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班蒙氏數學小豬百貨商店教案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編寫意圖弄明白,讀懂參考教學用書很重要.
其次要備學生、內備課文、備自己,有教容學思路
教案的格式:一教學內容分析;二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三教學重點與難點;四學習者特徵分析;五教學策略與設計;六教學過程(重點);七教學評價設計;八課後反思及自我評價.
② 小豬學文化 中班教案
活動設計背景:本期本班幼兒30名,男生22名,女生8名,這些幼兒經過小班一年的集體學習生活,生活自理能力,行為習慣等已初步養成,但仍有多數幼兒注意力不集中,活潑好動,貪玩,語言表達能力不是很好。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學習理解兒歌,鼓勵幼兒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鼓勵幼兒根據兒歌的內容,做個聽話的好孩子。
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兒歌的童趣,鼓勵幼兒大膽的表演
活動准備
教師自備教學掛圖及小豬和媽媽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律動組織教學
教師引導幼兒做《豬八戒吃西瓜》小律動
二、新授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掛圖,分別讓幼兒說說圖上都有誰?有多少?他們在干什麼?
2、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順勢出示兒歌的內容;提問:小豬們在干什麼?另外一隻小豬不見了,它跑到哪裡去了?去干什麼?結果是什麼樣子的?
3、教師讀兒歌,幼兒進一步理解兒歌內容。
4、幼兒集體讀,男女生比賽讀
5、讓幼兒自己說說小豬的做法對不對?如果你是小豬的媽媽你會怎樣給小豬說?請幼兒表演。
三、游戲
教師引導幼兒帶上頭飾根據兒歌的內容表演兒歌。
四、導行
請幼兒想一想,如果你和媽媽一起出去,應該怎樣做?否則會出現怎樣的後果?
五、鞏固新知
引導幼兒根據掛圖試著說出兒歌的內容。
教學反思
主要特色與創新之處:本堂課主要特色就是我多次引導和鼓勵幼兒大膽的表演,只要參與就會給予正面的評價,通過這個活動大大提高了幼兒的積極性,也為幼兒增添了不少自信,同時也為幼兒很快的記住兒歌的內容打下了基礎。
存在的問題與不足:自己的教學經驗不足,課堂上仍有個別幼兒表現出膽小,不願表演,還有的幼兒,在講述的時候不能圍繞主題,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我將加強幼兒這方面的訓練。
③ 小班繪本臟臟的小豬教案
小班語言活動《小豬變干凈了》教案及反思
一、活動目標
學習故事對話,煉口語表達能力。 2. 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 3. 理解故事內容,體驗表演故事的樂趣。
二、活動准備
教學PPT,小豬、小白兔、小白鵝布偶。
三.活動指導
1.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體驗表演故事的內容。 2.活動難點:熟悉故事中的角色,學習對話。 四、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認識小豬,小白兔、小白鵝的特徵,激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提問:有幾只小動物長得真可愛,你們知道是誰嗎?(小豬、小白兔、小白鵝) 提問:這只小豬長得什麼樣子?(教師注意用故事中的語言:圓圓的腦袋,大大的耳朵,小小的眼睛,翹翹的鼻子,胖呼呼的身體來回應和提升幼兒的回答,以下指導方法相同)
提問:小白兔長得什麼樣子?(長長的耳朵,短短的尾巴,紅紅的眼睛,白白的毛,真好看,引導方法同上)
提問:小白鵝長得什麼樣?(紅紅的帽子,白白的毛,真美麗。指導方法同上) 提問:你們猜猜這些小動物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有趣的事情?我們一起來欣賞故事《小豬變干凈了》。
2.教師完整地把故事講述一遍,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提問:故事裡都有誰?講了一件什麼事?
3.幼兒觀看木偶表演,完整的欣賞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提問:小豬第一次在路上碰到誰?它是怎麼對小白兔說的?(小白兔,我和你一塊玩好嗎?)
提問:小白兔是怎麼回答小豬的?(小豬,瞧你多臟啊!快快去洗洗澡吧,洗干凈了我在和你玩)
提問:小豬第二次在路上碰到誰?它是怎麼對小白鵝說的?(小白鵝,我和你一塊玩好嗎?)
提問:小白鵝又是怎麼回答小豬的?(小豬,瞧你多臟啊!快去洗洗吧,洗干凈了我在和你玩)
提問:最後小白鵝又是怎麼說的?怎樣做的?(走,我帶你到河邊去洗個澡吧!) 提問:小豬變干凈了嗎?它是怎麼變干凈的? 4.幼兒再次欣賞故事,理解故事主題。 提問:這故事裡,你最喜歡誰呀?為什麼? 提問:怎樣做一愛干凈、講衛生的小朋友?
五.活動結束:我們都喜歡干凈、漂亮的小動物,那我們自己也要愛清潔,勤洗澡,勤換衣服,做一個愛干凈、講衛生的小朋友„
即興表演故事內容,體驗故事的情趣。
教學反思:
本次的故事教學活動《小豬變干凈了》,孩子們很喜歡小豬這個形象,因此今天的故事教學充滿了樂趣。首先活動我制定了三條目標:1、學習故事對話,鍛煉口語表達能力。2、懂得愛清潔、講衛生。3、理解故事內容,體驗表演故事的樂趣。圍繞著這三條目標我設計了一下活動環節:首先是出示小豬的圖片,引導幼兒認識小豬,而且小豬身上臟臟的。可以引導孩子們展開想像「為什麼小豬這么臟?」通過這樣的方式就可以充分調起孩子們的興趣。接著再以故事開頭一步一步切入主題,讓孩子們明白小豬經常跑到垃圾堆去吃東西,
吃飽了就在泥地里滾來滾去…在過程中我適時進行提出問題讓孩子們思索,接著再完整講述故事一遍,這樣孩子們對於故事的掌握已經有百分之八十了。然後幼兒觀看木偶表演,完整欣賞故事。最後就是幼兒即興表演故事,在這環節幼兒不是很大膽的表現,後來經過老師的引導,活動最後很順利的結束了。本次活動的教育意義在於讓孩子們知道平時要注意衛生、愛干凈。這樣就會有很多很多的好朋友會來和你一起玩耍。孩子們很喜歡這個故事,同時對於故事的掌握也很不錯,並且也達到了所制定的目標。
④ 小豬在哪教案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激發閱讀興趣: 1、猜一猜:長嘴巴,哼哼叫, 卷尾巴,向上翹, 胖肚皮,長小腳, 吃飽了,睡大覺。(打一動物) 2、你們喜歡小豬嗎?你們有看過關於豬的童話故事嗎? 《西遊記》里的豬八戒,說說你喜歡他嗎? 3、今天啊,豬八戒還給我們帶來了他們家族裡的一隻小豬,想看看嗎?(課件出現:小豬。)感覺怎麼樣?喜歡嗎? 3、知道他叫什麼名字嗎?來聽聽他的介紹吧!(課件出現畫外音) 4、其實啊,它是一個童話故事裡的主人公,不僅名字有意思,在它身上還發生了了許許多多的有趣的故事,這就是我要向大家推薦的書。 設計意圖:猜謎語是二年級學生非常喜歡的事情,再者,豬八戒大家都很熟悉,這樣就將學生的生活與課堂緊密地結合,由此導入,在上課伊始就很好的激發了學生閱讀這本書的興趣。 二)、感知封面目錄,激發閱讀興趣
1、課件出示書的封面:仔細看這本書的封面,你知道了什麼?(板書:小豬唏哩呼嚕、孫幼軍) 2、介紹孫幼軍: 3、《小豬唏哩呼嚕》就是其中一本非常有趣的書。封面上還有許多有趣的圖,看看這些圖,你覺得他會寫些什麼故事呢?大膽猜想:這本書到底寫了些什麼故事呢? 4、出示目錄,指名讀目錄。 5、你對哪個故事最感興趣?你想從故事中知道什麼呢? 設計意圖:當學生有點想看時,讓他們看封面、猜想會講些什麼樣的故事,這時學生閱讀興趣就被提了起來,促使閱讀期待的生成。 三)、看圖猜故事內容,激發閱讀興趣 1、出示圖: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提示:圖上畫著誰?他正在干什麼?想想為什麼會這樣呢? 2、觀察圖上的內容,進行大膽猜測:小豬的褲子為什麼掉下來了?小豬想干什麼? 3老師講述精彩片段,學生仔細聽,哪些跟你猜想的一樣?哪些跟你猜想的是不一樣的,你覺得哪個更好一些,為什麼? 精彩片段:小豬到它的朋友小鹿家玩,小鹿燒了一大鍋味道鮮美的的果粥,唏哩呼嚕一口氣全都吃光了,在回家的路上,一陣風把它的帽子吹掉了,唏哩呼嚕多麼想再刮一陣風每吧帽子颳起來,恰好落
在頭上,可是好半天也沒有風,它只好自己撿。可是他的肚子,吃得太飽了,圓鼓鼓的,像個大皮球。他根本就彎不下腰去!小豬吸了一口氣,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時候,他用盡全身的力氣,把腰彎下去,這么猛的一彎,他覺得肚皮很疼,接著就聽見「蹦」一聲響。倒不是肚皮裂開,是腰帶斷了。腰帶一斷,他的褲子就滑了下來,帽子是撿起來了,可是褲子一直褪到地上。 設計意圖:學生了解了小說的大概內容和主要故事情節,也感受了故事中的精彩片段,學生會有新的閱讀期待生成。猜小說中精彩部分,激活了學生想進一步了解和閱讀故事的慾望。這個環節給學生搭建了一個簡單的猜說平台:一是尊重學生的閱讀感知;二是尊重學生閱讀期待。把閱讀期待共享能激勵學生想去快速親近小豬唏哩呼嚕。 3、學生根據要求自由讀精彩片段。(配上悠揚的音樂讀) 要求:1)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別人或查字典。 2)讀到好詞好句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並多讀幾遍 4、展示讀 設計意圖:學生讀的過程是一種享受快樂的過程,讓他們沉浸在一個溫馨的閱讀氛圍中輕松閱讀。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感知、感悟。興趣又因讀有所獲而遞增。 5、學會轉述。
⑤ 小朋友的小游戲《賣小豬》的玩法
賣小豬 玩法:請幼兒面向圓心手拉手圍成一圈,圈內一名幼兒作「賣豬」人,內另一名幼兒扮「小豬」容,「小豬」兩手搭在「賣豬」人後肩。游戲開始,大家邊念兒歌邊按順時針方向走,「賣豬」人和「小豬」在圈內按逆時針方向協調地走。當念到「五」字時,大家停下,「賣豬」人站在誰前面就把「小豬」賣給誰。此時,雙方調換角色:「賣豬」人作圈上幼兒,「小豬」作「賣豬」人,圈上出來的幼兒作「小豬」。游戲重新開始。 附兒歌:賣小豬——賣賣賣,賣小豬,小豬長得胖乎乎。大耳朵,細尾巴,圓圓肚子像腰鼓,要問小豬多少錢,一頭賣你一百五。
⑥ 小班語言上冊教案《小豬,你別哭》
目標:抄
1、通過活動,教育幼兒在外出時要跟好大人,不要隨便亂跑。
2、能夠在教師幫助下簡單講出圖上的部分內容。
3、練習說比較完整的句子。
准備:
圖片三幅。
過程:
1、引起興趣:教師用ji媽媽的口吻引入主題,出示圖片。
2、嘗試講述:利用提問,教師引導幼兒進行講述。
(1)完整觀察圖片,了解圖片的主要內容。
(2)逐一出示圖片,進行提問:
圖片一:圖片上有誰?它們在干什麼?小黃ji在干什麼?
圖片二:小黃ji離開媽媽在干什麼?正在這時,誰來了?
⑦ 小班挑食的小豬教案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引導語:有一隻貪吃的小豬,名字叫嚕嚕,它現在肚子餓了,想吃東西,他究竟找到吃的東西了嗎?
二、自由閱讀
1、教師出示大圖書,與幼兒一起認識書的封面與故事名稱。
2、幼兒自由閱讀故事,教師在巡迴指導中用提問的方式啟發幼兒邊看圖邊自由猜測。
引導幼兒觀察小豬的身體,根據淇形象猜測他去的是什麼地方?
鼓勵幼兒將小豬的變化用恰當的字、詞表達清楚,表揚看圖細致的幼兒,讓幼兒體驗感受畫面所帶來的快樂。
三、大圖書閱讀
1、教師出示大圖書,和幼兒一起理解故事。
看第2-3頁,小豬嚕嚕走進了一家什麼店?吃了什麼東西?(教師出示大字卡「嚕嚕」、「吃」)
吃了東西後,有什麼變化?
請幼兒想像表演小豬蘋果的模樣。
看第4-5頁,小豬走進了一家什麼店?吃了什麼東西?
吃了東西後有什麼變化?教師出示大字卡「肚子」。
看第6-7頁小豬走進了一家什麼店?吃了什麼東西?
吃了東西後,有什麼變化?
看第8-9頁,小豬走進了一家什麼店?喝了什麼東西?
喝了東西後,有什麼變化?
請幼兒表演小豬喝飲料的模樣。
看第10-12頁,小豬走進了一家什麼店?吃了什麼東西?
吃了東西後,有什麼變化?
幼兒猜想一下吹出的泡泡會是什麼樣子的?教師出示大字卡「泡泡」、「紅紅的」、「黃黃的」、「綠綠的」、「藍藍的」。
3、教師播放錄音帶,幼兒完整欣賞。
4、幼兒跟讀故事一遍。
四、體驗活動
1、教師將色紙發給幼兒,請幼兒與同伴交流,認識分辨四種顏色,並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這些顏色。
2、幼兒拿出小字卡和教師一起認讀上面的字,再到書中找一找這些字都在什麼地方,大聲地念出來。
五、情感遷移
嚕嚕吃了好多東西,身體也變得五顏六色了,到最後還突出了許多彩色泡泡。故事有趣嗎?小朋友還可以想一想:嚕嚕還會吃什麼?身體還會變成什麼樣呢?
六、結束活動:
教師和幼兒收拾、整理物品,結束活動。
活動目標:
1、在猜猜想想中感受故事的趣味性,領悟誇張的想像力。
2、知道同伴講話時要安靜傾聽。
3、嘗試用簡單的話講述小豬去過的地方的和身體發生的變化。
活動准備:
1、小圖書人手一份
2、大圖書、錄音帶、大字卡、四色紙人手一份。
⑧ 小豬買瓜教案
小豬搬西瓜說課教案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中班語言活動《小豬搬西瓜》 一、 說設計意圖: 幼兒語言的發展貫穿於身心發展的各個領域。幼兒在運用語言交流的同時也在發展著人際交往、對情境的判斷、組織自己思想的能力。孩子是認知的主體,特別中班的幼兒,是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堅強的品質也是這一時期他們必備的,因為他們在生活、游戲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些困難,而語言的發展有助於培養他們堅韌的毅力和開動腦筋解決困難意識與能力。所以特設計此活動,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和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說活動內容 (—)、語言活動內容的選擇,既要以幼兒的生活經驗、實際需要、發展能力為基礎,又要根據《綱要》的有關精神。 本次活動內容的選擇首先是根據《綱要》對語言領域目標的要求,即「喜歡與人談話、交流;注意傾聽並能理解對方的話;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語言目標的定位使我們強烈地感到:「語言教育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靜態知識(即是認字)的傳授,而是注重兒童情感態度和思考、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他人及環境的積極交流與和諧相處。 其次是考慮幼兒實際能力和發展需要。中班幼兒語言發展和思考解決困難的能力有限,但是卻處於飛速發展的時期,為了更好地激發幼兒在此方面的興趣,更好的促進語言與思考解決困難的能力,在內容的設計上盡可能考慮到寓教於樂中。這樣就能讓幼兒在積極的游戲活動中體驗故事的樂趣。 (二)、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了解小豬勇於面對困難的勇氣,積極思考並解決困難的毅力。 因為故事是語言技能鍛煉、情感表述的載體,只有把握了故事內容,才能進一步挖掘其教育意義,所以我把「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作為活動的教育重點。 難點:體驗小豬不怕困難,開動腦筋解決困難的情感。 因為情感的體驗是抽象的,中班幼兒的理解水平又有限,所以只有孩子在理解故事內容、充分把握故事人物形象的基礎上,移情至自己的生活經驗,才能激發起孩子對「勇於面對困難」、「積極思考」美好情感的真正感悟,所以我把它作為我的活動難點。 二、 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綱要》中的總目標,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從知識、技能、情感態度三方面提出了以下幾個目標: 1、 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了解小豬面對困難,勇於探索的美好精神。 這是從孩子的知識培養維度考慮制定的,由於中班孩子的理解水平還處在初級水平,傾聽能力還需加強,所以我從故事的主旨出發,讓幼兒來逐步理解故事內容。 2、學習復述故事內容和學習詞:摘、搬、滾、骨碌碌,用動作表現出來。 這個目標是從孩子技能的培養維度出發的,中班的孩子雖然能獨立講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物,但講話有時會斷斷續續,因此,我以語句的復述學習來促進幼
兒的完整講述能力。同時我們也知道「行動和言語是相互強化的」,因此,我把這關鍵詞語提煉出來,詞語和動作的結合也是增進孩子感受故事情感的有效方法。 3、體驗真實情境,與人分享自己勇於面對困難並解決困難的情感體會。 這個目標是從孩子情感態度培養維度出發制定的,「堅持不懈」、「勇於面對、思考、解決困難」這是故事的主要寓意,也是我們中班孩子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所應建立的情感態度,所以我制定了此情感目標。 四、 說教法和學法: (一)、《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游戲之中;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所以我從「支持」、「引導」、「合作」「游戲」等幾方面出發,主要採用了下列幾種教法: (1)游戲法: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它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歡愉的氣氛中參與、體驗、感受學習生活中的知識。因此,活動中我盡可能地將學習的內容轉化為游戲的形式,如中間過程讓小朋友表演小豬搬西瓜的姿勢,,讓幼兒在游戲中真實體驗。 (2)賞識激勵法: 人需要賞識,作為孩子更不例外。他們常常把教師的賞識看成是對自己的評價,當他們得到賞識時,就覺得自己有進步,能學好,有發展前途,以為自己在教師心目中是好孩子,因而產生自身增值感,增強學習的內部動力。因此在每次的游戲過程中,教師都以激勵鼓勵的方法請幼兒參與,在參加完游戲之後有相應的反應,若幼兒有錯也給幼兒改錯的機會,讓幼兒大膽嘗試,但不挫傷孩子的自尊。 (3) 設問法: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慧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呼喚和鼓舞」,所以每次欣賞之前我都進行了設問,讓孩子帶著問題進入故事情節,這樣不僅增強了孩子的注意力,也讓孩子能有目的的傾聽故事,利於故事內容的理解。 (4)講述法: 中班幼兒的有意注意增強了,運用語速、音量的變化,通過生動形象地講述,能激發幼兒的情感共識,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幫助幼兒樹立簡單的是非觀念達到教育目的,為提高教學效果和突破重、難點做准備。 (5)討論交流法:新《綱要》指出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所以,在活動中我運用了討論交流發,如討論:「你能想出哪些搬西瓜的方法?」、「小豬會想出什麼樣的方法來把西瓜搬走呢?」來引導孩子萌發「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意識。 (二)、學法: 依據「孩子是學習的主人」,我採用了以下幾個學法: (1) 觀察法: 孩子對生動的圖片總是有興趣的,所以我採用觀察法,讓他們觀察不同的西瓜圖以及角色圖,這樣不僅增強孩子的活動參與性,也幫助孩子抓住故事線索,了解故事內容。 (2)討論談話法: 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
好機會,這也充分體現了新《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的精神實質,同時,討論的形式能給孩子寬松的講話空間,利於孩子思維的發展。 視、聽、講結合法:這樣讓孩子通過多通道器官的感知,把語言和孩子的自我理解有機融合,特別是觀察「搬西瓜」過程圖的環節中,孩子們在明晰角色間關系的同時,聽聽、講講,利於故事內容、語言的學習。 (3)模仿扮演法: 讓幼兒嘗試模仿角色,在角色表演中體驗小豬為了成功把西瓜搬回家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4) 情境體驗法: 情感的激發是需要介質的,特別是中班孩子,孩子處在具體思維像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他們的記憶特點、語言表達能力決定了他們不能把曾今發生的事情帶著感情完整講述出來,所以運用情境體驗法,在一幅幅的情景圖片幫助下,孩子才有話說,有情抒。 五、說活動的組織過程: 激趣導入,引發疑問。——完整欣賞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內容。——分段欣賞故事,結合圖片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完整欣賞故事,體驗故事情感,遷移故事主題。 1、激趣導入,引發疑問。 出示背景圖,展開談話:「這是什麼季節?」「圖片里有什麼?」「這么熱的天,如果你買了西瓜,那怎麼把西瓜搬回去呢?」 此環節的重點是激起幼兒的興趣,引出故事的線索,運用了觀察法和討論法,讓孩子對故事的背景有一個了解。同時,在討論中可能有的孩子會說出「抱著」、「騎車帶著」等想法,幼兒討論得出的結論能讓孩子在故事傾聽過程中產生沖突,利於幼兒對故事主題的把握。 2、完整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設問:「故事裡有哪些小動物?」「他們是怎麼來幹活的?」教師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角色圖。 此環節的重點是初步理解故事內容,通過提問法、演示法,幫助孩子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小豬想出搬西瓜的方法」這一線索的發展情況。 3、分段欣賞故事,結合圖片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分段講述故事,並提問:「小豬先想了什麼方法來搬西瓜?」,「小豬總共用了幾種方法來搬西瓜呢?」「小豬最後選用了哪種方法吧西瓜成功搬回家的呢?」,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按順序擺放角色圖。隨後,教師組織幼兒幼兒觀察「搬西瓜」的方法圖,再次理解故事中小豬搬西瓜的過程。 此環節的重點是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學習心理描述語句,教師通過提問法、直觀演示法的教法幫助孩子了解故事中情節的發展順序,幼兒通過視、聽、講結合法,模仿扮演法來學習語句,增進對故事情感的理解,「搬西瓜」的方法圖的運用幫助孩子清楚了解了故事發展的順序,解決了本環節的重點。 4、完整欣賞故事,體驗故事情感,遷移故事主題。 提問:「小豬都向誰學習搬西瓜的方法?最後又是怎麼找到簡便的搬西瓜的方法呢?」「你喜歡故事中的小豬嗎?為什麼?」通過孩子的討論回答,教師小結:「小豬知道要勇於面對困難,不斷的向周圍的大人學習,積極思考,最終把西瓜輕松的搬回了家裡。」並順勢介紹本故事的名稱。 接下來是遷移故事主題,通過提問:「你有哪些困難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