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明朝滅亡的過程!!
明朝(英譯:Ming)(1368年—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族所建的封建皇朝,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即明太祖)建立。初定都南京,成祖(朱棣)時遷都北京。
明朝初年國力比較強盛,在明朝前期極盛時,北控內蒙古,西到新疆東部,東北控制了女真地區,西南方管轄雲南、貴州,南方建立了交郡。明朝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羈縻衛所制度和土司、土官制度。後來國力逐漸衰落,尤其到了後期社會矛盾尖銳,甚至激起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佔北京,崇禎帝自縊,明朝滅亡。但後來南明政權又延續了十多年,直到最後被清朝消滅
明朝歷史
元朝末期
元朝末期,朝政腐敗,國庫也日漸空虛。為了彌補財政虧空,元政府除了加重賦稅以外,還發行新鈔「至正寶鈔」並大量印製,致使嚴重的通貨膨脹,導致民不聊生。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政府征調農民和兵士十幾萬人治理黃河水患。黃河兩岸農民本已飽受災荒之苦,在治河工地上又橫遭監工的鞭打,被剋扣口糧,非常憤怒。於是,「治河」和「變鈔」就成為農民起義的導火線,導致紅巾軍起義的爆發。
明朝滅亡
明朝後期,統治腐朽。宦官魏忠賢專攬朝政,迫害異己、鎮壓人民。統治者不斷加重對人民的剝削,加上連年的災荒,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1628年,戰爭在陝北爆發,涌現了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幾十支起義軍。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糧」口號,深得農民擁護。1644年(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佔西安,建立大順政權。同年三月,佔北京,崇禎皇帝在景山自縊身亡,主宰中國的明朝至此滅亡。之後清兵入關,並打敗李自成的大順政權,進入北京。在北方,原明朝殘余勢力大多投降清朝或與清朝合作共同對抗起義軍;而在南方,忠於明朝的各種勢力建立了數個流亡政權,史稱「南明」,在隨後的十多年間被清朝逐一消滅。
❷ 明朝滅亡的經驗和教訓
有開始就有結束,這是自然的規律,即便如今日的美國之開明強盛,也有滅亡的一天。
❸ 明朝滅亡
1,直接原因: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軍攻克北京
2,社會原因:朝廷的腐敗等問題迫使農民起義
3,根本原因:生產關系的不可協調導致社會矛盾加劇
❹ 明朝是怎樣滅亡的
明朝作為封建王朝,留給我們太多的念想。自從明王朝悲情滅亡後,好些明朝遺民們,就常想不明白一個虐心問題:這大明朝,怎麼亡的這么突然?
如果瞧瞧明朝亡國前二三十年,即晚明大亂爆發前,明代萬曆晚期的中外史料,明朝的滅亡,實在是無比突然。萬曆晚期史料里的明王朝,還滿是豐富多彩的城鄉生活,紅紅火火的商品經濟。套明末清初遺民陸應暘的話說,那簡直讓人「好不感嘆思慕」。
而慕名而來的外國傳教士們,也是上岸就看花了眼,利瑪竇等外國學者們,更是驚呼「遠比歐洲富裕得多」。可就是這么個繁榮的世界,竟然轉眼就是內憂外患的戰火,直到山河變色,悲情滅亡。
不過,如果細看幾個「繁榮景象」,明朝滅亡的伏筆,卻是觸目驚心的浮現。甚至可以說,堪稱超越歷史的教訓!
一:不賭博沒臉見人
明代萬曆年間,商業活動出名火熱,但要論火爆整個晚明年間的「商業活動」,卻首推賭博。
日常年節尚且如此,到了明末瘟疫席捲的年代,這個北京城,又如何能扛住?
為什麼會到這個地步?同樣可參考萬曆皇帝的三十多年怠政,國家的軍備國防行政,樣樣都歇菜,各級官員缺編嚴重,看似簡單的城市衛生管理,又哪還有人管?天子腳下尚且如此,明朝各地更可想而知。區區小細節,足以見證晚明行政效率的癱瘓。
繁榮的外表下,卻是一個腐敗且效率低下,已似一盤散沙的王朝。面對緊接下來的國家風險,自然缺少抵抗力。其中教訓,數百年後,依然值得深思。
❺ 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17課 明朝的滅亡(課後作業)
明朝由於太監專權導致了明王朝的滅亡皇帝崇楨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