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貧困日教案

貧困日教案

發布時間:2021-03-02 23:11:22

A. 李寄教案

《李寄》

李寄①

東越閩中有庸嶺②,高數十里。其西北隰中有大蛇③,長七八丈,大十餘圍④,土俗常懼⑤。東治都尉及屬城長吏⑥,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禍。或與人夢,或下諭巫祝⑦,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⑧。都尉令長⑨,並共患之。然氣厲不息⑩。共請求人家生婢子(11),兼有罪家女養之。至八月朝祭(12),送蛇穴口。蛇出,吞嚙之(13)。累年如此,已用九女。
爾時預復募索(14),未得其女。將樂縣李誕家(15),有六女,無男。其小女名寄,應募欲行,父母不聽。寄曰:「父母無相(16),惟生六女,無有一男,雖有如無。女無緹縈濟父母之功(17),既不能供養,徒費衣食,生無所益,不如早死。賣寄之身,可得少錢,以供父母,豈不善耶?」父母慈憐,終不聽去。寄自潛行(18),不可禁止。
寄乃告請好劍及咋蛇犬(19)。至八月朝,便詣廟中坐(20)。懷劍(21),將犬(22)。先將數石米糍(23),用蜜麨灌之(24),以置穴口。蛇便出,頭大如囷(25),目如二尺鏡。聞糍香氣,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嚙咋;寄從後斫得數創(26)。瘡痛急,蛇因踴出,至庭而死。寄入視穴,得其九女髑髏(27),悉舉出,吒言曰(28):「汝曹怯弱(29),為蛇所食,甚可哀愍(30)。」於是寄女緩步而歸。
越王聞之,聘寄女為後(31),拜其父為將樂令,母及姊皆有賞賜。自是東治無復妖邪之物。其歌謠至今存焉(32)。
注釋:
(1)本篇寫少女李寄斬蛇除害的故事。用反襯手法,寫出了李寄非凡的勇敢和機智。
(2)東越:漢初小國。在今浙江東南及福建一帶。閩中:郡名。庸嶺:山名。在今福建邵武縣。
(3)隰(xí):低濕之地。
(4)圍:計量圓周的長度單位,舊說尺寸長短不一。
(5)土俗:當地風俗。此指當地百姓。
(6)東治:據《晉書·地理志》「建安郡」下注,「東治」當作「東冶」。東越國都,在今福建福州市。都尉:郡之軍事長官。屬城長吏:所屬縣城的長官。長吏,地位較高的縣吏。《漢書·百官公卿表》:縣令、長「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為長吏」。
(7)下諭:下令,曉諭。巫祝:古代以歌舞娛神、與神交通的人。
(8)啖(dàn淡):吃。
(9)令長:皆縣官,萬戶以上的大縣為令,萬戶以下的為長。
(10)氣厲不息:指大蛇氣焰兇猛,為害不止

(11)家生婢子:即「家生婢」,奴婢生的女兒。
(12)朝(zhāo召):初一日。

(13)嚙(niè聶):咬。
(14)爾時:這時。預復募索:預先又招募尋找童女。

(15)將樂縣:縣名,在今福建西北部。
(16)無相:沒有福相。
(17)緹縈(tí yíng提營):漢初臨淄淳於意幼女。其父因罪當受肉刑,緹縈隨父入長安,上書請為官婢以贖父罪。漢文帝憐而赦其父罪,並除肉刑。事見劉向《列女傳》。濟:救助。
(18)潛行:偷偷逃走。
(19)告請:向官府申請。咋(zé責):咬。
(20)詣:到。
(21)懷劍:懷中藏劍。
(22)將犬:帶著狗。

(23)米糍(cí詞):用米蒸制的食品。
(24)麨(chǎo吵):用炒過的麥子磨成的麵粉,俗稱「炒麵」。
(25)囷(qūn):谷囤。
(26)創:傷口。
(27)髑髏(dú lóu獨樓):死人頭顱。
(28)吒(zhà乍):感嘆。
(29)汝曹:你們。

(30)哀愍(mǐn敏):哀嘆、憐憫。
(31)聘:送禮物以迎娶。
(32)歌謠:當指歌頌李寄斬蛇的歌謠。

一. 干寶簡介
干寶(?―336),字令升,新蔡(現在屬河南)人。少勤學,博學多才。晉懷帝永嘉五年(311)渡江後,召為佐著作郎。晉愍帝建興三年(315),因平定杜弢之亂有功,賜爵關內侯。晉元帝建武元年(317),王導上疏建言宜備史官,乃命干寶兼領國史,後辟為司徒右長史,遷散騎常侍等官。卒年約近五十。
干寶是東晉著名的文史學家,著述頗豐。所著《晉紀》20卷(已佚),時稱「良史」。此外還有《易》、《禮》和《春秋左氏傳》的注、論,《乾子》、《百志詩》等多種,均已散佚。所著《搜神記》為東晉以來志怪小說中的重要著作,原本30卷,已佚;今本20卷,為明人胡應麟所輯,已非原貌。中華書局版今人江紹楹校注本較好。據作者自序,干寶寫作此書的用意在於「發明神道之不誣」,宣揚鬼神迷信、因果報應。但書中也保存了不少優秀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描寫細致生動,情節也較完整,故事雖多神異怪誕,想像卻瑰麗奇幻。

二. 評析資料
(一)課文簡析
本文描寫窮苦少女李寄斬蛇除害的事跡,熱情贊頌其不畏凶暴,敢於斗爭、善於斗爭的大智大勇,同時也暴露了封建官吏的懦怯無能、草菅人命。
故事情節雖較簡單卻很完整,敘事也井然有序。首先交代故事發生的地點、主要事件,展開矛盾。閩中庸嶺,有大蛇為害,郡縣官吏束手無策,還聽從大蛇的意旨,殘忍地以童女祭蛇。累年已用九女,蛇害依然。其次,寫將樂少女李寄不顧父母反對,挺身而出,主動應募。再次,寫李寄斬蛇的經過。她事先「告請好劍及咋蛇犬」,做好周密安排、充分准備,表明她不信邪,不畏兇殘,對即將到來的拚鬥胸有成竹。屆時她「詣廟中坐,懷劍將犬」,沉著應對。又「先將數石米糍,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設巧計引蛇出洞。乘大蛇「啖食」之際,放犬「嚙咋」,自己從後奮力砍殺,終於為民除去一大禍害。斬蛇的過程,既表現了她的機智,也表現了她的勇敢。復次,寫她入穴尋得九女髑髏,嘆其怯弱,哀其不幸,自然交代了故事的結局。「於是寄女緩步而歸」,寥寥數字,傳神地表現出這個少女從容自信的情態和氣度。在敘事中,李寄的勇敢機智和官吏的懦怯無能形成強烈的對比。文章對李寄的描寫雖然著墨不多,但能抓住情節的展開來表現,人物形象鮮明。
文章最後寫越王「聘寄女為後」以及對其家人的獎賞,在情節結構上有畫蛇添足之嫌,削弱了李寄斬蛇除害的社會意義。李寄與父母的對話流露出重男輕女的傾向,也有損李寄的形象。

(二)《李寄》賞析 李靈年
本文選自晉干寶《搜神記》。它通過斬蛇這一事件,歌頌並刻畫了一位堅強、勇敢、智慧的少女李寄的形象。
李寄的父母有六個女兒,而沒有一個男孩。在封建社會中,女子受到種種歧視和限制,不能參加社會的主要生產勞動,因而加重了父母的負擔。生活困難,使李寄萌生了賣身啖蛇「可得少錢,以供父母」的念頭,表現出李寄對在貧困中掙扎的父母的同情。而她父母即使再窮也不願意讓女兒去送死,體現出勞動人民家庭成員之間的互相關心愛護。當遭到父母阻撓後,李寄偷偷出走應募,可看出她性格的剛毅堅強。
李寄是一位十分有主見的姑娘,她不是消極地等待死亡,而是積極准備消滅大蛇為民除害,並且訂下周密的計劃,表現了她的智慧。
李寄是一位十分勇敢的少女。她年僅十二三歲,面對著「頭大如囷,目如二尺鏡」,「長七八丈,大十餘圍」的龐然大物,她毫不畏懼。「從後斫得數創」,充分表現了她的勇敢。殺死大蛇後還「入視穴,得其九女髑髏」,「於是緩步而歸」,態度何等的從容!只有大智大勇才有這樣的表現。
作者在文中將李寄與東冶的官吏作了尖銳的對比。這些官吏因為「多有死者」,為了保住自己的安全,不惜以女啖蛇,「累年如此,已用九女」。相信「巫祝」的鬼話,要以無辜少女去填蛇腹,這些官吏是何等的昏庸、怯弱。這個故事客觀上是對當時統治者的無情揭露。
作者對李寄這位英雄少女十分贊賞,「自是東冶無復妖邪之物」。人們為她編了歌謠,贊頌她的英雄行為。

三. 相關資料
《李寄》參考譯文:
東越國閩中郡有座庸嶺,高幾十里。庸嶺西北的山洞中有一條大蛇,長七八丈,大十多圍,當地人時常擔驚受怕。東冶的長官都尉和他所管轄的各縣城行政長官,多有(被大蛇)咬死的。用牛羊祭祀,仍舊不能制止(大蛇的)危害。(大蛇)有時給人托夢,有時告訴巫、祝,要吃十二三歲的童女。郡、縣的長官都為這事擔憂。只是大蛇(仍然)無休止地肆虐逞凶。他們一同尋求人家奴婢所生的女孩子,連同罪犯人家的女孩子養著。到了八月初一祭祀,(把童女)送到蛇洞口,蛇就出來吞吃童女。多年這樣,已經用了九個童女。
這時,又預先招募尋找,沒有招募尋找到祭祀用的童女。將樂縣的李誕,家裡有六個女兒,沒有兒子。他的小女兒名寄,要應征前往。父母不答應。李寄說:「父母沒有福氣,只是生了六個女兒,沒有生一個兒子,雖然有孩子跟沒有孩子一個樣。女兒我沒有淳於緹縈幫助父母那樣的功績,既不能供養(父母),白耗費了穿的吃的,活著沒有什麼好處,不如早點死了。賣了我李寄的身體,可以得到一點錢,用來供養父母,難道不好嗎?」父母慈愛,終究不讓她去。李寄自己偷偷地走了,沒辦法制止。李寄就去訪求好劍和會咬蛇的狗。到了八月初一,就到廟里坐下,抱著劍,帶著狗。先拿來幾石糯米做的糍團,用蜜和炒米粉調灌糍團,把(它)放在洞口。蛇就出來了,頭大得像谷倉,眼睛像兩尺長的鏡子,聞到糍團的香氣,先吃糍團。李寄就放出狗,狗跑上前就咬,李寄從後頭斫出幾處傷口。受傷的地方痛得很,蛇因此跳了出來,到了空地上就死了。李寄進去探看洞穴,找到九個童女的頭骨,全都拿了出來,痛惜地說:「你們這些人膽小軟弱,被蛇吃了,很可悲,很可憐。」於是童女李寄緩緩邁步回到家裡。
越王聽到這件事,就聘童女李寄為王後,授她父親為將樂縣令,母親和姐姐都得到賞賜。從這以後東冶沒有再出現妖邪的東西,有關李寄的歌謠到現在還有。

B. 兩小兒辯日 備課

一、談話導入
1.你們知道孔子嗎?(簡單介紹孔子。)
2.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也就是說要謙虛實在,不能不懂裝懂。孔子又說過看一個人要「聽其言、觀其行」,也就是說,從這個人所作所為去判斷一個人,是否言行一致。那麼孔子是不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呢?剛好,《列子》中有一個故事告訴了我們。
3.板書課題,解釋課題。他們到底在辯論什麼呢?
二、讀通課文
1.試讀,將讀不準的字畫出來。
2.指名分小節讀,集體糾正讀錯的字音,讀破的語句。
3.學生齊讀。
三、精讀課文
1.出示掛圖或放映投影片,教師范讀,學生聽讀,思考他們在辯論什麼問題。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先藉助注釋自由讀課文,找出不懂的地方,然後分旁白、孔子、一兒、另一兒四個角色練習朗讀課文。
3.組織交流。結合學生不懂的地方,教師相機點撥。
4.背誦課文,復述故事。
四、研讀課文
1.為什麼這兩個小兒會有相反的看法呢?引導學生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回答。
2.假如你是「孔子」,當然你是掌握了現代科學知識的「孔子」,你會對這兩個小孩說些什麼呢?現在我們就來練習表演《新兩小兒辯日》。
3.分旁白、孔子、一兒、另一兒四個角色,四人小組合作練習創造性表演,教師巡視指導。
4.組織交流,一小組表演,其他同學做評委,結合學生的評議,教師可提出自己做孔子和學生合作表演,在表演中相機點撥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五、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設計理念】
在新課標基本理念的指導下,精心組織學習活動,關注過程,為學生提供一個互動式的學習平台,通過生生合作、師生合作、同桌合作、小組合作、全班合作,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得以長久地保持,做到樂讀趣學,學有所得。
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重點在讀,難點也在讀。因此,在朗讀上必須有時和量的保證。特別是小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更應該多讀少講,使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從而豐富語文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
【設計特色】樂讀趣學自主感悟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引課激疑
在上課之前老師迫切想了解一個問題:咱們班是女生聰明還是男生聰明……(板書:辯)
大家辯論的非常激烈,老師發現我國的漢字非常有趣,大家看這個「辯」字,中間是個什麼部首,兩邊像是什麼?是誰聰明,事實勝於雄辯咱們在下面學習課文時一見高低。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一篇有關辯論的故事,看到這個「辯」字你想知道些什麼問題?
(由「辯」這一中心詞入手提出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定向研法
看老師寫課題。從課題中你已經知道了些什麼?
那麼,你認為這節課我們還應該做幾件事?(引導學生來定向:朗讀背誦譯文)
這幾件事如何去完成?
三、自學釋疑
1、范讀
好,讓我們先來把課文試著讀上兩遍,看一看能讀懂些什麼。(生讀)感覺如何,有什麼收獲?
讀不通順就是收獲,因為你已經感覺到了文言文和現代文有些不同,有哪些不同?(生談)想聽老師讀讀嗎?好,老師讀時請你認真聽聽是怎樣停頓的,你認為必要的地方可以拿筆畫一畫。(師范讀)聽懂些什麼嗎?
(必要的范讀和領讀放在學生「悱」「憤」狀態下進行,效果會更好。)
2、領讀試讀
來,先跟著老師讀一遍(出示有停頓提示的原文領讀)。
下面請大家自由朗讀幾遍,想怎麼讀就怎麼讀,搖頭晃腦地讀,前俯後仰地讀,都行,開始吧。(生自由讀,這里要給足時間。)
3、討論讀法→練讀→評讀
讀,已經通順了,我們先來看看課前提出的問題懂了嗎?(鼓勵生暢所欲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同學收獲真不小,看來多讀確實是個好辦法。
(使學生在多種形式的多次朗讀中初步感知文章內容。)
4、合作譯文
文章的大概意思差不多讀懂了,能把原文翻譯一下嗎?大膽地告訴老師譯文中有什麼困難?
(剛才大家糾出了一群小壞蛋,這是我們譯文中的攔路虎,害怕嗎?好,下面我們就封殺攔路虎!)老師已把文章和註解搬到了屏幕上(課件)。下面我們來個小比賽,看看誰自學得好自學得快。試著嘀咕嘀咕,自己弄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可以和同桌商量解決。
男讀女譯→女讀男譯→師讀生譯
(一遍遍不同形式地翻譯,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得以長久地保持,做到樂讀趣學,學有所得。)
四、合作匯報
好,老師還有一個難題,(發表)生看看難不難,但老師的要求可有點難,請注意看要求(課件):
四人一小組合作填寫,共同匯報。但四個人必須用四種方式填寫表格:1 用一個字填寫;2用現代語言填寫;3用原文填寫;4 口頭敘述。
日始出時日中時
人物觀點理由觀點理由
小兒甲
小兒乙
(小組合作一表四填,一舉多得,既有讀文譯文的檢測,又有概括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還是合作創新的體現。)
五、誦讀表演
師生分角色→分組分角色
下面我們分角色朗讀,女生扮「一小兒」,男生扮「另一小兒」,老師讀旁白,咱們看看哪「一小兒」讀得好。男女生不分上下,我們再分級分角色比賽比賽。
(此環節是朗讀的基礎,重點指導語氣)
讀得不錯,下面請兩位同學上台來演一演,其它同學呢,任務就更重了——做導演。既然是導演,就要認真看演員表演得怎麼樣,並及時給予指導。好,老師演孔子(孔子本身就是老師嗎),下面我再代表《兩小兒辯日》電視劇劇組在你們中間招聘兩名優秀演員和一名解說員,有意者速來報名。(指名並徵求分工完畢)
第一次排練我們先用現代話演,這叫《新兩小兒辯日》,其它同學別忘了你是導演。當演員語言、動作等表演不到位時你可以隨時叫停,給予指導。注意,排練開始!
如果用古文來演效果肯定會更好,怎麼樣,先小組試一試。
(表演時揭示寫作特點與順序,為學生背誦做鋪墊。)
現在,誰能把這篇課文背一背呢?不要急著說自己不行,先試著嘀咕一遍,試試再說嗎。
好,誰敢站起來跟老師一起背一遍。
(使朗讀表演相輔相成,理解背誦相得益彰。)
如果你是孔子,你會如何回答?(到底一日內太陽與地球的距離有無變化?想弄明白這個問題有何辦法?誰能根據課前搜集的資料對兩種現象做出科學解釋,或者用老師這兒的「太陽」(籃球)和「地球」(乒乓球)來做以解釋。
六、自評自結
學了這篇文言文,你喜歡故事中的哪個人物?為什麼?其中孔子是一位什麼人呢?你是怎麼知道的?
(使學生從故事和人物身上受到啟發,由所查資料初步了解孔聖人,以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
回憶這堂課,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忘情地七嘴八舌地說一說:
1、本課學習重點是什麼?
2、這節課學習過程有幾個環節?
3、本節課的重點你掌握得如何?
(有總結才會有發展,及時的反饋強化有助於知識的形成與方法的掌握。)
七、探究作業:
1、把《兩小兒辯日》這個故事講給你的夥伴聽,並考考他們。(必做)
2、試著翻譯下列句子:(努力做)
(1) 三人行,必有我師。
(2)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3) 溫故而知新。
(4) 學而時習之。
(5) (簡單古文)

教學目標
1、照注釋,一字一句地通過自己努力,和小組合作,把課文讀通讀懂。
2、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認識自然,探索客觀事理,敢於思考,大膽質疑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提示課題
1、今天學習第30課《兩小兒辯日》(齊讀課題)
2、學生匯報預習收獲。
3、根據學生匯報,補充有關知識。
二、展示目標
我們已經學過文言文《對弈》,你能結合學習文言文的體會和本課要求,說說這篇課文我們該完成些學習任務?(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明確重點學習任務)
三、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學生初讀課文。
2、學生談課文大意。(教師根據學生所說將學生意見分歧較大的詞句寫在黑板上)
3、質疑:在預習過程中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二)小組交流
1、重點理解分歧較大的詞句以及不懂的問題。
2、小組內質疑、釋疑。
(三)匯報討論,交流情況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引導學生用查字典或聯系舊知識等方法理解重點詞句,突破教學重、難點。
(1)住關鍵詞理解句意。
如:「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中「以」、「去」各是什麼意思?你能把它們的解釋放在句中說這名話的意思嗎?
(2)聯系舊知識理解詞意。
(3)古單音節詞變為雙音節詞理解詞意。
如「孰為汝多知」中「為」在這兩課的注釋中有「說」、「是」等意思,它們用在這兒恰當嗎?想想現在「為」一般可組哪些詞,它在這句話中是什麼意思?
同樣的,「知」可以變成什麼詞?
(此外,「問其故」可補充主語孔子;「車蓋、盤盂」不必照注釋說,可直接說名稱┅┅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白:只要解釋清楚、通順,可創造地採用多種方法理解詞句。)
(四)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同桌互說。
4、指名說。
5、集體評說。
6、想一想:這兩個小孩爭的是什麼問題,他們各自的理由是什麼?
7、引導學生理解兩個小孩是根據不同的感覺說明地面距離太陽的遠近。
8、你同意他們的意見嗎?(引發學生爭辯,根據學生回答引導學生收集資料,將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
9、剛才你們已經深入理解了內容,你們能把這個故事表演出來嗎?(學生運動自由組合表演,在表演過程中指導學生把兩個孩子說話的語氣表演出來。)
10、大家再讀讀這篇課文,看誰能把兩個孩子說話的語氣給讀出來,齊讀課文。
(五)自方法,背誦課文
1、理解課文結構,即先講什麼,再講什麼,最後講什麼。
2、自己背誦課文,比比誰背得快,背得巧。
3、指名背誦,說方法。
4、集體背誦。
5、總結全文。
重點總結同學們在學習文言文時所用方法,充分肯定學生見解,激發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興趣。
四、作業
1、抄寫生字。、
2、查閱有關資料,用科學知識解答兩小兒提出的問題。
3、向學生推薦閱讀《女媧補天》、《誇父逐日》等文言文。

板書設計:
日初 盤盂
日初遠 日中 車蓋
孔子不能決也 孰為汝多知乎?
日初 滄滄涼涼

教學目的:
1.了解孔子的生平資料。
2.學習本文的生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齊讀課題
2.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中一共講了哪幾個人物?(孔子、兩個小孩)
二、介紹資料,了解背景知識。
1.孔子是什麼時候的人?
學生甲: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於公元前551年,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學生乙:孔子從小生活在貧困之中,與寡母相依為命,學會了干不少「卑賤」的雜活。後來做過委吏(管倉庫)乘田(管畜牧)等小官吏。直至受魯國叔臣季氏賞識,做了魯國司寇,才進入大夫的行列。
學生丙:孔子熟讀古代文獻典籍,並整理好向弟子傳授,他打破了春秋末期以前的學在官府的狀況,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為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開了先河。
三、初讀課文,糾正字音。
1.自由讀課文,找出不認識的字,通過查字典解決。
2.指名讀文,糾正字音。
四、學生字。
1.分小組學習生字。
2.交流匯報。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根據課後注釋疏通文意。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並復述故事。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同學們,平時你注意觀察過太陽嗎?說說你的觀察結果。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就是討論這個問題的。
二、初讀課文,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
三、細讀課文,理解句意。
1.學生對照注釋,自學課文,並找出不理解的字。
2.分組學習,交流學習成果。
3.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做出解釋。
第一自然段: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1)游:在這里指游歷說服,走訪各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
(2)小兒:小孩。
(3)其:指兩個小孩辯論、爭論這件事。
(4)指名讀這一段話,試著說說這段話的意思。
(孔子東游,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便問他們為什麼爭論。)
第二自然段: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午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1)第一個孩子的想法是什麼?讀一讀原文。
(2)始出:剛剛,開始升起來。
(3)也:語氣助詞,表示判斷成解釋的語氣。
(4)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一個孩子的看法。(他認為太陽剛剛升起來的時候離人很近,可是到了中午的時候離人很遠。)
(5)再說說第二個孩子的想法。(他認為太陽剛升起來的時候離人遠,可是到了中午的時候離人很近。)
第三自然段: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1)第一個孩子為什麼會認為太陽初升時離人近,中午時離人遠?讀一讀他的理由。
(2)如:好像。此:這。乎:助詞,表示疑問,跟「嗎」相同。
(3)說一說他有這樣看法的理由。(太陽剛初升時大得就像車蓋,到了中午的時候,就像盤盂,這不是遠的小而近的大嗎?)
(4)有感情地讀讀這個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1)第二個孩子為什麼會認為太陽初升時離人遠,中午時離人近?
(2)說說他有這樣想法的原因?(太陽剛初升時陰陰冷冷,到了中午太陽熱得就像把手伸進熱水裡去。這不是離著近的熱,而離著遠的涼嗎?)
(3)有感情地讀讀這個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
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1)為:說。
(2)說說最後一個自然段的意思。
(孔子不能判斷。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道得多呀?」)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以表演的形式復述課文內容。(一個演孔子,兩個演小孩兒,一人當旁白。)

教學目標
1.根據課後注釋理解文章內容,並反復誦讀課文,產生自己的獨特感受,力爭達到「熟讀成誦」。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產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3.感受兩小兒的聰明可愛及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解讀課題。
1.齊讀課題。
2.借已學過的古詩詞引出對「日」字的理解。
(1)引導學生背誦含有「日」。字的詩句。
(2)簡釋詩句中「日」字的意思。
(3)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理解課題,並導出「兩小兒在爭論太陽的什麼」這個問題,便於下一步展開對課文的深入學習。
(點評:古今漢字的字意有近似之處。就從課文的標題來看,古今含義就大致相同。因此,假以耳熟能詳的古詩詞「溫故知新」,學生就可以悟出題旨,並消除學習文言文的畏難情緒。)
二、反復誦讀,疏通文章。
1.暢談感受,明確方向。
(1)給出機會讓學生暢談初次接觸文言文的感受,並及時歸納和小結,啟發學生思考解決疑難的方法。
(2)根據各自己有的經驗,提出學習課文的方法。
2.合作學習,疏通文章。
(1)提示學生採用適當的方法,把課文讀懂、讀通順。
(2)選取適當的學習方法,通過小組協作,疏通文章。
3.檢查學習效果。
(1)請學生參考注釋,用現代口語復述故事,並根據學生復述的狀況進行即席點撥。
(2)復述故事。
(3)出示一組選擇題,讓學生選定兩小兒辯斗的焦點,即解開上課之初的問題——「兩小兒在爭論太陽的什麼?」
(4)通過「寫題板」的形式,快速表達各自的選擇結果。
(5)在學生基本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淺談」對重點詞——「笑」的理解,並適時點撥。
(6)藉助媒體畫面展示全文。反復誦讀,共同感受古文的「韻律美」,以期達到熟讀的效果,為深入理解課文鋪平道路。
(評: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動口、動腦,感受誦讀古文的樂趣。在多次誦讀中,學生既能感悟文言文的特點,又能明確下一步學習的方向。)
三、品讀課文,感悟寓意。
1.小組合作,弄清「辯斗」的觀點及理由。
(1)從文言文「簡潔」的特點入手,引導學生弄清兩小兒「辯斗」的內容,分清「辯斗」的觀點和理由。
(2)通過小組協作,分清「辯斗」的觀點和理由。
2.檢查學習效果並品讀課文。
(1)在學生分別匯報兩小兒觀點和理由的同時,完成板書。並再次指導學生反復品讀。
(2)反復品讀,品出對「笑」字的深入感悟。
(點評:在合作學習中讓學生分清觀點和理由,並感受兩小兒爭論的氛圍,激發學生邊讀邊想。在反復誦讀之後,促使學生對兩小兒之「笑」有深入、獨特的感悟。並通過談論、誦讀等形式,展現學生對課文的「個性化感悟」。)
3.嘗試性背誦,力爭達到「熟讀成誦」。
四、聯系實際,理解題旨。
1.解開「辯日」之謎。
(1)提出「辯日」孰是孰非的問題。
(2)通力協作,解開「辯日」之謎。
(3)運用媒體手段「印證」學生的解釋。
2.理性看待「孔子不能決」。
(1)引導學生談論對「孔子不能決」的看法。
(2)針對「孔子不能決」各抒己見,從而感受兩小兒的聰明可愛及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點評:教學中為體現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一目標的落實,精心組織「如何看待孔子不能決」的教學活動,促使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在熱烈的討論之中悟出「知識無窮、學無止境」的道理。)
五、回味「辯日」,師生漫談。
1.回味「學習歷程」,書寫心得。
(1)小結本節課的「學習歷程」,啟發學生寫出各自的收獲和體會。
(2)通過「寫題板」的形式,簡明小結自己「個性化」的情感體驗。
2.漫談體會。進行高效的師生互動與交流,拓展各自「個性化」的情感體驗。
(點評:引導學生回味本節課的「學習歷程」,為的是啟發他們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去體驗,並用最簡潔的表達形式來表達自己的體驗。這種體驗是自主和個性化的;它始於「辯日」,但期盼孩子們能超越「辯日」水平。)
六、布置作業,課後延伸。
1.熟練背誦《兩小兒辯日》;
2.向親朋復述故事,並聆聽他們的體會。
(評:「背誦」、「復述」和「聆聽」,融語文課程中「積累」和「實踐」等多種目標於一體,將有限的課堂教學加以拓展,而學生也必將在拓展中再次受益。)

附板書設計:

學習目標:
1.學生能利用課後注釋和查字典的方式疏通文意,
2.培養學生朗讀、背誦文言文的能力和比較文言文與現代白話文的特點。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古人為認識自然,探索真理而善於動腦,大膽質疑的精神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讀出古文的韻味,理解孔子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和兩小兒勤於動腦,大膽探索真理的精神。
學法引導:
讀熟課文,看注釋理解句意,不懂得意思教師點撥,體會課文內容,兩兒爭辯的是什麼內容,他們各自的理由是什麼?結合資料,用科學知識回答兩小兒提出的問題,使學生認識到做學問就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教學教法:
樂讀趣學自主感悟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引題、釋題。
1.兩個辛字中間加上什麼分別可構成一個怎樣的字?
2.區分「分辯」和「分辨」的意思,引出課題,生讀課題,釋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課前預習課文。能說一說讀古文的感覺嗎?
2.想聽老師讀讀嗎?師范讀,提出傾聽要求(課件出示原文)
3.聽懂些什麼嗎?(從讀法上)
4.教師領讀,(課件出示有停頓提示的原文)
5.學生自由練讀,選擇自己認為讀的最好的一句或一段讀給大家聽[師隨機點撥]全班大聲齊讀課文。
6.讀通順後,解決剛才學生讀古文時困難中難讀這一點,學生提出解決辦法老師並相機板書
三、質疑,指導學法。
1.俗話說的好「書讀百遍會怎樣?」而通過剛才咱們那麼幾遍的讀,你知道他們在辯論太陽的什麼呢?你是怎麼讀懂的?
2.讓學生區分文言文和白話文不同之處,從而總結出學習本課的學習目標,[師板書]
3.讓學生總結出完成學習目標所要採用的方法,更進一步指明如何學習文言文。
四、精讀課文,解疑全文。
1.學習第一段,由學生說出整句話的含義,重點讓學生理解「游」字。
2.讓學生區分兩小兒,由此引出兩小兒辯論的內容,學習第二小節。
①從「也」字入手,指導學生朗讀。
②學生釋意,老師隨機板書。
3.小結,讓學生明白兩小兒辯論的內容就是太陽的遠和近。
4.合作學習三、四小節。
(1)讓學生用不同的符號圈劃出兩小兒辯論太陽遠近各自的理由。
(2)小組間練習朗讀,採用你讀他譯,他讀你譯的方式(師生進行評價)
(3)重點學習「探湯」讓學生理解什麼是古今兩義,課件出示「孟」和「蓋」的圖片,並指導「孟」的書寫,理解句意後指導朗讀。
(4)課件出示「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兩句話。讓學生找出兩句類同之處,(從句式上,內容上)指導學生讀出反問,自信的語氣,並小結出兩小兒各自的理由(遠小近大,近熱遠涼)師板書讓學生達成背誦的效果。
5.學習最後一小節。
①這時候兩小孩子問孔子,孔先生,你說我們兩個到底誰說的對呀?孔子能判斷嗎?能決斷嗎?古文怎麼說
②解釋「熟為汝多知乎?」孰是什麼?為是什麼?汝是什麼?多知又是什麼?連起來就是?
③學生試背這兩句話,並提出兩小兒說這句話時態度怎麼樣?
五、研讀課文,讀後明理。
1.讓學生重點理解兩小兒對孔子的態度。
(1)教師提供資料讓學生明白太陽離我們遠近的有關科學知識,並讓學生當堂概括。
(2)學生提供孔子的資料,老師對孔子進行評價。
(3)師生互動後課件出示孔子說過的話,讓學生懂得孔子回答不出其實就體現了他「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學習態度。
(4)讓學生理解兩小兒對孔子的笑,是在笑什麼?並指導朗讀。
2.拓展延伸,讓學生書寫感想,學習孔子實事求是和兩小兒善於動腦,大膽探索真理的精神。
六、交流學法,誦讀全文。
1.同學們我們初讀古文收獲就如此之大,從這篇古文中,讓我們認識到學古文其實要做到的就是「反反復復讀課文,聯系注釋講文意,過論交流明道理」(課件出示)
2.生讀課件內容。
3.師小結後,全班在音樂的伴奏下誦讀全文,結束課文。

板書設計:
兩小兒辯日
一兒 近(大) 遠(小)
一兒 遠(涼) 近(熱)
孔子不能決也

[個人簡歷]
王慧娥,女,1974.12,出生於西藏。1995年-2006年拉薩市實驗小學擔任班主任和藏語班語文教學,校課題研究員和拉薩市小語文教育學會會員。拉薩市首屆賽課一等獎,市級教學能手,2005年獲全國小學語文研究會先進工作者,2006年8月撰寫的論文代表西藏參加貴州省安順市舉行的論文研討會,論文多次在市級刊物上發表。

C. 小學六年級上冊人教版,9課《窮人》的教案!!!

我們是六課
〖《窮人》寫作主旨〗
1.表現沙俄時代窮人的窮困和悲慘。除了題目,全文沒有一個「窮」字,但窮人「窮」到什麼地步,讀者卻能從文中感受得十分真切。課文開頭描寫了故事發生的環境: 又黑又冷的深夜,波濤轟鳴,狂風怒吼,海上正起著風暴,桑娜的丈夫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竟然冒著危險出海打魚,清早出去,深夜未歸;桑娜自己也從早到晚地幹活,還只能勉強填飽肚子。可見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多麼艱難。再看西蒙一家,丈夫已死了,在這個寒冷的夜晚,她也悲慘地病死在稻草鋪的床上。屋裡又潮濕又陰冷,兩個無依無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親旁邊。作者展示了一幅西蒙死去的悲慘畫面:母親臨死的痛苦與孩子睡眠的甜美,母親的慈愛與孩子的無知。這一切構成了鮮明的對比,強烈地感染著讀者。這些描述,包含作者的感情,使讀者深切地感受到窮人的悲慘命運。
2.贊頌窮人富於同情、熱心助人的美德。小說里沒有一句直接贊美的話,然而窮人的高尚品質卻被表現得感人肺腑。收養孤兒,本來就是一件感人的事,而作者把收養孤兒這件事安排在一個孩子多、生活已經十分艱難的窮人桑娜家裡,這就感人至深了。桑娜抱回兩個孤兒以後,作者細致地描寫了她緊張、擔憂,甚至後悔的復雜心理活動。造成桑娜內心矛盾的客觀原因,就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艱難,而收養兩個孤兒,無異於在極為沉重的生活壓力上,再增加一個包袱。然而最後桑娜夫婦還是做出了收養孤兒的決定。作者在敘述這個故事時,沒有拔高人物,而是植根於現實的土壤,真實地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桑娜夫婦沒有說一句豪言壯語,然而他們那種善良、淳樸的美好心靈,卻深深地感染著讀者。
贊揚了桑娜和漁夫勤勞、善良的高尚品質。
《窮人》主要描寫了漁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家境 貧困毅然收養了已故鄰居兩個孤兒這件事,想一想作者為什麼要寫這些呢,從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寫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時代漁民的悲慘生活和窮人寧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幫助的高尚品質。
《窮人》是俄國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篇文章,主要寫桑娜和丈夫在自家十分艱難貧窮的情況下,收養因病去世的鄰居西蒙的孩子,反映了舊俄時代人民的悲慘生活和窮人的善良。本文對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細膩,感人至深。
《窮人》是俄國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當時,俄國勞動人民處於沙皇的黑暗統治之下,生活極度貧困,但是他們心地善良、情操高尚。課文記敘了漁夫和她的妻子桑娜關心、同情鄰居西蒙,在西蒙死後毅然收養了她的兩個孤兒的故事,反映了窮人純朴善良的同情心和樂於助人的高尚品質。作者通過桑娜一家的生活反映了那一時期窮苦人民的苦難生活和他們美好的心靈。
「窮」字是貫穿全文的線索,然而正是因為「窮」,才更能顯示出窮人的高尚品質。文章中運用多種形式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直接描寫法、幻覺描寫法、景物襯托法,表現了桑娜崇高的品德。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可以分為三段。第一段(1、2自然段)講述了在海上起風暴的夜晚,桑娜焦急地等待著出海捕魚的丈夫歸來。第二段(3—11自然段)講述了桑娜看望生病的西蒙,發現西蒙死了,便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第三段(12—結束)講述漁夫出海歸來,聽說西蒙死了,主動提出收養西蒙的孩子。

原來你早就把他們抱回來了!」「想不到我回先你一步吧。」他倆會心地笑了。
第二天,桑娜把黑麵包擺上桌,把孩子們抱了起來。漁夫已經出去打魚了。西蒙的兩個孩子一起來就哭著要吃東西,桑娜忙把分了一大半給他們,其餘的留給自己的孩子。西蒙的孩子笑了,而自己的孩子卻因為沒吃飽而大哭。其實,桑娜和丈夫為了七個孩子,都沒有吃上。這時,外面颳起了大風,海面捲起了巨浪。桑娜剛出門,就被風颳得睜不開眼睛,她退回屋裡,陷入沉思,丈夫每天都出生入死地同海浪搏鬥,自己也得手腳不閑著,才能勉強填飽肚子,現在又添了兩個孩子,該怎麼辦呀?這時,丈夫回來了,只見他渾身濕淋淋的,網又破了。
「怎麼,網又破了?」桑娜問。「是呀,丈夫嘟噥著,上次那風也不見得比今天的大,真嚇死人。」桑娜擔心地說:「我也嚇死了,剛想出去看你,就被風颳了回來。」
一連幾天海上都刮著狂風,漁夫只好獃在家裡發愣。桑娜驚恐不安地想:家裡只剩下一餐的黑麵包了,丈夫又不去打魚,我該怎麼對他說呢?上帝呀,我該怎麼辦?又到吃晚飯的時候了,漁夫問桑娜:「晚餐准備好了嗎」「沒有,」桑娜支支唔唔地說,「准備好了"不,還沒,家裡快沒黑麵包了。」漁夫一聽,一下子站了起來。桑娜嚇了一跳,以為丈夫要揍她。但丈夫很快又平靜下來,他問桑娜:「家裡還有幾塊黑麵包?」
桑娜說:「還有七塊,有兩個人要餓肚子。」「那麼,」漁夫說,「我決定讓西蒙的兩個孩子..」「不!」桑娜叫到,「不要再說了,我求你讓西蒙的兩個孩子吃吧!我寧願自己不吃。」「我想你誤會了。」漁夫說,「我的意見是我們節食,讓西蒙的孩子吃飽。」桑娜一聽,笑了:「想不到我們再一次不謀而合。」
就這樣過了幾天,天氣漸暖,漁夫又出去打魚了。俗話說「善惡終有報,只要時機到。」漁夫今天打了個「大滿貫」,漁夫回家興奮地說:「桑娜,嘿,你快過來看呀,我打了這么多魚!明天你去換些黑麵包回來。」「太好了!」桑娜滿臉喜色,「這幾天,孩子沒東西吃常哭。」
就這樣迷迷糊糊地過了一年,又過年了。以前,桑娜家過年總能吃上一頓「烤全魚」。而今年,桑娜一籌莫展。雖然,丈夫每天都能打到魚,可畢竟增加了兩個孩子,所有的魚都拿去換黑麵包了。
桑娜決定給孩子們一個驚喜,可怎麼給呢?她想:最好莫過於豬肉了,可又買不起。孩子們那麼懂事,撿到的貝殼,凡是有珍珠的都換了黑麵包。她忽然閃過一個念頭——賣血。看來只好去賣血了,唉,可丈夫不會答應呀,唉,到底該不該去?終於,她走向了醫院她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這樣做,可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晚上,她帶回了一片豬肉。
漁夫問:「這豬肉是哪兒來的?」桑娜低頭不語,她不敢抬起頭正視丈夫。漁夫見她這個樣子,臉色又是那麼蒼白,明白了一切。「你你去抽血了?」「是的,我不能讓孩子們這樣過年。」漁夫激動地望著她,說:「你不能再這樣了,你會病倒的,總會有辦法的,」桑娜低頭不語。
就在這天晚上,孩子們高喊著:「吃肉嘍!吃肉嘍!」桑娜與丈夫在一旁含著眼淚,看著他們吃完最後一塊
可憐的桑娜呀!那些孩子哪裡知道,那片肉是他們的母親的鮮血換來的!尤其是西蒙的孩子,他們雖然不是桑娜親生,可桑娜對他們卻比親身兒子還要親。七個孩子,全靠漁夫和桑娜張羅,能受得了嗎?
快到西蒙的忌日了,桑娜准備為西蒙上墳。這幾個月,家裡已買得起豬肉,因為前幾個月西蒙的兒子在海邊發現了一隻大烏龜,便叫來桑娜捉住了。恰好一位商人路過,花五磅買下了。漁夫用它開了一個小魚鋪,生活還可以。
到了西蒙的墳地,桑娜與丈夫激動不已,他們祈禱著:「西蒙啊!你的兩個孩子很健康,也很快樂,你就安息吧。我們不算有錢,可我們很幸福,只有幸福才是最富有的「喂,桑娜,把供品拿回去吧,孩子們肯定餓了。」「好吧,那你呢?也快來,別太傷心了。」
又過了幾年,孩子們都長成精神抖擻的小伙。他們都有所成就
「你瞧,他們在這里啦。」桑娜拉開了帳子。
「呵,你怎麼跟我想的一樣啊!」漁夫的嘴角露出了難得的一笑,而後又消失在了消瘦的臉上,剛剛散去的陰雲又聚在了漁夫的眉頭。桑娜也頓時嘆了口氣:「唉……是啊,我們以後的日子就難過了,該怎麼辦呢?」「又多了兩個孩子,以後,我就得多打打魚了。」漁夫關上了帳子,沉沒了片刻:唉,最近老天爺就是作怪,多打點魚也難啊,該怎麼辦呢?「不如我也去找點事做……」桑娜好似看透了丈夫的心思。「你一個女人家的,能做些什麼呢?」漁夫還是無奈地搖搖頭。「我去幫別人補衣服啊,洗被子啊,也弄點錢來填飽肚子,總不能讓你一個人來承擔吧!」漁夫欣慰地笑笑,會意地點點頭:「那好吧,我們一起來維持這個家吧。」但漁夫還是不放心:妻子還要照顧幾個孩子,如果去外面做事,會耽誤孩子們的……桑娜也沖漁夫笑笑後,又低下頭,思忖著:我平時要為這幾個孩子忙個不停,還要縫補丈夫的破帆,哪還有什麼時間去……
「哇,哇……」孩子急促的哭聲打斷了桑娜的沉思,漁夫連忙又拉開帳子,抱起了那個孩子。「恩,孩子讓我來抱吧。」桑娜將孩子摟在懷里,嘴裡還哼著搖籃曲。「乖乖,別哭了。」孩子聽到桑娜親切的聲音,睜開朦朧的睡眼,望著桑娜那母親般慈祥的臉龐,孩子頓時破涕為笑。兩只小手也盡力地將桑娜抱住,還啞啞地說:「媽媽,媽媽。」
孩子的哭聲,吵醒了另外六個孩子,他們都嚷著要吃飯,一個個的肚子都「呱呱」只叫,漁夫趕緊站起身,不顧打魚後的疲憊,到廚房裡拿來一個拳頭大的黑麵包,幾條炸胡了的小貓魚。「來,把他們吃了吧。」漁夫說後,孩子們爭先恐後地向前擁,兩只小手胡亂地抓起魚就往嘴裡送,桑娜和漁夫還把自己省下的一的麵包留給了西蒙的兩個孩子。看著孩子們這可愛的樣子,他們倆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對了,西蒙還在隔壁屋子裡呢!桑娜想到這里,連忙告訴漁夫:「丈夫,西蒙還在……」「哦,對了,我們去把她海葬了吧,真是怪可憐的。」漁夫猛然想起,與桑娜提著馬燈走到了隔壁屋了。「啊,她真可憐啊!」漁夫悲嘆著,和桑娜一起,我破席子將西蒙冰冷的身體裹著,用繩子捆好了,把她拉到了海邊,一齊扔了下去。漁夫和桑娜遙望那捲破席子慢慢被海水浸蝕,都陷入深思。
這時,一輪紅日冉冉從地平線上升起,漁夫說:「不好了,我得早點去打魚了,便向著屋裡走去,桑娜望著漁夫的背影,再次沉思起來……

(一)環境描寫細致生動
課文第一段,寫桑娜等待丈夫歸來的焦灼心情,是通過屋外和屋內兩種環境的對比來具體描述的。「屋外寒風呼嘯」,海浪「洶涌澎湃」,而室內卻寧靜而舒適。桑娜不時傾聽風暴的聲音,「感到心驚肉跳」,祈求上帝保佑出海的丈夫平安地歸來。從這些描寫中,我們不僅知道桑娜一家過著貧困的生活,還知道她勤勞賢慧,把漁家小屋收拾得整潔而溫暖,同時心地善良,愛憐丈夫。通過寫桑娜一家艱難困苦的生活與下文收養孤兒的舉動形成了對比,寫她愛憐丈夫的焦灼心情與下文收養孤兒的心願構成了矛盾,有力地映襯了她美好的心靈。

(二)心理描寫細致入微
心理描寫細致入微,在矛盾沖突中顯示人物的品質,是本課的一個顯著特點。尤其是第二段描寫了桑娜矛盾痛苦、無可奈何的心理狀態。當她發現鄰居西蒙已死,毫不猶豫地抱回兩個遺孤,可她又「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麼呢?……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她為什麼會這樣想呢?因為家境本來就很窮困,又有五個孩子,丈夫的擔子已經很重了,現在再加兩個孩子,能養活嗎?所以,桑娜的擔心是很自然的。可是她又想:「嗯,揍我一頓也好!」可見她更堅定了收養孤兒的決心。是什麼原因形成桑娜矛盾復雜的心理呢?是罪惡的剝削制度造成的窮困,是窮苦人民在現實情況下一種真實心理的寫照。它不但不會減少桑娜善良性格、純潔心靈的光彩,反而在思想斗爭中,增添了她克己待人的光輝形象!

(三)細節描寫細膩傳神
第三段細節描寫,細膩傳神,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內心活動。如當桑娜把西蒙已死的消息告訴漁夫時,漁夫說:「得把他們抱來,同死人放在一起怎麼行!」可是他為什麼「皺起眉」、「臉變得嚴肅、憂慮」?他知道應該救孩子啊!可是孩子太多,又擔心收養不起。但他馬上就作出了決定:「哦,我們,我們總能熬出來的!快去!別等他們醒來。」可「桑娜坐著一動不動」,為什麼?因為他們的想法不謀而合了,她那緊張害怕的心理頓時化為烏有,此時完全沉浸在激動、興奮和快慰之中了。我們抓住桑娜和漁夫「不謀而合」的情節,分析人物的語言、神情和動作細節,就可體會出憨厚、正直的漁夫同樣具有一顆純潔、善良、美好的心靈,深刻反映了窮人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好品質。

(四)語言描寫朴實無華
全文語言恰如其分,朴實無華,感人肺腑,是本文的又一特色。文章開始的環境交代,只用了「心驚肉跳」一詞,卻突出地表現了環境的「險惡」和桑娜「擔心」的程度。寫桑娜的沉思:「丈夫……她……可是……孩子們沒有鞋穿……吃的是黑麵包……不過,感謝上帝,孩子們都還健康,沒有什麼可抱怨的。」作者沒有深奧的詞語,沒有高亢激越的句子,卻深切地道出了她一家生活的艱辛。在表現她對鄰居的關心時寫道:「寡婦的日子真困難啊!進去看看吧!」幾句平平常常的話,使她的善良脫紙而出。再如漁夫說:「……我們,我們總能熬出來的人!……」一個「熬」字,卻極大容量地表明不遺餘力收養孤兒的決心。又如桑娜知道丈夫和她的想法一致時,才「拉開了帳子」,文章嘎然而止,卻給人留下了無窮的餘味:窮人的心靈是多麼美好高尚!

閱讀全文

與貧困日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