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美國獨立戰爭的教案

美國獨立戰爭的教案

發布時間:2021-03-02 15:59:34

① 法國對美國獨立戰爭提供了哪些援助

從本質來講,不存在單獨的美國獨立戰爭,那隻是英法全球爭霸的北美戰場而已,沒有法國,就沒有美國.你以為美國,法國的獨立日,國慶日,雙方互派高規格的軍事閱兵團是為什麼?
(1)美國所編的神話
美國官方及主流社會宣稱,美國獨立戰爭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自由民主的解放戰爭,是人類歷史上一個最早的、最偉大的真正的解放戰爭,美國獨立戰爭第一次將歐洲啟蒙運動的自由哲學思想大規模地付諸實踐,體現了一種新的進步的政治精神和價值觀念.
是人類戰爭史上以小勝大、以劣勝優、以弱勝強的最傑出戰例.在美國的先哲們的傑出領導下,北美軍民經過8年之久的艱苦卓絕的斗爭,以僅有200多萬人口的北美13個州,最終打敗了擁有近3000萬人口的世界第一工業國大英帝國.
獨立戰爭的勝利,打碎了英國殖民統治的桎梏,實現了北美殖民地政治上的獨立,解放了北美殖民地民眾,為人類的自由民主事業樹立了光輝的典範,為人類美國獨立戰爭第一次將歐洲啟蒙運動的自由哲學思想大規模地付諸實踐,體現了一種新的進步的政治精神和價值觀念.為人類現代文明的迅速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據「某版《世界歷史》第一冊教案」(教案前面幾乎完全灌輸以美國人立場的政治詮釋北美獨立戰爭),為證明美國人是「以弱勝強」而提供的表格時,筆者實在是有點忍俊不禁了.
表格如下: 美國獨立戰爭期間英美力量對比表
國別 英國 美國
經濟 老牌殖民國家 年輕國家
人口 本土六七百萬 不到三百萬
連同殖民地三千萬
軍事建制 有強大的艦隊 無海軍
裝備 軍需品充足 物資奇缺
性質 非正義 正義
真了不起啊,一個年輕的物資奇缺,沒有海軍的國家,人口只有對方的二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竟然能夠打敗老牌殖民國家,真是「正義必勝」.
「正義必勝」?笑一笑.設想一下,如果筆者只是一個普通中學生,面對著老師如此提供的數據和循循善誘,除了產生美國人「正義」+「厲害」的想法外還能產生什麼其他想法嗎? 顯然不能.神話,就是這樣「從小抓起」,一步步地產生的.
(2)大陸軍方面的真實情況揭密
為了使數據盡可能地可靠,我們在此採用1789年美國戰爭事務部長諾克斯將軍對國會所做報告里陳述的數據來說明大陸軍的兵力情況.在這份報告里,對大陸軍總兵力的陳述為: 1775——27,443人 1776——46,891人 1777——34,820人 1778——32,899人 1779——27,699人 1780——21,015人 1781——13,292人 1782——14,256人 1783——13,476人
這份數據讓人感到非常意外.根據這份數據,在整個獨立戰爭的時間段里,除了1775—1776和1781—1782年間,大陸軍的總兵力—直是呈遞減狀況的.而在北美獨立最後一戰「約克敦戰役」的同一年裡,大陸軍的總兵力一下子減少了三分之一左右.
如果光看數字,怎麼也看不出「秋風掃落葉」的架勢.這顯然與我們平時所了解的大陸軍至少在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性質是反掃盪勝利,而不是什麼戰略反攻)後就是一個大捷連著一個大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經過有很大出入.
發現大陸軍人數的增減情況顯然與我們通常所學握著的知識有所不同後,我們更有興趣探索一下其對手——英軍的兵力變化情況.
(3)英軍方面
在一本1964年版的《The war for America》中,我們找到了這樣的數據.
地 區 1775.4 1777.8 1778.10 1780.3 1782.3
英國南部 10612 13868 53465 61402 64274
西印度群島 1983 3315 1751 9290 8756
「美國」 6991 2 3694* 39637 32149 34463
英國陸軍總人數 27063 57637* 112239 142386 150310
*1777年這個數字不包括黑森等地的德意志僱傭軍
根據這份數據,獨立戰爭爆發的那年在北美十三州的英國駐軍只有六千多人.而大陸軍的總兵力比同時期整個英國的總兵力還要多出380人.美國人很自豪的邦克山戰斗就是發生在這年,如果光看那次戰斗的過程,還真以為美國人是以少勝多呢.
後面兩年,英國人在北美十三州的兵力增長很快,眾所周知的薩拉托加大捷發生在1777年,但我們發現,1777年—1778年英國派遣到北美十三州的英國正規軍兵力增長了67%.顯然薩拉托加大捷至少在軍事上並非通常所宣揚的北美獨立戰爭的什麼「轉折點」.這也不奇怪,反掃盪作戰的勝利再大也還是反掃盪作戰.以一次反掃盪作戰的勝利作為一場大型戰爭的「勝利轉折點」,顯然是不合適的.
1778年以後的數字就更讓人感到奇怪.按照通常的說法,這以後就是美軍「勝利」的過程,但為什麼英國沒有「瘋狂鎮壓」,派遣到北美十三州的兵力再也沒有達到1778年這么多呢?是英國兵的徵兵跟不上減員?顯然不是,我們清楚地看到,獨立戰爭爆發後英國陸軍總人數從2.7萬人猛增到了15萬人,這是開戰前英軍陸軍人數的5倍多.
再以我們這篇文章所講述的約克敦戰役發生前後的數字為例,約克敦戰役爆發時,北美英軍有三萬多人,雖然約克敦戰役英軍損失了8 千人,但還遠沒達到通常所宣稱的「主力被殲滅」的地步.更重要的是,當年大陸軍從2.1萬人銳減到1.3萬人.而幾個月後,當英軍在北美的部隊恢復到 3.4萬餘人時,大陸軍卻只恢復到1.4萬人——兩者懸殊比1781年戰役開始之前還要大.
(4)那麼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使得英國人不得不同意北美獨立呢?
答案還足要從數字里找,細心的朋友應該已經發現,在1778年一1780年間,英國在北美大陸的總兵力呈現下降趨勢,而同時期它在西印度群島的總兵力則呈現了不正常的增長狀況.
首先看看獨立戰爭時期雙方的真實的人口數據
「美國」 200萬(包括親英派) 英國 1100萬 法國 1200萬 西班牙 2800萬
顯然,僅法國人口就與英國相仿,更不要說後來西班牙也參加了進來.
接著看看獨立戰爭時期法國人的軍事力量.
(5)1778年的法國軍事力量:
步兵109個團,騎兵52個團,總人數255000(軍官35000名,士兵220000)名.其中40個步兵團和4個騎兵團被派往北美和西印度群島地區,直接在北美十三州參戰的地面軍事力量超過16500人(1000名軍官和15000名士兵).法國皇家海軍有72500名水手和2500名軍官,其中僅直接參加約克敦戰役的海軍官兵就超過了15000人(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同時期北美大陸軍的總兵力).
注意到上述教案中特別列出英國有「強大的艦隊」,而美國「無海軍」.我再補充一個點,戰爭時期英國和敵對國家主力艦的比較數據.
主力艦數量:
年份 法國 西班牙 荷蘭 「美國」 英國
1778 52 未參戰 未參戰 0 66
1779 63 58 未參戰 0 90
1780 69 48 未參戰 0 91
1781 70 54 13 0 94
1782 73 54 19 0 94
很顯然,美國人的神話有意無意地掩蓋了這樣一個事實,不僅英國的地面部隊比傳統上的陸地強國法國要弱,即使在英國的強項一海軍方面,1778年法國參戰後英國的海上優勢也並不明顯.1779年西班牙參戰後英國的海上優勢則至少在數字上已轉化為劣勢.看了筆者補充在這兒的表格以後,不知道還會有多少人對北美獨立戰爭能獲得勝利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有疑問.現在沒什麼可奇怪的了,在1778年之後,英國駐北美的部隊不增反減,而在西印度群島的兵力卻直線上升的原因正是法國的參戰.
事實上,北美獨立戰爭並不是一場孤立的戰爭,它只不過是由其所引發的法英全球戰爭中的一個戰場——北美戰場.這場戰爭規模很大,牽扯到的方方面面也很多,如果詳細道來那真的可以寫一本書了.比如法西聯軍對直布羅陀的圍困,持續整整二年.最多的時候雙方集中了四萬多地面部隊和83條戰列艦在此大戰.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英國僅在直布羅陀方面的兵力和注意力投入就遠超其在北美十三州的投入.
(6)北美獨立戰爭年譜:
1775年,獨立戰爭爆發:十三州民兵進攻加拿大失敗.
1776年,英國增兵北美,華盛頓率軍1.8萬人防守紐約被英軍擊敗,撤退過特拉華河時身邊只餘下4000餘人,法國和西班牙開始向美國提供財政援助.
1777年,英軍,佔領大陸會議所在地費城,華盛頓試圖反攻費城,結果部隊竟然在濃霧中自相開火,反攻失敗;美軍擊敗前往內地掃盪的一支英軍,獲得薩拉托加戰役的勝利.
1778年,法國承認美國獨立,簽訂法美同盟條約,條約規定「法國保證美國的獨立及其在同英國的戰爭結束時確定下來的領土」.隨後,法國對英國宣戰,法英海軍發生多次海戰;英國政府得知法國艦隊出動奔赴北美的消息後命令費城英軍退到紐約,美軍「收復」費城:英國佔領西印度群島和印度的幾個據點;年底,英軍攻佔喬治亞州重要城市薩凡納,大陸軍損失5000餘人.
1779年,法國佔領塞內加爾的聖路易斯和西印度群島的幾個島嶼;法國和西班牙組成人型聯合艦隊准備進攻英國本土,英國主力集中防守本土:法英多次海戰;法美聯合攻擊薩凡納失敗.
1780年,英軍攻佔南卡羅來納重要城市查爾斯頓;英法在西印度群島多次發生海戰;7月,羅尚博率領的法國特別遠征軍在紐波特登陸.
1781年,法國對澤西島的襲擊失敗(這是英吉利海峽的島嶼,法軍登陸英國本土的必經之路);法國格拉塞艦隊來到北美,與英國海軍展開多次戰斗,短時間內獲得了切薩皮克灣的絕對制海權,隨後,法美聯軍在格拉塞艦隊的策應下迫使約克敦守軍投降,北美大陸的大規模戰斗自此結束:西班牙—法國聯軍佔領佛羅里達的彭沙科拉城,法英海軍在西印度群島、維德角海域多次爆發戰斗.
1782年,法國—西班牙聯軍佔領地個海西部島嶼米諾卡的聖菲利浦要塞:法同佔領西印度群島多個島嶼和斯里蘭卡的亭可馬里:法英在印度沿海發生多次海戰:法國人佔領了和摧毀了加拿人的多個英國要塞;在直布羅陀,法西聯軍3.3萬人對英國守軍展開總攻,被擊退.
1783法英在印度庫德羅爾展開海陸拉鋸戰,英國人敗北.
1783年9月3日,巴黎和約簽訂,法英停戰.
(7)法國在北美獨立戰爭中的角色
就這樣,隨著英法戰爭的結束,「北美獨立戰爭」也結束了.那麼,在這場戰爭中,法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角色呢?
通過上面所列舉的大量數據,我們已經不難得出結論,如果以「朝鮮祖國解放戰爭」類比北美獨立戰爭的話,從出兵的角度來看,法國承擔了中國的角色,從全球博弈和物資援助的角度來看,法國承擔了蘇聯的角色.也就是說,對於當時的北美十三州來說,強大的法國一人獨擔了朝鮮戰爭中的中國和蘇聯兩大國的角色.
十八世紀80年代正是法國國力開始大增的開端,1779年拿破崙開始在軍校學習,歐洲即將進入拿破崙時代,法國國力在1800年前後開始位列歐洲第一,陸軍戰鬥力更是強大無比,而英國則始終奉行在歐洲維持均勢的原則,十六世紀時是聯合法國等反對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稱霸,十八世紀後期則聯合其他國家反對法國稱霸歐洲,爆發了大規模的拿破崙戰爭,英軍主力當時是駐扎在本土防止法國入侵,英國並不想為北美而影響在歐洲的戰略,北美革命者也並不是人們所想得那麼神聖,義無反顧,看過一本[華盛頓傳]上記載說:13州民兵的軍餉由13州議會撥給,每3-5周發一次,到日子不發則民兵們馬上散夥回家,不會理會戰事如何,敢問走在長征路上的紅軍戰士拿過銀元沒有?所以美國獨立戰爭是法國打贏的是可以成立的.
不同意此觀點的人可以多看看這一段歐洲史.

② 《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教學設計思路怎麼寫

一、課標題: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人教版必修)。

二、課程標准:說出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和聯邦制的權力結構,比較美國總統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

三、教材分析:本節教材主要圍繞美國《1787年憲法》展開。為了加強中央政府權力,北美13州殖民地召開制憲會議制定了1787年憲法。它將美國聯邦政府的權力一分為三。立法權歸於國會、行政權歸於總統、司法權歸於聯邦法院。通過三者間的分權、制衡從而實現公共權力與公民權利的平衡──這是本節的核心所在。它雖有局限性,但所建立的民主共和制後來成為了資產階級代議制的典型。它不僅是美利堅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法,也深刻影響了世界其他國家的發展。因此本節內容的地位十分重要。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掌握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和聯邦制的權力結構;進一步提高閱讀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比較美國總統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

2、過程與方法:運用活動課的形式,開展研究性學習。通過學生搜集資料、合作交流,採用新聞發布會、小品、辯論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探究學習,發現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同時通過這些形式多樣的活動,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歷史的、客觀的看待事物,正確對待歷史發展進程。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區、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汲取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進一步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

五、教學准備:

(一)教師准備:

1.製作本課多媒體課件,增強教學內容的直觀性、生動性。一方面搜集相關課件製作資料(美國「白宮」、「國會」、「聯邦法院」的外觀圖片,「尼克松水門事件」片段,「議會的辯論」圖片等),力爭再現歷史,為學生創設歷史學習情境。另一方面設計由新聞發布會→小品→辯論的教學流程,製作「板書結構」。

2.組織學習小組,要求人人參與。全班分成新聞發布會小組(記者與代表團)、小品小組(總統、國會參眾院長、最高法院法官)、辯論小組等。指導各小組搜集資料,探究問題。要求各小組的問題要緊緊圍繞所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展開。

(二)學生准備:

1.課前預習,掌握基本史實。

2.按照教師布置的問題,參加自己感興趣的小組並進行准備,自主搜集資料,由「課題組長」負責,各組員共同探究問題。①新聞發布會小組:記者與代表團進行提問設計並作答。②小品小組:編寫台詞,准備道具。③辯論小組:贊成與反對方分別從不同立場寫辯詞。各小組成員之間可以相互交流。

六、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對美國1787年憲法中「分權與制衡」的理解與掌握

難點:對「分權與制衡」的理解

七、教學過程設計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放映多媒體課件:美國「白宮」、「國會」、「聯邦法院」的外觀圖片。

教師講授:這就是當今世界最強大的國家──美國的權力中樞,它們構成了通常所說的聯邦政府。那麼美國的聯邦政府究竟是如何建立的?要了解這一問題,必須學習美國1787年憲法,因為它是建立聯邦政府的依據。下面請參加制定了這部憲法的代表回答各位記者的提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1787年制憲會議新聞發布會

1.【設計思路】通過新聞發布會的形式,讓學生自己在提問的設計與解答中了解美國1787年憲法制定的背景、主要內容等基本知識點。並完成美國總統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比較教學。

2.教師引導新聞發布會圍繞以下問題展開:

①制憲會議簡況如何?為何要制定《1787年憲法》?並簡單介紹。

②美國為什麼不借鑒大不列顛、法蘭西、沙皇俄國等國的君主制,擁戴華盛頓先生為國王?或者採用君主立憲制?並比較英國君主立憲制美國的民主共和制。

③民主共和制建立的依據和原則是什麼?為小品「吹牛—誰的官大」埋下伏筆。

④制憲會議產生了什麼矛盾?為弗吉尼亞州議會的辯論埋下伏筆。

3.放映多媒體課件:「謝司起義」片段、板書結構

4.及時指正學生的知識性錯誤,對於疑難問題課後與學生共同探究。

5.歸納總結:

①對學生的表演進行簡要評價。

②歸納本小段基礎知識。為了加強中央政府的權力,制定了1787年憲法。它的理論來源是啟蒙思想家洛克和孟德斯鳩「分權與制衡」的學說,主要內容是將立法權歸於國會、行政權歸於總統、司法權歸於聯邦法院。「分權與制衡」是1787年憲法的最高原則。

問題①:本次會議於1787年5月25日到9月17日在費城召開。為了加強政府權力,制定了這部憲法。它由序言和正文組成。序言部分闡明了制定聯邦憲法的目的和宗旨。正文部分對聯邦的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加以說明和規定;對其他立法事項進行了規定;特別提到州與聯邦政府的關系問題;規定了修正案的制定和生效等問題。

問題②:因唯一適合當國王的華盛頓先生堅決反對當國王。英國君主立憲制和美國的民主共和制都是資本主義國家政權的一種組織形式,都是資產階級專政。僅僅政體不一樣。在英國,世襲的英王只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其權利受到憲法的限制,是統而不治的虛君。以資產階級為主體的議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利機關,內閣對議會負責。而美國的總統制的民主共和制,總統由選舉產生,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擁有極廣泛的權利

問題③:是根據著名啟蒙思想家洛克和孟德斯鳩「分權與制衡」的學說建立的。通過分權、制約最終達到平衡,實現憲政的最終目標!

問題④:主要有大州和小州、北方州和南方州之間的權利斗爭。大州和小州之間的斗爭主要集中在國會代表的比例分配上。而南方州和北方州之間的矛盾主要集中在黑奴的問題上。

(二)小品「吹牛──誰的官大」

1.【設計思路】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小品形式,突破本節重、難點──對美國1787年憲法中「分權與制衡」的理解與掌握。

2.教師引導小品圍繞以下問題展開:

①總統、國會、聯邦法院各有哪些權力?

②三者之間又如何相互制約?(可結合尼克松水門事件、柯林頓受彈劾事件分析)

3.放映多媒體課件:「尼克松水門事件」片段、板書結構

4.及時指正學生的知識性錯誤,對於疑難問題課後與學生共同探究。

5.歸納總結:

①對學生的表演進行簡要評價。

②歸納本小段基礎知識。美國1787年憲法實行三權分立原則,立法權歸於國會、行政權歸於總統、司法權歸於聯邦法院。尤其美國總統的權力使聯邦的行政權保持強有力的地位,成為美國政治制度的一種特點,故稱為總統共和制。但三者的權力又是彼此制約和平衡的。總統和國會之間、國會本身兩院之間、司法與其他部門之間均構成制衡。同時,中央與地方之間也構成制約和平衡的關系。

問題①:總統有權處理國家事務和聯邦政府的各種工作,有權選任所有行政部、院、署、局等機關首長。總統是美國武裝部隊的總司令。總統也是負責處理對外關系的主要官員。能任命駐外大使、公使和領事,接見外國大使及公務人員。也有權與外國締結條約、簽訂行政協定。國會擁有立法權,宣戰權屬於國會。所有官員的任命、與外國締結的條約也必須要由參議院批准。國會還有權向國民征稅、調整國外貿易及州際貿易、徵兵及在緊急時期調動民兵。聯邦法院對於在美國憲法、聯邦法律及條約范圍內的一切案件都可以行使最高審判權。

問題②:國會通過的法案,必須總統批准才能生效。聯邦法院大法官也由總統提名。但國會可用2/3多數推翻總統對法案的否決。眾議院有權對犯有「背叛、行賄、受賄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惡行」包括總統、副總統在內的所有美國文官提出彈劾,然後交由參議院審判。而最高法院如果認為總統或國會的法律、條約和政策「違憲」,又可宣布它們無效。

(三)弗吉尼亞州議會的辯論──「我為什麼贊成(反對)它」

1.【設計思路】通過辯論形式,加深學生對美國1787年憲

法的積極性與局限性的理解,並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2.教師引導辯論圍繞以下問題展開:

①1787年憲法有什麼積極性?

②1787年憲法又有何局限性?

3.放映多媒體課件:「議會的辯論」圖片、板書結構

4.及時指正學生的知識性錯誤,對於疑難問題課後與學生共同探究。

5.歸納總結:

①對學生的表演進行簡要評價。

②歸納本小段基礎知識。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礎;它將西歐的啟蒙思想政治學說與美國實際相結合,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制度,保障了資產階級的政治和經濟利益,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它在美國建立起聯邦制國家,是地方自治權與中央政權形成和諧統一的關系,在維護國家主權的同時,也有利於地方的積極性的調動和創造性的發揮。總之,它體現和維護了獨立戰爭的重大成就,使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則的基礎上,帶來美國長期穩定和發展。當然,它也有局限性:允許黑人奴隸制的存在,留下種族歧視和壓迫的烙印。又剝奪了印第安人、黑人、婦女的選舉權等等。
問題①:賦予政府強有力的權力,利於國家的鞏固;聯邦政府實行三權分立原則,權力之間制約平衡,防止專制獨裁,保障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憲法確立了一個真正的全國政府,用一個名副其實的國家代替過去的鬆散的聯盟,不僅有利於全國性市場的形成和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而且有利於保衛國家的安全。它還特別規定了修改憲法的程序,後人可以結合當代實際修改憲法。

問題②:它根本未提及人民的民主權利,甚至還承認了黑人奴隸制。使州權被削弱

(四)教師小結

獨立戰爭勝利後,由於13州殖民地組成的鬆散的邦聯無力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為了加強中央政府權力,召開制憲會議制定了1787年憲法。實行三權分立原則,立法權歸於國會、行政權歸於總統、司法權歸於聯邦法院。「分權與制衡」成為1787年憲法的最高原則。確立了總統共和制政體,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政治保障。根據該憲法,1789年華盛頓當選為美利堅合眾國首任總統,並組成首屆聯邦政府。同年補充了10條關於保障人權修正案,以後又補充了多條修正案。美國1787年憲法一直沿用至今,是美利堅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法。

(五)探究習題

1.設計思路:通過研究性課題的學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和聯邦制的權力結構的理解。並將知識延伸向課外,更進一步引導學生關注現實,學以致用,達到治史的更高境界。

2.課題:《美國1787年憲法歷次修正案調查實錄》

方向1:歷次修正案內容及出台的前因後果。

方向2:由歷次修正案看美國的社會變遷。

方向3:美國歷次修憲對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啟示。

………

3.主要活動:指導學生通過上網、查閱圖書等形式搜集資料,展開研究性學習。並通過辯論、專題講座、座談會、展覽等等形式交流學習成果。

八、板書設計

九、其它教法建議

運用「情景

③ 有沒有初三歷史教案(2005年初審通過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急用!

世界史上冊15-----23課知識點
第十五課:血腥的資本積累
1:新航路開辟後首先走向殖民的國家葡萄牙-和西班牙、接著是英國和法國
2:三角貿易:時間:16世紀---19世紀;原因: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本積累的需要;直接原因:美洲缺少勞動力。和三角貿易有關的事件:新航路的開辟;路程:歐洲(帶槍支、雜物)------非洲(奴隸)---美洲(金銀財物)---歐洲,全部是在大西洋。最先進行:葡萄牙,後來居上的是英國
影響:課本95頁
3:英國先後打敗:西班牙、荷蘭、法國,在:18世紀後半期成為最大的殖民國家
4:英國對印度的殖民擴張是在:17世紀,東印度公司負責,著名的殖民頭子是:克萊武
影響:對英國: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對印度等:兩方面的影響
5:97頁:馬克思的話的理解
6:如何正確評價西方國家的殖民活動:消極影響:形成當地的貧苦和落後,客觀上的影響:客觀上帶來先進的思想、生產方式等,沖擊了當地落後的制度
7:印度民族大起義的時間、領導階級、領導人、性質(反對殖民主義反對封建主義)、意義、原因
8:南美洲的殖民國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其中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
9:拉美獨立運動的原因(特別強調:受法國大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的影響),時間、主力、領導人、意義、有殖民者自己宣布獨立的是:巴西
10:華盛頓、章西女王、玻利瓦爾的共同點:都反對殖民、都為本民族的解放做出自己的貢獻、都是民族英雄。華盛頓和章西女王都是反對英國的殖民。玻利瓦爾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維亞就是紀念他、南美解放者杯也是幾年他。課本101頁恩格斯的話
11:歐洲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台的時間和標志事件(三大工人運動的興起)
12:英國憲章運動的時間、綱領、中心內容、性質、失敗的原因
13:馬克思主義誕生的原因,組成部分、標志(1848年為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共產黨宣言》發表)、意義-------標志這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共產黨宣言》的內容。
14:巴黎公社的時間,性質,意義、失敗的標志
15:《國際歌》的有關問題;德國、法國的思想家及其貢獻:德國:馬克思、恩格斯;法國:伏爾泰等人
16:1844年,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相會,它們汲取前人的思想精華,結合工人運動實踐,共同創立了馬克思主義理論
17:美國南北戰爭(美國內戰)的原因,時間、措施、意義、性質;美國內戰和美國獨立戰爭的相同點:都是資產階級革命、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美國南方的:南部聯盟
18:111頁的話,林肯、華盛頓、羅斯福的貢獻
19:19世紀中期美國(南北方經濟制度的矛盾)、俄國(農奴制度阻礙資本主義發展)、日本(幕府統治危機和民族危機)面臨的社會問題,採取的措施(美國內戰、1861年改革、明治維新)和影響
20:明治維新時間、背景、內容和影響,其中體現其性質的是哪一方面(經濟方面)的內容?
21:列寧說:這次改革是對農民的一場厚顏無恥的掠奪.------對1861改革的評價
22:1861年改革和明治維新的共同點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都形成社會性質的改變、都保留大量的封建殘余勢力、都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都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23: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走向資本主義道路的方式主要有: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改革(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維新)
24:由於電力的廣泛使用,人類在19世紀70年代進入電氣時代,
25:第二次科技革命中走在世界前列的國家:美國、德國;新動力:內燃機;新能源:電和石油;主要發明(記住每個發明的時間)、影響
26:三次科技革命都促進了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啟示: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給我國的啟示:要大力發展科技教育
27:
時間 原因 主要戰役 性質 兩大集團 美國參戰的原因 結果 影響 給我們的啟示

一戰
二戰
28:課本132頁皮洛夫的話的理解
29: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的導火線:薩拉熱窩刺殺事件;一戰開始後:義大利加入協約國作戰;戰場主要集中在歐洲
30:一戰前爭奪的焦點是:巴爾干半島----歐洲的火葯桶
31:歐洲兩次思想解放運動是?時間和影響是?形成的社會變革是?
32:伏爾泰的主張
33:世界史上的科學家及貢獻
• 文學家及其作品和作品的內容:
• 藝術家及其作品和作品的內容
34:課本141頁愛因斯坦的名言、143頁貝多芬的名言、145梵高的名言、伏爾泰、牛頓、達爾文、愛因斯坦的頭像

第二課: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
1;古代埃及----非洲的尼羅河流域,,居住的是古埃及人;主要文明成果:金字塔(國王權利的象徵),象形文字;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說明尼羅河孕育了埃及文明;「夫五千年以前,人戶稀微,製作未被,何以成此大功」----指的是金字塔的修建
2:古巴比倫----亞州的兩河流域(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居住的是蘇美爾人;文明成果:漢莫拉比法典----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楔形文字。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出處。
3:古印度:亞洲的古印度河和恆河流域,居住的是:雅利安人;主要文明成果:種姓制度(注意四個等級的社會階層和種姓制度的影響)、佛教的出現、阿拉伯數字
4文明古國的原因-----最早進入奴隸制度
5:課本第12頁的活動與探究的問題
第三課:西方文明之源
1西方的文明之源是古希臘;西方的民主之源是雅典的伯利克里時期,時間是公元前5世紀
2:伯利克里改革的內容和影響:內容:擴大公民權利,全體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參加最高權力機構---公民大會;鼓勵學術研究,發展教育,重視教育;使用奴隸勞動,經濟繁榮。
3:漢莫拉比法典、伯利克里改革、種姓制度都是為了維護奴隸主的利益
4:古雅典只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這一部分人指的是----成年男性公民,不包括;婦女、奴隸、外邦人????
5:羅馬共和國的強盛時期和原因:公元前2世紀,布匿戰爭的勝利;羅馬帝國取代羅馬共和國的時間、原因、人物:公元前27年、因為社會危機,屋大維建立帝國
6:六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的時間:波斯帝國—春秋戰國時期,亞歷山大帝國(公園前336---前323),羅馬帝國(公元前27---476年)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324---1453),阿拉伯帝國(630---1258)奧斯曼土耳其帝國(13世紀興起)
7:西羅馬帝國的滅亡----476年,西歐奴隸社會的終結
第四課:亞洲的封建國家:
1:大化改新的時間,目的(建立地主階級的統治,維護地主階級的利益)人物(孝德天皇)內容(共三點),影響:日本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社會性質的改變)
2:阿拉伯國家的建立者,時間,伊斯蘭教歷元年的是哪一年。穆罕默德,622年,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麥地那是伊斯蘭教歷元年。聖地----麥加,
第五課:中古歐洲社會
1:查理馬特改革的時間,內容(2點),影響
2:教皇和基督教會---西歐最大的土地所有,也是西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領域,神權凌駕一切
3:西歐城市興起的時間,原因(生產力的發展-------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斗爭的主要內容(爭取自治權)和典型城市;意義(影響)------為資本主義的興起准備了條件
4:拜占庭帝國於1453年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滅亡
第三單元:古代文明的傳播和發展
1:古代文明的傳播和發展的兩個方式舉例說明:戰爭和和平交往;戰爭:希波戰爭(和體育項目馬拉松有關),亞歷山大東征,羅馬帝國的擴張;和平交往:阿拉伯數字的傳播、馬可波羅來華,絲綢之路的貿易往來
2:東西方文化的使者和橋梁----阿拉伯人(對文化最大的貢獻:傳播阿拉伯數字)
3:激起西方人對東方的憧憬和嚮往的書籍--《馬可。波羅行記》
4: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誰說的話?此人的主要貢獻?---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建立阿拉伯國家,促進了阿拉伯民族的統一
5:世界三大宗教的時間、地點、背景、教義,創始人,經典,傳播,
6:為以後歐洲的字母文字奠定基礎的是-----腓尼基文字
7: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動地球,----阿基米德,體現:杠桿原理,此外的貢獻是:浮力定律和螺旋式水車;網路全書式的學車----亞里斯多德;即使不朽的世界名著又是研究早期希臘的社會史料-----《荷馬史詩》;喜劇故鄉---希臘:悲劇作家素福克勒斯,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戲劇之父---阿里斯托芬;阿拉伯社會的------《天方夜譚》;伊斯蘭教的第一大聖寺----麥加大清真寺;巴黎最古老、最大的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因為基督教產生與亞洲,後來分裂成天主教和東正教)====巴黎聖母院,被稱為石頭的交響樂
8:佛教的建築---寺廟。基督教的建築----教堂。伊斯蘭教的建築-----清真寺
第四單元:步入近代(文藝復興、新航路的開辟;英法美的革命、工業革命)
文藝復興:時間(14---16世紀),地點---義大利,原因-----資本主義萌芽最早在義大利;指導思想---人文主義;實質----資本主義文化的興起(因為資本主義力量小,封建勢力大,只有藉助古希臘羅馬文化的興起),性質----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內容:(1)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2)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實中的幸福;代表人物(但丁,達。芬奇,莎士比亞,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開普勒)及每個人的國別,主要成就;影響: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基礎
新航路的開辟:原因,四個航海家的路線,到達的地方,影響:世界開始連成一體,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辟的共同影響是: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黃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寶貴的,黃金是財富,誰佔有黃金誰就能獲得它在世界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時也取得把靈魂從煉獄中拯救出來,並是靈魂重享天堂之樂的手段------哥倫布
在16世紀和17世紀,由於地理上的發現而在商業上發生的並迅速促進了商業資本發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產方式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過渡的一個主要因素----馬克思
英法美的革命:時間;英國:1640年---1688年,美國:1775年----1783年;法國:1789年----1794年;
開始的標志:英國:查理一世召開議會;美國:來剋星頓槍聲;法國: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
結束的標志:英國---光榮革命(宮廷政變);美國---英國承認美國獨立;法國----熱月政變
主要事件:處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國,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美國--《獨立宣言》—美國獨立;薩拉托加大捷,約克鎮戰役。法國:《人權宣言》;成立共和國,處死路易十六國王,雅克賓派專政
頒布的文件及內容,意義和評價
革命的意義、性質(英法:資產階級革命,美國:既是獨立戰爭又是資產階級革命)。
革命發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就是導火線)
拿破崙上台的時間:1799年霧月政變,1804年法蘭斯第一帝國成立,拿破崙的內外政策以及對拿破崙對外戰爭的評價
評價: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勢力,鞏固了資產階級革命成果,傳播了資產階級革命思想,但也是對當地人民的奴役
拿破崙對法國乃至歐洲的最大貢獻是---《法典》的頒布,失敗的直接導火索是————1812年征俄國失敗
比較英法,英美,英法美三個國家的革命的異同點;
復習時可以把有關事件按順序排列
工業革命:政治前提-----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直接原因-----國內外市場的擴大;
開始和結束的時間和標志:18世紀60年代,珍妮機;1840年前後大機器生產成為主要生產方式
標志性發明---瓦特的改良蒸汽機===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交通領域的發明—美國人富爾頓—汽船,英國人史蒂芬孫—火車機車
工業革命的影響:經濟上---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社會關系的影響---出現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世界格局的影響: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形成東方從屬於西方的局面
總結:英國的創新:政治制度的創新---確立君主立憲制,經濟上的創新—工業革命
三個改革:奴隸制的改革---伯利克里改革,封建性質的改革----大化改新和查理.馬特的改革
促進資本主義發展的因素:文藝復興、新航路開辟、三角貿易、殖民掠奪、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工業革命

【==============表示,資料行不=============】

④ 跪求九年級歷史美國的誕生的知識結構

你好!!! 播放美國國歌,讓學生邊聽國歌邊閱讀教材,並說出本節教學內容的知識結構——美國獨立戰爭的背景、過程、結事和意義,目的是培養學生掌握學習歷史的基本思維方式——從整體上把握歷史事件的內在知識體系。
(1)「背景」部分——教學重點(對背景的學習,出示目標探究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討論探究,這種「自主學習法」符合啟發式原則,體現了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作用,也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達到傳授知識和培養思維能力的有機統一。)出示目標探究題:一、結合史實分析英屬北美十三個殖民地的概況?二、史論結合談一談美利堅民族是怎樣形成的?三、歐洲啟蒙思想對北美殖民地產生了什麼影響?四、英國對北美殖民地經濟採取了什麼政策?為什麼?導致什麼結局?要求學生以討論的形式來回答這些問題。通過四個探究題使學生全面分析獨立戰爭爆發的背景。隨後教師給以補充、訂正和總結。然後進一步提出一些問題(如戰爭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或內因、外因等),幫助學生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2)「過程」部分
(採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和圖示教學法,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時空觀,在看圖識圖的過程中了解、掌握基礎知識。)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中引自《獨立宣言》的一段材料,並分析評價,教師進行點撥。請學生分組討論,用最簡便的方法說出獨立戰爭的過程,並簡要概括出獨立戰爭獲勝的原因,以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概括問題的能力。(教師進行講評,並寫出板書提綱)教師在講評過程中,讓學生在《美國獨立戰爭形勢圖》中指出相應地點、標出時間、相關人物,使史實與地圖相結合。在教師的引導下,提高學生的識別戰爭性質和培養學生辯證認識歷史問題的能力。
(3)「結果」部分——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的意義,教師學生從性質、國內意義、國際影響等方面歸納北美獨立戰爭的意義並提問,讓學生分析思考獨立戰爭的意義、影響是什麼?學生回答後,教師歸納小結,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希望能夠幫助你!!

⑤ 拉丁美洲的教案

1.知識要求:了解或掌握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殖民統治;拉丁美洲社會的發展;海地的獨立、西屬拉丁美洲獨立運動;葡屬巴西的獨立;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成果和歷史意義。

2.能力要求:(1)概括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過程。(2)分析北美獨立戰爭和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異同點。

3.情感目標:殖民統治遲滯了拉丁美洲社會進步,違背了拉丁美洲人民追求民族獨立的願望,殖民枷鎖被打破,新興民族國家的建立,體現著時代的進步,落後的社會制度必將被先進的制度所替代。

課時安排 1課時

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分析:拉丁美洲獨立運動過程的廣泛性、多樣性和曲折性。

2.難點分析:對拉丁美洲獨立運動性質的探討和理解是難點。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具有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的雙重特點,但它在更大的程度上只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務,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因帶有外部條件引發的明顯特徵,革命帶有早產的性質,因而獨立運動的成果打上了很大折扣。

課堂教學設計

一、獨立戰爭前的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原因和條件)

師:(投影《獨立前的拉丁美洲形勢圖》)講解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及政治概念。這一地區長期淪為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以西、葡語言為官方語言,而這兩種語言屬於拉丁語系,所以這一地區叫拉丁美洲。

生:(讀圖,明確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閱讀教材關於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殘暴殖民統治的有關內容,並作簡單歸納。

生:(閱讀並歸納)

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簡單概括)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政治上的封建專制統治,經濟上肆意掠奪財富,壓榨印第安人和黑人是獨立運動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和美國獨立戰爭相比,我們還能找到哪些相同和不同的歷史背景?

生:(閱讀、思考、回答)

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簡單概括)相同之處有:隨著拉美自身經濟的發展,廣大人民強烈要求擺脫宗主國的束縛;隨著啟蒙思想的傳播,殖民地人民民族民主意識日益增強。不同的是法國大革命的爆發和西、葡的衰落,為拉丁美洲獨立運動提供了有利條件;近在咫尺的美國的獨立大大鼓舞了拉美人民。

總之,在上述各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拉美獨立運動一觸即發。

二、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過程

1.海地獨立

師:海地原屬於西班牙的殖民地,後來被法國奪取。海地黑人曾多次發動反對法國殖民者民族壓迫和種族歧視的起義,1791年在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杜桑·盧維杜爾領導黑人奴隸再次起義。(指導學生了解海地獨立的經過和結果)

生:(閱讀)

師:1804年,也就是拿破崙在歐洲稱皇帝的那一年,海地成為拉丁美洲第一個獨立的國家。 「我們恢復了我們原有的尊嚴,維護了我們的權利;我們宣誓:永遠不把我們的權利委棄給任何強國。」海地獨立宣言代表了拉丁美洲各國人民的心聲。海地獨立掀開了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序幕。

2.西屬拉丁美洲的獨立

師:請同學們閱讀教材關於西屬拉丁美洲獨立進程的有關內容,按人物歸納總結西屬拉丁美洲獨立運動重大事件。

生:(按教師要求閱讀、歸納)

生:(列舉重要人物及事件)

師:(根據學生回答,展示並板書)

伊達爾哥____

玻利瓦爾____

聖馬丁____

師:西屬拉美獨立戰爭大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810年至1815年,除秘魯外,西屬拉美殖民地都發動起義,各地初步建立政權,中心在墨西哥。(指導學生了解墨西哥獨立運動的特點(更具群眾性)和性質)但由於沒有提出人民迫切需要的政治經濟改革綱領,也沒有動員印第安人和黑人參加;各地斗爭缺乏協作,力量分散。隨著拿破崙帝國的覆滅和西班牙王室的復辟,各地獨立政權大多被摧毀。

第二階段從1816年至1826年獨立運動的領導人吸取了經驗教訓,提出了明確的革命綱領,得到廣大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打破地區界限,相互配合支援,贏得最終勝利。中心在南美洲。(指導學生了解玻利瓦爾和聖馬丁一北一南,最後聯合的斗爭的成果)

生:(閱讀)

3.葡屬巴西獨立

師:1822年,葡屬巴西獨立。到1826年,拉丁美洲基本獨立。(投影《獨立後的拉丁美洲形勢圖》和《拉丁美洲主要國家獨立情況表》)

生:(讀圖、表)

4.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意義

師: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徹底打碎了西班牙和葡萄牙長達三個世紀的殖民統治,建立了一系列的新興國家,基本形成今天拉美的政治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獨立以後,除巴西外,各國在形式上都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制,拉丁美洲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運動還打擊了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腐朽勢力,配合了歐洲資產階級革命。

美國和拉丁美洲國家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最終贏得了獨立,但獨立後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成立了統一的美國,而西屬拉美殖民地卻建立起一系列獨立國家,發展程度很不一樣,到今天也是大相徑庭。為什麼?同學們對這個問題較感興趣。看看通過今天的學習,能不能結合美國和拉丁美洲獨立的背景、經過和結果等有關知識,想想原因。

生:(按座位分成四組,分組討論)

師:(巡迴走動,聽取意見,適時指導)

生:(小組代表發言)

師:(講評並小結)北美13個殖民地的宗主國是資本主義的英國,移民主要是英國和歐洲其他國家勞動人民;美國未經歷封建社會時期,發展資本主義雖然起步晚,但是起點卻很高;13個殖民地之間經濟往來頻繁,初步形成了統一的市場,統一的美利堅民族也開始形成;在大陸會議和大陸軍總司令華盛頓領導下,以《獨立宣言》為旗幟,革命是水到渠成,進行徹底。美國以突飛猛進的速度在發展,但國內也存在問題。獨立後的美國建立了資產階級和種植園主聯合政權,未解決黑人奴隸制問題,使美國南北兩方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為以後美國內戰埋下伏筆。

西屬拉美殖民地由封建的西班牙統治,移民主要是西班牙人;沒有統一的市場,更沒有形成統一的民族;沒有統一的領導機構和領導人,也沒有統一的革命綱領,各地是分別進行和取得勝利的;拉丁美洲資產階級革命有早產意味,獨立運動的成果打了很大折扣,封建阻力大,發展資本主義受到很大阻礙。

⑥ 美國獨立戰爭的主要經濟原因是什麼

導火線是波士頓傾茶事件,主要的經濟原因在於日益發展的美國資本主義急於打破英國殖民主義的束縛。

閱讀全文

與美國獨立戰爭的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