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荷塘月色教學版

荷塘月色教學版

發布時間:2020-12-15 15:52:29

1. 巴烏教學視頻荷塘月色

我每每在秋的斜陽里席地而坐偎樹讀書,讓歲月伴隨著紅葉的風采走向那唯美的晚秋。我常常在夜的寂靜中敲打自己喜歡的文字,讓時間伴隨著皓潔的月華迎接那絢麗的黎明。

2. 如何確定《荷塘月色》教學目標重難點及依據

[ 教學目標抄 ]
1、知識與能力
揣摩優美的藝術語言,賞析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藝術手法。
2、過程與方法
理清作品的事物線索和感情線索,析文中之情,賞文中之景,披文以入情;結合具體的景物描寫摹繪比喻、比擬、通感的修辭效果,同時尋蹤文中的美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感
理解作者「淡淡的喜悅」、「淡淡的哀愁」和他追求自由的精神。
[ 教學重點 ]
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調,了解作者對現實不滿,尋求精神解脫和自由而又無法解脫的苦悶心情;通過品鑒景物的色調和情味,體會作者的喜悅和哀愁。

3. 關於荷塘月色教案的設計

我很能體會此刻LZ激動的心情,想當年我也是這么走過來的啊,下面這篇是網上找的《荷塘月色》教學設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 單元課文特點
1.本單元由兩篇散文、一篇雜文和一篇悼片語成。
2、本單元課文涉及作者生活的時代背景,有的比較隱晦地表達了自己的心情,有的形象地提出自己的主張,有的概括了人物一生的偉大業績,有的在貌似純知識的「東拉西扯"中, 含蓄婉轉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只有認真推敲詞語和句子,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深刻含義。
3、本單元四篇課文中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十分豐富,應該仔細揣摩作者運用修辭手法的妙處所在。
二 單元教學目標
1、本單元的重點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揣摩語言。揣摩語言的實質是在一定的語境中,對語言的深層含義、感情色彩等,進行辯析、品味。在閱讀中只有注意語言,領會關鍵詞 語和關鍵語句的真正內涵和表達作用,理解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才能不斷增強自己的語感。
2、要掌握在閱讀過程中揣摩語言的技巧,學會抓取關鍵詞語和關鍵句子,並結合語境進行揣摩和理解。
三 單元教學重難點
1、閱讀教學把閱讀分為四個階段,即感知階段、理解階段、表述階段和評價階段。
揣摩教學把閱讀分為四個階段,即感 知階段、理解階段、表述階段和評價階段。揣摩語言屬於第二個階段,即在感知內容的基礎上,在一定的語境中對關鍵詞語和關鍵語句的深層含義、感情色彩和表達作用等進行辯析、品味和理解,以徹底理解文句含義,並依靠自己獨立思考,在感知、表象再創造的基礎上,藉助於思維加深對讀物的理解。
2、揣摩語言離不開語境。「語境」是「語言環境」的簡稱。張志公先生說:「所謂語言環境,從比較小的范圍來說,對語義影響最直接的,是現實的語言環境,也是說話和聽話時的場合以及話的前言後語。此外,大至一個時代、社會的性質和特點,小至交際雙方個人的情況,如文化教養、知識水平、生活經驗、語言風格和方言基礎等,也是一種語言環境,與現實的語言對稱,這兩種語言環境可以稱為廣義的語言環境。」前者「現實的語言環境」習慣稱為「內部語境」,後者「廣義的語言環境」習慣稱為「外部語境」。要徹底理解語句含義,必須把語句放到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去反復揣摩思考。
3、揣摩語言還要學會抓取關鍵語句。關鍵語句在文章中有多種表現形式,包括:(1)出現在文章首尾的總結概述語句;(2)有稱代和特指詞語的語句;(3)在文中多次重復出現的語句;(4)運用各種修辭格的語句;(5)使用典故或史料的語句;(6)運用「虛化遷移」手法或詞類活用的語句;(7)語法結構復雜的語句;(8)有特別生動的詞語的語句。
四、單元教學設計
本單元前兩課為教讀課文,後兩課為自讀課文。教讀課文每兩課時完成,自讀課文每課一課時完成。
進行教讀課文的教學,要求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深入思考一些問題;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實現探索性的學習。
進行自讀課的教學,更應該體現由學生自己學習的過程。一種形式是學生在課堂上快速閱讀課文,然後按照教師提出的問題展開討論,由教師作出結論。這種方式適合於中等以下水平的班級使用。另一種形式是事先把分析課文的任務交給幾個或幾組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查閱資料,拿出分析意見,在課堂上各抒已見展開討論。教師不要下結論,讓學生對沒有取得統一的意見課下繼續進行思考,在校刊上發表他們的意見。這種方式適合於語文水平和自學能力較高的班級。
一 荷塘月色
課文說明
一 時代背景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寫景為主的抒情散文。寫於1927年7月,那時作者在清華大學教書,住清華園西院。文章里描寫的荷塘就在清華園。當時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朱自清也處於苦悶旁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參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決這惶惶然」,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暫時逃避的一法」。
原因是什麼 呢?他曾對夫人陳竹隱說過:「我只是在行為上主張一種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義。」又說,「妻子兒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還是暫超然為好」但是他畢竟是一個愛國的民主主義者,面對黑暗現實,又不能安心於這種「超然」。
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說:「這幾天似乎有些異樣,像一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一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裡。……心裡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著,要明白些什麼,但似乎什麼也沒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掙扎」的心跡的真實描摹和生動寫照。
二 構思
《荷塘月色》寫的是一個夏夜,作者為了散心,排解苦悶,去觀賞月下荷塘時所見到的景色和此時此際的心情。全篇的「文眼」是開頭的「心裡頗不寧靜」一句,盡管文 中一會兒寫「動」,一會兒寫「靜」,一會兒寫「幻覺」,一會兒寫「實感」,一會兒描摹眼前,一會兒展開聯想,「形」確實很散,但始終沒有離開「頗不寧靜」這一「文 眼」。
三 思想感情
《荷塘月色》中籠罩著一層淡淡的哀愁,而《綠》中的狂喜之情非常濃烈。這是什麼原因?是由於寫作時代不同。《綠》寫於1924年,這時正是北伐戰爭前夕,五四運動給作者帶來的激情尚未消失。《荷塘月色》則寫在大革命失敗後的1927年,現實的黑暗使作者陷入了彷徨、苦悶之中。
《荷塘月色》流露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作者對當時白色恐怖的嚴酷現實的不滿,以及他苦悶彷徨,希望在一個幽靜的環境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而又無法解脫的矛盾心情。
但對這一問題的理解,歷來說法不一。有的認為,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抒寫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現凄涼的心境;有的認為本文是借景抒情、表現作者愁悶的心境;有的認為是表現作者欣賞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局守個人的小天地,表現閑適的心情;有的認為它不是抒發作者逃避現實的情緒,而是表現作者對現實不滿的憤激心情;有的認為是表現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於這些看法可引導學生認真思考,各抒己見。對於「反映在這篇課文中作者有淡淡的哀愁,也有難得偷來片刻逍遙的喜悅」這種說法也有不同的意見。有人認為。「實在不能說籠罩全文的是一種淡淡的喜悅,而應該說是一種濃濃的哀愁。我們應該努力去體會作者郁結的煩悶和滿懷悉緒無處訴說的苦衷,把偶然寫到的閑情看作是苦情的反襯,才符合文章的實際,才能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這些不同看法,也可以提供給學生 以引起思考。

四 寫作特點
《荷塘月色〉抒寫的則是淡淡的喜悅和淡淡的哀愁。這什麼這樣說呢?從朱自清早期散文的獨特風格看,他是一個很擅長情景交融的作家。在〈荷塘月色〉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在寫景中,委婉而曲折地表達了他不滿現實、幻想超脫現實而又無法超脫的苦悶心理。在月光下,在荷塘畔,雖然自我陶醉了,感覺到一種「難得偷來片刻逍遙」的淡淡的喜悅,但仍然夾雜著擺脫不開的淡淡哀愁。
第一部分(第一段):點明頗不寧靜的心境,交代獨游荷塘的時間、地點和緣由。寫靜謐的環境和自己在這咎環境中獨處的心境,創造出孤寂的氛圍,一開頭就在字里行間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第二部分(第2、3段):寫小徑漫步,勾勒荷塘輪廓,抒發月下獨處的感受。幽僻的路、蓊蓊鬱郁的樹,淡淡的月光,既簡括地敘述了荷塘周圍的情景,也進一步烘託了作者的內心世界。
「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從壓抑不自由中暫得寬余,欣賞月色的淡淡喜悅。這淡淡的喜悅和上文流露出來的淡淡哀愁,籠罩在下文那詩情畫意的荷塘月色上。
第三部分(第4、5、6段):描寫荷塘月色,是全文重點所在。文章先寫荷塘,次寫月色,再環顧四周,層次分明。
第4段寫荷葉、荷花、荷香和荷波,沒有談月,但處處有月,這些景物都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第5段寫月色,先正面寫,後反襯。
第6段照應第二段,再寫荷塘四周環境,著重寫樹。
在作者筆下,這是個寧靜而幽美的境地,充滿了詩情畫意。「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作者仍然擺脫不了那綿綿的愁緒。
第四部分(第7、8段):寫景中人——作者觸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聯想到江南采蓮風俗,表現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古代采蓮盛況的嚮往,對故鄉的惦念,無非是想把自己從「頗不寧靜的心情」中解脫出來。但是現實 終究是現實,是無法超脫的。正當作者沉浸在遐想之中時,「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作者又回到現實,並與開頭相呼應。統觀全文,內心 的「不寧靜」和環境的「靜美」相反相成,輕淡朦朧的景色和淡淡的喜悅和哀悉融為一體,構成了《荷 塘月色》的特色。
五 語言特色
這篇散文用詞准確生動。
如《荷塘月色》寫「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了和花上」這「瀉」字,再加上「靜靜地」這個修飾語,就准確地寫出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傾瀉,但又是絕無聲響的幽靜。再如「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脈脈」,意思是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來表情達意,這里用來寫流水,流水無聲而好像也有情意了。
這篇散文用了許多疊字,不但傳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時也有一種音韻美。
《荷塘月色》中「蓊蓊鬱郁」的樹,「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荷葉,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脈脈」流水,「靜靜」的月光,「薄薄」的青霧……既加強了語意又使文氣舒展,音節和諧。
這篇散文還運用了大量新鮮貼切的比喻。
如寫「荷 葉」,用「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就極為生動,賦予荷 葉動態的美。寫荷花的清香,用渺茫的歌聲作比;寫月光,月影說它們「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把嗅覺、視覺轉化為聽覺,把其中內在的和諧的美表現得恰到好處。

4. 荷塘月色課件簡述

[編輯本段]荷塘月色
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裡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周,長著許多樹,蓊蓊(wěng)鬱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ó)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裡。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niǎo,nuó)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語violin小提琴的譯音)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採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裡的蛙聲;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盪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
於是妖童媛(yuàn)女,盪舟心許;鷁(yì)首徐回,兼傳羽杯;欋(zhào)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jū)。
可見當時嬉遊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於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了,妻已睡熟好久了。
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華園。

5. 荷塘月色的學案

1.品味語言,學習賞析散文的藝術手法。
2.通過把握本文的情感脈絡,學習鑒賞抒情散文。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走進作品的情感世界,體會作者頗不寧靜的感情。
2.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教學方法:
通過聽錄音、默讀,讓學生讀文入境。
通過反復誦讀、感知,品味作品語言。
通過提問思考討論,體會作者的感情教學設計:
本課教學計劃採用六個步驟「自讀感知,思考提問,查閱信息,討論交流,熟讀成誦,存疑留問」,兩個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存疑留問」放在課外完成。整個教學過程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自讀感知,學生思考提問,學生查閱信息,學生討論交流,學生熟讀成誦。教師在這過程中主要起引導點撥的作用。
一、自讀感知
要求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整篇課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內容,初步把握作品的基本結構框架和作者的感情。
首先自讀課文,疏通文句,藉助註解和詞典,弄清以下詞語的讀音和意思:
幽僻、蓊蓊鬱郁、彌望、裊娜、宛然、凝碧、斑駁、峭楞楞
藉助註解和詞典讀懂《采蓮賦》。
其次給文章八個小段標上序號,找出文章主要寫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語句。
明確:
文章主要寫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語句主要有:
第一段: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
第二段: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便覺是一個自由的人。……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第七段: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第八段: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
再次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把文章的主要內容復述下來,注意段落之間的聯系。
明確:因為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於是就想去看看,沿著荷塘的路平常是有些怕人的,但今晚卻很好,我可以享受這無邊的荷香月色。荷塘月色的確很美,月光下的荷塘美景清幽淡雅,荷塘上的迷人月色朦朧和諧,令人心醉。荷塘四周非常幽靜,只有樹上的蟬聲和水裡的蛙聲最熱鬧,而我什麼也沒有。忽然又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那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巳無福消受了。采蓮令我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回到了家裡。
二、思考提問
首先學生再次仔細閱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和有必要深究討論的問題。
學生先後提出如下一些問題:
為什麼作者要反復寫「愛熱鬧也愛冷靜」的雙重性格?
課文第五段,寫月光用「瀉」不用「照一鋪」,其好處是什麼?
作者說自己心裡頗不寧靜,為什麼寫出如此寧靜的文章?
•第四段景物描寫,為什麼葉子寫得多?
•課文最後一句話「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餘?
•心裡頗不寧靜表現了什麼?
•第五段酣民、小睡各指什麼?有無深層含義?
•采蓮與文章主體有什麼關系?為什麼要寫采蓮的事情?
•作者為什麼會由光和影聯想到名曲?
•第六段寫「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作者為什麼會如此傷感?
•《荷塘月色》為什麼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處。
其次教師和學生一起梳理上述問題,重新整合。
第一類問題是關於文章主旨、作者思想感情的問題。
•為什麼作者要反復寫「愛熱鬧也愛冷靜」的雙重性格?
•作者說自己心裡頗不寧靜,為什麼寫出如此寧靜的文章?:
•心裡頗不寧靜表現了什麼?
第二類問題是文章局部的細節問題。按照文章先後依次羅列如下:
•第四段景物描寫,為什麼葉子寫得多?
•課文第五段,寫月光用「瀉」不用「照」「鋪」,其好處是什麼?

閱讀全文

與荷塘月色教學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