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提高學校教學管理水平
[ 修改時間:2013-8-30 11:15:12 ] 教學管理是管理者通過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學活動達到學校既定的人才培養目標的過程。教學管理是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的保證,是學校管理中的核心環節,向管理要效益,是學校工作永恆研究與實踐的主題。然而,在「五嚴」的背景下,學科課程內容沒有減少,教學要求也沒有降低,教學時間長度卻嚴重縮水,如何進一步提升教學管理的質量和效益,這是每一位教學管理者必須深思的問題。筆者認為,要提升教學管理水平,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努力規范教學行為教學管理制度是保障教學系統有效運行的組織形式和行為規范,是教學管理體系和教師教學行為准則的總和。一、創新學校管理模式。學校要整合條線管理和塊面管理的優勢,強化年級組在組織、協調、互動、研究等方面的功能,各年級分別建立年級管理領導小組,各小組均有一名校級領導、一名政教處領導、一名教務處領導、一名作為教師代表的年級組長。「四位一體」的管理模式,減少了管理層次,有利於上下級之間和政教、教務部門之間的緊密聯系和相互溝通,拉近了干群之間的距離,使上情下達,下情上達,政令暢通,從而極大提高了管理效能。二、完善教師評價制度。在評價標准上,不能僅以平時一次或幾次考試的數字作為單一的標准來衡量,要把教師的教學研究、教改實驗、創造性教學和校本課程開發以及師生關系引入評價的內容。在評價的方式上,要加強學生評教的環節,通過師生雙方的評價,努力使評價過程成為引導教師學會反思、學會自我總結的過程。在評價結果的使用上,要客觀公正看待、動態發展觀察,並把它置於教師專業成長的全過程,從而促使教師全面了解自己,明確自己所處的成長階段和進一步努力的方向。三、完善考試管理制度,使考試充分發揮出評定、診斷、反饋、預測、導向、激勵等功能。重視開展各類研究,努力追求更高質量一、開展課型研究。不同的課型有不同的常規要求,也有各自的教學環節,只有在遵循常規要求、抓住各個環節的基礎上發揮師生雙方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智慧,才能使教學要求得到落實,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新授課,教師要發揮主導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的疑惑。復習課要做好知識的歸納整理,做好典型案例的分析,最後的落腳點是引導學生自己歸納總結知識體系。試卷講評課要統計學生答題情況,確定講評目標,設計講評思路。講評過程中要注意歸類講評、重點講評、過程評析和變式講評,要盡量創設條件,讓學生充分展現思維過程,然後針對學生思維缺陷,切實講清錯因,要注意跟蹤補償,確保二次過關。二、加強課效研究。課堂教學「有效」,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主要是指教師通過教學之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應該把 「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作為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教師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確立學生意識,關注學生成長。教學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在教學管理上沒有什麼「捷徑」可走,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成效的,它需要的是科學、客觀、理性,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只要我們勇於探索,克難求進,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就一定能夠不斷躍上新的台階。 【列印此文】 【關閉窗口】
㈡ 怎樣加強教學管理
1、制定學校教學工作計劃,明確教學工作目標,保證學校教學工作有計劃、有步驟、有條不紊地運轉。
2、建立和健全學校教學管理系統,明確職責范圍,發揮管理機構及人員的作用。
3、加強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質量管理。
4、組織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促進教學工作改革。
5、深入教學第一線,加強檢查指導,及時總結經驗,提高教學質量。
6、加強教務行政管理工作。
教學管理是運用管理科學和教學論的原理與方法,充分發揮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等管理職能,對教學過程各要素加以統籌,使之有序運行,提高效能的過程。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共同承擔教學管理工作。教學管理涉及教學計劃管理、教學組織管理、教學質量管理等基本環節。
(2)提升教學管理擴展閱讀
教學管理主要內容
(1)業務管理
教學業務管理是對學校教學業務工作所進行的有計劃、有組織的管理活動。教學業務管理是學校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決定著學校教學管理的水平。
(2)質量管理
教學質量管理是按照培養目標的要求安排教學活動,並對教學過程的各個階段和環節進行質量控制的過程。學校教學管理的中心任務在於提高教學質量。
(3)監控管理
教學監控分為教學質量監控(可歸科組管理)和教學過程監控(可歸年級管理)。所謂教學質量監控,就是根據課程對教學的要求,對教學的過程和情況進行了解和監測,找出反映教學質量的資料和數據,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
提出糾正存在問題的建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促進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和教師的專業發展,從而保證課程實施的質量,保證素質教育方針的落實。監控是過程,評價是結果,目的是促進。
㈢ 如何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提高教育管理水平,要先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努力規范教學行為。
教學管理制度是保障教學系統有效運行的組織形式和行為規范,是教學管理體系和教師教學行為准則的總和。
一、創新學校管理模式。學校要整合條線管理和塊面管理的優勢,強化年級組在組織、協調、互動、研究等方面的功能,各年級分別建立年級管理領導小組,各小組均有一名校級領導、一名政教處領導、一名教務處領導、一名作為教師代表的年級組長。「四位一體」的管理模式,減少了管理層次,有利於上下級之間和政教、教務部門之間的緊密聯系和相互溝通,拉近了干群之間的距離,使上情下達,下情上達,政令暢通,從而極大提高了管理效能。
二、完善教師評價制度。在評價標准上,不能僅以平時一次或幾次考試的數字作為單一的標准來衡量,要把教師的教學研究、教改實驗、創造性教學和校本課程開發以及師生關系引入評價的內容。在評價的方式上,要加強學生評教的環節,通過師生雙方的評價,努力使評價過程成為引導教師學會反思、學會自我總結的過程。在評價結果的使用上,要客觀公正看待、動態發展觀察,並把它置於教師專業成長的全過程,從而促使教師全面了解自己,明確自己所處的成長階段和進一步努力的方向。
三、完善考試管理制度,使考試充分發揮出評定、診斷、反饋、預測、導向、激勵等功能。
重視開展各類研究,努力追求更高質量
一、開展課型研究。不同的課型有不同的常規要求,也有各自的教學環節,只有在遵循常規要求、抓住各個環節的基礎上發揮師生雙方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智慧,才能使教學要求得到落實,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新授課,教師要發揮主導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的疑惑。復習課要做好知識的歸納整理,做好典型案例的分析,最後的落腳點是引導學生自己歸納總結知識體系。試卷講評課要統計學生答題情況,確定講評目標,設計講評思路。講評過程中要注意歸類講評、重點講評、過程評析和變式講評,要盡量創設條件,讓學生充分展現思維過程,然後針對學生思維缺陷,切實講清錯因,要注意跟蹤補償,確保二次過關。
二、加強課效研究。課堂教學「有效」,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主要是指教師通過教學之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應該把 「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作為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教師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確立學生意識,關注學生成長。
教學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在教學管理上沒有什麼「捷徑」可走,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成效的,它需要的是科學、客觀、理性,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只要我們勇於探索,克難求進,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就一定能夠不斷躍上新的台階。
㈣ 如何提升學校教學管理能力
一、制度的健全要強化「兩個並重」
1.制度的制定與完善並重
(1)制度的制定要具備三性。「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抓好教學常規,必須有一系列科學的管理制度,制度的制定必須具備以下「三性」:首先,是目的性。學校教學常規是規范教學要求、保證教學質量的必要措施。抓好教學常規管理有助於促進日常教學、教研的正常開展。因此,教學常規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目標明確,要求要具體,操作性要強,講求實效,力戒形式主義。做到寓服務於管理,變檢查為指導,充分調動教師參與管理的積極性,自覺做好各項教學常規工作。其次,是校本性。制度是各項工作按相關要求執行,最終達到目標的有效保證。因此,要確保所有工作井然有序朝著既定目標前進,最終達到既定目標,就必須有一套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制度。因此,學校要結合自身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查漏補缺,建立一套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制度,尤其是常規教學檢查制度、考勤制度、安全衛生管理制度等,以促進教學教研的優化。第三,是人文性。教學常規,說到底都要貫徹到教師身上,要教師去落實。從這個意義上說,抓教學常規管理的核心是教師,抓常規就是抓教師。因此,在制定實行一些常規管理制度時,學校應盡量堅持人文性的原則,切實減輕教師的額外負擔,尊重教師,關懷教師,隨時聽取教師的意見,使教師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認可。這樣,教師才會以積極的工作、認真的學習來回報學校,理解和配合學校的工作。
(2)制度的完善要與時俱進。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准。教學常規管理也有一個不斷發展和優化的過程。常規總是某一特定階段的產物,一旦教與學的具體情況發生了變化,那麼常規的形式和內容就必須隨之變化,就必須重新修訂。常規的管理和執行也是因人而異、「因情有別」的。
2.落實與反饋並重
落實教學常規管理制度的目的,並不是走過場,為「檢查」而檢查,增加教師的負擔,而是通過檢查總結經驗、發現不足,促進教學更加優化。因此,實行教學常規檢查必須做到以下兩個方面。
(1)制度落實要持之以恆。「滴水能夠穿石」,靠的就是持之以恆。抓教學常規管理最忌時冷時熱,有始無終。對待教學常規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應一抓到底,絕不動搖。首先,嚴格制定各種制度,保證常規管理持之以恆地進行。同時,還應採取積極有效的方式方法,從思想上引導:作為教師沒有持之以恆遵守「規矩」的毅力,就很難使自己形成嚴謹踏實的教風;作為學生沒有自覺守「規」的恆心,同樣很難使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求實治學的品質。這樣,便會慢慢地使教師和學生達成共識,形成持之以恆嚴格向常規要習慣、要品質、要質量的觀點。
(2)結果反饋要一針見血。抓常規管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狠抓教學常規管理,旨在更為有效地激發教和學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因此,管理的結果必須反饋到「教」與「學」,而且要快、要及時,要一針見血。反饋的途徑有兩種:一是當面交流,如隨堂聽課、推門聽課後,與教師當面交流,提出建議。二是集體反饋,如每次抽查、定時檢查以及各種專題比賽和活動一結束,就召開教學常規專題會議,對檢查、活動結果進行歸納反饋,對各方面的優缺點進行總結,要求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完善。這樣,才能讓常規管理及時調控,實實在在地逐步完善。
二、教師的發展要構建「三個平台」
1.引領平台
(1)領導引領。學校領導要通過各種方式激勵教師的理論學習,增加渠道擴大教師的信息來源,積極鼓勵教師通過平時自學、學歷進修、「自培自練」、校本研訓等多種途徑,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強化教學基本功訓練,創設各種機遇開展崗位練兵、業務比賽、課堂教學評比等活動,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和現代教育技術能力,以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
(2)專家引領。專家指導是教師專業發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學校應根據不同教師的不同需求,通過學術專題報告、理論學習輔導、課堂教學診斷、課題研究等方式,參與學校的教研活動,努力發揮專業引領作用,為學校和教師提供切實有效的服務、指導和幫助,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2.展示平台
(1)自身展示平台。學校應建立教師個人成長檔案袋,對教師的學習成果進行一次成長回放,如成長檔案袋內放有鮮紅的獲獎證書,有精選的教育論文,有耐人尋味的教育故事,有富有個性的教育心語,有學生給老師的飽含深情的來信,有校長的希望寄語,有難忘的教學困惑等。讓教師在展示、品味中,互相學習、激勵、交流。
(2)公平競爭平台。在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的進程中,學校要通過建立必要的規章制度積極創設有利於良性競爭的機制和平台,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和條件,促進區域之間、校際之間、教師之間和學生之間積極展開良性競爭,通過競爭實現教育發展的動態和諧。
3.成長平台
(1)均衡發展平台。就是整體發展,協調發展。為了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學校應創新管理,建立和完善「資源共享」、「教師交流」、「結對幫扶」、「監督評估」等機制,促進教師互相交流、互相幫帶,達到共同發展。
(2)造就名師平台。學校要以科研為抓手,立足課堂教學,著眼教學質量,不斷壯大骨幹教師隊伍,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作用,讓這些教師挑大樑、擔重任、帶徒弟、作榜樣,並根據實施方案履行相應職責,享受相應待遇。通過「結對子、搭檯子、壓擔子」,提高骨幹教師的教學水平,使他們盡快脫穎而出,從而達到「領頭羊」的目的。
㈤ 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學管理能力
提高自己的教學管理能力,這是一個系統工程,並不是一個提問就能提高的。
㈥ 如何提高教學管理能力
教師,既要以學問教人,還要以道德育人。作為教師職業的從業者,其個人的道德行為對學生有著強烈的示範性,其道德影響廣泛而深遠,教師的思想品德、人格修養甚至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教師對學生心靈的影響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師只有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塑造出使學生難以忘懷的可親可敬的師長形象。那麼,如何提高自身素養?我認為應從以下方面努力: 一、認真教學,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教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要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這是師德的首要基礎,如果一個教師不是一個優秀的「教書先生」,也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教師的愛可以用語言播種,用粉筆耕耘。對學生充滿愛心的每一堂課,都彷彿在為學生打開一扇窗戶,讓學生看到一個色彩斑斕的新世界。因為「愛」不是一句空話,教師必須盡可能地給學生多學一點知識,讓他們學得好一點、成長得順利一點,這對學生學業的提高、知識的增長,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二、豐富師識本領,提高師藝技能。 「思想家黃宗羲曾說:「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則非師矣」。高超的師識本領和師藝技能,是教師高素質的集中體現。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要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和文化功底,文化功底深的老師,就是特受學生歡迎。大家都說,你要給學生一杯水,你自己必須有一桶水。為了灌滿這一桶水,並讓它不因為蒸發而減少,在業余要認真學習業務知識。教師只有堅持不懈地增長自己的才學,不斷探索教育技巧的奧秘,才能使學生產生一種依賴感,才能贏得學生的敬佩,從而轉化為一種很強的人格力量去鞭策和激勵學生。 三、關愛學生,力為一個「人師」。 「師愛」,是教師對學生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它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 教師應該愛每一位學生,不管大小強弱,甚至不管學生的品行優劣,教師都應該付出愛心,一視同仁。教育,如果充滿著愛,即使是冰凍的感情也能融化,教師對學生的愛的情感,能轉化為學生接受教育的內部力量,能贏得學生的愛戴和尊重,激發他們對教師的親近感、信賴感,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 教師作為一種職業,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著橋梁和紐帶作用,承擔著人的思想文化傳播,新生一代的培養,各種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的造就等艱巨任務。在具體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進行著教書育人的勞動。作為一名合格教師必須具備多種素質,而具備教師職業道德素質,是重中之重,他是一位合格人民教師靈魂的體現。
㈦ 如何強化教學管理提高教學水平
學校抄工作必須以教學為襲主,這是一條客觀規律。因為:從學校的特殊職能來看,學校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起源於奴隸社會,是為了專門傳授和學習前人在社會實踐中積累的知識而產生的。從現代教育與政治、經濟的相互關系來看,學校工作必須以教學為主,是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需要。從中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來看,要實現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合格新生這兩項任務,仍然依靠教學工作。因為教學工作是學校工作中的一項最經常最大量的基本工作,也是內容最豐富,形式最多樣的一項工作。從我國的教育實踐來看,學校工作必須以教學為主是為教育實踐所反復檢驗了的一條規律。既然學校必須要以教學為中心,那麼學校管理,尤其是教學管理,就顯得十分重要和必須。