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情境教學論文

情境教學論文

發布時間:2020-12-15 13:33:39

㈠ 求英語碩士論文創設情境 陶冶情操_英語教學論文

不只要傳授語言知識、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全日制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教學目的中要求: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思想品德、維護國家利益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等方面的教育。這就明確指出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而且還要著重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因素,以語言為載體,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和愛國主義等方面的教育,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修養和高尚的情操。高中教材編寫中收集大量的關於自然科學、環境、能源計算機知識、名人軼事等方面的內容,給我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教師可充分利用這些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教育,協助他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他自覺遵守社會道德規范和准則。要讓學生清楚做新世紀的人須參與社會生活,要認識自己的社會角色和義務,培養他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使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體會教材中的深層含義,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精心創設語言情境是實現這一教學目的的有效途徑。語言是交際的工具,是客觀情境的反映,沒有情境就沒有語言的意義,語言的交流活動離不開語言情境。所謂語言情境即情景和語境。是指用語言進行聽、說、讀、寫時相互交流信息的社會環境。任何有意義的,任何形式的語言交流,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進行的。情境作用於人的感官、影響人的大腦和心理活動,使人產生交際的動機和慾望。語言只有通過交際活動才能真正掌握,交際是學習語言的目的,而情境是交際活動的基礎。由於情境還決定語言表述的內容和意義,所以說創造良好的語言情境即是語言學習的基礎,又是語言學習的途徑。 基於以上兩點原因,我認為使用情境陶冶教學方法可以符合這一教學要求。情境陶冶教學方法即教師創設情境----學生參與----教師啟發思路 ----學生領悟,從而得到陶冶提高。經過多年在教學實際中摸索,總結歸納出了一些有關這一教學方法的一些具體的體會和做法,供大家參考。 一、創設情境 一般說來語言的學習方式有兩種,即自然語言習得和正規課堂語言學習。在自然環境中習得的知識蘊藏於學習者的潛意識中,可以被學習者自然而然地運用於交際中;在課堂語言學習中要使用教學大綱編寫的教材,運用相應的教學方法,有步驟,有系統地傳授所學語言知識,並組織學生完成設計好的練習,對於大多數外語學習者來說,語言學習主要是在課堂中進行的,難免使學習者帶著完成任務的態度去學習外語,有時效果不理想。兩種學習方式在學習環境,學習動機、交際機會、交際對象等方面都存在著差異,各有利弊,如果能有機地把各自的優勢結合起來,揚長避短,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精心創設自然習得的環境,即情境,有目的、有系統把知識逐步地傳授給學習者,使他們能夠在非常自然的環境中接觸語言知識,他們便會自然而然地、不由自主地溶入到課堂學習中去,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在課堂中創設自然習得的情境要從兩方面進行。 1.發揮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生動形象的視聽情境。 在現實生活中,正常人的聽覺與視覺是相互依附的。據研究表明,與其他任何形式的信息相比較,聽覺信息和視覺信息相結合能更夠牢固持久地把信息保留在記憶中。所以把真實生活帶進課堂,使語言自然的融入視聽背景之中,為學生更直觀地接觸英語,了解講英語國家的人的表達方式和舉止行為,創造條件,使學生置身於英語的環境中,這是一種真實、自然地感知語言的手段。那麼在課堂教學中就要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教學輔助設備,利用與教材相配套的錄音磁帶,錄像磁帶,以及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音像資料,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系統,使其多聽、多看。通過聲情並茂的錄音、錄像,使其如臨其境,豐富視、聽內容和強化視、聽訓練。可視的語境不僅有助於口頭信息的採集、理解和記憶,還有助於激發學生開口講話的慾望,幫助學生進行表達,為語言交流創造良好的條件。 2.發揮教師的示範作用,創設語言真實親切的情境。 教師要善於創設語境使學生在良好的英語氣氛中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具備良好的素質,因為榜樣的作用是無限的。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教師的言行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教師的專業知識扎實,語音語調標准,詞彙豐富,語言流暢,課堂用語言簡意賅;有良好的禮儀、修養教態自然、和藹可親;思路敏捷,有靈活駕駛課堂的能力和較強的應變能力,善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知識廣博,在學生中有較高的威信,這些都會使學生因為對教師有好感進而對英語有好感、親切感,對教師的言行去積極模仿,主動接近英語,這樣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舉手、一投足、一個微笑、一個眼神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會激發學生熱情,引起學生的共鳴,會將學生帶入自覺忘我的學習境地。 二、學生參與 通過教材中介紹的英語國家人民的文化、風俗習慣和思維方式的真實材料,加強對說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吸引學生的興趣,了解英語與母語的不同點,從而培養學生能運用英語進行邏輯思維的能力。這種能力只有在使用英語時才能掌握。就有如要在水中學習游泳的道理一樣,只在岸上學習游泳的理論、要領,不下水實踐,就不可能了解水性,所以想學游泳,就要下水,去自己逐漸體驗游泳的奧秘,找到感覺。學語言也要積極地參與語言實踐活動,在用中學,在學中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不同的課文內容,精心備課,找好切入點,使學生饒有興趣的不知不覺隨教師進入文章所設計到的話題。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語言能力,積極參與自由發揮,開闊學生的思路使之暢所欲言,就某一話題各抒己見,這樣可以提高語言的運用和表達能力。 在學生參與教學的過程中,師生雙向和學生之間的交互性活動也有助於培養學生尊重他人的意識,有助於在共同學習和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而且在語言的學習中遺忘是客觀存在的,學生克服遺忘的過程,也是培養克服困難的精神和毅力,從而形成為良好的心理素質的過程。在學生學習外語的過程中還可以培養諸多方面的素質,這些素質的行成不是靠教師的講解得到的,而是靠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逐步養成的,因此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是學到知識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同時也可為開發個人潛力,促進個性發展,實現人生價值奠定基礎。 三、教師啟發思路 在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同時,教師要善於抓住學生眾多表述中的有價值的觀點、語句,加以展開引導。利用具有引導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沿著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去思考、理解,從多方面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吸引學生的思路,調控學生的談話內容,使之按中心話題的要求發展,當學生的話題偏離中心話題時,教師要自然的把話題引回來,切忌生硬的打斷學生的發言。當學生在表述中有語言方面的錯誤時也不要打斷學生的發言去糾正,那樣會影響學生的情緒,進而影響學生的發揮。還要啟發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因為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常常比解決問題要付出更大的智力勞動。啟發學生以自己的努力來解決問題,可以培養學生具有創造性的獨立思考問題能力。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好比樂隊的指揮,調動所有同學的積極性,發揮所有學生的潛能,奏出一隻和諧的曲子。 四、學生領悟 在高中的課文中收錄了大量的有關當今世界的熱點話題,和著名人物、名著節選等,如果單純的處理語言點,就背離了語言學習的目的,如果只對文章大意進行講解,也只是停留在為獲取信息而閱讀的階段,雖然達到了閱讀的目的,但沒有達到大綱規定「遵循易於教學規律,寓思想教育於語言教學之中。」的原則。教師應利用教學內容,通過提發散性的問題、推想性的問題、評價性的問題、延伸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把針對某一問題的理解從課文中「跳」出來,注重課文主旨隱意的理解,注意聯系現實生活,引導學生體會文中的深意,讓學生談自己的觀點、認識和看法。如通過居里夫人發現新元素、愛因斯坦創建相對論、愛迪生的發明創造、以及馬克思的共產主義學說,不僅可以向學生展示這些偉人的閃光的思想,還可啟發學生學習的創造性思維;通過有關環境、能源、生態、災害等的話題,激發學生改造世界的情感;通過有關人際關系、行為規范的內容,可以啟迪學生,教育學生對待自己要自愛、自尊,對待他人要真誠熱情,對待工作要認真的人生態度;還可以利用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精粹作品揭露和批判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爾虞我詐等丑惡現象,使學生分清善惡、辨明是非,樹立起道德倫理標准,用有限的文章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使英語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又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以 SEPC BOOK1A Lesson38「the Olympic Games」為例,介紹運用該教學方法的具體教學情況。首先播放奧運會的會歌及奧運會的比賽的錄像,尤其是著名的運動員比賽和獲獎的場面,這樣會一下子把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然後圍繞這一主題展開討論即「free talk」,此時仍然播放比賽的錄像,只是聲音要小一些,就好象在生活中人們在觀看比賽時的聊天一樣。當他們展開熱烈的討論時,教師適時地提出一些問題,如:Do you know the www.bfblw.com/article.asp?ID=33292 百分百論文網spirit/purpose of the Olympic Games? What is the mark of the Olympic Games? Who can sing the Olympic song? Who knows the history of Olympic Games?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2008 Olympic Games? What will you do at that time? Are you proud of what we have done in Olympic games? Why? 在學生做「free talk」的同時,掌握奧運史、奧運會的宗旨、標志、會歌等知識是非常必要的,這樣做不會使學生信馬由韁,不偏離教材。把「free talk」和「topic talk」相結合,使得學生的討論形散意不散。同學們所談的范圍之廣,內容之多,大大超出課文的容量,課文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學生們不僅在語言實踐中得到充分的鍛煉,而且增強了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對我國體育事業的關心,以及對我國運動員所取得的成績以及2008年申奧成功的光榮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起到愛國主義的教育。 該教學方法是結合語言學習的規律,教學大綱的要求,及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它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穩定性,但是由於受到教學內容、參考資料、教學設備、學生水平等諸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該模式在實際教學中不可能是一成不變,但總而言之,我體會情境陶冶教學方法,就是從情境入手,引出情,由情而發,再找出學習語言的動力,達到語言學習的效果後,再升華到陶冶學生情感的目的。使語言的學習不只是被動的枯燥的記憶,而是主動的有意義的交流。

㈡ 怎樣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進行情境教學論文

情境教學的話用AR/VR呈現小學課本內容如何?最近在嘗試引進這門技術,孩子挺喜歡的,可以嘗試下,軟體名為AR奇妙學堂

㈢ 如何創設教學情境方法 小學語文論文

語文綜合性學習,要求我們充分利用現實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化語文學習環境,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的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激發學習興趣,抓好自學讀書環節,使學生愛學、樂學,增強學習興趣,採用多種教學措施指導方法,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把握課堂教學中心,落實校園文化核心,廣泛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發展學生能力
,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投入了很大的熱情, 工作中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地探究實踐,在實踐中獲得成功。

【關鍵詞】 學習、興趣、識字、主體、激發

語文綜合性學習,作為和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項等重的一個項目,第一次被寫入課程標准之中,充分體現了語文學科的基本目標,即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養。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信息傳播的基本載體,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因此,學好語文對獲取新的知識,實現教育目標,全面促進學生素質發展,乃至於提高中華民族素質,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語文綜合性學習要求我們充分利用現實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化語文學習環境,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的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和渠道,使他們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拓寬視野,豐富知識。那麼,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綜合性學習的興趣呢?我認為小學階段的語文綜合性學習,只要從學科本身、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聯系以及從生活中同學們感興趣的問題中產生探究。下面我將結合小學語文教學,談談語文綜合性學習中的興趣教學。

一、在文字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兒童入門的先導,同時又是促使兒童努力學習、創造思維的內動力。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

(一)、識字能力的培養

識字能力是語文的基本能力之一。培養識字能力,能促使學生由「學會」變為「會學」,由「被動的學」變為「主動的學」,激發學生的主體精神,提高學習效率。因此,首先要注意養成良好的識字習慣,並在識寫過程中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和「主動識字的習慣」,使學生能做到愛學、樂學、輕松學,堅決破除以死記硬背、多抄多寫為主要方法的不良識字習慣。其次,要重視教給學生「活」的識記方法,掌握一定的識字方法、技能,使學生具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為今後的自學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過程中,由於學生的社會經驗、思維、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我們不可能通過講授專業、高深的心理知識來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因此,小學識字教學要善於發現挖掘兒童身邊「熟識」的語言物質材料,充分結合兒童身心規律培養的識字習慣,採用多種教學措施指導識字方法,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下面結合教學體會介紹幾種識字教學方法:

1、插圖識字法

在學習漢字的初級階段,配有大量的插圖。我們應充分利用這一優勢來幫助學生學習漢字。插圖色彩鮮艷、生動有趣,加上教師的引導,自然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它的作用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利用它來搭建學生記憶漢字的橋梁,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把漢字放到有生命的環境中,使抽象的漢字形象化,促進學生記憶。接著讓學生看清自形,拼對字音,再「回」到圖上,這一過程能檢驗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漢字。

2、游戲識字法

根據字形特點,編成謎語或兒歌,在新字教學中,以猜謎的方法教學生字。方法是先出現幾個新字編上號碼,老師念謎語或兒歌,學生以手勢表示猜得的結果,比比誰猜得字又准又快。如,一橫一豎是什麼?(十);「上」字邊上長尾巴。(土);手腳並用是什麼?(捉)。雙木不成林----「相」,人在雲上走----「會」,三個豬兒一個槽,一個豬兒吃,兩個豬兒瞄----「心」。

3、歌訣識字法

兒歌琅琅上口,生動有趣,一旦記住便永久難忘。平日教學中注意抓住字的特點編一些通俗易懂的兒歌,如:「一撇一捺要分家,兩筆寫成八八八。」又如教學「碧」字,編成「王老頭,白老頭,同坐一塊大石頭;如教「壞」字,編成「地里不長草,壞了」;再如教「法、丟」時,我先復習「去」字,再以舊字帶新字,編成一句兒歌:「去」字頭上戴斜帽,丟、丟、丟;「去」字旁邊冒水泡,法、法、法。如此一編,易學易記,妙趣橫生。

在教學過程中,我對生字的教學有一定的認識。我認為難度是成遞減式的,隨著學生閱讀量的增加,二類字的不斷集累,學生要掌握的一類字,就是十分容易了,年級越高認識生字越多,難度就越小。當然,生字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作為教師,要以人為本,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通過反思、總結、提升,去尋找更好、更適合學生的方法,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真正讓學生由「學全」到會「會學」,更好地為他們掌握祖國語言文字,打下扎實的語言文字基礎。

(二)、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愛學、樂學

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便會引起大腦皮層的興奮,促進各種智力因素的發揮,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1、激情引趣,形成持久動力

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推動力是什麼?那就是習慣與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到朱熹的「中心喜悅,其進自不能已矣」,無不闡釋著「樂學」與「好學」的真諦。在教學中挖掘各個學科的情趣資源,尋找學習各種知識的最佳切入點,採用多種學習方式交互使用的開放式教學方法,引發兒童對鮮明形象的感知和探究未知的激情,激發學生的投入感和參與感,產生求知的慾望,享受表達的喜悅。從做有興趣的、有趣味的事開始,逐步到有興趣地去做一切必須做的事,並完成從「樂趣」到「興趣」,再到「理趣」,直至「志趣」的發展過程。

例如:在「遨遊漢字王國」的學習過程中,我們依據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與學生的興趣需要,從內容上劃分,幫助學生分為了:追溯字源、字林拾趣、咬文嚼字、漢字文化、以及魅力漢字五個研究小組。豐富的研究內容,細致的研究分工,使學生在研究之初就找到了適合於自己興趣需要的、能夠力所能力的研究內容,而且這些研究內容的確定給學生創設了較大的研究空間,有利於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在「咬文嚼字」研究小組的研究過程中,學生由最初的走上街頭尋找錯別字並倡導其改正,到理性的開展「字林啄木鳥」活動,學生們就經歷了一個實踐──分析──再實踐的過程。他們從逐門逐戶的尋找,感受到源頭之毒可治全程污染的重要性,進行了「錯別字產生的原因」的調查分析,在此基礎上他們再次走上街頭,這次他們是為獲取有說服力的數據進行實踐。

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我們不僅看到學生們在運用他們自己已有的漢字知識去為純潔祖國語言文字做貢獻,而且研究過程中他們看到的那意料之外的「現象」真正觸動了他們的心靈,他們真的觸目驚心了,他們心痛了,羞愧了,有的甚至憤怒了,於是,熱愛漢字,呵護漢字,為純潔漢字做出自己的貢獻的情感真正被激發了。

2、 激發興趣——樂意學

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選擇適合兒童年齡特徵的話題,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使之樂意學。

低年級的孩子天真活潑,合群,愛交朋友。根據這一特點,教學時,可以將生字形象地稱為「娃娃」或「小客人」,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識字的過程也隨之變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過程。親切自然的稱呼自然喚起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習的興趣也隨之調動。而且他們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順應兒童的心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創設各種有趣的情境,能使學生饒有興趣地主動投入到漢字的學習中去。

二、提高學生主體地位,增強學習興趣

教育是一種培育人的活動,教育中的主體性是指學生在主體意識指導下,主動參與教育活動的能動性。學生主體主要是作為認知主體而存在,在教學實踐中,作為認知主體的學生主體性主要表現為自主性、創造性和協作性。

(一)、抓好自學讀書環節,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

給學生自己閱讀教材的時間,給學生提供了根據自己的情況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確定學習時間和學習方式的可能性。這樣,就可能改變過去被動接受學習時對知識的不甚了了、囫圇吞棗的現象,在對新知識的理解方面,無論在准確性上還是深刻性上都有所提高;同時,學生由於獲得了較多的思考機會,就可能培養和提高自己提取信息、進行分析、做出結論、進行評價的信息加工能力,從而發展其主體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創造能力,增強學生的協作能力。

1、競爭。由兩個或多個學習小組(或個人)針對同一學習內容或學習情景,進行競爭性學習,看誰能夠掌握的最透徹。競爭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

2、合作。多個協作者共同完成某個學習任務,在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發揮各自的認知特點,相互爭論、互相幫助、互相提示或進行分工合作,通過和同伴緊密溝通與合作的過程達到對學習內容的深刻理解,有利於學生多方交流、共同提高,培養協作意識。

3、角色扮演。就是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並進行角色互換。角色扮演可以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和責任感,通過換位思考,學生可以從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問題,在思考過程中實現有效學習。

4、論壇。讓學生走上講台,對問題發表看法,教師進行講評,學生通過這個相互學習、表現自己獨特見解的平台,個人實踐的直接經驗和他人的間接經驗得以碰撞啟發,台上台下得以溝通互動,寬松和諧的環境,易激發學員靈感和思想火花。

主體參與是建構學生主體的基本途徑,主體參與不是「學生中心」,更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從認知、情感與行為各方面都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的全部過程中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增強獨立性和自信,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動機。

興趣是一種學習的動力,學習語文的興趣越濃,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學習的效果就越好。課堂教學是教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行為的重要場所之一。語文學習的興趣產生之後,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方法會逐步改善,繼而產生強烈的參與願望。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發揮出的主體作用反過來又促進了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教與學真正進入良性循環。

在語文綜合性學習過程中引導進行創作,如兒童詩寫作並舉行詩歌朗誦會。盡可能地調動多種感官協同作用,盡可能地將語文學習綜合化。在識字、閱讀、體驗等過程中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對語文學習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動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教師在教學中給與足夠的重視,並不斷地進行培養和訓練,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定會得到發展。

三、加強語文綜合性學習

語文學科是綜合性學習,在語文能力上,可以說是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在學習內容上,是語、修、邏、文的綜合,在知識結構上,是文、史、哲等社會科學知識的綜合。語文教育強調綜合性和整體性的發展趨勢正是綜合性學習產生的內在動力。綜合性學習,能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育形式,創造更好的學習情境。在這樣的互動式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自己所要學習的內容,可以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從而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去探索、去發現、去研究。學生在這樣的互動式學習環境中有了主動參與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由教師安排好,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根據自身特點,採取不同的、適合自己的方法主動地去學習,可以指導學生利用網上豐富的資源進行相關問題的討論,可以為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一些線索(比如搜索哪一類資料,從何處獲取有關的信息資料),讓學生圍繞主題自己去查詢、獲取、處理資源。。還可以通過網上聊天室留言本等方式與他人交流溝通,向他人尋求幫助,探討學習和生活上的一些問題。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他們不僅能學會教師教給的基礎知識,而且懂得怎樣去獲取知識,具有在信息時代獲取知識、探求知識的能力。

(一)、把握課堂教學中心

離開課堂教學來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不過是紙上談兵。語文不僅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還是其它學科的奠基者。因此,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眾所周知,長期以來,語文教學一直處於一種相對封閉的狀態。學生只用一本教材學語文,老師只靠一本教參教語文,好像語文學習只是課堂上的事情,與時代脫節,與生活無關。在當今社會的推動下,我們雖然早已經意識到了這種狀態的弊病,但是卻始終沒有想出根治的辦法。現在,課程標准中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這種課程定位恰恰為語文學習方式的變革提供了可能,而綜合性學習正是形成新的學習方式的重要途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建設一個開放的、充滿活力的語文課程。新課程的實施,要求教師學會開發利用課程資源,具備課程開發的能力。我在指導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深深地體會到:開發語文綜合性學習資源不妨從課本入手,合理選擇,科學設計,巧妙引導,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落實校園文化核心

校園文化是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主陣地,要抓住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和契機來進行語文學習。可以把圖書室作為語文學習的知識庫,每天定時開放圖書室、閱覽室,每周有課文閱讀的內容,每天要堅持寫讀書筆記,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盡情的遨遊,如飢似渴的吸取知識的營養。課外活動時間,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長和愛好,開展書法、寫作、閱讀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認真把握語文學習的每一寸天地,讓生活的空間充滿語文學習的氣息。課堂上,學生是主角,讓他們激情飛揚,演繹著課文中的每一個角色;生活中,他們更是學習的主人,積極參與到學校的每一項活動,抓住語文學習的每一個瞬間,盡情釋放語文學習的熱情與活力。

綜合性學習以語文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訪問」、「實驗」、「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動中體驗和感受生活,形成與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學生通過上網、去書店、圖書館查閱環保資料,了解到目前地球的環境現狀,積極提出環保金點子,不斷呼籲更多的人從身邊做起,從你我做起,為保護地球—我們共同家園不懈努力。這也是綜合性學習所追求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綜合。

四、廣泛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發展學生能力

對於語文學習而言,要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我們就得從寬度和深度入手,尋找更具體、更可行的途徑。我們十分注重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各方面提高,聽要能聽懂說話人的意圖,說要說清事情的過程,誦讀情調在感悟中滲透感情,寫作則注意培養學生樂於表達,勤於動筆的能力。綜合性學習正好將語文的這四個重要環節環環相連,整體發展。

大千世界,多彩人生,每個學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觀察,思考,他們的好奇心、探究的興趣、懷疑的精神與生俱來;教師如果能利用好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引導學生仔細地觀察、思考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問題,使學生從生活的誘發中產生對綜合性學習的探究。打破以語文學科為中心的局面,充分考慮學生語言和身心發展不同階段特點,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關注語文學習與兒童生活、社會生活的緊密聯系。

教師鼓勵學生走出學校的小課堂,走向社會的大課堂,做生活的有心人,在豐富的生活中尋找綜合性學習的興趣;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將語文課上學到的知識用於實地調查、訪問,從而發現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主動進行深入研究,動手能力、處理信息的能力得到鍛煉。語文綜合性學習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並隨著學生生活的變化而變化。隨著活動的展開,新的興趣不斷生成,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興趣盎然,認識和體驗不斷加深,創造性的火花不斷並發。

如:我校地處美麗的盤龍公園旁,每到十月,盤龍公園的幾株桂花開了,飄來了陣陣濃郁的香氣,我帶領我班學生開展題目為「桂花飄香的時節」的綜合性學習。在全班學生觀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他們十分踴躍,提出了「桂花為什麼這么香?」
「桂花除了觀賞,還有什麼用途?」等諸多問題。接下來的學習,學生根據興趣、特長自由組合,有的用照相機拍下盛開的桂花;有的求老師的同意,剪下桂花枝,請自然老師指導製作桂花的標本;有的收集描寫桂花的詩詞曲等等。學生們各顯神通:有照片;有標本、畫;有詩文;有學生自己寫的日記在學生的建議下,製作關於桂花的手抄報。學生分頭行動,進行新一輪的語文綜合性學習。但是,我們在實施過程中,一定要牢記「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本。

語文教師必須深入理解「綜合性學習」的要義,准確把握其內涵,找出恰切的教學方法,去尋求一條切實可行的教學途徑,小心走入誤區!
「百聞不如一見」,對於具有較強的直觀形象思維的小學生來說,採用具體形象或現代教學手段教學,效果會更好。因此,各種活動製作課的教學都應該採用直觀演示的方法,讓每一個學生對製作過程都有一個直觀的、具體的認識。而略微抽象的知識應該充分利用電教手段來增強其直觀性,並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其產生動活動的興趣和慾望。總之,興趣是開啟兒童智慧的金鑰匙,只有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的教學工作才能得心應手,取得更大的。

綜上所述,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是全新的課程理念的體現,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個廣闊的研究領域,因為他深受學生的歡迎,因為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更好的提高我們教育教學質量,所以我們的老師們在教學實踐中也投入了更大的熱情,
工作中著力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地探究實踐,在實踐中獲得成功。

㈣ 如何創設數學教學情境論文

目前,在數學教學中創設有利於學生溝通從已有生活經驗走向未知的數學世界的「情境」已成為一座非常重要的橋梁。我們知道數學並不單是知識和方法的積累,它也包括許多構成數學思維方式的過程。從一個好的數學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提煉數學方法,再回到現實生活中解決類似的數學問題,就是學生經歷數學化的過程。數學教學情景的創設一般都立足於關注學生的興趣點、立足於學生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靈活性、為學生的探究提供平台。關於教學情景的創設,教師們從不同的角度多方面的闡述過自己的一些成功的做法,下面我就從情境的有效性方面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首先,情境的創設要有目的性。一節課總有一定的教學任務,需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情境也應圍繞教學重難、點設計。其次,情境的創設要有針對性。創設情景應針對不同年齡的學生以及不同教學內容去思考,防止生搬硬套,牽強附會。再次,情境的創設要有趣味性。由於學生好奇心很強,所以創設的情境要帶有一定的趣味性,這樣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好奇心,使學生能很快的,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中來。最後,情境的創設要有啟發性。創設的情境要具有啟發意義,要產生憤悱的心裡,使學生處於欲罷不能、躍躍欲試的最佳學習狀態之中。

㈤ 怎麼寫關於教學情境的論文啊

一、事先准備,收集資料。包括理論材料,如李吉林的情境教學,再從網上收集一點。還有實踐材料,包括成功或失敗的自己或他人的教學案例。
二、立論。先介紹背景,或擺出一個教學案例,分析,引出觀點。
三、可分條寫出情境教學的具體做法和立論依據,實證做法。

㈥ 為什麼要創設教學情境論文

新知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變化、引申而來的,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所教知識專的內容,找出與新屬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看一看哪些知識學生已經把握了,哪些知識還沒有完全把握,確定需要跟學生補哪些知識漏洞,課始安排什麼溫習內容,新授選擇什麼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備學生的知識水平,只有這樣,我們在備課、上課時才能有的放矢。

㈦ 如何創設教學情境論文

語文綜合性學習,要求我們充分利用現實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化語文學習環境內,努力構建課內外聯容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的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激發學習興趣,抓好自學讀書環節,使學生愛學、樂學,增強學習興趣,採用多種教學措施指導方法

㈧ 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論文

一、抄有效情境的基本特點
1.生活性。強調情境創設的生活性,其實質是要解決生活世界與科學世界的關系。為此,創設教學情境,第一要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在學生鮮活的日常生活環境中發現、挖掘學習情境的資源。其中的問題應當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遭遇的一些問題,只有在生活化的學習情境中,學生才能切實弄明白知識的價值。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學生的經驗。任何有效的教學都始於對學生已有經驗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學生的經驗包括認知經驗和生活經驗。
2.針對性。要關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不能遠離教學內容、目標和學生。要有明確的目的。
3.形象性。強調情境創設的形象性,其實質是要解決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系。為此,我們所創設的教學情境,首先應該是感性的、可見的、摸得著的,它能有效地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並促進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轉化和升化;其次,應該是形象的、具體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發學生的想像和聯想,使學生能夠超越個人狹隘的經驗范圍和時間、空間的限制,既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事物,又能促使學生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互動發展。

閱讀全文

與情境教學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