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學習對外漢語教學語法
努力學生掌握復語音學基礎制知識,在熟悉現代漢語語音系統的基礎上運用或借鑒試驗語音學、任職心理學的理論、成果及方法,學會搜集、分析外國生漢語學習過程中語音習得材料,並撰寫語音發面的論文,培養語音研究的能力。
參考書
《普通語音學綱要》 羅常培
《語音學教程》 林濤等
《北京語音實驗錄》 林濤等
《實驗語音學概要》 吳宗濟
《心理語言學》 桂詩春
《漢語音韻學》 王力
漢語語法學(文字漢語語法學),是一門研究漢語語法的科學。 本課程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
一、語音學基礎知識;
二、現代漢語語音系統及其來源;
三、試驗語音學與任職心理學關於語音研究的新成果;
四、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現狀及其研究方向。 採取講課、討論、撰寫論文等形式完成計劃。
㈡ 對外漢語教學中,『要是……的話』語法點怎麼給學生講解
是針對什麼水平的學生呢如果是高水平的可以直接找教材來教(北語出過文化課的教材)如果是中等水平可以結合語言點來教(比如加語法點加對話等等)如果是初級水平幾乎就是要靠用學生的母語來講解知識了
㈢ 對外漢語教學的的40個語法點
1.漢語的基本語序
主語 + 謂語 + 賓語
我 學習 漢語。
2.用「嗎」、「呢」的疑問句
你去嗎?| 你去哪兒呢?
3.用疑問代詞的疑問句
他是誰?|這是什麼書?|你去哪兒?|你怎麼去?
4.正反疑問句
你是不是中國人?— 你是中國人不是?
你有沒有照相機?— 你有照相機沒有?
5.用「A還是B?」的選擇疑問句
你喝咖啡還是啤酒?| 你去商店還是(去)書店?
注意:「還是」和「或者」是有區別的:
星期天,我在家裡看電視或者(× 還是)聽音樂。
6.定語(用在名詞前)
(1)說明領屬關系,應該用「的」:
這是我的書,那是他的筆。
(2)說明人或事物的性質,不用「的」:
他是漢語老師。| 這是中文書。
(3)說明親屬關系或單位,一般不用「的」: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們學校。
7.狀語(用在動詞 / 形容詞前)
(1)副詞作狀語:
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
(2)介詞短語作狀語:
我在中國學習。| 我從美國來。| 我跟中國老師學漢語。|
我給他寫信。 | 你往前走。 | 我對他說了這件事。
(3)雙音節形容詞作狀語,常用「地」:
他高興地說:「今天是我的生日」。
(4)單音節形容詞作狀語,不用「地」:
你快走!
(5)形容詞前有程度副詞,一般要用「地」:
他很認真地學習。
8.結果補語(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的結果)
形式:動詞 + 動詞/ 形容詞
(1)動詞 + 動詞(懂、見、完、在、到、給、成…):
我聽懂了。| 我看見他了。| 作業做完了。|車停在門口。
(2)動詞 + 形容詞(對、錯、好、清楚……):
你說對了。| 飯做好了。| 我聽清楚了。
9.簡單趨向補語
動詞 + 上、下、進、出、回、過、起 / 來、去
動詞後有賓語,趨向補語是「來 / 去」的情況:
(1)賓語是處所詞語的形式:動詞 + 處所詞語 + 來 / 去
明天他回北京來。| 他進圖書館去了。
(2)賓語是事物詞語的兩種形式:
表示完成:動詞 + 來 / 去 + 事物詞語
我借來一本書。| 他拿去了那支筆。
表示要求:動詞 + 事物詞語 + 來 / 去
你快倒茶來!
10.復合趨向補語
動詞 + 上來 / 上去、下來 / 下去、進來 / 進去、出來 /
出去、回來 / 回去、過來 / 過去、起來
(1)賓語是處所詞語的形式:「來 / 去」在句末
他走進教室來。| 他跑回家去。
(2)賓語是事物詞語的形式:
表示完成,事物賓語前有數量詞的兩種形式:
他拿出來一本書。| 他拿出一本書來。
表示完成,事物賓語前沒有數量詞:
他拿出書來。
表示要求,事物賓語在「來 / 去」前:
你拿出書來!
11.程度補語
形式:形容詞 + 極了/ 得+不得了 / 死了/ 壞了 / 得很 / 多了
他高興極了。| 我累得不得了。| 我餓死了。
12.可能補語(用在動詞後,表示能力或可能性)
形式:動詞 + 得 / 不 + 結果補語 | 趨向補語
表示能力:這本書我看得懂,他看不懂。
表示可能:他明天回得來,我明天回不來。
13.情態補語
形式:動詞 + 得 + 非常 / 很 / 比較 + 形容詞
(1)動詞後沒有賓語的形式:
他跑得很快。
(2)動詞後帶有賓語的形式:
他學漢語學得很好。(重復動詞)
漢語他學得很好。 (賓語提前)
他漢語學得很好。 (賓語提前)
14.時量補語(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持續多長時間)
(1)持續性動詞的三種形式:
我學漢語學了一年。 (重復動詞)
我學了一年(的)漢語。 (動詞+時間+賓語)
漢語我學了一年。 (賓語提前)
(2)非持續性動詞的形式:
他離開中國一年了。(動詞+賓語+時間)
(3)賓語是人稱代詞的形式:
我等他等了十分鍾。(重復動詞)
我等了他十分鍾。 (動詞+人稱代詞+時間)
(4)副詞或能願動詞,要放在重復動詞前邊:
我學漢語只學一年。/ 我學漢語要學一年。
15.動量補語(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的數量)
形式:動詞 + 動量詞(主要是「次、遍、下」)
(1)動詞 + 動量詞 + 事物賓語:
我看了一次電影。| 他看了一遍課文。|
(2)動詞 + 人稱代詞賓語 + 動量詞:
昨天,我找了他三次。
16.存現句
形式:處所詞語 + 動詞 + 名詞
(1)表示存在:牆上有一幅畫。
(2)表示出現:前邊來了一個人。
(3)表示消失:停車場上開走了一輛車。
17.動態助詞「了」
形式:動詞 + 了
說明:「了」在動詞後,表示動作完成(與時間無關):
昨天我吃了早飯就去學校了。
明天我吃了早飯去學校。
平時我吃了早飯就去學校。
18.語氣助詞「了1」
形式:「了」在句尾。
說明:表示事情已經發生:
現在他去書店買書了。| 昨天你去書店了沒有?(正反問)
19.語氣助詞「了2」
形式:「了」在句尾
說明:表示變化:
春天了,天氣暖和了。
他是大學生了,可以獨立生活了。
20.動態助詞「了」+ 數量詞 + 語氣助詞「了」
說明:表示動作可能繼續,或不再繼續:
我學漢語學了一年了,我還要學習一年。(還要繼續)
我學漢語學了一年了,以後不學了。 (不再繼續)
21.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
說明:表示動作或事情很快會發生)
要下雨了。/ 新年快到了。/ 汽車快要開了。
我明天就要(*快要)回國了。(「快要」前不能用時間詞語)
22.動態助詞「著」
形式:動詞 + 著
說明:表示動作或狀態的持續
外邊下著雨,刮著風。(動作持續、動態)
房間的門開著。 (狀態持續、靜態)
23.動態助詞「過」
形式:動詞 + 過
說明:表示過去的經歷
我去過北京,沒有去過上海。
正反問:你去過北京沒有?
24.在 / 正在 / 正 + 動詞……(呢)
說明:表示動作的進行
他在看書(呢)。| 他正在看書(呢)。| 他正看書呢。
外邊在下著雨。| 外邊正下著雨。(可以跟「著」一起用)
25.連動句
形式:有兩個以上的動詞
昨天他去商店買了東西。 (「了」在最後一個動詞的後面)
26.兼語句
形式:A請 / 讓 / 叫 B + 動詞
我請他來。
老師讓學生寫作文。
爸爸叫兒子去買東西。
27.用「比」字句表示比較
(1)A(不)比B + 形容詞
我比他高。| 我不比他高。
(2)A比B更 / 還 + 形容詞
我很高,他比我更 / 還高。
(3)A比B + 形容詞 + 數量 // 一點、一些 // 得多、多了
我比他高五公分。
我比他高一點。
我比他高得多(多了)。
(4)A比B早 / 晚 // 多 / 少 + 動詞 + 數量
我比他早來五分鍾。
我比他多學了三篇課文。
(5)「比」字句中有程度補語,有兩種形式:
我比他來得早。
我來得比他早。
28.用「A跟B(不)一樣 +(形容詞)」表示比較
我的書跟他的書一樣。| 我的書跟他的書不一樣。
我跟他一樣高。| 這個房間跟那個房間不一樣大。
29.用「A有 / 沒有B(這么 / 那麼) + 形容詞」表示比較
他有我這么高。
我沒有他高。(或:我沒有他那麼高)
他有你高嗎?(或:他有你這么高嗎?)
30.動詞重疊(表示時間短,或嘗試)
(1)動作還沒有發生,單音節動詞之間可用可不用「一」:
這個問題,我要想想。
這個問題,我要想一想。
(2)雙音節動詞之間不能用「一」:
這個問題,我們要研究(× 一)研究。
(3)動作已經完成,單音節 / 雙音節動詞之間要用「了」:
這個問題,我昨天想了想。
(4)用「在」、「正在」等表示動作的進行,動詞不能重疊:
他正在聽(×聽聽)音樂。
31.形容詞重疊(有生動、形象的作用)
(1)單音節的重疊形式:AA
她有一雙大大的眼睛。
(2)雙音節的重疊形式:AABB
這是一個乾乾凈凈的房間。
(3)形容詞重疊作定語,或單獨作謂語,後邊要用「的」:
一雙大大的眼睛 / 他的臉紅紅的。
(4)重疊的形容詞前不能用「很」:
她穿得(× 很)漂漂亮亮的。
32.「把」字句
形式:A把B + 動詞 + 其他成分
語義:說明移動、變化或產生的結果
我把門關了。 (動詞後用「了」)
我把作業做完了。(動詞後用「結果補語」)
你把箱子拿上來。(動詞後用「趨向補語」)
你把這本書給他。(動詞後用賓語)
注意:
(1)「把」字句里不能用可能補語:
× 我把這本書看得完。
(2)賓語一般是確指的,或雙方都知道的:
你把這本書(× 一本書)給他。
(3)能願動詞 / 否定詞,放在「把」前:
我要把這本書給他。| 我沒把這本書給他。
(4)動詞後有補語「在、到、給、成」時,常用「把」字句:
我把車停在門口。|我把書放到桌上。
我把筆還給他。|我把這本英文書翻譯成中文。
33.被動句
(1)用「被」的「被」字句:
形式:A 被 B + 動詞 + 其他成分
我的詞典被他借走了。
我的錢包被人偷了。
(2)不用「被」的被動句:
飯吃完了。| 信寫好了。
34.「是……的」
(1)強調已發生動作的時間、地點、方式
他是昨天來的。
他是從北京來的。
他是坐飛機來的。
(2)表示態度或看法
我認為,你打人是不對的。
他的學習態度是認真的。
35.越來越 + 形容詞 / 心理類動詞
冬天到了,天氣越來越冷了。
我越來越喜歡音樂了。
36.越……越……:
(1)主語相同:風越刮越大。
(2)主語不同:老師越說,我越不明白。
37.一 …… 就 ……
說明:表示第一個動作發生後,第二個動作馬上發生。
(1)主語相同:我一下課就回家。
(2)主語不同:老師一說,我就明白了。
38.「有一點兒」和「一點兒」的區別
(1)有一點兒 + 形容詞(有「不如意」的意思):
這本書很好,可是有一點兒貴。
(2)有一點兒 + 心理類動詞:
他們想去公園,我也有一點兒想去。
(3)形容詞 + 一點兒(表示比較):
昨天20度,今天(比昨天)冷一點兒。
(4)動詞 + 一點兒 +(賓語):
我會說一點兒漢語。
39.定語的一般順序
名詞|代詞 + 指示代詞 + 數量短語 + 形容詞/名詞 + 中心語
學校 這 兩個 新 學院
她 那 五件 漂亮的 絲綢 衣服
40.狀語的一般順序
時間 + 處所 + 范圍 + 程度 + 情態/方式 + 介詞短語 + 動/形
我們 都 對他 很熱情
我們 在學校 非常 認真地 跟老師 學漢語
我們昨天 在家裡 都 很 高興地 給他 打了電話
=============================
注意:1.「也」+ 別類副詞:
我學漢語,他們也都學漢語。/ 我常去公園,他也常去公園。
2.別類副詞 + 程度副詞:
我們都很喜歡他。/ 他們也非常努力。
3.時間副詞+介詞短語:
我正在給他寫信。/ 他已經從國外回來了。
4.時間副詞+形容詞短語:
他常常熱情地幫助我。/ 他總是認真地學習。
5.表示重復的副詞「也、又」+否定副詞:
我明天也不來。/ 他昨天又沒來。
6.否定副詞 / 時間副詞 / 能願動詞 +「把、被、讓、叫」構成的
介詞短語:
他沒把書還給我。/ 我的書已經被他借走了。/我能把這件事做好
7.時間詞語 + 表示處所的介詞短語:
我下午兩點從學校出發。
8.表示空間、共同的介詞短語 + 表示對象的介詞短語:
他在電話里對我說了這件事。/ 我跟他一起給老師寫了一封信。
9.能願動詞 + 介詞短語:
我本來想跟他商量這件事的。/ 他願意為大家表演節目。
10.表示重復的副詞「又、還」+ 能願動詞:
他的病好了,又能來上課了。/今年我來了中國, 明年我還要來。
11.能願動詞 +「常常」、「再」:
你應該常常復習課文。/ 那個地方太美了,我要再去一次。
12.「就」+「都」/ 能願動詞:
吃完飯我們就都回家了。/ 你打電話給他,他就會來的。
13.「再」、「就」+「把」字句 / 「被」字句:
這本書今天不用還給我,明天再把它還給我吧。
明天你來的話,就把照相機帶來。
你要努力一點兒,不要再被老師批評。
他剛吃完飯,就被同學叫走了。
14.形容詞短語 + 介詞短語:
他高興地對我說了這件事。 / 他滿意地把東西買走了。
15.時間詞 + 表時間介詞短語 + 表時間的副詞
* 他最近常常感冒。
* 我從現在起永遠不吸煙了。
* 他昨天從早上七點一直睡到下午四點。
* 關聯詞語
因為---所以--- | 不但---而且--- | 只要---就---,只有---才---,
如果---就--- | 一---就--- | 雖然---但是--- | 不是---而是---
既然---就--- | 即使(縱然、哪怕、就算、就是)---也---
連---都(也)--- | 凡是---都--- | 無論(不管)---都(也)----
與其---不如--- | 寧可---也不--- ……
㈣ 什麼是對外漢語教學語法
就是跟對外漢語語法教學有關的知識
比如漢語的語法體系,語法分類,留學生的語法偏誤等等等等
另外 不知道你是不是要找這一本書
http://www.bookschina.com/1269923.htm
㈤ 有關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的問題,急!
儒森漢語與對外漢語領域優秀教師和專家合作,結合多年一線教學實踐經驗版,匯編了《國際漢語權教師通用理論概況》。
這套教材參考國家漢辦頒布的國際漢語教師從業資格標准,從學科設置到具體教學內容,均與國際漢語教師考試大綱相契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教學中的跨文化交流現象進行了闡釋,對中國文化知識進行了補充。
本套教材適用於國際認證協會國際注冊漢語教師資格證&認證考核,適用於國家漢辦國際漢語教師證書考核,也適用於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對外漢語培訓師資格認證考核。
總之,《國際漢語教師通用理論概況》立足於但又不限於資格證書&認證應試,不僅讓學員進一步夯實對外漢語教學理論知識,更充分掌握實際的對外漢語教學能力與技巧,真正實現入門求學、學以致用,以證書為敲門磚,憑借扎實的教學能力在國際對外漢語行業獲得長遠的職業發展。
儒森對外漢語教師培訓同時讓您掌握現代網路科技技術和在線教學技能,讓您採用全球最先進的數字化、信息化、網路化、可視化「教學平台&工具」,幫助您實現「全面、專業、高效」的對外漢語教學能力,讓您成為對外漢語行業全球發展的受益者和創業者。
㈥ 求百度文庫對外漢語教學的的40個語法點,謝謝大神
21.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
說明:表示動作或事情很快會發生)
要下雨了。/ 新年快到了。/ 汽車快要開了。
我明天就要(*快要)回國了。(「快要」前不能用時間詞語)
22.動態助詞「著」
形式:動詞 + 著
說明:表示動作或狀態的持續
外邊下著雨,刮著風。(動作持續、動態)
房間的門開著。 (狀態持續、靜態)
23.動態助詞「過」
形式:動詞 + 過
說明:表示過去的經歷
我去過北京,沒有去過上海。
正反問:你去過北京沒有?
24.在 / 正在 / 正 + 動詞……(呢)
說明:表示動作的進行
他在看書(呢)。| 他正在看書(呢)。| 他正看書呢。
外邊在下著雨。| 外邊正下著雨。(可以跟「著」一起用)
25.連動句
形式:有兩個以上的動詞
昨天他去商店買了東西。 (「了」在最後一個動詞的後面)
26.兼語句
形式:A請 / 讓 / 叫 B + 動詞
我請他來。
老師讓學生寫作文。
爸爸叫兒子去買東西。
27.用「比」字句表示比較
(1)A(不)比B + 形容詞
我比他高。| 我不比他高。
(2)A比B更 / 還 + 形容詞
我很高,他比我更 / 還高。
(3)A比B + 形容詞 + 數量 // 一點、一些 // 得多、多了
我比他高五公分。
我比他高一點。
我比他高得多(多了)。
(4)A比B早 / 晚 // 多 / 少 + 動詞 + 數量
我比他早來五分鍾。
我比他多學了三篇課文。
(5)「比」字句中有程度補語,有兩種形式:
我比他來得早。
我來得比他早。
28.用「A跟B(不)一樣 +(形容詞)」表示比較
我的書跟他的書一樣。| 我的書跟他的書不一樣。
我跟他一樣高。| 這個房間跟那個房間不一樣大。
29.用「A有 / 沒有B(這么 / 那麼) + 形容詞」表示比較
他有我這么高。
我沒有他高。(或:我沒有他那麼高)
他有你高嗎?(或:他有你這么高嗎?)
30.動詞重疊(表示時間短,或嘗試)
(1)動作還沒有發生,單音節動詞之間可用可不用「一」:
這個問題,我要想想。
這個問題,我要想一想。
(2)雙音節動詞之間不能用「一」:
這個問題,我們要研究(× 一)研究。
(3)動作已經完成,單音節 / 雙音節動詞之間要用「了」:
這個問題,我昨天想了想。
(4)用「在」、「正在」等表示動作的進行,動詞不能重疊:
他正在聽(×聽聽)音樂。
31.形容詞重疊(有生動、形象的作用)
(1)單音節的重疊形式:AA
她有一雙大大的眼睛。
(2)雙音節的重疊形式:AABB
這是一個乾乾凈凈的房間。
(3)形容詞重疊作定語,或單獨作謂語,後邊要用「的」:
一雙大大的眼睛 / 他的臉紅紅的。
(4)重疊的形容詞前不能用「很」:
她穿得(× 很)漂漂亮亮的。
32.「把」字句
形式:A把B + 動詞 + 其他成分
語義:說明移動、變化或產生的結果
我把門關了。 (動詞後用「了」)
我把作業做完了。(動詞後用「結果補語」)
你把箱子拿上來。(動詞後用「趨向補語」)
你把這本書給他。(動詞後用賓語)
注意:
(1)「把」字句里不能用可能補語:
× 我把這本書看得完。
(2)賓語一般是確指的,或雙方都知道的:
你把這本書(× 一本書)給他。
(3)能願動詞 / 否定詞,放在「把」前:
我要把這本書給他。| 我沒把這本書給他。
(4)動詞後有補語「在、到、給、成」時,常用「把」字句:
我把車停在門口。|我把書放到桌上。
我把筆還給他。|我把這本英文書翻譯成中文。
33.被動句
(1)用「被」的「被」字句:
形式:A 被 B + 動詞 + 其他成分
我的詞典被他借走了。
我的錢包被人偷了。
(2)不用「被」的被動句:
飯吃完了。| 信寫好了。
34.「是……的」
(1)強調已發生動作的時間、地點、方式
他是昨天來的。
他是從北京來的。
他是坐飛機來的。
(2)表示態度或看法
我認為,你打人是不對的。
他的學習態度是認真的。
35.越來越 + 形容詞 / 心理類動詞
冬天到了,天氣越來越冷了。
我越來越喜歡音樂了。
36.越……越……:
(1)主語相同:風越刮越大。
(2)主語不同:老師越說,我越不明白。
37.一 …… 就 ……
說明:表示第一個動作發生後,第二個動作馬上發生。
(1)主語相同:我一下課就回家。
(2)主語不同:老師一說,我就明白了。
38.「有一點兒」和「一點兒」的區別
(1)有一點兒 + 形容詞(有「不如意」的意思):
這本書很好,可是有一點兒貴。
(2)有一點兒 + 心理類動詞:
他們想去公園,我也有一點兒想去。
(3)形容詞 + 一點兒(表示比較):
昨天20度,今天(比昨天)冷一點兒。
(4)動詞 + 一點兒 +(賓語):
我會說一點兒漢語。
39.定語的一般順序
名詞|代詞 + 指示代詞 + 數量短語 + 形容詞/名詞 + 中心語
學校 這 兩個 新 學院
她 那 五件 漂亮的 絲綢 衣服
40.狀語的一般順序
時間 + 處所 + 范圍 + 程度 + 情態/方式 + 介詞短語 + 動/形
我們 都 對他 很熱情
我們 在學校 非常 認真地 跟老師 學漢語
我們昨天 在家裡 都 很 高興地 給他 打了電話
=============================
注意:1.「也」+ 別類副詞:
我學漢語,他們也都學漢語。/ 我常去公園,他也常去公園。
2.別類副詞 + 程度副詞:
我們都很喜歡他。/ 他們也非常努力。
3.時間副詞+介詞短語:
我正在給他寫信。/ 他已經從國外回來了。
4.時間副詞+形容詞短語:
他常常熱情地幫助我。/ 他總是認真地學習。
5.表示重復的副詞「也、又」+否定副詞:
我明天也不來。/ 他昨天又沒來。
6.否定副詞 / 時間副詞 / 能願動詞 +「把、被、讓、叫」構成的
介詞短語:
他沒把書還給我。/ 我的書已經被他借走了。/我能把這件事做好
7.時間詞語 + 表示處所的介詞短語:
我下午兩點從學校出發。
8.表示空間、共同的介詞短語 + 表示對象的介詞短語:
他在電話里對我說了這件事。/ 我跟他一起給老師寫了一封信。
9.能願動詞 + 介詞短語:
我本來想跟他商量這件事的。/ 他願意為大家表演節目。
10.表示重復的副詞「又、還」+ 能願動詞:
他的病好了,又能來上課了。/今年我來了中國, 明年我還要來。
11.能願動詞 +「常常」、「再」:
你應該常常復習課文。/ 那個地方太美了,我要再去一次。
12.「就」+「都」/ 能願動詞:
吃完飯我們就都回家了。/ 你打電話給他,他就會來的。
13.「再」、「就」+「把」字句 / 「被」字句:
這本書今天不用還給我,明天再把它還給我吧。
明天你來的話,就把照相機帶來。
你要努力一點兒,不要再被老師批評。
他剛吃完飯,就被同學叫走了。
14.形容詞短語 + 介詞短語:
他高興地對我說了這件事。 / 他滿意地把東西買走了。
15.時間詞 + 表時間介詞短語 + 表時間的副詞
* 他最近常常感冒。
* 我從現在起永遠不吸煙了。
* 他昨天從早上七點一直睡到下午四點。
* 關聯詞語
因為---所以--- | 不但---而且--- | 只要---就---,只有---才---,
如果---就--- | 一---就--- | 雖然---但是--- | 不是---而是---
既然---就--- | 即使(縱然、哪怕、就算、就是)---也---
連---都(也)--- | 凡是---都--- | 無論(不管)---都(也)----
與其---不如--- | 寧可---也不--- ……
㈦ 對外漢語教學的的40個語法點 求百度文庫對外漢語教學的的40個語法點,謝謝大神
1.漢語的基本語序 主語 + 謂語 + 賓語
我 學習 漢語。
2.用「嗎」、「呢」的疑問句
你去嗎?| 你去哪兒呢?
3.用疑問代詞的疑問句
他是誰?|這是什麼書?|你去哪兒?|你怎麼去?
4.正反疑問句
你是不是中國人?— 你是中國人不是?
你有沒有照相機?— 你有照相機沒有?
5.用「A還是B?」的選擇疑問句
你喝咖啡還是啤酒?| 你去商店還是(去)書店?
注意:「還是」和「或者」是有區別的:
星期天,我在家裡看電視或者(× 還是)聽音樂。
6.定語(用在名詞前)
(1)說明領屬關系,應該用「的」:
這是我的書,那是他的筆。
(2)說明人或事物的性質,不用「的」:
他是漢語老師。| 這是中文書。
(3)說明親屬關系或單位,一般不用「的」: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們學校。
7.狀語(用在動詞 / 形容詞前)
(1)副詞作狀語:
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
(2)介詞短語作狀語:
我在中國學習。| 我從美國來。| 我跟中國老師學漢語。|
我給他寫信。 | 你往前走。 | 我對他說了這件事。
(3)雙音節形容詞作狀語,常用「地」:
他高興地說:「今天是我的生日」。
(4)單音節形容詞作狀語,不用「地」:
你快走!
(5)形容詞前有程度副詞,一般要用「地」:
他很認真地學習。
8.結果補語(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的結果)
形式:動詞 + 動詞/ 形容詞
(1)動詞 + 動詞(懂、見、完、在、到、給、成„):
我聽懂了。| 我看見他了。| 作業做完了。|車停在門口。
(2)動詞 + 形容詞(對、錯、好、清楚„„):
你說對了。| 飯做好了。| 我聽清楚了。
9.簡單趨向補語
動詞 + 上、下、進、出、回、過、起 / 來、去 動詞後有賓語,趨向補語是「來 / 去」的情況:
(1)賓語是處所詞語的形式:動詞 + 處所詞語 + 來 / 去
明天他回北京來。| 他進圖書館去了。
(2)賓語是事物詞語的兩種形式:
表示完成:動詞 + 來 / 去 + 事物詞語
我借來一本書。| 他拿去了那支筆。
表示要求:動詞 + 事物詞語 + 來 / 去
你快倒茶來!
10.復合趨向補語
動詞 + 上來 / 上去、下來 / 下去、進來 / 進去、出來 / 出去、回來 / 回去、過來 / 過去、起來
(1)賓語是處所詞語的形式:「來 / 去」在句末
他走進教室來。| 他跑回家去。
(2)賓語是事物詞語的形式:
表示完成,事物賓語前有數量詞的兩種形式:
他拿出來一本書。| 他拿出一本書來。 表示完成,事物賓語前沒有數量詞:
他拿出書來。
表示要求,事物賓語在「來 / 去」前:
你拿出書來!
11.程度補語
形式:形容詞 + 極了/ 得+不得了 / 死了/ 壞了 / 得很 / 多了
他高興極了。| 我累得不得了。| 我餓死了。
12.可能補語(用在動詞後,表示能力或可能性)
形式:動詞 + 得 / 不 + 結果補語 | 趨向補語
表示能力:這本書我看得懂,他看不懂。
表示可能:他明天回得來,我明天回不來。
13.情態補語
形式:動詞 + 得 + 非常 / 很 / 比較 + 形容詞
(1)動詞後沒有賓語的形式:
他跑得很快。
(2)動詞後帶有賓語的形式:
他學漢語學得很好。(重復動詞)
漢語他學得很好。 (賓語提前)
他漢語學得很好。 (賓語提前)
14.時量補語(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持續多長時間)
(1)持續性動詞的三種形式:
我學漢語學了一年。 (重復動詞)
我學了一年(的)漢語。 (動詞+時間+賓語)
漢語我學了一年。 (賓語提前)
(2)非持續性動詞的形式:
他離開中國一年了。(動詞+賓語+時間)
(3)賓語是人稱代詞的形式:
我等他等了十分鍾。(重復動詞)
我等了他十分鍾。 (動詞+人稱代詞+時間)
(4)副詞或能願動詞,要放在重復動詞前邊:
我學漢語只學一年。/ 我學漢語要學一年。
15.動量補語(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的數量)
形式:動詞 + 動量詞(主要是「次、遍、下」)
(1)動詞 + 動量詞 + 事物賓語:
我看了一次電影。| 他看了一遍課文。|
(2)動詞 + 人稱代詞賓語 + 動量詞:
昨天,我找了他三次。
16.存現句
形式:處所詞語 + 動詞 + 名詞
(1)表示存在:牆上有一幅畫。
(2)表示出現:前邊來了一個人。
(3)表示消失:停車場上開走了一輛車。
17.動態助詞「了」
形式:動詞 + 了
說明:「了」在動詞後,表示動作完成(與時間無關):
昨天我吃了早飯就去學校了。
明天我吃了早飯去學校。 平時我吃了早飯就去學校。
18.語氣助詞「了1」
形式:「了」在句尾。 說明:表示事情已經發生:
現在他去書店買書了。| 昨天你去書店了沒有?(正反問)
19.語氣助詞「了2」
形式:「了」在句尾 說明:表示變化:
春天了,天氣暖和了。
他是大學生了,可以獨立生活了。
20.動態助詞「了」+ 數量詞 + 語氣助詞「了」
說明:表示動作可能繼續,或不再繼續:
我學漢語學了一年了,我還要學習一年。(還要繼續)
我學漢語學了一年了,以後不學了。 (不再繼續)
21.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
說明:表示動作或事情很快會發生)
要下雨了。/ 新年快到了。/ 汽車快要開了。
我明天就要(*快要)回國了。(「快要」前不能用時間詞語)
22.動態助詞「著」
形式:動詞 + 著
說明:表示動作或狀態的持續
外邊下著雨,刮著風。(動作持續、動態)
房間的門開著。 (狀態持續、靜態)
23.動態助詞「過」
形式:動詞 + 過 說明:表示過去的經歷
我去過北京,沒有去過上海。
正反問:你去過北京沒有?
24.在 / 正在 / 正 + 動詞„„(呢)
說明:表示動作的進行
他在看書(呢)。| 他正在看書(呢)。| 他正看書呢。
外邊在下著雨。| 外邊正下著雨。(可以跟「著」一起用)
25.連動句
形式:有兩個以上的動詞
昨天他去商店買了東西。 (「了」在最後一個動詞的後面)
26.兼語句
形式:A請 / 讓 / 叫 B + 動詞
我請他來。
老師讓學生寫作文。
爸爸叫兒子去買東西。
27.用「比」字句表示比較
(1)A(不)比B + 形容詞
我比他高。| 我不比他高。
(2)A比B更 / 還 + 形容詞
我很高,他比我更 / 還高。
(3)A比B + 形容詞 + 數量 // 一點、一些 // 得多、多了
我比他高五公分。 我比他高一點。
我比他高得多(多了)。
(4)A比B早 / 晚 // 多 / 少 + 動詞 + 數量
我比他早來五分鍾。
我比他多學了三篇課文。
(5)「比」字句中有程度補語,有兩種形式:
我比他來得早。
我來得比他早。
28.用「A跟B(不)一樣 +(形容詞)」表示比較
我的書跟他的書一樣。| 我的書跟他的書不一樣。 我跟他一樣高。| 這個房間跟那個房間不一樣大。
29.用「A有 / 沒有B(這么 / 那麼) + 形容詞」表示比較
他有我這么高。
我沒有他高。(或:我沒有他那麼高)
他有你高嗎?(或:他有你這么高嗎?)
30.動詞重疊(表示時間短,或嘗試)
(1)動作還沒有發生,單音節動詞之間可用可不用「一」:
這個問題,我要想想。 這個問題,我要想一想。
(2)雙音節動詞之間不能用「一」:
這個問題,我們要研究(× 一)研究。
(3)動作已經完成,單音節 / 雙音節動詞之間要用「了」:
這個問題,我昨天想了想。
(4)用「在」、「正在」等表示動作的進行,動詞不能重疊:
他正在聽(×聽聽)音樂。
31.形容詞重疊(有生動、形象的作用)
(1)單音節的重疊形式:AA 她有一雙大大的眼睛。
(2)雙音節的重疊形式:AABB 這是一個乾乾凈凈的房間。
(3)形容詞重疊作定語,或單獨作謂語,後邊要用「的」:
一雙大大的眼睛 / 他的臉紅紅的。
(4)重疊的形容詞前不能用「很」:
她穿得(× 很)漂漂亮亮的。
32.「把」字句
形式:A把B + 動詞 + 其他成分
語義:說明移動、變化或產生的結果
我把門關了。 (動詞後用「了」)
我把作業做完了。(動詞後用「結果補語」)
你把箱子拿上來。(動詞後用「趨向補語」)
你把這本書給他。(動詞後用賓語)
注意:
(1)「把」字句里不能用可能補語:
× 我把這本書看得完。
(2)賓語一般是確指的,或雙方都知道的:
你把這本書(× 一本書)給他。
(3)能願動詞 / 否定詞,放在「把」前:
我要把這本書給他。| 我沒把這本書給他。
(4)動詞後有補語「在、到、給、成」時,常用「把」字句:
我把車停在門口。|我把書放到桌上。
我把筆還給他。|我把這本英文書翻譯成中文。
33.被動句
(1)用「被」的「被」字句:
形式:A 被 B + 動詞 + 其他成分 我的詞典被他借走了。
我的錢包被人偷了。
(2)不用「被」的被動句:
飯吃完了。| 信寫好了。
34.「是„„的」
(1)強調已發生動作的時間、地點、方式
他是昨天來的。 他是從北京來的。 他是坐飛機來的。
(2)表示態度或看法
我認為,你打人是不對的。
他的學習態度是認真的。
35.越來越 + 形容詞 / 心理類動詞
冬天到了,天氣越來越冷了。 我越來越喜歡音樂了。
36.越„„越„„:
(1)主語相同:風越刮越大。
(2)主語不同:老師越說,我越不明白。
37.一 „„ 就 „„
說明:表示第一個動作發生後,第二個動作馬上發生。
(1)主語相同:我一下課就回家。
(2)主語不同:老師一說,我就明白了。
38.「有一點兒」和「一點兒」的區別
(1)有一點兒 + 形容詞(有「不如意」的意思):這本書很好,可是有一點兒貴。
(2)有一點兒 + 心理類動詞:
他們想去公園,我也有一點兒想去。
(3)形容詞 + 一點兒(表示比較):
昨天20度,今天(比昨天)冷一點兒。
(4)動詞 + 一點兒 +(賓語):
我會說一點兒漢語。
39.定語的一般順序
名詞|代詞 + 指示代詞 + 數量短語 + 形容詞/名詞 + 中心語
學校 這 兩個 新 學院
她 那 五件 漂亮的 絲綢 衣服
40.狀語的一般順序
時間 + 處所 + 范圍 + 程度 + 情態/方式 + 介詞短語 + 動/形
我們 都 對他 很熱情
我們 在學校 非常 認真地 跟老師 學漢語
我們昨天 在家裡 都 很 高興地 給他 打了電話
注意:
1.「也」+ 別類副詞:
我學漢語,他們也都學漢語。/ 我常去公園,他也常去公園。
2.別類副詞 + 程度副詞:
我們都很喜歡他。/ 他們也非常努力。
3.時間副詞+介詞短語:
我正在給他寫信。/ 他已經從國外回來了。
4.時間副詞+形容詞短語:
他常常熱情地幫助我。/ 他總是認真地學習。
5.表示重復的副詞「也、又」+否定副詞:
我明天也不來。/ 他昨天又沒來。
6.否定副詞 / 時間副詞 / 能願動詞 +「把、被、讓、叫」構成的 介詞短語:
他沒把書還給我。/ 我的書已經被他借走了。/我能把這件事做好
7.時間詞語 + 表示處所的介詞短語:
我下午兩點從學校出發。
8.表示空間、共同的介詞短語 + 表示對象的介詞短語:
他在電話里對我說了這件事。/ 我跟他一起給老師寫了一封信。
9.能願動詞 + 介詞短語:
我本來想跟他商量這件事的。/ 他願意為大家表演節目。
10.表示重復的副詞「又、還」+ 能願動詞:
他的病好了,又能來上課了。/今年我來了中國, 明年我還要來。
11.能願動詞 +「常常」、「再」:
你應該常常復習課文。/ 那個地方太美了,我要再去一次。
12.「就」+「都」/ 能願動詞:
吃完飯我們就都回家了。/ 你打電話給他,他就會來的。
13.「再」、「就」+「把」字句 / 「被」字句:
這本書今天不用還給我,明天再把它還給我吧。
明天你來的話,就把照相機帶來。
你要努力一點兒,不要再被老師批評。
他剛吃完飯,就被同學叫走了。
14.形容詞短語 + 介詞短語:
他高興地對我說了這件事。
他滿意地把東西買走了。
15.時間詞 + 表時間介詞短語 + 表時間的副詞
* 他最近常常感冒。
* 我從現在起永遠不吸煙了。
* 他昨天從早上七點一直睡到下午四點。
* 關聯詞語
因為---所以--- | 不但---而且--- | 只要---就---,只有---才---, 如果---就--- | 一---就--- | 雖然---但是--- | 不是---而是--- 既然---就--- | 即使(縱然、哪怕、就算、就是)---也--- 連---都(也)--- | 凡是---都--- | 無論(不管)---都(也)---- 與其---不如--- | 寧可---也不--- „„
㈧ 對外漢語教學的的40個語法點
1.漢語的基本語序
主語 + 謂語 + 賓語
我 學習 漢語。
2.用「嗎」、「呢」的疑問句
你去嗎?| 你去哪兒呢?
3.用疑問代詞的疑問句
他是誰?|這是什麼書?|你去哪兒?|你怎麼去?
4.正反疑問句
你是不是中國人?— 你是中國人不是?
你有沒有照相機?— 你有照相機沒有?
5.用「A還是B?」的選擇疑問句
你喝咖啡還是啤酒?| 你去商店還是(去)書店?
注意:「還是」和「或者」是有區別的:
星期天,我在家裡看電視或者(× 還是)聽音樂。
6.定語(用在名詞前)
(1)說明領屬關系,應該用「的」:
這是我的書,那是他的筆。
(2)說明人或事物的性質,不用「的」:
他是漢語老師。| 這是中文書。
(3)說明親屬關系或單位,一般不用「的」: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們學校。
7.狀語(用在動詞 / 形容詞前)
(1)副詞作狀語:
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
(2)介詞短語作狀語:
我在中國學習。| 我從美國來。| 我跟中國老師學漢語。|
我給他寫信。 | 你往前走。 | 我對他說了這件事。
(3)雙音節形容詞作狀語,常用「地」:
他高興地說:「今天是我的生日」。
(4)單音節形容詞作狀語,不用「地」:
你快走!
(5)形容詞前有程度副詞,一般要用「地」:
他很認真地學習。
8.結果補語(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的結果)
形式:動詞 + 動詞/ 形容詞
(1)動詞 + 動詞(懂、見、完、在、到、給、成…):
我聽懂了。| 我看見他了。| 作業做完了。|車停在門口。
(2)動詞 + 形容詞(對、錯、好、清楚……):
你說對了。| 飯做好了。| 我聽清楚了。
9.簡單趨向補語
動詞 + 上、下、進、出、回、過、起 / 來、去
動詞後有賓語,趨向補語是「來 / 去」的情況:
(1)賓語是處所詞語的形式:動詞 + 處所詞語 + 來 / 去
明天他回北京來。| 他進圖書館去了。
(2)賓語是事物詞語的兩種形式:
表示完成:動詞 + 來 / 去 + 事物詞語
我借來一本書。| 他拿去了那支筆。
表示要求:動詞 + 事物詞語 + 來 / 去
你快倒茶來!
10.復合趨向補語
動詞 + 上來 / 上去、下來 / 下去、進來 / 進去、出來 /
出去、回來 / 回去、過來 / 過去、起來
(1)賓語是處所詞語的形式:「來 / 去」在句末
他走進教室來。| 他跑回家去。
(2)賓語是事物詞語的形式:
表示完成,事物賓語前有數量詞的兩種形式:
他拿出來一本書。| 他拿出一本書來。
表示完成,事物賓語前沒有數量詞:
他拿出書來。
表示要求,事物賓語在「來 / 去」前:
你拿出書來!
11.程度補語
形式:形容詞 + 極了/ 得+不得了 / 死了/ 壞了 / 得很 / 多了
他高興極了。| 我累得不得了。| 我餓死了。
12.可能補語(用在動詞後,表示能力或可能性)
形式:動詞 + 得 / 不 + 結果補語 | 趨向補語
表示能力:這本書我看得懂,他看不懂。
表示可能:他明天回得來,我明天回不來。
13.情態補語
形式:動詞 + 得 + 非常 / 很 / 比較 + 形容詞
(1)動詞後沒有賓語的形式:
他跑得很快。
(2)動詞後帶有賓語的形式:
他學漢語學得很好。(重復動詞)
漢語他學得很好。 (賓語提前)
他漢語學得很好。 (賓語提前)
14.時量補語(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持續多長時間)
(1)持續性動詞的三種形式:
我學漢語學了一年。 (重復動詞)
我學了一年(的)漢語。 (動詞+時間+賓語)
漢語我學了一年。 (賓語提前)
(2)非持續性動詞的形式:
他離開中國一年了。(動詞+賓語+時間)
(3)賓語是人稱代詞的形式:
我等他等了十分鍾。(重復動詞)
我等了他十分鍾。 (動詞+人稱代詞+時間)
(4)副詞或能願動詞,要放在重復動詞前邊:
我學漢語只學一年。/ 我學漢語要學一年。
15.動量補語(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的數量)
形式:動詞 + 動量詞(主要是「次、遍、下」)
(1)動詞 + 動量詞 + 事物賓語:
我看了一次電影。| 他看了一遍課文。|
(2)動詞 + 人稱代詞賓語 + 動量詞:
昨天,我找了他三次。
16.存現句
形式:處所詞語 + 動詞 + 名詞
(1)表示存在:牆上有一幅畫。
(2)表示出現:前邊來了一個人。
(3)表示消失:停車場上開走了一輛車。
17.動態助詞「了」
形式:動詞 + 了
說明:「了」在動詞後,表示動作完成(與時間無關):
昨天我吃了早飯就去學校了。
明天我吃了早飯去學校。
平時我吃了早飯就去學校。
18.語氣助詞「了1」
形式:「了」在句尾。
說明:表示事情已經發生:
現在他去書店買書了。| 昨天你去書店了沒有?(正反問)
19.語氣助詞「了2」
形式:「了」在句尾
說明:表示變化:
春天了,天氣暖和了。
他是大學生了,可以獨立生活了。
20.動態助詞「了」+ 數量詞 + 語氣助詞「了」
說明:表示動作可能繼續,或不再繼續:
我學漢語學了一年了,我還要學習一年。(還要繼續)
我學漢語學了一年了,以後不學了。 (不再繼續)
㈨ 對外漢語教學實用語法的內容提要
本書特點
(一)明確的針對性
本書完全針對外國學生漢語語法學習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選設語法點;語言力求淺顯明白,語法規則力求條理化。盡量減少講解概念和理論說明,以期達到學生自己較容易地讀懂本書的目的。
精講多練對於外國學生的漢語學習尤為重要、本書設計了大量針對性強、有助於鞏固學生對語法點掌握和運用的練習,這是學生消化理解漢語語法規則的重要學習環節。
對比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必須遵循的重要教學原則和方法。本書在對比方面突出了兩個方面:漢語內部相近語言現象的對比、語言用例的正反對比。
(二)簡明實用性
為突出針對性,本書在體例上打破以往語法教材的模式,沒有面面俱到,而是擇要而選,一般問題從略。從學生應用漢語的實際出發,不孤立地講解詞,而是詞中有句、句中有詞,從詞、句子成分入手,兼顧片語、句子結構及語用特點。為使學生對現代漢語語法的特點及概況有整體認識,本書設有「概述」為學生參考使用。
為學生語法知識的學習、鞏固、提高和水平自測,本書設有大量形式多樣的練習、綜合練習及漢語語法水平測試試題、題型及內容都將有助於學生參加並通過HSK漢語語法水平考試。
本書在語法點的選設上、體例上都有所突破,難免有缺點不足甚至錯誤,唯望廣大讀者不吝指教,以期將來進一步修改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