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從課堂教學的「三大要素」談如何評議一節數學課
不同的教育價值觀就會有不同的課堂教學評價標准,從而作出不同的價值判斷。縱觀新課程改革以來,基礎教育的重心發生了轉移,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日漸上升為最重要的教育目標。然而,當前的課堂教學評價還普遍沿襲著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為本位的陳規舊習;這種評價不僅已經喪失了對課堂教學改革的導向與激勵的功能.甚者還異化為改革的嚴重障礙與阻力。根據有三:一是教學價值觀滯後,與現代教學理論的發展脫節;二是評價重心的錯位,與學生主體發展的中心脫節;三是評價的目的異化,與教師改進教學的願望脫節。因此,重建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已刻不容緩。 1.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的涵義 所謂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是根據課堂教學的發展性目標,運用發展的評價技術和方法,通過觀察、測量獲得充分的信息與數據,對課堂教學的價值作出判斷,並對促進師生發展的增值途徑進行探索,對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和學生學的狀態和進程進行的價值判斷的過程,使教師、學生在評價活動中,不斷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其核心是促進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 它是人們在對應試教育的批判和擯棄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也是人們在對國內外教育評價發展趨向的研究中,根據辯證唯物主義發展觀、兒童發展的動力觀、素質教育發展論等有關理論,根據國家教育部《關於當前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對素質教育評價要求,在反復的實踐和思考中提出的一種新的評價模式。它是一種著眼於明天、側重於發展、有利於改進的評價,而不是拘泥於昨天、糾纏於歷史和傾向於回顧的規定得太多的不準的權宜之計。這種評價充分體現了現代教育評價的目的導向和引導作用,即獲得指導學生發展的信息資料,促進教師的反省,維持與完善學校教學管理。有位學者指出:評價不是手電筒,不是棍子,而是路標,為評價者和被評價者去指明方向。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就是這樣的路標,就是一種尋找課堂教學今後發展的方向和增值的途徑。 構建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大體包括課堂的觀察向度與評價標准,課堂教學評價的方式與機制。 (1)課堂觀察的定性分析 課堂教學應觀察學習與發展的主體——學生的活動狀態與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或「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課程標准對教師的角色定位)的教師的行為方式。教師的教學行為通過改善與優化學生的學習活動狀態及方式,才能產生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的。因此,課堂上學生學什麼、怎樣學,與之密切關聯的教師教什麼、怎樣教,是課堂觀察的基本內容。由此可以確立課堂觀察的三個基本向度.即學生學習的狀態、接受知識的形態與教師教學的行為。其中,學生的學習狀態應當成為課堂觀察的聚焦點,由此去反觀與審視其他兩方面的利弊與得失。在每一個基本向度上,還要把握若干對師生發展有價值的觀察維度及其標志,從而形成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一種參照系(見表1)。在教學中可通過表1搜集教師與學生兩方面行為活動的信息,進行定性分析評價。 ①學生學習狀態 *參與狀態。一是觀察學生是否全員參與學,二是看是否有些學生還參與教,把教與學的角色集於一身。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是談不上學生潛能開發與個性發展的。 *交往狀態。一看課堂上是否有多邊、豐富、多樣的信息聯系與信息反饋,二看課堂上的人際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圍。在人為地不適當地強化學業競爭的學校班級里,會滋生自私、冷漠與厭學,把學生變得不想合作也不願合作,而學生學習無助感的加深又使其學業的失敗現象雪上加霜。 *思維狀態。一看學生是否敢於提出問題、發表見解,二看問題與見解是否有挑戰性與獨創性。學生的主動創造是課堂教學中最令人激動的一道風景,而創造這樣的景觀絕非教師的一日之功。 *情緒狀態。一看學生是否有適度的緊張感和愉悅感,二看學生能否自我控制與調節學習情感。有時課堂會突然爆出笑聲又嘎然而止,會從激烈的爭論轉入專注的聆聽,就是一種自發並能自控的良好的情緒狀態。 *生成狀態。一看學生是否都各盡所能,並學有所得,感到踏實和滿足;二看學生是否對後繼的學習更有信心,感到輕松。教師的成功莫過於使他(她)的學生都喜歡學習,喜歡他(她)所教的學科,而不是討厭、懼怕與逃避。 任何課堂教學的效果都必須通過調控學生的學習狀態得以實現。學習狀態本身就富有體驗情感、態度、價值觀與發展能力的價值。 與情感、態度、價值觀和能力等培養目標相比,知識的重要性雖然已退居其後.但並非否定知識的價值。事實上,知識以及獲取知識的過程是實現上述目標的不可或缺的手段與載體,重要的是應該追求和獲取什麼樣的知識。課堂中的知識形態也是影響與制約學生學習狀態的重要因素。 ②教學內容優化狀態 *基本性。這是從知識結構本身的邏輯去觀察的。看是否揭示了以某一內容為基礎的規律性,是否為學生自主探索新知提供了必要的生長點。 *基礎性。這是從學生的認知與經驗的背景去觀察的。看所將獲得新知是否能與學生已有的觀念、經驗乃至整個精神世界相互作用,從而使學習變得有意義。 *過程性。這是從「學習是自主建構過程」的觀點出發去觀察的。看是否有學生的充分的觀察、操作與獨立思考的活動或機會,進而通過學生群體的討論與交流獲得理解與體驗。 *策略性。這是從廣義的知識觀(包括元認知的范疇)出發去觀察的。看學生是否獲得關於怎樣學習、怎樣記憶、怎樣思維的一般方法的經歷與感悟.從而增強自我意識與自我監控的能力。 *實踐性。這是從「學習的目的全在於應用」的觀點出發去觀察的。看所接受的知識是否具有應用價值,從而能夠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可持續性的學習能力。 在課堂上,無論是學習狀況,還是知識形態,都與教師的教學行為息息相關。而這樣或那樣的教學行為無不受到這樣或那樣的教育觀念的驅使與左右,甚至被超強的社會化的教育追求與評價所扭曲。 ③教師教學行為 *組織能力。它包括教材的組織能力、語言的組織能力、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力,核心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力。一個教師,如果不兼備一定的教育素養與專業素養名不可能駕馭課堂活動,勝任教師職業的。 *注意中心。霍姆林斯基十分強調教師在課堂的注意中心應從自己的思想或教案轉移到全班學生的思維上去。我們認為,教師應關注全班學生的學習狀態,尤其是學習情感與學習方式;還應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要。 *教學機智。開放的課堂更需要教師具備機智的品質。教師不但要有敏捷快速地捕捉教育過程中各種信息的能力,而且要能夠靈活果斷地採取恰當有效的策略與措施,推進教學發展的進程。學生對教師機智的體驗、冥證與默認,會潛移默化地生成智慧與見識。 *教學態度。心理學研究發現,雖然有的教師很有經驗.對學生很負責任,但學生的發展並不理想。這是因為教學態度有兩類:一類為非交往性態度,另一類為交往性態度。前者與教學效果的相關系數極低,後者才會產生積極的影響。我們強調與學生的交往,一是要有對學生的尊重與信任.對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負責;二是要有課堂上教師的熱情與寬容,鼓勵學生的好奇心、坦率與自發性,贊賞學生的獨特性與創造性。 *教學境界。教學水平有三個相互貫通的層面:接受知識、啟迪智慧、人格生成。要觀察教師對這三者整體發展的成全與自覺性,鼓勵教師向更高的教學水平努力進取。其二,把主動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給學生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時間,作為一種教學境界去追求。 我們認為,課堂教學評價標准必須與課堂教學的改革目標統一起來.必須反映當代基礎教育的價值取向。只有這樣,它才可能與教師群體中的先覺者的教育理想與改革追求產生共鳴.才有益於教師職業價值的自我實現。外在的評價標准也才可能內化為教師改革與完善課堂教學過程的內在需要與行動指南。 (2)課堂教學時間的定量分析 時間是最重要的教學資源,應合理分配,有效利用課堂教學時間。課堂教學時間分為教師佔有的講授時間和學生自主活動的學習時間。教師講授時間又分為有效講授時間(有效信息傳遞)與無效講授時間,學生的學習時間有為學習時間(有效學習行為)與無為學習時間。其中,學生回答教師講授中的提問歸教師佔有的時間;教師回答和講解學生提出的問題,歸學生的學習時間。課堂教學中通過觀察並填寫《課堂時間的定量分析表》(見表2),可進行時間的定量分析,得出課堂教學時間利用與分配的合理性,為評價教師提高教與學的效率提供科學的依據。 2.課堂教學評價的操作程序 1.任課教師應事先了解本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價值取向與量表的內涵與外延,使評價目標能夠成為教師改進教學過程的行動指南。 2.要以自我評價為主,他評之前應有盡有認真傾聽任課教師的陳述,深入了解他對課堂教學的觀點、態度與境界。 3.評價者每人只要負責填寫一種量表(定量或定性)的評價操作。因此,應事先作好分工每人根據量表的觀察或測量的項目,獨立進行評價操作,並填寫好量表。 4.參與評價的人員按兩種量表分為兩組,進行評議,寫出綜合性評價結果與意見,為教師改進教學提供參考。 5.他評時,應特別注意評價的診斷性與促進性的功能,與任課教師共同探索改進教學的途徑。應杜絕把課堂教學的評價當作教學管理的棍棒,須知課堂教學評價雖然很重要,但它的作用畢竟是有限的,既不能代替學生學,也不能代替教師教。 3.課堂教學評價的機制 發展性的課堂教學評價應該是診斷性、形成性與建設性的.不僅要對課堂教學的價值作出判斷,而且要為課堂教學的增值建言獻策。 對於以往的課堂教學評價,值得檢討與反思的是.為什麼樂此不疲的多為教學的管理者或教研員.而大多數教師態度冷漠,甚至無奈?這是因為過分強化了課堂教學評價的外在管理功能,甚至把它作為對教師進行鑒別分等的工具。沒有給予教師應有的安全感與自尊感的教學評價,是不可能實現改進教學過程、幫助教師提高的目的的。課堂教學評價一旦脫離了這一根本目的,而獲得其它功利性的社會價值,就會造成種種教學上形成主義的實現。 轉換課堂教學評價的機制. 首先要確立教師在課堂教學評價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要建立以自律、自尊(貞)、自得原則為基礎,以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為本位的自評制度。與課前必須認真備課一樣.課後反思也應成為教師的一種教學生活方式與行為習慣。這種實踐反思是開啟教師自我發展的內驅力的源泉,也是教師責任感與進取心的本質表現。有教育學者斷言:寫一輩子教案未必有成就感、但堅持寫三年教學後記就能成就一位老師。事實也是如此。所以,與其疲於檢查老師的教案.不如用心建立與健全重在實踐反思的自評制度.營造教學研究與交流的良好環境與氛圍,最大限度地滿足教師自我實現的慾望與要求。 其次,課堂教學評價要摒棄形式主義與盲目量化。課堂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只是提供了觀察這種發展的參照系,或者說只是說明了這種發展的豐富多樣的可能性和各種線索。對具體一堂課的評價不必刻意求全,重要的是把握課堂教學的魂.審視其成功與不足,追尋其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切實可行的辦法或建議。對課堂教學評價採取評分的方式,無論其客觀性還是科學性都值得商榷。因為所謂課堂教學評分標准本身首先就值得質疑:它賴以確定的權度是否有客觀的根據?它是否導致了課堂教學人文內涵的流失。其實,這種評分並非是課堂教學真正的定量評價.因為課堂教學中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不是都能定量評價的。摒棄形式主義和盲目量化,才能走出課堂教學評價的誤區,賦於課堂教學評價新的活力。 第三,作為課堂教學的他評者必須轉變自身觀念,擺正心態。以往的課堂評價都以他評為主,教師對外在的評價也有許多期待。須知這種「他評」固然重要,但其作用畢竟是有限的,因為它不能代替教師教,也不能代替學生學。在教育價值的重心發生了重大轉移的今天.任何他評者都需要重新學習,更新教育觀念.才可能繼續成為教師的良師益友。否則,老以「正統」與「權威」自居.不去順應當今課堂教學發展的新趨勢、新要求,不去研究新情況、新問題,不僅不能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促進者,反而會成為改革的絆腳石或阻力。實際上.課堂教學是否以學生發展為本,學生有最深切的感受和體驗。任何他評者都應當體察和關注學生發展的需要和體驗,才可能擺脫以教師為中心的經驗的制約和肅清,對課堂教學作出比較客觀、中肯的評價。這種評價應當是熱情、鮮明、坦誠、寬容而又無私的。當然.這種寬容不是縱容,不能以誤人子弟、犧牲學生的發展為代價。
『貳』 簡述教學評價的內容和方法
教學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並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是對教學活動現實的或潛在的價值做出判斷的過程。教學評價是研究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價值的過程。
教學評價一般包括對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教學環境、教學管理諸因素的評價,但主要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和教師教學工作過程的評價。 教學評價的兩個核心環節:對教師教學工作(教學設計、組織、實施等)的評價——教師教學評估(課堂、課外)、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 ——即考試與測驗。 評價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
教學評價的方法:測驗、徵答、觀察提問、作業檢查、聽課和評課等。
(2)課堂教學評價的要點擴展閱讀
教學評價分類
(1)根據評價在教學活動中發揮作用的不同,可把教學評價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三種類型。
診斷性評價
診斷性評價是指在教學活動開始前,對評價對象的學習准備程度做出鑒定,以便採取相應措施使教學計劃順利、有效實施而進行的測定性評價。診斷性評價的實施時間,一般在課程、學期、學年開始或教學過程中需要的時候。其作用主要有二:一則,確定學生的學習准備程度。二則,適當安置學生。
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為調節和完善教學活動,保證教學目標得以實現而進行的確定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形成性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改進、完善教學過程,步驟是:
①確定形成性學習單元的目標和內容,分析其包含要點和各要點的層次關系。
②實施形成性測試。測試包括所測單元的所有重點,測試進行後教師要及時分析結果,同學生一起改進、鞏固教學。
③實施平行性測試。其目的是對學生所學知識加以復習鞏固,確保掌握並為後期學習奠定基礎。
總結性評價
總結性評價是以預先設定的教學目標為基準,對評價對象達成目標的程度即教學效果做出評價。總結性評價注重考察學生掌握某門學科的整體程度,概括水平較高,測驗內容範圍較廣,常在學期中或學期末進行,次數較少。
按評價所參照的標准劃分:(1)目標參照評價 (2)常模參照評價。
(2)根據評價所運用的方法和標准不同,可分為:相對性評價和絕對性評價。[3]
相對性評價
相對評價法是從評價對象集合中選取一個或若干個對象作為基準,將余者與基準做比較,排出名次、比較優劣的評價法。相對評價法便於學生在相互比較中判斷自己的位置,激發競爭意識。
絕對性評價
絕對評價法是在被評價對象的集合以外確定一個客觀標准,將評價對象與這一客觀標准相比較,以判斷其達到程度的評價方法。
絕對評價設定評價對象以外的客觀標准,考察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可以促使學生有的放矢,主動學習,並根據評價結果及時發現差距,調整自我,具有明顯的教育意義。
『叄』 如何實施課堂教學評價
(1)多元互動評價
①自主評價。課堂教學評價的主體是教師,課堂教學完成之後主要由執教者依據課程標准和評價量標對自己的教學狀況進行自評,對自己所認為的有效行為進行描述,把自己在課前的教材認識、教學准備、教學設計、教學完成情況以及自己對課堂中的得失利弊作一個介紹。評價自己課堂教學之中的成功之處、創新之處、不足之處。
這樣的評課方式能打破以往的評課方式,改變上課與評課相脫離的現象,避免評課的片面性和主觀性。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能更好地促進教學的主動性,促進教師之間的業務交流,促進學校教研風氣的形成。
②主體評價。主體評價通常由校長、教研員、同學科教師以及學生家長等方面的人員作為評價的主體,在聽課後對執教者所進行的評價。聽課後這些方面的人員根據自己對課堂的認識,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對課堂教學效果的滿意度而作出的評價意見。執教者作為被評價的客體,應根據自己對《課程標准》和評價量標的理解程度去聽取評價意見,篩選有利於提高自己教學水平的信息。
③互動評價。把自評和他評相結合,讓執教者和聽課者雙方針對課堂教學充分發表意見。這種評課形式應建立在上課者和聽課者對課堂教學評價標准都有所了解的基礎之上。上課者依據評價量標評自己的教學,聽課者依據評價量標評價其教學,主客互動,調動雙方的主動性、積極性。需要時,還可以採用辯論的形式。
由聽課者對上課者針對本節課的內容、授課情況、學生學習方面以及教師素質方面提出問題,由上課者作出陳述。這樣的評課,既可以發揮上課教師的主動性,體現教學評價的個性,又能發揮集體智慧,體現出評價的共性。
(2)分層課堂教學評價
①隨堂聽課評價。從數量上看,聽課評課活動大量在隨堂教學的環境中發生。這種形式的語文教學,給予老師的教學評價應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進行。
與精心准備、反復試講的課相比,對這些數量眾多的課堂教學,重在關注教師的素質提高,關注教師的教學理念的閃光點,關注學生的發展和進步。如果按評課量標的要求面面俱到,這種評價是收效甚微的。
②專題研究課評價。在學校大興教學研究之風的今天,許多學校經常開展專題研究課的活動。對這樣的教學評價;要在(評價標准)的指導下,緊緊地圍繞研究課的主題來評價,突出一個「研」字。把課堂教學評價的要點與研究課的要點結合起來,使研究課的研究主題深入人心。
③公開示範課評價。為培養骨幹教師、輔導年輕教師而舉行的公開課、示範課,往往由有經驗的教師或語文學科教學中有影響的教師承擔。
對這樣的課進行評價,側重在評價量標的達成度和教學風格方面。突出「示範性」,倡導學習者學其方法、學其風格。評價可以把上課者在教學中體現出來的獨由見解、擅長之處作出比較鮮明、突出的分析和概括,並加以提煉和升華,讓評價起到示範作用。
④優質競賽課評價。為發現和培養教學新人,建立骨幹教師隊伍而舉行的教學競賽、優質課評選等活動,發掘和培養一大批優秀教師。
對這樣的課進行評價,應突出甑別和選拔的功能,採用統一標准,從嚴要求。在分析對比中選優,在選優中總結教學經驗,將評優與推廣先進的教學經驗結合起來。
『肆』 教學評價的原則有哪些
教學評價的原則如下:
1、客觀性原則
客觀性原則是指在進行教學評價時,從測量的標准和方法到評價者所持有的態度,特別是最終的評價結果,都應該符合客觀實際,不能主觀臆斷或參入個人情感。因為教學評價的目的在於給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以客觀的價值判斷,如果缺乏客觀性就失去了意義,因此而導致教學決策的錯誤。
2、整體性原則
整體性原則是指在進行教學評價時,要對組成教學活動的各方面做多角度,全方位的評價,而不能以點代面,一概而論。由於教學系統的復雜性和教學任務的多樣化,使得教學質量往往從不同的側面反映出來,表現為一個由多因素組成的綜合體。因此,為了反映真實的教學效果,必須把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綜合起來,使其相互參照,以求全面准確的判斷評價客體的實際效果,但同時要把握主次,區分輕重,抓住主要的矛盾,在決定教學質量的主導因素。
3、指導性原則
指導性原則是指在進行教學評價時,不能就事論事,而是要把評價和指導結合起來,要對評價的結果進行認真分析,從不同的角度找出因果關系,確認產生的原因,並通過及時的,具體的啟發性的信息反饋,使被評價者明確今後的努力方向。
4、科學性原則
這條原則是指在進行教學評價時,要從教與學相統一的角度出發,以教學目標體系為依據,確定合理的統一的評價標准,認真編制、預試、修訂評價工具;在此基礎上,使用先進的測量手段和統計方法,依據科學的評價程序和方法,對獲得的各種數據進行嚴格的處理,而不是依靠經驗和直覺進行主觀判斷。
5、發展性原則
教學評價是鼓勵師生、促進教學的手段,因此教學評價應著眼於學生的學習進步和動態發展,著眼於教師的教學改進和能力提高,以調動師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並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是對教學活動現實的或潛在的價值做出判斷的過程。教學評價是研究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價值的過程。教學評價一般包括對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教學環境、教學管理諸因素的評價,但主要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和教師教學工作過程的評價。
教學評價的兩個核心環節:對教師教學工作(教學設計、組織、實施等)的評價--教師教學評估(課堂、課外)、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 --即考試與測驗。 評價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
『伍』 課堂教學評價內容
1.教學重難點突出,板書條理清晰。教學步驟設計合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2. 教師基本功扎實,知識講解准確,教學設計合理,始終以學生為主體,自主學習,小組交流討論,上台交流展示等形式,師生配合默契,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3. 教師教態自然,語調親切,並不斷鼓勵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推進了知識的掌握和智力的發展,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4. 教師准確的把握了設疑的方向,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進入積極的的思維狀態。
5. 教師組織課堂教學效果好,語言清晰,能注重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問題設計富有啟發性。
6. 教學環節設計安排清晰明了,過渡自然。
7. O老師以淵博的知識,青春的激昂,璀璨的語言,悅耳的語音,扮演者精典式的演講,令人心悅誠服,耳目一新,有身臨其境之感,真是眾妙畢絕啊。本節課引經據典,恰如其分,啟發深思,事半功倍,旁敲側擊,循循善誘。無粉飾之患,無喧賓奪主之影。 X老師注重讀,讀是語文 教學的根,抓住了讀,就抓住了整個語;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是睿智的選擇。
還在糾結怎麼寫課堂教學評價用語嗎?最全收藏版來了
8. 本堂課知識點明確,條理清晰板書大方,教師注意歸納總結,能聯系書本以外的知識,擴大學生聽聞。教學語言形象豐富生動,淺入深出,但與學生互動交流稍顯欠缺。 該課語言幽默風趣,生動形象,著力於學生積極性的調動,引導學生動手動口,注意矯正反饋,注重雙基訓練。
9. 教師語言語調抑揚頓挫,普通話過硬,板書優美,基本功扎實,能循循善誘,逐步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及分析事件與人物,解決討論要點有成效。並注重學生的誦讀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好。
10. 該專題內容豐富多彩,一定程度上積淀了學生的文學素養,學生參與多,課件精美,涉及知識范圍廣,開闊學生眼界,點面結合加練筆,讓學生對鳥的認識逐步深入,效果較好。
11. 語言富有情趣,給人的感覺很親切教態恩好,同時在課堂中讓學生了解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使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求知慾,對數學的知識也產生了興趣,從而這樣的課堂效果會很好,該老師的提問也很到位,在同學產生疑問的時候也引導的很到位,課件做的也非常好,很吸引小朋友的眼球,那麼這樣的教學就會避免小朋友做與課堂其它的事情,而是去仔細的觀察課件,思考問題,唯有一點點不足的地方就是課件有點小小的問題。
還在糾結怎麼寫課堂教學評價用語嗎?最全收藏版來了
12. 教學有個性,有自己的特點與風格。在教學設計上有新的突破,課堂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13. K老師的《xxxxxxx》這一生動有趣的課堂,通過類比學習是數學教學的一種重要方法,K老師恰當地採用了這一點,值!教師示範---學生板演---鞏固練習的過程清晰且訓練較具體,鞏固及時。但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注意細節,另外也多了一點嚴肅,少了一點輕松。
14. 通過課前學生的講述新聞,不但能培養學生的能力,還能培養所有學生參與分類,評價,鑒別能力。對重點詞句作了必要分析,為學生語文 素質打下了堅實基矗學生參與面廣,但似乎缺少點激-情。
15. Y老師在課堂上能把握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復習舊知導入新知,注意解題的示範作用,課堂容量足,條理清晰。但課堂少活潑,很多可由學生解決的由教師替代了,拖堂也較長。
16. 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較好,從中可看出熱愛上了這門功課,大多同學能圍繞教師的提問動腦思考。授課形式多樣,通過講授討論朗讀等方式,達到了示範課的目的。 教師能在組織舊知識的基礎上講新課,且從舊知到新知的過渡自然,學生積極性也高。教師能很有耐心地進行個別指導,很有親和力。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示範效果不是很好,其實在這里分組學習會更好。
『陸』 如何從課堂教學要素進行課堂評價
如何進行課堂教學評價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校本教研的大力推進,聽課、評課、反思、交流已成為學校教研活動的重要形式,越來越多的一線教師、管理人員、教學行政人員等也加入到評課者的行列中。評課是指對課堂教學的成敗得失及其原因做出中肯的分析和評價,並且能夠從教研理論的高度對一些現象做出正確的解釋。他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起著導向和監控作用,但是目前對課堂教學的評價卻存在著諸多誤區。老師們提出:現在對課堂教學的評價主要來自四個方面:一是來自上級領導調研時所進行的評價,這種完全是自上而下的、他評式的、結論性的評價,往往會給授課教師造成過重的心理壓力,很難使評價建議成為授課者日後教學自我調節的內在標准。二是來自學校領導的評價,有些領導為了使教師的教學水平快速提高,評價時優點說的少,問題說得多,鼓勵少,指責多,結果挫傷了教師講課的積極性。三是來自教師相互之間的評價。個別教師為了照顧同伴的情緒,你好我好他也好,對別人的課堂概不言失,或是無關痛癢的評價幾句。因此,同伴之間的評課成了一種形式,失去了應有的意義。四是教師的自我課堂教學評價。由於人類獲得的反思與評價,大多數情況下是在經過努力,付出一定代價之後實現的,因此,教師對個人教學行為的反思往往是不願涉及更多的缺點,如果一定要求反思,要麼流於形式,要麼停留在表面,試想這樣的課堂教學評價,怎麼能對教師的教學起到導向和監控的作用,又怎麼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呢?
一、改變評價觀念,確定新的評價視角
在傳統的教學中,對課堂教學的評價視角,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關注的是教師的課堂發揮、教學機制、教學任務完成的如何等等,而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具體表現,學生是否在課堂上得到健康和諧的發展?新課標中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我們的教學時為了讓學生積極地思考,有效地學習,在教學過程中獲得知識、技能和思維水平等方面的發展。教師的角色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因此,在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時,我們的評價視角應該是學生在課堂上的具體表現與各方面的發展,關注的是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探究思考、參與熱情、情感體驗等。
二、抓住評課要素,做到真誠坦率地評價
一堂課由許多要素構成,如課堂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教學環節、教學策略、教學手段、教學效果等等,評課時我們要根據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抓住構成課堂教學的關鍵因素,對其進行理論與實踐的分析與評價。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出發點是看這堂課是否有利於學生健康地諧的發展,因此,評課時可以抓住以下幾個關鍵要素進行評價。
1.三維目標體系是否有機結合
其關注點是:教學設計是否把三維目標有機地結合,教學是否圍繞三維目標的實施而進行;能否有序地通過知識與技能這一主要的學習載體為其他兩個目標進行有效地滲透;學生對三維目標的達成度如何等。
2.學生的學習方式是否改變
課堂上學生是否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的觀察、思考、朗讀、想像、猜測、討論、體驗、推理、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應作為評課的主要方面,特別要點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碰撞、掌握知識與技能所經歷的體驗和感受、發現和解決問題所使用的方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等。
3.教師的教學方式是否改變
課堂教學中教師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如何發揮;教師的組織、點撥、總結是否有效;是否對學生的學習實施有效地監控;如何把握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的狀況;怎樣有效地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及綜合能力進行培養;課堂民主氛圍的營造是否充分等。一個寬松、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是一堂課是否成功的關鍵。那麼教學氛圍看什麼?首先看學生的參與狀態。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是以一定的參與度作保證的。既要看學生參與的廣度,又要看參與的深度。理想的課堂應是「生本化」的課堂:學生已弄懂的,教師不須教;學生能學會的,教師不要幫;學生能互學的,教師不出面。問題是由學生提出的,答案是由學生找到的,課堂上只見學生在興致勃勃地在探究、在發現、在解讀,而教師則把自己巧妙地「隱藏」起來,僅在學生思維的困惑處、知識的易混點、技能的延伸點、方法的遺漏點,發揮自己較高的點撥、強化、組織、調控等作用。正如一位教育家指出的「教師的職責現在已越拉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職能以外,他將越來越多地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觀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
4.教學過程設計是否合理
教學過程既體現著教學理念、教學思想,又影響著教學效果。教學過程是由一個課的主題和一個個教學環節有機組成的,我們稱之為「鏈狀結構」。好的教學設計離不開結構,開放的課堂決不是放任的課堂。無論新課程怎樣倡導課堂的「生成性」,講究教學的因勢利導,但教學雖無定法,但有定規,一切教學現象的背後,一定是有規律可循的。一個優化、合理的教學結構,能給人一種中心突出、首尾呼應的整體感,一種步步深入、環環相扣的層次感。這樣的教學設計,才會使我們的課堂充滿愛意,富有詩意,具有生命的活力。
三、學會審美欣賞,重在激勵發展
心理學研究表明:評價他人的樂趣總要高於被他人評價。因此,我們在參與評課活動時,要學會用審美的眼光去欣賞教與學的互動,更應該對教師、對學生的情感體驗過程、情感態度、價值取向、教學熱情、學習興趣等表示欣賞,因為我們課堂教學的美是客觀存在的。我們評課的目的是為了教師的發展,是發展性評價。因此,評價重在激勵,重在肯定。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課,教學本身也是一門遺憾的藝術。
總之,評價是一種手段,更是一門藝術。評價的目的在於交流和提高。願我們每位評課者都能放低姿態,真正把自己與授課者放在新課程背景下去思考、去探索如何上好一節課,並努力做到「學識與真誠同在,方法與智慧並存」。
『柒』 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量表評價法、隨堂聽課評價法。
拓展資料:
一、量表評價法
量表評價法是傳統課堂教學評價中最常採用的方法,它是事先確定好需要進行評價的指標,並給出評價的等級,在評價過程中,評價者對照課堂教學的實際狀況,逐項給出相應的等級評定。
二、隨堂聽課評價法
隨堂聽課評價法是評價者通過對被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的直接觀察,獲取有關該教師的教學行為、過程、特點以及所展現出來的教學能力等第一手信息,從而能夠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的評價,並相應地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以此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拓展資料:
教學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並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是對教學活動現實的或潛在的價值做出判斷的過程。教學評價是研究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價值的過程。
教學評價一般包括對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教學環境、教學管理諸因素的評價,但主要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和教師教學工作過程的評價。 教學評價的兩個核心環節:對教師教學工作(教學設計、組織、實施等)的評價——教師教學評估(課堂、課外)、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 ——即考試與測驗。 評價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
教學評價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按照科學的標准,運用一切有效的技術手段,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測量,並給予價值判斷的過程。教學評價:是對教學工作質量所作的測量、分析和評定。它包括: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價,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和進行課程評價。
診斷作用
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可以了解教學各方面的情況,從而判斷它的質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全面客觀的評價工作不僅能估計學生的成績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教學目標,而且能解釋成績不良的原因,並找出主要原因。可見教學評價如同身體檢查,是對教學進行一次嚴謹的科學的診斷。
激勵作用
評價對教師和學生具有監督和強化作用。通過評價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績。經驗和研究都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內,經常進行記錄成績的測驗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具有很大的激發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動課堂學習。
調節作用
評價發出的信息可以使師生知道自己的教和學的情況,教師和學生可以根據反饋信息修訂計劃,調整教學的行為,從而有效的工作以達到所規定的目標,這就是評價所發揮的調節作用。
教學作用
評價本身也是種教學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的知識、技能將獲得長進,智力和品德也有進展。
教學評價的方法:測驗、徵答、觀察提問、作業檢查、聽課和評課等。
『捌』 我們怎樣進行課堂教學評價
我們要搞好教學評價,應當要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一、認真聽課 2、看。就是看老師的板書,看老師的教態,看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交流,看老師使用教具與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情況,看老師的教學環節安排,看學生上課的表現。 3、記。就是記錄聽課時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主要內容。一是記聽課的時間、班級、學科、支教者、課題、課型;二是記教學的主要過程,包括主要的板書要點;三是記本節課在教學思想、德育滲透、雙基教學、能力培養、教材處理、教法改革等方面值得思考的要點;四是記學生課上活動的情況;五是記對這堂課的簡要評析。 4、思。就是想一想這堂課有什麼特色?教學目的是否明確?教學結構是否科學?教學思想是否端正?教學重點是否突出?難點是否突破?關鍵點抓得是否准確?板書是否合理?教態是否自然親切?教學手段是否先進實用?教法是否靈活?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是否得到充分的調動?寓德育與教學之中是否恰到好處?教學效果是否好 ?「雙基」是否扎實?能力是否得到培養?有哪些突出的優點和較大的失誤? 5、談。就是和被聽課老師與學生交談。可先請上課教師談自己這節課的教學設計與感受,再請學生談這節課的收獲與不足;然後再由聽課教師談自己對這節課總的看法,談這節課的特色,談聽這節課所受到的啟迪與所學到的經驗,談這節課的不足之處,談自己的思考與建議。 總之,聽一堂好課,是一種美的享受;評一堂課,也是一種美的享受。但是,只有會聽,會評,才能得到這種享受。要做到會聽、會評,有兩個基礎:一是要有教育理論的學習基礎;二是要有多聽、多評、多實踐的基礎。有了這兩個基礎,再加上自己的教學經驗積累,就會有聽課、評課水平的飛躍。 二、認真評課 評課是一項重要的常規教學活動。評課的直接目的有兩方面:一是對課堂教學的優劣作出鑒定,二是對課堂教學成敗的原因作出評析,幫助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提高教學認識。經常開展評課,有利於教學問題准確診斷、正確決策和引導,有利於激勵教師苦練內功、加快知識更新、優化教學藝術,有助於教師間相互學習、切磋技藝、交流經驗。評課對於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1、評教學效率: 評教學效果,要結合預定的教學目標、具體的教學內容、現實的教學設備、設施條件以及學生學力狀況、班級性格等進行。從預定的目標是否達成、學生的反饋、課堂氛圍是否良好、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來評價。一般來說,沒有明顯的遺漏或遺憾,達到既定教學目標,就可視為教學效果好。 2、評教學思想: 評教學思想,要有針對性。要針對目前教育的「時弊」來評。目前教育「時弊」的主要表現是:「填鴨式」、灌輸式教學;重知識、輕能力、忽視德育;重視可能升學的少部分尖子生,忽視大多數升學無望的後進生等等。要通過評課,明確反對什麼,提倡什麼,圍繞推進素質教育的大方向,努力糾正錯誤的教學思想,灌輸科學的、先進的教學思想。 評教學思想,不等於空洞的「上綱上線」,它要求我們聯系教育方針、政策、法規、現代教育的價值取向和相關的教學理論,結合教學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實際問題,有理有據地進行評析。這一方面是宣傳正確的教學思想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讓講課人心服口服,達到評課的實際效果。 3、評教學態度: 評教學態度,一是要結合教學常規、工作要求,以體現教學管理的嚴肅性;二是要結合教師本人的成長進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幫助確立正確的教學態度和人生態度。評教學態度,要注意就事論事,不可籠統直言「教學態度」好壞,不可誇大其辭,更不可就事論人。 4、評教學基本功: 端正教學思想、嚴肅教學態度是搞好教學工作的前提條件,教學基本功則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基本保證。所謂教學基本功,籠統地講,是指教師從事教學實踐活動所必須具備的知識和技能,在課堂教學中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教學模式的選擇與運用。②教學組織能力。③教授行為策略。④教學機智與表現力。⑤理論功底與知識面。⑥教師的氣質表現。 總之。評課,一要端正學風,講求客觀公正。評課發言語言要准確、有理有據、定性要合理、評價要客觀、優缺點要分明、態度要誠懇,不以貌取人、不以情代評、掩飾缺點錯誤。二要以理析課,突出指導性。評課要根據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素質教育的理論觀點以突出前瞻指導性;對於一堂課的優缺點、成功經驗與典型失誤、有待解決的突出問題,要從理論上作深刻剖析,從理性上找到根源,從實踐上指出解決的方法,做到以理析課、以理導課、以理服人。對於一堂課的教法與學法,要善於歸納總結、補充完善,以便改進指導教學。三要以效定性,突出科學性。
『玖』 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有哪些要點
(1)符合課程標准年段教學目標與要求;
(2)切合教材特點、教學重難點和學生實際;
(3)兼顧思想教育、能力培養、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培育等;
(4)恰當、具體、明確。
(5)教學環節結構合理嚴謹、主次得當、聯系緊密、過渡自然、整個性強、富有新意;
(6)理解、把握教材准確,教學內容處理得當,課文整體感知與重難點理解適當兼顧,思想情感體驗和語言文字、語文能力訓練有機結合,正確、全面、精當、落實,能體現訓練層次,過程清晰、完整;
(7)摒棄繁瑣分析,以讀寫實踐為本,注意多種教學方式方法、電教手段、教具等的恰當運用和學法指導,指點有方。
(8)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注意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主實踐、積極思維;教學民主,師生平等和諧;
(9)實踐活動時間充足;
(10)學生能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11)教師文化素養高,鑽研駕馭取教材、組織調空教學的能力和機智靈活處理突發問題的能力強;
(12)教學語言准確、規范、簡潔、流暢、表達力強;
(13)語言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
(14)板書設計合理簡明,字跡工整;
(15)能熟練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16)教態自然、親切、大方,儀表端莊,精神飽滿。
(17)學生主體地位確立,學習興趣濃厚,所謂活躍,自主學習、實踐活動充分;
(18)語言文字與語文能力訓練扎實,學習方法掌握、運用好;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教學目標達成、教學效果好;
(19)教學整體效率高,各層次學生均有較大收獲。
根據以上各項的等級評判,綜合衡量本課教學的整體水平層次,評定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