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個完整的教學實施過程應包括幾個基本環節
四個基本環節。
1、計劃制定
切實可行的教學工作計劃是學校教學管理過程中的首要一環,應力爭做到:
(1)集思廣益,統一認識。制定教學工作計劃不應是個人行為。個別管理者閉門造車制定出來的計劃往往脫離實際。在制定計劃時應按著「從上到下、從下到上」的程序進行。這樣可以保證計劃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使其起到「統一認識、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的作用。
(2)目標明確,層層分解,責任到人。教學目標管理體制一般應該是:學校工作目標管理→教務處工作目標管理→學科組工作目標管理→備課組工作目標管理→教師個人工作目標管理。
2、實施
實施是教學管理過程的中心環節。在這階段應做如下四方面的管理工作:
(1)組織工作。
①建立有效的教學組織機構。即實行以年級組為基層行政組織,年級組和學科組交叉進行教學管理的體制,年級組對教育、教學實行全面管理,而學科組則主要負責組織、指導、協調、評價教師的教研工作。
②建立和健全教學管理的規章制度。即修定或制定有關教學方面的一些制度,如備課、上課、聽課、評課等標准及具體規定和要求等。這對規范教學人員的行為,調動教師積極性,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和教學質量可起到保證作用。
③明確規定各項教學管理工作的進程。
(2)培訓工作。學校或教育行政部門每年都要舉辦各類教師培訓班。如新教師崗前培訓,綜合活動課實驗培訓,課程設置改革實驗培訓,計算機應用培訓等。
(3)指導工作。即上一級教學管理者根據工作目標,管理計劃,對下一級管理者進行指導、點撥、幫助。
(4)協調工作。即教學管理者在教學工作計劃實施過程中,本著減少內耗,提高效率的原則,經常協調好教學管理系統內與外、組織與組織、組織和個人、個人和個人之間的關系。
3、檢查與評價
教學檢查與評價是學校教學管理過程的中介環節。檢查與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教學工作計劃實施的進展和效果,教學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教學工作的質量分析,各級教學管理組織機構及其管理人員發揮管理職能作用的情況等等。
4、總結與處理
「總結」是對計劃實施過程中的某一階段或全過程進行分析,肯定成績,指出不足,做出結論。總結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是表揚先進教師,宣傳推廣先進的教學經驗。「處理」就是把總結中得出的經驗、教訓運用於下一周期的管理活動中。
教學管理過程中計劃、實施、檢查與評價、總結與處理四個基本環節是緊密聯系、
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一環接一環,共同構成一個有序、統一的教學管理過程。這一過程年復一年、連續不斷,周而復始。但新的教學管理周期不是對前一周期的簡單重復,而是在更高意義上的一種發展--螺旋式上升。
『貳』 教學過程的六個基本環節是哪些
教學過程有六來個基本的源環節,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教學設計方式,每個階段方式不同,六個基本環節為:
1、准備階段的教學設計
2、感知階段的教學設計
3、理解階段的教學設計
4、鞏固階段的教學設計
5、運用階段的教學設計
6、教學過程的評價設計
注意事項:
1、要掌握教學計劃或教學大綱的總體要求,吃透教材。每門課程都有明確的教學目的,而教學目的是通過每次課的教學任務的完成來實現的。要完成每次課的教學任務,必須以教學計劃或教學大綱為准繩、以教科書為依據,明確每次課的重點、難點,以期教學時有據可依,得心應手。
2、了解學生。教師若想教學有效,亦需要了解、掌握學生,即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出適合於學生的教學方法,以求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如果學生基礎差,老師上課就應精講、精練,力求傳授適用、實用的知識和技能。
3、上課前應鑽研教材。在前兩個環節的基礎上寫好教案,為上好課做充分准備。
『叄』 教學環節包括哪幾部分
一、備課
備課是上課前的准備工作,是教好課的前提。此句本身會考察單選題。備課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鑽研教材、了解學生和設計教法。這三方面可以簡單記為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
二、上課
(1)根據教學任務可為:傳授知識課(新授課)、鞏固知識課(鞏固課)、培養技能技巧課(技能課)和檢查知識課(檢查課)。其中最重要的是傳授知識課。
(2)根據一節課所完成的任務的數量可分為:單一課和綜合課。
(3)根據使用的主要教學方法可分為:講授課、演示課(演示實驗或放映幻燈、錄像) 、練習課、實驗課、復習課。
三、課外作業的布置與批改
及時批改作業以便及時了解學生知識掌握和技能發展的情況,作為改進教學的依據。
四、課外輔導
課外輔導是在課堂教學規定時間以外,教師對學生的輔導。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使他們能夠獨自計劃學習和自我監督學習,並養成良好的習慣。
(3)教學過程的環節有哪些擴展閱讀
任務:
1、向學生傳授系統的科學知識,訓練學生形成基本技能、技巧,發展學生的智力和能力。
2、培養學生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共產主義的道德品質。
3、使學生身體正常發育,健康成長。
4、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審美觀點和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知識和能力。
5、使學生掌握現代工農業生產的基本知識,學會使用基本生產工具的技能。
教學要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上述任務,一個至關重要的方面是必須遵循教學規律,處理好間接經驗和直接經驗相結合的關系,傳授知識和提高思想覺悟的關系,傳授知識和發展智力的關系,以及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調動學生積極性、自覺性的關系。
『肆』 課堂教學有哪幾個基本環節
課堂教學有5個基本環節,分別為觀、思、讀、講、練。
1、觀:
對教師而言,是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錄像、掛圖、實物、模型、實驗等手段,展示豐富、直觀、生動的觀察材料,並針對材料提出有目的性、切合學生實際的問題或問題組,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發生興趣、產生問題、引起學習動機。
對學生而言,觀是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之一。偉大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有句名言:「觀察、觀察、再觀察」,正是他獨特的洞察力,才發現了許多生物學領域的奧秘,創立了新學說。
學生應在教師設問的引導下,運用包括視覺方法、聽覺方法等多種感官,對各種觀察材料進行感知,獲得對生物概念的初步認識,這也要求學生具有敏銳的觀察力。
2、思:
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包括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等在內的多方面能力,而思維能力又是各種能力的核心。培養思維能力,關鍵是要教給學生科學思維的方法,如比較法和歸類法、分析法和綜合法、抽象法和概括法、系統法和具體法、歸納法和演繹法等等。
教師在教學中,有目的地滲透多種思維方法,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科學地思維,從而掌握多種思維方法並自覺運用這些思維方法。另外,「思」這一環節也可以說是貫穿整個模式的核心環節,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學生的思維作為前提,這也是學習過程中S-O-R理論中最關鍵的O過程的核心內容。
3、讀:
前蘇聯教育家凱洛夫認為:教科書是學生知識的主要來源。的確,教材是前人知識和經驗的概括和總結。學生對生物教材的閱讀,不是識字和鑒賞,而是對其文字所蘊涵的生物概念、規律的理解和掌握。
教師在教學中,不應拋棄教材,而應充分利用教材,引導學生善於閱讀,學會閱讀;同時教師也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材料或者激發學生通過各種途徑自己去選擇閱讀材料,真正學會學習。
4、講:
教師要深入研究和全面了解教學大綱和教科書的知識體系,熟悉學科內的邏輯結構和知識間的前後銜接及學科間的有機聯系,教學中貫徹系統有序原則,做到少講、精講,使知識更加系統化、條理化。
另外,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允許他們暢所欲言,民主地思考、分析、質疑。通過討論和發言,促使學生潛在的各種能力的開發。
5、練:
教師要針對教學內容特點,精心選擇、設計形成性或研究課題,通過示範、討論、作業、報告等形式,解決生物問題,進而鞏固所學知識,促使學生認知結構的變化。同時要特別注意收集反饋信息,及時發現教與學存在的缺陷,共同採取矯正性補救措施,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學生應通過討論、練習、作業等形式,努力運用生物概念和規律,解決實際問題,並不斷總結解釋生活中生物現象的方法和手段。
學生鞏固所學習的知識,校正所學知識中的錯誤概念和結論,或運用所學知識中的概念和規律解決自然現象和生活實際問題,並將獲得的抽象性知識應用於實踐,達到真正掌握概念或原理的目的,做到知識的遷移和能力的形成,實現其各方面的發展。
(4)教學過程的環節有哪些擴展閱讀:
課堂教學的主要類型:
1、認知性問題。回答時,學生只需對事實或其他事項作回憶性的重述。
2、推理性問題。回答時,學生須對所接受或所回憶的資料進行分析及整合。
3、創造性問題。回答時,學生須將要素、概念、已有知識等新組合或採用新奇、獨特的觀點做出異乎尋常的反應,此類問題沒有單一性質的標准答案。
4、評價性問題。回答時,學生須先設定標准或價值觀念,據此對事物進行評價判斷或選擇。
5、常規管理性問題。 在新課堂中,教學所關注的重點轉向了學生素質的提高,因此,對課堂中的提問無論是功能要求,還是提問類型都需要更新與拓展,提問要為問題情境創設、為學生能提出新的問題服務,不斷增加創造性問題、方法性問題、探究性問題等,使提問成為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
『伍』 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包括哪些
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包備課、上課、課外作業的布置和批改、課外輔導、教學評價 .
(一)備課
教學以上課為中心環節,但是,要上好課,課前教師必須進行充分的准備,即備課.備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教師要備好課又必須做好一下工作:
1.認真鑽研教材
在課前,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包括鑽研教學大綱、教科書和閱讀參考書.教師鑽研教材有一個深化的過程,一般須經過懂、透、化三個階段.懂,就是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等都要弄清楚、弄懂.透,就是要透徹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那些材料,怎樣才能教好; 化,就是教師的思想感情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學性融化在一起了.
2.深入了解學生
不但要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興趣和需要,還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並在此基礎上,對學生學習新知識會有哪些困難,出現什麼問題等做出預測,以採取積極的對策.
3.合理選擇教法
這就是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它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確定課的類型,如何安排每一節課的活動,如何運用各種方法開展教學活動.此外,也要考慮學生的學法,包括預習,課堂學習活動與課外作業等.
(二)上課
1.明確教學目的
教學目的是以教材為依據,從學生實際出發制定的.它包括知識教學目標,也包括思想教育目的,還應當有啟智與審美目的.一節課的目的,不僅應在教案中明確提出,而且應在課堂教學中成為師生為之奮斗的目標,也就是說,師生的活動都要圍繞教學目的進行,全力以赴地實現目的而不偏離目的.
2.保證教學的科學性與思想性
科學性就是教師要正確無誤地傳授知識和進行操作,及時而准確地糾正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的種種差錯.思想性就是要深入發掘教材蘊含的思想性,以飽滿的熱情講解,激起學生的思想共鳴,使他們深受教育.
3.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應使師生都處於積極活動狀態,尤其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課堂中,要善於啟發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認識活動,只有調動起師生雙方的積極性而不是任何一方的積極性,才能上好一節課.
4.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計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認真執行備課時制訂的教學計劃.但是課堂情況千變萬化,即使原訂計劃在完善,也難免與實際情況不符,所以教師要善於根據未估計到的情況及時調整和修改教學計劃,想方設法完成主要的教學任務.
5.組織好教學活動
整個課的進行,要有高度的計劃性,嚴密地組織好教學活動.上課開始,要立即穩定情緒,引導他們作好停課的心理准備,隨即積極投入學習活動.然後,按預定的教學進程,什麼時候講,什麼時候練等,都要組織的非常妥當、嚴密有序.
6.布置好課外作業
課堂教學結束前一分鍾左右,要布置好預定的家庭作業,講明作業的要求,完成的時限,並對較難的作業作必要的啟示.
(三)課後的教導工作
課後的教導工作主要由兩部分組成:
1.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主要包括:培養學生計劃學習的習慣,及時復習當**功課,按時完成作業;經常提醒和督促學生及時復習、按時交作業;了解學生獨立作業與自學的情況和學習條件;查明學生未完成作業的原因,並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與家長聯系,共同商定督促與教育的辦法等.
2.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
『陸』 教學工作實施的一般過程包括哪些基本環節
備課、上課、作業的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
1、備課:備課是教學工作的基礎,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備課的過程,是教師提高自身文化科學知識修養的過程,也是教師積累、總結教學經驗和提高教學能力的過程。
備課主要從三個方面為上課做好准備。
2、上課:上課是全部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取決上課的水平。教師上課一定要有經過詳細准備的教案,但上好課又不僅僅是有好的教案就足夠的,相反,過分拘泥於教案可能會影響教學的效果。一般說,一節(次)好課應當符合以下標准。
3、作業的布置和批改:作業的布置與批改是教學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上課的延續。學生作業分為課內和課外兩種,學生作業的直接目的在於鞏固所學內容。布置作業應當遵循下列要求:作業的內容應當符合教學大綱(課程標准)和教科書的要求,作業的目的要明確,每項作業都有明確的意圖,為學生知識的鞏固、技能的訓練服務。
4、課外輔導:課外輔導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上課的補充和輔助,是適應學生個別差異、因材施教的主要途徑和措施。在我國中小學主要採用班級授課制,而且班級規模通常較大的情況下,尤其應當重視並盡量做好這項工作。
(6)教學過程的環節有哪些擴展閱讀:
不斷深化新課程改革,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與效益,全面貫徹落實《有效教學系列活動實施方案》和縣局有關文件精神,讓教學管理制度更加科學、規范和精細,以向課堂教學要效益為核心,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完善教學管理機制,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校本教研能力,強化科研課題引領,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全面和諧發展,讓教學效果和效率實現最優化。
『柒』 教學過程包括哪些步驟
教學過程的步驟是:
一.自學指導:讓學生知道自學什麼內容,怎麼自學,達到什麼要求,如何檢測效果,需要多長時間等。教案上也就是寫基礎知識網路構建。
二.合作探究: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從文本中探究知識,發現問題。這一環節教師督查一定要認真,不能走過場,放任自流,對表現積極的小組和個人要進行表揚,較差的教師要進行引導、提示。教案上教師可分層次預設幾個問題。
三.交流展示:展示自學、探究成果,學生思想的交流碰撞,知識的整合和質疑,最大限度地暴露問題。教案上可寫問題的答案,多預設幾種。
四.精講點拔:做典型題,找規律,寫方法。
五.當堂達標:學生做題檢測學習效果。
注意:教學過程大致包括這些環節,可以適當增減。
課堂是靈活的,很多教學事件是教師無法提前預設的,只有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才能更好的駕馭課堂,完成教學。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一種人類特有的人才培養活動。通過這種活動,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文化科學知識和技能,促進學生素質提高,使他們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
教學計劃(課程計劃)是課程設置的整體規劃,它規定不同課程類型相互結構的方式,也規定了不同課程在管理學習方式的要求及其所佔比例,同時,對學校的教學、生產勞動、課外活動等作出全面安排,具體規定了學校應設置的學科、課程開設的順序及課時分配,並對學期、學年、假期進行劃分。
『捌』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基本環節有哪些
教師教學過程的基本環節有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考查等。對這些基本環節應提出規格要求,才能保證教學質量。
(1)備課。備課是上課前的准備工作,應要求教師做到四備,即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作業。教師應該寫教案或備課筆記,這是加強教學計劃性的具體表現。教案或教學筆記應反映四個方面的要求:①有明確的教學目的。②有主要的教學內容和重點、難點。③作業布置,包括對好、中、差三類學生的不同要求。④教學方法的設計。教案或教學筆記應體現教師在教學上的特色和風格,反對一味照抄教學參考資料。
(2)上課。上課是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也是關鍵環節。上課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作業和輔導,如課堂未聽懂,知識缺陷多,作業不會做,進度跟不上,課外補課佔去大量時間。因此,要強調課堂解決問題,要重視講練結合。學校領導和教師,都要明確一堂好課的標准。領導幹部按照這個標准來檢查教師的課堂教學,教師按照這個標准來訓練自己的基本功。
(3)作業。布置適量的作業,是使學生加深理解課堂所學知識的重要手段,是將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的有效途徑,但一定要把握好尺度,不可過多過難。小學低年級不應布置課外作業,其他年級也應盡量少布置作業。中學教師布置作業,要考慮其他學科,要考慮學生的休息娛樂,一定要有全局觀念。可布置、可不布置的作業就不要布置。長期以來,學生學習負擔過重,主要是作業多、考試多。一門學科每天布置半小時作業,孤立起來看是不多的,但每門學科每天布置半小時作業,學生承擔的壓力就無法忍受。
(4)輔導。課外輔導是課堂教學的補充,是因材施教的手段。課外輔導的任務是指導學生自學,解答學生疑難問題,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消化教材。課外輔導要重在解決差生和優等生」」吃不消」」和」」吃不飽」」的問題。通過輔導,使差生逐步樹立學習信心,迎頭趕上,使優等生擴大知識面,進一步發揮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對中間狀態的學生,主要是指導學習方法。輔導只宜個別進行,不可採用集體講課辦法。有的教師利用課外輔導時間,給全班學生講課,實際上是加班加點,增加學生的負擔。
(5)考查。成績考試考查本身不是目的,是檢查教學效果的手段。要重視對學生的平時考查,通過課堂提問、作業批改、實驗實習等多種形式,檢查教學效果。平時考查應有成績記載。期中考試和學期考試,應在學校統一組織下,根據教學大綱、教材的要求,出好試題,評好試卷,作好成績分析工作。考試次數要嚴格控制,試題難易要適當,不搞突然襲擊,不能只考死記硬背的東西。
『玖』 簡述教學過程主要環節有哪些
一個完整的訓練過程應該由四個環節構成:開始、准備、基本和結束。專
開始部分:布置訓練屬任務,准備場地器材;
准備部分:一般性准備活動和專門性准備活動;
基本部分:完成訓練任務;
結束部分:放鬆活動,小結,整理、回收器材等。
『拾』 教學環節包括哪幾個部分
教學環節:
①教學活動中鏈鎖式結構的諸組成部分。各組成部分之間前後銜接。如綜合課中的組織教學、檢查復習、學習新教材、鞏固新教材、布置課外作業,稱為五個教學環節。
②即教學工作環節。如教學工作中教師的備課、上課、課外作業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學生成績的檢查與評定等。
教學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推動了重大的科學技術進步。二十世紀科學技術進步給人類生產和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確實令人贊嘆不已。從遠古時代 起一直是人們幻想的「順風耳」,「千里眼」,「空中飛行」和「飛向太空」都在這一世紀成為現實。
回 顧二十世紀的重大科學技術進步,以下幾個項目元疑是影響最大的,而數學的預見和推動作用是 非常關鍵。
(1)先有了麥克斯韋方程人們從教學上論證了電磁波,其後赫茲才有可能做發射電磁波的實 驗,接著才會有電磁波聲光信息傳遞技術的發展。
(2)愛因斯但相對論的質能公式首先從數學上論證了原子反應將釋放出的巨大能量,預示了 原子能時代的來臨.隨後人們才在技術上實現了這一預見,到了今天,原子能已成為發達國家電 力能源的主要組成部分。
(3)牛頓當年已經通過數學計算預見了發射人造天體的可能性,差不多過了將近三個世紀, 人們才實現了這一預見。
(4)電子數字計算機的誕生和發展完全是在數學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的。數學家圖靈和馮諾依 曼的研究對這一重大科學技術進步起了關鍵性的推動作用。
(10)教學過程的環節有哪些擴展閱讀:
教學又是藉助不同的形式實現的。到目前為止,我們在運用教學這一途徑時可供我們選擇的教學組織形式有:教學的基本形式--課堂教學;教學的輔助形式--現場教學和個別指導;教學的特殊形式--復式教學;教學的電化形式--多媒體教學。
教學的概念是從教學現象和教學實踐抽象和概括出來的,教學的內涵也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發展。因此對教學這一概念的釐定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但人類對教學的認識是有連續性的。回顧歷史上對教學這一概念的解釋對我們正確認識教學這一概念具有重要意義。
教學出現了「個性化教學」一說,即一個老師教一個學生,制定特有的學習方案,因材施教,能幫助學生有效的解決學習難點。課外教學出現很多這樣的機構,像至善教育等一些教育機構的出現也在逐漸影響學校的教學方式和模式。
教學出現以來漸次形成的特殊作用是:
(1)教學以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形式進行人類經驗的傳授,使教學活動有著良好的秩序和節奏,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各種教學規章制度的形成更規范了師生的教學行為,使教學活動免除了隨意性和零散性,從而變成一種專業性很強的特殊活動。
(2)教學將傳授的內容,經科學的選擇,依據知識構成的邏輯順序和學生獲得知識的認知規律編成教材,作為學生認識世界的媒體。這比起學生自己選擇,自發學習社會上散在的經驗,無論其目標、內容、時間、效果都要優越得多。
(3)教學又是在教師的引導和精心安排的過程中進行的。它可以避免自學上的困難和反復的嘗試錯誤過程。而且,教師又總是試圖選擇最優的方法去完成教育的任務,這就保證了學習者學習上的每一步都能夠順利地進行。
(4)教學所要實現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它要完成的任務始終是全方面的,既有知識的獲得、智力的發展、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又有思想品德的完善、基本技能的形成、個性特長的發展等等,這種全面發展的實現只有教學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