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教學體系圖

教學體系圖

發布時間:2021-03-04 01:15:25

㈠ 課堂教學模式的模式結構

教學模式通常包括五個因素,這五個因素之間有規律的聯系著就是教學模式的結構。 教學模式的中介作用是指教學模式能為各科教學提供一定理論依據的模式化的教學法體系,使教師擺脫只憑經驗和感覺,在實踐中從頭摸索進行教學的狀況,搭起了一座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梁。
教學模式的這種中介作用,是和它既來源於實踐,又是某種理論的簡化形式的特點分不開的。
一方面,教學模式來源於實踐,是對一定是具體教學活動方式進行優選、概括、加工的結果,是為某一類教學及其所涉及的各種因素和它們之間的關系提供一種相對穩定的操作框架,這種框架有著內在的邏輯關系的理論依據,已經具備了理論層面的意義。
另一方面,教學模式又是某種理論的簡化表現方式,它可以通過簡明扼要的象徵性的符號、圖式和關系的解釋,來反映它所依據的教學理論的基本特徵,使人們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比抽象理論具體得多的教學程序性的實施程序。便於人們對某一教學理論的理解,也是抽象理論得以發揮其實踐功能的中間環節,是教學理論得以具體指導教學,並在實踐中運用的中介。 系統完整的教學模式是從近代教育學形成獨立體系開始的,「教學模式」這一概念與理論在20世紀50年代以後才出現。不過在中外教學實踐和教學思想中,很早就有了教學模式的雛形。
古代教學的典型模式就是傳授式,其結構是「講—聽—讀—記—練」。其特點是教師灌輸知識,學生被動機械地接受知識,書中文字與教師的講解幾乎完全一致,學生對答與書本或教師的講解一致,學生是靠機械的重復進行學習。
到了17世紀,隨著學校教學中自然科學內容和直觀教學法的引入,班級授課制度的實施,誇美紐斯提出應當把講解、質疑、問答、練習統一於課堂教學中,並把觀察等直觀活動納入教學活動體系之中,首次提出了以「感知—記憶—理解—判斷」為程序結構的教學模式。
19世紀是一個科學實驗興旺繁榮的時期。赫爾巴特的理論在相當的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科學發展的趨勢。他從統覺論出發,研究人的心理活動,認為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有當新經驗已經構成心理的統覺團中概念發生聯系時,才能真正掌握知識。所以教師的任務就是選擇正確的材料,以適當的程序提示學生,形成他們的學習背景或稱統覺團。從這一理論出發,他提出了「明了—聯合—系統—方法」的四階段教學模式。以後他的學生萊因又將其改造為「預備—提示—聯合—總結—應用」的五階段教學模式。
以上這些教學模式都有一個共性,它們都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片面強調灌輸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壓抑和阻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所以在19世紀20年代,隨著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強調個性發展的思想的普遍深入與流行,以赫爾巴特為代表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受到了挑戰,應運而生的杜威的實用主義的教育理論得到了社會的推崇,同時也促進了教學模式向前推進了一步。
杜威提出了「以兒童為中心」的「做中學」為基礎的實用主義教學模式。這一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創設情境—確定問題—佔有資料—提出假設—檢驗假設」。這種教學模式打破了以往教學模式單一化的傾向,彌補了赫爾巴特教學模式的不足,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活動教學,促進學生發現探索的技能,獲得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開辟了現代教學模式的新路。
當然,實用主義教學模式也有其缺陷。它把教學過程和科學研究過程等同起來,貶低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指導作用,片面強調直接經驗的重要性,忽視知識系統性的學習,影響了教學質量。因此在20世紀50年代受到了社會的強烈批評。
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面臨著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戰,促進人們利用新的理論和技術去研究學校教育和教學問題。現代心理學和思維科學對人腦活動機制的揭示,發生認識論對個體認識過程的概括,認知心理學對人腦接受和選擇信息活動是研究,特別是系統論、控制論、信息加工理論等的產生,對教學實踐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也給教學模式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因此這一階段在教育領域出現了許多的教學思想和理論,與此同時也產生了許多新的教學模式。 1.從單一教學模式向多樣化教學模式發展
自從赫爾巴特提出「四段論」教學模式以來,經過其學生的實踐和發展逐漸以「傳統教學模式」的名稱成為20世紀教學模式的主導。以後杜威打著反傳統的旗號,提出了實用主義教學模式,20世紀50年代以來一直在「傳統」與「反傳統」之間來回擺動。50年代以後,由於新的教學思想層出不窮,再加上新的科學技術革命使教學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學模式出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據喬伊斯和韋爾1980年的統計,教學模式有23種之多,其中我國提出的教學模式就有10多種。
2.由歸納型向演繹型教學模式發展
歸納型教學模式重視從經驗中總結、歸納,它的起點是經驗,形成思維的過程是歸納。演繹型教學模式指的是從一種科學理論假設出發,推演出一種教學模式,然後用嚴密的實驗來驗證其效用。它的起點是理論假設,形成思維的過程是演繹。歸納型教學模式來自於教學實踐的總結,不免有些不確定性,有些地方還不能自圓其說。而演繹型教學模式有一定的理論基礎,能夠自圓其說,有自己完備的體系。
3.由以「教」為主向重「學」為主的教學模式發展
傳統教學模式都是從教師如何去教這個角度來進行闡述,忽視了學生如何學這個問題。杜威的「反傳統」教學模式,使人們認識到學生應當是學習的主體,由此開始了以「學」為主的教學模式的研究。現代教學模式的發展趨勢是重視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性,重視學生對教學的參與,根據教學的需要合理設計「教」與「學」的活動。
4.教學模式的日益現代化
在當代教學模式的研究中,越來越重視引進現代科學技術的心理論、新成果。有些教學模式已經開始注意利用電腦等先進的科學技術的成果,教學條件的科學含量越來越高,充分利用可提供的教學條件設計教學模式。

㈡ 怎樣做教育訓練體系圖

我意學生教抄育為例,襲因為訓練教育圖用在多個方面。
先把訓練教育(可以畫一個圓圈住)放在正中間
然後向外無窮發散
第一個樹枝是數學,繼而再做發散性(可以當成樹枝狀發散),比如算術數學,幾何數學、高等數學等等分別在發散,比如算術數學有幾條樹枝發散成如何學習,如何背誦,如何記憶……
第二部第一個樹枝是英語,繼而再做發散性,比如英語、法語、拉丁語……,分別發散……

㈢ 美術教育學中的克魯西圖畫教學體系

美術,是尋求美感的藝術。而美感是人類獨有的感覺。刑偵技術中會畫人臉,生物科學中要繪制動物植物的標本圖,醫學要畫解剖圖,這些都不算是真正的美術,因為其目的不在於表現美感。美術尋求的美感來自於人類意識的界定,也只滿足人類對於美的追求。這從根本上決定了美術是人文學科。
在美術教學中(個人認為尤其是在美術欣賞中),為了凸顯美術作為人文學科的定位,就要讓學生深刻理解美的本質。美感來源於生產生活的社會實踐,而審美活動更是超越了一般的實踐活動,為精神滿足而存在的特別行為。從繪畫、雕塑、建築和工藝美術四個方面任意尋求例證,都會發現任何美術作品都不是脫離時代和社會而空泛存在的。在美術教學中,特別是美術欣賞教學中,教學者除了對美術技法的賞析,還必須學會講述作品背後的故事。看到《格爾尼卡》,要講講德軍空襲的故事;看到安格爾的《泉》,不能光說S形構圖,還要說說新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的斗爭以及後文藝復興時代的思潮變化;看到大衛,別光講頭身比例,也適當說說人文主義思潮以及雕像當年被迫穿上草裙的故事;看到巴黎聖母院,別光說哥特建築,也講講發生在這里的大事(這可就太多了)。美術教學者自己的人文科學知識要足夠應付這些。
總之,要想在美術教學中凸顯人文學科的定位,首先教學者自己要明確定位:不僅僅是美術的教學者,更是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的傳播者。

㈣ 有關教學組織的三種結構圖,懇請各位教育家的指點。

一、教學組織形式的概念教學組織形式:為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組合起來進行活動的結構。教學組織形式主要研究:如何把學生組織起來進行教學活動、如何分配教學時間、如何利用教學空間。二、教學組織形式的歷史發展影響和制約因素:(1)生產和社會生活的需要,(2)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3)課程的結構及其復雜程度,(4)科技發展而出現的教學手段和設備提供的可能性(一)古代學校的教學組織形式個別教授形式。官學、私學,教會學校、宮廷學校,手把手,一對一,師徒相授。(二)近現代學校的教學組織形式1、班級授課制(1)歷程16世紀編班上課17世紀誇美紐斯《大教學論》班級授課制赫爾巴特提出教學過程的形式階段理論:明了、聯想、系統、方法,使班級授課制完善定型蘇聯凱洛夫提出課的類型和結構理論,使班級授課制形成了一個完整體系我國清同治元年1862京師同文館採用班級授課制(2)缺點:壓抑個性培養,阻礙學生整體發展。(3)改革類型:A、以班級教學為基礎的教學組織形式的多樣化B、徹底打破班級、年級界限,尋求全新的教學組織形式C、既不失集體,又有個人獨立探索的教學組織形式2、貝爾——蘭喀斯特製(導生制)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由工場手工業向大機器工業過渡時期教師以教年齡大的學生為主,而後由他們中的佼佼者「導生」去教年幼的或學習差的學生。仍然以班級為基礎,教師並不直接面向全班學生,而是面向「導生」。背景:英國教育雙軌制,勞動者子女只能在設備簡陋,師資缺乏的初等學校學習,師資缺乏和教學要求不高,所以採用。教學質量低,很難滿足大工業生產對學校教育質量的要求。3、道爾頓制1920年美國柏克赫斯特 道爾頓中學教師不再上課向學生系統地講授教材,只為學生分別指定自學參考書、布置作業、由學生自學和獨立作業,有疑難時才請教師輔導,學生完成一定階段的學習任務後,向教師匯報學習情況和接受考查。由於每個學生的能力和志趣不同,他們各自的學習任務和內容不同,學習任務按月布置,完成後再接受新的學習任務。重視學生的自學和獨立作業,在良好的條件下,利於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習能力和創造才能。否定教師的主導作用,脫離教師指導和組織的這種教學組織形式不利於教學效果的提高。4、文納特卡制美國 華虛朋 1919 芝加哥文納特卡中學課程分為兩部分:一按照學科進行,由學生自學,另一部分通過音樂、藝術、運動、集會、開商店、組織自治會來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社會意識,前者個別教學,後者團體活動。特點:(1)有具體的學習目標和內容(2)應用各種診斷法檢測學習情況。在測驗前,先進行練習測驗,學生自測,自改。(3)通過自學及診斷測驗後,方可學習下一單元內容。(4)教師經常深入學生中間,因人、因時、因事而個別指導。(三)當代國外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1、分組教學19世紀20年代,二戰後歐美各國「英才教育」的需要重新重視,克服班級授課條件下難以做到適應個別差異的情況。按照學生學習的能力或學習成績,把他們分為若干水平不同的小組進行教學。是對班級授課制的改革和完善,分組的依據不再是年齡,而是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1)內部分組:在傳統的按年齡編班的前提下,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或學習成績的發展變化情況進行分組教學。(2)外部分組:徹底打破傳統的年齡編組,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或學習成績的差別進行分組教學。優點:比班級授課更切合學生個人的水平和特點,便於因材施教,有利於人才培養。面臨問題:(1)很難科學地鑒別學生的能力和水平(2)對待分組教學上,學生、家長、教師的意願常常與學校的要求相矛盾(3)分組後造成的副作用很大,往往使快班學生容易產生驕傲,使普通班、慢班學生的積極性普遍降低。(不同層次學校的教學是廣義的分組教學,環境變化可以淡化以上提及的矛盾,利用學校的不同校區進行分組教學會減少分組教學的副作用,各校區可以採用先進後進搭配的方式進行組合。分組教學中,後進班組家長學生與學校的矛盾大,分組的副作用大,其主要原因在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班級的學習氛圍差,加強管理力度,增強師資力量(以各班骨幹教師:特師、名師、青優、帶頭人的比例數據為證)是解決的途徑之一,另外,將先進班組和後進班組之間的人數以遞減的方式組織可以加強管理,提高效率,以贏得家長和學生支持。ABCD層次倒置與亂置,如初一A層次表示學習能力低的層次,D層次表示學習成績好的層次,初二則以相反的順序編班,心理考慮。學習A層次,學習B層次,潛力A層次,潛力B層次,小范圍的滾動機制,消化機制,如前面班級留出空間,准備消化最後一個班級,跨年級的跳級的鼓勵機制,分層次保送激勵機制)學校分組教學的意義、矛盾及實施辦法研究(新形勢下年級分組教學的實施途徑探索)(投《上海教育》)2、特朗普制20世紀50年代 美國,「靈活的課程表」試圖把大班上課、小班討論、個人獨立研究結合起來,並採用靈活的時間單位代替固定劃一的上課時間。以20分鍾為計算課時的單位。大班上課佔40%,小班討論佔20%,個人獨立研究佔40%。3、小隊教學「協同教學」是對教師的組織結構進行改革的一項嘗試,旨在發掘教師個人的特殊才能,提高他們的教學效果。採取兩名或兩名以上的教師合作施教,根據他們的能力和特長組成互補性的結構,通過分工協作,在教學工作中分別承擔不同的角色和任務。共同負責一個班或幾個平行班的教學工作。特徵:(1)教學組可以分為大組和小組(2)「小組組長」和「高級教師」主持教學組的工作並負責上大課,其他教師則負責小班或小組教學、討論及個別輔導(3)在教學組中,教師按課業需要和個人專長輪流進行教學。優點:合理有效利用教師人才資源的優化組合方式,可以使教師的興趣和特長得到有效發揮,有利於教師相互學習、交流與提高。西方國家將小隊教學與分組教學、特朗普制相結合,從而在教師結構和學生結構兩方面組成了新的教學活動組織形式。4、合作學習20世紀80年代以來 社會學、團體動力學的合作原理應用於中小學教學實踐在班級教學中,學生群體的組織形式有三種:合作、競爭、不相干群體合作分組結構應該成為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的主要特徵,只有這種結構才能起到學生群體間積極相互作用的效果,從而改善教學工作的整體效益。特徵:(1)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組內互助,組間競爭。(2)任務分割,結果整合。(3)個人計算成績,小組合計總分。(4)公平競爭,合理比較。優生組第一名與差生組第一名贏得相同的積分點數。(5)分配角色,分享領導。三、教學工作的基本組織形式——班級教學班級教學是教學工作的基本組織形式。(一)班級教學的基本特徵班級教學:根據年齡或學習程度,把學生編成有固定人數的班級,由教師按照教學計劃統一規定的內容和時數並按課程表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1、以班為人員單位2、以課時為單位3、以課為單位(二)班級教學的優點和局限性1、優點(1)面向全體學生(2)保證學習活動循序漸進,並使學生獲得系統的科學知識(3)保證教師發揮主導作用(4)固定的班級人數和統一的時間單位,有利於合理安排各科教學的內容和進度,加強管理(5)在班集體中學習,師生間和學生間可以交流,增加信息來源和教育影響源(6)實現教學任務方面較全面,有利於學生多方面發展2、局限性(1)主體性和獨立性受到限制(2)實踐性不強,學生動手機會少(3)接受現成的知識成果,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不夠(4)面向全班學生,強調統一齊步走,難以照顧個別差異,不利於因材施教(5)內容、時間、進程程序化、固定化,難以在教學活動中容納更多內容(6)「課」受時間限制,完整的內容被分割。(7)缺乏真正的集體性。(三)班級教學中課的類型和結構1、課的類型(1)根據教學任務:傳授新知識課、鞏固知識課、培養技能技巧課、檢查知識課(2)根據教學方法:講授課、演示課、練習課、實驗課、復習課2、課的結構(1)組織教學(2)檢查復習(3)學習新教材(4)鞏固新教材(5)布置課外作業(四)上課的基本程序和步驟1、備課(1)鑽研教材(2)了解學生(3)考慮教法2、上課(1)目的明確(2)內容正確(3)方法恰當(4)組織得好(5)積極性高3、課堂教學效果測評(1)測評學生的學習效果(2)分析教師的課堂行為(3)根據教學效果測評調整課外作業的布置4、布置課外作業(1)代表性,難度適度(2)與教科書內容有邏輯聯系(3)有助於啟發思維(4)盡量與現代生產和社會生活中的實際相結合,理論聯系實際(5)分別給優生和差生布置分量、難度各異的作業

㈤ 教學一體機內部結構圖名稱

1.外型尺寸:498*380*200,封閉結構,防塵、便攜移動使用、集中保管;
2.內置一鍵開關機及信號內切換中控,可直接切換電容腦及實物展示台輸出信號;
3.內置2*20W立體聲功放和藍牙無線咪,不同教室同時使用時互不幹擾;箱內集成立體聲音箱;
4.內置實物展示台:320萬像素CMOS影像感測器/16倍放大倍數/最高解析度1920*1080/清析度≥800TV線,讓畫面更加細膩/畫面旋轉:鏡頭可旋轉0°/90°/-90°/80幅圖片存儲/顯示速率24fps,動態影像流暢不失真/新型飛梭控制盤,操作更加得心應手/單鍵影像調整功能,可自動感應LED燈光源變化,隨時保持明亮自然的色彩感/智能型連拍功能,強化精彩手稿內容的記錄與分享。
5.內置電腦:英特爾處理器與晶元組:英特爾i3 i5處理器與英特爾晶元組;網路介面:千兆網卡;內存:2GB;無線連接:WLAN:802.11 b/g/n;硬碟:160GB;輸入/輸出介面:DVI-I Out、USB × 4(2個前置,2個後置);配套無線滑鼠、鍵盤;
6.箱體外設有筆記本電腦輸入介面,音頻輸入介面,網路輸入介面。

㈥ 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系統包括哪三類目標

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系統包括: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

(一)認知領域教育目標

布盧姆等人在1956年把認知領域的教育目標公布出來,該鄰域的教育目標包含由從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六個水平。

共分為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六個層次。(具體如下圖)

1.知識:記住所學材料,包括對具體事實、方法、過程等的回憶;可使用的描述動詞:定義、敘述、背誦等。

舉例:背誦《春江花月夜》。

匹配解放戰爭三大戰役的時間和名稱。

2.領會:領悟所學材料的意義,但不一定將其與其他事物相聯系;可用描述動詞:解釋、辨別等。

舉例: 概括《老人與海》的故事。

通過閱讀,辨別現實主義與自然主義各自的特徵。

3.運用:將所學概念、規則等運用與心情景中的能力;可以描述動詞:計算、操作等。

舉例:演示能量守恆定律在生活中的應用。

模擬商店購物,考察學生的計算能力。

4.分析:將整體材料分解成其構成成分並理解其組織結構 ;可用描述動詞:分解、說明等。

舉例:讓學生將《荷塘月色》的結構分解出來。

讓學生區分一篇報道中的事實與觀點。

5.綜合:將所學的零碎知識整合為知識體系,強調創造能力,需要產生新的模式或結構;可用描述動詞:創造、編寫等。

舉例:讓學生設計出科學試驗程序。

給定事實材料,寫出一篇報道。

6.評價:對材料作價值評判的能力,包括按材料內在標准或外在標准進行評判;可用描述動詞: 評價、對比等。

舉例:評價孔乙己的價值觀。

給定兩篇報道,讓學生評判那篇更真實可信。

(6)教學體系圖擴展閱讀

在中國進行的課程改革中,學習和研究布魯姆「掌握學習」的理論,對我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樂觀主義的學生

布魯姆的「掌握學習」是一種有關教與學的「樂觀主義」教學理論。之所以說是「樂觀主義」是因為:這一理論從根本上反對個別差異先天性和不變性的觀點,而「主張只要能找到幫助每一個學生的方法,那麼從理論上說所有學生都能學好」。

以往學校的做法,往往是按照正態分布,把學生分為若乾等級,並把這種劃分標准作為衡量學生優劣的穩定、持久的依據,並影響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受其影響,「教師在看待學生時,只希望班內三分之一的學生成績不及格或剛及格,三分之一的學生成績不及格或剛及格,三分之一的學生完全掌握了學習目標和內容。

而學校的主要精力往往都放在這三分之一的優生上,對其他三分之二的中差生則興趣極微」。這種不合理的做法所導致的結果必然是教學質量大幅度下降,以及人為地製造大批的差生。

「掌握學習理論」是對傳統教學中等級、分組制的挑戰,打破根深蒂固的偏見,主張教師對每個學生的發展充滿信心。

並為每個學生提供理想的教學,提供均等的學習機會,為需要幫助的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和幫助,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理想的、適合自己個性需要的教學,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這種樂觀主義的、面向全體的學生觀,對於當前教育教學改革中新的學生觀的確立具有重要的意義。

2、新型的個別化教學實踐

「掌握學習」是一種新型的個別化教學實踐,它既不悖於集體教學,也不是純粹的個別化教學,而是在集體教學的基礎上進行的個別化教學。

教育實踐證明:個別化教學效果顯著,但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和師資;集體教學雖然能在短時期內教授大批學生,但效果較差,容易產生大量「差生」。「掌握學習理論」通過特定的程度,將集體教學與個別教學相結合,取得較好的效果。

「掌握學習」的實施程度一般有三個步驟,第一,闡明學習所必需的先決條件。第二,研製實施的程序。第三,評價這種策略對教師與學生所產生的結果。

掌握學習的策略,客觀上對教與學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對學生而言,在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習動機,消除焦慮和壓抑心理等方面都有明顯的效果;對教師而言,有助於教師面向全體學生教學,有效地因材施教,並對學生充滿信心,實現學習成績的「大面積」提高。

參考資料

教育目標分類理論_網路

布魯姆(美國當代著名的心理學家)_網路

㈦ 什麼是單位組織結構圖,什麼樣的圖,給個示例。我們是教育培訓機構的。要單位組織結構圖。

示例很多,你可以用網路圖片搜索「組織架構圖」

㈧ 什麼是校園教學管理結構圖

應該是關於學校教學管理的所有東西的樹圖吧

閱讀全文

與教學體系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