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供求教學

供求教學

發布時間:2021-03-02 22:09:19

A. 如何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一節課的教學設計

1.對教材進行分析抄,了解課程標準的要求,弄清楚前後知識的聯系,以及這部分的知識的地位和重要性;
2.對學生進行分析,了解他們當前的知識的掌握情況,認知能力以及學習能力;
3.明確這節課的教學目標,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點非常重要!
4.明確這堂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注意知識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5.教學過程的設計,這個要根據學科自己去指定。不過一切跟著新課標的要求走,比如提倡探究,合作,自主的學習。盡量根據學生的情況創設問題的情境,激發思維,讓學生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導。比如可以將次過程分為:創設情境——學生探索活動——例題教學——練習——小結——作業布置
6.教學設計評價和反思,課後進行,主要是對這節課的不足和有點進行反思,多傾聽學生的想法,一切以學生為本。

B. 如何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教學設計

我們常說備課 也是備學生的過程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設計,要先摸清學生的對於課上進行的內容的掌握程度。
對於大多數都掌握了的可以輕輕帶過。對於有疑惑的 我們課上精講。

C. 如何根據教學實際需求合理製作和使用微課

根據教學實際需求合理製作和使用微課的具體措施:

第一,應該構建整節課的重版點知識框架,抓出學生難理權解難掌握的地方,把這個難點的解決方法,製作成微課供學生學習使用。這里沒有廢話,直擊問題的要害,切實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難點問題。
第二,微課要小。這個特徵是微課必備特徵,小就容易接受,就使問題集中,就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而不宜疲勞。
第三,微課製做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可以是PPT,可以用手機錄象,也可以用各種錄屏軟體錄制。
第四,微課的生命力在於創意,微課要突出「微」,以「微」見長,其長度一般不要超過10分鍾。
第五,微視頻多用於「翻轉課堂」中, 「信息傳遞」是學生在課前進行的,老師提供了視頻,還可以提供在線的輔導;「吸收內化」是在課堂上通過互動來完成的,教師能夠提前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在課堂上給予有效的輔導,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更有助於促進學生知識的吸收內化過程。學生觀看微視頻後,如果不理解可以反復觀看,直到自己理解為止。另外微視頻還便於學生在復習和鞏固時使用,可以減少老師反復講解的辛苦。

D. 如何結合時代需求和教育教學實踐不斷提升教書育人本領

教者,傳授知識也;育者,培養思想品德也.教中有育,育中有教.也就是說:既教書又育人是教育的本質要求,也是師德的基本要求,更是教師的責任和義務.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教育以培養真正的人,培養全面、完整的人為己任.對於所有學校來說,教學都是中心工作,但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學校的根本任務是育人.具體落實在教師職業行為上就是通過教師的勞動培養人,塑造人,改造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教書育人,是指教師要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自覺地把教學和教育結合起來,盡職盡責,既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又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諸方面全面發展的「四有」新人.具體地說,教書是指在課堂上向學生傳授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發展學生的智能;育人是指教師通過課上課下教學活動和師生相互作用的過程以及教師的行為對學生進行的一些顯性的或潛在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促進學生人格的發展.教書和育人的緊密結合,其結果必然是學生的德才兼備.
教書和育人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二者相互作用,相互滲透,相輔相成.但是,應當清楚的認識到:「育」是根本,因為它包含著人們的希望,體現著人們的價值取向.所以,「教」是技術層面的,「育」是價值層面的,後者賦予前者以意義.
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就是要實現面向全體學生與因材施教相統一,教書與育人相統一,傳授知識與發展智能相統一,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相統一,課內與課外相統一,以及注重培養自學能力和創造精神的現代教學觀.要徹底拋棄以考分高低、升學率高低論成敗的陳腐觀念,樹立以各種基本素質全面提高、個性特長充分發展為標準的教育質量觀,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要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全面發展,用整體、綜合的觀點要求和衡量學生,從過去僅僅看分數轉變為去看思想道德、文化科學知識、勞動技能、個性特長和身體心理健康等素質的全面提高.

E. 從小父母離婚,我跟父親但他從來都沒有盡到過養育子女的責任,理都沒理過我一直都是奶奶養大我供求教學也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按照法律規定,你應該養它!看樣子,你已經長大,應該有自己的做事風格!

F.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對教育的啟示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一)馬斯洛(A、H.Maslow),美國心理學家,他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由需要所引起的,他根據需要的發展水平,把需要劃分為不同的層次,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層次理論。他把不同層次的需要從低級到高級排成梯級,最低層是生理需要,中間層有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層是自我實現的需要。
(1)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是人類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他把人類的生理需要作為需要層次的基礎或根本,只有這一層次的需要滿足了,才會出現高層次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當生理的需要得到一定滿足之後,安全需要就會隨之而來。
(3)歸屬和愛的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是在安全的需要得到滿足時才會出現的。這種歸屬和愛的需要包括對社交、歸屬和認可的需要,給予愛和得到愛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馬斯洛把尊重的需要分為兩大類——自尊和來自他人的尊重。
(5)自我實現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人的需要層次結構中最高層次的需要。
總之,這五個層次中,生理需要是其他各種需要的基礎,只有當人們的一些低層次需要基本得到滿足以後,才會有動力促使高一層次需要的產生和發展。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人類需要發展的頂峰。各級需要層次的產生與個體發展密切相關,嬰兒期主要是生理的需要佔優勢,而後產生安全的需要、歸屬的需要,到了少年、青年初期,尊重的需要日益強烈。青年中晚期以後,自我實現的需要開始占優勢。但是,個人需要結構的演進是波浪式的,較低一級的需要高峰過去以後,較高一級的需要才能起優勢作用。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在教學上極具意義。根據這一理論,制定教學策略時應注意以下兩點:(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顧及和滿足學生各個方面的需要。
就生理層次的需要而言,教師必須顧及學生的飲食和睡眠的需要。上課時間過久易導致疲勞、困累或飢餓等問題以致影響教學成效。
就安全需要而言,教師不僅要注意教學的物理環境方面的安全,還要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產生的恐懼、過度焦慮和急躁不安的心理。
就社會性需要方面而言,教師必須注意到教學的社會心理環境。學生之間的友誼、忠誠、關心、接納和隸屬感都是屬於社會性的需要,教師要為滿足學生這類需要,引導建立一個和諧、團結、溫暖、親密的班集體。
就自尊的需要方面而言,教師必須使學生獲得尊重,體會到自己在班級里的重要性。學生的榮譽、成就、信心、自由、獨立自主等都是教師要特別注意的自尊的需要。
就自我實現方面而言,教師必須使學生感到自己有才幹,有潛力,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每個人的自我實現方式不同,如有的學生愛尋求挑戰,有的學生追求學業上的成就,有的學生則尋求盡一己之力去服務社會,因此教師必須以個別方式滿足學生的需要。
(二)針對學生的心理需要,激發他們高層次的學習動機。
一般地說,動機源於需要。需要的層次越高,個性活動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也就越高。現在的中小學教育,存在著嚴重的以應付考試為目的的傾向,教師引導學生追求的往往是分數。這樣做,學生需要的層次是低的,即可能是躲避教師和家長指責的安全需要,可能是追求教師進行一次全班表揚的尊重需要,甚至可能是要求家長物質獎勵的生理需要。而要使學生產生強有力的學習動機,就必須激發他們較高層次的社會性需要,如交往的需要、認知的需要、審美的需要和取得成就的需要。

G. 如何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教學

我們常說備課
也是備學生的過程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設計,要先摸清學生的對於課上進行的內容的掌握程度。
對於大多數都掌握了的可以輕輕帶過。對於有疑惑的
我們課上精講。

H. 教育教學中如何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 每一個學生都是具體的 一、熟練掌握教材內容 以及深刻了解學生實際情況的重要性。教師必須認真研究教材,盡快系統地掌握教材的知識,認真備課、授課、檢查作業,做好及時的輔導和恰當的評價 二、深刻了解學生實際情況 同時要全面、充分、深入了解學生,分析學生,把握住每個學生的實際水平。一切為了學生,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 通過和學生的交談、測試等方法,我首先具體了解、分析、研究每個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個性特點、認知方式,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摸索出適應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式。例如:分層教學、問題教學、體驗教學等等,盡可能使每個學生都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和發展。 三、讓學生有收獲的喜悅 學習,其實是學生滿足自己需要的過程。所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要求、任務,盡可能自己解決,完成任務,使他們在課堂上的需要得到滿足,以便他們的學習處於一種積極的,主動的狀態。同時,根據他們的表現,採用評價激勵來滿足學生的需要。如果學生得到了教師的肯定和表揚,他們會感到一種收獲的喜悅。尤其是注意表揚有進步的學生,使他們具有到我能行 的良好的心理狀態,充分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必須從尊重每個學生現有的學習水平出發,不斷激發他們新的學習需求,樹立學習信心,挖掘學生的潛能,使學生能力在原有的基礎上都得到提高。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樣化的學習環境和氛圍,使學生根據自身的條件有選擇地進行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同伴互助意識增強,促進學生間的互幫、互學,強化他們的合作意識,使學生感到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和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

I. 在進行教學設計中的需求分析時候,應當考慮哪些方面

教學設計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但基本要素有三:文本、學生和教學環節。文本是教版與學的權基本對象,必須扎扎實實落實;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的學習狀態、學習心理以及原有經驗都對學習產生影響;教學環節是將教育理念變為可以觸摸的教學現象和可以操作的教學行為的中介橋梁。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為學生創設有利於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境

閱讀全文

與供求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