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白鷺》教案 急!急!急!
教學目標:
1、仔細品讀全文,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展開聯想和想像,感受白鷺的美,了解作者獨特的感受和獨到的認識。
2、理解本文描寫白鷺所運用的獨到方法並指出其作用。
教學重點:作者從常見的動物白鷺身上發現其獨特的美,運用多種方法對其美進行描寫。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在這平凡的形象中寄託的思想情感。(於平凡的事物中發現不平凡的美並謳歌這種美)。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上單元我們學習了培根的《論美》這是從人的美談的,而美還包括自然美、藝術美等,自然中的山水風光、花鳥蟲魚、草木林石無不蘊藏著各自獨特的美,也都可以用藝術來表現他們的美。於是有了許多詠物和描寫山水田園的詩和散文。
投影杜牧的《白鷺》詩,讓學生說出寫的是什麼鳥,(除了這首詩請學生再舉一些描寫白鷺的詩句),引入對白鷺認識的話題,並由學生展示收集到的白鷺圖片,(視時間而定)在學生展示的基礎上教師再展示白鷺的有關圖片,讓學生觀察後談對白鷺的印象。
師:白鷺其實是一種很普通的鳥,過去的人們能常常在水塘和田間看到它,因為環境原因現在我們很少看到,同學們能說說對白鷺的了解嗎。(學生介紹收集的有關介紹,後教師投影知識介紹)師說:白鷺因常見而使人忽略了它的美,下面我們來看看大作家郭沫若發現了白鷺身上怎樣的美呢。
二、整體感知 :
師:現在請同學們設想自己在田間水塘邊,專注地朗讀散文《白鷺》,要求邊讀邊找出文中作者對白鷺獨到的感受和評價的幾個關鍵句子,用浪線勾畫出來,並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寫作內容和抒發的感情。(要求學生概括在書上)
師點撥:為什麼首尾都說白鷺是一首詩呢?詩給人的感覺是什麼?(美,「如詩如畫」)為什麼結尾處又說白鷺是一首韻在骨子裡的散文詩呢?(散文詩說明白鷺美的內涵豐富,其美反而容易被人忘卻,相對而言,散文詩不如詩那麼容易被人發現,韻在骨子裡就說明白鷺的美自然而成,平凡而不易被人發現,文中「然而白鷺卻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就說明了這一點。「實在是一首詩」,「實在」一詞,突出了作者對白鷺的認識和感覺,表現了對白鷺的喜愛和贊嘆。)(注意概括的方法介紹)
描寫了白鷺因為常見而被人忘卻的美,抒發對白鷺蘊涵的美的贊美之情。
(老師要注意的是:讀文章要3-4分鍾,問題1要讓學生寫出來,全班交流。老師板書在黑板上。常見——忘卻的美——贊美)
三、精讀理解:
師:作者在開頭和結尾都贊美常見的白鷺是一首詩,表現白鷺具有詩一般的美處,那麼白鷺那韻在骨子裡的美到底表現在哪裡呢?
請同學們找出了文中描寫白鷺美的句子或段落,加以交流。(教師點撥補充)
師:根據我們找出的句段,請同學們來概括作者在這些句段中表現了白鷺哪幾個方面的美?
投影展示,請學生根據畫面和文字一起來讀一讀感受文字中所表現的美。(生讀感受)
老師示範:和諧美(三個字 抓住關鍵詞: 嵌、鏡匣)
①外形美(2、5節)--------能看出的美
②和諧美(6)------------------作者感受到的,被人忽略的美
③神態美(7 安穩、悠然)-------作者感受到的,被人忽略的美
④動感美(8活力美 黃昏 鄉居)----------作者感受到的,被人忽略的美
(答案靈活不求全一致。老師板書)
師總:白鷺是一種平凡的動物,作者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感受抒寫了它因為常見而被人忽略的這么多的美。可見生活中並不是缺少美,而只是缺少發現的眼睛。所以我們要善於用心去感受、發現蘊含在平凡事物中的美。
師生共讀:羅丹語
老師總結:大家通過仔細品讀全文,感受到了白鷺的美,了解作者獨特的感受和獨到的認識。完成了我們今天的兩個任務中的一個。(可以安排學生質疑,主要是第9節的理解)
出示目標回顧第一個目標的達成情況,再讓學生明確第二個目標。
四、探討寫法
師:美的事物還要作者採用高妙的藝術手法加以描繪展示。我們在上學期已學習了《海燕》、《白楊禮贊》《石榴》《馬說》等詠物課文,回憶一下作者在描寫海燕、白楊、石榴、馬等事物時運用了哪些手法突出這些事物的形象和美的。(對比、烘托、象徵、細膩的描繪等)
本文也是一篇優美的詠物散文,在狀物抒情方面用了哪些值得我們借鑒的手法:
學生可以找出對比、誇張的手法,師:同學們有沒有注意本文在描寫白鷺上與眾不同的地方。
老師引領:出示工筆與寫意畫各一,指出二者的區別。出示《石榴》描寫片段,與之比較,讓學生發現本文狀物抒情的特點:抓住事物的神韻作粗線條的勾勒。(師生朗讀全文感受)
回顧目標,學生談本堂課的收獲。教師小結。
五、布置作業:
(一)語文活動 :
觀察日記:
要求:
1、描寫自然界常見的一草一木一物,表現其獨特的美。
2、恰當運用作者狀物抒情的方法。
(二)讀課本上《散文家談散文》。了解作者的觀點。
板書
常見————被人忘卻的美——————贊美。
外形美 寫法:
和諧美 (散文詩) 抓住神韻大寫意
白鷺——詩(精巧)美 神態美 韻在骨子裡 對比烘托
動感美
平凡的事物———— 獨特的感受————獨特的認識
❷ 急求,,人教版高一美術鑒賞第14課的教案!求熱心人幫助,謝謝!
第14課百花齊放推陳出新——中國現代美術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近代美術概況。
2.知道中國近代繪畫、雕塑的代表性的美術家及其代表作品好在哪裡。
(二)內容結構
本課開篇對中國現代美術予以界定,指1919年「五四運動」起始至今的美術,主要指20世紀的中國美術。其後,課文分別介紹中國現代繪畫和中國現代雕塑兩大美術門類的概況、代表美術家及其代表作品。
1.兼容並蓄的中國現代繪畫
第1自然段:介紹中國現代繪畫概況。
第2-4自然段,介紹中國畫在20世紀形成兩種類型,分別介紹傳統型中國畫和融合型中國畫及其代表畫家與代表作品。
第5-6自然段,介紹油畫的概況、代表畫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7自然段,介紹「創作版畫」的概況、代表畫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8自然段,介紹「中西結合」的新品種新樣式的繪畫及其代表畫家、作品。
第9自然段,簡略介紹近年來繪畫的新探索。
2.再塑民族精神的中國現代雕塑
第1自然段:指出中國現代雕塑成就主要是在新中國成立後取得的,介紹20世紀50年代雕塑成就及代表作品。
第2-3自然段,介紹20世紀80年代至今雕塑快速發展,並列舉一些有影響的作品。
(三)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
(1)中國現代繪畫呈兼容並蓄、百花齊放的局面,中國畫、油畫、版畫概況,代表畫家及其代表作品。
(2)中國現代雕塑迅猛發展,介紹、分析有影響的作品。
2.教學難點
(1)傳統型與融合型的中國畫,創作版畫,架上雕塑,紀念雕塑等名詞。
(2)分析、理解作品。
二、教學內容資料
(一)作品分析
蛙聲十里出山泉(中國畫)齊白石
齊白石(1863—1957)原名純芝,小名阿芝,後名璜,號瀕生,別號白石山人、杏子塢老民、星塘老屋後人、三百石印富翁等。1863年11月22日生於湖南湘潭縣杏子塢星斗塘一貧苦農民家庭。8歲時曾隨外祖父讀村學,1年後因家貧而輟學,在家放牛砍柴。15歲拜師學木匠,始為粗木工,後為細木工,以擅雕花名聞鄉里。21歲時得《芥子園畫譜》,有空時便臨摹。27時才拜師學畫,繼而學詩、學篆刻。他曾在70歲時寫過一首《往事示兒輩》詩:「村書無角宿緣遲,廿七年華始有師。燈盞無油何害事,自燒松火讀唐詩。」他又在《記羅山往事》詩中敘述學篆刻時的情景:「石潭舊事等心孩,磨石書堂水亦災。」對此自註:「余學刻印,刻後復磨,磨後又刻。客室成泥,欲就干,移於東復移於西,移於四方,通室必成泥底。」由此可見齊白石苦學鑽研的精神。40歲以後5次雲游祖國南北各地,積累了不少創作素材和畫稿。50多歲後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並銳意進取,立志創新。1922年陳師曾首次將齊白石的畫介紹到日本,1927年北平藝術專科學術校長聘請齊白石任中國畫教授。1937年「七•七」事變,齊白石辭去一切教職,閉門居家。1939年,為了拒絕大小敵偽頭目糾纏索畫,在大門上貼一紙條:「白石老人心病復作,停止見客」,「畫不賣與官家,竊恐不祥」。1944年,停止賣畫,並以「壽高不死羞為賊,不醜長安作餓饕」的詩句,表示寧可挨餓,也不取媚惡人丑類。這一年他寫了不少抒寫亡國之憤的詩,如《題胡冷庵(胡佩衡)山水卷》:「對君斯冊感當年,撞破金甌國可憐,燈下再三揮淚看,中華無此整山川。」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畫家欣喜作畫頗多。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義賣畫展,畫和平鴿,並題「願世界人都如此鳥」。1952年,被聘為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他「人民藝術家」榮譽獎狀。同年,被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1956年榮獲世界和平理事會頒發的1955年國際和平獎金。1957年9月16日逝世於北京。
齊白石的繪畫,以畫花鳥草蟲為多,且兼工、寫兩種畫風,皆造詣高深。而他的寫意人物畫與山水畫,在藝術上的成就也毫不遜色甚至更為突出。簡括、傳神、充滿人情味和幽默感是他寫意人物畫的特色;他的山水畫匠心獨運,境界新奇而充滿詩意,自成一家。他對繪畫藝術的突出貢獻,是將質朴天真的勞動人民的思想情感和傳統的文人畫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他的繪畫具有雅俗共賞的特點。此外,他在詩、書、印等方面也造詣高深。(參照《中國大網路全書•美術卷》編寫)
《蛙聲十里出山泉》這件作品,是1953年文學家老舍請白石老人以詩句「蛙聲十里出山泉」為題作畫。如何將很遠處的蛙聲表現出來,一時也難住了年逾90高齡的老畫家。老人經過兩天兩夜的冥思苦想,突然從「出山泉」三字中獲得靈感,決定在「泉」字上做文章,據此,成就了這一名畫。
他在豎幅的畫面上沒有畫蛙,而是畫高山峽谷間由泉水匯成的一股溪流,由遠而近流淌下來,溪水中幾只活潑的小蝌蚪,離開源頭,順著湍急的水流歡快地游來。觀者見到蝌蚪自然聯想到源頭的青蛙,彷彿蛙聲也在順著峽谷、隨著溪流,由遠處隱隱傳來,真乃沒有蛙聲勝過蛙聲。
這富有想像力的構思,巧妙而貼切地表達了詩意,顯示了畫家對農村生活的熟悉和繼承中國自古強調表達詩意的繪畫傳統。據記載,宋代畫院錄用畫家的考試,多以詩句為題,如「竹鎖橋邊賣酒家」,眾考生多在酒家上下功夫,一個叫李唐的考生則畫橋頭外掛一酒簾,將「鎖」意表達了出來,深得皇上賞識;又如「踏花歸去馬蹄香」,眾試者多畫馬、畫花,有一人畫數只蝴蝶飛逐馬後,也深得皇上滿意;再如考「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第二名以下者多畫空舟系於岸邊,或鷺鷥縮於舷間,或烏鴉立於篷背,意在舟中無人,然考第一名者則畫一孤舟,船夫卧於船尾,身旁橫一孤笛,以示終日無遊客,船夫曾吹笛解悶,後吹笛也膩煩了,而卧於船尾睡起覺來,這樣便將「無人渡」和「盡日橫」雙層意思都表現出來。雖然這些詩意畫我們見不到了,但齊白石的《蛙聲十里出山泉》卻讓我們領略了詩意畫的妙趣。
畫家在技法處理上,採用狹長的豎幅構圖,以大筆濃墨在紙卷兩邊畫出峽谷山石,中間留出曲折的空白為小溪,其間以流暢的曲線畫出溪水急湍的流動感,僅用一兩筆重墨便畫出溪流中蝌蚪的活潑可愛的游姿。這些都顯示了大師的不凡的藝術功力與技巧。
山水冊頁(中國畫)黃賓虹
黃賓虹(1865—1955)原藉安徽歙縣,生於浙江金華。自幼攻詩、經、書、畫及篆刻,青少年輾轉求師,奠定濃厚的文化修養和藝術功力。中年「激於時事,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皆有參與」。後長期定居上海也曾在北京和杭州,從事文化出版、書畫鑒定和美術教育工作。他在古文字學、畫史畫論等方面造詣頗深,著述甚豐。在繪畫方面,50歲之前,廣學古人,努力繼承藝術傳統。50歲—70歲左右,游歷祖國名山大川,如他曾八上黃山。其一生旅行游記畫稿在萬件以上。70歲後在深刻理解傳統基礎上大變畫法,技法上以用墨見長,筆墨層層積累,具有「黑、密、厚、重」的特點。其獨特的「深厚華滋」的藝術風格,不僅豐富了中國山水畫的表現力,而且在中國畫的發展中起著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作用。90歲時,文化部給他頒發了獎狀,稱他是「中國人民優秀的畫家」。
黃賓虹一生畫過很多山水冊頁。這件《山水冊頁》是他晚年時期的作品,具有「深厚華滋」的典型面貌。構圖上,山偏左側,占據全畫大部面積。畫家用似不經意、隨意揮毫的筆法勾勒輪廓,線條卻蒼勁流暢,再用濃淡墨色點染相積,給人以山上雜樹參差叢生、植被豐厚鬱郁蔥蔥之感。局部裸露山石和山間房舍留為空白,成為畫中「氣眼」,使墨密黑沉的畫面有了活氣。畫家利用虛實相生的效果使下部與右側大片空白為水,遠山及前景小船用筆極淡,與畫面主體之山形成鮮明對比。
畫家的這幅冊頁山水,既不是描繪哪處具體的自然山水,也不是毫無根據地主觀臆造,而是對自然山川瞭然於胸之後,離象取神,表達心象之山水的神來之筆,是不求貌肖的神似之作。他用積墨,意在墨中求層次,以表現山川之渾然元氣。畫的色調濃重卻能給人以亮的感覺,這是因為畫家巧妙地運用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和黑中留白之技巧。在層層積墨加深之後,形成墨中有墨、色中有色、色墨交融,使深沉中蘊藏著墨色的神奇變幻,把積墨的應用和表現發揮到極致。
記寫雁盪山花(中國畫)潘天壽
潘天壽(1897—1971),原名天授,字大頤,號壽者,晚年常署頤者、雷婆頭峰壽者,浙江寧海縣冠庄人,是中國現代最傑出的中國畫家和美術教育家之一。他精於寫意花鳥,兼作山水畫、人物畫,又擅長書法、篆刻,特別是「指畫」。他對中國繪畫史和繪畫理論也有很深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他的花鳥畫別開生面,獨樹一幟,具有渾雄奇崛、蒼古高華的藝術風格。他常用的閑章「強其骨」,概括了他的審美追求——以骨氣、骨力取勝。他的畫不論構圖、用筆,都追求雄強、豪壯、氣勢之美。強其骨即講求力之美。我國清末以來的文人畫多巧而秀媚,缺乏骨力與氣魄,而潘天壽的中國畫,不論是畫勁松修竹、山花野草,還是畫翠鳥鷹鷲、崇嶺巨石,無不具有豪放的氣勢。這不僅是他正直倔強的個性的表現,也是近代中國仁人志士欲以雄力改造世界的崇高理想的曲折反映。
在潘天壽的作品中,所畫的都是常見的題材,但這些最平凡的東西,經他的點化,便具有了特殊的藝術魅力。尤其是那些不為人們注意的山花野草,他都寄予無限的熱情,信手畫來,總是表現得那麼新穎別致、優美動人,真有一種化平凡為神奇的傑出才能。這幅《記寫雁盪山花》便是一個突出的例證。他從深入雁盪山寫生得來的這些山花幽草的細微題材,居然被他化為氣勢磅礴的巨制。為了使這些山花幽草表現得更鮮明突出,他採用雙勾重彩畫法,與大筆濃墨的寫意岩石,取得粗細、剛柔、黑白、青紅的強烈對比,並巧妙地使之達到對立統一,產生豐富的變化和動人的藝術效果,同時創造了花卉與山水結合的獨特形式,以小見大,以平見奇。
群馬圖(中國畫)徐悲鴻
徐悲鴻(1895—1953),江蘇宜興人。父親是個窮畫家,幼年隨父親學畫。17歲時在宜興女子師范學校任圖畫教師。1914年5月曾去日本學習美術,年底回國應聘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受新文化運動影響,接受民主與科學思想,曾寫《中國畫改良論》一文,提出「西方繪畫之可采入者融之」,並奠定了以寫實繪畫改良中國畫的宏志。1919年赴法留學,選學寫實藝術,拒絕「現代主義」藝術,並認准只有寫實繪畫才能扭轉中國畫的關在家中的模仿之風,使他在「為人生而藝術」的實寫的道路上堅持走下去。1927年回國,任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1929年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1933—1934年受歐洲諸國之邀,在多國舉辦中國畫展和個人畫展。以後又在國內外多次舉辦個人畫展。徐悲鴻自從留學歸國後,堅持倡導寫實主義,抨擊形式主義,他的作品是他藝術主張的最好見證。此間創作的油畫《田橫五百士》、《我後》,尤其中國畫《九方皋》、《晨曲》、《逆風》、《風雨雞鳴》、《灕江春雨》、《巴人汲水》、《群馬》、《群獅》、《愚公移山》等開創了寫實繪畫新風。抗戰期間,他搞義賣畫展,將全部收入慰勞前方抗日將士。1946年,出任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1949年當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出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徐悲鴻堅持中國畫師法造化的傳統,反對因襲模仿,對傳統中國畫樣式、技巧和造型,用科學的比例、解剖和透視等法則加以改造,以寫實的「惟妙惟肖」替代文人畫的「不求形似」的「不似之似」。由於徐悲鴻的素描及油畫功底深厚,能在中國畫創作中融進西法,顯示寫實藝術之美,而深受人們的歡迎。所以他倡導和推動的寫實主義運動能影響一代人和中國美術界。
《群馬圖》是1940年徐悲鴻應印度大詩人泰戈爾之邀赴印度國際大學講學時,聞及國內鄂北大捷時欣然命筆創作的,他在畫面左上角題寫「鄂北大捷豪興勃發」,反映了畫家對當時的抗日戰爭所取得的勝利無比歡欣的心情。畫中四匹駿馬,姿態各異,靜中有動,透出一股內在的力量,使人感到有一種不可阻擋的氣勢。徐悲鴻曾說過,「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畫家將這種「傲骨」注入馬的形象,使馬的駿氣中勃發著生命之美,藝術形象中孕含的精神力量感染了觀眾。
該畫的構圖取方形,四駿有聚有散地佔據畫面的主要空間,下部用淡綠輕掃數筆為近處青草,其餘處空白便令人產生草原遼闊之感。四匹駿馬前三匹昂首豎耳,似有警覺,後一匹低頭吃草,使之動態有對比。由於畫家熟悉馬的解剖,在畫馬技法上,用粗細有別的濃墨線條,精練准確地畫出馬的形體結構,又用濃淡不同的墨色大筆寥寥渲染出軀體的明暗起伏,這種融入西法的表現,加強了馬的體積感。畫馬鬃及馬尾的豪放用筆,增強動感和表現力度。這種新面貌的中國畫成功地刻畫了形象,傳達出作者的強烈情感,在當時給人以耳目一新、令人振奮的感覺。
徐悲鴻之所以能將馬畫得如此生動,且以畫馬聞名中外,可從他給一位愛畫馬的少年的信中找到答案。信中說:「我愛畫動物,皆對實物用過極長時間的功。即以馬論,速寫不下千幅,並學過馬的解剖,熟悉馬之骨架肌肉組織,夫然後詳審其動態及神情,方能有得。」
春雨江南(中國畫,46厘米×68厘米,1984年作,畫家自藏)李可染
李可染(1907—1989),江蘇徐州人。出生於一個漁民家庭。早年曾就讀於上海美專、西湖藝專,先後學中國畫、油畫,後專攻中國畫。上世紀20年代末參加青年美術組織「一八藝社」,30年代投身愛國救亡運動,40年代執教於重慶國立藝專,將一腔愛國熱忱付諸丹青。1946年先後拜齊白石為師,隨黃賓虹學山水畫,奠定了傳統中國畫的深厚基礎。新中國成立後,以革新中國山水畫為己任,立志為祖國山河立傳。50年代至60年初,他走遍江南、四川和兩廣等地區的名山,行程十幾萬里,風餐露宿,不畏艱辛地畫了大量寫生,從中探索山水畫的創作新路。他在寫生過程中融進西方透視與明暗等法,逐漸形成自己的表現風格,至他最後10年才確立了他在中國山水畫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山水畫的特色是博大、雄渾,充滿活力,重視山水畫意境的創造,進一步解決了山水畫的層次表現,創立了一種新的藝術樣式。這種樣式,從中期的以「積墨法」為主,發展到後期的「積墨」、「潑墨」兼用,畫面墨色豐富、濃黑深重,並且很好地吸收了西方繪畫善於用光的經驗,將光引入畫面,尤其善於表現逆光山水,使中國山水畫變得更富有藝術魅力。
《春雨江南》一畫是李可染山水畫創作高峰時期,即上世紀80年代的重要代表作。近景山腳下是典型的黑瓦白牆的江南民居,紅艷的春花點綴其間,其後是突起的重重山巒。畫的左側,一條江水蜿蜒遠去,整個畫面被大水濃墨潑灑得濕漉漉的,表現出一種嶄新的動人意境。其春雨江南的意境就在「濕」,在雨中。畫中所有的物象,都表現為被春雨淋得濕透的感覺,淋得山石泛著水光的閃亮,春花也如浸在雨中而水淋淋。這種意境被畫家高超的筆墨技巧表現得生動至極。此畫是先用濃墨勾勒輪廓,再以皺擦積墨與潑墨兼用,達到「墨韻」與「神韻」交融。再加上他將西洋繪畫中的用光,巧妙地引入畫中,使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顯示出一種博大、深沉、渾厚、開放,充滿活力的時代精神。
油燈花果(繪畫)林風眠
林風眠(1900—1991),廣東梅縣人。從小隨父學畫,並為做石匠的祖父當助手,奠定他樸素和勤勞的品質。1918年留學法國學油畫,1925年歸國任北京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校長,後轉任杭州藝專校長至1938年。此間,他熱衷於美術教育和美術活動,力主改革中國傳統繪畫。自抗戰初期,他辭去藝專校長職務後,不再熱心活動,而是埋頭於繪畫創作的探索。1952—1977年間,以退休教授身份棲居上海,任上海畫院畫師,在倍受美術界冷落的情況下,全身心地從事於新形式繪畫的創作。
林風眠使用毛筆和宣紙,顏料有時增加水粉,在保持中國傳統重抒情、重韻律感和意境的基礎上,融入西方19世紀以來的創作理念之新傳統,強調色彩和造型的表現性,採用方形畫幅,充分利用墨與色的變化,勾線但不追求傳統書法入畫的線條,追求一種既不像西畫,也不像傳統中國畫的繪畫樣式,開拓出一條通向繪畫現代化之路。
《油燈花果》從構圖形式上看,以直線將方形畫面分割為幾個不等的矩形,其間安排一盆豎長的開著白花的仙人掌和圓形的盛著淡黃色水果的瓷盤,右邊窗檯上放著不甚顯眼的油燈,白花與果盤的亮色使畫面活躍起來,且打破了橫豎線分割畫面的機械感,其結構緊湊、嚴密,給人以均衡和富有變化的形式美感。畫家在汲水的宣紙上,以透明色和墨調合的顏色,用板刷熟練地畫出背景,前景主體的花果則以不透明的水粉顏料和豐富的筆法,使之鮮亮、富有厚度和凝重感。主體與背景形成鮮明的對比,整體構成令人賞心悅目。
齊白石像(油畫,116厘米×89厘米,1954年作,中國美術館藏)吳作人
吳作人(1908—1997)生於江蘇蘇州。1927年考入上海藝術大學,1930年赴歐留學,先入巴黎高等美術學校,後轉到比利時皇家美術學院,在比利時獲會考第一的金質獎章和「桂冠學生」榮譽。1935年歸國,先後在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和北平國立藝專任教,建國後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教務長、院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1985年法國政府和文化部授予藝術文學最高勛章。1988年比利時國王授予王冠級勛章。
20世紀50年代是吳作人油畫創作的高峰期,該時期創作的《齊白石》、《三門峽》、《鏡泊湖飛瀑》等作品,其畫色調醇厚清新、明快和諧,洋溢著中國心魂。他從40年代也開始水墨畫的探索,60年代後漸入成熟境地。作品風格洗練,具有典雅的詩境與墨韻,代表作品有《牧駝圖》等。
《齊白石像》是吳作人創作的油畫肖像的代表作。當時白石老人已是91歲高齡。吳作人與白石老人有著長期密切的交往,對齊白石的形象、性格、氣質有著深入的了解。這是他創作這一肖像畫最有利的條件。但是,畫家並不滿足於這一點,正式作畫時,他還曾對齊白石的面部和雙手進行了一次直接寫生。在這一作品中,畫家舍棄了一切背景描繪,著重表現白石老人的精神世界。那安詳端莊、銀髯鶴發的形象,慈祥深邃的眼神,體現出畫家深廣的生活閱歷和藝術修養,嘴唇的動作和右手的姿勢,使人聯想起老畫家習慣於吮筆、握筆的職業特徵。整個作品的用色沉著明凈,衣服、帽子大塊的青黑色和背景的暖灰,決定了作品的基本情調,與人物的身份和氣質是完全符合的。在這沉著色調的襯托下,手和臉部明朗溫暖的色彩就顯得突出。
狼牙山五壯士(油畫,1959年,中國國家博物館藏)詹建俊
詹建俊,當代著名油畫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1959年畫家應中國國家博物館之邀,創作了《狼牙山五壯士》。
1941年9月25日,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1分區第1團7連6班班長馮寶玉,副班長葛振林,戰士胡德林、宋學義、胡福才5人,為掩護主力部隊和人民群眾轉移,在易縣地區的狼牙山英勇阻擊日軍3500餘人發起的數次進攻,苦戰一天,斃傷敵90餘人,後又主動把敵人引至懸崖絕路,彈葯用光後仍頑強戰斗、誓死不屈,用石頭打擊敵人,最後,砸壞槍支,跳下懸崖。除葛振林、宋學義遇救外,其餘3人英勇犧牲。這一壯舉,表現了革命戰士崇高的氣節和英雄氣概,後被譽為「狼牙山五壯士」。人民政府在狼牙山為他們建立了紀念碑。
由油畫家詹建俊創作的這幅著名革命歷史畫,選擇了五壯士即將跳崖前怒視侵略者的瞬間情節,既鮮明地刻畫出他們對侵華日軍的強烈義憤,又表現出他們寧死不屈的崇高氣節和英勇氣概。作品在構圖上也獨具匠心,將五位英雄的形象組織成一個莊重的三角形,宛如一座巍峨的高峰矗立在群峰聳立的狼牙山之巔,從而象徵並且突出了抗日英雄永遠屹立於神聖不可侵犯的中華領土,也永遠屹立於中國人民心間這一英雄史詩的主題。
進城——西藏組畫之一(油畫,1980年)陳丹青
陳丹青,當代油畫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進城》是畫家在中央美術學院就讀研究生時的畢業創作《西藏組畫》之一。陳丹青曾在西藏生活過一段時間,對西藏和藏族兄弟懷有深厚的情感。西藏組畫以寫實的手法,刻畫了男女藏民的強悍、俊美和對宗教的虔誠。畫的色調濃重,色彩豐富,深重與響亮對比鮮明,精細刻畫與粗放概括運用巧妙,充分展示了油畫的表現力。作品展出時受到極大歡迎,美術界給予很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