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幼兒園古詩贈汪倫教案

幼兒園古詩贈汪倫教案

發布時間:2021-03-04 01:44:18

㈠ 幼兒園古詩贈汪倫怎麼講解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天寶十四載(755),李白從秋浦(今安徽貴池)前往涇縣(今屬安徽)游桃花潭,當地人汪倫常釀美酒款待他.臨走時,汪倫又來送行,李白作了這首詩留別.
詩的前半是敘事:先寫要離去者,繼寫送行者,展示一幅離別的畫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將欲行」表明是在輕舟待發之時.這句使我們彷彿見到李白在正要離岸的小船上向人們告別的情景.
送行者是誰呢?次句卻不象首句那樣直敘,而用了曲筆,只說聽見歌聲.一群村人踏地為節拍,邊走邊唱前來送行了.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說「忽聞」而不用「遙聞」.這句詩雖說得比較含蓄,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詩的後半是抒情.第三句遙接起句,進一步說明放船地點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繪了潭的特點,又為結句預伏一筆.
桃花潭水是那樣的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系起來.結句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麼汪倫送李白的情誼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尋味.清沈德潛很欣賞這一句,他說:「若說汪倫之情比於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換間.」(《唐詩別裁》)顯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採用比物手法,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餘味,自然而又情真.
這首小詩,深為後人贊賞,「桃花潭水」就成為後人抒寫別情的常用語.由於這首詩,使桃花潭一帶留下許多優美的傳說和供旅遊訪問的遺跡,如東岸題有「踏歌古岸」門額的踏歌岸閣,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釣隱台等等.

㈡ 贈汪倫小班教案

教學目標
1、 會認「贈」等6個生字,會寫「舟、乘、汪」三個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
3、 懂得珍惜友情。
重點、難點
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珍惜友情。
教學准備
課件、生字卡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復習古詩,導入新詩。
板書課題,教師范寫「汪」字,學生書空。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汪」字作為本課要寫的生字,它又在題目中出現,在板書課題時就讓學生掌握寫法。
(課件顯示《贈劉景文》)齊讀,找出兩首古詩題目的共同點。理解「贈」是「送」的意思,理解課題《贈汪倫》即李白寫一首詩送給汪倫。
『設計意圖』:從復習古詩入手,不僅加深對古詩的記憶,還理解「贈」就是「送」的意思,在不知不覺的讀中,學生就明白了題目的意思
2、激趣。
大家都知道李白是我國古代一位了不起的大詩人。那李白為什麼要寫一首詩送給汪倫呢?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動人的故事呢?想知道嗎?大家要是把這首詩讀得又准確又流利,我就講個有趣的故事給大家聽。
二、初讀正音,整體感知
自由朗讀古詩,圈出生字,藉助拼音,讀通古詩,全班齊讀。
『設計意圖』:充分感知是進一步學習課文的基礎,切忌走過場,應給足時間讓學生去自
主閱讀,調動起學生讀書的積極性。
三、 學習要認的字(課件顯示生字)
1、指名讀。(評讀)
2、小老師帶讀。
3、開火車讀。
4、齊讀。
5、去拼音讀。
『設計意圖』:一步一個腳印地學習要認的字,為更好地學習課文,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
能力墊定了基礎。
四、品讀古詩,體會古詩的真情實感
1、講故事。
古詩的背景
李白一生既喜歡做詩,又喜歡喝酒和游歷名川大山,美酒和美景給了他無窮的靈感,寫出了很多千古名句。汪倫非常仰慕他的才華,很想與他結為朋友。於是就寫了一封信託人帶給李白,上面寫道:「先生,您喜歡游覽嗎?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歡喝酒嗎?這里有萬家酒店。」李白一看,呀!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裡,既不見十里桃花,也不見萬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倫解釋說:「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個桃花渡口,萬家酒店是有個姓萬的人開了一家酒店,並不是一萬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被汪倫的幽默與風趣逗得哈哈大笑起來,兩人一見如故。在以後的幾天里,汪倫每天盛情款待李白,並帶他游遍了當地的名山勝景,他們一起飲酒作詩,情趣相投,短短幾天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臨別時,汪倫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誠深深地感動了,即興吟詩一首
--《贈汪倫》。
『設計意圖』:給學生講一個簡短的古詩背景故事,能讓學生更易地理解詩意。為下面的教學環節做好鋪墊。
講完故事師順勢范讀。
齊讀古詩。
2、品讀第一行。
(1)指導看書本上的插圖,問:船上的是誰?岸上的是誰?你是從哪行詩看出來的?指名答。(課件顯示:李白乘舟將欲行)
『設計意圖』:一幅圖就是一個故事,一幅圖就是一篇文章,指導學生看圖,有助於學生自主理解詩意。
(2)指名讀。齊讀。
(3)指導寫字。(乘、舟、汪)
A、了解詞語「乘舟」,並給「乘、舟」另外口頭組詞。
B、師讓學生觀察了解「乘」是「禾」與「北」的巧妙組合,再范寫「乘」字;學生說「舟」字的筆順。
C、學生在書本上描紅、寫字。
D、評價。
『設計意圖』:新課標提出,每節課都讓學生寫一寫,但不要寫得太多,根據本節課設計
的內容,故寫三個生字。讓學生觀察生字??「乘」, 感受漢字的妙處,激發學生喜歡漢字,主動識字的願望。由於已經是二年級的學生,故在指導書寫中,師范寫最難的「乘」字,生說「舟」字的筆順,「汪」字放手讓學生觀察去寫,這體現了一個從難到易的教學過程。
(4)學習「欲」字,說一說記住「欲」字的方法。說說李白乘舟將要干什麼?
(5)李白將要走了,他與汪倫相見恨晚,剛結下深厚的友誼就要面臨分離,你說他的心情會怎樣?用上這樣的心情讀讀這一行。(指名讀,小組讀。)
(6)這時李白心裡會想些什麼?把李白的不舍之情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讀中感受李白將要離開的那種不舍之情。通過不同方式反復朗讀,在聽和讀中讓學生理解、鑒賞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豐富個人情感。
3、品讀第二行。
(1)汪倫是用什麼方式為李白送別?指名答。
(2)(課件出示:忽聞岸上踏歌聲)指名讀,齊讀。
(3)學習「踏」字,有什麼好方法記住「踏」字,什麼是踏歌?
(踏歌是古代的一種舞蹈,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著拍子,邊歌邊舞的一種歌舞形式。)
(4)練習。理解「聞」的意思。從這行詩看,應該選哪個?
(課件顯示)聞:( )A用鼻子聞 B有名望的 C聽見
(5)汪倫用這種隆重的方式為李白送行,從這里可以感受到汪倫對好友李白的感情怎樣?試著讀出你的感受。(指名讀,男女讀,齊讀。)
『設計意圖』:通過「踏歌」一詞,體會送別方式的特別,從而感受李白和汪倫二人情誼的深厚,並通過反復吟誦,加深理解。
《贈汪倫》優秀教案(2)

發布時間:2015-06-18
編輯:lqy
手機版

4、品讀三、四行。

(1)重友情的汪倫讓李白有什麼感慨??指名讀三、四行。(課件出示)

(2)學習「潭」字,說一說記「潭」字的方法。桃花潭有多深?試著把桃花潭的深度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3)練習。

即使桃花潭有千尺深, 汪倫對李白的情誼深。

板書:水深??情更深

(4)指名讀;齊讀。

(5)分別是傷感的。此時此刻,李白與汪倫站在岸邊,彼此話別。他們會說些什麼?同桌練習說一說。

(6)再讀、引讀詩句,體會他們之間的深厚感情。

(同學們,如果你是李白)當你登上小船准備離開,回想起汪倫每天熱情款待,一起飲酒作詩,望著眼前深深的潭水,一定會感嘆??齊讀三、四行。

即將分別,李白正想到以後天各一方,不知何時再見。此時,忽然聽見汪倫在岸上踏歌為自己隆重地送行,低頭看著清澈的潭水,誦道??齊讀三、四句。

『設計意圖』:在一遍遍的朗讀中,讓學生通過美讀、熟讀,升華朗讀情感,進一步體味作品的意境,讓學生的語感得以深化、內化,達到真正意義的積累。

五、背誦

1、自由背3分鍾。

2、指名比賽背,小組比賽背。

3、配樂齊背。

『設計意圖』:為學生創設情境,使他們進一步感受古詩的韻律美、情境美和情感美,並在課堂中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解決背誦的學習任務。

六、完成課後練習

七、拓展小結

1、《贈汪倫》這首詩讓我們感受了好朋友之間的深厚友情,你有好朋友嗎?你是怎麼對待朋友的?

2、世間離別情萬種,多有詩人訴心聲。除了這首《贈汪倫》外,老師讀一首感人肺腑的離別詩《別董大》。

『設計意圖』:將課堂上的內容延伸到課外,使課內外結合,引起學生的思考,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3、是啊,離別是傷感的,也是快樂的。每次的離別都是為了下一次的相聚,在離別和相聚中,友誼一次次的變得更深厚??齊誦《贈汪倫》

作業

找一些離別詩讀一讀,背一背。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課外多積累知識,進一步感受詩情、詩美,感悟詩人們深沉的情感。

板書

贈汪倫

李白

水深 情更深

『設計意圖』:板書簡單明了,易於讓學生理解詩意。

㈢ 幼兒園 古詩詞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登鸛雀樓

王之渙 朝代:唐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 白銀盤里一青螺。

望天門山

(唐)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獨坐敬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憫農

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遊子吟

(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送元二使安西

王 維

渭城朝雨浥②輕塵, 客舍③青青柳色④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⑤無故人

春 日

朱 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秋浦歌

李 白

白 發 三 千 丈, 緣 愁 似 個(個)長。

不 知 明 鏡 里, 何 處 得 秋 霜。

鹿柴(zhai)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㈣ 幼兒園小班閱讀古詩贈汪倫活動分析怎麼寫

李白要離開好友汪倫,他們都很不舍,當李白剛剛走上船舟時,就聽到他的好友汪倫送給他的歌兒,李白深受感動,便在詩中寫到,桃花潭水那麼深,也趕不上汪倫對我的的愛。 背景:有一位素不相識的汪倫,寫信給李白,邀他去涇縣(今安徽皖南地區)旅遊,信上熱情洋溢地寫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見汪倫乃涇川豪士,為人熱情好客,倜儻不羈。遂問桃園酒家何處?汪倫道:「桃花者,潭水名也,並無桃花;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並無萬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留數日離去,臨行時,寫下上面這首詩贈別。

㈤ 贈汪倫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古詩,了解詩意,體會詩情。
2、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含義和修辭手法。
3、精讀一首《贈汪倫》,帶動一組送別詩,擴大課堂容量,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讀古詩嗎?你最喜歡哪一位詩人?
2、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李白。
3、板書:李白了解他嗎?
課件(1):出示李白畫像
4、學生交流資料。課件(2):出示李白簡單介紹
5、李白一生留下了近千首詩歌,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他的《贈汪倫》。
二、解題
1、看老師寫課題。強調:贈板書:贈汪倫
汪倫是一個人的名字,是安徽涇縣桃花潭附近的一位村民。
學生在書上描紅、臨寫:贈
2、一起讀讀課題,好嗎?
3、解題:「贈」什麼意思?題目什麼意思?
4、同學們,真摯的友情是人生路上最值得珍藏的一段記錄,生性豪放的李白究竟寫下了怎樣的一首詩來贈給汪倫呢?
三、初讀古詩,讀通讀懂
1、課件(3):出示古詩
2、請同學們自己讀讀這首古詩,自由自在地讀,無拘無束地讀,搖頭晃腦地讀,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同座位交流交流,也可以待會兒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
3、指名讀古詩。
(你讀得很通順、很流暢。你的聲音非常響亮。
你的聲音真好聽,如果能再注意點節奏就更好了。)
4、學生交流。在讀的過程中遇到問題了嗎?
欲:將要忽聞:忽然聽到
踏歌:古代民間的一種歌唱形式,一邊用腳打節拍,一邊唱歌。(表演)
不及:比不上深千尺:有千尺那麼深。
5、能連起來把這首詩的大概意思說一說嗎?
(李白坐上船兒正准備遠行,忽然聽到岸上傳來踏歌的聲音。
桃花潭水雖然深過千尺,也比不上汪倫趕來送我的厚誼深情。)
四、再讀古詩,感受詩情
1、過渡:同學們,李白和汪倫能成為好朋友,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小故事呢,你們想聽嗎?
2、教師配樂講故事,課件(4):出示故事
3、同學們,聽完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4、下面,就請同學們再讀讀這首詩,一邊讀,一邊體會李白與汪倫的這份深情厚誼。輕聲讀,帶著感情讀,在讀中體會。
5、交流:誰來說說,你從哪些具體的詩句中體會到了李白與汪倫的深情厚誼?
(1)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那麼深嗎?
深千尺:虛指,誇張的說法。說明桃花潭的水很深
教師引導:同學們,詩歌的藝術誇張,達到最高成就的,就是李白。李白的詩,表達情感毫不掩飾,而是噴薄欲出,一瀉千里。當平常言語不足以表達其激情時,他就用大膽的誇張。所以,才會有《夜宿山寺》中的「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才會有《望廬山瀑布》中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也才會有這流傳千古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課件5:出示詩句)
(2)同學們,汪倫雖是用計將李白騙來,但兩人卻一見如故,相見恨晚。在這十幾天中,汪倫和李白會做些什麼呢?(課件6:重新出現古詩)
教師介紹,深化故事內容:李白一生豪放,而汪倫也是豪爽之人,在這十幾天里,汪倫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兩人一起飲美酒,吃佳餚,聽歌詠,談詩歌,一起吟詩作對,一起游遍了當地的名山勝景,過得非常愉快。
(3)然而,相聚的日子總是過得那麼快,李白不得不離去了。站在船頭,那湛藍的桃花潭水,更觸動了詩人的離別情懷。於是,李白情不自禁的用水深來比喻情深。
板書:水深情深
(4)同學們,李白哪裡是想說水深,他分明是想說……
(5)是啊,縱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誼深啊!真是水深,情更深。
板書:更
(6)在李白看來,桃花潭水的深沉、清澈,正好比汪倫對自己的情誼一樣,又深厚,又真摯。誰能通過朗讀把這樣深厚的感情,表現出來?
(7)讓我們一起通過朗讀,把李白對好友的深情盡情地表達出來吧!
6、過渡:李白與汪倫雖只相處了短短數日,卻結下了深厚的友情,今日一別,不知何日才能相見?此時,站在船頭,李白會想些什麼呢?
7、有人說,豪放的李白不想傷感,便留下書信一封,想要不辭而別。可是想到當日與孟夫子一別,便十幾年不能相見;想到自己一生漂泊,行蹤不定,只怕今後再也沒有與汪倫重逢的時候,李白又多麼想再見汪倫一面啊!正在這時,李白忽然聽到岸上傳來伴著節拍唱歌的聲音。此時的李白,又會是怎樣的心情呢?(必定會有一份意料之外的驚喜。)
(1)教師指導:你們知道嗎?可以踏而歌之的,必定是昂揚激越,或是輕松歡快的。望著踏歌趕來相送的汪倫,李白不禁又想起了……
(2)有人說,汪倫其實早已知道李白的行程,卻故意裝作不知,為的就是想用這種特別的方式來為李白送行,給李白一個驚喜。誰來讀讀這一句,讀出這種驚喜的語氣?
(3)你們看,汪倫是多麼理解李白的豪放性格啊!此時此刻,望著匆匆趕來的汪倫,李白一定會有千言萬語湧上心頭。他會對汪倫說些什麼?汪倫又會對他說些什麼呢?同座位一個演李白,一個演汪倫,在下面說一說,好嗎?(引導:抱拳相向,依依惜別)
(4)學生情境表演,指名兩對學生表演。
8、同學們演的真好,你們從這薄薄的28個字中,悟出了李白與汪倫的深情厚誼,真不簡單。
9、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三讀古詩:(配樂)
(1)想像一下,此時,你就是一代文豪李白,你就站在船頭,望著踏歌趕來相送的汪倫,你不禁脫口而出……(齊讀)
(2)是啊,相聚須盡歡,分別不憂傷,李白和汪倫都是豪爽之人,就讓這首詩揮去那淡淡的離愁別緒吧!……(齊讀)
(3)對,這就是「詩仙」李白,他可以表現為《夜宿山寺》的奇思妙想,可以表現為《望廬山瀑布》的雄渾壯闊,也可以表現為《贈汪倫》的灑脫豪放,讓我們再次吟誦起這流傳千古的《贈汪倫》……(齊讀)
五、擴展延伸
1、同學們,這番離情別意是那樣的熟悉,望著踏歌趕來送行的汪倫,我們似乎又看見了痴痴東望的李白站在飛檐凌空的黃鶴樓上送別孟浩然,似乎又聽見了他那深情的吟唱……
(課件7: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誦讀)
如果說李白對汪倫是以詩相贈,那麼對孟浩然便是以目光相送了。(齊讀)
2、我們又彷彿看見了李白送友人一直來到城外,然而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只好在馬上和友人揮手告別,望著他的身影漸漸地消失在夕陽下……
(課件8:送友人誦讀)
李白一生走遍名山大川,朋友遍天下,這首詩中的友人雖已無從考證,但這首詩卻流傳至今。
(齊讀)
3、王勃說得好:「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自古以來,離愁別緒就是文學創作永恆的主題,描寫友情的詩作,更是數不勝數。
(課件9:推薦閱讀)
4、像高適的《別董大》、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等,都是千古流傳的佳作。
5、引導學生朗讀、欣賞一組描寫送別的詩作。
(1)詩人高適,在荒寒壯闊的環境中,送別身懷絕技卻無人賞識的音樂家董蘭庭……
(2)朋友啊,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
(3)今日分別,來日必會有重逢的一天,就像這原上草一樣,春風吹又生……
(4)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連,即使遠隔天涯,不也如同近鄰一般嗎?……
(5)元二是王維的朋友,王維與元二借酒餞行,借一壺獨酒,送友人西出陽關……
6、不一樣的時間,不一樣的地點,不一樣的人物,不一樣的詩句,心底流淌著的卻是同樣一份美好的情感。
(1)讓我們再一次深情的吟誦起這流傳千古的《贈汪倫》。(課件10:古詩)
(2)同學們,讓我們閉上眼睛,一起將這美好的友情連同這美妙的詩句永遠地留在我們的心中……(背誦)

板書設計:
李白贈汪倫
水深
情更深

歡迎採納 祝你成功 老師

㈥ 幼兒園學前班古詩

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容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看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贈花卿 唐•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㈦ 古詩《贈汪倫》的內容

贈汪倫作者:李白【唐】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游涇縣桃花潭時,常在村民汪倫家作客。臨走時,汪倫來送行,於是李白寫這首留別。這首有明顯的民歌風味的詩詞自然質朴,清新流暢。詩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表達了李白對汪倫這個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誼。
譯文
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的歌聲。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麼深,也不及汪倫送別我的一片情深。
注釋
①踏歌:民間的一種唱歌形式,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拍子,可以邊走邊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涇縣西南一百里。《一統志》謂其深不可測。
③深千尺: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用了誇張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實有其事)寫深情厚誼,十分動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倫: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涇(jīng)縣(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時,附近賈村的汪倫經常用自己釀的美酒款待李白,兩人便由此結下深厚的友誼。歷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詩三百首》、《全唐詩》註解,都認定汪倫是李白游歷涇縣時遇到的一個普通村民,這個觀點一直延續至今,今人安徽學者汪光澤和李子龍先後研讀了涇縣《汪氏宗譜》、《汪漸公譜》、《汪氏續修支譜》,確知「汪倫又名鳳林,為唐時知名士」,與李白、王維等人關系很好,經常以詩文往來贈答。開元天寶年間,汪倫為涇縣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別」(詳見《李白學刊》第二輯李子龍《關於汪倫其人》)。按此詩或為汪倫已閑居桃花潭時,李白來訪所作。李白於公元754年(天寶十三載)自廣陵、金陵至宣城,則此詩當不早於此前。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古詩贈汪倫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