發展時期。1806年,普魯士戰敗,促使德國進行多方面的改革。在新人文主義的推動下,德國調整、改組了教育領導機構,接著對各級學校進行了整頓和改革。在教育改革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是洪堡德(1767-1835),他是新人文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當時任德國教育部的部長。他依據新人文主義的教育思想制定了包括學制、課程、考試、教法、學校管理和師資培訓在內的一系列改革方案。
在初等教育上,他認為初等教育的目的是發展學生的理性,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培養學生的宗教情感,為進一步的學習做准備。在學科內容上,他減少了宗教神學課,增設了實用知識的學科,如博物、史地、自然常識,使學生能學到廣泛的、有用的文化知識。在教學方法上,廢除體罰和死記硬背,採用實物直觀教學,這樣有助於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洪堡德還特別注意小學師資的數量和質量,改進和提高了師資培訓工作。他一方面從瑞士邀請了裴斯泰洛齊的學生席勒(1774-1847)到普魯士辦師范學校,另一方面還派譴18名教師到瑞士向裴斯泰洛齊本人學習,以便在德國發展師范教育,培養小學師資。在此期間,先後到瑞士向裴斯泰洛齊學習的赫爾巴特、福祿倍爾等人,他們都從不同角度尋找改進教育的途徑。18世紀初,德國就已經建立了師范學校,去瑞士學習的人回國後,按照裴斯泰洛齊的辦法又開辦了許多師范學校,到19世紀20 年代至30年代期間,德國的師范教育因受裴斯泰洛齊的影響有了較大的發展。第斯多惠就是直接接受裴斯泰洛齊的思想在德國辦師范教育的一個著名的教育家。此間,德國師范學校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培養,師范生的學習科目范圍較廣,包括德語及文學、數學、地理、歷史、自然、物理、教育學科(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等),也包括神學課,在教學上也採用了一些積極的方法。師范教育的發展提供了較多具有一定基礎的小學師資,促進了小學教育的發展和提高。
在中等教育上,洪堡德的改革使文科中學的辦學方向、課程內容、教學方法以至教師的質量,都有了較大的起色。1810年制定的中學教育計劃削減了古典學科的內容,把語文、數學作為基礎課程,還增加了地理、歷史和自然科學的科目。這樣,教學內容由單純的古典主義變為具有多方面的性質,古典中學比較接近於實際生活。此外,洪堡德在改革中規定,凡是要擔任中學教師的人必須通過國家考試,合格的給以中學教師稱號。這項考試由國家委託大學辦理,考試科目和要求都以大學為訓練中學教師所開設的課程作為依據和標准。這改變了文科中學教師只能由神學家、牧師擔任的現象,打破了文科中學對僧侶依賴的局面,因為在此以前,文科中學的教師一般都是由大學神學科畢業和准備從事牧師職務的神學者擔任的。
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德提出了學術自由的原則、教學與研究相結合的原則。 1810年,洪堡德在一些同事的幫助下創建了柏林大學,採用新的辦學思路和計劃,把著眼點放在高深的專業研究和科學學術水平的提高上。在教學方法上,設講座,不用死記硬背,重視教授的演講,提倡師生的獨立研究和對學術方面的建樹及貢獻。在此基礎上,很多新大學都仿照柏林大學的模式先後建立起來,如波恩大學、慕尼黑大學等等。原來留存下來的大學也盡力仿照新大學進行一定的改變。洪堡德提倡的大學辦學方向,對美國高等教育的改進和提高,有很大的影響。
⑹ 什麼是泛愛主義
泛愛主義指泛愛主義教育。
泛愛主義教育是18世紀後期在德國興起的一種教育思潮。因其主要代表人物J.B.巴澤多所創辦的泛愛學校而得名。
當時德國一些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在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在文化領域展開了反對封建思想束縛的狂飆突進運動。泛愛主義教育的出現便是這一思潮在教育上的反映。
(6)泛愛教學擴展閱讀:
泛愛主義教育思想對德國初等教育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並對J.H.裴斯泰洛齊等教育家的思想與實踐給予了直接影響。
泛愛主義的許多觀點雖然並非巴斯多等人所首創,而且其中也有謬誤,但是在當時的德國它起到了反對封建教育、傳播資產階級進步思想的歷史作用。
泛愛主義目的:
泛愛主義教育家如巴西多(J.Basedow)、薩耳士曼、堪比等認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增進人類的現世幸福,培養掌握實際知識、具有泛愛思想、健康、樂觀的人,因此德育、體育、勞動教育、現代語和自然科學知識受到重視,採用讓兒童自由發展的教育方式,注重實物教學。
他們熱愛兒童、肯定兒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反對經院主義、古典主義教育,禁絕體罰。 1774年,巴斯多在德梭(Dessou)創辦了一所「泛愛學校」,貫徹他的教育觀點,得到康德的聲援。
泛愛主義教育家們還通過他們的著作廣泛宣傳泛愛主義,巴斯多所著《方法論》成為康德講授教育學的課本。在他們的影響下,泛愛學校在當時的德國不斷涌現,竟形成一種運動。
⑺ 泛愛和博愛的區別
是近同義詞,根據語境而用。
泛愛釋義:1.猶博愛。2、朋友的代稱。
泛fàn〈副〉假借為氾。廣泛,普遍。
如:泛利(廣泛施利)、泛涉(廣泛涉獵)、泛采(取材廣泛)、泛廣(廣泛,普遍)、泛觀(縱觀,廣泛地瀏覽)
泛愛詳解:
亦作「氾愛」。亦作「泛愛」。
1.猶博愛。
《論語·學而》:「泛愛眾,而親仁。」
《莊子·天下》:「氾愛萬物,天地一體也。」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八:「多情乃佛心,泛愛真君子。」
2、朋友的代稱。
晉 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詩:「廣筵散泛愛,逸爵紆勝引。」
唐 杜甫 《奉贈李八丈曛判官》詩:「所親問淹泊,泛愛惜衰朽。」 仇兆鰲 注引 趙汸 曰:「泛愛,出《論語》。 殷仲文 詩:『廣筵散泛愛』,遂以為朋友之呼矣。」
博愛釋義:1.平等遍及眾人的愛心。2.廣施愛心。
引證解釋:
博愛,謂廣泛地愛一切人。
《說苑·君道篇》載師曠言雲:「人君之道,清凈無為,務在博愛,趨在任賢,廣開耳目,以察萬方,不固溺於流欲,不拘系於左右,廓然遠見,踔然獨立,屢省考績,以臨臣下。此人君之操也。」
三國 魏 曹植 《當欲游南山行》:「長者能博愛,天下寄其身。」
博愛是一種寬容,不少人都把「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作為座右銘,因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即使是聖賢也應「一分為二」。所以要容納和善待所有的學生,接受每一位成長和發展中的兒童少年。要善於體諒、理解有過錯或不良行為的學生。所以出現過錯,問題原因不全在學生自身,常常是成長環境使然,可以通過環境的改變和認識的改變逐漸得到解決。要特別關注弱勢群體子女的教育,讓貧困家庭、流動人口、不完整家庭的子女能平等地受到良好教育,有平等的競爭起跑線,這是全面推進小康社會的必要條件,這一要求應該貫穿教育教學的全過程。
博愛是實際行動,是教育者的模範行為,通過教師的眼神、表情、語言、聲調、動作來體現,課上、課下、校內、校外概莫能外,這些發自內心的虔誠尊重和珍愛,不是表演,不是敷衍,是真情的自然流露。靠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堅守的博愛氛圍,造就有博愛精神的新一代。
博愛是一種價值觀,基礎教育階段中要著眼學生的發展,遠離「篩選」和「甄別」,人的潛能只有在和諧的環境中釋放發展,創設適合每一位兒童少年健康成長的環境,讓他們能互相交流、砥礪,能各展所長,讓學生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樹立信心和理想,這里沒有岐視沒有壓抑感。競爭是促上進的手段,不是所謂的「生存競爭,適者生存」。
博愛是耐力和毅力,兒童少年成長是個過程,是量的積累也可能出現反復,因此要持之以恆,堅韌不拔。
博愛是奉獻,要戰勝自私、小集團主義,也要超越人類中心主義,把道德范圍向自然界擴展,不向環境透支,不向後代舉債,面向未來,這是教育的內容,也是教育的目標。
總之,博愛是一種崇高的愛。
⑻ 什麼是泛愛主義教育運動
泛愛主義教育運動
18世紀下半期,當英、法、美的產業革命、政治革命震撼舊世界的時候,德國仍然是政治上四分五裂,經濟上落後的國家,法國的啟蒙運動給德國以強大沖擊,教育改革便應運而生了。18世紀後期德國出現了一種新的社會教育思潮——泛愛主義。泛愛主義教育的代表人物是巴澤多(Basedow,1724年~1790年)。巴澤多深受盧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影響,曾著書大力宣傳盧梭的教育觀,並呼籲按照盧梭的教育原則創辦新學校。1774年巴澤多按自己的教育理想在德國東部德騷創辦了一所學校,被稱為「泛愛學校」。其目的是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培養對人類的廣泛的愛,「泛愛主義」因而得名。泛愛學校在教學內容上擴大了各科實用知識的范圍,重視體育和勞動教育。所有的學生都要學習木工、鏇工、制圖和農事。巴澤多還編印了《初級讀本》,讀本匯集了有用的人文、自然科學知識,配有插圖100頁,作為兒童的初級教材。學校生活順應兒童的天性,廢除「小大人」的培養方式,強調應把兒童看作是兒童而不是成人,教學時注重實物、語言的學習,採用談話、圖片、游戲、演劇等方式進行,算術注重心算,地理的教學採用由近及遠的方法。本族語的學習在學校中居於重要地位。泛愛主義者和盧梭一樣,認為兒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強調尊重兒童個性,反對束縛兒童自由,絕對禁止體罰。
泛愛學校的新氣象受到社會的欣賞,很多人來學校參觀,康德曾對泛愛學校做過很高的評價。在巴澤多等人的思想影響下,德國各地辦了很多類似的學校,一時形成一種運動。後來泛愛學校的教師散布到歐洲各地,使泛愛學校的影響擴及法國、瑞士等許多國家。
⑼ 泛愛學校的目的和特點是什麼
泛愛學校的目的是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培養對人類的廣泛的愛,「泛愛主義專」因而得名。泛愛學屬校在教學內容上擴大了各科實用知識的范圍,重視體育和勞動教育。所有的學生都要學習木工、鏇工、制圖和農事。巴澤多還編印了《初級讀本》,讀本匯集了有用的人文、自然科學知識,配有插圖100頁,作為兒童的初級教材。學校生活順應兒童的天性,廢除「小大人」的培養方式,強調應把兒童看作是兒童而不是成人,教學時注重實物、語言的學習,採用談話、圖片、游戲、演劇等方式進行,算術注重心算,地理的教學採用由近及遠的方法。本族語的學習在學校中居於重要地位。泛愛主義者和盧梭一樣,認為兒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強調尊重兒童個性,反對束縛兒童自由,絕對禁止體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