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羲之《十七帖》真跡何在
十七帖共有29貼(也有說24貼的),均為i摹本或刻本,無真跡。
2. 王羲之的十七帖最後一個字是什麼字,看不明白
可以上圖來看啊。。。
3. 《王羲之十七帖》有幾個拓印版本分別是哪幾個最好的是哪個
今人王壯弘稱傳世刻本有四:
一、唐摹館本。即「勒充館本」,摹勒充作版館中副本。 所以,一般說來權,館本著名而且影響大。館本後有大字行書「敕」字,下有楷書「付直弘文館,臣解無畏勒充館本,臣褚遂良校無失」二十小字,末有「僧權」二字押署。
二、缺十七行本(或雲即北宋魏泰家藏唐硬黃本)。
三、唐賀知章臨本。
四、宋人臨本,即河南本。
唐摹館本最好,卷首有「敕」字及解(無畏)、褚(遂良)勒定。
4. 學習草書,王羲之的《十七帖》,智永《草書千字文》,懷素的〈自敘帖〉。哪種法帖更適合初學者臨摹
我個人傾向與王羲之的《十七帖》,他的字氣象萬千,而且不是大草,可以從他的草書看出行書的影子,解體也很到位。
祝你成功~!
5. 王羲之的《十七貼》的清晰圖片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D%F5%F4%CB%D6%AE%A1%B6%CA%AE%C6%DF%CC%F9%A1%B7&in=1&cl=2&cm=1&sc=0&lm=-1&pn=0&rn=1
6. 王羲之十七帖原文
十七日先書郗司馬未去即日得足下書為慰先書以具示復數字吾前東粗足作佳觀吾為逸民之懷久矣足下何以等復及此似夢中語耶無緣言面為嘆書何能悉龍保等平安也謝之甚遲見卿舅可耳至為簡隔也今往絲布單衣財一端示致意計與足下另二十六年於今雖時書問不解闊懷省足下先後二書但增嘆寒五十年中所無想頃如常冀來夏秋間或復得足下問耳比者悠悠如何可言吾服食久猶為劣劣大都比之年時為復可哥足下保愛為上臨書但有惆悵知足下行至吳念違離不可居叔當西耶遲知問瞻近無緣省苦但有悲嘆足下小大悉平安也雲卿當來居此喜遲不可言想必果言苦有期耳亦度卿當不居京此既避又節氣佳是以欣卿來也此信旨還具示問天鼠膏治耳聾有驗不有驗者乃是要葯朱處仁今所在往得其書信遂不取答今因足下答其書可今必達足下今年政七十耶知體氣常佳此大慶也想復勤加頤養吾年垂耳順推之人理得爾以為厚幸但恐前路轉欲逼耳以爾要欲一游目汶領非復常言足下但當保護以俟此期勿謂虛言得果此緣一段奇事也去夏得足下致邛竹杖皆至此士人多有尊老者皆即分布令知足下遠惠之至省足下別疏具彼土山川諸奇揚雄蜀都左太沖三都殊為不備悉彼故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當告卿求恐少人作耳至時示意遲此期真以日為歲想足下鎮彼土未有動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領峨眉而旋實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馳於彼矣彼鹽井火井皆有不足下目見不為欲廣異聞具示省別具足下小大問為慰多分張念足下懸情武昌諸子亦多遠官足下兼懷並數問不老婦頃疾篤救命恆憂慮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旦夕都邑動靜清和想足下使還具時州將桓公告慰情企足下數使命也謝無奕外任數書問無他仁祖日往言尋悲酸如何可言嚴群平司馬相如楊子雲皆有後不胡母氏從妹平安故在永興居去此七十也吾在官諸理極差頃比復匆匆來示雲與其婢問來信不得也吾有七兒一女皆同生婚娶以畢唯一小者尚未婚耳過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內外孫有十六人足慰目前足下情至委曲故具示雲譙周有孫高尚不出今為所在其人有以副此志不令人依依足下具示知有漢時講堂在是漢何帝時立此知畫三皇五帝以來備有畫又精妙甚可觀也彼有能畫者不欲因摹取當可得不信具告諸從並數有問粗平安唯修載在遠音問a不數懸情司州疾篤不果西公私可恨足下所雲皆盡事勢吾無間然諸問想足下別具不復具往在都見諸葛顯曾具問蜀中事雲成都城池門屋樓觀皆是秦時司馬錯所修令人遠想慨然為爾不信具示為欲廣異聞得足下旃罽胡桃葯二種知足下至戎鹽乃要也是服食所須知足下謂頃服食方回近之未許吾此志知我者希此有成言無緣見卿以當一笑彼所須此葯草可示當致青李來禽櫻桃日給滕子皆囊盛為佳函封多不生足下所收疏雲此果佳可為致子當種之此種彼胡桃皆生也吾篤喜種果今在田裏唯以此為事故遠乃足下致此子者大惠也知彼清晏歲豐又所出有無一鄉故是名處且山川形勢乃爾何可以不游目虞安吉者昔與共事常念之今為殿中將軍前過雲與足下中表不以年老甚欲與足下為下寮意其資可得小郡足下可思致之耶所念故遠及
7. 十七帖的王羲之及其《十七帖》
王羲之(303—361),琅邪臨沂人,字逸少。後移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他一生曾任秘書郎、參軍、刺史、會稽內史、右軍將軍等職,人稱「王右軍」。後稱病去職,與東土諸名士優游自適以終老。王羲之出身於名門望族,伯父王導、王敦以及父親王曠,都是曾經左右東晉形勢的重臣。王氏家族與當時的皇族司馬氏平起平坐,地位顯赫。王羲之雖然父親早逝,寄養在伯父王導家中,但這並不影響他具有優越的生活條件與良好的學習環境。據說他小的時候不善言辭,長大成人後卻善於思辨,並以骨鯁著稱。
王羲之少時學衛夫人書法,後來得到叔父王虞的指導。他的家族中擅長書法的人很多,伯父王導、王敦都精於書法。王導還將有「江東法帖之祖」之謂的《宣示表》傳給王羲之,可見對王羲之書法才能的器重。在這樣的環境中,他能夠博採眾長,轉益多師,終於「備精諸體」,創造了全新的書法藝術境界。
王羲之對後世書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那麼,有人要問,一千多年前的王羲之書法,為什麼會有這么大的影響力呢?後來很多書法家都有很高的成就,為什麼不能取王羲之而代之呢?這個問題要放到書法史中來看。首先,要從漢字的發展演變上看。中國文字在歷史上經歷了多次大的變化,從篆書系統向隸書系統轉變是—次關鍵性的變化。我們現在漢字應該都屬於隸書系統,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表意文字。隸書系統的文字在以後的歲月里繁衍出很多變體,如行書、草書等,這個過程都發生在漢代,隸書本身也最終演化成為今天常見的楷書。在王羲之之前,這些書體都有一定的規模,但還是不夠成熟。比如鍾繇的楷書,相對來說還是處於初級階段;張芝的草書也屬於質朴一路。王羲之書法在他們的基礎上取代了前人,成為一種全新的文字範式。王羲之之後的書法家當然也不可能停留在模仿王羲之的書法上,比如唐朝的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等,他們將楷書推向了更為標准化的境界。但是,宋朝的文人書法家大多認為,他們的楷書有刻意安排的痕跡,雖然在實用方面是夠標準的,但與王羲之相比,卻顯得有些不自然。正因為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境界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理想,字形姿態豐富但不過分張揚,氣息沖和,剛柔相濟,既有法度,又有極高的審美境界,所以在他之後的很多朝代的書法家都願意接受他。人們把羲之尊為「書聖」,恐怕就是這個道理。
8. 王羲之巜十七帖》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書的代表作之一,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
原墨跡早版佚,現傳世《十七帖》權是刻本。此帖為一組書信,據考證是寫給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撫的。書寫時間從永和三年到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時間長達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書法發展的重要資料。
9. 十七帖 怎麼學
網上有很多教學資料和視頻,首先是臨摹,其次多實踐。十七帖是最好的草書範本,還可以參照二王其他作品,還有唐人如孫過庭懷素的草書,隋人智永的真草千字文互相印證。更要多創作,這樣才有進步。
1.中堂的創作
中堂是比較寬的立軸,一般是懸掛在廳堂正中的位置上,以四尺整張的宣紙為多。創作時首先要選好文字內容,考慮整篇的行數以及每行的字數,這樣在書寫時心裡有所准備。—般以四行比較合適,或者三行正文,勵口上一行落款也可以,太窄則沒有中堂所應有的氣勢。此處所附右圖中選擇的是李白的五言詩,安排成四行,最後一行留有餘地,作落款、鈐印之用。正文字形大小、筆畫輕重要相互搭配,形成和諧的整體感。落款之地如果空間大,則可以寫上所錄詩詞的標題、書寫年月以及受書人名號等。
2.條幅的創作
條幅是立軸的一種形式。與中堂相比,條幅要顯得狹窄一些。至於要多窄,這也是根據懸掛的位置而定的。條幅適用的場所很多,一般齋、堂、館、店及居室牆壁的空白處皆可以懸掛。附圖左者是一件條幅,內容選擇的是唐代李白的一首七言絕句,安排成三行,這是常見的一種格式。這樣的格式在書寫時要注意中間一行與左右兩行的照應關系。圖例中字與字之間基本上以獨立為主,其中偶有連帶,如「欲行」兩字連在一起,「桃花」兩字似連還斷,這是按照《十七帖》的方式來處理的。小草作品應盡量少用上下連帶的方式。另外,三行的條幅中,最後一行要留有餘地,作落款以及鈐印之用。
3.對聯的創作
對聯是書法作品常見的一種款式。這種款式的基本要求是對稱,每個字有固定的位置。利用《十七帖》筆意創作對聯如同用其他書體—樣,只不過是用草書寫成。上下聯中每個字的分布要均勻,左右之間也要對稱,如附圖右者所示。這樣的方式要求上下字之間要有一定的距離,落款內容可多可少。如果要書寫姓氏、年月以外的內容,可以寫在上聯的右側;如果內容很多,則可以從上聯的右上偵聽始,將上下兩聯正文左右空間寫滿,年月、名款署在下聯的左側。
4.扇面的創作
扇面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團扇,一種是摺扇。這里我們介紹一下摺扇的書寫方式。摺扇因為上寬下窄,所以書寫時不能照常規的方法,每行都寫成—樣的長度。通常的書寫方法是,一行長、一行短,相間而行。如左圖上者所示,第一行寫兩個字,第二行寫五個字。這樣安排,下邊不至於擁塞。至於短行、長行是否要字數一致,則需根據字形大小而定,但位置應保持大體上的—致。另外,第一行寫成短的或是長的都可以,落款的方式與正文也要基本保持一致。
5.匾額的創作
匾額內容一般是書寫齋、館、堂號,或者是個人喜好的短語。草書匾額不適宜作公共場所的標志,因為這樣的作品難以辨認。草書橫匾,通常是懸掛在自己的書房,內容多書寫警語等,既可以表明主人的志趣,又可以作裝飾或欣賞之用。用《十七帖》這樣的小草寫匾額,不能完全照抄原帖,因為原帖字跡相對較輕靈,所以寫匾額時要適當加重,這樣才醒目,如左圖下者。落款可作長跋,或者僅僅寫上年月、姓名,款文與正文應適當保持距離。
6,斗方的創作
斗方這種款式,要求作品的寬度與高度一樣,或基本一樣。從款式上看,它介於橫卷與條幅之間,既綜合了兩者的某些特徵,又不完全具備兩者的特性。所以,在這樣的款式上創作草書作品,要兼顧橫向展開的節奏與縱向運動的行氣。其文字內容可多可少,書寫時既要考慮每行的縱向氣勢,又要關注到行與行之間的聯系(則咐圖左者)。
六、歷代臨習《十七帖》名作欣賞
自唐朝以後,人們學習草書鉚巴王羲之《十七帖》當成範本來臨摹。所以,歷史上很多書法家都留下了臨習之作。這些臨習之作有些屬於意臨,也就是在臨摹的同時帶有自己的風格特徵,有些臨摹之作則比較忠實於原作的風格。下面我們對其中的一些臨作作一下簡單的介紹。
現在流傳下來的最早的臨習《十七帖》的作品是蘇軾《臨王羲之講堂帖》(見附圖右者)。《講堂帖》是《十七帖》中的—件作品。我們若把蘇軾的臨習作品與《十七帖》中的這—段進行對照,則會發現蘇軾的臨作並不是完全按照原帖的樣子來臨的,尤其是筆畫的形態,有蘇軾自己的行書特徵。蘇軾在這件臨作的結尾說:「此右軍書,東坡臨之,點畫未必皆似,然頗有逸少風氣。」他自己認為點畫不相似,但感覺到抓住了原帖的精神氣質。《臨王羲之講堂帖》行筆流暢,字形大小相兼,線條厚重而不乏飄逸之氣,可以看出在書寫時速度並不快,有優游不迫、閑散自適的境界,這一點正好與王羲之原作的精神相契合。另外,字形上也基本依照原帖,所以這仲臨作應在似與不似之間。
圖是元朝書法家康里子山的臨作。康里子山是元朝繼趙孟頫、鮮於樞之後的一位成功書法家,草書是他最擅長的書體。他的臨作與前面所介紹蘇軾的臨作在風格上有些不同。從形式來看,此臨作更接近王羲之的風格特徵。這種風格的形成,是與當時人們的指導思想相一致的。元朝書法家不像北宋時期蘇軾等人那樣強調自出新意,而是重視真心誠意地去學習古人,保持傳統,甚至在自己創作時也是這樣。我們這里選擇的是康里子山《臨十七帖》中的一段,叫做《諸從帖》,從點畫到字形,都很接近王羲之原作,筆畫簡潔有力,筆鋒峻爽,使轉自然,一些連綿的線條也都非常遒勁,看得出作者對原帖非常熟悉,所以書寫起來如行雲流水。當然,這件作品也有一些自己的特點,如字形比原作窄,章法安排上更加緊湊,不像原作那樣寬松閑散。
明朝有許多書家都留下了《十七帖》的臨作,較有特色的有胡正、項元汴、董其昌等。
胡正是明朝初期的書法家,在歷史上名氣不大。明朝初期陶宗儀的《書史會要》評價他「草書用筆如篆」,這是針對他的創作來說的。他沒有留 下自己創作的作品,我們很難對他的藝術成就作總體的評判。天津藝術博物館藏有他臨寫的《十七帖》—誦(見圖)。從這件I臨作來看,他曾對《十七帖》作過深入的研究。他的臨作含蓄靈動,中規入矩,整體風格靠近趙孟頫。這很容易理解,因為明朝初期的書法家大都受到趙孟頫書風的影響。與胡正的臨作風格相似的是項元汴。他是一位大收藏家,平生收藏的法書名畫很多。他本人電擅長書畫,不過在歷史上更以鑒藏聞名。故宮博物院收有他臨寫的二王法帖一卷,其中有《十七帖》中的內容(見圖)。他臨寫的思路和胡正基本一致,都是盡量與原帖靠近,用筆靈動,有秀潤之氣。我們開始學習《十七帖》,首先是要做到形似,從臨摹人手,因而上述這兩位書法家的臨習之作可以作為重要的參考資料。
董其昌是明朝後期很有代表性的書法家,擅長行草書。對於藝術,他主張要得到古人之神。他的理想是一種書卷氣的蕭散淡遠,落實到技巧上則是無須過分用力,只要很隨意地書寫。他的書法作品都有一個統一的風格——用筆很輕靈,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的距離拉得很開,給人的感覺很飄逸。他臨寫的《逸民帖》(《十七帖》中的一種,見附圖左者)與他的指導思想是合拍的。該件臨作不太關注是否與原帖一致,很多字都有重新改造的痕跡,章法安排也是順其自然,行與行之間很松。該臨作雖然不追求與原作的相似,但作品的趣味還是非常傳統。
明清之交王鐸臨寫的《諸從帖》(《十七帖》中的一種,見附圖右者)也很有名。他是這個時期的一位書法大家,平生花了很大精力去臨摹魏晉時期名家的作品。據說,他一天臨帖,一天 寫作品,這樣堅持下來達幾十年之久。他把王羲之草書作為研究的主要對象,留下來大量的臨習之作。有些是按照原帖的樣子來臨習,有些是自己發揮,水平都非常高。這仲臨作屬於前一種類型,即按照原作的格局臨習,每行的字數少有差異。當然,像他這樣功力深厚的書法家,不可能一點一畫照著原帖依樣畫葫蘆。他的這件臨作整體風范圓轉舒和,顯得得心應手。此外,該作還增加了一些牽連,筆畫也沒有原帖 那樣多的方折,可以說既遵從了原帖的精神,又有了自己的變通。
以上這些臨作都是我們可資借鑒的範本,其中的一些墨跡本更能為我們提供筆毫運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