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班科學活動《我怎樣長大》教案及反思
1.教師撰寫教學案例,是教師不斷反思、改進自己教學的一種方法,能促使內教師更為深刻地認識到容自己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這個過程就是教師自我教育和成長的過程。
2.教師撰寫教學案例的過程是將來自外部的教育理論與指導自己教學實踐的內在教學理論相互轉化的過程,可以為新教師和在職教師的教學提供比較豐富的實際情境,有利於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案例是教師教學行為的真實、典型記錄,也是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的真實體現,因此是教育教學研究的寶貴資源,是教師之間交流的重要媒介。
Ⅱ 我怎樣長大教學設計
第五單元 成長的收獲 【設計思路】 音樂的體驗如果通過活動的參與來促進對音樂專的感受,會使屬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變得更敏銳、更細微、更深刻。本單元的五年級最後一個單元,主題即「成長的收獲」,其實我們在小學一至五的學習生涯中,收獲的遠遠不能用幾句話或者幾個課時將其概括。因此,筆者認為本課時將應該作為引發我們回憶五年學習生活,回憶成長中點點滴滴、酸甜苦辣的一個切入點。從復習歌曲《一把雨傘圓溜溜》作為導入,啟發學生從珍惜同學間的友誼而引發回憶;以學習歌曲《我怎樣長大》的旋律作為切入點,利用歌詞詩歌般的旋律線條,激發學生想要學唱歌曲的慾望,並利用歌曲抒情、優美的情緒激發學生回憶五年學習及生活點滴的思緒;最後通過 「童年——甜酸苦辣咸」的拓展表演,將五種不同的速度帶來的不同感受賦予新的主題,由此達到體驗歌曲內涵、感受成長收獲的教學目標。 【教學內容】 2.拓展:表演《童年——甜酸苦辣咸》 【教學目標】 2.在感受歌曲「抒情、優美」的情緒的基礎上,根據主題《童年——甜酸苦辣咸》,展開想像,嘗試用不同的速度進行演唱,體驗其不同的情緒特點。
Ⅲ 五年級第二課足跡我怎樣長大教案
教學目來標:
1、指導學生源用優美、深情的聲音演唱歌曲,體驗並表現歌曲所表達的不怕困難、幸福成長的真切情感。
2、指導學生用三拍子的指揮圖式邊唱邊劃拍,唱准二聲部旋律,體會聲部間的相互配合,初步達到聲部的和諧,音色的統一,音量的均衡,感受和聲的美。
3、聆聽感知段落的變化,比較練習中體驗速度、力度、演唱方法的變化在表現音樂情緒和形象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能用柔和、連貫的聲音,悠長、平穩的氣息演唱這首二聲部的合唱歌曲。唱出對「這樣就會長大」喜悅甜美的感覺,感受到「長大」的含義。
教學難點:
唱准大跳音程及二聲部旋律。
Ⅳ 幼兒園大班音樂《我怎樣長大》教案
一、教學內容:表演《我怎樣長大》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發聲練習加深學生對三拍子的理解並讓學生感受二聲部的和聲效果
2、能用一個聲部有感情的演唱整首歌曲
3、通過學唱這首歌曲,使學生感受到師恩的偉大
三、教學重點:歌曲中附點音符、弱起小節的掌握
四、教學難點:讓學生感受二聲部的和聲效果
五、教學過程:
表演《我怎樣長大》 :
准備:這是影片《燭光里的微笑》的一首插曲。歌曲的曲調優美抒情,詞意簡煉,它借「小樹」這一形象抒發了孩子們不怕困難、不怕風吹雨打,幸福成長的真切情感。歌曲為2/4拍,宮調式,二段體結構。第一平段共有四個對稱樂句,第一樂句曲調平穩,並以親切語氣借物抒情,表現了孩子天真可愛的形象。第二樂句以弱起進入曲中的八度大跳,更增強了孩子們快快長大的那種急切的願望。第三、第四樂句是前二個樂句的旋律模進。
1.這首歌的歌詞看來很簡單,但卻非常富有哲理,因此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理解其深刻的含義。結合前面作品中表現的英雄足跡,對學生進行以德育為核心的素質教育。?
2.這首歌的曲調是三拍子,學唱時要求學生用三拍子的指揮圖式邊唱邊劃拍進行。放慢速度分兩個樂段學習,一般不會有太大困難。?
3.二聲部合唱有一定難度,教學時要慎重處理。如有困難,可適當降低難度,如每句的第一音把三度改為同度,可能會容易些。?
4.在歌曲的表演時,注意歌詞的語氣,如疑問句、答句,尤其要唱好三拍子的流暢性及二聲部的和諧。?
5.在學生理解詞義的基礎上討論,說說自己應「怎樣長大」??
Ⅳ 人音版小學音樂五年級上冊《我怎樣長大》教案及教學反思
二、自教學目標
能學會唱二聲部合唱,體驗二聲部合唱的樂趣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合作意識,引導學生在演唱歌曲表達自己不怕困難,不怕風雨,健康成長的真切情感。
2.過程與方法:運用體驗、模仿、探究、合作等方法學唱歌曲
3.知識與技能:三拍子律動的體驗與掌握,二聲部合唱。
三、教學分析
本課選自人音版第九冊第二單元的《足跡》的第三課時。這是影片《燭光里的微笑》的一首插曲,歌曲優美抒情,詞意簡練。它借「小樹」這一形象抒發了孩子們不怕困難,不怕風吹雨打,幸福成長的真切情感。歌曲為3|4拍,F大調,帶再現的二段體結構。
本課相關內容包括「識讀樂譜、演奏綜合性藝術表演」和其他領域的音樂表現要素、音樂情緒與情感、音樂與姊妹藝術相結合,這些相關內容的選擇都是緊密結合核心內容的教學需求的。識讀樂譜和演奏能夠幫助學生熟悉歌曲旋律,輔助二聲部的演唱,從歌曲情境出發模仿隨風擺動的小樹這一表演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音樂作品,對核心內容起了良好的作用。
Ⅵ 五年級音樂我怎樣長大教案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一)指導思想
《音樂課程標准》審議稿明確指出:完整而充分的聆聽作品,在音樂整體體
驗和感受中,享受審美過程的愉悅;恰當的運用觀察、比較和練習等方法,進行
藝術模仿,積累感性經驗。教師應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歌詞內容、音樂特徵、歌曲
意境,而後再用恰當的速度、力度、音色、表情去表現歌曲的情感。在此基礎上
本課教學設計重視和加強合唱教學,
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豐富表現力,
讓學
生充分享受和表現合唱的藝術美。
(二)理論依據
基於這樣的指導思想,
本節課教學設計力求體現在學習過程中以情感體驗為
主線,
培養學生表現能力。
合唱的音樂表現力比齊唱要豐富的多。
兩聲部間的制
約,
和聲的織體,
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聽覺,
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立體音樂思維
能力。
學生通過二聲部歌唱的訓練,
親自參與體驗了兩聲部的和諧,
感受到和聲
的優美,可以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以及群體意識和合作精神。
二、教學背景
(一)教學內容分析
《我怎樣長大》是影片《燭光里的微笑》的一首插曲。歌曲曲調優美抒情,
詞意簡練,它借「小樹」這一形象抒發了孩子們不怕風吹雨打、幸福成長的真切
情感。這是一首兩段體結構的歌曲。
2/4
拍,宮調式。第一樂段共有四個樂句,
第一句曲調平穩,
並以親切的語氣借物抒情,
表現了孩子天真可愛的形象。
第二
樂句以弱起進入曲中的八度大跳,更增強了孩子們快快長大的那種急切的願望。
第三、四樂句是前面兩個樂句的旋律模。
第二樂段是歌曲的合唱部分,
曲調舒展,
與前段形成了對比。
旋律基本以平
行三度和聲進行,
特別是句中音程大跳,
生動形象的表現了成長中堅忍不拔的精
神面貌,
突出了主題。
最後是歌曲的擴充部分,
再重復了第四樂句後旋律更加平
感。
(二)學生情況分析
全班共有學生
38
名。學生都喜歡上音樂課,並且能積極主動的參與歌曲的
情感體驗,
大多數學生能夠用正確的聲音演唱,
具備了用和諧的音色表現歌曲的
能力。學生唱歌的狀態好,但音色一般,大多數學生對音樂學習興趣很濃,但又
由於自身條件或其他原因,
歌唱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
少部分學生音準不佳,
視
譜不會等。老師根據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在課上多鼓勵多表揚,尋找閃光點,培
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
(三)教學方式與手段說明
教學方式:體驗與表現
體驗:
教學中以情感體驗為主線。
讓學生在一次次聆聽中感受、
體驗歌曲的情感,
積極主動的去完成教學任務。
表現:
在學習合唱的過程中讓學生通過表現來理解音樂,
更好地表現歌曲的情感。
教學手段:視唱法
、對比法、模仿法
(四)技術准備
1
、
TT
軟體製作的歌曲曲譜(教師自己製作)
2
、范唱、伴奏錄音、課件
三、教學目標
1
、演唱歌曲《我怎樣長大》
,學生能夠用自己的歌聲抒發不怕困難、幸福
成長的情感。
2
、通過對比法、講授法等掌握歌曲旋律及歌詞
3
、掌握歌曲中的弱起節奏、比較准確的演唱合唱部分
教學重點:能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用自己的歌聲抒發不怕困難、幸
福成長的情感。
教學難點:大跳音程和長音的音準。
四、教學過程
(一)合唱訓練,導入歌曲
1
、音階練習
2
、三度構唱
1 3 2 4 3 5 4 6
Ⅶ 小學五年級音樂上冊《我怎樣長大》教案
一 首先寫教學目標二 分析教材:重點和難點 三 准備教具 四 教學方法 五 教學過回程(詳案和簡案:詳答案要設想每句話怎麼講比較麻煩,簡案只要寫一下時間安排,和每部分教師的活動和學生的活動 )六 板書提綱 七 教學反饋 (我通常都寫:學生配合積極或者上課氣氛良好之類的。其實好像不是這樣的 反正我是應付檢查)這樣的教案就比較完整 不過這個好像是需要一些經驗 再加上你對教材的理解吧 現在的我們也只能多看看別人的課堂實錄或者教案吧 反正我是做不到的
Ⅷ 小學音樂 我怎樣長大 教學反思
《我怎樣長大》是第三單元足跡中的歌曲,歌曲的曲調優美動聽,三拍子的節奏特點使得歌曲在優美的同時富有動感。這首歌曲的歌詞看起來很簡單,但卻非常富有哲理,因此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理解其深刻的含義。而且這是首三拍子的歌曲,學唱時引導學生回憶三拍子的節拍特點和指揮圖式是這節課我將考慮的教學內容。本節課我設計的重難點是學會用優美抒情的聲音演唱歌曲《我怎樣長大》, 在唱歌實踐中,鞏固三拍子指揮手勢。
在趣味導入環節我以說說「我怎樣長大」為主題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談談自己是怎樣長大的在討論的過程中孩子們的積極性還是不錯的。通過這一環節的設計既促進了師生間的交流又導入了新課。在第一遍聆聽音樂時引導學生感受歌曲三拍子的節奏特點,從而復習三拍子的節奏特點和指揮圖這些都進行的比較順利,之後的節奏練習我認為可能是這節課設計的欠缺點,我把歌曲中前三小節的節奏提出來,請學生根據三拍子的節奏特點試著打打拍子,這時我發現孩子的臉上皺起了眉頭,我才發現這個節奏對於這個班的孩子來說可能比較難,所以在這一環節中我花了挺多的時間教授知識,但是結果沒有預期的好,孩子學的比較枯燥,掌握的情況也不夠理想,所以導致在學習新歌的過程中孩子們失去了學習的熱情,所以歌曲學唱的效果也不夠理想。所以我認為今天這節課教授的不是很成功。
通過課下的認真反思發現,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在備課的過程中只重視對教材的重視,而忽視了學生的實際的知識基礎,也就是說只備了教材而沒有備學生。其實備學生比備教材還要重要,因為我們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知識,學生才是主題,如果課堂教學設計只考慮到教材的學習而忽視學生,就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今後我會在認真分析教材的同時,也要了解學生的知識的掌握情況,這樣才能設計出適合學生的有效課堂。
篇二:我怎樣長大教學反思
《我怎樣長大》是人音教材小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足跡》中的一首歌曲,是故事片《燭光里的微笑》的主題曲. 影片描述了一位女教師在教育崗位上辛勤耕耘的感人事跡,塑造了「燃盡自己,照亮別人」的人民教師的崇高形象。這首充滿兒童情感的歌曲,風格清新、流暢,生動地表現了孩子們渴望長大的願望。本節課我設計的重難點是學會用優美抒情的聲音演唱歌曲《我怎樣長大》。五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音樂基礎和一定的接受能力,他們對音樂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大部分學生在演唱時能不喊唱,會用正確的方法演唱和控制氣息.從四年級時起,學生已經學習了豎笛的吹奏,並且能做到看譜吹奏,在本課我決定在五年級二班做一次大膽的嘗試——自學歌曲《我怎樣長大》
在初聽歌曲之後,我對同學們說「今天我們將用我們的小幫手——豎笛來幫助我們自學本課歌曲」話音剛落,就引起了一陣陣的討論聲。「老師將做自學前的兩次輔導,請同學們認真學習」教室里頓時變得鴉雀無聲。接著我范唱歌曲,只見學生們個個都認真的聆聽,還用手指按歌曲的進度指著。在范唱之後又做了豎笛的范奏,他們拿著豎笛認真摸索著指法,認真度真是空前。
自學開始了,同學們按照分開的小組開始了自學,只見他們先進行分工,分為吹奏和歌唱兩組,一起進行學習。教室里豎笛聲、唱歌聲、討論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經過20分鍾的准備各小組閃亮登場,只見他們胸有成竹的走上前來,按照自己的分組進行表演,雖然還有一些樂句還不是太熟練和准確,但表演起來卻是很自信。
通過這次自學,同學們鍛煉了自己的豎笛吹奏水平,加強了同學之間的合作能力,增強了自信心。雖然出現的問題也有很多,但對於第一次嘗試來說表現確實不錯。
篇三:我怎樣長大教學反思
歌曲《我怎樣長大》是故事片《燭光里的微笑》的主題曲。由吳天忍作詞,徐景新作曲。影片描述了一位女教師在教育崗位上辛勤耕耘的感人事跡,塑造了「燃盡自己,照亮別人」的人民教師的崇高形象。這首充滿兒童情感的歌曲,風格清新、流暢,生動地表現了孩子們渴望長大的願望。
在學習歌曲第一段時,我讓一部分學生輕輕跟著音樂哼唱,一部分學生有感情地朗誦歌詞。使他們充分感受到少年兒童不畏風雨、健康成長的精神風貌。 第二段是二聲部,比第一段有一定的難度,所以這堂課重點是二聲部的教學。通過把學生分為兩個聲部,並進行角色分配,一個是藍天一個是小樹,2種聲音不同的音高分開練習,讓他們在練習中體驗小樹的成長。然後再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最後利用這首歌進行情感教育,鼓勵學生向老師、同學說說心裡話,增進了師生、同學間的相互理解。
歌曲學會了,同時也進行了思想教育。可是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卻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改進和提高。比如二聲部的合唱教學,兩個聲部的學生在分開演唱時都還不錯,可當合在一起演唱時,兩個聲部的聲音還不是很和諧,所以這就需要在平時的演唱過程和教學中多引導練習。
篇四:我怎樣長大教學反思
生命教育是旨在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增強對生活的信心和社會責任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使學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長。生命意識是學生良好的一種素質,但只是一種潛在的素質,有待於教師去喚醒和培育。有了正確的生命意識,才會有正確的生命態度,才會珍惜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音樂課作為隱性的課程,就要充分發掘教材,充分利用藝術美感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從而使學生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激發學生對生命的熱愛之情和對生活的創造熱情。
從生命教育的理念出發,本課我設計了一條情感線,就是借「小樹」是如何長大的,它除了離不開陽光和雨露,離不開土壤和養料之外,更需要「不怕風吹不怕雨打」的頑強意志。樹的長大尚且如此,人的長大又何嘗不是這樣呢?那如何讓學生唱出對「這樣就會長大」的喜悅心情,感受到長大後的甜美幸福的感覺,是本課需要達成的情感目標,也是一個難點。
一、情感先導,以情激趣
培養審美體驗能力,是音樂教育的主要核心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應採用多種手段創設藝術氛圍,提高學習興趣。首先在在課始階段我設計了用音樂的方式來探討「長大」,從學生已學的歌曲《小樹快長高》導入,然後由淺入深模仿樹葉的沙沙聲,在旋律音程的上行中,在和聲音程音域的寬窄中聽覺體驗樹的「長大」;小樹長大成叢林,在松樹林和灌木林的旋律線對比中聽覺、視覺並用,充分感受高低聲部的旋律行進特點,提前化解了兩聲部學習的一個難點;小樹的成長,離不開陽光和雨露,離不開土壤和養料,小樹的成長還需要什麼?在目標引導下,同學們初次完整聆聽歌曲,在歌曲中找到了答案——小樹的長大更需要「不怕風吹不怕雨打」的頑強意志。樹的長大尚且如此,人的長大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接下來在歌曲學習中,在對影視音樂作品的感知、鑒賞中,以情感人,使學生了解電影角色在經歷了一件件事情後,慢慢長大逐漸懂事,從而遷移到自身,明白「我怎樣長大」的主題。在情感線的引導下,歌曲演唱的難點,把它安排在這么美妙的情境中,提前突破難點,提問強化了對難點句的學習。為下面順利學唱歌曲作鋪墊。
二、聆聽中體驗、實踐中發展
音樂課應體現音樂學習的基本特點與規律。在每次的設計環節上,我注重以聽覺為先導,動覺、視覺積極介入的審美感知方式,讓學生能圍繞著音樂本身展開豐富的想像,用音樂語匯、音樂要素分析作品,用動人的歌聲去歌唱,充分體現音樂學科本身的綜合。
教學過程中無論是起始階段、展開階段、深入階段、還是結束階段,實踐與體驗是音樂學習的核心環節。歌唱是音樂表現的重要方式,是音樂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如在為了提前解決兩聲部合唱難點時,用圖畫板畫出了一棵棵音符樹,又把這些音符樹根據旋律連成了高低起伏的音符山,在兩聲部音樂伴奏下,在音符山的重疊分合中唱准唱好三度音程居多的兩聲部旋律。還有在教學中,我還注重運用多種形式(演唱;音頻、視頻欣賞)讓學生去感受、體驗。在音樂實踐中,我妙用手勢,師生共同參與,各個環節在逐層深入的目標驅動下充分演唱:唱單音、唱旋律;分聲部唱、兩聲部合唱;以唱准音高為目標的唱和有強弱變化帶上感情的唱……,聽和聲、唱和聲、學歌曲,在音樂學習中充分實踐,竭盡全力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自主學習的能力與交流合作的能力。在互相交流、學習的過程中,體驗集體合唱,提高學生相互協助的能力,逐漸學會尊重他人,與他人合作。
另外,在教學的拓展環節中,我特意選擇了電影片段:王老師住院期間和同學們一起為小朋過生日的情景。在這個片段中,王老師為小朋在電台點播的歌曲《我怎樣長大》不但讓學生再次聆聽熟悉歌曲,其中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表現出同學們謙讓、懂事、富有愛心的優秀品質,讓教室里的每一個人都感覺孩子們懂事了、長大了,從而了揭示了歌曲的主題思想,深化了對音樂的情感體驗。
Ⅸ 《我怎樣長大》教案
一、教學理念
《音樂課程標准》(實驗稿)指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音樂課應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同時通過音樂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設定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的內容、形式和情景,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增強學生的創造力」。
二、教學目標
能學會唱二聲部合唱,體驗二聲部合唱的樂趣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合作意識,引導學生在演唱歌曲表達自己不怕困難,不怕風雨,健康成長的真切情感。
2.過程與方法:運用體驗、模仿、探究、合作等方法學唱歌曲
3.知識與技能:三拍子律動的體驗與掌握,二聲部合唱。
三、教學分析
本課選自人音版第九冊第二單元的《足跡》的第三課時。這是影片《燭光里的微笑》的一首插曲,歌曲優美抒情,詞意簡練。它借「小樹」這一形象抒發了孩子們不怕困難,不怕風吹雨打,幸福成長的真切情感。歌曲為3|4拍, F大調,帶再現的二段體結構。
本課相關內容包括「識讀樂譜、演奏綜合性藝術表演」和其他領域的音樂表現要素、音樂情緒與情感、音樂與姊妹藝術相結合,這些相關內容的選擇都是緊密結合核心內容的教學需求的。識讀樂譜和演奏能夠幫助學生熟悉歌曲旋律,輔助二聲部的演唱,從歌曲情境出發模仿隨風擺動的小樹這一表演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音樂作品,對核心內容起了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