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幼兒園古詩敕勒歌教案

幼兒園古詩敕勒歌教案

發布時間:2021-03-02 14:54:04

❶ 敕勒歌 古詩

《敕勒歌》

南北朝:樂府詩集

原詩: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釋義:

遼闊的敕勒平原,就在陰山腳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天空如氈制的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這里的天幕像氈帳一樣籠罩著遼闊的大地。

蒼天浩渺無邊,草原啊,都翻滾著綠色的波瀾。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1)幼兒園古詩敕勒歌教案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敕勒歌》的誕生時代,正是我國歷史上南北朝時的北朝時期。由於漠南地區當時主要是敕勒人聚居的地方,他們把漠南一帶成為「敕勒川」。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齊時敕勒人的鮮卑語的牧歌,後被翻譯成漢語。

鑒賞

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開頭兩句「敕勒川,陰山下」,交代敕勒川位於高聳雲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接著兩句「天似穹廬,籠蓋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廬」作比喻,說天空如氈制的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來形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的景象。

這種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見到。最後三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是一幅壯闊無比、生機勃勃的草原全景圖。「風吹草低見牛羊」,一陣風兒吹彎了牧草,顯露出成群的牛羊,多麼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這里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景象。全詩寥寥二十餘字,就展現出我國古代牧民生活的壯麗圖景。

這首詩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風格,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宋詩人黃庭堅說這首民歌的作者「倉卒之間,語奇如此,蓋率意道事實耳」(《山谷題跋》卷七)。因為作者對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點,不必用力雕飾,藝術效果就很好。

❷ 《敕勒歌》古詩注釋

《敕勒歌》

南北朝:樂府詩集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版茫茫。風吹草低見權牛羊。

譯文:

陰山腳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與大地相連,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

藍天下的草原都翻滾著綠色的波瀾,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2)幼兒園古詩敕勒歌教案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敕勒歌》的誕生時代,正是我國歷史上南北朝時的北朝時期。由於漠南地區當時主要是敕勒人聚居的地方,他們把漠南一帶成為「敕勒川」。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齊時敕勒人的鮮卑語的牧歌,後被翻譯成漢語。

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開頭兩句「敕勒川,陰山下」,交代敕勒川位於高聳雲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

後兩句「天似穹廬,籠蓋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廬」作比喻,說天空如氈制的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來形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的景象。

❸ 古詩詞 敕勒歌

敕勒川,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①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平川。敕勒是古代一個游牧民族,活動在今甘肅、內蒙一帶。
②陰山――就是大青山,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東西走向。
③穹廬――游牧人住的圓頂氈帳,形狀像蒙古包。
④見――同「現」,呈現。
這首古代民歌,歌詠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
「敕勒川,陰山下」,說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陰山是綿亘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陰山為背景,給人以壯闊雄偉的印象。「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環顧四野,天空就像其大無比的圓頂氈帳將整個大草原籠罩起來。「天蒼蒼,野茫茫」,天空是青蒼蔚藍的顏色,草原無邊無際,一片茫茫。
詩的前六句寫平川,寫大山,寫天空,寫四野,涵蓋上下四方,意境極其闊大恢宏。但是,詩人的描寫全從宏觀著眼,作總體的靜態的勾畫,沒有什麼具體描繪,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悶的感覺。但當讀到末句――「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進修,境界便頓然改觀。草原是牧民的家鄉,牛羊的世界,但由於牧草過於豐茂,牛群羊群統統隱沒在那綠色的海洋里。只有當一陣清風吹過,草浪動盪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閃現出來。那黃的牛,白的羊,東一群,西一群,忽隱忽現,到處都是。於是,由靜態轉為動態,由表蒼一色變為多彩多姿,整個草原充滿勃勃生機,連那穹廬似的天空也為之生色。因此,人們把這最後一句稱為點晴之筆,對於「吹」、「低」、「見」三個動詞的主動者――「風」字,備加欣賞

❹ 幼兒園中班古詩題臨安邸教案

1 《江南》 樂府民歌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2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3 《詠鵝》 駱賓王(唐)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4 《風》 李嶠(唐)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5 《詠柳》 賀知章(唐)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6 《涼州詞》 王之渙(唐)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7 《登鸛雀樓》 王之渙(唐)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8 《春曉》 孟浩然(唐)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9 《涼州詞》 王翰(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10 《出塞》 王昌齡(唐)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11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唐)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2 《鹿柴》 王維(唐)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yǐng)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13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唐)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14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唐)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❺ 幼兒園中班語言課可以教哪些古詩

1.江南(江南可采蓮)漢樂府 2.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 3.詠鵝(鵝鵝鵝)駱賓王 4.風(解落三秋葉)李嶠 5.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賀知章 6.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王之渙 7.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王之渙 8.春曉(春眠不覺曉)孟浩然 9.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 10.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王昌齡 11.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王昌齡 12.鹿柴(空山不見人)王維 13.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王維 1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王維 15.靜夜思(床前明月光)李白 16.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李白 17.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李白 18.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李白 19.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李白 20.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李白 21.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李白 22.別董大(千里黃雲白日曛)高適 23.絕句(兩個黃鵬鳴翠柳)杜甫 24.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杜甫 25.絕句(遲日江山麗)杜甫 26.江畔獨步尋花(黃師塔前江水東)杜甫 27.遊子吟(慈母手中線)孟郊 28.江雪(千山鳥飛絕)柳宗元 29.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賈島 30.楓橋夜泊(月落鳥啼霜滿天)張繼 31.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張志和 32.塞下曲(月黑雁飛高)盧綸 33.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劉禹錫 34.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劉禹錫 35.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白居易 36.池上(小娃撐小艇)白居易 37.憶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38.憫農(鋤禾日當午)李紳 39.憫農(春種一粒粟)李紳 40.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杜牧 41.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杜牧 42.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杜牧 43.樂游原(向晚意不適)李商隱 44.蜂(不論平地與山尖)羅隱 45.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胡令能 46.江上漁者(江上往來人)范仲淹 47.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王安石 48.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王安石 49.書湖陰先生壁(茅檐長掃凈無苔)王安石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雲翻墨未遮山)蘇軾 51.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灧晴方好)蘇軾 52.惠崇春江曉景(竹外桃花三兩枝)蘇軾 53.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蘇軾 54.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李清照 55.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陸游 56.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里河東入海)陸游 57.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范成大 58.四時田園雜興(梅子金黃杏子肥)范成大 59.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楊萬里 60.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楊萬里 61.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朱熹 62.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林升 63.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葉紹翁 64.鄉村四月(綠遍山原白滿川)翁卷 65.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高鼎 66.墨梅(我家洗硯池頭樹)王冕 67.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於謙 68、竹石(咬定青山不放鬆)鄭燮 69.所見(牧童騎黃牛)袁枚 70.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龔自珍

❻ 《敕勒歌》古詩作者

《敕勒歌》古詩作者已無從可考。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譯文:
陰山腳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
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
藍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滾著綠色的波瀾,
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創作背景:
公元四到六世紀,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處在鮮卑、匈奴等少數民族的統治之下,先後建立了北魏、北齊、北周等五個政權,歷史上稱為「北朝」。 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後用漢語記錄的作品,這些歌謠風格豪放剛健,抒情爽直坦率,語言質朴無華,表現了北方民族英勇豪邁的氣概。這首民歌《敕勒歌》最早見錄於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中的第八十六卷《雜歌謠辭》。一般認為是敕勒人創作的民歌。它產生的時期為5世紀中後期。
在史書中,最先提到《敕勒歌》的是唐朝初年李延壽撰的《北史》卷六《齊本紀》:公元546年,北齊開國皇帝高歡率兵十萬從晉陽南向進攻西魏的軍事重鎮玉壁(今山西南部稷山縣西南),折兵七萬,返回晉陽途中,軍中謠傳其中箭將亡,高歡帶病強自設宴面會大臣。為振軍心,他命部將斛律金唱《敕勒歌》,遂使將士懷舊,軍心大振。
《敕勒歌》作者到底是誰,各界一直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斛律金是作者之一,甚至有人認為作者就是斛律金。而有人認為斛律金只是已知最早的演唱者,而非作者。
《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流傳的一首民歌,一般認為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民歌歌詠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開頭兩句交代敕勒川位於高聳雲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接著兩句用「穹廬」作比喻,說天空如蒙古包,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來形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的景象。最後三句描繪了一幅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草原全景圖。有靜有動,有形象,有色彩。
全詩風格明朗豪爽,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一直受到歷代文論家和文學史論著的一致好評。對它的學術研究,時至今日也經久不衰。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古詩敕勒歌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