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黨史課教案

黨史課教案

發布時間:2021-03-03 05:00:50

A. 「學黨史,感黨恩,樹信念」千校萬班主題班會教案

資料:http://www.xdkj.tyut.e.cn/party/knowledge.html

B. 誰有黨史大講黨的教案共享一下吧~~~

周恩來從小志高,12歲就發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
1911年年底,周恩來在沈陽東關模範學校上學。這一天,魏校長親自為學生上修身課,題目是「立命」。當時正是中國社會發出劇烈變動的時期。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剛剛推翻了清朝政府,結束了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統治。很多人,特別是年青人思想困惑,沒有明確的理想追求,沒有人生奮斗的目標。校長講「立命」,就是給學生講怎樣立志。
魏校長講到精彩處突然停頓下來,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請問為什麼讀書?」
教室里靜靜的,沒有一個學生回答。
「如果沒有人回答,我就一個個問了!」
魏校長走下講台,指著前排一同學說:「你為什麼而讀書?」這個學生站起來挺著胸脯說:「為光耀門楣而讀書!」,「就是為了光宗耀祖。」魏校長又向第二個學生,回答是:為了明禮而讀書。第三個被問的學生是一個靴鋪掌櫃的兒子,他很認真地回答說:「我是為我爸而讀書的。」同學們聽了鬨堂大笑。
校長對這些回答都不滿意,搖了搖頭又到周恩來面前,問道:「你是為什麼而讀書?」
周恩來在學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剛剛成功,他在同學們中第一個剪掉了長長的辮子,這是很不簡單的一件事,因為滿清政府規定,所有漢人男子都必須像滿族人一樣留長辮子,以表示忠於清朝朝廷,不留辮子就要殺頭。周恩來是第一個剪掉辮子的學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來站起身來,教室里靜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來非常鄭重地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話,表達了周恩來從小立志振興中華的偉大志向。
魏校長沒有想到,竟然有這樣出眾的學生,非常高興。他示意讓周恩來坐下,然後對大家說:「有志者,當效周生啊!」意思是說,有志氣的青年,都要向周恩來學習啊!

C. 我要做一個關於黨史課的教案,需要一個把歷史知識講錯的笑話。不要學生和老師的那種,要成年人的。謝謝

真相:明朝中期,六七十個日本倭寇在東南沿海登陸,一路上燒殺搶掠,和政府軍打內游容擊,最後被殲滅。路上一共殺了明朝軍民共計三千有餘。成為軍事奇跡。
後來,有人這么說:
明朝軍隊一群垃圾,幾十個日本人打幾千明軍和玩似的。最後明軍全軍覆沒。可見明朝多爛。
再後來,有人這么說:
日本幾十個倭寇,打得幾萬明軍滿山跑。
前幾天,還有人這么說:
十幾名倭寇在龍般虎踞的南京城外殺人越貨,悠哉悠哉,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城內幾萬大軍竟龜縮一團。
請問,大家詆毀自己的祖先,有什麼好處?!

D. 學黨史、感黨恩、樹信念主題班會

這次的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讓我感慨良多、受益匪淺。中國共產黨在民不聊生、破敗不堪的舊中國誕生,領導億萬中國人民建立起富強民主的新中國,到今天有了建設和發展特色社會主義的大好局面,90年風雨歷程充滿艱辛與坎坷。我黨歷經戰火洗禮和歷史考驗,其歷史凝聚著無數革命黨人的智慧和力量充分發揮黨的歷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作用,對此我們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學習黨的歷史,了解我們的過去才能看清前進的方向。如何學好黨史、用好黨史我覺得應該做到兩個「牢記」和兩個「必須」。
這兩個牢記,一是牢記黨的理想信念,始終不忘黨的最終目標。理想信念簡單地說就是人們對未來的嚮往和追求。對於我們共產黨人,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奮斗,為將來最終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這就是我們的理想信念。失去了,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動力和理想源泉。我們黨的歷史之所以有著如此豐厚的底蘊,正是因為每一名共產黨人都牢記黨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不畏犧牲,朝著它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建黨九十周年演講稿--黨史學習心得體會,更多原創請訪問中國職業寫作!
二是牢記黨的歷史經驗。歷史是一本嚴肅的教科書,我們的黨史,正是一部描述中華民族走出劫難、挺起脊樑的鮮活教材。黨 史記錄著新中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一個又一個奇跡,這其中的經驗和智慧無不凝結於黨的歷史。
學習黨史,必須深刻領會,用心思考。不僅要入眼入耳,更要入腦入心。黨的歷史雖然只有90年,但黨的每一次進步都來之不易,每一個決定都經過深思熟慮、冷靜權衡。如果只學其法、不究其義,一味效仿而失去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斷就很容易陷入迷惑不解的境地,尋求出路、解決問題就更無從談起。
學習黨史,必須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以學促用。理論聯系實際是黨留給我們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今天,我們學習黨的歷史就是為了吸取成功的經驗,總結失敗的教訓。充分借鑒歷史,解決好工作中的新問題、新矛盾。 建黨九十周年演講稿--黨史學習心得體會,更多原創請訪問中國職業寫作!
歷史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學好黨的歷史,了解過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創造明天。從革命前輩的手裡接過歷史的接力棒,我們這代人要做好承上啟下的歷史任務,不斷保持和發揚黨的勝利成果。
黨的歷史像一條河流,曲折但是堅定地向著一個方向流動。穿行在90年的歷史長河,點點滴滴都閃爍著耀眼的光輝。我要做這長河中的一滴水,任他洪水猛獸還是壁立千仞都無所畏懼、堅定不移!我會一直堅定不移的擁護黨的領導。

E. 請問如何講好黨史課,是講給科級幹部聽的

請參考以下資料,希望能幫助你
黨課教案:
黨課教案是黨課授課者講黨課的「腳本」。黨課教案編寫得好壞,將直接影響到黨課質量的高低。因此,撰寫好黨課教案,對黨課教員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盡管黨課教案的撰寫千差萬別,但從我們的實踐來看,一個好的黨課教案,在備課時應把握好以下幾點:

主題要明確。黨課要有明確的主題,這一主題要貫穿黨課的始終。授課人在編寫教案的時候,應該首先明確要通過這堂黨課幫助廣大黨員或入黨積極分子樹立什麼、提高什麼、反對什麼,對這一問題自己心中要有數。黨課教育的選題范圍很廣,可以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也可以是黨的基本知識、黨的優良傳統,還可以是國際國內形勢的熱點問題,等等。但是,黨課教育的具體選題一定要有針對性,要與黨的中心工作和黨員的思想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做到有的放矢。對於授課時間通常只有一兩小時的黨課而言,其主題宜小不宜大,宜近不宜遠,可將某一個問題或者一個問題的一個方面作為切入點,然後講深講透。比如當前的伊拉克問題,問題復雜,涉及的國家也多,那麼在備課時,就可考慮只講「美國為什麼要攻打伊拉克」這個問題。備課時可由當前的美伊局勢導入,然後談伊拉克的石油大國地位和兩伊戰爭、第一次海灣戰爭等歷史,再歷數美國經濟與戰爭的歷史淵源。這樣的黨課口子小,問題集中,聽課人一定會饒有興味。

資料要豐富。要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佔有大量生動新鮮的資料,對於寫好黨課教案非常重要。當授課人確定一個主題以後,就要圍繞主題搜集大量相關資料。資料可以是理論、格言,也可以是事例、數據;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搜集資料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把所要闡明的問題論述清楚。比如,談艱苦奮斗,其中最重要的就要佔有國情資料、我黨堅持發揚艱苦奮斗優良傳統的資料、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反腐倡廉的資料、黨的三代領導核心關於艱苦奮斗的論述,以及目前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各種差距的資料,等等。這樣,在編寫教案時,授課者才能做到心中有數,講課時說理才能透徹。

方法要靈活。在編寫教案的過程中,黨課教員為了論證觀點或者活躍氣氛,經常會舉一些實例。為此,教員要善於將政治性、思想性的東西和知識性、趣味性的內容融為一體,言之有物。比如講授黨的一大,如果照本宣科,講黨的一大某年某月在上海某地召開,後來又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這是連中小學生都知道的常識,很難引起黨員的興趣。如果換一種方式,從我國最早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革命先驅李大釗沒有參加黨的一大,而同樣沒有參加黨的一大的陳獨秀卻當選為中央局書記說起,再詳細介紹當時的歷史背景,然後進一步講述十二位代表以後的去向和結局。採用這種敘述的方式,大家就會靜心傾聽,印象深刻。

邏輯要嚴密。嚴密的邏輯順序可以使教學內容絲絲入扣,合情合理,給聽眾以強有力的說服力;還可以使教學活動既有緊張的節奏,又有輕松的氣氛,使聽課人不斷地產生興奮感,保持旺盛的聽課欲。因此,在編寫教案的時候,授課者應注意授課內容各環節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補充,前一環節為後一環節作鋪墊,後一環節又是前一環節的發展,層次井然,有條不紊。比如講「世界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這個主題的黨課,在備課時,可以首先講述什麼是「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這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去思考:一是從歷史角度看,單極世界難以持久,兩極格局已被打破;二是從經濟上來看,歐盟、日本、中國等國家的經濟實力在不斷增長;三是從政治上來看,中國、歐盟、俄羅斯以及發展中國家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的作用在增大。最後,可以聯系我國以及黨員的實際,講講如何抓住機遇,發展自己的問題。這樣,就能把這個問題說清楚,在講課的時候,使聽課的同志能夠由淺入深、由表及裡地理解所講述的道理,從而達到預期效果。

上黨課「四備」

備好黨課是上好黨課的基礎。我的體會是,備課的功夫下多大,一堂黨課成功的把握就有多大。可以這樣說,備好了黨課,黨課就成功了一半。

如何備黨課?我的經驗是「四備」。

一「備」黨課對象。即對聽課對象的工作性質、文化程度、年齡特徵及思想狀況等進行全面的了解把握。只有如此,才能使黨課有的放矢。上黨課前,授課者要深入到聽課對象的工作圈、生活圈、交際圈,了解、觀察、分析聽課者在想什麼、干什麼、盼什麼,有什麼疑難困惑。掌握這些情況後,授課人在備課時就可聯系聽課人的思想和工作實際進行備課,這樣的黨課針對性強,聽課者坐得住、聽得進,入心入腦,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備」黨課資料。上黨課前,資料准備得如何,對於上好一堂黨課至關重要。因此,作為黨課教員,要有為倒「一碗水」而積滿「一桶水」的准備。這就要求授課者平時博學廣聞,注意搜集、積累黨課資料,資料越多,內容越實,說服力越強,聽課人聽課的興趣就越濃,效果就越好。《黨課參考》是上好黨課不可多得的黨課材料,因此,每期我都必讀。

三「備」黨課教案。這是備好黨課非常重要的一環。黨課教案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黨課的效果。准備黨課教案時要注意三點:一是主題要突出,緊緊圍繞黨課的重點選擇材料和組織語言;二是觀點要鮮明,對黨員的教育既要循循善誘,正面啟發,又要正視問題,一針見血,讓聞者足誡,增強黨課教育實效。三是理論要聯系實際。上黨課要講理論,但不能光講理論。理論一定要聯系實際黨建資訊網,既要聯系外地黨員實踐活動的新情況、新經驗,更要聯系本單位和身邊黨員的新典型,讓黨員學有榜樣,趕有目標。

四「備」黨課教法。授課者要根據黨課內容和聽課對象,精心選擇上黨課的方法,運用靈活的黨課形式和多樣的教學手段,使黨課生動而富有吸引力。如:農村黨員文化程度一般較低,給他們上黨課時可採用講授輔導、參觀討論等方法;機關黨員文化程度較高,授課時可採用專題講座、社會調查等方法;流動黨員見多識廣、視野開闊、思維活躍,可採取交流、座談的方式。對象不同,方法各異,看對象施教,這樣就會收到異曲同工的效果。

如何增強黨課的效果

當前的黨課教育,大多採用你講我聽的單一形式,內容也大多是報刊上的一些文章。這樣的黨課,往往效果不好。如何增強黨課的效果?在實踐中我有如下的思考:

一、創新黨課形式

(一)由一人講變多人講。

(二)由「注入式」變「互動式」。

(三)由單一型到多樣化。

二、革新黨課內容

目前,黨課內容多是黨的基本知識、基本路線和形勢教育,這些內容無疑十分重要,但僅此還不夠,還要根據形勢、任務的變化,與時俱進,不斷革新黨課的內容。

講黨課要有激情

黨課的目的是教育人、鼓舞人、激勵人和鞭策人。如何才能達到這一目的?回顧近年來自己講黨課和聽別人講黨課的經歷,我感到,照本宣科的黨課是不能達到這個目的的,只有具有激情的黨課,才會具有感召力,才能使聽課人盪氣回腸、激情涌動、入腦入心。那麼,黨課怎樣才能講出激情呢?筆者有幸聽過南昌陸軍學院宋增建政委上黨課,他那富有激情的語言,使多少學子熱血沸騰,又使多少青年立志報國。下面,我就以宋政委所講的《堂堂正正做人》這一黨課為例,談談講黨課如何才能講出激情。

一、生動感人的典型是授課人表現激情的依託。激情不是憑空產生的,授課者總是依託一定的人和事,在有感而發中迸發激情。如講《堂堂正正做人》這一黨課,在講到共產黨人是堂堂正正做人的典範時,宋政委講道:「毛澤東自幼愛吃紅燒肉,然而,當我國遇到前所未有的『三年自然災害』時,他帶頭艱苦奮斗,身為共和國主席的他,連紅燒肉都不吃了。一次,工作人員想到毛主席好長時間沒吃紅燒肉了,就為他燒了一盤紅燒肉,他見了很生氣,說:『人民群眾肚子都填不飽,我卻享用紅燒肉,這叫我如何向人民交待?』這小小的例子,正是我們共產黨的領袖堂堂正正做人,不搞特殊,不謀私利,始終想著人民的寫照。」然後,宋政委又講到新時期堂堂正正做人的典型範匡夫的事跡。在講完典型事例後,宋政委飽含深情地展開了議論:「縱觀我黨的發展史,可以無愧地說,不論是艱苦的戰爭歲月,還是和平時期,我們黨的幹部都表現出共產黨人襟懷坦白、光明磊落,為黨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可貴品質和高風亮節。正是我們共產黨人堂堂正正的革命情懷和浩然正氣,贏得了民心,贏得了天下!」這一段很有激情的語言,深深地感染了聽課人。聽課人凝神靜聽,面容肅然。講到這里,宋政委語氣一轉,從堂堂正正做人的正面典型,講到現實生活中如胡長清,成克傑之流的反面典型。最後,宋政委滿懷憤慨地抨擊道:「在今天我們的黨員幹部群體中,像胡長清、成克傑這樣的敗類雖不多,但少數黨員和領導幹部的言行與堂堂正正做人有很大差距,甚至是背道而馳的。如,有的工作作風不正,弄虛作假、耍花架子,應付上面、糊弄下邊,取悅領導、坑害百姓;有的貪圖享受、腐化墮落,吃高檔、住豪華,包二奶、養情婦。盡管這些人為數極少,但卻嚴重敗壞了共產黨人大公無私、光明磊落的形象,極大地削弱了黨的凝聚力、向心力!」宋政委激憤的一席話,使聽課人靈魂受到了警示和震顫。

二、深入的理論透析是黨課激情的靈魂。

三、黨課結束時要講具有感染力、號召力的語言。黨課結束時,是授課人表現激情的關鍵時候。此時,若能在前面內容的基礎上,高屋建瓴地對黨課主題加以最後的歸納概括,然後,以充滿激情、鼓舞人心的語言向聽課人提出希望,指出努力方向,必將收到很好的效果。宋政委在講《堂堂正正做人》這一黨課時的結束語就很有激情:「古人說:『有正心必有正德,以正德臨民,猶樹表望影,不令而行。』深信正正之氣、堂堂之風將在我們黨內越吹越勁,必將盪滌掉污泥濁水、歪風邪氣。願我們每一位黨員同志都能拍著胸脯叫響一句:『我是一個堂堂正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黨的人!』」宋政委這一段話攝人心魄,讓聽課人激情涌動,最終達到了教育人、激勵人、鼓舞人和鞭策人的效果。

運用多種方法、手段,把黨課講活

有些同志講黨課總覺得很難講得生動,聽課者也常反映一些同志講的黨課刻板、枯燥,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授課者方法和手段單一。如何採用多種方法和手段把黨課講活,讓聽課者入心入腦?筆者有如下體會。

一、以人為本,調動聽課者的學習激情



二、以實踐為主體,「虛」、「實」結合

「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既是認識深化的規律,也是學習深化的規律。要使黨課不枯燥、死板,在黨課教學中就要加強實踐環節,把「虛」的理論變為聽課者「實」的思想認識。在「虛」、「實」結合上,我常用的方法有:

深入淺出講活理論

講黨課,離不開講授理論。而理論總是較為抽象。如何使抽象的理論變成淺顯的道理,讓理論修養不高的基層黨員聽了入腦入心,這關繫到一堂黨課的效果。要達到這一目的,實踐中我的體會是,深入淺出,把理論講活,使較深奧的理論變得通俗易懂,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深入淺出呢?可藉助如下方式方法:

寓理於「事」。也就是理論聯系實際,即我們通常所運用的舉例法。舉例的目的,就是使黨課的理論變成通俗易懂的道理。這種方法是我們黨課教員在黨課講授中運用得最多的方法。這里特別需要提出的是,要使理論深入淺出,所舉事例一定要與理論有關聯性並具有說服力。比如,在講「三個代表」的「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時,我舉了如下例子:一是「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的錯誤,使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二是改革開放後,由於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使我國經濟社會飛速發展;三是「新時期的工人楷模」李黃璽的典型事例。通過這些事例,使聽課者懂得了我們黨要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就要努力使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符合生產力發展的規律,體現不斷推動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的要求;作為個人來說,就要像李黃璽那樣當一名勇攀科學技術高峰的尖兵。這樣,就使較抽象的理論變成了淺顯的道理。

寓理於「時」。寓理於「時」,就是要使所講授的黨課理論與當今時代聯系起來,與時俱進,領會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如我在講「深化對社會主義社會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認識」的黨課時,除了講述和剖析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的精髓外,還特別把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放到當今的時代背景之中,提出當今時代三個方面的變化:一是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其作用日益凸顯,是價值創造的重要源泉;二是經營管理作為勞動的重要形式,在社會生產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應當在價值創造和價值實現中給經營管理者的勞動以應有的地位;三是第三產業快速發展,並在現代經濟中佔有越來越大的比重,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過寓理於「時」,使大家對深奧的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理論有了較深刻的理解。

寓理於「趣」。就是在講述黨課理論時,用富於趣味的語言來闡釋較深奧的道理,使黨課理論容易被聽課者所理解和接受。這就要求授課者平時多收集和積累生動有趣的語言,如一些歇後語、順口溜和名言名句等。例如,我在講「內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據」的理論時,就用「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來說明內外因的關系。此外,在說理時如能靈活地運用一些常用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排比、對偶等,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就曾用「毫不利人,專門利己」去形容那些喪失了遠大理想,一心只為自己的人。總之,寓理於「趣」,聽課者聽起來不僅覺得有趣、生動,而且很容易就理解了授課者所講的道理。

語言生動:增強黨課效果的一劑良方

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傳達信息的主要工具。黨課效果如何,講課人的語言生動與否是重要的一環。就語言來講,一次效果好的黨課,除了講課人的語言要講究准確性、邏輯性外,注意語言的生動性也是增強黨課效果的一個重要方面。因為,使用生動的語言,可以引發聽課者的興趣,引起聽課者對黨課內容的思索。

如何增強黨課語言的生動性?我的體會是:

重視修辭,增強語言的吸引力。修辭可以使語言變得生動、形象。修辭運用得當的語言,不僅可以使枯燥的話語變得生機盎然,而且富於感染力。比如,我在講述十六大報告中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的成就時,運用了老百姓生活的變化這一事實來作例證。在講述這個問題時,我運用了修辭的手法,即用10個「動詞(形容詞)+了」的排比句:「這13年來,我們大夥兒的錢袋鼓了、恩格爾系數降了、吃的精了、壽命長了、住房寬了、衣著靚了、文化高了、旅遊熱了、通信快了、車子多了。」然後,我再就這10個方面用數據加以說明,使大家對13年來我國的成就有了具體直觀的認識。又如,一次我在給軍校學員講思想政治課時,針對一些學員想取得好成績,卻不刻苦學習的情況,給大家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隻猴子對它的主人說它「也想做人」,主人回答猴子,想要做人就必須拔掉身上的毛。於是,主人就給猴子拔毛,剛一下手,猴子就痛得「嗷嗷」直叫,再也不讓拔毛了。這時,主人對猴子說,你「一毛不拔」怎能做人呢?講完這個故事,我問學員:「大家是願意做猴子呢,還是做人?」學員一陣笑聲過後,臉上都有一份思考的凝重,效果不言而喻。

妙用俗語,增強語言的親和力。俗語也稱流行語。由於它來自生活,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因此,人們喜聞樂見。講黨課時適當地運用俗語,不僅可使黨課生動活潑起來,而且能收到好的效果。我在講「與時俱進」的黨課時,就引用了「爭上游,辛苦;落下游,受苦;居中游,舒服」這一俗語,然後指出這種思想與與時俱進的要求格格不入,必須加以改變和修正。在講黨的宗旨的黨課時,我又用了「私心重、骨頭軟」、「裙帶長了絆腳,私心重了折腰」等俗語,來形容私心對人的危害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重要性。

引用名言,增強語言的穿透力。名言具有「權威效應」。所以,恰當地運用一些名言名句,可以增強黨課的說服力和感召力。例如,我在講愛國主義的黨課時,引用了車爾尼雪夫斯基的名言:「愛國主義的力量多麼偉大呀!在它面前,人的愛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了什麼呢!」同時還引用了裴多菲的著名詩句:「我是你的,我的祖國!都是你的,我的這心、這靈魂;假如我不愛你,我的祖國,我能愛哪一個人?」這些優美而富有激情的名言名句,不但強烈地吸引了聽課人的注意力,更使大家內心升騰起一股愛國主義激情和力量。

講黨課要善於運用典故

在講黨課時,為了增強黨課的生動性,不少同誌喜歡穿插一些生動有趣的典故來活躍氣氛,吸引聽眾,增強黨課的效果。恰當地運用典故來闡釋自己的觀點,有事半功倍之效。講黨課運用典故,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多用通俗易懂的典故。黨課所面對的對象往往文化水平參差不齊,有時可能相差很大。所以,在講黨課時要多用通俗易懂的典故,盡量少用晦澀難懂的典故,以取得讓大家一聽就明白的效果。如果某個典故很能說明你講課的某個觀點,而大多數人又可能無法理解,那就一定要加以解釋,讓大家把典故的來龍去脈搞清楚,知道你所講典故的真正涵義。比如筆者在講關於誠信的黨課時,就引用了古代商鞅變法、立木為信的典故。當說到「立木為信」時,筆者滿以為大家都知道這個典故,可聽課人沒反應,筆者才猛然醒悟,有些聽課人不一定知道這個典故,於是將商鞅移一木賞十金的事給大家講了一遍,最後聯系這個典故給大家講誠信的重要性。這樣一來,聽課人就加深了對誠信重要性的感悟和理解。

多用與聽課人有關聯的典故。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們總是較關心與自己有關的人和事。如果講黨課運用典故時能考慮到這一點,盡量用與聽課人有關聯的典故,這樣就更能吸引聽課人的注意力。如河南南陽市委黨校一位教授在講黨性修養的黨課時,他先引用了南陽卧龍崗一副著名的對聯:

心在朝遷,原無論先主後主

名高天下,有何辯襄陽南陽

據傳此聯為清代咸豐年間南陽知府顧嘉衡所作。原來,河南南陽、湖北襄陽兩地對諸葛亮的隱居地多有爭議。南陽人說,諸葛亮曾隱居南陽卧龍崗,襄陽人說,襄陽隆中是諸葛亮的隱居地。顧嘉衡是襄陽人,卻在南陽任知府,襄陽和南陽兩地的人均要他表態:諸葛亮的隱居地是南陽還是襄陽?顧嘉衡十分為難,既不能得罪襄陽家鄉父老,又不能失民心於為官之地南陽,於是便撰寫了此聯。意思是說既然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的功績揚名天下,又何必去為諸葛亮隱居地這一小事而爭論不休呢?聽課人聽到授課者所用的典故就發生在自己生活、工作的地方,都感到特別親切,注意力也特別集中。正當大家在興頭上,授課者言歸正轉,講起了共產黨員應如何加強黨性修養:「從這個典故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一個共產黨員要胸襟開闊,心中裝得下五湖四海,不要為一時一地的得失以及個人的名利斤斤計較。」聽課人聽了很受教育。

善把典故用出新意。一般來說,典故都有其特定的涵義。但如果就事論事地說一通,很難收到好的教育效果。講課時若能挖掘出典故的新意,那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毛澤東同志在這方面堪稱高手。1958年,毛澤東在會見部分史學家、科學家和著名新聞工作者時,琅琅背誦起《登徒子好色賦》中宋玉狡辯的一段話。毛澤東反其意而用之,他風趣地說:「從本質上看,應當承認登徒子是好人,娶了那樣丑的一個女人,還能和她相親相愛,和睦相處。照我們的看法,登徒子是一個愛情專一、遵守婚姻法的模範,怎能說他是好色之徒呢?」毛澤東通過這番巧妙而新穎的解釋,告誡幹部要學會用唯物辯證法全面辯證地看問題。毛澤東把典故用出新意,對我們在講黨課時用好典故很有借鑒意義。

講黨課要善於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一堂講得好的黨課,除了要有鮮明的主題、嚴密的邏輯、豐富的內容和精彩的表達外,還要有生動活潑、上下融洽、共同探討問題的課堂氣氛,這樣才能使聽課者有所樂、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而有所得。如何營造良好的黨課課堂氣氛呢?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筆者認為,應該重點在以下四個方面努力。

一、和顏悅色,營造民主的課堂氣氛

講黨課者,一般是具有一定黨內職務的領導幹部或理論宣傳工作者;聽黨課者,一般都是黨員或者入黨積極分子,兩者在職務、學識水平、資歷等方面有所差別,但都是平等的同志關系。因此,授課者要自覺地把自己和聽眾融為一體,以民主平等的態度,而不能以領導者、傳道者的面目出現。態度要和藹自然,不能板著面孔說教,更不能動輒訓人。這樣,講者和顏悅色,聽者才能「如沐春雨」。

二、先聲奪人,營造開場精彩的課堂氣氛

一堂黨課氣氛如何,開場的氣氛相當重要。「開場的十分鍾決定著一堂黨課的成敗」,這是我們黨校教師的共識。因此,講黨課一定要精心設計開場白:或以引人入勝的案例導入,或以發人深思的設問展開,或將公眾關注的社會現象加以剖析,先聲奪人,營造精彩的開場氣氛。筆者在講「黨員幹部如何提高政治素質」一課時,首先講述了河北省國稅局原黨組書記、局長李真的典型案例,然後引導聽課者思考:李真犯罪的思想根源是什麼?政治素質的涵義是什麼?怎樣提高政治素質?通過這種開場方式,有效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三、善於設問,營造上下融洽的課堂氣氛

在課堂上,如果講課者與聽課者能互相交流,使台上台下融為一體,講課效果就會異常明顯。怎樣營造這種上下融洽的氣氛呢?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授課者要善於設問。實踐表明,同樣一個道理或觀點,以陳述的語調表達出來往往沒有以設問的語調表達出來更有吸引力。比如,講「貫徹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就不如以設問方式提出命題:「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關鍵在於什麼?」這樣更能激活聽眾的思想。有時,也可以故意提出一些常識性的問題,激發聽眾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如果適時地提出一些常識性問題,讓聽課者踴躍作答;提出一些思考性問題,讓聽課者積極思索;提出一些結論性觀點,讓聽課者頻頻頷著,那麼,黨課課堂就會形成上下融洽的氣氛。

四、幽默詼諧,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

一堂黨課,短則幾十分鍾,長則兩三個小時,要在較長時間里保持良好的課堂氣氛,還要求講課者用好幽默詼諧這支「興奮劑」,以調節聽課者易於疲倦的大腦神經細胞,使之始終保持興奮狀態。當然,幽默詼諧的語言要與講課主題緊密相關,做到幽默而不做作、詼諧不庸俗,不然就會弄巧成拙。

「三多」運用好黨課增效果

目前,不少黨課嚴肅有餘,活潑不足,導致講課者沒有精神,聽課者沒有興趣,嚴重影響了黨課的效果。如何改變這一狀況?營造生動活躍的課堂氣氛,讓聽課者坐得住、聽得進,不失為有效方法之一。下面方法可作借鑒。

多些輕松、幽默。講黨課如能恰到好處地引用一些幽默故事,使聽眾在嚴肅的話題中處於活潑歡快的課堂氣氛里,無疑這有助於增強聽課者的聽講興趣,從而增強黨課的效果。河南油田黨校一位教授講黨史課講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大智大勇時,插入了陳毅同志善於運用幽默的例子。那是陳毅同志當外交部部長時,西方記者在招待會上突然發問:「中國最近打下了美國的『U—2』高空偵察機,請問是用的什麼武器,是導彈嗎?」陳毅沒有像某些外交官慣用的那樣聳聳肩膀、攤開雙手,說一句「無可奉告」,而是用雙手向空中做了一個捅的動作,幽默地說:「我們是用竹竿把它捅下來的呀!」陳毅的幽默既巧妙地迴避了問題,又十分有趣。聽課人聽了不禁哈哈大笑,笑過之後,陳毅同志大智大勇、可敬又可親的形象也深深地印在了聽課人的心中。幽默故事的恰當引用,能夠使課堂保持輕松歡快的氣氛,使講課者神采飛揚,聽課者聚精會神。

多些互動交流。要使課堂氣氛如春風拂面、春意濃濃,就要打破我講你聽的單一授課方式,讓講課者與聽課者多些互動溝通,多些相互交流。例如,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機動靈活地採用提問式、探討式、座談式授課就很有效。河南油田黨辦一位同志在講黨課時,一位學員趴在桌上睡著了。這位同志沒有疾言厲色地批評學員,而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說:「我正在講一個笑話,你不想聽嗎?」然後繪聲繪色地講道:「一位中學老師正在上課,班上兩名同學都手拿課本睡著了。正好兩位同學一個成績優秀,一個成績較差。於是,老師採用不同的方法,委婉地對他們進行了批評。老師先目視那位優秀生,以贊賞的口氣說:「知道優秀生是怎麼進步的嗎?優秀生啊,睡著了還拿著課本!」接著,老師又看著那位成績較差的學生,以惋惜的語氣說:「知道差等生是怎麼落後的嗎?差等生啊,拿著課本就睡著了!」兩名同學聽了很不好意思,馬上打起精神認真聽課。聽了這個笑話,那位睡覺的學員睡意全無。講黨課的這位同志又面對睡覺的學員說:「我想,你剛才一定是在想怎樣成為優秀生。」然後,在輕松的氣氛中繼續講課。此後,學員們都聽得特別認真。

F. 誰有黨史教案,幫幫忙,急要.

中共黨史教案

第一章:中國共產黨的創立時期

(1919年5月——1923年5月)

本章內容提要和學習要求:

本章的中心內容是中共產生的社會背景、階級基礎、思想、幹部條件和黨的民主革命綱領的制定及其偉大意義。

內容:這一時期的中共歷史可分為3個部分來論述。

第一部分:從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共誕生前。辛亥革命失敗後中國在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和帝國主義的加緊侵略下,民族危機日益加深。人民生活極端痛苦,中國人民迫切需要一個變革現狀的革命。中國革命需要新興的無產階級及其政黨來領導。這是黨產生的社會和時代背景 。

第二部分:中國無產階級的產生、成長壯大和工人運動的發展,是黨產生的階級基礎。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列主義是黨產生的思想基礎。五四運動促進了中國工人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結合,為黨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幹部上的准備。

第三部分:各地早期共產主義組織的建立和活動,標志著馬列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表明黨成立的條件完全成熟。1921年7月,黨的「一大」宣告了中共正式成立。1922年6月黨的「二大」制定了徹底的革命綱領,標志著黨創建任務基本完成。黨成立後,集中力量領導工人運動,擴大了影響。為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奠定了基礎。

要求:

(1)要求學生了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點和主要矛盾。舊民主主義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認識中國人民革命只有在無產階級領導下才能取勝。

(2)要求學生了解中國共產黨是馬列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認識中共產生的歷史必然性及其偉大意義。

(3)要求學生了解黨的民主革命綱領及其意義。深刻認識只有 中國共產黨才能解決中國的出路問題,成為中國人民革命事業的領導力量。

第一節:中國共產黨的創立時期

(什麼叫「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是怎樣的黨)

任何一個事物的產生都有它的背景、條件、基礎。中國共產黨的產生也不例外。那麼中國共產黨又是怎樣產生的呢?前面我們講了一下,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是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因為農民階級,資產階級都不能領導中國近代革命取得勝利。必然有代表新的生產力發展的階級來領導,這個新生產力的階級代表就是與大工業生產相聯系的工人階級,所以中國民主革命的重任就歷史的落到了中國工人階級的身上了。那麼中國工人階級的狀況這樣呢?我們學習過世界史。知道馬克思主義——科學的共產主義的誕生。知道工人階級自發的斗爭運動不會根本改變工人無產階級的狀況。只有自覺的起來斗爭,認識自己的前途,才能產生巨大的力量,然而自覺的斗爭必須有先進的思想理論作為思想武器。就是說,工人運動必須與馬克思主義結合起來。因此我們可以說「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

第二節:中國共產黨是馬列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的相結合的產物

一.工人運動與馬列主義理論二者必須結合

任何一個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的產生都必須具備工人運動的和馬列主義理論這兩個條件。從各國無產階級政黨產生的客觀規律來看,馬克思主義同工人運動的相結合產生共產黨是一條普遍規律。這是因為黨既不是普通的 、一般的工人組織,也不是單純的學術團體,而是科學共產主義武裝起來並與工人運動有密切聯系的工人階級戰斗司令部。黨的性質決定了它的產生必須具備兩個基礎:一個是工人運動作為階級基礎;一個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及與馬克思主義 理論作為思想基礎,而且二者必須結合。

1. 工人運動只有以馬克思主義為直待,才能形成自覺的共產主義運動。而一般的工人運動是不能產生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工人階級單靠自己本身的力量,職能形成工聯主義的忌識(工聯主義又叫工會主義,是工人運動中的一種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潮。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產生於英國。主要階級合作,反對無產階級革命,鼓吹經濟斗爭,散布改良主義思想,口號是「做一天公平的工作,得一天公平的工資」,主能:工會高於一切,拒絕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

科學社會致意的理論學說,是由有產階級出身的而轉到工人立場上來,受過教育的知識分子創造出來的。現代科學知識社會主義理論的創始者,馬克思和恩格斯就是這樣的知識分子。因為這種理論,不僅是在工人運動的基礎上產生的。而且是在總結人類歷史積累的豐實知識的基礎上產生的。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工人既無世界又無條件從事這樣艱巨的科學研究,所以工人本身是不可能創造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只有把馬克思主義灌輸到工人運動中去,才能使工人階級由自在的階級變為自為階級,才能擺脫工聯主義的束縛,認識到本階級的歷史使命,形成真正自覺的工人運動,才能產生真正的無產階級政黨。

2.馬克思主義是工人運動經驗的總結,是為知道工人運動而產生的。它本身也要求到工人中間去。革命理論只有和革命群眾相結合,才能變成現實。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說它是工人運動的經驗的總結?我們知道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馬克思和恩格斯本身不是工人運動,在與工人階級接觸的過程中完成了世界觀的改造,即從革命民主主義者轉變為共產主義者。

馬克思主義能夠知道一切被壓迫者的革命斗爭,但徹底要求將來實現共產主義社會,並願為這個最高目標而堅持奮斗的只有工人階級,這是工人姐姐的特性所決定的。因此馬克思主義只有和工人運動的相結合才能產生偉大的物質力量,才能產生共產黨。馬克思主義是工人階級的精神武器,工人階級是馬克思主義的物質力量。兩者以共產主義知識分子為橋梁而結合起來,產生無產階級政黨的。

二.中工人運動和馬列主義的結合

1. 中國工人階級的成員壯大和工人運動的發展

早在19世紀40,隨著外國資本主義在中開辦近代工業,中國就產生了第一批產業工人。60年代,以曾國藩,李鴻章為帶邊的中國封建統治者,為了鎮壓國內的革命運動的以維護其反動統治。在割地建立了一批「官辦」的近代軍事工業,以後又辦了一些軍用工業作為軍事工業的輔導,又產生了一批工人。70年代,國內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投資於新式工業,又產生了一批產業工人。固中國近代工業發展緩慢,辛亥革命前,產業工人只有五、六十萬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歐帝國主義國家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侵略。中國民族工業有了比較迅速的發展。日,沒成績擴大在華的經濟勢力。這樣,中國工人階級隨便、之壯大,到1919年已發展到二百多萬人。

中國工人階級是一個新型的勞動階級,是近代中國最進步的階級,它具有世界工人階級共同的優點,即「同大工業生產相聯系,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和修改者,是最有遠見,最有前途的先進階級,在大工業生產中,在同中產階級斗爭中,錘煉了團結互助精神和嚴格的組織性和紀律性性。它一無所有,只能靠出賣勞動力過活,大公無私,富有革命的徹底性。此外,中國工人階級還有自己的特殊優點:

第一,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三重壓迫,不僅勞動時間長,而且工資低,政治地位地下和生活的貧困,在世界是罕見的。因此,具有強烈的革命要求。

第二, 中國工人階級大都集中在沿海及水陸交通線上的大中城市和大型企業中,便於團結戰斗,易於形成強大的政治力量。

第三, 中國工人階級大部分來自破產的農民和手工業者,便於和農民形成鞏固的聯盟。

第四, 中工人階級是十月革命後登上革命舞台的,在中國設有改良主義的經濟基礎,政治斗爭一開始就以馬列主義為知道並在自己政黨——中共黨的領導下開展活動。

由於中國工人階級具備上述優點,使它成為一個特別能戰斗的最革命的階級,完全可以擔當起領導中國革命發重任。當然中國無產階級也有它的弱點,這主要是人數較少,文化水平較低,受封建思想和小生產者思想的影響的較大。這些弱點和優點比,是次要的第二位的。

中國無產階級產生後就積極投入反侵略、反壓迫、反剝削的斗爭。從1912年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有記載的罷工就有130多次。雖然主要是經濟斗爭,但是在這些罷工中有的已具有明顯的政治色彩。(如1915年反袁接受日的「二十一條」的斗爭。1916年天津工人反對法國強占老小年開的斗爭)中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和工人運動的的開展,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階級基礎。

2.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

截至目前所發現的資料,在中文出版物中,最早涉及到馬克思主義的是1898年4,在廣學會主辦的《萬國公報》月刊上 ,由李提摩太市節譯(英國傳教士)蔡爾康撰文題為《大同學》的文章中提到:「試稽近世學派,有講求安民新學之一派,為德國之馬克思主義資本者也」。

此後,對馬克思及其學說的介紹,相繼出現。

在中國最早接觸和介紹馬克思主義的,主要是流亡在外的中產階級革命派,中產階級改良派和學生。

梁啟超是近代中國有很大影響的啟蒙學者,在「戊戌變法」失敗後,他流亡日本,辦有《新民叢報》等刊物,宣揚中產階級改良主義。在中國的著作中,最早提到馬克思的是梁啟超的文章《進化論革命者頡德之學說》,穩重說「麥喀士日耳曼人的社會主義之泰斗也」。他卻認為馬克思的理論只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而已,馬克思」雖能難人,可不能解難於人」。同年,他在《中國之社會主義》一文中,把馬克思主義解釋為中國古來已有的思想。

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家孫中山,1895年流亡國外,曾注意考察了歐美各國社會、政治、經濟狀況,並對社會主義學說和社會主義革命運動予以擊打的關注。他還「敦促留學生眼界馬克思主義的《資本論》和《共產黨宣言》並閱讀當時的社會主義書刊」。1906年,孫中山在同盟會上的一次演講中介紹了社會主義的各派別。以後同盟會的許多刊物也相繼介紹社會主義各派別。但是,在他們看來,各派社會主義是「反川異源,而皆歸於海」、「其派雖殊而其不平等、博愛、人道之大義於人類社會者也」,只不過是在「以如何方法達其目的」上的差異,這就是革命派中大多數人對馬克思主義的了解。

朱執信是同盟會中著名的政論家,他被認為是同盟會員中對馬克思主義比較有研究的人。他曾說「顧自馬爾克(馬克思)以來學說皆變,漸趨實行。世稱科學的社會主義」。1906年他 《性忌志革命家小傳》一文中,比較詳盡的介紹了馬克思、恩割席、拉薩爾的生平及其學說。朱執言並不完全贊同馬克思主義的其他重要觀點,批評馬克思關於原始資本積累的觀點「張皇誇大」。

在辛亥革命前,介紹了馬克思主義的學說的還有中國早期的無政府主義者。當時,他們對馬克思主義還沒有完全採取敵對的態度。如無政府主義者劉光漢(劉師培),何震等人主編的《天義報》,第一次譯截至、了恩格斯1888年為《共產黨宣言》英文報寫的《序言》和《宣言》第一章《資產者和無產者》,以及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第二章中幾篇譯文。同一時期,中無政府主義者李石曾,吳維暉創辦的《新世紀》周刊,也曾介紹和評論了巴黎公社革命,報導了第二國際「七大」關於軍國主義問題上的各派激烈爭論,還刊有李卜克內西的照片和他反對軍國主義的言論。

上述情況說明,在俄國十月革命之前,馬克思主義早已在中國流傳,對馬克思主義的介紹盡量是零星的,片斷的,甚至有誤解和歪曲。但沒有什麼惡意。事實上,不僅有一般文字上的宣傳,而且有試圖把馬克思主義身體力行,付諸多時間。以孫中山為代表的一部分革命黨人和少數知識分子,一方面強烈要求推翻清朝的封建同志,建立歐美那樣的中產階級共和國;另一方面又對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病,如貧富懸殊,工人階級的貧困極端不滿。因此,他們真誠的希望從馬克思主義和其他社會主義學說中吸取政治營養,尋找社會主義改革方案。由於他們站在中產階級的立場,對馬克思主義的了解也十分膚淺,所以還談不上真正的以馬克思主義來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盡量最早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不一定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但是,我們必須肯定的他們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和一定的歷史范圍內,對推動歷史的前進起過進步的革命的作用,承認他們所宣傳的馬克思主義(盡管我們因階級的偏見往往片面保守的甚至錯誤的理解和宣傳)對後來的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從事革命活動有啟蒙作用。

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直到馬克思主義和工人運動的相結合成為中國革命斗爭的知道思想,是經歷的一個發展過程的。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在十月革命以前的中國,並沒有人真正知道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學說在中國的廣泛傳播是在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以後,從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爆發到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這兩年,是新、舊文化運動的交替時期。當時,在知識界出現的圍繞著關於「改造社會」的熱烈探索和爭論,就是這種新,休交替的表現。那是一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群星燦爛、百家爭鳴的生動局面。又是新、舊文化思想相互排斥,相互滲透的復雜局面。這種新、舊交替的狀況,在「五四」後的第一年中,表現的尤為突出。

「五四」以前,鼓吹新世紀文化運動的期刊,只有《新靜》《每周評論》和《新潮》等少數幾種。「五四」後地一年中「新出版的突然增至四五百餘種之多。這些是新出版的刊物,有相當一部分與存在時間較短,有的甚至只出一,兩期就停刊了,作為歷史資料保留至今的,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僅這一小部分刊物創刊的世界比較集中,地區比較光。絕大多數的刊物都宣稱以後介紹新思潮和改造社會作為自己的重要「旨趣」。

隨著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傳播,出現了許多進步的團體。「五四」運動後的第一年,也出現了三、四百個之多。其中以李大釗在北京組織的「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會」是我過第一個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會。等還有許多進步知識分子在各地組織社會團體,通過各種形式學習和宣傳馬克思主義,並開始研究中國的實際問題。

然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在政治上,近代中國是東方許多矛盾的焦點;在文化思想上,也反映了這樣的特點。馬克思主義不但要同帝國主義者和封建主義者的各種造謠誣蔑去作戰,而且還要同抗拒馬克思主義傳播的各種資產階級反動思想去作戰。

在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大的論爭有三次,第一次是資產階級的代表胡適,在1919年7月,他在《每周評論》上發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一文,販賣杜威的實驗致意即實用主義。公開反對用馬克思主義知道中國革命。以李大釗為代表發表了《再論問題與主義》的著名論文,指出「解決問題」離不開「主義」,唯有在中國進行一次徹底革命,才能使中國的社會問題得到「根本的解決」,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問題」與「主義」之爭。第二次是資產階級改良主義這張東蓀、梁啟超鼓吹「基爾特社會主義」,實質上社會改良主義,以陳獨秀、李大釗、李達為首進行了反駁,明確提出必須爭取暴力革命來實行社會主義。第三次無政府主義者黃凌霸、巨聲白,他們反對一切國家、一切權威、一切政治斗爭和博愛里革命,反對任何組織紀律,提倡個人主義,主張絕對自由。由陳獨秀、李達等同無政府主義展開了堅決的斗爭。爭論的實質是要不要在中國建立嚴格組紀律的無產階級政黨,要不要建立無產階級專政。

三次爭論,後兩次對於「社會主義的討論」和「反對無政府主義的斗爭」的許多著作中所做的論斷,都認為是共產主義者一方取得了勝利,這種論斷是完全正確的。

但關於「問題與主義之爭的結局的評論,有一些著作說,以李大釗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一方,已經「駁倒了」胡適一方的謬論,取得了「勝利」。這種說法值得商榷。因為事實並非如此。

(1)從論戰雙方當時爭論的情況來看:

1919年7月,胡適發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向馬克思發動公開進攻。李大釗寫了《再論問題與主義》進行回擊。李大釗對胡適的「三論、四論問題與主義」。也沒有進行回擊。根據這一,認為李大釗駁倒了胡適,顯然是較牽強的。

(2)論戰雙方當時的社會影響來看:

通過這次論戰,使改造中國社會的兩種不同主張,即社會革命論和社會改良主義都擴大了自己的影響。但在當時,後者的影響明顯的勝過了前者。胡適的《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發表後,很快在社會上獲得了響應。如「工讀主義」和「新村主義」的熱潮。然而,李大釗的《再論》發表後,卻沒有引起這樣明顯的反響,怎能說李駁倒了胡了呢?

就說杜威來華。「五·四」爆發牽記天受胡適邀請來華講學。杜威原計劃在中國講學幾個月,由於受到廣泛歡迎,一再延長世界,竟住了兩年又兩個月。他除在北京做了五種長篇講演外,還到中國十一個聲講演。他的講演錄的單行本,在他離華前就再版十次,超過了當時任何書刊讀物的發行量。

李新說919年的問題與主義之爭,勝利究竟屬誰,很難用當時的社會影響來判斷。然而,問題與主義論戰對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意義,主要在於它揭示了中國社會改造的一條重要的規律——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進行「根本解決」。

通過幾次論戰,使中國具有初步共產主義世界觀的革命者進一步認識了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救中國。這一批具有初步共產主義的知識分子,並不是共產主義者,也就是說,具有初步共產主義的知識分子與主要成為共產主義這必須繼續前進,承認無產階級專政走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由於歷史條件的局限,在已經出現的一大批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中,不少人退縮了,甚至與之對立,背道而馳。

能夠繼續前進,成為中國早期共產主義者的只有其中的少數人。這些人的共同特點是,比較重視實際革命斗爭,把自己學得的一些馬克思主義理論,同工人運動相結合,同實際斗爭相結合,從而使自己在政治思想上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堅定的相信科學社會主義,堅持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從「五四運動」以來可以說,李大釗、陳獨秀,在抨擊封建,帝國主義,宣傳馬克思主義功勞最大,有「南陳北李」之稱,他們又是有名的學者,所影響比較光,毛澤東、周恩來等一批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也在斗爭中繼續前進。

「五四運動」爭得了勝利——罷免正、章陸和拒簽「和約」,但並沒有使中國人民,尤其是先進的知識分子感到滿足,從而使激動的心情平靜下來,他們在經理經歷了這場空前規模和空前深刻的革命運動洗禮後,又對俄國十月革命以來的世界新潮流,再看看中國的社會現實,實在難以容忍下去。這種心情,正如當時一個雜志的創刊宣言所說:「我們處在中國現在的社會里頭,覺著四圍的種種環境,層層空氣,沒有一樣不是黑暗、惡毒、悲觀、厭煩,如同掉在九幽十八抵禦里似的。如果常常如此,不加改革,那麼還成一種人類的社會嗎?所以我們不安於現在的生活,想著另一種新生活。不滿於現在的社會,想著另窗一種新社會。」

那麼這樣去創一中新生活,創一種新社會,在爭鳴探索中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的出了這樣的結論:「走俄國人的道路」這就是結論。

「五四運動「促成了馬列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由於五四運動中充分顯示了中國工人階級的巨大的作用,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認識到無產階級的歷史地位和力量的強大,決心把馬列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起來。馬列主義——知識分子(初步共產主義)——中國工人運動,兩者結合的過程,大體可以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五四運動到共產主義小組成立為初步結合。

五四運動之所以能取得勝利,是中國工人階級走上政治舞台,顯示了偉大的力量,對這一運動勝利起著決定性作用。我們可以說五四運動是由無產階級領導的。我們說無產階級領導權最完備的表現形式是要通過本階級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在五四時期,無產階級的政黨中國共產黨還沒有誕生,怎樣談領導呢?我認為五四運動中的階級內容、口號、方向、目標等凡是體現無產階級領導權的各個特點都已經初步的具備了,具體有這樣三個標志。一,當時無產階級已以覺悟了的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在運動中起著決定性作用,這是最主要的標志;第二,當時已有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就是無產階級的知識分子,他們在運動中發揮的領導作用正是體現了無產階級的領導;第三,五四運動具有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徹底性,正是它有無產階級領導的表現和結果。五四運動時期是馬列主義用中國工人運動的初步結合時期,這兩者的結合,主要是開始接受馬列主義的注視分子通過組織講演團開展了社會調查,參加工人的活動等方式,在知識分子進一步向馬克思主義者方向轉變,又提高了工人階級的政治覺悟。如上海造船所工人李中寫了「一個工人的宣言」要成立「一大團體(即建黨的意思)要產生工人的中國」。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致死分子在同工人群眾相結合的過程中,在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初步結合的基礎上,逐步認識到要從根本上改造中社會,就必須建立一個系俄國布爾什維克黨那樣的無產階級革命黨。

醞釀籌建中國共產黨,首先是從陳獨秀和李大釗開始的1919年6月11日,陳獨秀因散發革命傳單被丹東當局逮捕.出獄後辭去北京大學文科學長植物,應湖北省教育廳長李漢俊的邀請,去武漢講學.返京以後,反動軍閥政府准備再次逮捕他,為了避免敵人的迫害,陳離開北京前往上海.李大釗、句頂親自送陳到天津.1920年2月,他們扮作商人,做一輛騾車,先到河北省樂亭縣李大釗的故鄉_大黑坨村.在那裡住了幾天,任何啟程去天津,一路上他們交換了關於建立中國共產黨的意見,暢談了如何使中國擺脫貧窮落後的面貌,走向共產主義的光明前途.他們相約在北京和上海,分別進行活動,籌建共產黨。

恰在這時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者之間,開始建立了聯系.中國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引起了列寧和共產國際對東方革命的關注.共產國際之事業派代表來華,就是因為共產國際東方組織曾接到海參崴方面的電報,知道中國曾發生過幾百萬人的罷工\罷課\罷市的大革命運動.於是做出了派人訪問領導五四運動的任務的決策 .1920年3月,共產國際派魏金斯茶來到中國,隨著同來的有其夫人庫茲涅佐娃,秘書馬耶夫及其夫人薩赫雅諾娃,俄籍華人楊明齋(翻譯).四月份到達北京.經北大俄文教授鮑維的介紹,會見了李大釗。魏金斯茶在京舉行多次座談會,介紹蘇俄十月革命。李大釗還和魏金斯茶在北大紅樓圖書館多次討論了建立中國共產黨的問題。他們深感這是中國革命的當務之急。而且認為中國已經具備了建立共產黨組織的條件。為了加速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李大釗介紹魏一行赴上海會見陳獨秀,共商建黨大計。

魏金斯茶一行達到上海後,受到陳獨秀等的熱情接待。陳獨秀本有建黨的意圖,魏金斯茶的到來使他喜出望外,他們「一見如故」,多次健談,反復交換了意見。陳獨秀決定立即發起組織中國共產黨。1920年5月,陳在魏的幫助下積極展開了建黨活動。1920年6月,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但開始籌建七、八月份間正式成立(籌建世界說法多)。

在北京1920年10月,李大釗、張申府、張國燾三人成立了北京共產黨小組。(9月張申府從上海到京公司李上海的情況,他們一直認為要立即發展黨員。這時正好劉清揚參加全國學聯募捐活動從南洋剛回北京。於是李、張准備吸收她入黨。但劉說她就要出國流血不想立即參加。十月初張國燾也參加了全國學聯募捐活動從南洋回到北京。於是就發展了張國燾。)接著各地也相繼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1920年底毛澤東、何叔衡在長少、1920年秋劉伯承、董必武在武漢、1920年冬,李大釗派人到濟南幫助王盡美、鄧恩銘建立了濟南共產黨。1920年秋,廣州成立了「無政府主義共產黨」。1921年陳獨秀在廣州親自幫助改組.1921年3月.4月間,張申府、趙克尖、陳公培、劉清揚、周恩來在法國成立組織。此外還有施存統、周佛還在日本東京建立組織。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建立,標志著馬克思主義已經同中國工人運動初步結合起來。

第二階段:從共產主義小組建立到黨的成立為進一步結合階段。

各地共產主義小組建立後,更有組織有計劃的進行宣傳和組織工作。首先是加強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研究和宣傳。

上海組:將《新青年》改為小組的機關刊物。又創辦了《共產黨》月刊。翻譯和出版了馬列的經典著作,特別加強了多工人的工作。創辦工人通俗刊物,舉辦工人夜校,建立工會(上海機器工會)。為了團結和教育進步青年,為黨培養和輸入幹部,還組織建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1920年8月,上海黨組織派最年輕的成員俞秀特負責組織。還成立了外國語學社。

北京組:北京共產黨組織建立後,主要有下列活動。

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開展對各種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的斗爭。

第一,展工人運動,使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進一步結合起來。

(1) 出版通俗《勞動音》周刊,《工人周刊》向工人進行階級教育。

(2) 舉辦工人不息學校(如長辛店勞動不息學校、工人俱樂部)

第二,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1920年10月組織鄧中發等負責。其他組織也是如此。通過這些活動,馬列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得到進一步結合,並在此基礎上於1921年7月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是不難理解的。可見,中國共產黨是馬列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不能否認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在這兩者結合中的積極作用。

從以上大量歷史資料論證了中國共產黨成立是有其主觀條件的。外部條件是共產國際的幫助才能對中國共產黨的建立起促進作用。但要批判西方史學界某些人所謂中國共產黨與國內沒有基礎,是共產國際從外部「移植」過來的。誣蔑列寧領導的共產國際,詆毀中國共

G. 哪些黨史故事一年級的同學聽得懂,我急需得到答案。最好是班會形式的教案或者是案例。

黨史小故事-康克清奶奶認錯

小朋友們,抗大剛剛成立的時候,因為有文化的幹部奇缺,所以很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擔任著教員的工作。象我們敬愛的毛主席、朱總司令,都經常走上講台,認認真真的給來自全國各地的我黨我軍青年骨幹講課。

主席爺爺最愛說的是哲學,尤其愛講辯證唯物論,那深奧的道理啊,到了主席爺爺他老人家的嘴裡,那可真是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廣大學員都激動地說:「原來唯物主義、辯證法也這么簡單啊。我還以為有多難呢。都是主席講得好啊。」

一次,敬愛的總司令朱爺爺給大家來講《黨的建設》這一課。課堂上有同學給朱爺爺遞條子,想聽聽國際形勢以及我黨和國民黨的最新關系。朱爺爺一打開這國際形勢的話匣子,就停不下了,同學們都聽得津津有味。下課時間快到了,可黨的建設還沒有開講呢。朱爺爺為了節約時間,就念起了講稿。

這時康克清奶奶站起來向朱爺爺開了一炮。康克清奶奶是誰啊?她就是朱爺爺的革命伴侶,就是愛人,又叫老伴。不過那個時候,康克清奶奶可不老,她才二十七歲,年輕漂亮著吶。只見康奶奶氣呼呼地向朱爺爺嚷了起來:「講課不能念講稿。念講稿,誰不會?我也會念。」當時同學們就制止了康奶奶:「讓朱總司令講下去。」

過了幾天,黨支部會上,同學們都嚴厲的批評了康克清奶奶 —— 你和朱老總是夫妻,關起門來咋吵、咋講、咋整都沒事,可是你不能把情緒帶到課堂上來,你不能在課堂上這么說。這樣就是不尊重老師、不尊重領導、不尊重上級、不尊重組織,還影響了同學們的學習。

康克清奶奶虛心誠懇地接受了大家批評,表示以後一定注意。

我們都要學習康奶奶這種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虛懷若谷的高尚的共產主義情操和偉大的無產階級品德。

H. 小學黨史課教案怎麼做

分類編排故事,可以按年份 不要重知識 只要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的故事為主,讓學生願意聽,這就是你這節課最成功的地方

閱讀全文

與黨史課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